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舌尖上的新年》?
《舌尖》大電影:請問走多遠才到唐人節?
上大學時看《舌尖》,我的胃就曾遭受到一萬點暴擊;現在在影院看這部《舌尖》大電影,不僅胃裡翻江倒海,而且還勾起了我對家的思念。看完之後蹲在廁所刷12306,看到所有回家的車票再次售罄,不禁失聲痛哭,今年的年夜飯,恐怕又要在北京過了。
當初聽說《舌尖》要拍電影,其實並沒有太在意,因為我最初的感覺就是這部紀錄片不管怎樣改編,都沒辦法寫成故事搬上銀幕。沒想到,創作者們卻直接用紀錄片這種題材,在沒有任何預期的情況下,著實收貨了不少驚喜。
紀錄片登上大銀幕,其實並不新鮮。從著名的《深海挑戰》、《海豚灣》,到《邁克爾·傑克遜:就是這樣》,《5月天諾亞方舟》,其實都是紀錄片。不過這些影片,要麼題材限制,要麼製作有限,總是沒有票房表現特別好的作品。
既然是紀錄片原汁原味地呈現,那麼對於電影的內容和結構大家應該都有了解。所以就先說說電影的配樂,為什麼要先說配樂呢?因為實在是太好聽了!創作團隊除了用美食畫面刺激你的眼球,還用特別有節奏感的音樂讓你的身體產生奇妙的共鳴,以至於自己的胃都不自覺地和音樂一起交相呼應。阿鯤老師現場分享了《舌尖》的配樂,他舉了個例子,說他們用的管樂,發聲時要用腮吹,所以你聽到這個聲音就會直流口水。
雖然還是紀錄片,但電影並不是將之前的鏡頭重新剪輯。
全新的4K攝像讓畫面有了質的飛躍,大特寫讓食材們以最優雅的姿態在銀幕上演繹了從材料到美食的過程。從北國邊疆,到西南山村,再到沿海漁家,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也是頗有欣賞價值。
重新編排的敘事段落,也讓紀錄片從50分鐘變成90分鐘有了可能。但是,支撐起電影90分鐘的是故事,美食雖然豐富,但在拉伸近一倍之後,也難免顯得單薄。看到60分鐘以後,肚子早就打起了退堂鼓。銀幕上的美食再也沒辦法轉移我對胃的注意,這是唯一一次在影院有如此強烈生理反應的觀影。
雖然後半段略顯拖沓,但廣東佛山武林聚餐那段,武術與燒鵝的相互剪輯,加上配樂營造的氛圍,還是帶起了後半程的小高潮。加上前半段製作糖瓜那段,我認為是電影里最好看的兩部分。
在電影里,新年被充分地拉長了,然而生活中的新年卻越來越短,年味也越來越淡。記憶中的新年,從臘月到正月。持續一個月左右。從祭灶,到炸丸子、炸豆腐、蒸包子、蒸饅頭、蒸棗糕。現在,過年只剩下了三十兒晚上的一頓餃子。而且,還不一定能趕得上。7天假期讓本來就局促的新年變得像打仗一樣,還沒感受到團圓的幸福,就要匆匆買票離開。小時候圍著鍋台看媽媽做飯,盼著長大以後帶著妻子和孩子能和父母一起做飯,一起過年,現在只能在銀幕上看著老人們做好一桌年夜飯等待兒女歸來。
電影的結尾,祖國各地的人們在鏡頭前送上了自己特有的祝福。這種典型的春晚結尾,還是不爭氣地看哭了。我也依稀記得小時候媽媽帶我祭灶時,也說過銀幕上人們的話,但最終還是沒想起來。
其實,新年哪裡只有吃吃吃呢?我們還有串親戚、祭祖墳、逛廟會、放煙花。但對於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農耕民族而言,「吃」無疑是所有節日的核心,象徵著團聚、祈福、傳承等一切美好。而現在,隨著西洋節日的傳入,網路節日的興起,單身狗的節日成了買買買,情侶們的所有節日則成了情人節。那麼,請問究竟要走多遠,我們才能找回唐人節呢?
我只是看到了這個問題,想出來說兩句……之前看到微博上有人轉這個電影的消息,但是底下有人評論說 現在什麼都能拍電影了,什麼都出來圈錢了!
我想說拜託!雖然我不是舌尖迷但是這些人能分清紀錄片和圈錢電影嗎?!
那些明顯是為了忽悠粉絲而拍的劣質爆米花電影這些人怎麼不說圈錢,之前還有傳銷組織拍的電影怎麼沒人說圈錢,一個紀錄片拍了一個全新的電影版放到影院就叫圈錢了?
