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中真的有那麼多哲理嗎?

不可否認動漫中確實有哲理,而不是一些大人的刻版印象的那樣

不過……

是不是我們出於對小圓啊,白2啊,fz啊它們的喜愛對它們進行了一些連原作者都沒有想那麼深奧的解構?還有一方面,因為作為一個大學文科生,表示我看小圓的時候覺得那種深奧其實並不能讓成年人感到真的很深奧……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宅男宅女以同樣的眼光和熱愛看那些所謂的主流認可的「經典名著」(它們是誰先不爭論,以我個人的標準首推大劉的作品),是不是我們能挖出來更多的哲理?

不過也可能是我看的少沒看到特別哲的動漫……

可能有點詞不達意哦……謝謝啦


只要你心中有哲理,那你看喜羊羊都能看出哲理。

p1:

灰太狼象徵著沒落貴族階級,特點:古堡,獨居,人稀。搞死系,樸素的羅塞尼亞風。

喜羊羊象徵著新興資產階級。特點,群居,殖民,掠奪,破壞自然環境。

沒落貴族雖然經常能把喜羊羊等暴發戶打到鍋里,但是卻怎麼也吃不到,象徵著資本模式變化後階級的局限性。

p2:

關於喜羊羊模式的空想社會主義探索。作者實際上有意借喜羊羊與灰太狼構想出一種接近烏托邦的理想世界。實際上灰太狼的軟弱性破壞了新政府執行利維坦的可能性。如果灰太狼是強大食物鏈的一環,而並非軟弱的監督者,那麼羊村更大概率會變成一個專制極權社會,而不是鬆散的村長制部落。

作者大概是想藉助灰太狼探索一種新的政治框架。


「特別哲的動漫」是什麼?

「有哲理」指的不一定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於是把道理寫出來」,這在藝術創作里恐怕只是下品。考慮到動漫主要是休閑向的,這種做法還是吃力不討好。

最起碼也得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因此這個道理就會被體現在作品裡」。你讀者需要做的不是把作者的語錄摘抄出來,而是透過文本或者畫面去審視作者的三觀,互通有無。

進一步地,一部作品對你來說只不過是一些外在的信息而已,作品不可能也沒必要取代你自己的思考。作品有沒有哲理,跟你從作品裡能收穫什麼,兩碼事。

當然,從統計的角度,能讓很多人有收穫的作品的確值得被吹成」有哲理「……


你對哲學是不是有什麼誤解,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小說電影動漫動畫都不存在什麼(狹義上的)【哲理】,充其量也不過是些(廣義上的)意味深長的對你的思想有啟發性的道理,想研究哲理請去看哲學書。

但是我們為什麼總是說XX故事,XX動畫有哲理呢,我舉個例子:

FZ中的衛宮切嗣是個典型的功利主義者,功利主義者完全無視個體的幸福與痛苦,而以集體利益的最大化為行動標準,這種行為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功利主義思想是道德哲學中的一個觀點)

觀眾A:我覺得切絲XXXXXXX,我懂得了XXXXX道理。

觀眾B:哇,FZ好有哲理。

是嗎?不是

故事的本質是矛盾,而哲學也是對世界和自我矛盾的思考,虛淵玄只是挑了一個適合他要求的矛盾來寫。而不是為了探討這個矛盾,才把它挑出來寫。(因果關係就不一樣)

我們(一般人)覺得一個故事深不深奧僅僅只是看【這個矛盾我們常不常見】

老王被石頭絆了一跤----這也是個矛盾

先知:我突然想到人生,人生就像XXXXX------這也是哲理

為什麼我們不會覺得很深奧,因為這個矛盾我們很常見,而且好理解

功利主義者,命運論,特修斯之船,自由意志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有哲理,因為這些矛盾我們不常見

再說動畫的本質是商品,再往上才是藝術品

【你在一個商品上思考人生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然而問題在於,並不存在「真的有哲理」這種事情……

