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理解薩伊定律?

看書偶然看到供給可以自動創造需求,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上周我為了討論來看這個問題……這周把當時準備pre的講稿粘上來。當然,要把話改得能聽懂一些。

【後人的解讀】

今天的薩伊定律很出名,但是出的不是什麼好名。我們都知道,凱恩斯引發一場經濟學革命,革的就是薩伊定律的命,「供給創造需求」的命。

但實際上,薩伊和亞當·斯密、李嘉圖等人屬於同一時代(比斯密晚五十年,和李嘉圖就真的是同輩人了)的古典經濟學家。這些人很少會對自己的理論作一個警句式的總結(其實大多數學者都不會吧……搞政策的人可能比較傾向於這麼做),因為那樣可能會導致政策建議的誤導(現在看來反而是今人在這麼做)。所謂」薩伊定律「就是一個典型。

今天的人印象中的「薩伊定律」,其實是由凱恩斯介紹給我們的。在凱恩斯之前,是由詹姆斯·穆勒帶來的。我們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 凱恩斯

①凱恩斯認為「供給自動創造需求」更多的是從實物經濟(物物交換)而不是從貨幣進行的一種描述。

②在「供給本身自動創造需求」的假定下,資本主義經濟總是能夠藉助市場供求力量自動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不會出現所謂的生產過剩、失業等經濟危機。然而,凱恩斯提出,薩伊定律的應用本身就有其局限性。其假定的充分就業均衡狀態只適合於長期中的特殊情況,在通常情況下,經濟體在短期內往往小於充分就業的均衡,其經濟波動的特點、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不能完全由傳統的長期理論來充分解釋。

大概意思就是:第一,薩伊此話表達了一種貨幣中性的觀點(後面說);第二,薩伊認為的這種理想情況有局限性。

凱恩斯的理解和評價我們後面再說。

  • 詹姆斯·穆勒

事實上,凱恩斯所引用的「薩伊定律」出自詹姆斯·穆勒的版本,是後者在將薩伊的思想引入英國時所轉述的。他是這樣說的:

「生產、分配、交換隻是手段。誰也不為生產而生產。所有這一切都是中間、中介的活動。目的是消費。」1803年,薩伊在穆勒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段,於是就有了完整的薩伊定律(具體見下文)。1808年詹姆斯·穆勒重新表述了薩伊定律。他寫道:「商品生產為已生產的商品創造市場,而且是這種創造的唯一、普遍的原因。」

下面我們看一下薩伊自己是怎麼說的。

  • 薩伊

我們回到他本人的《政治經濟學概論:財富的生產、分配和消費》。首先是廣受爭議的「供給自動創造需求」這句話本身。我們來看它的源頭到底在哪裡。

「一個人通過勞動創造某種效用,從而把價值授予某些東西。但除非別人掌握有購買這價值的手段,便不會有人鑒賞,有人出價購買這些價值。上述手段由什麼東西組成呢?由其他價值組成,即由同樣是勞動、資本和土地的果實的其他產品組成,這個事實使得我們得到了一個乍看起來似乎是很離奇的一個結論:就是生產給產品創造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一種產品從被生產出來的那一刻起,就在自身價值的限度上為其它產品提供了市場。當產品生產出來後,生產者急於出售,以避免出現貶值。而且他也急於出清他出售產品所得到的貨幣,因為貨幣的價值也是有保質期的。但是,出清貨幣的唯一辦法是購買這種或那種產品。因此,僅僅生產一種產品就可以立即刺激其他產品的生產。」

這兩段話,第一段說明了「供給創造需求」是什麼意思,第二段則在闡述這句話的意思的同時說明了貨幣的重要性。

【貨幣】

事實上,要理解薩伊對於市場均衡的理解,就必須理解他對貨幣的態度。

古典主義之前,英國主要是重商主義,即認為「金銀即財富」,所以鼓勵出口嚴控進口。所以之後的古典經濟學(從亞當·斯密開始)對於貨幣的態度就顯得有點矯枉過正,即他們認為貨幣只是用來中間轉手的東西,本身沒有一點儲存的價值。亞當如此,薩伊也是如此(在學說史上,薩伊就是斯密理論的整合者和傳播者,屬於他自己創見性的東西比較少)。