國產電影上影院,有人說爛,國產片都不能看,但是國產好電影上影院大家都不看,文藝電影的新聞都是這個片子票房撲街,那個片子票房破X千萬,聽著好心酸啊,商業電影動不動10+億的票房讓這些努力在拍有不一樣價值的電影導演們也是很無奈吧。
想起張艾嘉在《念念》上映後票房成績不太如意的時候說的話,「我說過成功在字典里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好』。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在於繼續把自己的工作當一回事,有一份尊重去做好它。我接受票房的事實,但不認為這是失敗。感謝所有相信真善美的同路人。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只有走得更堅定,更艱困,更清晰,更真誠,直到最後一刻」,是,如果進了影院永遠是乒乒乓乓的大片場景,那也還是挺無聊的吧。要不要試試安安靜靜的在電影院看一次溫潤如水的好電影呢?感覺真的很棒哦~
另外我想說,如果想要批評一部電影,還請出於自己真正的喜惡來說,不要只是為了批評而批評,連概念都沒分清就和其他人一起來指責。
今年看到不少好的國產商業電影和文藝電影出現在影院,我也去影院看了大部分,每次觀影感受都是很愉快的。希望未來的影院里能出現更多的好電影,也希望未來是真的有更多的認真對待電影的觀眾坐在旁邊。那一定是個讓人暖心的場面吧~哈哈~
啊,一不小心說了這麼多。。。我就是一個影迷,純屬路過,第一次答題,如果有啥觀點有問題,還請大家輕拍!謝謝(???ε???)
《舌尖上的新年》票房撲街,叫好不叫座,難道是紀錄片惹的禍?
據說這是一部看了就會喊餓,就會充滿幸福感,就會馬上想回家的紀錄片電影。不誇張地說,整部電影片長89分鐘,朗讀菌有80分鐘都是吞著唾沫看完的。作為一部嚴謹兼具備看點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新年》無論是從題材內容,還是鏡頭語言都運用的非常精準到位,更難得的是充滿人情味。
就是這樣一部充滿人情年味的紀錄片電影,自1月7日全國公映以來,卻遭遇了票房撲街的現狀。截止到1月12日的總票房僅為162.1萬,和整個電影市場商業票房蓬勃發展,動輒點映當天就過億票房的狂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和落差。如果它是一部爛片,任其淪為炮灰也無所謂,可就是這樣一部在專業電影評分網站都在8分以上,好評如潮的紀錄片作品居然票房也撲街了,朗讀菌心都是痛的。
叫好不叫座,難道是紀錄片惹的禍?
整個舌尖系列美食,要從2012年紅遍全國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說起。每一集都是單獨的一個故事,有關家庭,有關承諾,有關傳承。無論是連接留守兒童和外出務工父母的那一罐雷山魚醬,還是數十年守望相助的夫妻養蜂隊在路上的那一碗川味豆花,都把國人對生活的認識,淋漓盡致的放到了我們日常所依賴的食物里。看似是美食的共鳴,實則是鄉愁,是對家庭和美好未來的嚮往。
這麼說來,也就不難理解舌尖系列紀錄片的走紅。作為師出同門的《舌尖上的新年》,自然也就先天地繼承了好的製作拍攝班底和口碑。導演帶領整個劇組跨遍大半個中國,從10000多分鐘素材裡面挑選出24個地點43道新年美食,平均兩分鐘就有一道傳統美食。為了呈現美食製作過程的神奇和食材的驚艷,更是採用了最新的電影器材拍攝,用高速攝影和顯微鏡攝影拍下了普通鏡頭或肉眼無法捕捉到的美食瞬間的形態變化。
那又是什麼原因,讓齊聚好口碑和好製作的同題材作品撲街呢?原因恐怕是多面的。直觀從票房來說,是這部紀錄片的排片率太低,縱觀幾大電影購片的APP,以貓眼為例,僅有0.44%。0.44%的概念就是同時期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排片比是46.58%,連這部商業大片的零頭都不如,這也難怪很多舌尖粉在豆瓣留言,在自己的二三線城市的電影院根本沒有排片,完全買不到票,完全被熱門商業大片給霸屏了。
排片率低到塵埃,大電影陰影隱隱作痛
同樣在排片較科學的一二線城市的大型電影院中,基本保持著每天一輪的排片。朗讀菌點開網路購票,卻發現購票者寥寥無幾,整個影廳空蕩蕩的,快趕上VIP包場的感覺的。如果說只是排片的問題,那為什麼還是沒人買票?
