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玩速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曾經有車隊簽約,有品牌贊助。

後來我瘸了。

一堆車子在家不能騎。其實體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長久。愛好沒了身體的支持都是虛的。不要跟我說護具必須全面,我全盔護頸內甲全甲護臀護膝高幫鞋全都有,然後小腿插石頭縫裡擰斷了

體驗嘛……大概就是左小腿從中間對摺,側卧在地上腳後跟壓在肩膀下。然後翻身仰面躺在零下十度的雪地里,小腿隨風擺動,等待救援。

這是今年一月的事,現在我還在拄拐杖,不過我依然熱愛這項運動,一年半之後手術取出腿里的釘子,然後繼續戰鬥。

2016年2月

分割線——————————————

放幾張最近的圖,這兩天可以住單拐走路,昨天在家,有人扶著還單腿騎BMX滑行了一圈,希望早日回歸

另外再次提醒,各位騎車護具齊全的前提下也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護具並不是萬能的

2016年6月

分割線——————————

時隔半年沒有騎車,雖然腿傷還沒完全好。

我是黑衣服鹹魚,擺拍而已,黃色速降服的是我的速降女朋友

但是聽說情侶速降有buff加成於是我又回到了山上。

2016年7月

分割線————————————————

快兩年了,髓內釘也該取出來了

進手術室前突然翻到這張圖

手術全程半麻,頭腦清醒,下半身除了痛什麼都能感覺到。。。

髓內釘取出的一瞬間整個人都放鬆了,接下來就是等待身體恢復,歸單車圈了

最後說一句,有一個陪我出去比賽又能給我做手術的姐姐真好!2017年10月


dh am的話吧斷斷續續玩了快6年吧

一開始以為下山車很容易玩,就一台dh就能像紅牛那些人一樣耍帥

後來16歲來了加拿大上學

(之前都是在國內玩的是xc,勇士但是賣了現在好後悔)

