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發怒應該是怎麼樣的?

君子要怎麼發怒,才能符合君子的行事準則?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此為君子之怒。


說此事,得先明君子之含義。君子之意,最先是指統治者,《國語.魯語上》中說:「君子務治,小人務力。」古代學者有解釋說:「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為君。」泛用開後,又指主使主導一方,如君臣,君為臣之綱,如夫君,夫為妻之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等。是一種等級反映。

因要美好尊者,故君子與小人又成為有德與無德的區別稱謂。

最常用的君子含義,是指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目標。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不言利;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君子不黨;君子不奪人所愛等等,講胸懷、講克已、講大局、講信用。在舊文化中,說穿了,這都是維護舊秩序的需要。到了今天,又有能遵從一定規則自覺修養的含義。

我想提問者在今天來就此提問, 其意思應當是:能自覺修養到君子樣的人,發怒是怎麼樣的,怎樣發怒,才符合君子的行為準則。

這真不好說。

君子坦蕩蕩,怒則怒也,還要考慮怎麼發才有君子風範,就不坦蕩了。

君子不言利,商場中就沒有君子了,所有受騙上當,經營失誤而大損等等,皆可以愛怎麼怒就怎麼怒,既已經商,在商就得言利,沒君子了,還怕什麼沒有君子之風呢。

淪落到孔乙已地步的讀書人,也是君子不起來的,連發怒的資格也沒有,被人奚落後,漲紅了臉,也至多敢說點:「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當然,氣受大了,又爭不過對方,好漢不吃有虧,發個狠,來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能君子一把。

其實,難就難在用了「君子」二字。不丟掉這兩個字,總要循名責實,就這也不是那也不對。丟掉了就輕鬆了,當怒得怒,得個發泄,也就輕鬆了;權衡下利弊得失,忍氣吞聲,忍了就忍了;怒而不發,換為對對方的暗諷,或者還不敢,對方太厲害,來個「兒子打老子」之類的自我解嘲也未嘗不可。你要不丟,頂著個君子的帽子,無非是自欺欺人罷了,自欺欺人,還算君子么?

至於強者對弱者,只要是仗勢仗力仗權欺人,沾著「仗」「欺」二字,再怎麼講究方式方法,也不君子,而恨鐵不成鋼的率真一怒,也未必都是錯。朋友同事之間,相互尊重,是良好關係中的應有之義,喜怒哀樂也會常有,言行之前,總要想下是否君子,也難免有酸迂虛假之嫌。

換個說法罷 ,中國人頂著個要當君子的帽子,已經生活得夠沉重了。在謀略的範圍內,許多算明智,不能算迂,不能算迂的關鍵在於,不能老搞自我安慰,知難而退,能爭之處當爭,只是要懂得爭在要害處、管用的地方,懂得用好規則,不要踩錯了點子。別讓魯迅先生顯靈,再來說什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就好,至於是不是君子風範,就別管那麼多了。

謝邀。


君子怒而不畏死。

我覺得這才是一個君子動怒最應該有的特徵。魯迅說: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君子如怒,必而有勇,不畏形勢。

只有偽君子才會小心翼翼維持君子形象不是么。

君子動怒,側重的是怒而不是君子,是一個君子動怒,而不是一個動怒的人在維持君子的「形象」

動怒,怎麼還去謙遜有禮呢,怎麼還去有理有據呢,這些不都是在動怒之前的君子之行么?

君子如怒,行必野,事見反常。君子不爭,不是怒而不爭,君子怒而爭你死我活。

P-吐槽-S:我想,怕是今人做不到,才時時刻刻想著怎麼可以把不做君子變得正當甚至正確吧。怕得罪上司而不敢直言,怕惹禍上身而不敢仗義,怕會損己而不助人,怕會吃虧而小心算計。

沒有了君子,我們只好安慰自己,我們只是一個沒有必要遵行高尚操守的普通人。

嗯,我們引以為豪地做出了第三種選擇——不抽刃。


無考據,不裝逼。

要見君子之怒,可見此文:上海法官買春案爆料人: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復仇

我認為「上海法官買春案」報料人老陳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君子之怒:

1,面對不公正卻無法改變的結果,在明知奮起反抗無用的情況下,以退為進。很多人並不能做到這點,怒髮衝冠,粉身碎骨也要爭一時之快,反例可見 不計其數的激情殺人事件,往往人在受到非議,挫折之時心情激昂,落下此事,毀了一輩子;只能得到些許同情卻得不到讚頌;

2,將個人的復仇和正義的伸張和為一體,一劍絕殺;反例可見楊佳案,冀中星案(在這裡沒有任何貶低楊佳,冀中星的意思,對他們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但是他們所採取的反抗方式並不是最妥當適宜的);

3,計劃周詳,執行徹底,耐心毅力十足。

君子也是人。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人之共有,君子也不例外。只是真正厲害的人,會把即使是復仇這種事情,也裝扮得像一件藝術品。



哼哼哼哼哼哼哼
哼哼哼哼哼哼哼
哼哼哼哼哼哼哼
哼哼哼哼哼哼哼
哼哼哼哼哼哼哼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在我理解,君子是一種道德和人生境界,而不是某個群體的代稱,在這個境界的人,有高尚的品德,有積極貫徹的原則,有比較崇高的追求,有獨特的知識修養等等。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的追求、原則和品德才是判斷他是否達到了君子境界的標準,特別說明一下,這個追求必須是比較崇高的,不只是限定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小群體的利益,這應該是區別於"豪俠「的主要特徵,很多」豪俠「之所以不是君子,我覺得就是缺少了崇高的追求,總是限定於個人利益或者小團體的利益。

但是君子也是人,是人總會發怒,唯一的區別大概是君子發怒時還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不會忘了自己的追求,仍然是為了自己的追求選擇合適的措施應對,然後話說回來,人生氣的時候可能不會想那麼多,只有一些本能和長時間的行為習慣留存,而這些東西往往都是很簡單的,但是又能影響你邏輯判斷過程的,所以我覺得君子發怒的準則,如果有,那麼就應該是孔子說的這句:」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可能一般人生氣,比如我被某人惹氣了,邏輯過程是這樣的:

採取行動--這個行為後果如何?--損傷到他的利益--誰讓你丫招惹我,干!

(之所以我還有第二 三步的思考是因為我好歹讀了兩年書,本能上先會想想行為後果)

然後我猜想的君子邏輯過程:

採取行動--後果如何?--按照自己的認識來說,這樣是正直的--那就這樣。

君子的追求從來都應該是和正直不衝突的,也就是說如果他堅持正直最後一定是有利於自己的追求的。所以他生氣的準則也應該是符合正直的。

PS:我覺得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我理解的這個怨字更偏向於衝突,後面的德字更偏向於恩惠


他平日里脾氣很好,不僅為人正直而且也很有風度,是我們公認的君子。但不可否認的是,脾氣再好的人也有爆發的時候。這回看樣子是徹底把他給忍毛了。只見他猛地一拍桌子,蹭地站立起來,一張臉脹得通紅,眼睛充滿了血絲,鼻孔也因為緊張而一開一翕,雙唇緊閉,一句話也不說。我們都被這種氣勢所震懾,在他的目光掃視下,人們紛紛低下頭去,在坐的百餘來號人竟是無人敢直視他的雙眼。此時此刻,就連呼吸都已是一種罪過,空氣彷彿凝滯,沉重的氣氛折磨著我們每個人那脆弱的神經。就這樣僵持了幾分鐘,他突然間隔空揮了揮拳,調轉頭去,衝進房間一把甩上門,那一聲關門的巨響讓每個人膽顫。雖然他已離開,但我們卻沒有人願意打破這種沉寂,會場中靜得可怕,我只聽得見自己心跳的聲音。

就這樣,我們坐在位置上,安安靜靜地坐著......一分鐘......兩分鐘......兩分三十秒......從門的另一邊,飄出輕聲的抽泣......