原因就出現在「大電影」這個熱詞上面。觀眾是被大電影騙錢給騙怕了,君不見這兩年,但反是口碑反響熱烈一點的綜藝節目,都學會了把節目包裝一下拍成一部綜藝大電影,去電影院玩粉絲變現的遊戲。既然是快速圈錢,自然也拍出什麼好內容,以致於大家對這類熒屏節目追拍而成大電影,有一种放棄感,完全不會產生要去電影院花錢再看一次加長版節目的想法。
在大部分不明真相的觀眾看來,相似的題目,相似的題材,就自然而然推導出《舌尖上的新年》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加長版。也就放棄了購票進場觀看的興趣。事實上,《舌尖上的新年》是全新題材和內容,以圍繞傳統新年的各地美食展開拍攝,從上兩季的人文詩意中跳脫開來,還原食物本身的製作,聚焦於食材生產時的客觀描述,讓觀眾自然去體會人和食物,食物和傳承的故事。
紀錄片付費習慣養成依舊是任重而道遠
鏡頭更加客觀,是紀錄片原本該有的態度。美食就在那裡,鏡頭不會介入太多的主觀情感,所有觀眾從中體會的到喜悅或憂愁,都是每個人對它獨特的理解。正是因為它是一部嚴謹的美食紀錄片,反倒成為觀眾們不願意付費購買的硬梗。儘管說觀眾的付費習慣已經得到普及,但是在大部分觀眾舊有的觀影習慣看來,紀錄片是不需要付費收看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免費版的《舌尖上的中國》能引起收視熱潮,而付費版的《舌尖上的新年》卻要面臨票房撲街的現狀。同樣優質的內容,同樣引發共鳴,為什麼大家就是不願意花錢看?
華語紀錄片之路任重而道遠,儘管去年仍有《喜馬拉雅天梯》這樣的紀錄片票房破千萬,但也是基於題材新穎,有眾多明星大V站台轉發推動的結果。大部分熒屏前和觀眾見面的紀錄片,又有多少是默默淪為炮灰的?華語電影要快速發展,固然要有拿得出手的好萊塢式的視覺大片,但同樣內容精彩製作精湛的文藝片紀錄片也不應忽視,健康的影視生態絕不是一枝獨秀。
公眾號:朗讀者,ID:shreader「首個因同名電影朗讀者命名的公號」,歡迎通過微信搜索ID或名稱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獨家分析。
2016年1月9日,一大早趕安貞UME那一場,人滿滿當當的,沒趕上開頭,因為很多原因~我以為電影院會充斥著食物的香味和吧唧嘴的聲音,但是,我晚到時進場,全場鴉雀無聲,比我看過的任何一場電影都要安靜!期間每一次,做菜的細節出現時全場靜默……(因為我咽口水的聲音太大,引起了我附近小範圍的噴笑,我很抱歉
實際上,我玩到的原因是去買了小零食,魷魚足,牛板筋……這味道小而足還耐嚼的零食,然並卵,齣電影院趕緊找好吃的……扛不住啊!!!!!
今晚聽了網易雲音樂推薦的原聲大碟,聽著聽著就開始咽口水……餓啊!
以下劇透!!!
鋼針扎豬肉那一段,先流下了口水,後來成品時流下了眼淚
那個扣肉……氣死我了就是記不住名字,圖片在腦海里打轉就是沒記住名字,氣死我啦(ノ=Д=)ノ┻━┻就是廣西那個和芋頭一起蒸的扣肉,到最後一幕和十八釀一起的鏡頭,我就不爭氣的哭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哭,就感覺是在太幸福了,人可以吃到這麼好吃的食物,是在太幸福了T_T
還有那個說到甘肅的鹹味臘八粥,我脫口「我要嫁到甘肅去……」
後來出了電影院,深思熟慮,我覺得我哪都不能嫁,而且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能吃到各地的年夜飯呢?愁死我了……香港的盆菜啊!台灣的蒸蟹飯(我記不住名字了……還有燒鵝~還有那個星鰻……
娘娘勒~咱辦嘛~
