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恐龍最適合養殖作為肉用?
是雞。目前人類隨時都養著200多億隻雞,每個月吃掉其中的一半左右再補充上去。還有幾十億隻母恐龍專心地為我們生產恐龍蛋。從多方面證據看,雞即便不是恐龍的直系後代,也和恐龍同出一源。
1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它們就是體型一代一代地縮小,可能在如此「瘦身」五千萬年後終於進化成了鳥類。
澳大利亞、英國和義大利等國研究人員根據120種恐龍的1500多個解剖特徵,構建複雜數學模型分析了恐龍在進化過程中的體型變化。分析結果顯示,獸腳類恐龍是唯一一類體型不斷縮小的恐龍,它們的進化速度是其他恐龍的4倍,最終出現了羽毛、翅膀等特徵,並於約1.6億年前進化成始祖鳥。如果這一遠古進化過程的確如此,那麼獸腳類恐龍變成鳥的歷程共經歷了五千萬年。
當然這個非常聳人聽聞的結論也有很多質疑和反質疑
恐龍是只雞?
但還是有人在努力做實證把雞變回恐龍 科學家:我們已完成了50%2008年秋季,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的馬丁·麥克托什和計算生物學家馬修·菲茨吉根據阿薩拉所公布的MOR1125研究數據進行再次運算,發現了鴕鳥的血紅蛋白肽。兩人因此懷疑阿薩拉的霸王龍的實驗是在被鴕鳥分子污染的環境中進行的:「實驗可能使用了一些帶有鴕鳥蛋白的試管或者滴管。這樣一來,發現的霸王龍蛋白當然可以同雞匹配——因為那本來就來自另一隻雞。」
「在一些基礎生物學領域,比如DNA測序,幾乎找不到一定需要生物學家來完成的工作,」帕夫納說,「只要會計算就夠了。」他本人也曾專門開發過針對質譜研究中蛋白質的解碼演算法。因此,當他受《科學》之託,對阿薩拉的論文進行出版前的審查工作時,就敢下斷言:「論文作者對運算其實一竅不通。」
現在,阿薩拉對待數據的輕率態度更令帕夫納憤怒,因此他強烈要求阿薩拉公開全部實驗數據:「讓質譜儀來看看,猴子是否真會拼寫。」
事實上,真的有許多「猴子」被證明其實是文盲。學術造假將技術問題延伸至倫理領域,其中以韓國「首席科學家」、「克隆之父」黃禹錫的造假事件最為轟動。2005年5月,黃禹錫宣布成功利用11名不同疾病患者身上的體細胞克隆出早期胚胎,後來被證明論文數據屬於故意捏造。
2008年的秋季,阿薩拉終於讓步,向帕夫納提供了在線備份。這樣,他的所有48216個質譜數據便毫無保留地攤開在網路上。而正是通過對這些質譜結果的再運算,麥克托什在兩周內就得出了實驗室被鴕鳥分子污染的懷疑。
鑒於這種懷疑,阿薩拉在鴨嘴龍化石MOR2598的蛋白質實驗中,進行了嚴格的無菌操作,最後得出了與之前一樣的結論。儘管阿薩拉捍衛了自己的數據真實,但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讓任何人都有權對實驗過程進行重複,帕夫納的堅持從頭至尾都是正確的。
當然我是外行隨便說說,認真探討還是要讓專業的來恐龍是怎麼演化為鳥類的? - 動物最後,大家看過鬥雞沒?Horner和同事目前正致力於讓雞長出長尾巴——有人認為這是創造出一隻「雞恐龍」最複雜的一步。他們嘗試通過對小鼠進行基因篩選來找到阻斷尾巴發育的遺傳學通路。這些發現可以幫助他們找到方法,打開尾巴生長的「開關」,Horner介紹說。
Horner把讓雞長出恐龍一樣的尾巴比作把狼培育成吉娃娃,只是前者是以一種加速的方式進行的。「問題在於,『既然沒有人在意吉娃娃,為什麼有人會在意(把雞改造成恐龍)?』」,Horner說。在Horner看來,把雞改造成恐龍是在回答宏大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會存在?所有的生命來自何方?任何人如果對這些問題感興趣,那麼他就該對進化生物學感興趣」,Horner說道,「從根本上來說,進化生物學是地球上生命的設計藍圖。」
那些專門為戰鬥而生的雞種真的很有恐龍范啊
大家好!我是貝爾格里爾斯,這次我們來到了侏羅紀公園,我們要面對的是一群來自六千五百萬面前的大傢伙,不過沒關係,只要有合適的方法,我們都能活下去,看看我發現了什麼!一隻混血霸王龍,這是本地的特產,當地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它的肉很美味,有暴龍和烏賊還有蛇的味道,我已經迫不及待要享受這頓大餐了。(一陣搏鬥後)啊,終於搞定了(暴虐龍慘叫),嗯,味道果然不錯,下次我們再嘗嘗滄龍的味道
原角龍吧,小時候就一直覺得這貨不就是恐龍時代的豬嗎,被各種欺負
蛇頸龍還是長頸龍~
某鴨某武辣么熱門,難道不想試試恐龍口味?我認為大部分的鳥臀目都可以,類似今天有蹄類的生態位…你可以把角龍類想像成巨型野牛,鳥腳類想像成巨型羚羊,而小型獸腳類不就是火雞么?
雞是目前最廣泛用於飼養並食用的恐龍。這得益於其對環境要求很低,即便在很小的島嶼上,人類也可以養雞
角龍。味道就像牛肉,好好吃~
推薦閱讀:
※對於養殖場封場,一個月出來一次,這種生活的意義在哪裡?
※養殖泥鰍龍蝦類水產品如何避免鳥害?
※野味會比養殖的好吃嗎?如果是,為什麼?
※北京的飯店裡的牛蛙是從哪裡運進京的?
※大規模的貓/狗養殖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