哲理出自於我們的解讀,而不出自於作品本身……即使我們強調作者本人的決定權,我們也絕不可能做到真的讓作者本人完全決定一個作品,因為我們這麼做,就相當於作品在任何時候表達了任何東西,對於我們來說都是不可知的了……即使詢問作者本人,作者本人也給出了回答,我們又怎麼知道作者本人在不在說謊,他是不是後來才附會上去,而在創作的時候沒想這些的呢?……即使我們對作者報以善意而不加懷疑,我們又怎麼知道作者是不是自己記錯了自己創作時候的真實想法呢?……因此無論什麼時候,我們都不應該用「作者思想」來衡量作品本身……

因此,評價任何作品的「哲理」的時候,說它「真的有哲理」都是錯誤的,無論是再怎麼樣的名篇都不例外……無論是動漫,還是小說,還是別的什麼名著……

原則上來說,只要我們想,把亂碼解讀出哲理來也不是不可能的,而只要我們不想,那麼什麼東西擺在你面前都可以是「無哲理的」「幼稚的」(這方面尤其可以看看哲學家之間的互相批判)……

接下來的問題就只在於,是否有什麼東西,「應該是有哲理的/應該是無哲理的」,這種規範性的論斷必然是社會性的,而不是「本質性的」,這又牽涉到了社會偏好的問題上去,是否真的存在某個作品,對它做出「有哲理的/無哲理的」的判斷時,要比做出相反的另一種判斷,對於社會本身來說嚴格更優?……


動漫與其他藝術形式,比如文學,繪畫,戲劇,真人電影一樣,只是藝術形式。

創作者將自己對世界的思考融入作品之中。

從接受美學的角度看,作品一旦完成,就相對獨立於作者;觀眾在欣賞作品過程中會結合經歷形成自己的思考體驗。

推薦幾部經典漫畫,作者思考很多很深

手塚治虫的《火之鳥》

宮崎駿《風之谷的娜烏西卡》

阿蘭·摩爾《守望者》


更新一下,還是仔細答一答吧。

其實就題主提出的問題而言,這基本上應該說是對於動漫或者其他文學作品解讀(過度解讀)的問題。

從文學作品意義的角度來進行研究,現代西方文學理論與文學批判經歷了三個階段:

1.作者中心論

2.文本中心論

3.讀者中心論

先說作者中心論,顧名思義,就是作品的解讀要以作者本身的思想為中心。(請問文中魯迅所說的「晚安」二字,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西方傳統文學理論認為,一部文學作品的意義就是作者寄寓於作品之中的願意。作者寫出了作品,從而創造了作品的意義,決定了作品的一切。因此,讀者需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個人信息,讀者的理解需要符合作者的意圖,作者則擁有對作品的全部解釋權。

以EVA為例,對EVA的大部分解讀,事實上就屬於作者中心論。我們在討論這部作品的時候,從來不會忘記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動畫界甚至社會的模樣。當時的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年輕的日本國民們充滿了迷茫,而EVA這部作品,講述了他們的內心,同時與之前的其他動畫直接劃清了界限,才造就了EVA這樣一部神級作品。

作者中心論在十九世紀的西方形成了正式的理論基礎,在當時從來沒有人對它發生過任何懷疑,為批評理論的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思想慢慢受到質疑。在上個世紀上半葉,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結構主義及符號學等批評流派提出,作者中心論是一種外在於文學的研究,是一種附屬於社會學、哲學、歷史學、人種學、政治學以至於美學與心理學的研究,而文學本身,應當研究其自身之所以為文學的獨具的內在特徵或本質。這個時候,文本中心論誕生了。文本中心論將解讀的核心,從作者轉移到作品本身。它認為,作品就是本體,正是作品本身,包含了文學的全部價值和意義。