總之,身為吃貨一本滿足!!!唯一發愁的是,現在口水還止不住……去看的時候影院人很少,差不多只有十幾個吧。廳里大多是年紀偏大的夫妻,也有小情侶(中途走掉一對,為他們傷心),影片放到魯中地區糖瓜那一段兒時,後面的奶奶對爺爺說:「應該會把我假牙粘掉吧。」幽默又甜蜜。 從高中開始,就是舌尖的忠實粉啊,高三的時候舌尖播第二季,那時候每周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周五晚上看一集舌尖,有了舌尖的期待,我高三最後的時光才不至於那麼乏味。最中意的還是李立宏老師的旁白,聽著都會流口水。 豆瓣上有人說舌尖電影類似於爸爸去哪兒大電影,是圈錢的,作為舌尖系列忠實粉的我,看到這些是很傷心、很氣憤的,明明就很有誠意的作品。食物美好,心情暢快,這就夠了。唯一一點兒小傷感就是影片結尾說春節終將變成日曆上一個普通的日子。想想也是這樣,小時候過年,家鄉每家每戶都要提前多天準備,自己買糯米,混合一定比例的粳米,再加一點兒苞穀米,去打湯圓面,然後晾乾,成粉。這一切只是為了初一早上那一頓湯圓(我們這裡正月初一早上吃湯圓),而今,很少有人這樣費力的準備了,都只簡單地買幾包現成的湯圓粉,甚至連湯圓餡兒也是買包裝好了的。 總之,春節作為一個農耕文明的產物,或許終將被城市的擴張而被掩埋。
先說兩句題外話:我是一個中文專業學生,某次寫作經歷中,老師跟我說,你去看看《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會對你有啟發的。後來看了之後確實有了很多靈感,稿子也順利過關。
今天看了《舌尖上的新年》,心血來潮,想寫點東西,好了,下面是正文《舌尖》,從取材上,劇組尋訪國內35個地點60多種美食,拍了一萬多分鐘素材,最終85分鐘的成片呈現出24個地點43種美食,展現中國人過年飲食的酸甜苦辣。這一系列數字,彰顯取材之廣,足以說明攝製組的良心;在愛奇藝看的時候,彈幕上滿滿的回憶,這是對取材代表性的認同;電影中穿插的一個個小故事,裡面的主人公彷彿就是觀眾自己和他的張三李四朋友們。總而言之,取材範圍廣,代表性強,富有生活氣息。至於沒有用餃子湯圓這種素材,可能是因為太廣泛了吧,地域特色不濃。
再說立意,看這部記錄片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很多情感,團聚的喜悅,子女成才的欣喜,對已故先人的懷念,傳統丟失的隱憂,對未來的希望……這些因人而異,因地域而異的情感,以美食的名義,一一傳達,又相互交織。如果說「美食」是這部紀錄片的主幹,那麼,這些各異的情感就是它長出的枝枝葉葉。用記錄片的客觀手法表現中國人對於過年複雜深刻的情感,傳遞出濃濃的鄉土人情,立意上就足夠引起中國人的共鳴。
再說說電影的結構,素材的分配,有南有北,有沿海有內地,還特地拍了灣灣,以地域為背景,卻不按照嚴格的東西南北經度緯度來安排素材的順序,空間上是跳躍的,鏡頭切換多,觀眾的思維情感也隨之跳躍。而在背景切換之後,鏡頭又變得緩慢,如下油鍋,文火慢燉。鏡頭隨空間人物切換,有急有緩。結構緊湊,內容充實,讓觀眾時刻保持新鮮感的同時,又回味無窮。
接著談談攝製,下油鍋的特寫彷彿翻江倒海,又雲霧繚繞,這是動態,靜態的特寫,拿這隻螃蟹舉例,螃蟹處於整個畫面中間,以長方形對角線焦點為圓心,寬為直徑的一個圓里,整個畫面又有所留白,看著賞心悅目。
可以說,《舌尖》的鏡頭,畫面多是富有美感的,攝影師在構圖上就下了很多的心思,有過攝影經歷的人可能感觸會更深一點。在片尾的花絮中,攝製組的艱辛,用心,我們也可以略窺一二。以黃土高原的鏡頭結尾,應該是一種對中華民族根的尋找吧。
然後講講《舌尖》的解說詞,一部優秀的紀錄片往往離不開出色的解說詞。在這方面,《舌尖》很出色。「這就是舌尖上的新年,在濃情蜜意里迎接春天的節日。春節,或許有一天,會淡化為日曆上一個尋常的符號,定格為記憶里的一種顏色。然而,黃河九曲迴轉,生活永遠向前,只要不變的時節如期而至,新年,就依然會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濃墨重彩地綻放。至少,是以美食的名義。」充滿了對人生自然的領悟,又不做作,隨便拎一段出來都可以秒殺一些微博上的熱文。整部電影的解說詞,完全可以當作一篇散文來看,基調平淡悠長,卻能多用對偶,排比,比喻等等手法,文采飛揚,讀來口齒生香,抒情真誠,字裡行間流露出濃濃的民族情感。
最後談一談配樂,以《舌尖上的新年》這曲為例,作為主旋律的提琴聲,開頭舒緩,逐漸變急,就像過年的腳步逐步逼近,緊接著,急促的旋律像人們在為過年忙碌地準備著,中間舒緩的一小段,像除夕夜,一家人放下匆忙的腳步,圍在桌前,邊聊邊吃。隨後旋律重新加快,並夾雜了一些其他樂器的聲音(畢竟不是學音樂的,也不太明白),是過年期間發生的種種小喜悅,最後在提琴的高潮中結束,歸於沉寂,象徵者過完了年。其他的,比如《功夫與鴨》那一段的鼓聲,節奏感強,有種看武打片的感覺
