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外國呼吸「自由的空氣」是什麼感受?


上面的回答都這麼多字。。。

2010年9月30日,當我踏上不列顛的國土時,已經是晚上快八點了。我是在伯明翰機場下的飛機,當我呼吸到國外自由的空氣時,我腦中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去,人呢?」


「自由的空氣」可能體會不到,不過 「PM 2.5 常年低於 10 μg/m^3 的空氣」倒是立馬有感覺……


其實突然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時感受並不是很明顯,

但是在有新鮮空氣的地方呆久了,

突然回到原來的地方時,

會感到很嗆鼻。


我來說一個不那麼切合的答案。

當時女友剛去日本,我在國內。約定好了中國時間每個晚上8點必須通電話。連續兩個月,天天如此。直到有一天,女友告訴我要出去和同學吃飯,可能要晚點回來,我也沒在意。

後來一直等啊等,一直到日本過了凌晨2點鐘,還沒有任何消息。這個時候我有點急了。堅持地熬了1個小時,到了3點終於崩潰了。給女友的媽媽打了一個電話,說明了一下情況,然後準備繼續採取措施了。

這個措施就是,報警。大家不要覺得我在大驚小怪,我給大家還原一下當時情況。首先,女友是出去吃飯,她沒有說是出去唱歌或者去夜店,總之沒有去需要很晚才能去的地方。其次,日本的手機是運營商綁定2年的,預付費,不存在話費打完了的情況。再次,正因為如此,如果女友行程臨時有變動,需要很晚回家,一定會打電話告訴我。最後,說一個極其特殊的情況。因為長途電話貴,所以我和女友都是用SKYPE聊天。女友有兩個手機,一個是中國買的蘋果,在日本無法入運營商的網路,所以無法使用,只有在有WIFI的情況下才能用,成了itouch;另一個手機是在日本簽訂的合約機,是最便宜的功能機,而且為了省錢,沒有在這個功能機上開通網路。於是出現的情況是,只有在有WIFI的情況下女友是能有SKYPE聯絡的,到了大街上,就完全失去聯繫了,功能機上沒有SKYPE,而且也沒有網路。女友中國時間在8點鐘給我留過言,「馬上吃晚飯了,很快回去」。但是就是在那裡以後,她再也沒有回過我簡訊,以及我打過去的電話,大家知道SKYPE從中國打日本打手機是很貴的,而且SKYPE的原則是,只要連上就開始計費,不管對方接了沒有,。於是,我總共打爆了2張120分鐘卡,花了400人民幣,她都沒有接。那麼可能的情況有兩個,一個是手機被偷了,另外一個是她人走到了大街上,人出事了。手機被偷也不大可能,因為她完全可以借同學電話發微信給我。於是就只剩下最後一種可能性,就是人出事了。

報警當然是得上日本報警。首先需要找到電話號碼。但是由於我不會用日語搜索,找出來的很多結果都不是那麼精確。於是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打電話到中國駐日本領事館。於是上外交部網站查詢到後,打電話過去詢問。領事館總是會有一個24小時的緊急聯絡電話,打過去,響了很久,在我絕望的時候,有個人過來接了電話。估計剛睡醒,帶著睡意的聲音問我找哪個。我把事情簡要地說了一下,說就是想要個號碼。因為每個領事館都有緊急聯絡的當地機構的號碼。但是領事館工作人員,把我當成無賴了,千方百計地要趕我走,還很不耐煩的吼我,我說我只是想要一個電話而已,他說你可以上網上查,我說當地的小派出所的電話我上哪裡查啊?而且SKYPE是不能撥打緊急電話,比如119這種。難不成讓我打去日本公安部問啊?公安部也下班了啊。於是,我聽到了這輩子最不像人說的話,他說這種人丟了日本警察局不會管的,過24小時,再報案吧。還沒等我有反應,電話就被掛了。