在交易的過程中,貨幣起到什麼作用?當時有人認為是貨幣的缺乏和需求不足導致商品銷路不暢,對於這種觀點,薩伊反駁說:「錢畢竟只是移轉價值的手段。錢的全部效用,在於把你的顧客想買你的貨物而賣出的貨物的價值移到你的手中……其實貨幣只不過是媒介而已。銷路獃滯絕不是因為缺少貨幣,而是因為缺少其他產品……在以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兩道交換過程中,貨幣只一瞬間起作用。當交易最後結束時,我們將發覺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貨幣,甚至當它被用作資本時,也從來不作為消費的目標為人所需要,而只是作為易貨交易的目標。每一次購買行為就是在易貨交易中提供貨幣,是對循環的促進。從流通中退出的唯一作用可以被稱作窖藏或藏匿,這樣做總是被看做是為了再次使用的。

也就是說,薩伊的貨幣理論不僅是貨幣中性,還是一種非常絕對的貨幣中性:他認為貨幣一丁點價值也沒有,任何人只要拿到貨幣就要馬不停蹄地去換成別的東西,不論是商品(消費)還是廠房(投資)。即使有儲蓄,也至少是在銀行里的儲蓄,而不是像駱駝祥子一樣把銀元藏在葫蘆里的「儲藏」,也就是說,貨幣不離開流通領域。因為,被守財奴式地「貯藏」起來的貨幣是一種「dead stock」,沒有人會做這樣的事。

這就好理解他的「供給創造需求」是怎麼回事了:生產過程結束了,報酬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做出貢獻的三方即勞動、土地、資本,人們拿到報酬後,立刻進行消費、投資而不願意把貨幣留在手裡。所以,生產出多少,就一定會帶來多少需求。注意,生產X的過程產生對Y的需求,如前面的同學所說的一樣。這是一種比較直觀的理解。

理解薩伊的貨幣中性是理解他市場供需理論的基礎。沒有貨幣中性這個條件,他的供需理論無法實現。但我們能看得出來,這個條件很苛刻。

回到我們說凱恩斯對於薩伊定律的理解。貨幣中性,沒錯;只適用於長期,也沒錯。這正是在20世紀60年代滯脹普遍發生,凱恩斯政策帶來惡果後,一些學者重回古典主義尋找答案,給原來的理論加上的限制條件。

總結一下,對於「供給創造需求」這句話,從今天的主流觀點看,沒錯,只是需要嚴苛的限制條件;單純就這句話來說,凱恩斯的理解也沒錯。所以,凱恩斯革命,革了這句話的命,他的觀點是沒錯的,而今天的供給學派重回薩伊反對凱恩斯,也是沒錯的。條件不同而已。

如果只討論「供給創造需求」即所謂,那麼應該就到此為止了。但是,如果我們要討論的是薩伊,那就還沒有。

如前所述,薩伊及同時代的古典經濟學家不太會把自己的理論精簡成警句到處喊口號。所以,「薩伊定律」(Say"s law)並不是薩伊理論的全部。薩伊的理論,Say"s laws of market,都有些什麼內容呢?

【Say』s laws】

薩伊的理論(或者說,是他和同時代其他古典經濟學家的理論)有以下六點主要內容:

(1) 與重商主義強調金銀積累不同,薩伊更強調國家整體福利的重要性(the primary importance of the real sector of the economy for
national welfare),而貨幣只是一種中介。

(2) 否認過多的儲蓄或貿易盈餘會導致家庭產品需求不足(they rejected claims that excessive saving (or an unfavorable trade
balance) would reduce demand for home products)。

(3) 否認需求不足是阻礙經濟繁榮的最大威脅,認為最大的威脅是生產能力和生產意願的缺乏。這一點和亞當·斯密等人是一致的。

(4) 資本的積累(saving)會迅速轉變為生產投資。

(5) 投資比浪費性的需求【軍隊,奢侈品】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更重要。

(6) 反對恐懼技術發展的論調。認為技術進步短期減少就業,但長期創造就業。

第一條中的貨幣中性我們已經說過了。

第二條中,不承認有效需求不足。我們反對對「薩伊定律」的曲解,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否定了需求不足的存在。正是因為此,古典經濟學碰上大蕭條栽了個大跟頭。

( 薩伊或許曾經懷疑過大範圍過剩的可能性,他在1820年給馬爾薩斯的一封信中有提到這一問題。但僅此而已,他即沒有認為這和「有效需求不足」有什麼關係,也沒有對此作出解答。他之後的一些文章中大約可以看出他是怎麼解答自己這一疑惑的:既然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那麼大範圍過剩也就不可能。實際上是回到了原點。沒有這樣的原因,不可能產生那樣的結果。)