總而言之,《舌尖上的新年》,電影取材廣泛,有地域代表性,結構劇情有張有弛,立意「深得人心」,拍攝用心,解說詞像散文一樣優美,配樂好聽而且貼合場景。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個人非常喜歡2月15號編輯回答
這裡有一條評論說到被人質疑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我想跟任何一位看到這條回答的朋友說,這樣的情況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舌尖上的新年是各影評網站都是一致好評的高質量電影,如果我們越不買票去看,電影工作室就越沒錢,越沒錢他們就越拍不出好的作品,總有一天我們在熒幕上就看不到這樣的好電影,甚至可能紀錄片形式的電影要在中國的大熒幕上消失。反而我觀察到現在有一個現象,現在的某個當紅演員自己當導演以後爛片一部接一部,還不懂反思。為什麼?就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去買票看,他們認為不管自己拍的電影有多爛,因為他的人氣支撐,一定會有人去看的,所以電影質量一直只在那個水平,這是另外一個惡性循環。希望看到這個回答的朋友能夠感受到我為舌尖抱的不平。
如果光從電影質量來說,就算隨便把舌尖一二剪輯成電影也是7分以上的優質紀錄片。可是舌尖新年的取材是全國各地的過新年到臘八節的氣氛集合在一齊,毫無違和感,誠意比電視版更加高。食物體現方面不用多說,保持一二季一貫的水準。而以新年為主題的氣氛渲染上比以往一二季的人文人化出色。從父母提早一周準備過年的食物等待在外的兒女回家,到為父子烹飪為供幾十人的吃的盆菜,這種重視新年的的傳統氣氛讓我感受到今天1月14號就已經到了春節了。
很多人說看完之後很想回家,原本在二十多年讀書工作都在廣州土生土長沒什麼情懷的我對此並不感冒。原本打算看完電影約朋友出來吃飯,可是實際上我改主意了,買了一堆好菜回家和爸媽吃一頓家常,頓時覺得好滿足。
說到票房和人氣方面,國內的觀影口味一向都是以爆米花 看顏值 大牌演員為主。有時甚至連演員都稱不上的藝人,贊助商寧願把錢砸在他們身上參與演出也不願意把機會給一個很會演戲但是沒人氣的演員,為的就是收益回報,這就是我們國內主流的商業片。這類電影大多數都比較違和,卻屢屢獲得奇蹟般的票房記錄。這樣的風氣無論在從電影籌備到拍攝製作到上映下映的整個過程顯得俗不可耐。加之尤其2015年下半年國產爛片一部接一部,橫空出世的舌尖顯的清新多了。沒有演員,沒有誇張的表現手法,畫面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BGM是中國民樂,和標準的國語旁白已經足夠引起觀眾內心的騷動。可是偏偏這麼出色的電影上映一周以來只有兩百萬不到的票房,排片更是少得可憐,我廣州這邊只有一家電影院一天有兩場,據說一些二三線城市還沒有排片,十分可惜。
我身邊很多人說看紀錄片都是裝文藝,可是他們並沒有弄清楚,大部分紀錄片是以某個研究領域為主題,涉及很多觀察統計和用大量的數據支撐,如果說某部關於太空探索領域的紀錄片上映了,我作為一個非太空探索的愛好者或者專業人士去看的話你們可以說我是裝B裝文藝。偏偏舌尖不可以,有所謂民以食為天,加之新年食物文化為主題迎合上了還有半個月就即將到來的中國新年,這都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哪怕紀錄片的形式是小眾電影,憑這部電影的精良製作,每個導演對鏡頭的嚴謹,都很值得我們作為中國電影愛好者去看。
我在知乎很少發評論,而且發這麼長的評論還是第一次,主要想這部幾乎沒有宣傳的國產電影多一份支持。購票觀看,無論是觀眾還是這部電影的所有製作人員的回報都是值得的。一直想去電影院看《舌尖上的新年》,結果發現這個小地方沒有排片,和朋友一說,卻被他鄙視:居然想去電影院看這種片子。