來了加拿大第一次玩的山地車是一台落基山的slayer,花了一百多加幣租的

北溫哥華是fr的發源地,第一次騎am車

路這麼斜還是嚇傻了

後來摔了一路不過後來也是成功下山了

後來又租了一次dh玩,rocky mountain flatline帶一套saint和fox 40

也是同樣的山,當時水平差,沒感覺有什麼大區別

畢竟花100多加幣(700人民幣)塊租個自行車玩還是有點貴, 買一台3000多加幣的自行車學生黨一下子付不起錢,畢竟爸媽賺錢不容易能出來讀書已經很不容易了

於是吧就放棄了一段時間吧,但是騎下山車這個念頭還是沒怎麼放棄

後來各種事情各種打工,終於1年多的時間給自己買了台dh

半碳demo 還換了根ti彈簧

原廠的有點軟所以就換了

本來是本著隨意玩的心態買的

花了3k加幣吧 也不太懂零件各種,覺得好看結實就買了,當時對比的車有好多tr450, devinci wilson, session 88之類的

當時我100kg並且在健身

後來網上認識了不少華人車友,後來就組織了第一次whistler之旅

難的一群中國人能在國外聚在一起騎車

當時也是以為膽大就能吧dh騎好

然後就真的嘗試了一個2m還是3米多的落差,那時候也沒怎麼想。那是在aline上面的

臉摔

頭盔前叉也掛了

那時候手也脫臼了不過力氣好能直接接回去

到家後把車拆了

感覺自己水平真的很差

好一段時間都沒騎車,然後demo也沒修

不過還是在打工

不久之後買了這台

banshee rampant

心想用來鍛煉水平吧 100mm後輪行程,反正也沒多想,1.5k不到買下來壞了也不心疼

第一次上山

這東西不好騎

Slopestyle車容錯性幾乎為0

就是說做錯一個動作,選錯路線,就必須摔

雖然說車不怎麼樣吧,但是那是我水平提升最快的時候

這石頭從上面看下去幾本垂直,我想怎麼也有60度+吧

還是挺難的

反正各種騎騎騎

華人車友們

這就是我第一次騎車的那座山

還有不少挂彩的照片怕被刪所以算了

後來再租了一次落基山的車

那時候105kg

就是圖上這些的鋁合金版本 這個是 rocky mountain thunderbolt

這些車騎下山太舒服了,爬坡也舒服

第一個核心零件 ohlins後膽

當時一天到晚想著自行車和打工,大學第一年的期末考試沒考好,家裡人意見很大。

於是沒有能在whistler開門前把dh立起來(缺錢)。

然後人生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dj whistler

dj車騎whistler dh

算是極限的極限吧,在whistler大家都騎的飛快,整個公園節奏都是快的要命

摔了幾次,但是車還扛著

但是騎車騎到一身傷沒什麼意思吧

摔車後Steve smith還把我扶起來了

換車吧

後來立起來了

可是為了立這個車,小黃車賣了。算是一件後悔一生的事情吧,畢竟這車練習的最多,提升最多,摔得最多,感情應該也是最深的。

不過人生嘛,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Remy metallier 合影 當時steve smith還沒有離世,可是沒來得及找他合影

不少騎dj留下來的壞習慣沒有改,比如說出彎前經常不抬頭,見到坑就必須減速(不然69度頭管角度真的會把人打飛出去的),重心放太后了(不然太前會把人打出去的,可是dh想要去的快就必須放前)

那時候dh也騎的相對不太快,但是還是快了好多

那時候110kg

直到冬天我還是在騎dh

後來在冬天買一台落基山 rocky mountain sayer

打工的錢加上學校獎學金(gpa3.2向science faculty申請)剛剛夠

二手加新東西混搭著立起來了,還有一些東西是從dh上面移植過來了比如說把橫坐墊什麼的

輪胎是從dj上面轉移的。。。

買了台am後我的世界真的開始都是圍繞著自行車轉了

經常一個人自己騎車上山

自己爬到最高的地方然後再下山

這樣一個多月

這個是我後來轉學去的地方ubc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我們學校有個傳統就是叫storm the wall

基本上是團隊版的鐵人3項+爬牆

不用說我就是負責騎車

不過騎車只是5km衝刺而已

然後都是一堆公路車

同組還看到一台bmc tt車

也沒想太多了就全力衝刺吧反正爬山夠多了

隊友pass給我的時候我蛋疼了倒數第一

就沖吧儘力就好

最小的飛輪全力踩踏,下著雨10度的天所以還是挺冷的

反正風就呼呼吹不過每次過彎就是自信,輪胎打到了40psi還是有充足的捉地力

拚命踩踏追上了那台bmc超了他沒多久又直線被反超了

那時候就感覺像是好想嘗試下拿第一

沒想太多反正往死里踩踏就對了

可是最後那一公里就只能死跟了

反正贏不了也要吃著他跑

後來衝刺了我就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晃動的特別頭痛,反正就很不舒服。。。

休息了10來分鐘後來爬牆了哈哈哈

後面這些是些日常了

那時候我95kg

後來繼續騎吧就沒怎麼放棄

反正就是am和dh混搭著騎

就這樣騎著騎著

對了我現在85kg

更新: 避免版權問題我購買了這些圖片

謝謝閱讀


國內杭州玩過,去過Whistler五天,騎了三天,當地租的車。

很刺激,尤其是陌生環境有點慌。

摔車是頻率問題,不是概率問題。護具要齊全。

很累。我Whistler三天垂直速降了超過一萬米。第三天大腿和手臂完全酸痛搞不動了。玩速降還是要壯實。

路線基本上分為Technical和Flow,我因為國內飛包經驗很少,所以flow的飛包部分騎得很差:(

不同地區的道路標號差別極大。我在美國中西部農村平原的雙黑鑽Double Diamond基本上達不到Whistler唯一的一條綠色Easy道的水平。。。。。。

美國分類一般是綠色-藍色-黑鑽-雙黑鑽,Whistler還有Pro Only那種真的會死的路lol


上山如吃屎,下坡如拉稀


沒人邀請我強行答一下吧。 這個本土一點。本人玩am的,不過去過大連麟道玩了三天。 租的哪裡的車。

第一天

感覺就是坐纜車好爽啊!