第三條,也不是薩伊本人的原創。這和亞當·斯密、李嘉圖等人的想法是一致的。一方面是薩伊的理論本身否定了需求不足的存在,另一方面他的觀點和當時的歷史背景也有關。我們後面會說到。

第四條,這是貨幣中性的結果。這一條和第二條放在一起,解釋了他為什麼認為儲蓄不會導致需求不足。不存在「守財奴」式的貯存,儲蓄起來的貨幣會立刻變成投資。

第五條,某種程度上是針對當時法國戰後民生凋敝的情況以及貴族階級的。

第六條,對於失業問題,在當時也有一些事實可以證明,所以,薩伊本人並不反對這一點。而且,他甚至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公共支出,公共設施的建設」來解決這些人的問題。但長期中,技術進步導致就業崗位的增加。這和今天的看法也是一致的。

我們可以看出,薩伊的理論是一個大的體系,而遠遠不是一條「供給創造需求」就可以總結的。這一條可以說是概括了他對均衡的理解,但遠遠不是薩伊理論的全部

而且,另一方面,Say』s laws是不是就是薩伊的laws?絕對貨幣中性,市場自動出清,這種非常理想的情況實際上是亞當·斯密的創見。我們知道薩伊是亞當·斯密理論的一個整合者和傳播者。【事實上穆勒在引用薩伊的理論時說他是個不怎麼高明的抄襲者……】

但是薩伊在描述的時候並不是非常絕對的。他在「儲蓄行為不減少消費」的表述之外又加上了:「假定儲蓄之物被再次投資,或者被儲藏用於生產性勞動」,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個絕對化的表述。而且,前面我們提到,在後人理解的「供給創造需求」的基礎上,資本主義經濟總是能夠藉助市場供求力量自動達到充分就業的均衡狀態,不會出現所謂的生產過剩、失業等經濟危機。但薩伊對於它的成立也不是持絕對態度的,比如剛才提到的技術進步導致的失業。

當然,這也只是一些零碎的想法,沒有成體系地出現在《政治經濟學概論》中,對薩伊的總體理論不會有任何動搖。那麼這一點零碎的讓步意義何在?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當時存在的一些現實情況促使他們承認一些短期的不均衡的事實,但長期中是均衡的。而薩伊等經濟學家由於歷史局限並沒有去深入探討「短期」存在的一些問題。或許這就能說明薩伊本人也認為均衡這只是一種長期的結果或趨勢。這就很有點意義了——畢竟,在凱恩斯以前的主流經濟學家們通常是不太注意短期的。當然,由於它太小了,如果你想忽略不計也可以。後人永遠不可能像作者自己那樣知道他們在想什麼,說不定我這個已經過度解讀了。

【現實意義】

薩伊定律不可否認地有其歷史局限性。但,歷史也證明了他的理論不是一無是處。首先,對於當時的歷史現實,它是有意義的。看下當時的法國是個什麼樣子吧:

①嚴重的經濟危機。1803-1815年是拿破崙統治法國時期,法國與歐洲多國發生戰爭,連年戰亂一方面使得法國的國際環境及其惡劣;另一方面,由於政府重心不在生產上,法國國內遭遇嚴重的經濟危機,惡性通貨膨脹和蕭條生產是那一時期法國的常態,貨幣幾句貶值,經濟下滑嚴重,市場上的產品嚴重供不應求。

②東西貧富差距嚴重。工業革命的興起讓法國的部分地區如巴黎盆地、阿爾薩斯、洛林等東部地區率先富了起來,這些地區金融資本雄厚,購買力極強;而法國西部則依然是以落後的農業為主導產業,地區產業單一,人民購買力很弱。東西部之間發展的不協調造成一部分人有很強的購買能力,而另一部分則缺乏購買力。

③新技術湧入。1825年英國取消了禁止機器出口的法令,法國從英國引進了一大批蒸汽機、珍妮紡紗機等工業機械,法國工業技術得到極大提升,產業革命蔓延到各個行業,及其生產逐步替代工場手工業的主導地位,法國在產品供給側能力顯著增強。

薩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面對法國供給能力與需求能力之間的矛盾,認為法國不應從需求側入手,當務之急是從供給側入手,提高生產能力,擴大生產規模,進而增加產品需求,這是符合發展需求的;另一方面,當時的法國和中國剛改革開放估計差不多,投什麼都賺,應該沒人會想到以後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

