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食堂,講述你和石油行業的故事?

深夜睡不著,提個問來釣幾個故事。

可以是混跡石油很多年的老江湖的人生感悟,

可以說正在迷茫期的應屆畢業生對當初選擇這個行業的想法,

可以還在學習中的同學對人生道路的規劃。


多圖。

已經離開了石油行業。是不是暫時的就不知道了。

之前跟同事聊天,開起玩笑說,「好像自己進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就要黃啊..」

剛剛看題主說自己深夜睡不著,我覺得自打油價一路泄水,跟題主相似的人太多了。老闆有老闆的難處,小兵有小兵的苦。既然是「深夜食堂」,就聊聊天,也算是紀念一下我跟我的同學、朋友跟石油打交道的幾年時間。

先說說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很多人還分不清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跟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不知道兩者是什麼關係,就連學校內部也都流傳著各種謬論,借這個機會啰嗦兩句。

最開始,也就是剛建國那會兒,中國學習蘇聯建立行業學校,於是在北京的學院路一帶有了「八大院」,分別是石油,醫學,鋼鐵,農業,航空,地質,礦業,林業。在那時候叫作北京石油學院。後來在69年遷到東營,叫作 華東石油學院,81年在北京原址成立研究生部。88年更名為 石油大學,包括 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大學(華東),後來北京開始招本科,華東開始招研究生,後來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跟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兩地辦學,獨立辦學,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就是分開報,別的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保研推免、班車通勤都有,但是基本上沒有太多了,已經成為了兩個不同的學校。可能有的時候以 中國石油大學 的名義在國家層面上申請項目,但也基本是兩校合作的方式,換成跟海大也很和諧。

剛進華東的時候,黃島算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吧。學校的西邊是宿舍區,往南有ABCD四個工科樓,老師以及研究生辦公的地方,中間是號稱「打火機」的主樓,往東是講堂群,就只有東西廊,東西環還有南堂,那個時候南教都沒有建好,每次軍訓的時候都在南教前面的場地。我依然記得每次我這麼形容學校的時候,軍訓教官,也就是我們學校的國防生學長總是說,「算好了現在,我剛來的時候就倆樓。」學校對面是小旅館,網吧,小飯館,西邊無(後來萬達在挺遠的地方建了一個東方影都,我也錯過了惟一一次見到萊昂納多的機會。。),東邊有一個唯一的商場家佳源。南邊就是一統天下的中南海你怕不怕。嗯,國石油大學邊那片。微笑。

————————更新於2016.02.12————————

拍攝於10年,諸位校友一看就知道這是哪兒。

這就是中南海。右邊那露出一點點的小島就是牛島。水位降下去就會有一條通往牛島的路顯現出來。可是我沒去過牛島好後悔。。拍攝於工科樓C座,2014年,臨近畢業,大家一邊搞畢設一邊一邊看世界盃。當時應該是巴西第一場中場休息。

如果在南門外的唐島灣景區(對,南門外就是國家4A級景區)就是這樣子:

手機是5235呢那時候。。

————————更新結束————————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也剛從高中畢業(這句話好有邏輯。。),雖然在高中的時候,就已經通過種種途徑降低了自己對大學的期待值,可是來到學校之後,那青澀的對大學的嚮往,還是被學校好好上了一課。然後又上一課。嗯,要不再上一課吧。一直到畢業。所以我的大學生活整個就是個失落你覺得呢。。。哈哈。。

整個學校的氛圍真是不好形容,有人形容為「石油高中」,為什麼呢?因為課多,作息基本上是改良版的高中作息,而且因為石油大學地處山東已久,很多習慣上的東西,制度上的東西感覺跟山東本地高中挺像的。。也不知道誰學習的誰,地方學校學習石油大學的概率大一點。在大一的時候,有段時間我們被規定幾點必須起床,然後跑圈,然後晨讀,然後吃飯,然後上課。當然大家畢竟不是高中生了,這個節奏沒有持續太久。。

圖書館二樓還沒建咖啡廳時大家就在那兒晨讀

學校唯學習成績論是真的,各種獎學金,評優,入黨都是。當然這也是應該的,學校嗎。可是百花齊放一下子也還能接受吧?。。到了某些時候就讓人覺得這大學上的有些。。《學生手冊》里說,社團活動的成績可以化作輔修學分(具體怎麼說的不記得),比如演出一次算幾個學分這樣子,我問過團里學長,學長道:「聽說過,沒見過。。」我也了解了一下北京高校的演出經費,某高校院級演出晚會這種院方撥款一萬,花多了不管花少了自己拿著,贊助也是你自己的,愛怎麼花怎麼花。然後我們呢,我們校級的藝術團,下屬的器樂團(得幾十號人)一年一度的專場,跟團委申請演出經費,您猜猜給了多少,三百。剩下的自己湊唄。老師說的好,自己出去拉贊助啊,像什麼多元啊,家佳源啊~。。。就黃島?就家佳源?人家給你贊助圖啥啊?人家贊助不贊助你都去買人家贊助個什麼勁啊。。可是就算這樣我們學校依然有很多讓我尊重敬佩的學長學姐各位同學,自己想辦法給大家辦演出,就為了自己心裡多少那麼點理想主義。每次演出但凡從食堂出來路過的同學駐足觀看都覺得值,特滿足。

大學裡,如果自己的年少理想不受待見,多少有些心酸你覺得呢。

放一張我們當時扎舞台的照片,兄弟們不經你們同意了哈,不行再找我。

學校有比較多的外國人,但是歐美髮達國家的很少,基本都是中東,朝鮮,非洲國家的。一般同學除了路過留學生宿舍,沒有很多機會正兒八經的跟他們交流。學校有中外學生聯誼協會,但是舉辦的活動除了國際文化交流節,留學生中文演講比賽這種大型活動之外,學校的同學好像也不是很感興趣,以上兩個活動,很多同學也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看看演出,吃吃東西,然後回去寫實驗報告。

另一種說法是「中國石油子弟學校」。俗話說的好,有些地方老鄉會別辦了,真的,薈萃廣場放不下,國旗那邊差不多。

我來到學校之後對國內的各個油田才有所了解,比如我以前以為油田是歸屬某個地方的油田,後來知道,這麼想算是對油田人民的一種不了解,不尊重。剛開始跟很多同學聊天,人家都會自我介紹說我是哪個哪個油田的,或者乾脆把油田倆字兒都省了,比如我宿舍那賣,就說「我是克拉瑪依的」,油田有自己的水電系統,教育系統,有自己的電視台,有自己的領導班子,油田有別於地方。我們學校人數佔優的就是山東,東三省,渤海附近,新疆,川蜀,還有南粵,整個就是祖國的石油版圖。大家找工作的時候,也比較喜歡回家鄉。

學校又紅又專的地方,當然就是石油專業領域了。中國最高等的石油學府,當年的就業紅苗,跟幾所兄弟學校的校招幾乎是進入三桶油的惟一渠道。但是由於太專,太專了,石油在國家又不完全商業化,所以學校受影響變得十分封閉,從我進學校開始,耳邊響起的都是哪家油田,哪個單位。以偏概全的講,學物探的就是去油田搞地震數據處理,學地質的就是去搞解釋,學石工的就去干鑽井開發,學儲運的就去搞管道,學化工的當然就是石化了,說玩笑話如果在大慶或者東營上的石油學校,這輩子都不用離開這個城市了,甚至活動範圍都不用太大,石油大學從幼兒園到大學都有,銀行食堂啥的也不缺,隔壁就是勝利測井,坐著公交就到物探院,這輩子兩眼一睜一閉就過去了。既然你就是干石油的,那麼從上游的勘探開發到下游的煉化分銷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把你放在什麼位置你就是什麼shape,個人素質不是決定性因素。大家從進學校開始就基本明確了道路,有些甚至是帶著工作來的學校。每個人最大的價值就是自己的所在學校,所學專業,老師同學,親屬關係,其餘的事情價值不大。所以我也想過,學校支持大學生的活動沒什麼大的意義。你們自己想玩就自娛自樂吧,畢了業該幹嘛還是得幹嘛去。每當看到互聯網,金融,媒體鋪天蓋地的信息,我都有一種恍惚感,彷彿我在平行世界裡。也難怪外界對石油行業都不了解。

就這麼過了三年,忽然大家都忙起來,選擇保研的聯繫導師,出國的考語言,找工作的開始留意學校就業信息網。相比於我今後的同事song,我是被推著走的,比較好的單位都去看看。song算是根紅苗正,從大一開始拿獎學金,成績排名靠前,放棄保研準備工作,目標清晰又果決。而我整個大學都是在迷茫中度過的,我會跟大家一起開類似於「畢業後去扛管子」這種玩笑,一邊又想,出去吃苦我不怕,但是油田的風氣我真的習慣么?我會喜歡么?我並不喜歡學校黨政氛圍,一直到畢業自己都不是黨員,喝酒幾小杯白的就倒,去了油田我該是怎樣的存在?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卻又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還得說一說實習的事情。我所知專業的實習全都是學校跟油田單位聯繫安排實習,其餘時間都是上課。除了slb這種公司會有summer intern這種項目在學校發布,出去找實習這種其他高校司空見慣的事情在我們學校真的不常見。而且當年黃島周圍的環境。。。也沒什麼好的企業,所以以後有看到這篇文章的高中學子,學校的地理位置真的重要。

因為排名跟家庭條件,保研,出國跟我都沒關係,找工作還早,考研人人都可以,那就考研吧。可是考研為了什麼我不知道,很多人其實跟我一樣,有哪條路放在眼前可以試試就試試,反正又不會死。可是我越準備考研,我自己內心就越反抗,每每想到要在學校待三年眼前就發黑。

後來中海油服來了,大家都去投簡歷,因為中海油服招的多。會場擠不進去,讓人幫我投的,全班只要投簡歷的別管掛不掛科成績怎麼樣的都讓去面試了。除了我。我就納悶,我看了看自己四六級也都過了,沒掛科了,社團活動也有組織經歷也有,實習經歷也不缺這種撒大網的都不讓我去,就惶恐了。。。我到現在都覺得幫我投簡歷的哥們是不是把我簡歷扔沒了。。哈哈,不過那份簡歷我在電腦上一張A4紙填了一半,硬生生放大字體才把整張紙佔滿看著就跟街頭小報似的,我也是服了自己有沒有。

後來哈里伯頓來了,著實無心考研的我就正經做了簡歷,投簡歷,面試,再面試,面試完了筆試。我仍然記得,當時SEG中國跟東方物探合作組織了一個比賽,下午兩點要跟學校老師彙報,巧的是面試完就是兩點,當時腳上的皮鞋早已把我磨下了一層皮我還得往工科樓跑。。中間還碰見了song,說了兩句面試的事。跑到工科樓各位老師跟同學都已經坐好了,很規矩的等著開始,只有我穿著西裝。打了領帶。氣喘吁吁的跑進來。。大家都是這樣的表情:

大家都在笑我一個彙報至於么,穿成這樣就有用了?。。我剛面試完我也沒辦法啊各位學長學姐。。

再聊聊工作之後的事情

我跟song進入hal之後油價真的還可以,hal的股價也可以,老闆每天也比較有精神,笑眯眯的,下面的人幹勁也比較足,有單子做大家都開心。但是福利什麼的都減少了,同事說之前還有電影票呢,我去之後就沒了。

————————更新於2016.02.12————————

早就聽說入職之後會有red wing的工鞋,拿到手之後抱懷裡觀摩了許久。坦誠的說,這是我這輩子穿過的最貴的鞋。每次出去幹活都有甲方人員千方百計要鞋我也是醉了。但是這種鞋穿著比不上普通運動鞋舒服,因為硬底,因為鋼板。。

———————更新結束———————

剛過了一周同事告訴我中獎了,重慶那邊剛好缺個配件,讓你帶過去。我說啥時候,說還沒定。過了一會說你去機場吧。。

東西沒收拾呢。。

那回家收拾吧

於是我就去了重慶,一路坐車,剛剛到那兒還沒接上頭,公司來電話,

給到了么?

剛到這邊,馬上就給他

嗯好,機票給你訂好了,待會給完你去大慶

————————更新於2016.02.12———————

於是在候機室看到了日出,想想這可能是我第一次看日出。如果一直看太陽,覺得它可能在動,但是好慢呢。回頭說句話,轉身一看大半個身子出來了。手機沒辦法再現當時的景色,最後悔的是當時一個人看的這些,如果有人陪,那真是好你覺得呢。

———————更新結束————————

於是我就去了大慶,幹了兩個星期,公司給leader打了一通電話。

你去重慶吧。

————————————————更新於2016.02.12————————————————

上面圖用我還未退役的mx2拍攝於大慶綠色草原,時值9月,秋高氣爽。我想這些藍天白雲也寄託了諸位石油人的心緒,思念家鄉,思念親人,思念家庭,感嘆當下,感嘆過去。下一次看到如此藍的天跟這樣大朵的雲,就是在美國了。現在每當北京霧霾預警,我就翻出照片看看。

———————更新於2016.02.12————————

我就又回了重慶。然後經歷了一個月黑白顛倒不管喝多少水光出汗不尿尿懷疑自己得結石的生活。

回去之後覺得自己又回到人類社會了。

這個時候整個石油行業的形勢還好,並沒有感覺到多大波動。去馬來培訓完回來,忽然感覺形勢不好了。

同事開始走。哈里開始收購貝克。大家都還是在做之前的單子。一直到又出去培訓,我只上過一口井。然後從國外不斷聽聞國內的裁員信息。美國那邊反應比較迅速,還在培訓有的人就被裁掉了,各種降薪降補貼。國外裁員是因為油價,國內裁員除了因為油價,還有別的原因,油氣在中國不光是個商業資源。這個話題我掌控不了,就乾脆不開頭了。培訓完回來第二天,老闆忽然坐飛機回來,把我裁掉了。

本來還想終於學成可以大幹一番。該走,那就走吧。

———————更新於2016.02.12———————

圖片拍攝於14年12月,吉隆坡酒店裡。圖中是我剛買的泡麵,印尼泡麵。難吃。難吃。記得song帶過去的國產泡麵,今麥郎還是康師傅來著。。寶貝,真的是寶貝。就因為吃的,我出國之後變得更愛國了。效率方面,在G Tower對面的肯德基點餐每個人至少十分鐘。我也不知道店員在想什麼。。而且味道比國內的KFC差太遠了。麥當勞裡面的炸雞更是難吃的要死。

跟song去馬來的中國城裡面嘗試過中國菜,也沒什麼好評論的。就是難吃。。或者將就吧,就好像國內哪家旅遊景區的餐館不好好做飯的感覺,然後比這個感覺再差一點的感覺。。

國外環境好是真的。懷念跟同學們下了課在G Tower頂層看風景的時刻。生活總是艱難,總要有一些輕鬆的時候,

攝影by song,當時在培訓的高壓之下,此時放鬆一下,但回賓館跟那些資料又要戰個昏天黑地。

———————更新於2016.02.12————————

———————更新於2016.02.15————————

之前經常有人說石油是個暴利行業,但是從我了解的情況來看,石油院校應屆生畢業進入的絕大多數崗位都屬於一般薪酬(包括所有收入),放在北上廣生活一定是緊張甚至是拮据的。不信你就問問剛在大慶入職的畢業生。。就算是傳說中的外企油服油公司好多都是很多年前的價格基本不變,現在物價上漲速度大家都懂。跟在互聯網的碼農更是比都不敢比,哪怕薪資比得了,對應的生活也比不了。天天風裡來雨里去,沒事再落點病。

That was my job.

