玩偶之家中的娜拉該不該出走?

或者說她的出走有沒有意義?謝謝!


「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

「自由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能夠為錢所賣掉」

——魯迅


謝邀。

著名的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在《自由與愛情》一詩中這樣寫道「金錢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金錢代表著物質條件,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生存必須品。當人們告別食不果腹的歲月,愛情隨著時代的革新,思想解放,封建禮教的崩塌,成了日常必備品。但千古年來,人類明明從來沒有真正自由過,卻一直不死心的追求著「自由」,這味求之不得的精神奢侈品。因為奢侈所以更加渴望,無數劇作家在現實世界中的任何朝代中都無法體會真正的自由,只能在精神世界裡進行永恆的反抗與申訴,深刻關切著人類的命運。在背負這一強烈願望後,娜拉作為「反叛者」代表,選擇了出走,這一出「驚天動地」的出走事件成了轟動整個資本主義階級的大事,成就了挪威現實主義戲劇大師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的巔峰之作《玩偶之家》。

針對娜拉的出走,人們多數關注的是其社會意義。從歷史角度來說,《玩偶之家》通過「娜拉出走」這一舉動體現了對婦女覺醒的問題的討論與普通家庭悲劇的描寫,無情批判揭露了資產主義社會醜態。它是劇作家對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抗議書。在中國話劇界,上海業餘演劇協會曾演出《娜拉》,成為中國話劇運動的特大「佳話」,有人稱這一年為「娜拉年」。基於其「人的覺醒」之深度與力度眾已然所周知,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而是回歸故事,探究一下,娜拉的精神世界與心路歷程。

覺醒前的娜拉是一隻「金絲雀」,她似乎不諳人事,雖已然嫁做人婦,卻依然是一副少女嬌嗔可愛的樣子。成長自衣食無缺的中產階級家庭,在溫暖精緻的「豢養」下,她養成了著天真、善良、友善的性格,說話還帶著孩子氣。她樂於奉獻、犧牲,對丈夫抱有「愛的幻想」,對她來說一切都是完美幸福的。但這種完美只是美麗的泡沫,一根稻草的壓力就可使這份「幸福」被傾軋。如果說一個人可以一直不覺醒渾渾噩噩過一輩子,不知道殘酷的真相,似乎在那個年代也不是不幸福。可是她是「娜拉」,一個被寄予厚望的「反叛者」,一個不「純粹」的金絲雀。排除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男權」問題,那麼造成娜拉判出的,顯然是她的性格問題——由此造成的悲劇。

娜拉的不「純粹」在於她的不安分。在前兩幕中,娜拉的樂觀主義信念是主要的,她那展現「苗頭」的思想,雖然暫時處於次要地位,卻正是日後「暴走」娜拉的基礎。例如當娜拉麵對克羅克斯泰的威脅利誘,娜拉沒有選擇屈服,而是勇敢承擔偽造簽名的全部責任,甚至選擇為保全丈夫名譽準備赴死;更不用說當海爾茂生病之時,娜拉果斷借錢獨立還債,挽救丈夫生命——你怎麼會相信一個能在丈夫病重之時能撐起一片天的女人,一個為愛赴死的女人是一隻能供人玩樂、賞心悅目的金絲雀?這些細節的蛛絲馬跡,完完全全可以看出娜拉骨子裡剛烈的一部分,她不是「純粹」的溫順,還有著倔強反叛的一面。

娜拉的單純,並不代表愚昧無知,覺醒前的娜拉也不是絲毫沒有自己的想法,只不過她的「不純粹的種子」被幸福家庭的虛偽光芒蒙蔽了。在父親的家裡她是「泥娃娃女兒」,在丈夫家中她是「泥娃娃老婆」,娜拉在覺醒前不清楚自己的附屬地位。然而,要作為易卜生戲劇人物畫廊中最感人的人物形象之一,她的使命促使她,必然需要清楚,並且與之鬥爭。娜拉在覺醒前經歷了極其不好過的三天,過程充滿著苦痛,畢竟覺醒就是對眼前生活的否定與反叛、認知與拋棄,之一切無疑需要經歷艱難的心路歷程。