--------------------------------------------------------------------------------------------------------------------------------------------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1.今天的「薩伊定律」被默認等於「供給創造需求」,但是這一說法不是來源於其本人;

2.如果一定要說這句話和薩伊的理論有什麼聯繫,它可以當作薩伊理論中市場均衡部分的概括。但是也是有條件的——不要想當然地從字面上認為是生產了就能賣出去。它是從總體角度說話的;

3.在第2條的條件下,可以把「供給自動創造需求」叫做「薩伊定律」。它沒有錯(從今天的主流觀點來看),只是缺少了一些條件(條件很嚴苛);另一方面,凱恩斯在引述這一定律時也沒有理解錯,也沒有批評錯——他批評的就是少的這個條件;

以上三條是針對「供給創造需求」這個狹義的「薩伊定律」(Say"s law)。

4.但事實上,薩伊的理論本來叫"Say"s laws of market"。是一個理論體系。雖然屬於薩伊獨創的少,但是在傳承、整合前人理論上,還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5.這個理論體系中,不承認需求不足,是真的;對貨幣的看法不切實際,是真的;說它過時或者錯誤,是假的;

6.如果考慮薩伊生活時代的歷史背景,他的整個理論體系,包括他對市場供需的理解,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7.補充:薩伊在中國得到的態度和他被馬克思批評還是有些關係的,當然不是完全的因果,但是推波助瀾的作用還是有一點的。

--------------------------------------------------------------------------------------------------------------------------------------------

第一次在知乎上寫答案……非原創。說過是課堂作業,是群體抄襲+整合的結晶,所以參考就不引了……太雜,而且有的參考我看著就不太靠譜。【如果我的答案和之前的答案有重疊,要麼是看了一樣的論文,要麼就是我們當時的源材料有來自這個問題的……】總之算是找了不少料然後自己琢磨琢磨做了個菜譜。水平也不高,只能算是個普及的級別。

歡迎高手批評指正。


一、對 Say』 law 的誤讀。

凱恩斯在他的《通論》中批判過「供給創造著自己的需求「這種說法,但是他所批判的這句話是他自己的薩伊定律,而並非薩伊的原意。事實上,凱恩斯所引用的這句話出自詹姆斯·穆勒的版本,是後者在將薩伊的思想引入英國時所轉述的。

---------------------我--是--分--割--線-----------------------------------------------

二、Say 的原意。

按照薩伊的原意:

《政治經濟學概論:財富的生產、分配和消費》

「一個人通過勞動創造某種效用,從而把價值授予某些東西。但除非別人掌握有購買這價值的手段,便不會有人鑒賞,有人出價購買這些價值。上述手段由什麼東西組成呢?由其他價值組成,即由同樣是勞動、資本和土地的果實的其他產品組成,這個事實使得我們得到了一個乍看起來似乎是很離奇的一個結論:就是生產給產品創造需求。」(P142)

「值得注意的是,一種產物一經產出,從那時刻起就給價格與他相等的其他產品創造了銷路。一種產品被生產出來,所有者急切地想立即賣掉,否則產品價值將在他手裡消失,如果賣掉之後得到貨幣,他同樣急切得花掉貨幣,因為貨幣的價值也不是長久的,但是花掉貨幣的唯一方式是購買其他產品。因此一種產品的生產立即為其他產品打開銷路。」

由此可見,薩伊的意思並非是X商品的生產創造對X商品的需求,而是X商品的生產創造對Y商品的需求!

---------------------我--是--分--割--線-----------------------------------------------------

三、薩伊定律對現實的啟發。

知道了薩伊的本意後(X供給創造對Y的需求),我們再來看薩伊定律,他實際上講的是一個生產結構的問題,不同於西斯蒙第、馬爾薩斯、凱恩斯等人,薩伊認為需求不足不是因為生產過多,而是生產結構出了問題。 因而,薩伊定律對現實的啟發是:刺激需求的政策永遠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急政策(薩伊定律的核心在於關注一個社會的長期生產結構),需求刺激的政策也許在短期內可以發揮一些作用,但無益於長期發展。