先欣賞一下德州的井蓋,

對了這裡的酒店都會在床頭櫃放一本這個,

在德州是6月份到9月份,最tm熱的三個月。培訓中心裏面的冷氣很足,需要穿外套,然後推開門就被滾滾熱浪包裹。某一次solo之前老師集體發郵件,高溫預警,但其實到了當天沒什麼感覺,因為跟平時沒什麼區別。天氣預報的溫度在40度,照在水泥地面上然後再站上去本身就感覺不錯。然後我們還得穿上工服,工鞋,工帽,手套,護目鏡。。like this,

然後加上那些頗重的儀器就更爽了。然後再去操作surface system就是熱成這種蓬頭垢面了,

而且我得說一句人家美國的女工程師干起活來一點都不含糊。反正比國內好多我的女同學,女同事強太多了,無論行為上還是態度上。很多時候我也自愧弗如。有時候上知乎看某些女生的問題跟回答,我著實很呵呵,不多說了。上兩張圖。

然後就是日復一日有時黑白顛倒的operation。在現場也是這樣的,沒事在深山老林不著村不著店的地方氣喘吁吁通個宵太隨意了。

這是某次考試出的圖,Main Pass的時間是凌晨1點36。只要不打雷就算颳風下雨你都得出去測。

那段時間天天培訓,吃飯,睡覺,聊天,然後看看那清澈的天空,絢麗的雲彩,漸漸生出了一種疏離感。。感覺自己像原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仍然在作,陪伴自己的就是天空,大地,同事,儀器。。

然後隨意轉了轉,看了看人家的民居,公園,道路。天藍,人少,樹多,地多。可能這些都是相對於國內才那麼明顯吧。很羨慕人家的宅子。

去了趟six flags,美國的歡樂谷

這玩意到現在看著都冒汗。

德州的牛肉跟國內比也不算貴。

在國外跟工程師們聊了很多,感覺我們就是hard模式。跟我在一塊的同事二十多到三十多的都有。除了高校畢業生其餘幹什麼的也有。而且他們相比於國內跳槽更簡單。當時正在裁員,我問他們為啥干石油了,為啥進這個公司啊,以後能幹啥啊。干石油能賺錢,干石油可以travel,之前在學校覺得slb討厭就進了hal了(只是轉述,如果去slb也挺高興的),在國內干石油的想跳槽其實沒什麼特別好的方向,但是在國外不一樣,nichole說You are an engineer, you can get a job from any company. Don"t worry, Lin. 對了,在美國他們稅前5000刀,bonus perdiem都另外算你們覺得怎麼樣,唉,我就不說國內老闆跟HR怎麼壓榨工資了。反正我每次都聽的內傷還得說祖國好祖國棒。法國的哥們告訴我想進特斯拉。泰國的哥們告訴我他在我這個年紀乾的是跟石油完全不相關的行業。不過在國外人家的經歷也都好,泰國這個哥們初中好像就去德國了。另一個泰國哥們人家本碩都是在英國。法國那哥們在人家國家屬於top students,在slb幹了很多年,老闆想讓他買房子結婚什麼的趕緊定下來不然不好使喚,人家錢是攢夠了但是人家不想定,走人。馬來的Amri說在人家那邊干幾年去美孚什麼的很輕鬆,薪資也得跳一跳。反觀我在國內..有口飯吃就不錯了。

臨近結束,我們幾個出去的都感覺形勢不好,好好玩玩吧,於是跟song一路從沃斯堡到休斯頓,看了看NASA,

從孟菲斯去華盛頓的路上實在是太好看了,桌面就是這個。

然後在華盛頓瞅了瞅五角大樓,去了紀念公園,拜了拜林肯,看了看白宮

最後從紐約睡了覺,回來做報銷,辦離職,只不過比預想的稍快了點。

———————更新結束————————

我走了之後,大家陸陸續續也在走。已經轉行,不知道現在那邊如何。仍然感謝老東家哈巴,在國外培訓的經歷,工作的經歷真的是我的財富。當我面試時有的老闆說你們干石油的也沒什麼技術含量我就只是默默的笑一笑,心想你要是干石油真到現場了誰也救不了你。不過誰讓自己轉行了,無論怎麼說話底氣也不足啊。

石油行業持續的低迷,整個經濟形勢也不好,我也不知道如果我現在還在學校我會怎麼想,怎麼選擇。或許往石油行業以外的行業看看吧,畢竟我也是主幹專業,也仍然是有機會跳出來。

滿紙荒唐言,隨心而寫無所顧忌。大家包涵。談到行業專業問題,難免懷念有葛巾姐的知乎。多向她學習。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公眾號留言會更及時回復,前提是點贊本回答,截圖發到公眾號。同時公眾號會不定時更新招聘信息。

公眾號:HuntingCity


我這個不知道算不算石油行業的故事。。

家是石油城土著,父母都是油公司的工人,小時候對石油的記憶就是經常半夜被父母被鄰居叫醒去油井上搶險(井噴)。

稍微大了一點以後和媽媽去礦區旁的農村參加婚禮,我們這農村和全國其他地方不一樣,沒有柴火垛,家家戶戶都有原油坑,幾平米面積,一米左右深,做飯和冬季取暖都是燒原油。需要生火做飯的時候拿個鏟子鏟一鏟子就能燒半天。那時候從民間到公安機關,到企業都不認為這種情況是盜竊,也從來沒人管過。

等到二千年左右的時候,油價開始上漲,原有產量也不像以前那樣輕輕鬆鬆的就能到五千萬了,需要開源(打大量的新井)節流(處理民間的盜油行為。)了,我已經上班前實習了,而農村也幾乎看不到原油坑了,但是家家戶戶還是能通過油耗子買到原油,那時候原油應該是十塊錢一袋,一袋有一百斤的有一百二十斤的。那時候的油耗子確實像耗子,自行車,摩托車馱著幾袋子原油,一趟趟像耗子搬家一樣。

那時候大多數的油耗子都是冬季農閑在家,膽子比較大的農民。那時候的油耗子也比較好抓,基本上往井排路旁邊草叢裡一趴,等他自行車過來,竄出去一腳踹倒就OK了。

記得一次抓油耗子,五輛自行車,我衝上去拽倒一輛,其他人去抓另外四輛了。

大哥,大哥,你放了我!你放了我我給你錢,我給你五十塊錢!

o(╯□╰)o。。做夢吧!

大哥,大哥,一百!

我謝謝你啊,你四萬今天也不行。。

後來人被帶回派出所後,清理的時候(把外衣,褲子脫了,一是怕人跑了,二是身上都是原油,容易蹭的到處都是。)

那,一盒紅梅,一把門鑰匙,六塊錢,那!給你裝這塑料袋裡了。。。。。。。

接著我楞了一下,感覺哪裡不對,哦。。

你那一百塊錢在哪呢?

。。。。。。。。。。。。。。。。。。。。

2010年我從市局調回分局,又開始接觸油耗子了。那時候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漲,偷油的油耗子也越來越多,不過已經看不到農民了,大部分都是外地無業人員和本地的混子盲流在干。裝備也鳥槍換炮了,抓捕的難度也隨之提高。小耗子都是伊蘭特捷達卸掉後坐聯通後備箱,中耗子都是老款4500,三菱v4v6。大油耗子都是栽閥(栽閥就是在輸油管線上焊一個閥門,接著用鋼簽打穿管壁,放夠了原油後關上閥門,用土埋好,下次再來的時候打開閥門就能放油。)走油罐車或收中小油耗子的散油走前四後八。

我們的裝備都是捷達,奇瑞,經常被人家溜道的大4500別住,一別就是幾十公里,等大車消失在我們視線後,人家45也一腳油門消失在我們的視線里,我們的小捷達只能留下吃灰。

後來我們就開始到經警(油田內部的保衛部門,油公司比我們有錢多了,裝備也好很多)隊借慶鈴吉普車或者用抓到的4500(當然這是不和規矩的,但是沒辦法。)抓車。

面對我們日益提升的機動能力,油耗子也採用了新的對策。

比如扔不倒釘。。就是漫畫中忍者扔的那種,不管怎麼扔肯定有一個釘頭是衝上的。我們被扎過n次,翻車也n次。

就是這貨。。

還有直接打開車背箱(一般是麵包車和箱貨車這麼干。)往外砸原油袋子的,有的是隨意的扔在公路上,有的是直接往我們的車上砸(像一部老電影,虎口脫險里扔南瓜。。)。原油散落後特別的滑,每次抓完人後或沒抓到人然回單位前,我們還得拿鐵鍬去公路上蓋土。防止過路車出事故。

更覺得是有一次一輛車看見我們後竟然減速,和我們開並排。

卧槽,啥意思,認識咱們?你家親戚?卧槽有槍!卧槽!那麼粗的槍!快低頭!

嘭!車內可視距離立刻歸零。滿車都瀰漫著白色的粉末。

麻痹啊!滅火槍!快停車!嗆死我了!

滅火槍是這樣的。

我們的表情是這樣的

介於這種情況,經常出現交通事故。

說兩個比較奇葩的。

一次一輛老式虎頭奔,裝滿了原油,速度得有一百多,我們追的正高興,突然駕駛室的門被推開了,接著一個人影竄出了駕駛室,滾進了路邊的排水溝。賓士車又往前竄出了幾百米撞到了路邊的一個大樹上。當時大家都嚇壞了。以為司機必死無疑,連忙下到路邊找屍體。找了三個多小時也沒有找到。當時已經知道這個人八成是沒死了。於是我們開始轉戰各個醫院。最後找到了那個人。(正常起訴了,但是檢察院這種情況是不給批捕的。)但是帶隊的領導事後說,不批不批啊,人沒事就好啊。。。。。。。

還有一次,一輛裝滿原油的4500,追啊追,越跑路越熟悉。

哎?這不咱分局路口么?哎!拐進大院了。咋回事?

我擦,這是有高人支招啊,自首去了!有才啊!

那咋整?

快點開,在他自首前按住他。

還咋快,腳都踹油箱里了。

盡量盡量!

結果我們開進到單位後,前車的人已經停好車,竄出了車,接著用劉翔的速度竄進了分局辦公樓。

完了,這小子。。。。。。

還沒等我話說完,就見那個人影從辦公樓大門又竄了出來,接著抬頭看了看我們分局門口的牌子,之後大喊一聲卧槽!轉身往遠外面跑。

當時我們幾個都楞了一下,我反應算比較快的。

我擦。不是自首的!這傻逼跑懵了!哈哈!跑分局來了!快抓他!

盜竊原油的多了,又都具備巨大的消費能力,直接的刺激了我們這裡的消費水平。

盜竊原油需要用的編織袋(裝原油),苫布(蓋在井口附近),白龍(從井口往外放油用的,就是農田裡灌溉用的那種白色的塑料管子),塑料布(接放出來的原油)這種一次性消耗品的銷量巨大,養活了礦區里的無數個小五金建材商店。

而偷油獲得的錢得花啊。。

這部分消費又在礦區養活了無數的小飯店,小歌廳和隱藏起來的無數的異性陪侍人員。。

偷油用的車因為總是超載,總是在泥濘坑窪道路行駛,這就又養活了無數家的修理廠。

等等等等方面都受到了這份黑色產業的滋潤。

現在受國際油價下跌和對偷油打擊的更加嚴厲(我們一個市現在設了n個檢查站,真是大部分的油都偷的出來,運不出去。)。盜竊原油和運輸原油的都大幅度減少了。以上那些被滋潤的產業也在這兩年黃了一大批,無數的趙老闆,錢老闆,孫老闆,李老闆都回老家種地去了。

記得當初我們這裡有一條街,都是飯店和歌廳,半夜以后里面消費的都是大小油耗子(這個大家不用想我們為什麼不抓了,現在這法律,你得捉賊拿臟,要不然。呵呵,容易吃不到魚惹一身腥。)其中一家燒烤店最受歡迎,烤的小腰子串串焦香怡人,價格又便宜,每次晚上有行動或行動之後我們都在那裡宵夜一下,吃的過程中就偷偷的聽隔壁桌的人嘮嗑,往往有奇效。時間長了,大多數耗子都知道我們的身份了,已經開始有人在我們進去後直接買單走人了,還有的顫顫巍巍的把我們的單都結了。。。。。後來這家小店因為我們經常光顧,造成營業額銳減,老闆是一六十多的老太太,顫顫巍巍的拿著串。

小兄弟,這頓我請,以後你們還是別來我這吃了。

咋!我們又不是不給錢!

你們影響我生意啊,我家五口人,全靠這個燒烤店有點收入。。。。。。。

從那以後,我們沒有固定的宵夜場所了。。。。。。。

說到油耗子就又要說到經警了。。

前面提到過經警是油田內部的保衛人員,工人身份,沒有執法權,他們可以配合我們抓人,或是他們抓人扭送到我們這裡。

而對礦區油井最了解的就是他們。

經警的內部也和公安(或者說所有部門)一樣都有害群之馬,經常有經警被發現勾結油耗子盜竊原油被處理。

就這樣我們對經警是不敢完全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矛盾。

記得一次收到線報,在一口井上有人開井放油,我們到了礦里聯繫了礦里的經警帶我們去現場,結果到了保衛隊,其他的人都去巡邏了,只剩兩個小年輕在看家。而這倆兄弟也是剛上班的對地形不熟悉,領著我們逛盪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到地上,我們幾個當時都憋了一股氣,在車上就對他們倆說了一些不好聽的話,我心裡也懷疑這倆小子是在故意的耽誤時間。等下車沒打招呼就奔現場去了,一片雞鳴狗跳後,按住了倆,還有一個遠遠的沖野墊子就跑了,我正要追上去,就感覺身後嗖嗖兩聲竄出去兩個人影,我也連忙跟上去,等我追上後三個人已經滾打在一起了。其中兩個正是給我們帶路的小經警,我連忙上去幫忙把人控制住了。(我們這油耗子私下管經警叫偽軍,並不是十分懼怕,經常有經警被油耗子打傷。)等回到車上打開燈光,才看見這倆經警鼻青眼腫,但是還笑著說剛才「擒敵」的過程。在把他們送回油礦後,我們開車拉人回單位後,這倆小子還突然立正沖我敬了個禮。弄得我一愣。我也笑著回了個禮。

一四年還是一三年,經警隊追車的時候,出了事故,撞到了橋墩子上,追擊的經警也死了兩個。(不是上面那倆小子)

偷油的也有犧牲的啊。。

話說一四年,我們單位的兩個同事追一輛偷油車,一直追出四十多公里,追到了我們這裡的一座誇濕地大橋上,偷油車突然停下來,接著車門拉開,竄出一個人影,用高台跳水的姿勢直接從橋上竄了下去,橋下是一片鵝卵石,當場摔死了。。