同樣以EVA為例,無數的考據黨從EVA的各種細節以及閃過的鏡頭中挖掘出各式各樣的宗教寓意和哲學思想,即使庵野痞子說了「我只是裝個逼,這樣拍你們不覺得很屌嘛?」這些考據黨仍然樂此不疲。

而讀者中心論則是誕生最晚的一種思想,文本中心論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作品和社會的關係,落入了形式至上論的陷阱。在上個世紀60年代,讀者中心論就這樣誕生了。這種觀點認為理解作品才不需要考慮作者的意圖,讀者以自己的認知,可以創造性的解讀作品。

再以EVA為例,在初號機掐死渚薰前的64秒,我們看到了真嗣內心無比的掙扎。這個時候庵野痞子說,「哎呀,其實我們沒經費了,我只是拖拖時間而已啦」。不,事實情況沒有這麼簡單,或許他確實是為了騙錢啊呸省錢。那你為什麼不幹脆黑屏64秒,或者乾脆這集就少64秒算了?我也不管你痞子到底是為啥定格64秒。在作品的這64秒內,真嗣的內心的掙扎暴露無遺,有毛病嗎?沒毛病啊。

一般而言,受我們所小到大的語文教育影響,我們在討論作品時,還是會優先考慮,作者究竟想要表達什麼?作者他究竟是什麼意圖?確實,在動畫里,所有場景都有導演的用意。(今敏說的)

現在的語文閱讀理解,也多以揣測作者的思想為主(實際上是揣測出題人的思想= =),雖然很多時候作者本身就沒有多想。因此我們在解讀動畫的時候,就沒有必要死腦筋去想他到底在說啥,畢竟你真想知道,去看個導演採訪不就完了嗎?(滑稽)當然。而前面也說到,文本中心論也割裂了作品和社會的關係,文學作品不僅僅只擁有自身的意義,畢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偽物,只有讀者處在正確的位置上看待作品,其意義才有價值。

那麼讀者中心論就一定是沒毛病的嘛?也不盡然。舉個例子,假如我說我要念兩句詩,「苟」字剛念完,你就已經準備舉報了。實際情況是,只知道林則徐的你,根本聽不到我念完「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明白了嗎?受限於讀者本身的思想,讀者中心論對於作品的理解也是擁有缺陷的。

那麼,三種理論都有問題,我們究竟怎麼解讀作品?回到題目里則是,我們究竟怎麼看待動漫中的蘊藏的哲理??

只要合理,就夠了。

(關於三種觀點的內容參考

《作者中心論的興起與衰落》——金元浦

《文本中心論的衰落》——金元浦

《讀者中心論的興起》——金元浦

——————以下為原答案——————

魯迅的文章里都沒那麼多深意…

庵野秀明也直說EVA那麼拍只是覺得這樣很酷炫。

動漫是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化沒錯,但不要過度解讀……


文學、娛樂作品,本質上是作者或作者們,以一個載體,表達出他們的一些想法,僅此而已。

大家當然可以解讀這些作品,怎麼過度解讀,都不為過。因為從拋棄了功利的角度而言,所有的解讀,都是解讀者以一個載體,表達出他們的一些想法,僅此而已。

但問題是,很多人喜歡在在解讀的過程中,大肆宣揚自己就是所謂的唯一真相;也有人喜歡在創作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思想當成無懈可擊的空中樓閣、任誰解讀都是褻瀆。這種行為,是最容易引發互噴的。因為人心隔肚皮,以自己的心,度別的的意,其實是一種對欣賞者或創作者的不尊重,也是一種一瓶子不滿的自大。當然,這種行為,我們一般叫它上綱上線,太拿自己當顆蔥了。

問題說,acg里有沒有哲理,對我而言這個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因為哲理,就是聰明的道理、聰明的理念。學習、欣賞動畫片/遊戲/漫畫創作者的這些想法,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每個人的程度都會不同。最簡單而言,同樣一本書,每個人的名句摘抄,都會有些變化的。