下山好爽啊!

媽蛋。。。體力有點不夠。。。

第二天

媽蛋。。。起不來床了。。太累了。

然而一想到騎車就立刻起來了。

然後各種騎。。。

還遇到一個第一天來的要跟我一起玩。結果為了裝比(好歹我比他早來一天熟悉路啊!打頭不能讓他覺得慢!)然後就在彎牆出彎時划了出去

第三天

基本同上。。

總結:

山地車的魅力是啥?

大概就是一天從8點到下午4點,除了吃飯一直在騎車,一天三十多趟ds,累的第二天腹肌一點都使不上勁兒,然而一想到要騎車又立刻滿血(半血。。)復活。

其實是我體力太差。。。


xc級還好,am沒膽,fr腿軟,dh嚇尿。護甲還能忍,速降頭盔那分量。。。至今難忘

親眼見到一神仙把硬是把鋁架給玩劈了,尼瑪7系鋁把下管玩劈了。。。

回來練力量時上肢也就是能推動50公斤的重量,硬拉65公斤愣是能把自己給支起來。。這麼瘦弱玩你妹的山地。還是老老實實去玩公路吧。。。。。。。。


如果你說用普通的【市售8000元以下硬尾山地車】速降,我想我的夥計嘗試過這個感覺,曾經用美利達挑戰者350和我一起刷am,當然了,為了他的安全我在前壓速並且避開了所有飛包飛台,一些變態的壓彎當然還是無可避免的,跑完賽道,他坐在地上快半個小時沒緩過勁兒,整個人都不好了。

所謂貼地飛行的感覺確實很爽,但是我覺得這是指單純的下坡,平路,不用擔心有彎牆要壓,如果整兒八經的走完整的am甚至是dh道,是很累的一件事,因為你要時刻專註於眼前的路。做預判,指揮身體做動作,往往是一身臭汗。飛包很多人覺得很棒,很爽,很酷。但是真實情況是,大多數人在騰空的那一瞬間,嚇蒙逼,一身冷汗,大腦空白。

而且要一身護具,最起碼都得全盔風鏡手套護膝護肘,在高速下摔在那種野路上,很容易頭盔就碎掉了,因為路不是平的,而且還有加速度,摔得比較高難度可能還有扭力。

就這些,速降有風險,騎車需謹慎。


就說說從坡頂到結束的心路歷程吧,哎呦,卧槽,沒白推車啊,爽,卧槽,得慢點,記得前面是彎道,卧槽,剎不住,卧槽,前面有包,飛不飛呢,算了,繞過去吧,卧槽,繞不過去了,卧槽,重心不好控制,沒推把,卡拉不起來了,卧槽…還活著,車沒事吧…


腎上腺素飆升 然後 …………沒然後了


在美國參加過DH比賽的路過,比賽級別嗎.....有幾個uci世界冠軍也來了而已.....感覺?感覺就是不是買了個速降車去山上逛逛你就叫速降了,只能靠個車裝逼的人就長點心吧......


有纜車的話還是非常爽的,可以把所有體能用在下山時控車什麼的,自己推車扛車的話太累,費半天勁只能爽一小會兒,但還是樂此不疲……


速降,Downhill,山地車中最刺激的一種,Pinkbike、Redbull、Youtube上有大量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騎行視頻。專業的騎行姿勢,炫酷的Whip、Table top、Barspin等飛包動作,相信每個心裡有著極限運動夢的人看完心裡只有三個字:「屌X了!」,所以自然就會有許多人想嘗試這項運動。

但是由於國內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和各類因素的制約,缺少專業修繕過的騎行線路,新人入門時很少有一些基本的技巧訓練,和基本安全意識的缺失,導致很多人在跟風入了門之後,莽莽撞撞騎行,對自己的能力沒有把握,最終往往因受傷而退出。

玩速降,在做好所有安全措施之後(護膝,護肘,頭盔,護甲,護頸...),最根本的其實就是對路線難易和自己水平有所把握,我今天狀態如何,這條路線難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技巧點,能不能飛過這個包,都是在騎行時需要考慮的問題。騎好不騎快,騎得久才能更好地享受山地車給你代來的樂趣。