於是,我上了谷歌翻譯,翻譯了地名,找到了女朋友所在的日本縣(相當於省),在日本雅虎上搜索XXX縣 POLICE DEPARTMENT。抱著試一下的心態,居然成功找到X縣公安廳。進入網址後,首頁有個顯著的號碼,是普通座機號,於是我抱著試著的心態打了過去。

響了兩下,突然聽到mo shi mo shi。在興奮之餘,突然不知道該說什麼。於是下意識說了一句,「I can"t speak Japanese,is there anyone who can speak English"?日本聽到後說了一堆日語,於是我不斷重複,English!English! 那邊終於反應過來,啊,英語!於是就開始su mi ma sen,wait a moment。期間在等的時候非常囧,電話沒費了,還斷過一次。於是又打過去,又從頭折騰了一遍。大概在聽了無數WAIT A MOMENT之後,終於,來了一個會說英語的警察。那個警察是半夜三更從家裡被叫過來的,為的就是給我解決問題。於是這輩子第一次開始了錄口供。先是錄入個人基本信息。先是住址。警察問What"s your current address? 我說This is a call from CHINA. 警察愣了一會兒,又確認了兩遍,於是終於問出了他最不相信的問題,so this is an international call? 我說YES。警察徹底瘋了。後面又問了我女友的情況,所在學校等等。最後,最讓人鬧心的局面出現了。開始登記電話號碼。日本人那個英語聽力簡直爛爆了,一個數字至少說5遍,才聽得懂,還得輔助標準日本語初級上冊第2課的各種日語數字讀法,好幾分鐘後,終於磕磕絆絆地把十幾位的數字講完了。最後日本警察讓我稍等一下。沒有2分鐘,馬上就來消息說你女朋友不接電話,然後學校現在下班了。現在開始全面著手調查,先從周圍關係開始,不過現在是深夜,可能要到明天早上8點才有初步結果,讓我不要急。最後聽到了這輩子讓我最感動的話,DON"T WALLY, WE JEPANESE POLICE CAN DO BEST!這時候北京清晨的太陽剛剛升起,我彷彿也重新看到了我希望。

讓人最興奮的是,沒過1個小時,電話來了。告訴了我女朋友現在的情況。說是醉酒了,現在不省人事。已經被安全送回家。

從那以後,對政府的信任感,一個劇增,一個劇減。

------------------------------------------------------------------------------------------------------------------------------------------------

並沒有想要來秀恩愛的意思。我在文中所有可能涉及到我女友的地方已經全部做了匿名處理。我知道這個文章發出來後會有什麼樣的反響,所以刻意做的。但是女友既然留了言,我也尊重她的選擇。

另外感謝所有送了祝福的朋友。我和女朋友一切安好。

另外,回應一些網友覺得我大驚小怪的質疑。黃金的救援時間只有那麼短短一段時間。如果什麼時候都覺得應該沒事,等到真的出事了一切都晚了。那麼將會用一輩子的時間後悔。與其這樣,不如狼來了一萬次。當然,在有的情侶關係中可能對方不願意這麼管,我沒有出現這種情況,我很幸運。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的祝福。

7.30更新-----------------------------------------------------------------------------------------------------------------------------------

出門在外最重要的是安全。我不是擔心女友出軌。我擔心的是安全問題。最近連國內的電車痴漢都越來越多了。日本的電車有專門的女性專用電車。

中國真的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最起碼你晚上可以走夜路。在美國,如果過了晚上8點,一般未成年人就不允許出門了。

我從小就被家裡強制灌輸安全意識。老爸小時候就教育我在中國過馬路要看車,而不要看燈。萬一有人酒駕,把你撞了,就算是司機負全責,法院判了你幾百萬,但是你烙下了殘疾,只能天天坐輪椅又有什麼意思呢?安全這種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分之一的幾率,砸到你頭上中獎了,那對你而言就是百分之百。

我後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留了女友在日本最信任的幾個聯繫人的聯繫方式,並且提前和她們搞好了關係。這樣就能在第一時間先請求她們幫助。