一言以蔽之,皇帝和大臣們被自己的權威和面子所束縛,所以主張皇帝披著件漂亮衣服;孩子沒有任何社會關係的牽扯,所以主張皇帝赤身裸體啥也沒穿,這二者其實都是無可厚非的,只是主觀和客觀的條件,共同作用於了人的思想,而已。

再一言以蔽之,要是皇帝為此撕破臉皮大發雷霆、要是小孩為此到處宣揚自己掌握了真理,而別人都是獻媚的軟骨頭,我們都會覺得,這兩個人幼稚又下作的。因為再怎麼說,你也是一國之君啊!因為你個小屁孩,知道在社會上養家糊口,跟探尋狗屁真理,有幾毛錢的關係嗎?


對很多動漫的解讀和評論,「真的」比動漫本身更有哲理(滑稽)。

所以說這個問題的有趣之處不在於動漫,而在於動漫和解讀/評論之間的關係。


哲理,應該就是人對於生活和客觀事實體會中所總結得到的東西。那麼,任何一部作品,或多或少都可以體現哲理。因為無論如何,作品只可能是作者從自身體會中感悟進而創作的東西。創作出來的世界,自然可以讓你去感悟。

只是,廢萌之類的作品能讓hentai和蘿莉控更有感觸,其他不一定就是了。

里番也可以很有哲理,比如調教、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什麼的,只要你去想就有了。信不信我就靠一部夜勤病棟也能寫一篇反應社會良俗和人性本質的雞湯文?

只是越貼近你的人生的東西,越容易共鳴得到感觸。而越是接近人的本質的,越容易得到感觸。

前者意味著生活番以及各色趨近現實主義的作品;後者則是作者需要精心提煉才能把雞湯餵給人吃的(且不論好壞就是了)。

所有作品都會帶有過度解讀,只有作者在當時反應出其真實心理的語句才能印證其存在。反之則一切都不屬於客觀事實,僅此而已。

所以,有無哲理本身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任何存在的事物,哪怕就是一坨屎,只要筆杆子夠強,都能寫出哲理。只在於你腦洞有多大。而好的作品,能夠擴展你的腦洞,只要你願意去想且不是腦萎縮了就是。


要想看哲理,去看《南方公園》吧,幾乎每一集,都會Learn Something……


老王:今天我被石頭絆了一跤

框子:要不今天我們根據這個寫篇文章

先知:今天被石頭絆了一跤,我突然想到了人生,人生中的很多事情也像路上的石頭一樣,不注意就會摔跤,但人生的意義或許就在與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磨礪中不斷前行,如果沒有這一次摔跤我就不會知道痛苦的感覺,下次遇到大坑掉下去就很麻煩了。

愚者:摔跤其實歸根結底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走路的時候其實是可以兼顧正常走路和不摔跤的,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需要進行方法論上的學習。

我來列舉三點。

1、XXXX

2、YYYY

3、OOOO

淺色:說起摔跤,我就想起多年以前,高二那個下午,轉角出來我摔了一跤,於是看見一個少女緩緩走過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淺月:後來呢?

淺色:後來她就成了我老婆……

…………

20分鐘以後

老王:石頭住我下鋪……



作者寫的時候沒想那麼多,但不論哲理也好,優秀的動畫作品也罷,都是源於生活又回歸生活,加之每個人閱歷等各方面因素的不同,自然有人會在一部作品中看出所謂的哲理,至少證明該作是有值得挖掘的東西。

作為已經大學畢業的文科生,同樣也沒有在《小圓》身上看出太多哲理,但我依然喜歡這個作品,畢竟看動畫還是為了消遣娛樂,閑下來也會翻翻一些對《小圓》的分析,一伙人的考據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首先扔掉作者中心論,一個動畫有沒有哲學內涵在裡面應該看基於文本的解讀,雖然大部分動畫是挺難解讀出新的哲學內涵的。大部分解讀屬於拉個理論然後從動畫里找點符合的東西,我認為這種方式很沒必要,大部分情況下不需要拉動畫來論證。

然後回到你說的從別的形式的經典里找,我認為無法證明別的形式在這點上對動畫有優勢。而且事實上更多的人從別的經典里挖出更多的哲理了呀,這不就是本位面的事實嗎?