後來檢察院,市紀檢一陣調查,還好當時車上有貨,要不然我這倆同事的工作丟定了。。

文筆不好。。大家湊合看看吧。

跟油田有關的奇葩事情太多了,我們這有一口油井旁邊就有一個小平房,裡面住了一個中年人,長期偷油,走伊蘭特,腎有毛病,一直在透析,此人原先是油公司的工人,得了病後上不了班,只能領取基本工資,做透析是長期大量的消費,此人多次到單位鬧事,無果,後在其單位的油井旁邊蓋一平房,長期盜油獲利治病,抓了幾回看守所不收,監獄不收,單位也不追究其責任了。。不了了之。

前年出警,發現其一氧化碳中毒,掛了。

再講個關於警犬的事情,以下轉述同事的經歷。。

一零年左右,市局犬隊新進了一批警犬,各個分局都爭相借用,話說有幾次效果非常好,見了人,狗一放,基本上幾隻狗就能抓到幾個人了。

那天晚上,終於等到了同事借到了兩隻喬拉布拉多,大家都興緻勃勃的奔井場而去,因為這次帶了狗,大家都自信心空前膨脹,連大燈都沒滅(進井場抓人都抹黑開車,油耗子也抹黑進井場,有的連車尾燈都拆掉了。),直奔線索里提到的油井。停車下車,狗關在後備箱(老4500)里,因為暴露的太早,這時候油井那已經有人開始跑了,同事和另一個同事先下車直奔井場,一邊跑一邊喊別跑警察!(哈哈,這麼多年還沒見過聽話的,喊這一嗓子主要是為了亮明身份)。因為這次帶狗了,兩個同事跑的都不那麼儘力,還間或的回頭看看。等犬隊的同事把狗從背箱里放出來後,他倆都漏出了欣慰的笑容。接著慢慢的停下了腳步,向遠處逃竄的人影蔑視的輕哼一聲,然後帶著媽媽看孩子茁壯成長的笑容站在了原地,看著兩條犬一邊嗷嗷吼叫著一邊向他們衝來,再然後兩條犬直接把他倆撲倒在了地上。。。。。。

拒後來其他當事人講述,他倆當時打又不敢打(傳說那批犬每條單價都一輛漢蘭達),跑又跑不了,只能摟著兩隻犬在地上一邊叫喚一邊打滾。想想一人摟著一條狗在地上發情一樣的打滾。。

事後倆人都打了狂犬疫苗,犬隊的人事後說,警犬這玩意就追跑在前面的,因為前面都是壞人,警察都在後面嗎。問他為什麼不追更前面的油耗子,回答說,可能太遠了,狗沒看見。。之後其還得意洋洋的說,得虧是冬天,這要夏天都得扯掉二斤肉。。

又過了一段時間,犬隊的狗就不外借了,有謠傳說是有狗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被偷油的捅死了,還有說是狗給偷油的咬壞了,反正是再也沒人借狗抓人了。


首先簡單交代一下人物背景:主人公:我,畢業院校:西南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專業。畢業時間:2011年,就醬

我在學校學習的方向是油氣田開發工程,最後畢業時陰差陽錯的來到了國內某鑽探公司。

上大學的時候常常聽老師說,干石油的都是苦逼,干鑽井的是苦逼中的苦逼,老婆孩子天天看不到,在野外辛苦工作的同時還要和民風彪悍的老鄉們鬥智斗勇,當時純真的我們以為這只是油藏工程的老師對鑽井方向的不屑,最後工作才知道,這位老師口下實在是太留情了,真實的鑽井生活更加殘酷和無情。

說到學校選擇,簡直就是嗶了狗了,我有一個大我兩歲的姐姐,就讀我校化工院,在我高考完她剛剛讀完大一,正在我為選學校糾結的時候,姐姐向我強烈推薦了石油工程專業,理由是這個專業就業特別好,不愁找不到,而且待遇高。雖說我當時一心只讀聖賢書,但是對就業形勢方面還是有所耳聞的,一聽到工作不愁,我立馬屁顛屁顛的去填了這個學校和專業。從那一刻開始,我強行增加了遊戲難度,開啟了嗶狗之旅......

大學期間就不細說了,西南石油嘛,男女比例七比一,一對情侶三對基。在這種大形勢下,我不負眾望的單身了四年同時因為長年單身逆天的手速成長成了一名dota大神,咳咳,跑題了

然後,然後我就畢業了嘛

11年7月,去公司報道了,公司大地址是在某直轄市,結果!!!在去報道的時候才知道,工作的地方是這個市的某個郊區外的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離該市市區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

從機場到單位的心情就像是從瀑布頂端流下來的感覺......

-----—----------------------------分割線

到單位先是為期一個月的培訓,然後我們就被分配下基層開始為期一年的基層實習了。男生女生都下基層,女生們只在基層呆仨月就開始二次分配確定工作單位,男生們都要干滿一年,女生們在鑽井隊幹不了什麼活,基本就是抄抄資料,打掃一下屋子,男生就不一樣了,跟工人一樣,什麼都干。所以,如果是女生,進鑽探公司不錯,男生嘛,請三思

我還記得我下井隊第一天,一到隊上,我勒個大槽,什麼玩意啊(當時井隊剛剛搬遷完了準備安裝當然那會我不懂),東西完全是散的,那裡有井架啊,鑽工們就像泥猴一樣上下翻騰幹活,我心裡簡直說無數個草泥馬翻騰,這就是我要上班的地方???說好的石油大亨呢,說好的揮金如土呢........

--------------------------------------------------------1.17更新:詐死了幾天,一看知乎嚇了一跳,有點受寵若驚,等會再一一回大家的評論,由於國企敏感性,我不會告訴大家我工作的單位和地點,就算你們猜對了^_^

剛剛到隊的時候,指導員給安排了一名師傅帶我們,我的師父是一名副司鑽,子弟工(所謂子弟工就是介於合同工和外僱工之間的一種用工形式,他們的父輩都在油田上班,為了解決父輩們的後代工作,政府提供的一種支持性政策)。我的師父根本就不鳥我,也不教我怎麼幹活,上班時都是跟著其他師傅學習。井架安裝完後我就開始跟班實習了,一共三個班,三班兩倒,上20天休息十天,每天八點對八點12小時。我所在的班剛好是上夜班,在夜班之前我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不就是通宵嗎,以前在網吧經常通宵dota,別說12小時了,最長連續近20小時.......結果,兩個夜班下來,我就真心覺得自己圖樣圖森破......

玩遊戲的通宵是坐在電腦面前,鑽井隊的夜班妥妥的是干一晚上的活啊,純純的體力活啊,對我們這種獨生子從小城市長大的娃來說這真的就是地獄一樣的生活,每次熬到凌晨四五點的時間段是最痛苦的時候,困的站著都能睡著,恍恍惚惚渾渾噩噩就像行屍走肉般一樣。到了早上七點左右,人會漸漸的清醒過來,畢竟這才是最正常的生物鐘。

就這樣,我開啟了自己的井隊生活。

插播一個故事,那是在我第一個倒班的倒數第二個夜班,井上正在正常鑽進,由於場地工的疏忽,泥漿罐上泥漿冒了,司鑽就安排我和場地工把罐擦乾淨。鑽井隊的衛生不比在家好搞,沒有自來水管,用的水只能一桶一桶從儲水罐拎,罐面衛生可以用拖布拖,罐四面的衛生就只能用手拿毛巾擦。當時已經11月份了,北方的晚上已經比較冷了,水罐的水也有了刺骨的感覺,我正咬牙擦著罐,突然下起雨來了,場地上根本沒有避雨的地方而且根本不可能讓你停下工作去避雨,就這麼一邊淋著雨一邊用抹布擦著罐,任雨淋在身上,不一會兒,全身都濕透了。這會的我再也沒忍住,眼淚流了下來,失望、後悔、憤怒、委屈.......所有的情緒全部爆發了出來,想想自己在家連地都不願掃卻在這邊受著這樣的罪,在雨點的掩護下,肆意的發泄著心中的不滿。這是我在井隊第一次也是目前為止僅有的一次流淚。

先寫到這,等我下次詐屍........


我回來填坑了。

最近很多人私信我或者直接邀請我討論各種各樣關於石油行業的問題,問的最多的還是轉行和找工作。所以提了這個問題看看石油行業到底在大家心中是一個什麼情況。

我知道很多人對我在介紹中填寫的資勘轉經濟很感興趣,只要是新認識的人,當得知我從事的行業和自己所學的專業無關的時候,他們幾乎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你是怎麼做到進入自己想從事的行業的?

問這樣問題的人,如果是一個年齡較大的人,我還能多一分理解。畢竟受時代限制,過去幾十年里他們接受的教育觀念就是學什麼做什麼,大學學的是電力專業,畢業後就從事電力行業,大學裡學習的是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後就從事市場方面的相關工作。經濟的發展程度保證了他們在自己所學的行業專心做好就足夠吃飽飯。

偏偏奇怪的是很多和我一樣的同齡人還抱著這樣的心態。每次面對這樣的同齡人,在他們開始給我抱怨生活的無趣、迷茫的時候,我都會嘗試著問他們三個問題:

第一,你喜歡自己的專業嗎?

第二:你的專業成績怎麼樣?

第三:你究竟喜歡什麼?

問這三個問題是有原因的,

第一個問題的原因:大學所學的專業是在你高考畢業的時候選擇的。在中國,高中畢業的絕大部分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做出了一個不恰當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的原因緊扣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如果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喜歡。那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專業成績排名專業前三。一個人如果是真正地喜歡什麼,他在這個行業做出來的成績絕對不是平庸,只能是優秀甚至是非常優秀。一個人喜歡上一個行業,會像找了魔一樣去學習,去研究,最終很自然得到好的成績。

第三個問題的原因是緊扣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如果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成績一般,我就會很自然地接上第三個問題。

在我接觸的人群里,大部分的人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到了第二個問題繼續淘汰了一部分人。在我碰到的僅有的幾個第一個問題回答喜歡,第二個問題答案也是專業前三的人種,他們也不是因為迷茫和無趣來找我,而是給我分享一些知識。

我曾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我知道,我其實對任何石油現場知識都不感興趣,但是,和很多子弟一樣,我終究還是學了石油。

但是當我真正面對專業課的時候,我知道,我學不下去,本科我的績點也就是1.8多,很多學科都是60分過。

我知道雖然我成績很差,但是依靠這背景,我也能找到好的工作,(這就是石油行業,它只考你一個門檻,過了門檻,很多事努力並不能改變什麼)

我就問自己,我究竟喜歡什麼。

在考研與就業之間,我選擇了考研,跨考經濟。(我學的是產業經濟學,研究方向是國際石油經濟與貿易)

當你找到自己的熱愛,你要如何去維護實現它。

如果你真正喜歡一個行業,就放手去嘗試就好了。如果你喜歡廣告專業,每天看足夠多的優秀廣告應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在有廣告大賽的時候,你應該用盡全力去交出第一份自己設計的廣告。

如果你喜歡當作者,一年寫上幾百萬字應該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當你有了喜歡的行業,你就會去努力嘗試,你會慢慢進入你喜歡的行業圈子,認識圈子裡的牛人,觀察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模仿並堅持學習。甚至,如果你還在讀大學,你就可以在大學裡針對這個行業開始嘗試性地進行一些活動,比如舉辦一個廣告創意大賽,比如去參加寫作大賽。

等這個行業開始招聘的時候,你可以去實習,畢業後進入這個行業幾乎就沒有大問題。

這些我都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真正喜歡一件事兒,就馬上去做,並且堅持個100天再說。

很多人問我,我該不該轉行,我都以最悲觀的語氣告訴他們,不,算了,你們不行。

為什麼,因為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破斧沉舟的勇氣,他們總是患得患失。我看到的優秀的人中,絕大部分都是看到機會就去做的人,去不斷的嘗試,根本就不考慮什麼失敗。人生本來就是起起伏伏,失敗一次就是下坡了,接下來就該上坡了。


說的不夠清楚,編輯一下吧。2005年開始到2012年進入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國際勘探事業部。因為本身就是物探子弟,家父也是個幹部,多少沾了光,能夠進入體系,因為大學專業是環境工程,也就任職HSE這個在當時中石油系統里還是很新的職位。不得不說國企的體系還是比較完善,從最初的入職培訓到專業培訓總共半年多的時間,印象中就是各種的封閉式培訓,因為涉及海上作業還考取了七小證和海員證,隨即開始了野外作業的征程,對工作的熟悉也是循序漸進,我屬於結合實際比較早的一批,佔一個從小英語基礎好的優勢,能夠積極有效的和外方(甲方)交流,幾年時間裡對這個國內新興的HSE體系有了比較深刻的了解,逐漸得心應手,工作期間輾轉很多國家,各種環境。地震勘探有些人可能沒有體會過,確實艱苦,枯燥,難熬,也正是這樣的環境讓我更加了解了自己,養成苦中作樂的態度和也許是一生的愛好--拍照。

七年野外,十多個國家,遠離家人朋友,其中滋味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懂,空虛寂寞印象最深,快樂新奇也的確是堅持我的動力,七年之後我離開這個父母傾其一生的單位,自作主張的辭職,原單位辦理手續,隨機進入民企,接觸了完全陌生的石油領域,下游,LNG,貿易,之後遇到靠譜的領導,良師益友,一同跳槽去了另外的民企,併購,評價,上游下游都有接觸,漸漸發現這個行業的廣闊與魅力。

且行且珍惜,最初進入的定數來自家庭,今後發展的方向則靠努力,我本是個閑散敏感的的文藝青年,在奔四的路途中不斷得到感悟,不要放棄勇敢前行,無論什麼行業都保持一顆好奇而樂觀的心,就像當初我拿起相機按動快門的衝動,與各位即將或已經沉浸在行業中的同仁共勉。

地震勘探開始,

從沙烏地阿拉伯的沙漠到波斯灣的海上作業

漸漸清晰的伊斯蘭教義

和逐漸成長的自我意識

從沙漠到東南亞熱帶叢林

湄公河水的滋養到加里曼丹叢林的寂寥

不談對該行業的了解,單從對區域的人文以及拍照習慣的養成,都是我一生的財富。

繼續前行到了非洲,危險和新奇並存

石油工業漸漸在我心中形成。

安哥拉卡賓達剛果,以前只在新聞中聽到的名詞逐漸在眼前清晰。

融入環境成為我生命中的日常……

太大的文化差異,視覺衝擊,一一上演,我沉浸於其中,慢慢體會。

即使從國企離開,仍舊沉浸在石油行業……

從最上游到最下游,石油依舊是我的工作。

繼續前行吧,我進入了這個行業,也將熱愛它到永遠。


匿名來寫一個吧。從大學開始,到今年博士畢業,以學生身份在石油的學術圈裡呆了大約快10年,中途還去美利堅呆了兩年,正好趕上油價暴跌的時候,親眼目睹了身邊大批的專業人員被裁減。聽加拿大的同學說,他們石油工程的學生在辦理美國簽證的時候都會受到大約兩周的審核,估計是加拿大的形勢更慘烈,怕人員湧入美利堅找工作吧。跑題了,劃個分割線。。。。

------------------------------------------------------------------------------------------------------------------

