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帶傘的人的想法是什麼?
自己因為夏天時候放到書包里的傘一直懶得拿出來所以常年帶著。你們的想法呢?
我來為大家簡單解釋一下 @余大壯 先生吐槽的笑點在哪裡,自維多利亞以來,每一位文質彬彬,行為優雅的英國紳士出行必定頭戴圓頂硬禮帽、手拎一把雨傘,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民族文化,老版的福爾摩斯先生,就是這樣優雅古板的紳士形象。
英國人早年沒有雨傘概念,英文里umbrella(傘)的語源是拉丁語的umbella(umbra),陰影的意思,在古代都是用來遮陽。後來雨傘經由希臘、義大利和土耳其傳入歐洲,到1620年才在法國開始普及,而英國人使用雨傘要到18世紀。
只是當時的雨傘十分笨重,龐大的鯨魚骨架攀附在一根粗壯的木棍上,為了防水,布料塗抹油或蠟因而更加厚重。因此下雨天扛著這麼一個大傢伙,其實是非常傻的事情,據說當初第一個引進雨傘的旅行家Jonas Hanway,因為熱衷攜帶雨傘出行,被家鄉人嘲笑了整整三十年。
只是英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每年濕潤多雨,以至於談論天氣成為每一個英國人的日常,走在路上隨時可能進化成落湯雞,這使得雨傘在短暫的不適後,最後還是在英國流行開來。到了19世紀初葉,由於技術的進步,雨傘的重量被減到四磅左右,任何一個成年男子都可以自由駕馭,這為之後雨傘與紳士形象掛鉤提供了可能。
所謂 紳士,來自於英國中世紀的一個社會階層「gentry」(紳士階級),社會地位僅次於貴族。但按照慣例,該階層和之上的貴族階層的男性成人當時都會稱為「gentleman」(紳士)。隨著英國自十八世紀以來國勢的蒸蒸日上,資產階級力量空前壯大,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傳統上評判一個紳士的條件是看他是否擁有大量的地產,而今卻轉為是否有大量的資產和優雅的行為舉止。
然後到大英帝國的頂峰1837年-1901年,也就是維多利亞女王治下的時代,此時是英國國勢最昌盛的年代,半個地球在女皇統治之下,號稱日不落帝國。由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再加上維多利亞時代道德保守,在公學裡接受博雅教育的紳士們對自己提出了嚴苛的道德要求,於是近代紳士文化就此形成:
責任先於權利;榮譽先於利益;強者的謙卑,驕傲的服從;搏擊強梁,卵翼婦孺;不輕易承諾,但所做永遠多於所言;神態自若地相信最壞的前景,但絕不退縮;與其背棄信任你的人,毋寧死。這些就是維多利亞時代和愛德華時代英國人稱之為「品質」的東西。相反,崇拜權力、恃強凌弱,就是吉普林詩中「沒有律法的下等人」。這種人不知敬畏上帝,《舊約》上帝的雷霆之怒一定會落在他們頭上。
為什麼紳士們出行要帶著雨傘,因為英國多雨,紳士們必須為婦孺考慮,照顧那些沒帶傘或者無力帶傘的女士,這是紳士們的基本道德要求,連這都沒有考慮到的人,又如何以紳士來自詡呢?於是,雨傘就這樣與紳士的形象掛鉤了。
但反過來說,一旦紳士必須佩戴雨傘,那麼雨傘這個符號就與紳士這個符號形成了一個意指關係,在英國的語境里,人們一看到雨傘就會想到紳士,雨傘成為紳士文化與階級的能指,是紳士的象徵。
雨傘暗示著所有者的身份、地位、道德、財富和舉止,就好像奢侈品一樣標明各自的階層,紳士佩戴雨傘也就成為他們與他人劃清界限,凝聚階級認同的方式,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哪怕是在少雨的印度,紳士們也頑固地佩戴雨傘。
這樣的情況,雖然外人看來覺得可笑,到並不是一個不可理解的事情,只要人類存在圈子,就必須存在劃清界限,塑造自我認同的行為。許多知乎的用戶,言必提知乎原教旨主義,就是一個與所謂噴子劃清界限,塑造自我認同的行為。歧視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歧視鏈錯誤,紳士歧視無產階級天經地義,一如知乎原教旨主義者歧視噴子天經地義。時隔兩年,此刻誠實地來講,佯裝妥帖的背後,是真切的缺乏安全感。
以下為原答案_
以備不時之需。
出門一定帶包,包里一定有錢包、手機、耳機、鑰匙、紙巾、傘、糖、筆和小本子等等,錢包里不僅放卡和現金,還會放兩三個創可貼 = =我習慣並且喜歡隨時照顧好自己,如果能幫到別人更好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變成一個很小心的人,每一次穿雨衣,我都會戴太陽眼鏡,你永遠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什麼時候出太陽。——《重慶森林》
假裝在英國
下雨天可以去接男盆友回家Y(^_^)Y
為什麼這麼件事也能引起這麼多的討論呢?
