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寫論文時文獻綜述主要寫什麼內容?


文獻綜述怎麼寫?教你搞定論文計劃書中的理論架構

2015-10-29 國家社科期刊資料庫

我們在寫論文之前,甚至在寫研究計劃之前,一般都會遇到一個板塊:文獻綜述,很多學生不知道這一部分到底是幹什麼的,也不知道怎麼寫。其實文獻綜述是論文計劃書中很重要的部分,需要我們完成一個清楚的理論架構。那麼什麼是理論架構?該如何建立?在這裡為您解答。

何謂理論架構

理論架構一般置於論文的前半部,用來闡述研究的進行以及問題探討的基本原理或理由,可被視為一種概念模型。作為文章的骨架,理論架構能夠引導您將要進行的研究。作為文章的背景,理論架構能撐起您的研究,同時向讀者解釋您研究某此議題的原因,理論架構應包含您希望測量的變項以及您欲了解的變項關係。基本上,在此節中,您應該要建立一套「理論」並加以闡述、論證。理論架構是您對某個理論的呈現,而您將以此來解釋某個特殊現象。換言之,理論架構並非作者自行猜測而得的。

「並非自行猜測而得的」是什麼意思

理論架構是「作者透過文獻回顧,對於要探討的問題所發展出來的理論」。當然,所回顧的文獻應該包含您想要討論的變項。此外,理論架構能夠說明您對於研究發現的探討與詮釋。因此,當中應包含充足的證據來支撐您的研究。並且,理論架構的組織及呈現能夠幫助讀者了解、評價您的研究觀點。撰寫理論架構的目的是要證明您所提出的,變項之間的關係並非出自個人直覺或揣測,而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結果上。

為何理論架構如此重要

理論架構的建立能夠幫助您釐清,並清楚定義此研究中所隱含的理論。它幫助您思考其他可能的架構,以減少偏誤,使您的研究詮釋不致偏頗。在發展理論架構時,也必須考慮其他可能挑戰您觀點的理論,以及您研究理論的限制。而這時,您也可能會發現其他更適合您研究問題的理論架構。

理論架構說明您如何概念化研究問題的本質、基礎,以及您將選擇何種分析方式來探討此問題,也說明了您對手邊資料的理解與認知,以及您是如何詮釋這些資料。另外,您對理論架構的解釋能夠幫助讀者理解您的研究觀點和脈絡。

我該如何發展理論架構

理論架構是發展自研究題目的知識回顧(文獻回顧),同時連結到研究題目的文獻回顧,而此知識便是您在一開始時所衍生出的研究問題。在回顧文獻時,您會發現到某些現象的解釋並不完整。理論架構使您能按照文獻探討所得結果來呈現研究問題。

您可於文獻回顧的脈絡中描述所欲研究的變項,使讀者了解變項之間的理論關係。您可以從描述變項開始,介紹目前對於該變項以及變項之間關係的現有知識,進而點出可以進一步解釋的部分。接著,您會探討其他研究者對於這些變項關係的理論,並且找出一個(或將數個理論合併)能解釋您主要研究問題的理論。基本上,您的目標是要告訴讀者為何您認為這些變項是有關聯的,因此,將支持您想法的前人研究及理論放入文章中能夠幫助捍衛您的想法和理由。進而將理論應用在研究問題上,並對於可能的變項關係提出假設或預測。同時,您也須告訴讀者您期望在研究中得到什麼。

理論架構與量化研究的設計有何關係

理論架構與量化研究的設計是有關連的。研究設計的選擇是基於該篇研究的目標以及完整的文獻回顧。量化研究採用演繹推理,亦即先發展理論架構以確立整篇研究的結構,同時也能夠引導研究的進行。理論架構通常會出現在量化研究的前面章節,以建立整篇研究的基礎。理論架構也能引導您選擇所需的研究方法,而所選擇的研究方法必須要能夠讓所得出的結論與理論相符。

說得更簡單點,我們可以將理論架構簡化為兩個要素:(1)研究問題(2)研究此問題的理由。看似複雜難懂的理論架構其實便是由這兩項要素組成,一旦列出這兩項因素,便能建構出理論架構的基礎。

參考資料:

1. Breakwell, G., Hammon, S., Fife-Schaw, C., Smith, J.A. (Eds.). (2007). 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3rd ed.).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2. Creswell, J. W. (2005). Educational research: Planning,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3. Creswell, J. W. (2009).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Publications.