色厲內荏,想玩陰的,過後卻忘掉了,君子事多。


不怒自威,發必中節也。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君子發怒大概有幾個特點吧,一是發怒的原因,不是因為一些利益得失而動怒,不輕易動怒,對事不對人。二是發怒的方式,義正詞嚴,不口出惡言,不遷怒他人。三是情緒的控制,當事而怒,不因怒火而波及自己的其他事情的處理。

君子之道仁義貞正,當然不是不能發怒,而是要有理有節


君子不會怒的,只會考慮如何應對。


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發乎情止乎禮。

君子不遷怒,不貳過。

君子的怒火保持在怒火的範圍內,不會因為憤恨制度而對幼兒園的孩子下手。

君子即使發怒也不會破壞自己的原則,即使下一秒就要生死相見,也要彬彬有禮。


  分析 「君子」一詞在《論語》中的意義,有必要考察它在早期典籍中的使用情況。「君子」在《尚書》中出現7次。3次在偽古文中,4次分見於《酒誥》《召誥》《無逸》《秦誓》:

  《酒誥》: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爾典聽朕教。

  《召誥》: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

  《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秦誓》:俾君子易辭,我皇多有之。

  其中「百君子」是固定搭配,意即「百姓」,另外3處的意思比較一致,指有地位的人。

  在《詩經》中,「君子」已是使用頻率很高的一個詞,共計出現達180餘次,指稱的對象主要有以下幾類:一、女子的丈夫或者情人,如《君子於役》:「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草蟲》:「陟彼南山,言其採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二、有身份的人。可以是周天子,如《蓼蕭》:「既見君子,為龍為光。其德不爽,壽考不忘。」可以是諸侯、大臣,如《庭燎》:「夜如何來?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雲漢》:「大夫君子,昭假無贏。」還可以是小臣、弄臣。如《君子陽陽》:「君子陽陽,左執簧,右招我由房。其樂只且!」三、渴望見到的朋友。《晨風》:「未見君子,憂心欽欽。如何如何,忘我實多。」《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四、賢人。《有杕之杜》:「彼君子兮,噬肯適我。中心好之,曷飲食之?」《鳲鳩》:「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五、頌辭中被頌揚之人。《桑扈》:「交交桑扈,有鶯其羽。君子樂胥,受天之祜。」《鴛鴦》:「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君子」在《周易》里也是一個常用詞,出現約120次,但在經文中不足20次,且經文中的意義與傳文中有明顯的不同。經文里「君子」意義有二:其一,如朱子所言,「君子指占者而言」。《易經》經文為占卜之辭,卜辭是說給問卦者聽的,因此,「君子」在經文里常指問卦者:「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其二,有地位的人:「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君子吉,小人否。」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幾點結論:一、在先《論語》時代,「君子」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對男子的稱謂。鑒於其在《詩經》中的使用情況,我們甚至有理由認為,「君子」在當時是較一種口語化的稱呼。二、很多情況下用來指稱有一定地位的人。三、在等級社會裡,有地位者往往也受人尊重,所以「君子」在使用的過程中也帶有了褒義。四、「君子」「小人」之別只是有地位者和平民百姓的分別,沒有道德的意義。

  「君子」一詞在《論語》才具有了全新的意義,由一般性的稱謂變成了道德理想的踐行者。「君子」 在《論語》中出現達105次,頻率僅次於「仁」,對於「君子」的含義,《論語》作了多方面的解說:

  1、君子的顏容儀錶: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學而第一)。

   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鄉黨第十)。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堯曰第二十)。

  2、君子的言談舉止: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八佾第三)。

   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泰伯第八)。

   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歷。(微子第十八)

  3、君子的心態:

   君子坦蕩蕩(述而第七)。

   君子不憂不懼(顏淵第十二)。

  4、君子的修養: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顏淵第十二)。

  5、 君子的操守: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第十五)。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衛靈公第十五)。

  6、君子的處世原則: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學而第一)。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行,就有道而正焉(學而第一)。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第十四)。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衛靈公第十五)。

  7、君子的交友方式:

   君子周而不比(為政第二)。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顏淵第十二)。

   君子以文會友,以有輔仁。(顏淵第十二)

  8、君子的道德理想: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第四)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可以說,《論語》中的「君子」,是一副完整的「道德君子」的形象。對於《論語》創造「新君子」之事,前輩學者多有論及。胡適在《中國哲學史綱要》中說:「孔子又提出『君子』一個名詞,作為人生的模範……孔子所說君子,乃是人格高尚的人,乃是有道德,至少能盡一部分人道的人。」余時英先生《儒家的「君子」理想》亦云:「君子的觀念至孔子時代而發生一大突破,至王陽明時代又出現另一大突破。」「君子到了孔子的手上才正式成為一種道德理想。」然而,對於「道德君子」濫觴於《論語》的意義,前人的研究是不夠的。

  《論語》思想體系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它的現實性。孔子既不語「怪、力、亂、神」,弟子問死後之事,他也說「不知生,焉知死」。孔子有遠大理想,但在他的精神世界裡,並沒有彼岸,沒有要信仰的神靈。孔子所提到的最高人格化概念就是「聖人」,但聖人不是神,而是人,是幾近 「至善之人」。而且,聖人並不神秘,孔子衡量聖人,也是用現實的標準。子貢曾問:「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答:「何事於仁,必也聖乎!(《論語·雍也》)」 所以,「聖人」在《論語》中,不是信仰的對象,而是學習的榜樣,是努力的方向。因此,後世儒者並不諱言「學為聖人」的想法。《孟子·公孫楚上》云:「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荀子·修身》:「學惡乎始?惡乎終?……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這種思維方式是中國軸心時代的一個思想原點,對中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佛教傳入中國後,至唐代禪宗出而徹底中國化,《壇經》記惠能見五祖弘忍時,弘忍和尚問:「汝何方人?來此山拜吾,汝今向吾邊復求何物?」惠能答曰:「弟子嶺南人,新州百姓,今故遠來禮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這種想法和「終乎為聖人」一脈相承,在西方的基督教世界,是不可思議的事。

  至於「聖人」和「君子」的關係,孔子也是交代得比較清楚的:「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顯然,「聖人」和「君子」是同一理想的兩個級別。《荀子·修身》則對這一理想的修行層次作了更明確的說明:「好法而行,士也。篤志而體,君子也。齊明而不竭,聖人也。人無法則倀倀然,有法而無志其義則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類然後溫溫然。」

  正因為「君子」是「人」的道德理想,而且是通往「聖人」的一個過程,所以,孔子對「君子」的要求並不求全責備:「君子而不仁者有矣乎,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也就是說,君子是可以有缺點的,不是完美的。孔子不僅不語「怪、力、亂、神」,實際上連「聖人」也罕言,《論語》中「聖人」一共只出現4次,說得多的就是「君子」。因為在孔子的道德理想中,做「君子」是現實的要求,而做「聖人」則是終極的目標。

  《論語》的「君子理想」排除了對神的崇拜,強調人的努力,而且肯定了人能為至善「聖人」的可能性,這無疑是對於人性的張揚。但沒有來世的威懾,沒有靈魂的約束,對於人性中的惡就缺乏有效的控制。中國2000多年來的政治與教化,不是「德」,就是「刑」,沒有「末日的審判」。福耶禍耶,一言難盡。


公私之別

《孟子》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對曰:「王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於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聖王因天下不安而怒,怒而安天下百姓,以其至公也

其它答案里說的「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為何天下縞素悼之?一個道理啦。


君子發怒不惡言


節自《戰國策.魏策四》(不喜古文者請直接下拉至黑體字。)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首先,要有一個君子


首先,看你個人心中的君子是什麼標準,以道德角度來講,君子不會發怒


推薦閱讀:

你有什麼話想給20歲的男孩說?
為什麼飛機起飛之前廁所不開放?
年輕人如何活的通達?
還有一年就要大學畢業卻還沒找到生活的意義,感到迷失,怎麼辦?
「活瓷」真的有用嗎?

TAG:生活 | 道德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