我就是常年書包里放把傘的人。
沒別的,就是怕突然有雨。而且傘也不重,不佔什麼地方。
就像我常年帶著餐巾紙。
常年無論是草稿紙還是筆芯都不會到用完了再買。
不為別的,只為應急。坑爹的天氣預報會說:今天晴到多雲,有時陰,局部地區有時有雷陣雨!!
我膽小,還是帶把傘,就不用經常抬頭觀天象、亂擔心了。
有備無患。
單位里常備正裝皮鞋一雙、休閑鞋一雙、西裝一件,無論上班穿什麼樣,或者是上班時鞋子全濕掉,老闆要我陪著接待重要客人的時候不會失禮,有備無患。
出汗多的我出門還喜歡隨身帶手帕,我用無印的,擦汗神器秒殺一切紙巾,相對而言還保護樹木,但是浪費水,有備無患;(有人喜歡帶毛巾,這個掏出來有點誇張的說)
出門我還隨身帶一大堆卡。一直痛恨社會上實現不了真正的一卡通,令人欣慰的是星巴巴終天可以用APP替代實體卡片了。
出門我還喜歡帶個水杯準備好水,其實路上渴得一塌糊塗的時候,喝幾口水潤一潤也就行了,問題時有時候就是沒有水可以喝,有錢還買不到。我用了個戶外保溫杯子,冬天保暖,夏天保冰,神器。
我還喜歡帶個小的藥品塑料盒子,裡面放牙籤、口香糖或者常用藥品、創可貼等。塑料件密封效果良好,價格十塊錢,身邊已經有N個人跟風買了。所有這些我放在個小隨身包里,沒多大體積。
這些有備無患的事情做到了,生活就更精緻了,不是么?你也是蘑菇嗎?
習慣了。在新加坡時不是大太陽就是大暴雨,幾乎每個人都會帶傘。現在到了墨爾本,雖然每天開車,還是習慣性帶把傘在包里。
我從前也是個出門不帶傘的女漢子,常年日晒雨淋,得過且過,瀟洒恣意,瘋癲狂躁。
直到有一天,霜姐看不下去了,她說笑笑,你再這麼糙,怎麼找男朋友?
話畢,我坐下反思,想,是啊,那些嬌矜的姑娘都有了男朋友,看來還是太糙了。可是,霜姐。你好像比我還糙啊……
於是我開始學習路上的曼妙少女該有的姿態。
她們行步輕悠,肌膚白美,笑意淺淺,柔夷芊芊。烈日出門,黛眉壓皺了山根,無骨蔥指扶過額發,她們緩緩抖開順向的傘葉,指尖扣動玄機。啪嗒。她的世界落入陰影,我卻看到一片美麗。那一刻,我感到羞愧。
因為我也想擁有那樣的資情。什麼男朋友,什麼女漢子,什麼矯揉,什麼造作……我都不知道。
就是美。開傘美,雨打傘美,光斑落傘美,收傘也美,撐傘的美,撐傘的不美傘也可以美……
有些人喜歡戴項鏈,有些人喜歡戴腳鏈,有些人卻不喜歡這些首飾……你問他們為什麼,還有為什麼嘛?非要分析出,戴項鏈的愛狗,戴腳鏈的當奴?