謝謝大家能給贊讓我小小滿足了一把存在感,11月8日雙11血拚前來更新一下

========================================

德國

翻了一遍居然沒有人寫德國,那就忍不住補答一把。

一、

航空

今天8月3號,13年前的這個時候剛到德國落腳,斯圖加特,機場和咱鄉下那小機場一樣,一個停機坪一個大門口,和一個大足球場差不多,不過地板一樣打磨得程亮,東西不新但很乾凈,乾淨得放心的那種。

2000年的時候國內飛機還算富人交通工具吧,那時候各家國內航空公司的空姐是一個賽一個的漂亮,德國漢莎公司的空姐相貌就不多說了,身材一個賽一個的壯,飛機出事抱著她應該很有安全感。

空氣

這天空和上海那種蒙蒙的憂傷不同,這裡一抬頭滿眼的星辰,嗯,空氣不錯,到處都是樹,高速經常碰到某一段封路,封路原因不是修路,而是剪樹。

交通

坐上朋友的車,副駕駛,上來趕緊先扎安全帶,不扎安全帶的罰款50馬克算司機的(合rmb匯率1:4左右,相當200元),朋友下午加油出來,發動了才扎安全帶,被加油站蹲點的警察直接罰了,罰疼了,上他車的都義務宣傳一回。

路牌很多,地上畫的線也非常多,高速並道進主路的路段很長,完全可以慢悠悠的並進去,不像國內的才50米不到,並進去裡面的人都是猛按喇叭不讓

只要不是徒步上高速,哪裡都是車讓人,當然很多地方要過馬路的時候先得去按紅綠燈鈕,等一會,綠燈亮了才過馬路

開車印象最深的,哪怕有時候是岔路里出來,想加塞,別人都會停下來,伸手讓你加塞進去,時間長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加塞了,主動讓別人走了,別人一般都會在觀後鏡里向你揮揮手說謝謝

這個習慣一直保留到國內開車,如果誰在路上主動讓了,我都盡量降車窗下來說聲謝謝,偶爾也碰到很會揮揮手說謝謝的司機,頓時覺得這一路真舒坦

二、

中餐

後來朋友工作的中餐館裡住了一個月,他和老闆是十多年的朋友,老闆八幾年的時候就是廣州某國營一號酒店主廚,對我們叮囑的事就是「垃圾不要亂丟」和「有帶榴槤的話趕緊吃了」,這兩個都是警察會上門的事情。 榴槤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垃圾分類

垃圾要分四種丟,垃圾桶4個顏色,(玻璃製品、衣服、電池等不屬於這4個普通分類中,有專門丟的地方,玻璃製品再分三種,衣服鞋子等也要三分)收垃圾人員會每天檢查,丟錯了房屋管理員hausmeister(只要是樓就會設這個崗位)會上門教育,有30%可能被市政提高下月的營業場所垃圾費,假冒色盲文盲不會不知道怎麼丟垃圾的有可能被送體檢和volkshochschule人民學校接受教育,費用自理

三、

體制對生活的影響

生活很自由,政府辦公樓Rathaus隨便進,門口沒大蓋帽站崗查「姓甚名誰家裡幾口人幾畝地幾頭牛從哪來打哪去幾個孩子吃沒吃」,這些要自個領表填好了排隊告訴他們。

市中心難停車,所以很多住郊外的公務員都是開車到城中心偏一點的地方,再騎單車來上班,曾經一冬天大早,就看見一白鬍子老頭,圍著厚厚的大黑圍巾,自己一個人,騎著個山地車到辦公樓,他長得和市長照片里的那人一摸一樣

出於對外來打工上學人群的監管,政府辦公室會很擔心我們的安危,如果在他們的記錄里查不到戶口等級證明的話,他們會打電話給外管局、出入境,為了保證我們不會「迷路、被黑心老闆騙去打黑工、不懂規矩」等人身安全問題,他們會順手凍結銀行賬戶,確保人丟了錢不丟。