易卜生為娜拉配置的對手是非典型「渣男」海爾茂,一個除了因為資產階級社會文化背景造成對女性地位認知障礙外,基本是一個理想型的丈夫。如果換成是《群鬼》里阿爾文先生,那麼娜拉的認知之路未必會這麼艱難,男人的溫柔刀與愛的障眼法往往最難看破,最為致命。其實娜拉並不是不知道海爾茂的缺點,她早就知道海爾茂傲慢自大、重面子輕友誼、獨斷專行,在第二幕中娜拉還曾批評海爾茂「心眼兒太小」,第三幕中他將娜拉當做私有財產搶回家中時引起了娜拉的不瞞。這些雖然為娜拉的叛逆做了心理上的準備,但尚且沒有突破底線。從幻想「奇蹟」到思想行動的叛逆,娜拉是經過思慮、懷疑、動搖的。劇作家通過討論問題的方式,突出娜拉的覺醒。在短短時間裡,海爾茂醜態百出,男權主義下「好男人」人設形象崩塌,擊毀了娜拉所有的「奇蹟」幻想。娜拉認識到自己原來不是一個人,因而她說「至少我要學做一個人」,她深刻意識到原來自己作為人的尊嚴一直在被剝奪被踐踏,她只是海爾茂豢養的「金絲雀」,一隻裝點男權的玩偶,一個生兒育女的工具。正如娜拉所言「千千萬萬的女人都在為男人犧牲過名譽」。但最可怕的事,是她關於愛的幻想幻滅了。佛語有云「青天雲,瓶中水」,那麼,娜拉本是青天雲,卻為愛成為瓶中水。但其實青天雲與瓶中水是同一種物質的不同形態,本質是一樣的。那些曾打著愛的名義名正言順的犧牲與傷害在失去愛與尊嚴的那一刻變得毫無意義。娜拉的自由其實與愛是分不開的,愛本身也是一種自由的表達。海爾茂踐踏的正是這兩者,觸到了娜拉的逆鱗,讓她有勇氣撕裂虛偽的一切,走出牢籠。雖然「真的不好過」但到底還是過來了。

有很多人猜測娜拉走後會怎樣,認為她還是會屈服,甚至死掉。英國劇作家詹姆斯的《十二榜的神情》一劇,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劇中具有女性獨立精神的凱蒂,不願意做西摩爾的「裝飾品」,去襯托的人生,不願意接受這虛假的幸福,她攢夠十二英鎊買了一台打字機,在確定自己可以自食其力後,毅然離家。十四年後故人重逢,她成為了一個充滿活力與自信的女性。甚至現任西摩爾太太在看到她後,露出「十二英鎊的神情」,嚮往自由。娜拉的出走曾在在現實世界給了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當頭棒喝,回到劇中,娜拉的行動會成為那個世界的女性的指路燈,會有更多太太們的臉上出現「十二磅的神情」,選擇出走。

印度神話里的大時母,被認為是女性的守護神,她被認為大天的陰性力量的薩克第。她曾說,女性是男性的陰性力量的象徵,同樣擁有內在能量。當女人的尊嚴被踐踏,她就會化身為戰士,屠凈不敬之人,女性是發生,女性是終結,女性是光明,女性是黑暗。娜拉的出走,正如同大時母的化身一般,充滿著力量與憤怒。她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女人的能量,一個女人的尊嚴,一個女人獨立自主的靈魂,甚至到了當代仍然有很多女性在男權傾軋下麻木不仁。也許當她們有一日看到《玩偶之家》會露出「十二磅的神情」,化身為大時母,選擇像娜拉一樣「暴走」。


我覺得娜拉再在這個家裡待下去和死去無異,她先前連自殺的勇氣都有了,又何懼凈身出戶?

我敬佩她!從她的頓悟,和清晰的思考的話語看出,她有決心,也很聰敏,她還有一個真正為她想的朋友。

相信她會像克里斯替娜一樣,能夠慢慢支撐自己站起來!

最後,私心加上一句,相信我也能像她一樣,慢慢自己站起來!