先以學生的身份說一下就業的變化。

本科的時候正值石油如日中天的時候,身邊的同學去了油田還能努力分到研究院或者好一點的採油廠。畢業的時候簽工作基本是宣講一下:某某油田來了,大家排隊簽一下三方。那時候的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研究總院還是可以努力的方向。尤其是中海油,基本上學習好、表現不錯的研究生都可以去,中海油當時是很多師兄師姐的備選。還有拒簽的情況。。。外企還是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當時很火的就是Field Engineer,很多人會被派到國外,是有志向的男生掙錢養家的不二選擇。雖然當時也有人覺得能源這個行業是周期短的行業,但是所有的同學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石油足夠我們這一輩子的人活,至於以後有了孩子,堅決是不能再干這個行業了。。。

安心的做著導師的項目,同時做著以後做技術賺生活費的美夢。誰都沒有想到的是石油的寒冬來的這麼早,當時人在美國,去加油的時候發現加一箱油越來越便宜。。到14年7、8月份的時候,油價一路往下跑,當時還暗自高興了好久,大家一群人開車去浪了好多地方。回來9月份開學的時候,導師跟嚴肅的跟我們說:這個學期學生會比較多,大家要work hard,同時還暗自慶幸自己及時到大學裡面做導師。跟周圍的人一打聽,才意識到油價跌的有多慘。但是當時所有人都覺得撐過這小半年就好了,油價低都是老毛子和美帝搞的政治。石油公司還沒有開始大範圍的裁員,小範圍的裁員給的補償還是可以的。斯倫貝謝還趁機收購了貝克休斯,這些巨頭還在趁火打劫。。。

到了14年底的時候,新聞一天接一個都是某某巨頭計劃裁員多少萬,形勢才是真的開始惡化了,基本上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寒冬來了。石油公司裁員也不手軟了,補貼也不多了。國內的同學還在抱怨油田木有福利了,其實一線的工資很低的,而且活乾的相當累,主要靠福利和獎金。----------------插播一句:我不知道為什麼全國人民都覺得石油行業收入高,能拍著良心跟電、網、交通比比嗎?---------

繼續回來,15年中期,結束美國的交流,回國了開始找工作。首先往年最先開始的中海油一直沒有消息。好吧,那就先就這中石化來吧,要考試,要有一輪輪的面試。突然發現好多美帝和加拿大的同學打著飛機回來考試了。。。折騰了許久,自己不停的準備各種知識,上上下下的給各種人打電話打聽消息,最後還是跪了。。這就是行業不景氣的惡果,有限的資源要分配到有限的關係中,依靠個人能力來獲得工作機會的渠道最後也就窄了。除了中石化之外,各個外企我也積極去投簡歷,我跟一個殼牌的人力資源聊過,最後直接來了一句:其實我們石油業務板塊不再招應屆生了。晴天霹靂了。中石油招聘也縮減了,而且上面還很多要求本科生或者碩士,可能是博士每個月要比碩士多發1000?(這個是自己YY的)

先寫到這裡,繼續投投簡歷先把穿衣買糧的大事給解決了。回頭再補充。十年的熱血青春,對這個行業真的是又愛又愁的。

--------看到好多人在下面留言,之所以匿名是因為這純屬一個吐槽貼。很多話只是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講述一下石油行業就業的變遷,其中牽涉到對於一些企業的招聘吐槽,屬於私下裡聊天,不希望公開,謝謝大家的關注。等一段時間會寫一段關於技術的吐槽段。關於本科生需不需要轉行,我個人的建議是可以考慮轉行,能源不是一個長期發展的行業,國內的能源主要依靠於國家政策,現在還有政策保護,但是過幾年一直虧損的話國家可能就撒手了,看看現在的鋼鐵和煤炭,就是一個例子。新能源對傳統能源衝擊很大,加上現在國內環境污染嚴重,國家政策現在已經開始明顯偏向新能源了。當然了,個人對這個行業如果有很深的情懷的除外。


圖巨多,慎入!!!

寫在前面

下面的是節選我以前在人人寫的宋翁出塞記的第四篇,前面三篇都是寫的新疆,這一篇是寫了非洲加彭,單純的就是記錄一下工作以後的事情,發發牢騷,有些地方挖了些坑都是關於自己當年的事情,我自認為的是流水賬,但都是實話。

如果看的人多,我就寫寫下面圖片的故事,村子裡的小姑娘梅爾維爾,監督楊尼,泥漿法國大爺,掛著蟒蛇牙的泥漿工,正在祭祀的印度井隊隊長。。。。。

PS:現在油價下跌,各大油公司都不好過了,我們這種下面的小單位日子更難受,快揭不開鍋了。

----------------------------------------------------------------------------------------------------------------------------------

都到了三月份了,該回去上班的都回去了,也就沒幾個人玩兒了,在家呆了一個星期,回公司又晃悠了一個周,就來了加彭。

額,有幾句話說在前面:最壞的是中國人,其他國家的人也是。窮山溝里,既有民風淳樸,也有窮山惡水出刁民,所以,都差不多。還有,以人比鐵,小學中學是爐
子(老師們是鎚子,大學卻不是,大學知識帶你出爐的傳送帶,讓你溫度慢慢降低,有個過渡,社會,這是傳送帶盡頭的那鍋冷水。

從浦東起飛的時候,旁邊的哥們看著我說:你完蛋了,要飛十幾個小時!因為他看到了我的腿在前后座位之間根本就伸不開,即使是放倒了靠背,腿還是很難受,就
這樣一路睡都沒得好好睡到了巴黎。在巴黎要等五六個小時,不能出機場,只能在抽煙的地方呼吸幾口巴黎的空氣。於是我就在免稅店裡到處亂逛。看看手錶,看看
什麼傳說中的CHANEL,GUCCI,Prada,Dior,那些經常會在四娘小說出現的牌子,和各種不認識的紅酒。然後隔著厚厚的玻璃看著裡面的徠卡
流口水,把裡面標籤上的歐元換算成人民幣後狠狠地在心裡罵了一句:擦!我覺得我已經很控制了,但是我知道,還是一副屌絲沒見過世面的樣子,至少在心裡是這
樣的。

好像是又飛了七個小時左右吧,過地中海的時候偷著把手機拿出來拍了一張。海天一線吧,說實話如果不放在手機上看我自己是看不出哪邊是海哪邊是天的。然後還看到了一大片跟新疆差不多的地方,我估計是不是撒哈拉什麼的,一片的荒涼,總是又想起了詭異這個詞~

好不容易到了利伯維爾,下了飛機,就一個字:熱!從上海走的時候穿的一件薄羊毛衫,那時候揚州正是煙花三月的時候,上了車就趕緊脫下來換掉。

倒時差倒的困死了,還被蛋疼的海關耽擱了很長時間,出了機場,瞬間就不困了,利伯維爾機場就在海邊,剛好是傍晚,日落美得我都想用髒話形容了,可惜機場附近是不能拍照的,偷著在車上用手機拍了一張,還沒有好的位置,就當記錄了。

我記得王永問我,想家不,我說:下了飛機就開始想家了,一出飛機場,到處都是說著法語,黑皮膚的非洲兄弟,總感覺太沒有歸屬感了,總有一種在外面飄著的感覺,有一點恐懼,其餘的就是陌生和新奇了。

晚上在一個中國人開的旅館住下,叫:丁丁餐廳。吃飯的時候,同行的前輩點了道韭菜炒雞蛋,跟我說:小宋,多吃點,不嚇唬你,我保證,到你回家之前這是唯一的一次吃韭菜。很不幸,被他說中了,別說是韭菜了……

晚上睡得很不安穩,可能是因為倒時差吧,半夜爬起來打蚊子,然後一算時間,國內已經上班了,很多人可能都在電腦前坐著呢,我就留言給青年,讓他打了個電話
給老宋報一下平安。我的手機在巴黎還可以用到了加彭就歇菜了,完全成了鬧鐘和備用相機。中國聯通,老子還是VIP客戶呢,說好的國際漫遊呢?手機歇菜之後
就不能跟其他人聯繫了,而第二天的路是沒有人陪同的,只有一個非洲哥們送我去現場。我去,這尼瑪沒手機萬一迷路了不歇菜了么。正好跟我同行的一個哥們在非
洲的一個朋友說,她還有一張卡,可以借給我用一陣,回頭她再補回去就可以了。而且,這張卡已經剪好了。謝謝這位美女!在這邊大街上遇到中國人,雖然不是他
鄉遇故知,卻還是有一種骨子裡的親切感,大家都會點頭用中文問好。第二天早上,跟我同行的其他人都走了,我一個人在飯店吃飯,抬頭看見了這個

洋酒的就算了,我一眼就看到了右上角的那瓶「孔府家酒」,此時,什麼「五糧液」啊什麼「瀘州老窖」,都是浮雲~~兒時經常聽到的那句廣告詞:孔府家酒,讓
人想家。呵呵,我正在傻逼似的傷感的時候,店裡吧台的非洲哥們開始放音樂:套馬杆的漢子,你威武雄壯……我去!差一點沒憋住噴出來,中國的神曲在非洲也這
么流行啊。(後來知道,江南style在這邊也很流行)

九點鐘出發,那個叫威利的哥們告訴我四五個小時就能到,同行的還有一個青島的哥們和跟他一起的非洲哥們。上車一會兒,青島那個哥們回頭說了一句中文,我沒
聽清楚,就問了一句:你跟我說的?他說:不是,跟他說的。旁邊那個哥們在一個勁的笑,我又傻×的問了一句:」他會會中文?」「說的很好」。事實證明,是真
的很好,後來青島那個哥們說了一句什麼來著,這個非洲哥們隨口來了一句:你著什麼急~我去,純正的中國口音啊,連一點生硬的感覺都沒有。

青島這哥們是去新幾內亞的,先送完他們倆再送我,我知道路上會穿過赤道,就想下來拍個照,可是我又不會法語不知道怎麼講,幸虧威利會一些英語,我把手機拿
出來,給他看裡面的地球,然後告訴他我想在中間這條線這裡拍張照片。他說,沒問題,兩個小時左右吧,MD,由於等船耽擱的時間,過赤道的時候已經快半夜
了,我在車裡打盹呢,威利叫醒我我就看了一眼那個牌子就過去了,但是我記得很清楚的是,上面標記著這裡離東京是一萬四千公里。尼瑪……詭異~

由於還是雨季,所以走了一路下了好幾次雨,紅土路面,一路上基本上就是這樣:


船的過程太無聊了,車子在碼頭前的路上排出去幾百米的隊伍,一點一點的往前爬行,等了兩個多小時以後,威利拿出一張CD
說:No China,No good。我去!竟然是一張自己刻錄的中國歌曲CD,其餘的我記不得了,只記得有一首歌是一首嘻哈版的;長亭外,古道邊,夕
陽天外天~~車載播放機還不能循環播放,我只好手動循環播放,就這一首歌聽了一個多小時,實在無聊了就跑到路邊的小店裡坐著,周圍都是黑人,像你在國內盯
著老外看的那種眼神看著我。他們說著我聽不懂的法語,小店很簡陋,很多等船的人都在這裡吃點東西喝啤酒什麼的,有一個老黑盯著我看了很久,走過來用生硬的
中文說:你好~呵呵,然後我們倆就用蹩腳的英語交流了好一會兒,他說:我是李小龍,你是成龍。哈哈哈哈~~走過了這一路,一直在心裡的一句話是:車到山前
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話用在加彭一點都不假,路上的小車,十輛車至少八倆是豐田,什麼本田,馬自達,雪佛萊,比克,大眾,奧迪,很少很少可以看
見。大型的施工車輛。就是賓士,雷諾,MAN等等。

靠近碼頭那邊有一排類似於中國大排檔那樣的地方,很多人在裡面喝酒、聽歌、跳舞、看球賽,好像他們的生活就是這麼輕鬆,從沒什麼買樓什麼什麼的壓力~~

早上九點出發的,半夜十一點才到了現場。第一感覺就是:特么的,進監獄了!!也不知道在熱帶雨林裡面繞了多久,四周全都是密不透風的參天大樹和那種不知道叫啥的藤蔓,跟我們從動物世界裡面看到的熱帶雨林一模一樣。

不得不佩服當初搞物探的那群人,難以想像當初是怎麼在這片密不透風的熱帶雨林裡面穿行工作的,沙漠裡面好歹還有沙漠車,剛開始這裡連路也沒有啊。這是一個監督跑到二層台上用相機拍的~

收拾好東西就是半夜了,正好家裡是早上七點,蹭著無線用網路電話給老媽打了個電話,報了個平安,雖然很不清楚,很短的時間就斷掉了。胖子,我不騙你,在這
里打電話真的很困難……更別說上網了,幸虧印度人用一個天線接受的無線信號,那會兒我們還能用卡王蹭他們的無線,用著聊勝於無的網速,看著差了七個小時的
「新聞」,讓自己別脫離人類社會太遠。後來印度人把無線網密碼改掉了,呵呵,徹底成監獄了!

汗如雨下,揮汗如雨,汗流浹背,大汗淋漓,這是第一天我能想到的詞,那會兒還沒有熱水洗澡,別特么跟我說:你在熱帶還要什麼熱水洗澡啊?這種屁話,你來了
就知道了。那會兒還是雨季,白天跟蒸桑拿差不多,再加上雨季幾乎天天都下雨,衣服基本上就沒幹過,真是水深火熱啊!室內永遠開著空調,從未停過,降溫和驅
蚊都是靠的空調。

說實話,阿三做的飯真
特么難吃,咖喱米飯跟……shi一樣!!還半生不熟,經常夾生,吃到嘴裡嘎嘣響。話說過來了,他們的食材還是非常不錯的,只是口味差很多,羊肉,羊腰子,
牛肉,牛尾巴,味道太難吃了,有一個叫做「馬尿個」的東西,我去!!我們中國人在一起吃飯,如果有人膽敢要一塊這個,其他人都躲得遠遠地,真的想收不了只
有豬排做的還可以吃,肉很多其實,素菜很少很少,在這個地方買菜很貴。剛開始我還能吃點牛尾巴,後來直接投降了,只能去蹭阿三的餅和咖喱雞吃。直接導致的
結果,前幾天我去借醫生的稱量了一下,瘦了八斤~~(也可能是因為在這裡不接觸酒精的原因吧,來了這麼久,只在搬家之前喝過一次酒)有時候,這樣就是一頓
飯了:

其實有海帶絲已經很奢侈了~~

以前小的時候很喜歡吃雞蛋羹,老娘說這是沒牙齒的老頭兒和小孩才吃的,你吃什麼!結果到了江蘇發現井場有這道菜,在加彭這裡,我們有時候會讓清理垃圾的非洲哥們從外面帶一些雞蛋回來,然後當菜吃不下去的時候,就用井隊的電飯鍋做水蛋當做菜來吃。

不過,水果沙拉還是很好吃的,我第一次知道了,胡蘿蔔可以跟葡萄乾放到一起吃,香蕉可以蒸著吃。飲料什麼的也很多,剛開始熱的狂喝碳酸飲料,後來就老實多了,畢竟多喝不是什麼好事兒。

來這裡的第二天我就把,胖子給我帶的格桑花種子種在一個杯子裡面了。那裡面的土是從我們家旁邊挖出來的。記得有個說法,說是你去了新地方,最好帶點家裡的
土,如果水土不服就用土泡點水喝下去就好了,我是不信的,我這樣的扔哪兒也能茁壯成長,只不過看見了這點土就很親切,畢竟從萬里之外的老家帶過來的。然後
就每天澆水,給格桑花拍一張照片,剛開始還好,後來慢慢就發現,它很難適應這邊的環境,也可能是因為土太少了,總是無精打採的,不過還是每天給它澆水。拍
了幾十張照片了,準備到時候做個GIF呢,遺憾的是,搬家的時候,杯子在顛簸的車裡被摔破了,土撒了一地,我小心的掃起來收好。算了,回家再種吧,這裡開
不了花就回去開花!