當時對外國人的監管很嚴,基本沒有成為「黑」人(無居留的非法移民)的可能

法律條文

奇多,各類生活注意事項和相關法律條文都可以在政府辦公樓Rathaus里找到,各種各樣的免費小冊子,用德國人的原話「自由是靠法律和嚴格執行來保證的」。所以題主如果想來德國享受「自由的空氣」,請先適當了解當地法律法規,否則很容易被送到相關部門接受當面、圖冊或視頻再教育。

除了政府明文規定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細節也是約定俗成的,比如打電話的時間,握手的細節,洗澡後等家庭生活衛生,不注意都很容易被人敲門,然後一陣語重心長的30分鐘。。。

四、

超市的衣服和鞋子款式奇醜,可非常耐穿,

一朋友剛來德國時,手頭不算寬裕,圖便宜在超市裡買了雙籃球鞋,除了打籃球兼踢足球,雨天當水鞋,各種折磨,為的是不浪費,故意穿爛,可惜穿了兩年半還是不見壞,兩年了,都始終沒能換雙漂亮的小鉤鞋或小草鞋悶騷一把,終於忍不住搬家的時候拋棄了它

他的原話:「可惜搬家後再也沒見過它,要不然那質量,再穿個3,5年不成問題」

開放市場的好處,就是在哪都是差不多的牌子,最早是瑞典班尼路 HM,很快西班牙班尼路 ZARA也開始遍地開花,ESprit、tommy hilfiger等大眾品牌到處都有。

亞洲遊客聖地非 Metzingen 鎮莫屬,hugo boss 5歐一件T shirt、低過百歐的襯衣、百來歐的西裝,這個是2k年左右時候的價格了,現在也是物價開花節節高,不過仍然是各種驚喜價,

因為太驚喜了,更衣室門口長龍不斷,常能看到同胞不排隊更衣室就就地寬衣脫褲開試,漲勢良好的啤酒肚和結實的腰間小黑包,也能讓各國血拚團隊驚喜一把優秀的天朝經濟。

周圍 Bally,Burberry,Diesel、Ralph Lauren等牌子不少,是來德旅遊不得不來的剁手聖地

不過沒能見到那種 「這個這個不要,其他的包裝好,都要了!」 的壕戲劇場景真乃一大憾事。

晚上8點所有的店都關門了,中午還要關門睡個午覺,周末只開個上午,後來經濟不好營業時間有所延長,不過周末前不存點糧,那就只能打秋風了,這個是只來住一兩星期或是五六星期無法體會的,因為暫住人可以很輕鬆下下館子,常駐人口沒固定收入前牙根怎麼咬都不輕易出去奢侈一頓或打的的,麥當勞和土耳其肉加膜為主要街邊食品,KFC基本大點的城市才有一家。

德國菜能談上好吃的個人覺得就 柏林的香腸、慕尼黑的豬腳,其他好吃的基本都是義大利、西班牙和希臘餐館,德國人自己也很無奈的自豪:「我們的菜歐洲第二難吃」。

非常贊同@資默奇 的回答,中國真的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最起碼你晚上可以走夜路。

在上海讀書時,和女友大街上晃到兩點都沒有安全上的擔憂,德國10點以後沒車就不建議出門了,尤其是女生,中國女生那麼exotisch,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當然主動出擊的不在此討論之列。

晚上街上會有很多流浪漢主動出擊要錢了,街上車少經常會有激素刺激的年輕人飆車,開著大喇叭對路人吼一嗓子,尤其喜歡對外國人,喊什麼的都有,打招呼的,調笑的,粗口等,如無特殊技能人士不建議還嘴。

例子:剛到那會在東德某小鎮zittau(15分鐘就能走完的城鎮,後來因當地學校非常容易發錄取通知書而成為留學熱點),就發生過一個黑人還嘴,被三個新納粹的年輕人上門「教訓」,打鬥中一名年輕人被刺死,沒錯,上門動了器械,黑人哥們技術了得,據說只是輕傷,法官判其正當防衛,案件結束後不久,當地人民大遊行,控訴黑人哥們下手過重什麼的,遊行弄得很大,警方派了直升機維穩,一個縣大小的地方遊行動用直升機,可見當時警民情緒都很激昂,後來沒辦法,這黑哥們只能轉學走人,這件事只在地方媒體報道過,當時德國大環境是「引進國外高端技術人才」,這樣排外的事情自然走不出村口。