謝很久以前的..邀。

不知道為什麼@李哲民的回答會被摺疊,並沒有出什麼大問題。

簡而言之,補充。

長期下:商品的生產(即供給創造商品的需求,以價格來描述(全部或部分)其內在價值,通過貨幣方式來交換,商品交換是通過貨幣交換來表現的。即人們總體效用的創造由財富的生產產生。 @江邊飛鳥的不可能總體生產過剩從另一表述方式來說,即所謂「多出」的部分通過貨幣的方式轉移到了其他人的手中,總體上沒有變化。

之後薩伊分產業(尤其是產權的市場存在性)、不同貨幣方式來分析。

至於當供給與需求不等的時候發生的事兒:

奧地利學派的霍衛茲(不是那個心理測驗的)補充了兩個前提:價格完全靈活變動、貨幣均衡(中性)。

薩伊並沒有說當這些假設不滿足時就出狀況,而是提供了出狀況的解決機制。當貨幣供給暫時地多過需求(gluts)時,由於貨幣的暫時缺乏,部分商品變得無法售出,那麼貨幣起到調節作用,生產這些商品的人(勞動力)變少而生產其他商品的人同其他商品一起,變多或者變少(取決於替代品、補充品),之後回歸均衡;當貨幣暫時地少於需求時(Scarcity),過剩的貨幣在短期會提高價格但是長期還是會回歸(貨幣的購買力重新被分配)。

所以重要的是相對價格,不斷在不同人中轉移「多出」/"過剩"的部分,而現實中的偏離則是由於兩個假設的不滿足。

來源:

Say, Jean-Baptiste. A Treatise on Political Economy. 4th ed. New York: Augustus M. Kelley, 1971 [1880].

Horwitz, Steven. "Say"s Law of Markets: An Austrian Appreciation," In Two Hundred Years of Say"s Law: Essays on Economic Theory"s Most Controversial Principle, Steven Kates, ed.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2003, 82-98.


薩伊的市場定律可以這麼表述:「不可能產生總體生產過剩」。

-----------

還是從來源上體會一下這個定律。

1、在赫赫有名的亞當?斯密的導師弗蘭西斯?哈奇森的著作中有這一思想最早的表述,斯密本人也曾指出:「某個特定的商人,其倉庫中有過剩的產品,他有時可能會因為不能及時賣掉它們而遭受滅頂之災,(但是)一個國家不可能出現同樣的情形。」

2、詹姆斯?穆勒在其後這麼描述的:「如果一個國家的購買力完全可以用其年產出來衡量……年產出提高得越多,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更多地拓展這個國家的市場、購買力和真實購買。」

3、薩伊是這麼說的(非原文,大意):「如果一個商人只接收貨幣來交換他的產品,那麼他要貨幣幹什麼呢?他得拿來購買原材料或各種食物等等,因此,他需要的是產品而不是貨幣。即使得到貨幣是為了儲藏,但最終目的還是來購買某種東西。......(接下來薩伊放大招了)......一種產品被生產出來,所有者急切地想立即賣掉,否則產品價值將在他手裡消失,如果賣掉之後得到貨幣,他同樣急切得花掉貨幣,因為貨幣的價值也不是長久的,但是花掉貨幣的唯一方式是購買其他產品。因此一種產品的生產立即為其他產品打開銷路......」

4、明白點說:「經濟增長,商品供給多了吧,嗯工資也多了吧,工資多了幹嘛?買東西吧!」。這不就是供給創造本身需求么?或者這麼來看:「一個國家生產得越多,可以出口更多,同樣因此可以支付更多的進口。」在國內和國際貿易中,從長期看:供給會創造它自己的需求。

---------

只是解釋薩伊定律,這個原理也是有前提和瑕疵的。

---------

以上,薩伊定律。

參考:

Say, treatise.


適用於物物交換的經濟社會,一個商品的生產目的在於交換另外一個商品,即供給產生需求。不適用於貨幣貿易的經濟社會,在貨物交換到錢幣「驚險一躍」的過程中,不存在供給產生需求,一旦賣不出去,就閑置了。


通過對比薩伊與凱恩斯的基本差異,回答這個問題

參考:經濟思想史的趣味(賴建成)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規則形狀的銀可以做貨幣,而銅必須做成制錢才可以成為貨幣?
中國騰飛的經濟是否說明中國的教育在宏觀上沒有問題?
在網路遊戲中(如魔獸世界)進行經濟學實驗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鄉村凋敝的情況下,是否應該引導人才迴流?
為什麼好的工作機會更容易聚集在大城市?

TAG:經濟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