畢竟是工作,慢慢就開始熟悉這裡的生活,原來不僅僅有中國人、印度人、加彭人、這裡還有來自俄羅斯、羅馬尼亞、英國、法國、奈及利亞的。剛開始的接觸這種文化差異,很多地方還是會覺得理解不了。不過還是可以用簡單的英語連說帶比劃聊的很high~

這是叫俄羅斯老外寫中國字,至於寫的什麼,額~~他自己要求的!

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跟羅馬尼亞那個監督聊天,他開玩笑說:你們憑什麼統治西藏,你們建長城幹嘛用的。我說,我們當年還飲馬萊茵河畔呢,連你們羅馬尼亞都是我們的!

以前我從來都不知道,外國人這麼喜歡中國的茶葉,呂隊說:當年鴉片戰爭最開始是因為什麼?我就有點想明白了,他們經常來我們房間喝茶聊天什麼的。中國人是熱情好客的……


的感覺是,如果你過了六級,基本上這種簡單的聊天日常的一些交流還是很輕鬆的,最差的連說帶比劃,再不行,像我一樣在手機裡面裝個翻譯軟體,遇見想說但是
不記得的單詞,搜一下唄。他們根本就不用我們費了那麼大勁學到的什麼定語從句什麼的,哪有那麼複雜,都是簡單的句式和一些口頭禪。

這裡的天空真的很藍,由於是雨季,下完雨就是藍藍的天和很低很低的大塊的白雲,到了晚上,漫天的星星,真的很美,我一來就想著出去拍星星了,結果兩天以
後,我的兩條胳膊全都是蚊蟲咬的包……其實,這裡牛叉的不是蚊子,是一種只有蚊子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大小的蟲子,我們俗稱「小咬」,落到你身上根本就沒感
覺,很難發現,真可謂殺人於無形了。

這張照片裡面,如果你仔細看,在我的無名指下方就有一個小咬~

過了一陣,實在眼饞,媽的,說什麼也要出去拍幾張,就在脖子,手臂,臉上,全塗了軍用的那種防蚊蟲的葯,背著相機,拿著手電筒,一個人就出去了。拍星星要
很長時間,我就一個人坐在路邊,說實話,還是很嚇人的,稍微有點風吹草動,都提心弔膽的。拍好以後,回去導進電腦,用軟體處理的同時,去洗個澡,回來照片
剛好跳出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即使是因為當時那件工作服太小導致後腰上被咬了無數包,也還是感覺很值得的。後來測試的經理過來,帶了個60D,借了他的
相機用我的鏡頭又出去拍了幾次。後來到了Lassa-1井,就是旱季了,再也看不到星星了,整天烏雲密布……

關於三腳架,我是一直懶得買個三腳架背著,但是這次真的覺得很有必要了,然後,我想到了一件事,去年,在西安大雁塔看音樂溫泉,想拍張照,但是沒三腳架總
是抖得跟一坨屎一樣,這時候前面有個女孩,拉過她男友把相機放在他肩膀上,大聲說了一句:不要動!你敢動一下,你就死定了!然後那哥們老老實實的待著不
懂,姑娘一按快門,呵呵,一張還不錯的照片出來了。看的我當時一震,然後想了想,我要是找個妞陪我出去玩,豈不是也可以省了三腳架?O(∩_∩)O~

我以前從來不知道外國人是如此的喜歡中國的茶葉,隊長說:你想想當年的鴉片戰爭你就知道了。經常有老外去我們房間要茶喝,這樣成了一個交流感情的很重要的手段,我不喜歡喝茶,所以體現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義不容辭啊~~

剛開始來的時候,跟印度人交流還是很膽怯的,慢慢習慣了,熟悉了就好了,說不清楚,連比劃帶猜也就明白了,畢竟很多工作上的東西都是死的,不是需要很深的
理解,只要說數字和名詞彼此之間就能聽懂。我感覺,文化差異還是很大的,很多時候,作為我們是很難理解他們的做法的,但是我們是乙方,只能按照他們的要求
做,這一點其實也是很好的,只要把我們的建議提出來,他們有自己的要求我們達到了就可以了,沒有國內那麼多那麼煩。正兒八經講,阿三用的設備還是很先進
的,我第一次看見頂驅,第一次看見六輪驅動六輪轉向的吊車,SATRAM用的叉車也很先進,美斯瓦克的泥漿真心牛叉,不得不承認,科學技術確實是第一生產
力,我們與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哈里伯頓,威德福等等這些國際公司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一口井很快就接近結束了,這裡有這樣一張照片


個是裝水泥的時候讓別人給我拍的,三十幾度,帶著口罩和帽子,裡面穿著工作服,外面套著防護服,頂著大太陽,周圍的空氣里全都是水泥,汗水很快就把裡面的
衣服濕透了,頭髮上留下來的汗把眼鏡模糊了,等到快窒息的時候,打開口罩在滿是灰塵的空氣里大口的呼吸就感覺又活過來了,想想還是很爽的~~

然後就是打封井水泥塞了,關於那個下著大雨,電閃雷鳴的晚上,我不想寫的很傷感,就是一個人幹了點活兒,整個井場照明非常差,在壓力車上爬來爬去,腳下一
打滑就摔一跤,很刺激的,總之,最後咬牙咬的下巴疼,兩個胳膊基本上已經脫力了。那會兒壓力很大,領導不在什麼都要自己來。孫姐說,真希望你快點回來啊。
呵呵,這不都是修行么,是吧,只要這次死不了,經驗值增加就又升一級~~

封井塞期間,這個人,


後勤服務公司現場主管,campboss,領導了一場非暴力罷工事件,直接導致我們中午沒了飯吃,我和陶博士,張鵬回宿舍翻箱倒櫃啊,找到了兩盒豆子罐
頭,泡了兩杯豆漿,總之是能吃什麼吃什麼湊合了一頓。不過,這人特別好,跟他聊天很開心的。他們是因為跟印度人鬧矛盾才罷工的,跟中國人關係都很好的。

然後就是搬家了,SATRAM專業的搬家隊伍真心牛叉,幾天的工服就把整個井場搬過去了。搬家期間,井隊餐廳過去的那天吃到的飯是這樣的

我就不多說了,反正我就吃了一口。

到了新井場,一切又開始慢慢歸於正常,他們在修建新井場的時候拍到了這貨

我見過一個黑哥們拿著一個蟒蛇皮的錢包。

準備好設備以後就等著井隊的進度了,那一段地層很硬大家都以為鑽不下去了,沒想到阿三硬是硬著頭皮打了兩千多米,據說評估之後他們打算平移十米接著再打一口,那就是後話了。

這邊很多人都是基督教,每天晚上都可以看見SATRAM的一個吊車司機在井場門口那裡朝拜,然後還會生一堆小火,放上一個小茶壺燒茶喝。


這種中國綠茶。有時候如果有施工,起得很早就能看見他也在朝拜,跪在地上,很長時間,很虔誠。送我聖經的泥漿工程師Eddy跟我聊天的時候說:你們中國人
沒有信仰,我們沒做什麼事情,都會覺得是上帝在指引,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上帝的存在。我們在一起吃飯的時候,Eddy每次動刀叉之前都要先祈禱,感謝上
帝賜予我食物什麼的,我後來加了他的facebook,經常看見他髮狀態感謝上帝什麼的。後來早上開完會,閑著沒事兒也會看一會兒他送我的聖經,英語版的,做了很多很備註。看看還是很平靜的。然後,看見好幾個黑人司機,閑著沒事兒的時候都在車裡看聖經,不過是法語版的,

信仰不信仰就算了,我就不多說了~~


堂打飯的這個哥們跟我關係很好,吃雞腿的時候會給我打個大的,雖然火雞很難吃。。。他看我挺高,就叫我:姚明,然後,食堂里的老黑都喊我:yao~~然後
這貨當時穿了一件巴薩的球衣,是伊涅斯塔的,我就喊他伊涅斯塔了,然後他辦了一個樂隊叫做:big style,非要讓我幫他設計一個logo,然後說到
時候印刷在襯衫上送我一件。剛給他發了郵件,別了伊涅斯塔,我走了,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見,那段日子很開心~~merci!

有一次跟一個印度老鑽工聊天,我問他怎麼休假,他說三十五天休三十五天,他問我休多久,我說四個月吧,回去帶一個星期,他笑著跟我說:如果我老闆讓我這麼
休假,去他媽的工資,去他媽的工作,(他說的就是fuck)我要和我的家庭呆在一起,享受假期享受生活。然後我說,你看那邊的加彭司機和工人,他們生活的
節奏多慢啊,他說,二十年前的印度和中國也是這樣的,然後我們就笑了。一個很好玩兒的老頭,每次見到都要聊上幾句。

有時候跟老外扯皮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關於工作的而不是聊天那種,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還是明顯的。還是很煩的,不像國內的那種煩,而是要不停的解釋,這個是什麼,是什麼原因要這樣……

不管怎樣,第二口井也施工結束了,雖然很多不順,也都一個個解決了,擠水泥以後,質量曲線出來了,印度甲方伸出大拇指說:Good cement!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然後就是搬家了,很累,有時候這樣就是一頓飯,

兩個瓶子是川南乾爹和2009年的老乾媽……不提了,就當是修行吧,過去了

換了新井場,信號好了一些,用衛星信號在大鍋下面給家裡打電話,雖然還是聽不清楚,一會兒就斷了,也不錯了。時間久了總會有一張莫名孤獨感圍繞著,甚至是恐懼。時間越長越感到壓抑。

晚上,一個人上網,由於時差,怎麼刷新也看不到新鮮事了,更別說聊天了。也只能睡覺前對著滿天星空,隔著一萬四千多公里,說聲:早~~

就在跟胖丁說:如果沒網我估計真能別瘋掉。第二天,印度人把無線網關掉了,我擦!!!徹底失去了聯繫,徹底進入監獄了。

停網的那一段時間,手機不能上微信,只有的一個公共埠很多人都在排隊,我每次都是晚上半夜去給領導發日報,那時候國內是凌晨,所以你就看不到我上線,有
一次我去上網,一個印度的小哥在用筆記本發郵件,看著我笑著說,有wifi么,我說沒有啊,過了一會兒丫又一臉的奸笑:有wifi么?我就覺得不對了,原
來他用筆記本做了無線路由,我趕緊把手機連上網,打開微信,幾乎是心跳急速,手指顫抖,期望著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一些東西,可惜,呵呵~~


說好了要講故事的不是么……Mark一下,回頭來開個故事集子……

看大家分享了那麼多自己的職業生涯,壓抑的居多

我就來寫點段子……

--------------------------------------------------------------------------------------------------------------------------------------

西南石油的同學,都應該知道新都校區門口那個雕塑的含義吧:「學石油頂球用」。

當年的一個笑話,在現今石油行業一片哀鴻的情況下,還感覺挺應景的。

--------------------------------------------------------------------------------------------------------------------------------------

曾經跟一個蘇格蘭佬站在泥漿罐上聊天,他說有一種人他從來不信任 " Never believe the man no drink, no smoking, no fxxking",聽完之後深覺有道理,之後的工作中也屢試不爽。

--------------------------------------------------------------------------------------------------------------------------------------

某年,兄弟單位介紹一個據說關係很牛的代理,是個女的。約到公司來見面,目測就跟個買菜大媽一樣。一走進會議室開始說,我這麼重要的人,至少得用奧迪來接啊,開個帕薩特算什麼啊?!

……………囧…………尼瑪沒看見Phaeton那幾個字么………………

晚上請她吃飯,桌子上一直在各種吹她跟誰誰誰熟得不要不要的,但是連這些人具體的職位都說不清楚。完了後送到酒店休息,辦入住的時候又開始叨叨,這麼大個公司,給我安排的住宿怎麼才是四星級的啊,還要我自己付錢!老娘坐十幾個小時火車來不累嗎?!

……十幾個小時火車………

……十幾個小時火車…………

……十幾個小時火車………………

………………囧…………………………

第二天被領導叫去一頓訓,以後要再做業務調查清楚,這特么都弄的什麼嘛!

----------------------------------------------------------------------------------------------------------------------------------------

某年,又是貿促會介紹一個據說關係很牛的代理,又是個女的,中國人,人在英國,電話溝通交流時,幾乎不怎麼談業務,一直用潮汕味兒的普通話告訴我,她是住在一個城堡里,現在她的二個孩子正在城堡中間的游泳池裡游泳,然後他們的保姆Mary正在照顧他們,她的朋友周末要約她去打馬球,順便約她去買一個紅酒庄,她的老公是拿英國皇家執照的大律師(蝦米是皇家執照?),他們現在有一個Big Group…blablablabla………電話這頭我聽得滿臉的黑線。後來見面了,再怎麼看也不像Big money, 她老公也出現的,傳說中的大律師個頭不高,身上西裝掛著一個大大的阿瑪尼標誌,一開口地道的德州腔調(尼瑪皇家大律師就這樣說話的?)。因為是貿促會介紹過來的,我們領導還擺了個大場面,正好那天中船集團的一個大領導也在,順道也請來了。飯局沒吃到一半,中船的放筷子走人了,領導臉那個黑啊……

------------------------------------------------------------------------------------------------------------------------------------------

某年,利比亞東南部邊境以西二百公里,沙漠中央,半夜和一個電器師閑的蛋疼說要去爬遠處的大沙丘,於是悄悄溜出井場二里地開始爬。結果爬到頂上沒有力氣了,累到躺下了,又沒有帶水,兩個人都覺得多半要掛了。後來滾下沙丘脫了靴子連走帶爬回去了,回想沒被蛇咬,沒被蠍子扎,真是萬幸。果然no zuo no die。

------------------------------------------------------------------------------------------------------------------------------------------

某年,一群西南的人到加拿大北部一個小鎮上出差,吃了晚飯沒蛋事出去遛,街上連條狗都沒有,半天對面走過來一群人,近了一看是中國人,再一問,也是西南的……尼瑪石油這個圈子真小

-------------------------------------------------------------------------------------------------------------------------------------------

某年,在國外趕上Ramadan,早上起來看見大鬍子電器師在喝一種奇怪的綠色飲料,湊上去問是啥,答曰Ramadan期間的特製能量飲料,裡面有各種神奇的Herbs,喝了之後一天都精力滿滿,棒棒噠!於是要了一杯乾了,結果當天在廁所蹲了一天……

--------------------------------------------------------------------------------------------------------------------------------------------

某年,跟一個年紀比較大的同事海外出差,在甲方的長包酒店吃飯,點了兩份魚端上來,老哥表示他的這魚比較小了,不夠吃啊!於是揮揮手把服務員叫過來,開始比劃,先指指盤子里的魚——再把雙手合攏——然後把雙手擴大——由小變大——你滴,懂不?