五、

媒體

bild應該是德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之一,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消息,和米國緊密團結的國際形勢,悲催的中東和待拯救的亞洲,各類明星偷情信息海灘裸照私生子最新動態,balabala,以娛樂大眾指導思想為己任。

西裝革履男、憂心天下者、民主自由人士喜歡der spiegel等高端客觀雜誌,上面有各種各樣你所不知道的消息,和米國更緊密團結的國際形勢,更悲催的中東和更待拯救的亞洲,各類明星偷情心理分析、海灘裸照炒作效應、私生子最新道德動態批判,balabala

按很多德國導師同學朋友鄰居的說法是,新聞只能信50%,甚至50%都不到,要學會自己看歷史看周邊消息判斷,自己去得出這個事件的大概,雖然不完全是事實,但也比被媒體洗腦好。

不過媒體很喜歡罵政府,例如pro7晚上有個Stefan Raab就經常拿政界開刷,民間很有名,以前還採訪過周新馳,嘴上不饒人是此人特點,被很多人起訴,傳說私生活中常被各類物件問候身體部位~~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

周星馳功夫德國接受採訪

關於吃狗肉的問題,周新馳的回答太贊了。前面提到過的bild報紙就曾經杜撰在德中餐館銷售狗肉,造成很多年中餐館生意慘淡

媒體對中國大陸的宣傳

在報紙和電視上關於中國的新聞基本上是:破壞文物,破壞環境,道德敗壞、衛生條件極其低下,暴死幾率高、各類天災頻繁威脅、社會不安定、德國企業在華投資全面巨額虧損,虧損還要繼續投資,繼續送錢給中國人民使用,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啊。

嗯,各國新聞報道它國情況都是水深火熱的,小夥伴們都懂。。。

六、

中國文化

關於中國的電影看過最多的是:大紅燈籠,紅高粱,蘇州河等。香港的有重慶森林,春光乍瀉。日本有很多虐戀,sm的電影也會在深夜放。可能受大環境影響,只要是說政府壞話的電影都有不錯的收視率~~

大部分的年輕人還是知道北京上海西安的,這個和我們一般人都知道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差不多,偶爾也會有人問,你們中國男人怎麼沒辮子了,女人沒小腳啊,比例不高,生活這些年被問過20來次這樣,僅次於:「你們讀完書就回國吧!」(土耳其移民潮對不少人造成了童年陰影啊)

二戰

教育非常好,德國年輕人哪怕被人罵得再厲害也沒見過動手的,歷史上可是以熱血好戰聞名的日耳曼民族啊。

貌似是封殺一切和希特勒有關的言論,不過在一些書裡面對希特勒發明的:幼兒園、高速公路等還是給予肯定的!

----------------------------------------

11月8日更新


謝邀。

逐題回答。

1 精神面貌,按地分不同。個人體驗:

巴黎,大體上大家見怪不怪,各忙各事,老人相對和善,年輕人挺喧騰,中青年相對安靜。

葡萄牙南部諸小城,安閑自在。葡萄牙大城市,熱情得有些誇張。

義大利人,普遍愛嘮叨,有點瞎熱情。

瑞士人,相對有條理,沉靜。

日本人,陌生人間彼此禮數周到,熟了之後,年輕人鬧起來也嘰嘰喳喳的。

2 大眾媒體,只對巴黎印象深刻。

媒體和廣告挺發達,免費報紙及各類閱讀物極多。電視節目和網路掛鉤的很多(有許多跟YOUTUBE內容互動的)。相比起上海,各類展覽和演出的廣告,無論是質還是量都驚人得多。當然媒介手段不比上海或東京先進就是了。

3 政府公務人員……

巴黎公務員的效率,拖拉慢,效率極低。但有一個好處:你按要求把他們要的東西拿去,他們審核無誤,就會對你格外寬和。不太會給臉色看,也不會卡你——我可以理解為他們比較懶吧。