4. Leedy, P. D., Ormrod, J. E. (2005). Practicalresearch: Planning and design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Prentice Hall.

5. Pedhauzer, E. J., Schmelkin, L. P. (1991).Measurement, design and analysi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論文寫作之文獻綜述

作者:欒教授

鏈接:論文寫作之文獻綜述 - 碩士畢業論文指導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篇文章是多以往發表過的文章進行補充,以便形成完整的論文寫作指導體系,閱讀有關的選題、開題、本論寫法等內容,請在本專欄中翻閱前期發表文章。

1 綜述的定義和特點

綜述是查閱了某一專題在一段時期內的相當數量的文獻資料,經過分析研究,選取有關情報信息,進行歸納整理,作出綜合性描述的文章。

綜述的特點:

①綜合性: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佔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

②評述性: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並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

③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並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於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於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2 綜述的內容要求

選題要新: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內容基本一致,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說理要明:說理必須佔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將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層次要清: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寫到什麼程度,前後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語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文獻要新:由於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後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並將序號置入該論據(引文內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確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校者把關:綜述寫成之後,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3 綜述的格式和寫法

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體和總結組成。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在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範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

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準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複。

注意事項

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有評論分析,並能準確地反映主題內容。

4 綜述的寫作步驟

選定題目選定題目對綜述的寫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選題首先要求內容新穎,只有新穎的內容才能提煉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題目。選題還應選擇近年來確有進展,適合我國國情,又為本專業科技人員所關注的課題,如對國外某一新技術的綜合評價,以探討在我國的實用性;又如綜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應用,以供普及和推廣。選題通常有幾種:一種是與作者所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的選題,對此作者有實際工作經驗,有比較充分的發言權;一種是選題與作者專業關係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樂於探索的課題;還有一種是醫學科學情報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題目不要過大,過大的題目一定要有諸多的內容來充實,過多的內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獻,這不但增加閱讀、整理過程的困難,或者無從下手,或顧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難以深入,往往流於空泛及一般化。實踐證明,題目較小的綜述穿透力強,易深入,特別對初學寫綜述者來說更以寫較小題目為宜,從小範圍寫起,積累經驗後再逐漸寫較大範圍的專題。此外,題目還必須與內容相稱、貼切,不能小題大作或大題小作,更不能文不對題。好的題目可一目了然,看題目可知內容梗概。

查閱文獻題目確定後,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對初學者來說,查找文獻往往不知從哪裡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教科書敘述比較全面,提出的觀點為多數人所公認;專著集中討論某一專題的發展現狀、有關問題及展望;學術論文集能反映一定時期的進展和成就,幫助作者把握住當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獻資料,期刊文獻浩如煙海,且又分散,但裡面常有重要的近期進展性資料,吸收過來,可使綜述更有先進性,更具有指導意義。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再按照文獻後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這是比較簡便易行的查閱文獻法,許多初學綜述寫作者都是這樣開始的。另一種較為省時省力的科學方法,是通過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常用的檢索工具書有文摘和索引類期刊,它是查閱國內外文獻的金鑰匙,掌握這把金鑰匙,就能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獻。此外,在平時工作學習中,隨時積累,做好讀書文摘或筆記,以備用時查找,可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查找到的文獻首先要瀏覽一下,然後再分類閱讀。有時也可邊搜集、邊閱讀,根據閱讀中發現的線索再跟蹤搜集、閱讀。資料應通讀、細讀、精讀,這是撰寫綜述的重要步驟,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過程。閱讀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據,領會文章的主要論點,用卡片分類摘記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要點,以便為寫作做好準備。