……服務員小哥一臉茫然……

老哥想了想,指指我的魚說,fish father ! 又指指他的魚說,fish son!總結陳詞:fish father!No fish son!

……服務員小哥恍然大悟……

--------------------------------------------------------------------------------------------------------------------------------------------

某年,和船廠開技術交流會,對面領隊的總工簡直就是個老學霸,整個會議中只要有任何人說一個技術問題,都被他批得體無完膚。關鍵他完全不分敵我,對著誰都是火力全開。最後對面的一個室主任被他說哭了……

……囧……坐在會議桌對面的我們一臉黑線,真是不把我們當外人啊……

--------------------------------------------------------------------------------------------------------------------------------------------

某年,和一個伊朗人站在鑽台上聊騷,他說他有次去泰國,探秘Massage店。進了房間看見一張床,床上有一個大洞和一個小洞。懵了一下,立馬反應過來這特么還是挺符合人體工學的嘛!設計棒棒噠!於是臉朝下躺好了,讓一個男技師給他按摩。過了一會就睡著了,迷迷糊糊中覺得小洞裡面有動靜,第一反應是,BJ!nice!第二反應是,Wait!WTF!It"s a guy!?

囧……………………

--------------------------------------------------------------------------------------------------------------------------------------------

某年,某井隊搬家,起吊營房,往車上放的時候鋼絲繩沒有捆好,側翻到地上了。人都嚇了一跳,過了一會,營房門自己打開了,一男一女從營房裡爬出來……

--------------------------------------------------------------------------------------------------------------------------------------------

某年,一干人等去俄羅斯出差,臨回國覺得來了一趟,沒有騎過旋轉的大洋馬實在有點遺憾,於是決定群體出動體驗一下。叫到一個老哥時,死活不去。眾人也知道他平時節儉得緊,肯定是捨不得花錢,於是也沒多問就都走了……結果……沒去的那個老哥,第二天早上把打掃房間的大媽給辦了……一群人都感覺不好了……

--------------------------------------------------------------------------------------------------------------------------------------------

累了…… 換個文風……

Fade In

撒哈拉大沙漠北部,某調試井場,正午

[遠景]烈日當空,沒有半絲雲,天上藍澄澄一片,還掛著幾柱黑煙。

[鏡頭下搖]順著煙柱往下是吐著火焰的燃燒頭。

[拉近] 燃燒頭淡出。出現一堵土黃色的矮牆。牆邊上焊接棚子頂上的鐵皮板在陽光下閃得刺眼。棚子邊緣的背陰處長著幾顆沙棗樹。樹下躺著一個人,老楊,臉上蓋著一頂寬邊的綠色安全帽。

[角度對準]老楊伸手摸了摸胸口兩邊的口袋,又解開連體工作服的上兩顆扣子,微微彎起身子把手伸進工作服里,在褲兜兩邊抓了一通。

[特寫]△因為起身用力,老楊安全帽滑落到一旁,露出油光光的長髮,臉部鼻子兩邊的三八線皺紋明顯。

[拉開] 老楊尋找東西無果,側身摸起邊上的眼鏡帶上,繼而翻過身子抬頭大喊。

老楊:小劉!小劉!

[切開] 焊接棚子背後擺著一隻棕色的集裝箱,集裝箱前面放了個灰色的鐵箱子,箱子上靠著一個人,小劉,頭上扣著一頂寬邊的綠色安全帽,一手裡叼煙,一手撓襠。

小劉:小楊子,咋?(頂了頂頭上的帽子)

老楊:過來,過來!(△不耐煩)

小劉:過去爪子?不過去,歇著呢!

老楊:快過來,你哥沒煙了!

小劉:小楊子,自己過來拿!(低頭從褲兜里掏出煙盒子數了數)

老楊:喲,你再叫一聲小楊子?(△面有笑容)

[拉開]

小劉:喳!(拖著嗓應了一聲,從鐵箱子上支起身子,走到沙棗樹下,盤腿坐在老楊身邊)

[拉近]

小劉:嘿,老楊,你的綠帽子掉了,還不撿起來?(拿出煙盒彈出一根遞到老楊面前)

老楊:我沒你那麼喜歡戴綠帽子!怎麼是Gauloises?抽了嘴裡臭得跟茅坑一樣。昨天我給你的那盒鑽石呢?(抽起煙看了一眼△嫌棄臉)

小劉:鑽石昨天被井電的老李拿走了(扔掉手頭的煙,重新點了一根),別嫌棄,老哥,這抽著比LM好多了吧。

老楊:那鱉慫人呢?(點煙△不滿臉)

小劉:集裝箱里鋪著紙板睡覺呢(抬手戳了戳集裝箱)

[切開]集裝箱門敞開,裡面躺著一個人,衣服蓋在臉上

[近景]

老楊:媽蛋又歇著去了,這都了快半個月了,還不能設備聯調。那幫法國孫子把你哥都逼瘋了。(深吸一口煙)

小劉:莫法啊,哥老館,這過Ramadan呢,老阿們天天不吃不喝的,都沒力氣幹活,咋裝?

老楊:所以那幫法國孫子天天找我們出氣呢!鱉慫些把老阿也沒辦法。(扔掉手裡的煙)呸,這味兒真夠臭的。

小劉:亂扔嘛,一會HSE又要來找你了。莫得辦法,甲方是爺爺,乙方就是孫子,說多了都是空龍門陣。來,來,來,老楊,再來幾個你當年的故事。(翻身躺倒在沙棗樹下)

老楊:呵呵呵呵(△迷之微笑)

Fade out

-------------------------------------------------------------------------------------------------------------------------------------------

一九九X年,西北某縣城,野外某處。

一條泥濘不堪的施工道上,一台破吉普車吭哧吭哧地晃著。

司機老魯四十剛出頭,但是頭上早已沒有了頭髮,圓乎乎的臉上肉鬆垮垮的,兩隻眼睛雖是單眼皮,卻顯得分外有神。因為某方面精力特別旺盛,隊上人送外號魯智深。

他嘴裡面叼著一根煙,兩隻手緊抓著方向盤,不時回頭看下後面捆著的一堆法蘭盤有沒有散掉。

「鱉慫些推路的時候也不知道好好拾掇一下!呸!」老魯一口把煙頭吐出了窗外。

車轉過一道被挖掉半面的土坡頭,迎面一塊大牌,上書: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60131井隊宣 "

"吼吼吼,抖抖抖」老魯一邊嘴裡嘟嘟著一邊把車開到了庫房邊上一塊空地邊上停下了。

「花和尚,我要的法蘭盤你給我帶上來了?」聽到有車進來,機械大班張大鉗從對面的機修間窗戶把頭探出來。

「帶了!自己搬,記得給庫房的打個招呼!」老魯一揮手把車鑰匙扔給了張大鉗,轉身往隊長辦公室走去。

老魯今天下山的時候在支部接了通知,說書記明天要組織一次黨小組先進性學習,讓周圍的幾個隊都派一個年輕人下去。井隊搬到這個井位上都已經快三個月了,因為遇到了鹽膏層,隔三差五卡鑽,整得隊長鬼火冒,大罵是哪個龜兒子給弄的地層資料。奈何也沒辦法,只有每天把技術員鍾二娃像看兒一樣看著。其他人當然也是要堅持崗位,隊長說了,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 !但是隊上那幫青勾子娃兒早已經是耐不住了,玩了幾個月的管子了,還不讓人去放鬆一下?TBC……哪天再來繼續挖坑吧……


家中三代石油工程師,測井,鑽井,油藏,儲運全覆蓋。於是從小立志堅決不學石油的我,在高考發揮失常之後也無奈的入了坑。

2013年本科畢業,來美讀研。那一年趕上國內中石化招聘改革,沒有了每年10月的兩大公司雙選會,原本可以直接報名回我們單位的不少子女也因為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化忽然沒了原以為已經到手的工作,無奈只能按勞務派遣解決。就業形勢不好,不少同學也選擇在國內考研緩解就業壓力。暑假在NOV陸家嘴環球金融中心的office實習了一段時間,好像打開了一個新的大門。當年油價120美元,組裡畢業的學長還有機會直接進big company,再不濟就去field engineer掙點bonus。當時的我就在想,好好讀書,做個PhD,過有品質的生活。

2014年,油價開始下滑,組裡的funding有些吃緊,新來的學生不少沒了sponser,開ABM的時候也能感覺到公司的氣氛好像開始不輕鬆。於是申請summer intern也變得不是很順利,面試了很多家都開始不要國際學生。在接連被rej了之後拿到了國內schlumberger的實習機會,最後一次電面結束的時候跟HR閑聊,她問我說畢業之後有什麼打算,我說其實能進Schlumberger做field engineer也不錯,她笑了一下說那你不覺得挺虧嗎,我說公司和我是雙向選擇,各有各的qualification吧,玩笑了幾句。後來實習結束,final presentation完了吃散夥飯,有幸見到了當時電面的HR,了解到她之前在美國做了4年field engineer然後又調回國內轉崗,聊工作聊選擇聊未來,雖然有點不明朗,但是好像還能有信心。

2015年,經歷了油價在14年下半年的急轉直下,research做的也不開心,不準備讀博,找工作也極其的tough,在各種懸而未決的日子裡度過了非常困難的一段時間。想過gap year,想過回國,想過讀書,想過轉行,甚至想過實在不行就回家參加招工考試。大環境的一片哀鴻遍野之,只能自我調解,補了很多之前一直想讀但是一直沒讀的書,回顧了從本科到現在學的所有專業知識,環美旅行了5周多,邊旅行寫CL投網申。大家都覺得我洒脫枉然,閑庭信步,其實內心的焦躁和腫脹只有自己知道。還好,我的運氣足夠好,在旅行到Maui Island的某個清晨,郵箱里收到了最終的offer letter,base在Houston的一家做RD的公司,一名MWD軟體開發工程師,雖然在這種油價的情況下我沒有太多選擇的空間,不過一切也還能滿意。回到學校打包行李,自己開車500英里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

上班的日子過的特別快,轉眼半年,同期這半年的油價也跌得特別快,昨天的油價是35美元,大公司開始了裁員大比拼,每天都有人被解僱的消息。前段時間跟幾個在油公司的朋友吃飯,聊起公司的午餐已經從免費的變成了5刀3盤,連瓶裝水也提供不起了。昨天跟客戶call,說到明年他們總公司整體budget已經縮減到80億了,要知道在今年這可只是一個油田的投資額。高盛的預測,明年油價要到20塊,consulting公司的分析說很可能要油價低很長一段時間。

兩年時間,經歷了行業的最高點也經歷了行業的低谷,100美元的差距,苦笑自己也有幸成了歷史的參與者。不過對石油行業還是充滿希望,生活還會繼續,多了未知因素,其實會更有意思不是嗎。


整那麼煽情,不是我的風格,現在還是更新一下別的吧。

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提起以前的日子還是覺得樂趣很多。

不知道是不是在現場呆過的人都會個聚在一起聊天的話題就完全無法離開工作這個毛病。

每次同事/前同事碰頭簡直就像瞬間集體進入了另一個次元一樣開始了外人根本無法插話的現場工作大討論,包括某某平台條件如何爛的要命/好上天,某個coman的八卦,誰誰又幹了什麼坑爹/躺掙的活兒,哪個老闆又升值然後遷往某地了等等等等,能聊個三四個小時吧。

如果有人不幸帶了家屬,那麼只有兩種結果:深感無聊,再也不來類似場合 慢慢聽懂M/U,L/D是指什麼,了解做final有多煩,以及刻度到底有多讓人頭疼,然後慢慢參與話題討論。福利是大家會以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看著你。

別妄圖改變一群瘋狂的(前)FE的聊天話題,任何企圖把話題引到所謂正常事務上的努力最終都會被事實證明是徒勞。

-想起哪裡寫哪裡-

==============================難得煽情一回啦啦啦=======================================

啊 這個話題………

既然是深夜,想到了某天凌晨寫的日記,節選一部分貼出來。

--————————————————————

四年前的自己一臉憧憬在宿舍祈禱offer快來,三年前的自己在某國和一起入職的同事們一邊進行所謂的培訓實則是如度假般的在酒店吃吃喝喝享受,兩年前第一次連續出差了三十一天的自己在公司一臉苦大仇深的做數據和報告,和同事吐槽戰鬥種族的老闆做事風格。

一年前的自己,想不太起來了。好像是完成了在某國最後一個項目,跑朋友家名曰休假實則躺了三天美其名曰享受睡到自然醒的美妙日子後收拾行李回國。那時以為只是一次出差,只是隨後調令下來。當時剛結束另一個培訓和同事們歡慶完回來的我第一個念頭是凌晨兩點我為什麼還要查郵箱。 第二個念頭是 我得先睡一會白天還要趕飛機。等到緩過神來才想到遺憾沒來得及和項目中認識的那些可愛的人告別。

……

這三年時光里我一直是在扮演一個倉促的跑來跑去的人姿態,不停的走不停地告別。擺出以不變應萬變的樣子接受任何改變。

……

而情懷這種東西,還是留給自己在凌晨三點的時候體會吧。

畢竟它是不能支撐我走到最後卻又能經受時間的打磨最後在回憶里閃閃發光的那部分。

那些鬱悶那些壓力 某個奇葩的甲方 某個rp極差的活 那些通宵過的夜 那些看過的日出 那些先是吐槽後來演變成報怨的段子 那些偷偷掉下的眼淚、肆意流過的汗水 還有那些熱情那些成就感………這些都會消失,留下的那些美好的部分,就是情懷。

一個小工程師的那點小情懷和驕傲。


兩代油田,到我這在石油大學讀書

雖然大學很一般吧,但是還希望回到家鄉工作的,這幾年情況也不太好...

