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自頻道《看理想》的系列節目《一千零一夜》《局部》和《聽說》?
《看理想》第一季的代表內容,是三檔為梁文道、陳丹青、馬世芳量身定做的節目,《看理想》系列節目已於2015年6月15日在優酷和土豆雙平台正式上線。
看理想系列,《一千零一夜》,《局部》,《聽說》,在悄無聲息中播放了。我很期待這三個節目能更受人關注,但是我又深深的明白,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國家,這種系列的節目都不會有好的關注,可是到底為什麼呢?
我們很愛從說中國人如何如何不好,三個節目說被冷落了,好像不太準確,我只想讓更多的人去欣賞它,但去以此指責國民文化素養,藝術修養的人,我認為他們根本不懂文學,藝術。梁文道,陳丹青,馬士芳他們很清楚這個節目的受眾的數目,不多,他們去做這個事情更像是在為這個社會保留一種聲音,用他們的學識記錄人類很寶貴的東西,一種存在,存在的意義是為了一個個體想了解這些文學,藝術,閱讀,思想,有個聲音會去告訴他們,對,你想了解的東西很美,很充實。裝逼,在彈幕上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因為遠離平常的生活,又處於高的位置,所以不懂又顯得被動地保持距離,讓人不喜歡,我不擔心這些詞會影響節目的觀感,以我的感受「裝逼」兩個字是個人的感受,人人都有表達的意願,文學藝術被罵裝逼已有幾百年,喜歡它的人不在乎這個,慶幸「裝逼」二字不是群體性的聲音,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喜歡這個節目的人要擔心了。大多數人抱著尊敬,欣賞的態度去看這個節目,即使不符胃口,但也不去謾罵。
《一千零一夜》,梁文道新的講書,講閱讀的節目,他的理念是在節目背景的設置很顯然,在吵雜的街道,來往的人群,梁道長一身素色的襯衣,向前不斷行走,娓娓道來,這或許就是閱讀的目的,在不安,喧鬧的環境獲得一角寧靜,停下來,不要一直隨人群而動,實話說,個人感覺這樣很影響觀感,聲音採集不清晰,周圍的環境也讓人分神,所以我寧願去聽聲音版本。《開卷8分鐘》的停播我是覺得挺可惜的,意外鳳凰衛視竟會停掉這個讀書節目,不過後來綜合消息,應該是道長選擇在另外個平台上去繼續做這件事。一千零一夜,如果我沒記錯,梁文道在《開卷8分鐘》講過希望能像《一千零一夜》那樣講1001個故事,1001期節目,與《開卷8分鐘》不同,梁文道講自己想講的,隨心挑選,《開卷8分鐘》,以我所看的,選的書籍有時會根據時效來安排,會根據書的熱度來講,從這點來看,梁文道顯然是選擇了傳遞自己想表達的平台,《開卷8分鐘》我覺得其中的節奏我很喜歡,而且是梁文道特有的節奏,其他的人都不是很對味,馬家輝的中年男人的小調皮也挺有趣,《開卷8分鐘》最讓人喜愛的是每集的結尾,侃侃而談突然的戛然而止,講者轉身離去絲毫沒有留戀,沒有一詞一句卻擲地有聲,很喜歡。
《一千零一夜》很好,可是我認為還可以更好,去點效果不好的形式和寓意,我明白好多的事情是由形式進入內涵,如果形式很好表達出內涵,本質,人們會參贊不絕,否則,人們會取笑這些人流於形式,或形式主義。有好和壞的形式,在好的形式中又分為合適與不合適,所以我想說每當梁文道在夜裡街道的,身材白衣,行走在普通的人群中,我理解這是一種寓意,帶有文學藝術人的想法,但對於節目的效果是有影響的。如何取捨,我不是做決定的人,而且我說的個人的看法,雖不分對錯,但是很難人信服。回到這個節目,梁文道基本能完整,舒適地為大家介紹好書,好閱讀,這是《開卷8分鐘》不能做到的,也能比較深入去講解書中的精髓,主旨了,梁文道的豐富的學識和閱讀量,不愁沒書看,更不愁沒有好書看,我瀏覽了目前為止的書單,有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有反思二戰的《被淹沒的和被拯救的》,詩歌有楊牧的《楊牧詩選》和紀伯倫的《先知》,有國際政治和博弈論的《入世賽局衝突的策略》,有群體心理的《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困惑之惑》,有《人間詞話》,《傾城之戀》等等,梁文道的閱讀範圍廣泛可見一般,即使在他不熟悉的範疇內,他會盡量客觀正確。梁文道不算是優秀的文學作家,他反而更像是一個充滿作家,評論家味道的媒體人,他有很好的學識和文學素養,又能兼顧很好的說話的語言組織能力,有清晰的邏輯表達,《鏘鏘》我只看梁文道了,許子東還是少來,這兩個特點的兼容,使得《一千零一夜》的內容有料,啟發思考。