還沒有皮卡/摩托等上山方式的之前,每次都得自己推車上山,推車半小時下山兩分鐘是常有的事。我想只有真的體驗過的人才會深刻理解「上坡如吃屎,下坡如拉稀」的感覺...往往推車上山已經消耗了大半的體力,很容易導致下山時體力不支,一天下來也沒法騎很多路線,所以有條件的時候靠皮卡上山,節省大量體力,能夠更好地享受騎行的樂趣。從皮卡上卸車,戴上頭盔風鏡的時候,大概是每次騎行時最激動和充滿期待的一刻。

很特別的一點,雖然下山時一切都由你自己一個人一台車來控制,但是和很多朋友一起下山,體驗是和自己一個人騎截然不同的。騎得快慢,做了什麼動作,路上碰到什麼突發情況,有很多人一起分享,樂趣是翻倍的。另外在發生摔車的時候,也有人能幫你一把,不至於一個人掙扎著下山,減少了危險性,這是一個人騎行完全體驗不到的。

玩速降另一個最主要的體驗就是能拍出很酷炫的片子了哈哈,一天的騎行結束之後,回家丟掉護具洗個熱水澡,躺在床上等當天的大片出爐,豈不是美滋滋~

國內目前山地車運動發展很快,各地比賽也越來越多,參與這項運動中來的朋友也在迅速增多。No digging No riding,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修出更好的線路,辦更好的比賽,享受更多山地車的樂趣。

Wish Downhill in China have a bright future!

2017.8.3


玩BMX把鼻子摔歪了,抹了點消腫止痛藥回家不敢說。刷街飛進花園被公路車的哥們抬出來。抬後輪臉著地。好吧我玩的BMX


只要是用山地車下山,這種運動就是down hill,速降,從來不該用車型去定義,送給所有的騎行者。


騎最炫的車,玩最man的運動。

飛最大的包,用最酷的裝備。

喝最烈的酒,住最好的醫院。


失誤集錦出現的次數要比地球online vip集錦出現的次數多。。。


不要想著會不會摔,要想著今天能不能爭取只摔十次,回家後記得修車≥﹏≤


飛一般的感覺,然後……

碰到一個石頭,掉了3顆牙……

好痛!!!!


身邊十個朋友八個進過醫院,四個進過兩次,一個進了四次!都是骨折,其實人真的很脆弱


不請自來【多圖預警】

第一階段:高二開始接觸自行車,高三的時候被朋友拐上山從此上癮。當然,家裡特別反對,特!別!反!對!考前一個月還背著家裡參加了本地的速降賽,當時是這樣的:

emmmmm我自己都覺得慘兮兮,要車沒車,要裝備沒裝備,誰看著都像大神而且誰都不認識……至今還記得那時候心中難以平復的悲涼……

——————分割線——————

第二階段:高考之後馬上換了車,也要上大學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家裡想干涉也是鞭長莫及,從此正式入坑。當時特別敬業,嚴寒酷暑都無法阻擋騎車的熱情,還經常外出比賽,拖著大包小包宛如逃難的難民。現在已經做(越)不(來)到(越)了(懶),想想那時候的熱愛和堅持也是挺自我感動的~

——————分割線——————

第三階段:拿到了整車和護具的贊助,參加的比賽沒有以前多了(好好學習不逃課~),偶爾打著比賽的旗號到處玩到處吃好吃的,心態變好~安全第一,開心第二~狂熱已經褪去,但依然必不可少。與其說是愛好,不如說是一種生活狀態。

——————分割線——————

最後要說的就是……騎車的同時還順便收穫了一枚藍朋友~

就這樣。


推薦閱讀:

你喜歡跑酷嗎,你會堅持到什麼時候?
同樣久坐運動量少,是否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長肚子?為什麼?
為什麼鳥類的頭部能如此穩定?
如何提升基礎代謝?

TAG:運動 | 山地車 | 速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