義大利的公務員普遍熱情得要撲出來似的,雖然效率也很低就是了。

4 公共服務的效率……

在巴黎,提前約會好了,手續又齊,則一切都很方便。

但如果貿然過去,手續又短了一點,他們能煩死你。

各類補貼申請起來瑣碎,但如上所述,只要手續齊,都會給你,而且給起補貼來大手大腳,讓你覺得自己大佔便宜那種。

5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歐洲這裡,在一起時大家很歡騰,挺友好,在彼此默契(即,不觸及隱私)之下,可以聊得很歡,甚至很瘋。但分開後,各忙各的。

公共場合有許多很動人的細節,比如拉門時前一個習慣給後一個留門,比如車會習慣讓人,在瑞典、瑞士、義大利和葡萄牙,都會遇到好心人幫忙。問路時,年輕人和老年人會熱情得讓你不適應。旅途上很容易交起朋友——不會是那種太好的朋友就是了。

簡單說,大家彼此盡到禮數,但通常止於彼此尊重和幫把手,但深入下去的相對少,彼此待客吃飯時也都有尺度的,不太會越禮。

6 城市的建設和環境……

歐洲的房子普遍偏老。巴黎、佛羅倫薩、羅馬這些地方古迹多,所以輕易不太能動。佛羅倫薩和里斯本的老城區路極窄。所以如果不是古典建築愛好者,會對許多城市失望。

居住舒適度卻不錯,因為WIFI、網路和水暖普遍還算到位。

環境上,空氣比國內好出太多,相對也乾淨些,但也分地方。德國和瑞士就是真乾淨,巴黎和佛羅倫薩隨地扔煙頭還挺普遍的。日本在這一點極其驚人,橫濱和東京的垃圾分類會讓人嘆為觀止。

補些印象深刻的細節。

車讓人。是真的車讓人。有許多時候過馬路,甚至只是沒看清交通燈,腳一沾路面,車就停了。你過意不去,請人先走,司機會微笑揮手讓你先過。

老人家熱情起來是真熱情。我初去聖日耳曼大道,不知道怎麼去索邦大學時,有位拐杖阿婆硬帶著我從先賢祠走到了塞納河。在波爾圖,有次問路,幾個大叔在馬路邊頭湊在一起討論出個結果,然後挑出一個代表領我去。

大家比較見怪不怪,而且對異國人有種溫和的好奇心。不一定能交到摯友,但交到普通朋友還挺容易的。

在歐洲,基本上,如果你願意,是可以一整年不和別人發生交道。無論你穿奇裝異服,還是怎麼衣衫襤褸,大家不太會大驚小怪,可以相對安心的過自己的日子。

巴黎算是歐洲空氣很不好的所在了,但誠懇的說,還是比國內大多數地方好。至於熱那亞灣、馬德拉島、瑞士馬蒂斯那種地方,空氣是可以清新到讓人肺為之一縮的。

關於「自由的空氣」:

我初去巴黎時,在香港轉機,使IPAD時發現可以上youtube了,到巴黎後發現chrome的一切插件都能運行無礙了,感覺很好,後來習慣了;到夏天回國過暑假,也沒太不適應——說實在的,上海、重慶、成都、無錫這些地方,日常生活物質上,並不比歐洲大多數城市短缺多少,在日常交通和」你想買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都買得到「方面,敢說壓上海的,我私人感覺,可能只有東京——但;直到要寫文章時,順手開youtube和google找資料,發現不能時,才有點不舒服。這麼說好了:在物質資料上,上海為首的大城市已經很豐足了;但在精神資料上,包括但不限於網路、書籍、遊戲、展覽方面,會覺得自由度低了很多。

習慣了之後,自由自在本身並不會讓人感覺到太快樂——直到你意識到自己不那麼自由自在的一瞬間,自由才顯得特別動人。


我在神戶出差,前天晚上加班到11點頭腦昏昏地坐電車回家,到了出站口發現車票找不到了,於是跟出站口的小哥求助 半日文半英文地把事情說清楚後 我錢都掏出來了,發現小哥直接把門開開了,用英文跟我說:next time please be careful,have a good night ,我道完歉後就回去了