加工處理:對閱讀過的資料必須進行加工處理,這是寫綜述的必要準備過程。按照綜述的主題要求,把寫下的文摘卡片或筆記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力爭做到論點鮮明而又有確切依據,闡述層次清晰而合乎邏輯。按分類整理好的資料輪廓,再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後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體會,這樣客觀資料中就融進了主觀資料。

撰寫成文:撰寫成文前應先擬提綱,決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些應重點闡明,哪些地方融進自己的觀點,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幾筆帶過。重點闡述處應適當分幾個小標題。擬寫題綱時開始可詳細一點,然後邊推敲邊修改。多一遍思考,就會多一分收穫。

提綱擬好後,就可動筆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個問題展開闡述,寫作中要注意說理透徹,既有論點又有論據,下筆一定要掌握重點,並注意反映作者的觀點和傾向性,但對相反觀點也應簡要列出。對於某些推理或假說,要考慮到醫學界專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為問題提出來討論,然後闡述存在問題和展望。初稿形成後,按常規修稿方法,反覆修改加工。

撰寫綜述要深刻理解參考文獻的內涵,做到論必有據,忠於原著,讓事實說話,同時要具有自己的見解。文獻資料是綜述的基礎,查閱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關鍵一步,搜集文獻應注意時間性,必須是近一二年的新內容,四五年前的資料一般不應過多列入。綜述內容切忌面面俱到,成為瀏覽式的綜述。綜述的內容越集中、越明確、越具體越好。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閱讀過的原文,不能根據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間接引用(指閱讀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獻,並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對文獻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觀點、方法上的失誤。

在文獻綜述寫作時,引用前人的成果過多。引用前人的成果多了,超過了一定的值(該段落總字元的5%)就成為了抄襲。引用和抄襲沒有嚴格的界限。論文初稿形成,多建議進行自助檢測。


文獻綜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用詞一定要專業,多摘引文獻用語顯得專業)

文獻綜述的寫作要求1、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要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寫作的目的、必要性、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範圍,闡述有關問題的現狀和動態,以及目前對主要問題爭論的焦點等。前言一般200-300字為宜,不宜超過500字。 正文,是綜述的重點,寫法上沒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較好地表達綜合的內容,作者可創造性採用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兩個部分,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其理論依據,進一步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作者自己的見解。當然,作者也可從問題發生的歷史背景、目前現狀、發展方向等提出文獻的不同觀點。正文部分可根據內容的多少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別論述。 小結,是結綜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總結,作者應對各種觀點進行綜合評價,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問題及今後發展的方向和展望。內容單純的綜述也可不寫小結。參考文獻,是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參考文獻的多少可體現作者閱讀文獻的廣度和深度。對綜述類論文參考文獻的數量不同雜誌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條以內為宜,以最近3-5年內的最新文獻為主。

2、文獻綜述規定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2. 在文獻綜述時,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且文獻搜集要客觀全面。3. 在文獻綜述中,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不能混淆作者與文獻的觀點。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針對性強。7. 文獻綜述不少於3000字。

3、注意事項⒈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的綜述。⒉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⒊ 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引用文獻不過多。文獻綜述的作者引用間接文獻的現象時有所見。如果綜述作者從他人引用的參考文獻轉引過來,這些文獻在他人引用時是否恰當,有無謬誤,綜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間接轉引文獻。⒋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5.綜述篇幅不可太長。雜誌編輯部對綜述的字數一般都有一定數量的約定。作者在初寫綜述時,往往不注意這點,造成虛話、空話較多,重點不突出。綜述一般不宜超過4000字。 綜述並不是簡單的文獻羅列,綜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綜合和歸納。有的綜述只是將文獻羅列,看上去像流水帳,沒有作者自己的綜合與分析,使人看後感到重複、費解,材料與評述協調。


推薦閱讀:

概率圖模型與深度學習能夠如何結合?

TAG:文獻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