但願別再有巨嬰評論我的大學有差怎麼的,我分低沒辦法,但那是真愛,你懂但是不用你嘮叨,謝謝


今年6月份碩士畢業(地球物理),心想讀了那麼多年書,想換個生活,工作個一兩年再讀博。結果,遇到了石油價格暴跌,投了CGG,schlumberger,total,都石沉大海。後來,和上課的老師聊聊,不少上課的老師,都是大公司的senior,他們一致建議,在低谷時,適合讀博,一方面度過這個低谷期,另一方,讀博也可以繼續提高自己,將來畢業時,可能趕上石油恢復期。雖然這麼說,但是如果石油價格不回去,還是難找工作。但是呢,石油價格低,也是世界整體經濟不好的表現,供大於求,石油行業不好找,其他行業也不佳。其中在schlumberger的老師,他們研發中心很樂觀,危機期間,小公司停止研發,大公司還有些力量,可以繼續擴大技術優勢。比如:shell的老師,他們研發中心也繼續招聘,一師兄要去他們荷蘭研發中心,因為是美帝的學生,推薦去休斯頓做實習了;total雖然也裁員,但是核心的RD繼續研發;我去年讀的碩士項目,今年schlumberger給了5個實習機會,3個在倫敦,2個在劍橋,total也給了兩實習,CGG也提供了一個機會。找工作的話,雖然再裁員,但是也有新招聘,CGG在新加坡繼續招,我一師兄也剛拿到沙特阿美在北京研發部的工作。總之,人都是要適應社會,大環境的,提高自己就好,將來什麼工作都可以去做,能力不是問題,沒什麼一定就是沉沒成本。即使轉行都可以,辦公室的「同事」也是把讀博當一份工作(確實也是一份工作,簽了工作合同,學校給交了失業保險和養老保險以及醫療保險),有些畢業了去當高中當老師了,剛畢業的也去了歐盟專利局(工作內容和地球物理相關),也有些繼續在石油公司工作,也有在total做了3年工程師,今年又重新回來讀博的。所以,人生何處無風景,做一件事,讀個博士,專心做好就行了,即使畢業了也不必太擔心,沒人能預料到大背景,只能時刻做好自己,做好準備,能夠隨時適應社會。所以,我想,在低谷下,認真讀個博士,3年後,我還有個博士學位,我還會寫些程序,實在不濟我還會英語和法語,將來總會有個體面的生活。


這帖子發了已經有一陣了,之前看過。發現好多同行前輩,說的事情有太多共鳴,而今天又有點別的想法,上來想再說說。

作為一個跟石油有緣分多年的人,經歷著這個行業的興衰,跟大家一樣。想要逃離,捨不得,不夠本事;想要拯救,沒能力,枉心痛。 要花很多時間想這個行業,想這份工作,想人生。有時候我真覺得這個行業氣數盡了,我一點兒不心疼行業,但又特別心疼這些人,包括自己在內。生活真的跟行業緊密相關,短短的幾年,我父親的收入,我的收入,我的前程跟愛情,都跟油價一起走。。

有感而發是卻是因為今天是克拉瑪依校區的開學典禮,塔爾薩大學的校長來了,俞敏洪來了,還開了個講座,聽了讓人多有感慨。

塔爾薩大學的校長早上講的,他的稿子很真實,拉家常,說克拉瑪依校區今天乾的事兒,讓他想到了他爺爺。他爺爺是最早在俄和拉何馬州建立塔爾薩大學時期的一名工程師。他們那個年代,那地方也像這裡一樣偏遠,寒冷,但是大學的建立給人帶去了知識和希望。後來那裡又發現了石油,人們的生活更加好起來了。他家三代都是工程師,並且跟大學的緣分深,爸爸也是老師,有三個兄弟皆為教授。所以外國人沒有職業的家族傳承嗎?其實也不是這樣,只是他坦言,教育是美好的,他的出身也是幸運的。就是說如果你現在是跟教育而不是石油扯上關係,並且世襲罔替,那麼結果是應當是美好的。哪怕是石油教育,也是好的。

俞敏洪是張校長的老朋友了,他坦言來這裡就是因為跟校長的私交。我挺愛聽他的演講,因為瞎扯之中有自己的故事,他是個撕開傷口講故事的人,所以對人有啟發。當然,他今天的結局不錯。他首先說了下克拉瑪依這個地方,跟大慶相提並論,並說到了這兩個地方的人有種特殊的精神。俞敏洪自言手下有兩員大將都是來自克拉瑪依,他說這地方出人才,因為倔強不服輸。他說全國有很多城市,但是有自己精神的城市不多。比如北京,你能想到政治氛圍濃厚,說到上海,那是金融氣息厚重,說到杭州,是休閑宜居。但是很少有那些地方有克拉瑪依這樣的精神。其實我覺得他想說的是所有石油城市的精神,建立在上世紀、因油而生的城市們,有著很多共同點-相對封閉,相對集中的知識分子群體,相對富裕的經濟條件。。。致使我們很大一部分子女後代想要走出去,肩負了父母走出去的願望,有著優越的教育條件和視野,但又因安逸而退步不前,因留戀而遲疑不決。可是真的走出去了,就會被差距所激怒,產生兩種極端:選擇回去的靜靜守著對外界的鄙視,守著自己尚且先進的吃穿娛樂;選擇在外的則是甩開了手,徹底放開了石油,從此再不去沾那一份榮譽,一份保障,也不受父母的桎梏,也許反而闖出一片天地。

俞敏洪專門說到了人生中的轉折,其實就是我每天在思考的,到底要不要轉行?什麼時候才該轉行,怎麼判斷?

他舉了三個例子,第一個,自己的高考眾所周知他考了三次。前兩次有個小夥伴都跟他一起,第二次甚至他還比俞考的高了一分,但是都沒中。第三次他叫小夥伴再去復讀的時候,小夥伴的母親攔住了,因而未能成行,他母親說「我們全家都是農民,永遠都是,以後也是,兒子沒必要讀大學了」。。。一晃三十年,昔日的小夥伴今年也近五十歲了。去年,他問俞敏洪借五萬塊錢,兒子結婚。俞說我送給你吧,因為你也還不起。所以他得出結論,凡事認定了,不要輕易改道。改道必有損失,得不償失。

第二個例子,是有關於他的一個朋友,朋友做官到了副部級,眼看就要慢慢爬上部級。但他找到俞敏洪,說想轉行,自己清華畢業,多年來一直存有一個做高新技術科技產業的夢想。俞勸他說你已經十年沒碰科技行業的事,你還能編代碼?他朋友說,不,我自己不能從事了,但是我對於科技產業的項目很敏感,我可以做投資機構,介紹手裡有錢的投資人投有實力的項目。只是苦於手中沒錢。俞攢了一批大佬幫助他成了基金,幾年後果然做成了目前國內最大的科技投資基金。這個故事是想說,可以轉行,前提是你必須了解自己,不是喜歡啥就做啥,為了早年的夢想,今天的情懷,投資人一分錢都不會給您。知道自己哪方面感興趣、關心的多、敏感、有特長、有人脈,都算有前景,就可以考慮發展。

第三那個例子,他自己曾經想轉投房地產的經歷。在新東方做到十年的時候,當時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一片大好,俞敏洪說,當時真的有心放棄新東方,全身心的轉移到房地產去。他冷靜想來想想看:第一,新東方的事業是由做頭的,怎麼講?光看每年有那麼多學生來報名,何止幾千幾萬,有多少家長想要送孩子出國,就知道了。第二,他估量了當時自己手頭的資源,其實人脈很多、資源很廣。學生家長很多身居要職。(但凡醫生、教師人脈都廣,教育、就醫是沒有人不需要的。 石油行業相對單一。)第三,從他個人的特點來說,錢已經不是特別急缺了,但是想把事情做大,做好,房地產業少不了送黑錢,買通關係,批地。他覺得自己不願意做這些事,骨子裡還存著北大留給他的一些文人的清高。綜上,他沒有放棄新東方轉投房地產。目前新東方在美國上市,估值70億美金,而中國除了萬科這種房地產巨型企業,還少有哪家房地產估值到70億美金。大家來關注一下他在思考轉行與否之時,思考那些方面的問題:第一,行業前景到底如何,我手頭這件事我到底有多大信心和把握?第二我目前的資源和優勢如何?第三,就我自己的性格特點來說,能不能做成?是不是大家都賺一桶金,我就能幹?天下賺錢的事千千萬,我一定要幹這一行?

我想大家回答這些問題都會特別困難,反正我是很困難。有些時候甚至要把某方面的優點和缺點、優勢與劣勢一條一條寫在紙上,對比,才能稍微想明白些。這不要緊,思路本來就需要整理。可怕的是,有時候我們甚至想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優勢和劣勢是什麼?掌握哪一方面的資源?那就慘了。

俞敏洪的一個調查就能說明我們的困難所在:根據他們在中國做的調查,大學在讀學生中,55%的新生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而美國這個數字是5%;這是一個相當蛋疼的數字,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對自己從事的事情沒有激情。當然了,在美國轉專業是一件相對我們更容易的事。但是,又調查了中國轉過一次專業之後的學生,他們對自己專業滿意的僅佔45%。。就是說轉了之後依然不喜歡。這是一個更蛋疼的數字!說明我們長期喪失自我思考的能力,搞不清楚自己興趣所在,說的更嚴重點,你有可能一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幹啥,所以難怪你一輩子都干不好一件事。

老俞對這種狀態也有些許經驗。第一,任何時候別跟別人比。真要比,跟自己比。第二,不知道該做啥的時候,就干自己最喜歡、最想乾的事,千萬別啥也不幹。看看閑書都行。

他在剛上北大的時候特別鬱悶,方言重,英語差,農村來,成績差。他因為太想把成績提高,闖入班級前列,一度刻苦發奮以至於患上肺結核住了一年醫院。他想,這在古代就是不治之症啊,所以病好後發誓,此生此世,再不與別人相比。他在畢業時跟同學們說「同學們,你們都很厲害,我追了這麼久都沒有追上你們。。。你們比我聰明。但是,你們做一年的事我做五年,你們做十年的事我做二十年,我會永遠堅持的。」

在西山養病的一年中,他天天讀書,把以前沒時間讀的書都讀了,就像上面有的回答中同學說的一樣;讀書之餘,他想,既然口語不如人家,那就背單詞吧。他整整背了一年,最後累計了三萬個單詞,趕上赴美留學大潮,gre要求2000-個單詞的辭彙量,可是北大卻沒有人能教gre單詞這門課,大多數教師拿到大綱一看,絕大多數的詞都不認識。。而俞敏洪遊刃有餘。這才留下任教的。

所以哪怕是最絕望的時候,隨便做點什麼,做任何你認為能讓自己變好的事情。只要你在做著,不曾停下,慢慢的就能找到做的更好的方法,接著就是新的方向。千萬別什麼也不做,逃避現實。

寫到這裡,真正是凌晨了,深夜食堂老闆的店都要開了。。。我真心的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找到出路,或者留,或者去,或者在蟄伏中尋找時機。因為我們本來都是不差的人,難道能在逆境中找到出路的人,不配有更好的未來嗎?今年,還有三個月呢~加油吧


很多人後悔入行,但是,石油行業帶給了很多人命運的徹底改變。從農村走向了城市,從國內走向了國外。本文就是一位資深石油人從江南農村走到國際石油公司的成長路徑。

【本文由石油界導師獨家撰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文鏈接:http://t.cn/RtRbEL6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有一部分人是從別的專業跨界進入石油領域的,這些跨界石油人走的究竟是怎樣的一條路呢?是花團錦簇的康庄大道,還是遍地荊棘的羊腸小路? 本文作者用了15年的時間,從學原子物理到做石油軟體到徹底進入油氣工業核心,從江南農村一路走進了世界頂尖石油公司並獲得了美國移民局EB1A綠卡。作者希望通過分享自己的成長曆程,給讀者朋友們在成長,留學,工作等問題上提供一點借鑒。

1輾轉經歷

我出生於普通江南農村家庭(上圖為作者出生地),1998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中科大出國風氣很盛,我選擇了出國較普遍的物理專業,報考時是抱著鐵定要出國留學的理想。大三大四忙於考G考托,專業課學習放鬆了,影響了GPA,直接失去了進入美國Top 20院校物理系的資格。我選擇了提前畢業去香港中文大學讀有獎學金的碩士,希望以此為跳板,再續留學美國名校的夢想。在實驗室搞了兩年物理實驗,拿了碩士學位,卻徹底失去了繼續攻讀物理的興趣。於是2004年9月我卷了鋪蓋來到北京,經過一段痛苦掙扎的北漂生活,體會到了不少人生酸甜苦辣。最困難時我先和初中一個同學嚴冬時節擠在北京香山的一個沒暖氣沒熱水的小平房,後來又拉了另外一個初中同學在中關村合租了一個改裝了的三居中的一間(三個人三張床)。幸運的是我最後成功面試了一家外企石油服務公司(斯倫貝謝),進入了石油行業。公司培訓多,文化好,工作期間我積累了不少石油相關基本知識,增加了工作經驗,提升了交流能力。從2006年開始,公司裡面陸續有同事成功了申請美國Top 3 Petroleum Engineering School,讓我也很心動,再次燃起了留美的念頭。於是跟同事們請教經驗,從頭開始準備G托。每天白天上班,晚上練英語,上班路上還聽英語單詞和聽力材料。TOEFL考試報名很難,最後搶到了石家莊一個偏僻的中專學校考點的座位,還正趕上結婚紀念日。GRE寫作最後只考了3.5分,申請美國的信心頓減。2007年底我被北京分公司授予最佳員工獎,對職業發展期望大大提升,於是中間拖延了一年。2008年4月我到美國出差,請了一天年假,在Rice,Texas AM, UT Austin同學接力幫助下,來到了UT 石油工程系,和幾個大教授打了個照面。其中最想見的教授,之前並沒有約好時間,於是便坐在通往他的辦公室的系樓頂層的樓梯從早上9點等到了中午12:30,後來才知道他通常是吃了中飯才來,見面只不過聊了兩分鐘,讓我興奮的是他說對我有興趣,但是必須先被系裡錄取,然後才能資助我。於是回到了北京,我繼續出國計劃。為要一封推薦信,我八月奧運會期間跑了一趟香港和碩士導師吃了頓飯,9月又參加了本科母校校慶,跟老教授們聊了聊理想,終於在08年10月份把春季申請材料遞上去了,憑藉工作經驗和自認為比較獨到的PS,幸運的拿到了UTAustin 石油工程系09年春季的錄取通知,教授當晚就把OfferLetter也發到了我的信箱,開啟了我的留學美國之路。

2留學 - 學業篇

在美國讀書的第一項修鍊,就是修課和考試。美國頂尖院校的修課要求都很高,課業也很多。而且這裡絕不允許抄襲作弊等現象,一旦發現,輕則被警告處分,重則直接失去繼續攻讀學位的資格。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不少人因此過早結束了留學之旅,甚為可惜。我所攻讀的UT石油工程系,如果讀碩士,需要修12門課;據我所知,斯坦福大學的能源環境工程系對課業的要求甚至更多。這邊的課程,除了上課做作業,還要開討論會,做團隊項目,寫報告,做演講,其工作量要遠大於國內修課。對博士來說,最難的當屬qualify考試。UT石油工程系三門基礎課分別是:EngineeringAnalysis (相當於高數),Transport Phenomena,Petrophysics。這些課提前一個學期上過,但到年底時必須所有博士生都重新聚在一起再考一次,考試的內容比課堂上學的要寬很多,也深很多。考過qualify是讀博士的前提條件,第一次不過還可再考一次,第二次不過就只能直接轉碩士了。在這樣的高壓推動之下,我沒有後退的選擇,只能全力而為,有意思的是,我的博士GPA達到了3.9,遠遠超過我本科和碩士階段的成績。看來本科和碩士階段是我太放鬆了,希望學弟學妹不要步我後塵。

3留學 - 學術篇

石油工程院系對博士發表文章的要求普遍不高,可能主要是以工業應用為主的緣故吧。不像很多science的專業,「publish or perish」成為常態。但博士畢業有幾篇文章,不管是期刊還是會議,用處還是很大的,對職業發展和綠卡申請都很有幫助。自從我對地質的理解加深之後,我就開始重新梳理手裡的數據,試圖從地質和油藏的角度去解釋這些數據,經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之前三年寫得一些程序也能拿來加快處理數據的效率,所以之前的工作也沒算白費。這樣一來,每次和導師開會都會有一些新的解釋結果,幾周下來,一套數據解釋完畢,就琢磨著寫點文章。有數據有創新有結果,寫起文章來還是很順利的。我從2012年4月到2013年8月,寫了16篇文章,正好是每月一篇。平時的辛勤筆耕讓博士論文得寫作過程變得非常容易,基本上就是把文章的內容串起來,變成章節,再寫個Introduction和Summary,所以最後博士論文我只花了一個月時間。我的辛勤筆耕最終取得了豐厚的回報,2014年暑假我的傑出人才綠卡(EB1A)通過美國移民局審批,2015年初應邀擔任國際地球物理Interpretation雜誌副主編