藝術作品總會有主題

有主題就是有思想

我們理解了主旨讀懂了思想就會有作者思想與我們自己思想的碰撞

碰撞了就會有想法。你對作者所表達的東西是否贊同,又由此引申出什麼東西。讚歎,反思,悲傷。

一切藝術作品都是現實的一種反映。無論什麼番,總會讓你去聯想些什麼社會現實中的東西。

有點像中學的閱讀理解。但這是我們自發的。

這就是你所感受到的哲味。哲學不一定要很深奧,哲學即是思考

藝術作品的創作本就應該包含觀眾的解讀與評價。無論什麼經典,就是有不同的解讀,不存在大師說的就是標準答案,我說的就是過分解讀。就像父母無法支配孩子的未來,作者也不能控制自己作品的解讀和走向


記得某位實在想不起名字的大佬(貌似是瀟湘公子)說過,文學批評本來就分很多流派。有的認為批評要「遵循原意」,而有點認為作品一旦出手就不再是作者個人的東西了。

我個人是認為發掘解讀是一種樂趣的存在,當發掘出更有意思的東西時會讓讀者之間會形成有趣的互動就行了。


攻殼機動隊:以哲學的名義賣肉

EVA:以哲學的名義拖幀

涼宮春日:以哲學的名義複製粘貼

劉慈欣:以哲學的名義走穴!


題主 的提問可拆分成數個小問題,需要拆分開來一一解答。故採用「問——答」的形式回答,以求答案的清晰明了。

問:動漫中真的有那麼多哲理嗎?

答:當然有

不止動漫,整個ACGN產業作為亞文化,其中所存在的絕大多數東西必然都可以用主文化去詮釋。例如題主所提到的《魔法少女小圓》,你可以單純的說這部作品就是一部「黑暗化的魔法少女作品」,其中的「斷頭」情節,有關「魔女」的定義,只不過是在給予觀眾不一樣的思想刺激。也可以說這部作品隱含著「利己主義與利他主義」,「動物權利」等哲學思想。甚至可以去對比其與《浮士德》之間的聯繫。

問:那麼,這些隱含著的哲學思想也好,與其他作品所能進行的對比也好,真的是創作者本人有意而為之的嗎?

答:部分出於有意,部分出於無意。

先說出於有意這塊:

最常見的就是galgame中,總是甩過來的各種各樣的哲學觀點。例如在「素晴日」中,就引用了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中提出的觀點。(見下圖。)

事實上,ACGN作品中,部分GALGAME劇本都擁有極強的文學性。其中更不乏圍繞某一哲學觀點進行製作的作品。在GALGAME劇本家中,虛淵玄也好,田中羅密歐也好,麻枝准也好,奈須蘑菇也好,以及題主提到的《白色相薄2》的作者丸戶史明也好。他們每個人都擁有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

並且,GALGAME劇本文學性整體的優秀,並不意味著其他三種缺少文學性強的作品。而是由於這三類作品因為更加迎合市場,最好的例子,是手塚治虫的《火之鳥》。如果說ACGN作品中有哪一部可以被定義為「文學」,那麼一定非《火之鳥》莫屬。而除此之外,《EVA》對當時御宅群體的映射及影響,絲毫不亞於某些主文化作品。而這些,都是創作者或製作人員有意而為之的。(《火之鳥》可以直接去看漫畫,《EVA》則要去找庵野痞子的訪談。)

出於無意的部分:

這主要源自於創作者本人的相關閱歷。例如,《PSYCHO-PASS》這部作品中的「反烏托邦」世界觀是無需多說的有意的部分,但其後期,圍繞黑白兩道主角所展開的「個人英雄主義」故事則更多的源自於監督本廣克行多年來拍攝警匪片後,對於故事的「理解」。上文中提到的,《魔法少女小圓》中存在的哲學思想,也更多的可能是由於腳本虛淵玄本人對於「故事」的理解。

問:延伸問題,對上面兩個問題的總結——主文化對ACGN故事創作者的影響

答:其實依然與ACGN作品屬於亞文化有關。主文化之所以被定義為「主」,是因為它們佔據著世界文化的主導地位。因為佔據著主導地位,對生存於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擁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人可能從未接觸過哲學思想,但他在生活中,一定會在主文化的偶然影響下去思考哲學問題。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到哪裡去?」這三個哲學三大究極問題。可能是從某個小報上,在某個俗氣的電影中,甚至在網路上的調侃里,我們會莫名其妙的接觸到這句話,並在夜深人靜中簡單的去思考一下。這便是主文化對於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

動畫製作人員,尤其故事創作者中,大部分人都是接觸過大量主文化作品的文字愛好者。富野由悠季曾感嘆自己的閱讀量完全不敵宮崎駿,虛淵玄也在訪談中表示過自己對書籍的痴迷。事實上別說他們,網路上很多著名的漫評作者,他們的閱讀量都是非常驚人的。之前曾看過一篇關於《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的文章, 作者在那篇文章中書袋掉得不要太帥氣。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會問:「你說的不對啊!世界系,後世界系作品說到底不都是受《EVA》這部亞文化作品的影響嗎?」

確實如此,但是《EVA》又是受那些作品的影響呢?源頭是什麼,我想已無需多言了吧?

OK。自認為已經接到了題主的標題部分,接下來說一下問題中的其他內容吧!為了統一前後文,依然採用問題——回答的形式進行。

問:關於小圓的深奧其實不能讓成年人感到深奧

答:這裡要先明確一點:《魔法少女小圓》是在日本深夜檔動畫。深夜檔動畫從一開始就是給大人看的。日本動畫的藍海觀影群體與中國世界各國都不同,成年人佔據著主要的比例。

而且,筆者個人認為,小圓的故事重點不在深度,而在「故事」本身。單就故事性而言,小圓無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至於其他的內容,什麼亂七八糟的哲學觀點,什麼與這那那這作品的對比,即使是成年人,大多數人是注意不到的。這就和《讓子彈飛》中蘊含的政治隱喻一樣,絕對90%以上看過那部電影的人是不會知道的。

所以,重點終究還是在故事,而非深度。至於其中所蘊含的東西,是埋藏在很深處的東西。如果不去仔細分析,考究。是很難注意到的。

問:如果我們去閱讀某些「主流認可的「經典名著」」,是否可以挖出更多的哲理

答:整個問題已經無需回答。上面也說了,亞文化終究是受到主文化影響的。換言之,亞文化中所存在的東西,絕大多數主文化中都是存在的。但也可以反過來說,主文化中存在的東西,亞文化中自然也都理所當然的存在著。

最後總結:ACGN作品中存在哲理,ACGN作品中的哲理存在於故事之下。

建議題主或者想對ACGN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可以多找一些相關的文章,書籍去讀一讀。

這裡推薦一下東浩紀所著的《動物化的後現代》。

(對本答案的意見或建議,請務必在評論區)


是不是我貼的這幾部動畫,好多人一直以來覺得特別有哲理有內涵,被我一貼炸了毛?

來反駁可以,但是起碼先把回答內容看明白,然後帶上自己的論證,不然我總有種和幼兒園小朋友講話的感覺提不起勁。

為什麼總有人拿阿虛那句話來懟我?姑且不說你們拿虛擬角色的台詞評判現實行為的這個做法是不是自相矛盾了,起碼你們看好了,問動漫里有沒有那麼多哲理的人是題主,我,是答主,我說的是「沒有也不需要有」。你們看回答之前都不看問題的嗎?

