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覺得再好聞的香水也不及花香,因為花香夠自然?
我老媽就是這麼覺得的。
我覺得這個東西是見仁見智的,有的人天生對於香水有偏見,心裡已經給了自己一個暗示,說「香水一定是人工合成的,香水一定加了很多生活中聞不到的東西」,那肯定聞什麼都覺得不如真實花香好聞。而如果是對於香水沒有偏見的人,會比較一下香水本身和某些花本身的味道,來決定自己到底是更喜歡某種花本身還是這種花和其他的各種香材組合起來的香調。
我這一段並不是為了噴題主,有這樣的思維,是非常正常的,因為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偏見,我以前也有。我在入坑之前,我也覺得街上有些女人的香水真媚俗,噴香水的有些女人真做作。後來慢慢消除這種偏見,也是隨著對於香水的更多了解而來。其實有的時候想想,我們對某些明星的鄙視也是同樣源於心理的暗示,就和某些腦殘粉為明星的辯護詞一樣,」你不喜歡他們是因為被別人影響,真正了解他們之後你會改變的」,聽起來很熟悉對吧?不過香水可不一樣,某些明星被黑成那樣,除了「太過奇葩而不能被大眾接受」的少數外,還真是都沒啥真本事。
而香水不像那樣。當你對於香水加深了解之後,聞過更多的香水之後,你會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香水和花的香味幾乎一模一樣,某些花香在柑橘、樹葉的氣味映襯下,原來可以顯得更美。
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堅定嗎?因為香水不像是音樂。當你聽到商場或餐廳傳來一段音樂,歌手演唱時甚至有明顯的跑調,歌曲也沒有任何動人的地方,雖然你不知道歌手是誰,你依舊可以說,我不喜歡這首歌。而香水不一樣。當你在戶外聞到一種香味,旁邊並沒有幾個人,你心想,咦,這是茉莉花的味道嗎?這是柚子的味道嗎?哪裡種了茉莉花?哪個人在吃柚子?然而這其實是某人的香水味。某次我去緬因州旅行,路上噴了點Diptyque的Olene,有個黑人妹子剛從外面回到車上,進來就和她的朋友說,「Can you smell this...is this jasmine tea?」,我在旁邊偷笑呢。
你知道嗎,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
同樣是這支Olene。有天我和我媽一起在小區里走,我媽說,「哪兒種了茉莉花啊?我記得小區里沒茉莉花啊」,我告訴老媽這其實是我的香水,她還是挺吃驚的。因為她就像題主一樣,從來都覺得香水沒有自然界的花香好聞,從來都帶著這樣的心理暗示。
這樣的心理暗示力量就像是HIFI圈裡說的煲機。不相信煲機的人,哪怕是把一個未煲過的DT1350和一個煲過的DT1350分別給他聽,他也不承認有區別。而如果沒有這樣的心理暗示,這個人搞不好就可以聽得出來。煲機給耳機帶來的改變畢竟也仍然是細微的(至少不可能改變耳機的主要性質),不是所有人耳朵都那麼靈,所以這個時候,心理暗示的力量就大了。這也是為什麼,提倡煲機的人往往會提出一個實驗方法:雙盲實驗。
在雙盲實驗中,實驗者和參與者都不知道哪些參與者屬於對照組(control group)、哪些屬於實驗組(experimental group)。只有在所有數據被記錄完畢之後(在有些情況下是分析完畢之後),實驗者才能知道那些參與者是哪些組的。採用雙盲實驗是為了要減少偏見(prejudices)和無意識地暗示(unintentional physical cues)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對於被試者的隨機分配(Random assignment)到對照組或者實驗組的做法是雙盲實驗中至關重要的一部。確認哪些受試者屬於那些組的信息交由第三方保管,並且在研究結束之前不能告知研究者。
題主你看,雙盲實驗的存在,可就是為了安慰劑效應( placebo effect)或者觀察者偏愛(observer bias)而存在的呢。我不知道怎樣可以改變題主,也不能奢求題主真的去做雙盲實驗。不過我希望我的這些文字能夠讓題主盡量的少一些偏見,多一些對香水的理解。香水本身,畢竟也有很多很多的原料是真真正正從花朵和水果中提取的。多數香水,只是把不同的花香和果香組合起來罷了。但往往因為我們生活中沒有聞過這樣的組合氣味,我們便知道它是香水,從而覺得它造作。
題主,我放出這兩個圖,是真心希望你相信,它們真的是從植物里提取出來的味道。玫瑰精油如此昂貴,就是因為提取出那麼一千克的精油需要整整五噸的玫瑰花瓣,為了確保質量,這些花瓣還需要工人親手摘取,否則氣味中會有玫瑰植株其他部分的味道。
香水往往只是將天然的氣味放在一起,讓它們從樂器獨奏,變成恢弘的交響樂。怕是沒聞過臭的花吧
喜歡偏淡一點的香水
推薦閱讀:
※大家用香水都是什麼心態 || 目的 ?
※怎樣解讀柏林少女?
※各位知友有用Jo Malone的嗎?推薦哪個味道?
※準備送比較喜歡的女孩禮物,請問選香水還是化妝品?
※如何評價愛馬仕尼羅河花園?
TAG:香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