娜拉也承認,海爾茂一直對她很好,但卻是對待玩偶的那種好。喜歡了就捧在手心,惹禍了就急於撇凈。既然簽名造假事件讓關係已經出現了裂縫,再隱忍湊活著過下去,也是不長久的。

在一段關係里,一方願意為對方毫無保留地犧牲,這是深愛,另一方卻明確表明我的名譽和地位更重要,這是薄愛。詩人說,if equal affections can not be, let the more loving be me。看似深情,可是在現實里,只輸出卻得不到心理上平等的輸入,是要耗盡元氣的。

社會角色的不同其實也限制了雙方關係走向對等。娜拉敢於為丈夫犧牲,確實偉大,但因為她向來是放在籠子里受寵愛的,溫飽無憂,性格里也有天真熱烈的一面,只要心理上說服自己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將此算作一份回報。海爾茂拋卻其性格里的自私自利,肩上還擔負著整個家庭的生計,複雜的社會代價讓他更難以從容地丟棄一切。他們在社會裡需要面對的人和關係不同,自然對待家庭的看法也不同。

某種程度上就像現代社會裡的親子關係,父母認為自己在外奔波是為了孩子付出,那麼在家裡孩子就要懂事乖巧好好學習才對得起自己的含辛茹苦。孩子呢,又要為自由吶喊頂撞父母。孩子也要出走,雖然往往不是因為大難臨頭原形畢露這般戲劇,而是隨著長大自然而然就發生了,但是吧,孩子總有一天會發現,等到他們獨立了,他們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像自己的父母曾經對待自己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

娜拉如果想要爭取到自由和尊重,還是要出走現有的社會角色,去獨立地面對艱難的生活,要麼經濟獨立,有了底氣,要麼認識到丈夫的不得已,回頭是岸。出走是有必要的,因為出走總能換來服氣,至於能不能換來勝利,這就要看娜拉的社會生存能力了。


個人認為女主不該出走,因為即使自己出走了也不能改變什麼,留在家裡,有孩子,有朋友,還有一個至少是愛自己的丈夫,哪怕是當自己是玩偶,也比沒人愛強,換個丈夫恐怕還是當自己是玩偶。現實就是那樣。作者是為了表達觀點,強行讓她出走了。

而且就涉及到物質與尊嚴,理想與現實的問題了,各有所言,沒有對錯。假如我的老闆愚蠢又吝嗇令我非常看不慣,我是應該罵他一頓辭職呢還是繼續忍著拿工資呢,這是一類糾結的問題。

回答評論區不同意見:

沒房子,沒積蓄,沒工作,還帶小孩,凈身出戶,住哪?吃什麼?穿什麼?難道去流浪乞討嗎。。。而且就這樣出走了,原來是大戶人家的女主人,還帶僕人的,一下離家出走變成個流浪者,世人怎麼看,輿論怎麼說,想像一下,女主得到的不一定是尊重和敬佩,很有可能是冷嘲熱諷。當代社會夫妻吵架,女方離家出走的都不少,但是基本都回娘家,投親靠友的,住個三五天氣消了又回去了,真倔到一去不復返的還真少,因為算算賬,後半輩子還得好好活。女主能在朋友家住一輩子嗎?靠她自己的收入恐怕連房租都付不起。