盼望梁文道能講《金瓶梅》,毛姆,郁達夫。
《局部》,我對它的喜愛更甚於《一千零一夜》,因為我喜歡畫素描,所以《局部》很能引起我的一些共鳴,讓我想起在大學時,去圖書館的藝術區拿名家的畫冊來看。每次聽到陳丹青的柔和,穩定的聲音,淡入居士,腹中有墨卻不急於表達,男人有兩種極致的優秀,一是剛強陽烈,二是深沉有識,陳丹青可以歸於第二種,歷經滄桑的上年紀的男人,很難維持一種帶著莽氣的陽剛,而且是極不相襯,隨著你年齡的增長,逐漸內斂,收束光芒,如夕陽熾熱而不耀眼。兩種極致的優秀各有魅力,都有對女人致命的吸引力。陳丹青的表現真是不用力,彷彿用綿綿的內力傳遞他的力量,第一集的《千里江山圖》,王孟希贊在最美好的年紀,奉獻唯一的天才式的作品,講得讓我動容,但陳丹青在我不知覺中溫柔刺了一刀,死得無怨,我不僅哀傷我的最美好,最有創造的年紀已經過去,而且過得糊塗、畏縮,由意氣風發的年紀到現在認識到自己不過是一個庸人,中國的哲學講得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追求老練沉穩,十八九歲在幹嗎?鮮有記述,這講得還是畫嗎?是的,陳丹青不從技術的角度來談畫,談的是畫者,談的是如何欣賞畫。接著他又講到了印象派,我印象很深的是《日出·印象》,我之前一直以為是日落,陳丹青用「小夥子」稱呼這幫人,不是輕狂,是艷羨,羨慕他們在最美好的年紀畫出令人驚嘆的作品,這是天才的表演,青春的鮮活。
陳丹青說的是繪畫,畫是個引子,由此聊生活,回憶,歷史,美與丑,謬誤與正統,他不忌諱簡單粗鄙的語言表達最震撼的情感,在柔和的聲音中忽然蹦出「他媽」,「牛逼」,「操」,真是過癮,其實看到美的和讓人驚訝的東西,我想就是一句話:真他媽好看。印刷技術和電子技術的發展,普通大眾可以即時隨地獲得圖像,音樂,名畫的圖像我們可以隨即觀看,如此廉價,民眾難免會稍微貶低它們的藝術價值,至少在想好好觀賞的慾望的方面是減少的,孔子的餘音繞梁三日,很難再出現了,不是古代的音樂更美妙,在缺乏傳播和記錄的年代,孔子只能用腦子回憶稍縱即逝的旋律,所以現在追求的是現場的真實和氛圍,畫也是一樣。陳丹青經常描述他在第一次看到某幅畫是的驚嘆,沉醉,用詞的誇張讓人不住發笑,他一直在強調我們日常接觸到的印刷品所不能傳遞的美,我沒有現場看畫的經歷,但我相信是存在的。巴齊耶的《巴齊耶的畫室·拉孔達明街9號》,實話說,如果在某本雜誌頁面看到這幅畫,它也會在這個不缺色彩,構圖的時代中被忽略,許多人會在陳丹青的講解下,發現美嗎?不會,但是會被解讀左右,無法判斷,我猜陳丹青會擔心有看眾會生硬去迎合解讀,或者不能想像一幅畫給予的感受,所以他也不斷提醒看眾只要在現場觀賞才能明白畫傳遞的美和含義。
美真的是很主觀的,有時無法名狀,很飄渺。陳丹青隨心表達自己的一些觀點,《局部》不是教人看畫,不是藝術課程,我覺得更像是分享,他在節目中介紹了他自己很愛的一張畫片,梵高的《海邊的漁夫》,他一直在說他很鍾愛的梵高未完的習作,到了最後,他還是無法給出答案為什麼喜歡這幅畫。答案並不重要了,《局部》是一個平台讓不了解藝術認真審視藝術的價值,好好了解畫背後的動機與無動機,謝謝《局部》讓大家知道了蔣兆和先生和他的《流民圖》的深沉意義。
兩年前就開始播出的節目,我到今年才聽說。八月十日開始看《一千零一夜》,至今近兩個月,已經快要跟上進度。
這個節目就像給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長期看工具書,久久找不到能看的故事書的我,感覺很滿足。
買了幾本書:
-- 翁貝托的The Name of the Rose 因為家裡有翁貝托的《無限的清單》,對這個擁有無限的知識的人寫的小說很是好奇。-- 約翰博格的Ways of Seeing 因為正在學藝術史課程,這本小冊子是寫文章時很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Amos Oz的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以及Sari Nusseibeh的Once Upon A Country 因為這幾乎有如鏡像的兩本書記敘的同一塊土地上的故事,對我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 海明威的《An Old Man and the Sea》因為中學以後就再沒看過,而少年時的我估計並沒有細看全書,如今人到中年,給自己補課。還打算買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與喜歡想像力豐富的故事的兒子一起看。不過亞馬遜上英文版的選擇很少,大部分是西班牙語版本的,甚至是西班牙文學課程的教材之類。可能需要去二手書店好好淘一淘。