今天早上來上班,電車站又是這個小哥,遠遠看見我說了句:good morning dont lost your ticket this time

誰說日本人冷漠的。


我是2014年第一次出國,去的國家是日本,去之前對日本有一點的了解,大概知道日本社會的好,但是去之後發生的種種事情還是深深的震撼了我。

先說第一件震撼我的事,從大阪關西機場出來,我坐上機場大巴駛向市區,那時候已經是深夜了,我對日本的一切都很好奇,想多看看這個國家,然後我發現了一個讓我震驚的事,就是在日本的公路上(應該是高速公路,不過我不敢肯定),所有的車子都沒有開遠光燈,我數了半小時,沒有發現一輛車開著遠光燈!我自己平時也是司機,對於國內的駕駛情況,我想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懂的,晚上開遠光燈的還是泛濫成災。在隨後的7天旅行里,我在街上一共遇到2次汽車開遠光燈的,但是看到行人後馬上改成近光燈。這個細節讓我感嘆兩國人民的素質差距之大。

這是當時我在日本街頭拍的計程車,從輪轂的乾淨程度、司機的精神面貌可以看出差距。

第二件震撼的事是當天晚上我和小夥伴們決定去道頓堀吃夜宵,但是對日語一竅不通的我們坐錯了地鐵,出站後迷路了。當時已經11點多了,我們攔下一位看起來像是加班回家的中年大叔,用蹩腳的英語問他道頓堀怎麼走,他不懂英語,用日語嘰里呱啦說了一大堆,看著懵逼的我們,他招招手說「follow me」,然後我們就跟著他重新上了地鐵,坐到道頓堀那個站點,再把我們送出站,一直送到道頓堀那條街,然後才跟我們告別。我算了下,他還要重新坐地鐵回去,大概要浪費他40多分鐘時間,可能是從小到大從來沒遇到這樣的「好心人」,我整個人都有點傻了,只知道傻傻的跟他鞠躬說thankyou,他不好意思的走了。後來在京都,我們迷路也是一位高中生騎著自行車帶我們去了金閣寺,他本來是要去打籃球的,被我們耽擱了半小時,讓我們非常不好意思。這是我跟那位高中生的合影。這位高中生講話時斯斯文文的,但是拍照時非常high,我們表示日本人太可愛了。

說句題外話,我建議去日本旅行的朋友,能準備一點小禮物或者賀卡什麼的,我兩次去日本都準備了一些賀卡,寫上ありがとう(謝謝的意思)和「中日友好」,送給帶路的日本人,換位思考,人家日本人也不欠你的,浪費自己的時間給你帶路,多少送點小禮物讓對方也開心一下,也算給日本人留個「中國人懂禮貌」的好印象。去年底我在京都遇到一個憨厚的大哥帶路走了差不多一公里,我一翻書包發現賀卡沒了,就拿出一包「老爸豆腐乾」送給對方,看的出來對方還是很開心的。

第三件震撼的事是在京都,我們小夥伴一行4人準備去租電動車,然後隨便走進一家租車店,一位50歲左右的大叔接待了我們,他懂一點點英語,正好我們也懂一點點英語,於是我們靠這點蹩腳的英語和手語總算租到了車,讓我感動的是,他沒有要求看我們的證件(護照),沒有收我們押金,沒有任何擔保,只是收了我們一人800日元的費用,就把4輛車交給我們,並交待晚上10點之前把車騎回來,把車停在店門口(店下午5點就關門了),然後把車鑰匙塞到門縫裡就好了。後來我們感嘆如果我們是壞人,把車子騎走不還了,那位老伯也是毫無辦法的。再後來跟在日本的同學聊天,他們告訴我日本人一般不設防,也根本不會認為有人會偷他的電動車,人與人之間是非常信任的。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實在難以相信,畢竟從叢林社會長大的我,見慣了各種欺詐新聞,第一次踏上文明社會的土地,竟有點不知所措。

