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恐爪龍下目和鳥翼類的分類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

看這方面的資料越來越糊塗了。比如始祖鳥一會兒在基幹恐爪龍類一會兒又變成了基幹鳥翼類,曉廷龍一會兒在始祖鳥科一會兒變成了基幹馳龍類等等這些變來變去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了。現在國際上有沒有什麼比較公認方法?


我想抖個機靈可以么( ????? )

國際上當然有統一的方法啊,對沒沒錯!(^o^)/統一的分類方法。

這個統一的分類方法就是:系統發育學的方法。再具體一點就是用TNT等軟體來種樹(系統發育樹)

題主息怒,不要打我(?_?)

方法都是一樣的,但是我知道你的意思是為什麼結果不同。

打個比方,這個情況就好比魚香肉絲,魚香肉絲你知道吧。每個廚房都不一樣。主要原因不是廚子不會做飯,是每個地方不同時間菜不一樣,有時沒有木耳,有時沒有筍,有時沒有肉絲,沒準胡蘿蔔或者洋蔥還多。。一樣的,小型獸腳類恐龍也是這麼個情況,新材料在不斷發現,大家做的工作都是描述特徵,建立系統發育樹。每個人炒菜放的東西都不一樣,尤其是報道了新的屬種,把新的材料特徵加進去, 甚至不同研究者建樹採用的資料庫,外類群也有差別,這樣 味道就肯定變了。(?_?)

#第一次修改:除了上面一些問題,種系統發育樹的時候,有時候一些新材料會起到一些負面效果,可能會讓本來還算清楚的樹變得混亂,一些本來很確定的屬種跑到詭異的地方去了。這種多發生在一些保存很不好的標本,比如一些標本的一些特徵,由於保存問題,說不清是彎曲呢還是直的,性狀無法極化,沒法定,你是彎的還是直的?這就類似,一些比較惡劣的菜單裡面告訴你炒魚香肉絲,醋少許,糖少許,少許你妹(╯‵□′)╯︵┻━┻。沒這句沒準還好,加上這菜就吃不了了。。

所以說簡單的,統一的方法當然有,但是做出來結果不一樣,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所以在研究工作中怎麼辦呢,「以最新發表的樹為準」(當然這是基於令人信服的期刊和恰當的工作)。所以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研究者的本人的觀點在各個小的屬種的分類細節上也經常搖擺。我覺得這種「搖擺」,才更能體現這門學科的嚴謹和科學精神。

最後

卸湛盧同學的腰

( ????? )

另外我餓(⊙o⊙)…


推薦閱讀:

請問這個是什麼生物化石?
微博上霸王龍的真容是真的嗎?
隔壁與泡沫板哪種構造先生長?
古生物化石如何看出是哺乳動物還是爬行動物?
個人收藏化石是否合法?

TAG:生物進化 | 鳥綱動物 | 史前生物 | 恐龍 |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