----
剛聽了幾期,是用手機聽的,不是看的。
特別喜歡這三個節目,終於又有了幾個可以追的節目了,之前喜歡《鏘鏘三人行》、《曉松奇談》、《嘟嘟》。陳丹青談繪畫,屬於回老本行,他本是一個健談的人,加上知識淵博,一直很喜歡。現在在節目里談繪畫,更是輕車熟路,詞語豐富,表達充沛,感情濃烈,算是一杯好酒。馬世芳不熟,對音樂也不熟,但這個節目還是好,畢竟聊的是流行音樂,多少了解一點。梁文道在鏘鏘裡面表達不充分,開卷八分鐘太短,也需要一個好節目。知乎裡面好象誰說過,如果不是本能,男人更喜歡找男人玩,我愛死這些老男人了。自己來答一下吧,關於這三個節目最初起源於梁文道,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太擔心關注度的問題,理由是「相信年輕人」。作為一個90後,從小聽到的就是大人們有的沒的標籤化我們這一代…智商和品位被人尊重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了,要感謝前輩們為我們提供有質量的、看過之後有提升感的節目,謝謝。
下面是一個關於這節目的採訪鏈接,看過之後相信我們對這系列節目會有更全面的認識。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A5NDcyMA==mid=208553427idx=1sn=93096440103a53cb2f80f2cf810ed4a6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看理想,是文化品牌理想國於2015年推出的一個影像計劃。這是一次從文字到影像的延伸。與理想國一脈相承,這個計劃旨在用精準平實的鏡頭語言來誠實地做「影像出版」,將有意義的知識與觀念公之於眾,用文學與藝術來關懷時代的心智生活與公共價值。
2015年6月,由作家、媒體人、華人地區最具影響力的文化觀察者梁文道出任策劃人,看理想與中國最早也最大型的網路平台「優酷—土豆」全面合作,眾多理想國的資深作者加盟了這項計劃,開設了視頻專欄(其中就包括了大家說的《一千零一夜》《局部》《聽說》)。比如,著名油畫家、作家、當代深具影響力的知識分子陳丹青;獲獎無數的著名導演賈樟柯;中國第一代談話節目主持人竇文濤;著名作家、評論家楊照;以及廣播人、寫作者馬世芳等等。
這些透過文學、繪畫、音樂傳遞出來的影像語言,迅速匯聚起了一股啟智、求美、向善的力量。看理想節目群自2015年6月上線後,單期點擊量均超過100多萬,一年後的總點擊量已經突破兩億。一個「屬於理性,理念及理想」的共同體,從文字到影像,在持續的生長擴大。理想國和看理想成為了廣泛人群相互識別的一個密碼。這個密碼是一種理念和價值,同時,也是一種審美和趣味。
就像鋪天蓋地的商業大場面電影之中的一部文藝片,低調沉穩踏實安靜,我不懂繪畫,不懂藝術,不懂音樂,但是這不妨礙我喜歡這一個系列,不妨礙我汲取三位多才之人的字字珠璣,對於我,更像一個現實生活之外展開更多可能引起更深思考的大門。柴米油鹽的日常之外,需要一點糖~
看理想系列最關鍵的一點是梁文道陳丹青馬世芳三人不遺餘力的開啟民智,我一度在觀察這個節目的關注數和點擊率,慶幸有著相同價值觀的人越來越多,希望愚昧的人越來越少
這個問題客觀不了啊。我還是很不喜歡「驚艷亮相」這種詞。
目前上線的這幾期節目都挺喜歡,有很多畫外之音。梁文道在之前老友記那個訪談里有著重講了對於節目而言經由彈幕與觀眾互動的可能,但是目前沒有看到在激發用戶彈幕互動方面的努力,這是一個小缺憾;陳丹青的節目花活小視頻太多,跟節目不搭調;馬世芳目前就一集,但真是把橄欖樹講透了。
希望諸位多給丫仨刷彈幕,幫這節目活下去。填補了我吃飯,做家務,下樓買東西的精神空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