於是作罷,前幾日有了資源,下載一看,卻是感觸良多。
中國人之好吃,大約是世界出名的,從古至今都是如此,《走向共和》裡頭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一頓飯要吃九十九道菜,還猶自不足:「才這麼點菜,叫人怎麼下筷子。」
本人亦是如此,每逢出差或者旅遊,別的住宿或者遊玩都可以從簡,唯有吃飯,不可隨便,所以一直以來後果慘重:圓了肚子,胖了臉頰,眯了眼睛。
作為《舌尖上的中國》的大電影,《舌尖上的新年》從南到北,從城鎮到鄉村,依然採用了舌尖系列以食物帶出人的故事的方法,為我們呈現了各式各樣不同的美食,當然了,流口水是正常的,看電影的時候我剛好打包了一份蓋澆飯,電影里的各式美味輪番轟炸之後,對著那蓋澆飯,我頓時就沒有了食慾。這絕對是一部必須在吃飽飯的情況下才可以觀看的電影,《舌尖上的新年》以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年夜飯為展開,一道又一道帶有民族與地域色彩的美味佳肴無不令人垂涎欲滴,蘇州七件子、平樂松皮扣、自貢粑粑肉、湘西臘肉、平樂釀菜、香港盆菜、江門大糍、台灣紅蟳米糕、榆林棗兔兔和糕角兒、環縣羊肉臘八粥、萊蕪大糖瓜……如此多的美食一展現,才知道自己這個吃貨是多不及格,還有那麼多美食沒有吃過。看完電影,電影在呈現美食的同時更將中國的年文化作為底蘊依託,使人文與美食的締結,令人在光影中品嘗到了年的味道。
但最好吃的絕不是山珍海味鮑翅參肚,而是自己最熟悉的味道。北方人肯定是吃不慣江南人最愛的泥螺,我雖然沒有吃過饢,但是看著那乾巴巴的樣子,就知道大概味道不會好到哪裡去,若是讓祖父輩吃海鮮,他們也是搖頭謝敬不敏。說起來,這又會引發豆腐腦的南北咸甜之爭,我在上海杭州的時候最喜歡吃是大餅油條,大餅必須要是甜的,加上微咸炸的酥脆的油條,加在一塊,在我眼裡就是最好的早餐。
大約大家都忘記了年的由來,但是絕不會忘記了過年,號稱是人類最大遷徙活動的中國春運,每年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奔波千里,就是為了各自放下工作,回到家裡和家人一起團聚一起過年。
而過年,最關鍵的就是吃年夜飯。
年夜飯總是家裡最熟悉的味道,昔日不覺得,年歲漸長,才知道家的味道的可貴,或許不是大餐,也不會很符合飲食健康,但是那些熱騰騰的飯菜,總是能寬慰你的腸胃,撫慰你的鄉愁,沖淡你在工作事業上的不如意,精心為你準備的佳肴,讓人覺得自己不再是社會人,一個不受人重視,被人漠然對待的一個孤零零的人,回到了家裡,卻驟然發現,你是一個最關鍵的部分,是所有人期待歸來的對象,是那隻象徵團圓的大紅圓桌上不可缺少的一個座位。
家鄉人過年要蒸糖糕,做麻糍,煎凍米糖,做豆腐,以前都會全家動員,一起完成這些似乎是過年應該完成的任務,只是這些熱氣騰騰只能在過年才吃得到的美食,有時候味道卻截然不同。以前的時候不懂得,只是知道若是父母不回來過年,心裡總是覺得失落,那些美味佳肴也是味如嚼蠟,食不知味。而我也在一年未曾歸家過年,在漫天席地的大雪之中,孤零零的上班,那時候還不知道孤單的滋味,如今卻是深有體會。《舌尖上的新年》乍看種類繁多的新年佳肴,依舊不過是極具代表的寥寥數筆,但電影所為人垂涎的不僅是美食,更是那彌足珍貴的團圓之樂。
只有過年才會讓每個人過的像是一個活生生存在情感的人,只有年夜飯才會讓遊子吃到最喜歡的食物,讓在高速發展社會背景之下被扯得支離破碎的傳統家庭,回歸了原來的和美和真實。
《舌尖》號稱是虐待留學生的電視劇,之所以大家都這麼覺得,無非是鄉愁難解,亦無法用美食解決,或許每個遊子和異鄉人都應該去看看,特別是最近大雪紛飛的時候,看了這個電影,大約就知道,該到時候回家過年,回家吃飯了。
"這就是舌尖上的新年,在濃情蜜意里迎接春天的節日。春節,或許有一天,會淡化為日曆上一個尋常的符號,定格為記憶里的一種顏色。然而,黃河九曲迴轉,生活永遠向前,只要不變的時節如期而至,新年,就依然會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濃墨重彩地綻放。至少,是以美食的名義。" 給裡面的解說詞滿分!