以下原答案

沒有也不需要有,因為大部分人都很好糊弄,逼格弄起來他們就會覺得很有哲理/內涵/深度。

舉三個例子,fz/犬屋敷/死亡筆記/魯路修

fz中,切嗣由於養母娜塔莉亞的死認識到拯救所有人只有依靠奇蹟。而實際上有點生活經驗和知識的人都不需要通過這種血腥的方式來認識這個簡單的道理。更不會把正義單純地定義為拯救別人的性命。

犬屋敷里,作者用救人絕症來體現老頭子的高尚和獅子的轉變。這是個簡單暴力的手法但是想唬人已經很難了,看看日本吧,嚴重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導致日本即將進入三個年輕人養活一個老人的時代,而且很可能會繼續惡化。據說人如果一直保持健康可以活到大約120歲,而現實中絕大多數的死因都是病死,目前日本人均壽命在90左右領跑全球,也是老齡化的一個直接原因。現在你告訴我有個超能力者跑到醫院去把大家的病都治好了?這種違背自然違背基本社會框架的行為根本稱不上高尚,完全就是一個傻子在添亂。

最後死亡筆記,夜神月希望用殺死犯罪者的方法來把世界變得美好,這是一個和夜神月極度聰明的人設完全相悖的行為。犯罪者之所以是犯罪者,是因為人類總是會把種群里大家最不能忍受的一類人踢出去,重罪犯殺光了,輕罪犯就成了最惡之人,如果地球上是75億個聖人,那麼隨地吐痰就會成為死罪。就好像每個班級里總會有一個倒數第一一樣。

另外,夜神月一直都在通過警方獲取罪犯的信息,他自己是不具備收集信息的能力的,他能做的僅僅只是殺人,就算他成功坐實了卡密的位子,也只會淪為政府的牽線木偶,政府只會把死刑犯和想殺的人如實彙報給他,把其他的罪名都隱瞞掉或者報得更輕一點。

魯路修最後的零之鎮魂曲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我自己也是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可是,魯路修將全世界的仇恨集中到自己身上,最後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捅死,這樣仇恨的連鎖就消失了?好,就算消失了,那新的仇恨不會誕生嗎?當然會啊,人類就是要爭奪資源,爭奪的過程中就是要打要死人。魯路修的做法表面高尚,實際沒啥用,他活著憑本事作為世界君主維持和平要現實多了,畢竟還可以拿走cc的code。

不得不說他哥哥休奈澤魯的做法更有用,通過核彈頭對各國進行威脅,和現在世界上通過核彈相互制約的做法很相似,甚至更為優秀。

總的來說,動漫的作者不是學者,他們的重點也不在這裡。他們雖然不善於哲理,但善於裝出一副有哲理的樣子,讓大多數觀眾覺得有內涵就行了。


我看了那麼多動畫,已經不奢望在動畫里找些什麼哲理了,可遇不可求。

一直記得大劉說過一句話「科幻不是預言未來,只是列出了一些可能性」

動畫也這樣,不是表達什麼哲理,而是把一個不同於現世的另一個世界展現出來,

至於具體的哲理什麼的,說白了就是:

一部邏輯還算嚴謹的動畫

遇到

一群自帶腦洞的觀眾

最後就變成了所謂充滿哲理的動畫。

推薦幾部我認為還算有哲理的動畫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一拳超人》

《蒼穹的法芙娜》


推薦閱讀:

海賊王中特拉法爾加·D·沃特爾·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知乎上有哪些有意思但關注少的動漫評論者?
如何評價TV動畫《Fate/Apocrypha》?
如何評價海賊王794話?
對於路飛來說是同伴重要還是艾斯和薩博重要?

TAG:日本動漫 | 二次元 | 動漫 | 動漫評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