連原始人都有的癖好,大概只有上帝知道為什麼。我喜歡就是我喜歡,I"m lovin" it!藍藍路都明白這個道理,你們還不如麥旋風強嗎?
我就覺得這些無用的習慣,裝點生活,豐富情調,沒有殺人,亦不放火。
何苦對它追根究底,一定要把人的虛偽血淋淋地剖析,這點小愛好都不讓有了,以後怎麼愉快玩耍呀。自從出門帶傘,我果然有男朋友了。
知道突然下雨沒人來送傘
因為我花了很多錢買了把很漂亮的傘
沒什麼想法啊,就是不想被淋濕啊。
衣服濕了難受,頭髮濕了貼在臉上更顯狼狽,關鍵我還天天化淡妝,妝濕了進公司就是熊貓眼。叔可忍嬸不可忍啊!
我就想在每一個突然下起暴雨的時刻,一堆行人廖落的滯留在屋檐下避雨,勇敢的少年闖入雨中大步流星的跑遠。而我默默從包里拿出我的星空傘,淡定的走入雨中。就醬~~哦,當然為了一年中為時不多的這種時刻,我需要在每一次出門都背負起雨傘的重量。其實也蠻累噠~~~PS:這樣做也是有壞處的。
曾經某一年夏天只要下雨就有一個關係不錯的男生會給我發簡訊:你在哪裡,帶傘了木有?我很擔心你。而我每次都淡定回答,放心,我包里永遠有傘的。如此三五次之後,這種簡訊就絕跡了~~~~其實我應該把這個答案貼到有哪些注孤生的例子那個問題里的~~~~~~~下雨避雨。晴天遮陽。陰天防身。
也許人家只是懶,雨過天晴後懶得把傘從包里拿出來
學霸必備神器之一 書包左邊水杯 右邊雨傘 因為經常要出去自習 不知道啥時候會下雨 以防萬一
手被東西佔著缺少安全感和行動力,寧可背很沉的包也不願手裡拿東西的主,所以從小不愛用雨傘,感覺小到中雨不用帶,大到暴雨帶了也沒什麼用,只是濕透的快慢問題,而且。。。不會打傘,打著傘也會濕。。。
因為習慣,為了防止小概率的各種突發事件,我包里各種東西都有……
餐巾紙(大包抽紙、小包紙巾),免洗手液,邦迪(防水的,普通的),牙線、潤唇膏、護手霜、防蚊液、紫草膏、提升醒腦的類似舒醒的東東,橡皮筋,小夾子,剪刀,耳機,補充Vc的果汁沖劑,速溶咖啡,潤喉糖,話梅,好吃的糖,口香糖,牛肉乾,吸油麵紙等等等……
說回傘,主要因為我家那位「淋雨小王子」愛耍酷,除了暴雨和我在的情況下他的人生木有傘啊,什麼雨中相遇必須是我見面提供道具的啊!!!
當然,他包里也很多東西:濕巾紙啊,酒精啊,還有一些重複的 反正都亂七八糟 但是需要時候很管用的東西!!
我是一個被身邊朋友深深吐槽,又在關鍵時刻被深刻愛戴的人多謝浣紗人未折,留得雨中蓋鴛鴦
以防萬一,我有把傘就一直放在書包里的,同時包里還有紙巾濕巾。
其實我是懶得拿出來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很多車上貼「五菱宏光」標誌的行為?
※公共場合不能穿拖鞋合理在哪裡?
※長時間不玩手機是什麼體驗?
※網路語言中,「速度」何時變成了「快」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