如果離家出走收入有保障,才值得走。

她走了,我敬佩她敢於抗爭的精神和勇氣,能在麵包和自由之間選擇自由。尊嚴,也許我們和女主覺得她自己有尊嚴,世人還真不一定覺得她有。

本質上講,要靠提升科技水平發展生產力使女性也可以像男性一樣為社會貢獻,只有在社會上發揮更大的作用才有可能保護自己的權利。


不該。

她肯定會回來。

mj遺作「節奏奴隸」里的故事,和娜拉經歷相似。

She works so hard, just to make her way,

她努力地工作,只想過上更富裕的生活,

For a man who just don"t appreciate,

而這樣做卻是為了一個不懂得感激的男人,And though he takes her love in vain,

然而這個男人把她的真情當做兒戲,

Still she could not stop, couldn"t break his chains,

但她仍不能停止對他著迷,無法掙脫他的鎖鏈,

She danced the night that they fell out,

終於,在一天夜裡的爭吵後,

She swore she"d dance no more,

她發誓她不再愛他,

But then she did, he did not quit as she ran out the door,

可在她決心分手後,他卻想與她重拾舊夢,她看清了這一切,奪門而出,

She danced through the night in fear of her life,

那個夜裡她思前想後,愈發擔心自己的未來,

She danced to a beat of her own,

她再次跟隨節奏,鼓點如她破碎的心跳聲般雜亂,

She let out a cry and swallowed her pride,

她大哭一場,紅著眼吞下了所謂的自尊之心,

She knew she was needed back home, home,

她知道那個家才是她的唯一歸宿,

She"s a slave to the rhythm,

她又成為了節奏的奴隸,

She"s a slave to the rhythm of,

此時節奏已不再受愛情左右,

She"s a slave to the rhythm,

她知道自己不再愛他,

A slave to the rhythm of,

她意識到她的小孩不能沒有媽媽,

The rhythm of love, the rhythm of love,

母愛取代愛情,繼續奴役著,折磨著她,

She"s a slave to the rhythm,

她又成為了節奏的奴隸。

分享Michael Jackson的單曲《Slave to the Rhythm》: http://163.fm/CpsJEcj

(來自@網易雲音樂)


她的出走在精神上是有意義的,她只有走出去了才能獨立得面對這個世界,自由作出自己的決定,為自己的決定承擔相應的後果,根據後果來再次調整自己的觀念,然後循環。

像其他答者所說的考慮現實生活,考慮基礎物質生活。如果是這方面的話,的確會是一個阻礙,尤其是娜拉生活的那個環境。但是另一方面參考林丹太太,也可以猜出娜拉即使出走,也不是絕路。她完全可以像林丹太太一樣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

另一方面考慮到娜拉對物質需求高不高,可能有人猜測娜拉因為受不了貧瘠的生活而回到丈夫身邊。但是我覺得即使如此,娜拉也是出去走了一圈,有了自己的判斷,然後選擇了籠子。即使我們會為她感到可惜,但是我們作為觀眾也看到了人最基本的對自由的渴望,而娜拉可能會再次被這本能引誘。


魯迅也說娜拉出走後鬼知道她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可能娜拉身邊有林丹太太這樣的朋友,一個人做職業女性數年,堅強韌性。如果娜拉不是娜拉只是一個靠男人活的家庭婦女,她怎麼可能和這樣的女人說的上話。更何況娜拉有才華,漂亮,為了丈夫自己背了七年債,擱現在也不是有些女人能做到的。所以沒有該不該,我相信她既然做出選擇,這樣的人是一定不會被自己的選擇擊垮的。也許後來她還會和海爾茂要自己的孩子也說不定。


娜拉的出走 就是《玩偶之家》的意義所在,象徵一大些內容,參見作者那個時代應當反抗的內容


該。當時那種環境更別說是現在這種環境她都該走的。因為她的丈夫已經暴露了真正的面目,而諾拉也無法想小孩子一樣了,她已經醒悟過來,以她的性格必然出走


之前覺得不該,在聽到海爾茂說那些話之後,一定是要走的


僅作為一個象徵意義來說,應該。

娜拉是小資家庭婦女的縮影。

現代人走出家庭投入社會應不應該啊?

當然應該啊。

所以女人也應該啊。

順便感慨一下,雖然時代在變,花言巧語和精緻傻白的人還是很多啊。


推薦閱讀:

《尤利西斯》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猶太人,而喬伊斯卻借用了古希臘史詩《奧德賽》的框架來描述他的經歷,作者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作品中有時會出現並非正統守法的神父、主教等角色,甚至有隱忍扭曲難以示人的一面,這種形象什麼時候出現的?
希臘神話對後世(文藝復興以後)有哪些影響?有哪些文學作品反應了這些影響?
怎麼看一本書翻譯得好不好?
如何讓把日語腔,歐美配音腔,中國古文腔放在一起寫一段對話?

TAG:小說 | 文學 | 外國文學 | 西方 | 西方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