給大家拜年啦。祝大家猴年身體健康,早日找到另一半。舊曆年最後一答!!
第一感覺不是饞,餓。反而是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令我吃驚的地方有三個地方和一個傷感地方。
吃驚1,:廣東鶴山獨特的吹大糍,我見過吹烤鴨,吹豬。第一次看到面製品也可以這樣吹,且通過油炸的方式可以讓這種食物膨脹到30公分,這和足球差不多大小。
吃驚2:陳樓的糖瓜。不同於吹大糍。它用匠人們的手法利用自然空氣形成了中空的狀態,嫻熟的手法把長長一條的麥芽糖用繩子「剪成」一個個類似瓜一樣的物體,粘上芝麻,又香又脆。吃驚3:玉林茶泡。和以往的感覺不同,熱水中除了傳統的茶,外來的咖啡。玉林茶泡這種近乎雕刻藝術一般甜品,作為熱飲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感動之處:浙江漁民在一陣的煙火和鞭炮聲中,獨自一人走向工作崗位。作為北方人看這部舌尖上的新年,南方的故事較多,一直期待河北獨有的大鍋菜,沒有出現,有點小失落。其中蒙古那個水煮羊肉沒有任何調料的羊排,可能不會好吃吧....剛在電腦上看了,感覺比舌尖2好很多。很可惜沒去影院貢獻票房,片方宣傳做的太差了,排片居然只有0.44…小城市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部片子上映。
- 大安徽就一個雞湯泡炒米,老鄉表示不服
- 紅膏嗆蟹本來是阿拉寧波的,寧波寧表示不服
挺難得。中國美食紀錄片能夠進院線的本來就很少,如果不是《舌尖上的中國》之前創下的話題度,哪怕上映了一部質量不錯的美食紀錄片,應該也不會有多少人關注。《舌尖上的新年》基本上保持了電視紀錄片的水準和風格,製作精良,娓娓道來,用食物串接故事,很容易看餓,不宜空腹觀看。
在不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電影展現了四十多種年貨食物:蘇州七件子、湘西臘肉、安慶雞湯泡炒米、平樂釀菜、黟縣臘八豆腐、潮汕鹵頭老鵝、台灣金棗、玉林茶泡…….從南到北,從主菜到甜點,大氣粗獷的,精美雅緻的,活潑繁盛,令人垂涎。作為篇幅有限的紀錄片,每一個段落基本上都點到為止,沒有過多故事片的拍攝手法,以及電視紀錄片中渲染人文時的煽情。
畫面精緻好看,影片用了微距和高速鏡頭,甚至還用了顯微鏡攝影,無論是精雕細琢的冬瓜片,還是鴨子表皮的毛孔,都拍得相當精緻,影片也不乏一些大氣的航拍鏡頭。
但嚴格來說,這部影片和電視紀錄片一樣,也不是一部純粹的美食紀錄片。它通過年夜飯的製作,瞄準了闔家團圓主題,和對傳統節日逐漸沒落的現象。情感表達還是內斂含蓄的,就像農村的老人,他們表達感情的方式是提前幾個月腌制好豬肉,等到兒孫回家時做一頓豐盛繁複的年夜飯。
之前,《舌尖上的中國》曾被指基本上都是老人的手藝,缺乏《壽司之神》中的傳承精神,這一次,電影中也體現了關於傳承的內容,比如片中一位香港的年輕人從國外留學歸來,繼承了父親做盆菜的手藝。
其實最終想說的,就像影片旁白中提到的,年味兒越來越淡,或許以後春節只會是日曆上的一個節日符號,但至少,吃貨會記得。
手裡的爆米花簡直是翔!!!