4留學- 職業篇

在走完艱苦的學業學術發展道路之後,拿到了學位,留學人士需要考慮的是前途去向問題。據我觀察,比較成功的案例大致分幾類,第一類是學術特別優秀者,直接獲取美國大學的助理教授教職位(Faculty),走tenure路線,成為學術領域的翹楚;第二類是在相關工業找到一個工作,留在美國拿高薪爬職業台階,成為工程師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第三類是學成歸國,以現在祖國所提供各種優厚人才項目,比如千人計劃或青年千人,回國任教自己開實驗室帶學生;第四類是歸國創業群體,他們在美國積累了足夠的人生閱歷和國際視野,帶著好的創業理念和項目回國創辦公司;也有不少人拿到學位之後,繼續在美國院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加強自己的學術背景,讓自己更有競爭力,他們最後也會走上述幾類路線。

就我個人而言,我選擇了加入工業界成為一個專業人士。雖然有不少教職位可以申請,但我認為石油工程領域真正的尖端技術在工業界。只有走進國際化的operator,成為其核心團隊中的一員,才能真正接觸並領略到當前石油勘探和開發領域的高精尖技術,貢獻自己所學到的東西,發揮更直接的經濟效益。以我工作的項目為例,在美國墨西哥灣深海鑽一口油井,總花費在2億美金左右,任何一點失誤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一點在BP 2010年漏油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5總結

作為一個石油地質方向的專業人士,我經常把石頭作為自己的榜樣。石頭無處不在,賤無可賤,然而每塊石頭都有自己億萬斯年的沉積歷史,構成石頭每一粒沙都有自己飛流直下漂洋過海的軌跡,然後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聚沙成石,聚石成山,正是一顆顆普通的石頭構成了這個堅實的世界,它們平凡而偉大,人亦如此。佛云:一沙一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都能夠走出自己美麗的人生軌跡,關鍵是你敢不敢把自己放到高溫高壓的環境里去錘鍊,只要溫度壓力夠,石墨也能變鑽石!對我個人來說,出國留學給予我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的機會,但我也意識到我離成功還遙遠,我希望我的人生之路能夠在後續的沉積壓實中進一步升華,僅以此文與諸君共勉。

作者簡介:

徐赤誠博士畢業於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石油工程系,現就職於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從事深海油田和陸上非常規油氣藏的岩石物理研究工作。徐博士2002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碩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2004年至2009年,徐博士在斯倫貝謝北京地球物理中心從事核磁共振測井工具軟體開發和測試工作。他於2009年1月加入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石油工程系的岩石物理和儲層評價研究企業聯合會,致力於測井地質學和岩石沉積相分類的研究,在讀期間發表會議和期刊文章近20篇,並多次擔任SPE,SEG年會的審稿委員會,參與審稿和主持會議,兼職擔任國際地球物理協會主辦的期刊Interpretation的副編和SPE油藏動態描述技術委員會成員。2013年獲取博士學位後,他加入BP美國從事深海油田開發工作,在岩石物理領域積累了12年的工業界和學術界經驗。

石油界 | 石油人的一站式個人發展平台

http://weixin.qq.com/r/CjoJEUXEiRj2rQFy928Y (二維碼自動識別)

【石油界獨家】


正好藉此問題,梳理一下自己與石油行業愛恨糾纏這麼些年。

嚴格來講我應該算一個油二代,父母在中石化,家裡很多親戚都在中石油中石化。

我是某石油院校本科畢業,現在在中海油某海上平台做一名工程師。

小時候生活的家屬院就是石化基地大院,不像市裡其他國企的家屬院,我們院里都是來自天南海北各個地區的家屬,操著各地口音,這也間接體現了石油行業工作地點流動性大的特點。

高考那年,發揮失誤,我的分數只超過一本線十多分,這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分數,又處于山東這個高考大省,一本能選擇的餘地很小。當時我一心想讀計算機專業,但家裡人都希望我去石油院校,最終妥協的結果是一本批次選的計算機專業,二本批次按照父母的要求選的石油院校。果不其然,一本滑檔,我去了某二本石油院校。

大學四年,玩樂兩年才幡然醒悟發奮兩年,GPA前兩年中等、後兩年拔尖,畢業排名在前四分之一左右,對自己大學四年成績不滿意,準備考研。在考研期間抱著試試玩的心態去面試了中海油,被長達半年的假期和相比較其他單位較高的薪水所打動,最終放棄了考研,選擇了與茫茫大海相對。

其實畢業那陣可以回到父母的單位的,都不用找關係,家裡的單位照顧員工子女,算是父母變相的員工福利吧,由於很多原因(可以另述幾千字),我很果斷地拒絕了回家的機會。即使畢業了要干石油,工作也要我自己去找。

就這樣在中海油幹了快四年了,在海上看了無數次壯麗的日出日落,由於工作上還算積極努力,前一陣剛剛晉陞。

坦率地講,這份工作相比其他石油行業的同學們來說要好多了:工作四周休息四周,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收入雖比不上slb之類的外企,但在國企中也屬於較高的那一撥了;公司基地在准一線城市,比那些在窮鄉僻壤的油田基地強多了。具體工作感悟和狀態就不多說了,說出來也是幾千字少不了。

最近油價大跌,公司各項預算大幅下調,工作難幹了,獎金少了,未來發展空間也越來越窄,雖然日子比以前緊張但還算過得下去。

其實自打我畢業,就一直想著干兩年跳出石油這個圈子,沒想到這麼稀里糊塗陷得越來越深。本來去年琢磨著想換個地方,但沒想到競聘成功晉陞了,又抱著學習的態度努力幹了一年多,真應了老師傅以前告訴我那句話:你幹得越久越難離開。

在石油一線工作,本身技術性就不強,同時學到的東西受行業限制也大,通用性差,而且我學歷也一般,轉行困難;又趕上近年石油行業寒冬,各個公司要麼收縮業務要麼大幅裁員,想向更高層次發展也越來越難。

而且計劃要成家了,來自經濟上的和家人的壓力更不容許我輕易折騰。真有些後悔當時沒有堅持考研了。

所以暫且還是泡在石油里吧,但人總歸是活的,只要有想法且肯去努力,未來始終充滿未知。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沒說啥,就是過了一遍流水賬,這些年想法上和性格上都變了很多,焦躁時就去看看大海發發獃,生活里有很多困惑煩惱,但總歸是美好的,就醬。


我來更新答案了,我只是個沒什麼社會經驗的小白,所以經歷什麼的,完全不足以拿出來說,但是就當是一個成長記錄吧

本科是西柚的,現在在中油北京讀研,前天司考成績出來了,過了,完全沒有想到,所以,也許會和石油越走越遠吧,但是還在讀研呀,還是想著要拿個文憑。

我不算討厭石油吧,對石油的感覺似乎還停留在覺得它很sexy的層面,可能受Sherlock影響太深,仍然覺得理工科的知識很酷,如果一個男生或者一個女生能夠特別酷酷的編出一個程序解決一個問題或者搞定一個設計完成一個模擬,我就覺得他或者她很sexy,曾經,我也這樣覺得這樣的自己很sexy。

但是我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我不討厭石油,但我也很喜歡法律,我也很愛舞蹈愛彈琴愛當模特去享受鏡頭前的感覺。來北京之後,在姐姐影響下還在涉及珠寶類的知識,現在自己開了個小微店,一邊學習一邊賺一點生活費,過了司考冷靜下來也在考慮去律所實習接觸法務工作,所以,現在自己還比較亂,不知道前路要怎麼走,但總會知道的。

半夜失眠沒睡著……起來逛知乎……

這兩天看到一個段子

問:現在就讀石油類專業怎麼樣。

答:就像1949年加入了國名黨。

我和石油行業的故事,先佔個坑,空了來答,我怕我寫完了就得凌晨兩三點去了。


中石油鑽井公司正式員工:

1、工作十年,工資反而越來越低、還不如剛畢業那一年。現在工資只有三千多元,非正式員工有的才2000多元,外邊的保安或者傳菜生都三千多了,物價這麼高,這點錢還不夠自己吃飯的。(實際上對於鑽井隊這麼艱苦的工作環境,月薪一萬都少了,因為待遇差,這幾年鑽井行業缺員非常嚴重,根本招不到人)

2、一年200多天在荒無人煙的野外、不是在井上就是去井隊的路上,很難找到媳婦。

3、風吹日晒、日夜顛倒、睡眠不足(有時候每天只能睡5小時)、精神壓力大、有疾病無法及時醫治,超負荷體力勞動累的一身病

4、每天12小時輪班制(冬天零下四十度,夏天零上四十度,全天候在戶外重體力勞動),枯燥乏味,沒有娛樂

5、工友文化素質都不高(基本都是農民工)、主要娛樂活動就是打牌賭錢

6、技能單一,體力勞動可替代性強。石油行業周期性波動明顯,每隔幾年就要改革一次,下崗裁員一批,辛苦工作的同時還要擔心丟掉飯碗的風險

7、能獲得晉陞的基本是父母就在石油系統的關係戶。老老實實鑽研業務的基本沒有出頭之日,反而不學無術,善於鑽營的無賴都獲得提拔。

鑽井行業發展了一百多年,科技進步緩慢,鑽機的自動化程度還是很低。可能大家覺得這個行業最多持續200-300年,沒必要投入太多? 總之溫水煮青蛙,沒有能力跳出去,只能混吃等死了。

基本上鑽井行業和醫生類似,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畢業於西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專業,現在在一個小油田的研究院工作,剛才還在和舍友說,我讀石油院校就是被逼的啊,沒辦法,從小長在油田,父母認為石油單位穩定。所以,理所當然的被報了石油院校。

我來說說我對石油行業的看法吧

1.90年代,確實是石油行業大發展的時代,把地方產業以及地方政府甩好幾條街。那個時候,也是石油工人最輝煌的時候,雖然苦點累點,但是錢確實相對較高。

2.隨著石油產量的下降,油田員工的增長,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石油行業已經遠遠不如從前,現在隨便拿出一個工作,幾乎都能分分鐘秒殺石油工人,主要還是感覺付出與收入不符。

3.既然選擇了石油,就不要抱怨各種關係戶,我們所能做的只有提高自身能力,把一件事做到最好,爭取讓下一代能夠拼爹。

其實,選擇新的出路,未必不是一個好的想法,大家可以參照山西煤炭能源的興衰,石油終究也會是那個樣子,沒辦法,自然規律。

說了這麼多廢話,也不是什麼故事。

希望認識更多石油行業的朋友,感興趣的就互相關注一下吧


看到不少西南石油的師兄,師姐。在某些不知名的地方默默地工作,過來也說一下自己跟石油的情緣吧。

長輩跟石油沒關係,只是我小時候喜歡看電影。那時候的中央六頻道,經常播放一些描述大西北的電影,刀客啊,戈壁啊,風沙。

所以聽到可可西里,塔里木,庫爾勒,哈密,輪台,這些地名就兩眼冒光的感覺。

早戀時候,也是跟敦煌七里鎮的一個姑娘。

後來改變過想法的,學理也是想考醫學院。其實我想當一名醫生的。

只是高考不理想,分數上不了好的醫學院,還是默默地學了石油。

有時候也在想,可能人真的有命運這一說吧。

10年畢業,簽工作時候,簽了海隆集團。應聘的是生產助理,搞管理生產工作。

現在調任銷售崗位,做西北片區的銷售業務。

於是就開始在新疆,青海,甘肅,內蒙,陝西這一大片區域奔波馳騁。

跑到一線,看見氂牛般的石油工人,才知道石油工人多辛苦。

目前油價一直在低谷徘徊,每次看到加油站的柴油3.88元每升,心裡又是難過,又是搞笑。整個行業步入寒冬,周圍認識的企業客戶,基本都在裁員降薪。跟他們聊天,都在嘆息生意不好做,拿到手的錢少了。

危險就是機遇吧,可能堅持下來,等行業回暖的時候,我們的事業也能有個起色吧。現在就是這個想法。

也勉勵一下師哥師姐吧,有時候或許堅持就是一條道走到黑。

有時候閑下來一直在想,是不是真的有命運這種東西。從小夢寐的戈壁灘,百轉千回,幾經波折,還是這樣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


謝邀-_-。

我也算是個油三代了。祖父母是油田會戰認識的,輾轉過東北華北大港,老爹是鑽井工程師,家裡其他人也基本都從事石油相關的工作。高考後也去了華東,當時報專業的時候也沒考慮很多,其實是自己比較懶怕麻煩,覺得個人不討厭工程相關的工作,而且覺得從事石油工作,畢業了起碼還能回家工作,應該是個人的惰性吧(=_=)。不過現在我想我是不會回油田家鄉,碩士畢業我現在也沒想好是繼續國內深造還是出國還是說工作,誰又能知道未來呢。

現在行業寒冬,個人也是有些感受的,無論從朋友同學還是面臨畢業的師兄師姐。不過我覺得我會選擇繼續堅持吧,並不是說對兩三年後的油價樂觀,也不是什麼油田人的情懷,只是單純的覺得自己確實喜歡這個行業,而且學了這麼多年如果不能學以致用實在是有些可惜啊。

寒冬在哪都有體現,現在鑽探公司基本沒活,國企也一樣。私企的話,有個本科同學在國內某大私企工作,壓裂大隊的,工作這段時間據說在四川和陝西那邊作業,其實正經活沒幹多少,大部分時間都在山上和不是知道是老鄉還是黑社會打架……學校裡面,一些學長學姐在準備國考,一些想著讀博或者出國,都不知道以後的出路。

作為油田,每年報考石油院校的同學還是比較多的,但是今年學弟告訴我華東今年我們油田就去了一個,還不一定是學主體專業的(=_=),以後可能老鄉會都沒了,真是悲傷。還有一個今年考研的學弟,和我說考不上就轉行,我是支持的,畢竟轉行要趁早,千萬不要工作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不喜歡,再去轉行,會浪費很多時間。其實有的時候家裡因素也很多,認識一個哥們學的不是主體專業,已經簽了一個不錯的工作在外地當程序員,但是家裡死活不同意,最後和公司違約,回油田去井隊工作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吧。

手機打字,而且大部分是沒什麼段落的扯淡,就想到什麼說點什麼,見諒。


推薦閱讀:

山東地煉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如果二戰期間,「大慶油田」被日本人勘察到,歷史會如何改寫?
2017年該不該報石油專業?
油頁岩和緻密油的區別?
如何看待《石油枯竭騙局?「三百年驚天大騙局:石油竟不是埋在地下生物變成的!」》這篇文章?

TAG:故事 | 中石油 | 中國石化 | 石油 | 中國海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