只是覺得,這樣的好電影好片子不應該只有一個小廳,寥寥的幾個觀眾。
不過昨天一個廳的那個幾個全都是吃貨,吧唧吧唧的口水聲聽的我都餓了沒來得及去影院看。在家裡看高清。放到一半,我媽起身跑去把晚飯的剩菜吃完了。心疼那些坐在電影院里的觀眾。
片子里幾乎所有的小孩子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再拍就不是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新年,而是方言里的中國、方言里的新年。
記得看《舌尖》的製片人胡總寫的一篇關於舌尖的文字,覺得可以一讀,發上來與大家分享。
紀錄片電影製片方的甘苦談: 我不想對一部院線紀錄片談票房
胡震鵬
這幾天,由我擔任製片人,我們東海麒麟公司出品的紀錄片電影《舌尖上的新年》上映了。這些天我充分感受到了朋友們的熱情,「都去哪兒拍了?」「拍啥好吃的了?」「我是不是得餓著去看才刺激啊」……所有這些問題的最後,總是一句最熱情的,「祝票房大賣!」再熟悉一些的朋友也會直接問:「你覺得它能有多少票房?」
攤攤手,我得說,我也不知道。
我懂,朋友們關於票房的詢問里,有關切,有不解:紀錄片進影院,能有票房嗎?甚至有網友直接說:綜藝節目進影院圈錢,你一紀錄片還想圈錢,想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先單獨回答一句,大家也可以百度一下: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因此,紀錄片電影國內國外早已有之,我們不和綜藝節目電影比,親。
好,說回大家關心的票房。紀錄片這條路不好走。至今,國內票房最高的紀錄片是2011年法國著名紀錄片大師雅克.貝漢拍攝的《海洋》,投資5500萬歐元,在中國票房累計2960萬人民幣,就這樣。開頭的第一周票房慘不忍睹,後來由於微博大V們各種推薦,又加上姜文配音作為賣點,《海洋》逆襲,才有了這小3000萬票房。再說說2015年10月上映的《喜馬拉雅天梯》,成本1300萬,主題頗受關注,口碑良好,加上微博大V和明星們的力挺,最終票房1153萬。還有在影迷人群中備受好評的《歸途列車》,它獲得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紀錄長片獎、2010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紀錄片獎等諸多大獎,投資100萬美元,最終在北京一家影院里,5個月時間21場次,票房收入4萬3千元。
對,這就是現實,拍院線紀錄片,可能就是個賠本買賣。那為什麼東海麒麟在這個商業充斥的電影時代還會選擇做《舌尖上的新年》?
我想最直接的原因,是人們喜歡《舌尖》,每個人都從中獲得無數美食的饕餮靈感,撫慰鄉愁親情的塵世炊煙。《舌尖上的新年》是具備其獨特的商業價值和觀眾基礎的,它用幾十道美食誘惑中國人對傳統新年的思念,這一主題在今天這個現代化社會裡絕非只有陽春白雪的小眾欣賞,所以我們懷抱希望:在這個主題下,也許我們可以做出一部大眾喜歡的優秀的商業紀錄片,為我們日漸消逝的傳統春節留下一些什麼,喚回一些什麼。電影的藝術總監陳曉卿說:「我今年50歲了,做了那麼多紀錄片,這是我做的第一個電影院線紀錄片,我希望我能為紀錄片行業多找到一些可能性」。我想說,和《喜馬拉雅天梯》、《歸途列車》等其他紀錄片相比,《舌尖上的新年》是劣勢裡面最有先天優勢的了,如果連它都不敢為紀錄片進院線沖在前面尋找突破口那實在有些膽小了,我們堅信,只有做出好的商業紀錄片,才有可能撬動市場,改善紀錄片整體在電影市場中的表現,才有可能在未來,大家能夠進入影院,看到紀錄片電影第一想到的不是它在圈錢,而是不管時光喧囂,希望你知道,還有一群人在認真地做著紀錄片。
當然,您可以最終選擇不花錢在網上或是電視上看,我們同樣歡迎,但作為製片人,我想說:我們花了1200萬元,一共14個月的時間,調研了35個地方,拍攝了60種食物,按照最高電影製作水準4K拍攝,最終呈現出24個地域、43種美食,1萬多分鐘的素材,最終被剪成85分鐘成片,奉獻在你的眼前,這些畫面不去影院看,十分可惜。
陳曉卿說,「片子是不是能有票房,目前大家都看不到,我相信只有在藝術上做到極致,才有可能去掙錢,如果做得爛糟糟不可能特別賣錢。即使能掙很多錢,但有很差的口碑,那我寧願不去做。」
歡迎你在影院切身體驗沒水分、超高清的紀錄片電影《舌尖上的新年》。
我覺得這種片子起碼看的時候充滿幸福感。
現在國內的電影都是商業片的天下,好不容易有部IP不錯的紀錄片,還是值得去支持一下的,況且還是4K高清拍攝,放在大熒幕上,那酸爽……這是一部有味道的電影啊。但希望不要像舌尖2那樣本末倒置或許比惡棍值回票價呢←_←話說去看的時候是不是只有爆米花味道太單調啊【淚】
推薦閱讀:
※唐人街探案中,秦風為什麼說自己要實行一次完美的犯罪?
※如何評價導演陸川?
※你認為影視劇中最經典的亦正亦邪的角色是哪位?
※星爺的《美人魚》和《三打白骨精》哪個好看?
※如何評價電影《深海浩劫》(Deepwater Hori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