這是這家租車點門口的公告

第四件事是在大阪的烤肉店,我在吃飯的時候,跟小夥伴們一起乾杯,結果用力過猛,把玻璃杯碰碎了,我當時第一感覺是「壞了,這下要賠店裡一個杯子了,希望不要太貴」,然後我告訴服務員杯子碎了,然後那個女服務員非常快速又害怕的跑過來,看著我,說「are you ok?」說完不停看我的手有沒有受傷,我說「I"m ok,but the bottle is broken。」女服務員拚命的跟我道歉說sorry,然後去清理玻璃渣,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想幫她一起清理,她阻止了我說「It"s danger!」,然後她重新上了一杯飲料給我。這件事完全是我的責任,但是店家不僅沒讓我賠償,還不停跟我道歉,還給我補上一杯飲料,怪不得有人說中國只有一家海底撈,但是整個日本就是一個海底撈。

補充一點,關於評論里有人說日本人比較冷漠,我談談我的看法。我第一天在日本街頭,看到日本人都是行色匆匆,目不斜視,地鐵里也是一片沉默,人人都不苟言笑,給人難以接近的感覺。但是只要我向別人問路,基本上每個人都熱情的回答我,即使不知道也會客客氣氣的說抱歉,在我兩次日本的旅遊經驗里,發生過好多次日本人直接把我帶到目的地的事情。而且我還記得有一天我和小夥伴在東京的地鐵里看地圖,一位日本MM主動靠近我們用英語說:May i help you?還有在大阪的天王寺商場,一位日本MM也是主動擔任英語翻譯,幫我告訴營業員要買什麼。回頭我仔細想想,為什麼日本人看起來不苟言笑又充滿熱情呢,原來這是一種不打擾的禮貌和溫柔。想起在日本的商店裡,服務員都是客客氣氣的站著禮貌的跟你打招呼,絕不會像中國服務員一樣熱情似火的向你推薦買這買那,但是只要你向日本服務員諮詢,他們一定是100%的熱情去告訴你。我覺得一個國家冷漠不冷漠是看這個國家的國民對待不認識的路人的態度,在中國前有小月月事件,現有北京飯店拉扯女生事件,還有最近那個流傳很廣的街頭搶小孩試驗視頻,我不知道一個人是有多大的自信才敢去批評其他國家的人冷漠?當然如果你認為三姑六婆圍著你問「工資多少啊?有對象了沒有啊?買房子了沒有?」這些話屬於「熱情」的話,那我承認日本人確實比較「冷漠」。

至於日本清新的空氣、乾淨整齊的環境、規範敬業的服務,這些去過的人都知道,我也無需多言。那次日本回來,我整整一個星期都恍恍惚惚的,不敢相信兩個社會的差距竟會如此之大,大到幾乎沒有比較的意義。樓主問的是呼吸「自由的空氣」是什麼感受,我的感受是:呼吸著年平均PM2.5值低於15的空氣,看著街上自信、善良、禮貌又與你保持著不打擾的距離的人,整個人都會變得溫柔了吧。

最後放一張我的日本街頭拍的紙,我想不懂日語的朋友也能猜出是什麼意思吧。


已轉帖至 為什麼會相信,中國的變化一定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我沒出過國。但是我要說一件我前不久剛剛經歷到的事情。

2013.7.18 我在xx站乘高鐵去yy。由於時間緊急,在大連北站 二樓 男洗手間洗手的時候,為了怕我那150塊錢的破手錶進水,我把手錶摘下來放在了洗手台上,這個時候已經廣播檢票了,我就直接走了,此時,我還沒有發現手錶落在了那裡。

然後就是屁顛屁顛的上車,檢票。等到我坐穩了的時候,看了一下左手,忽然發現我左手腕上空空如也,此時列車已經開車5分鐘了。正巧這時,列車長帥哥走了過來,準備驗票,我就把我的情況說了一下,雖然我也沒抱什麼希望,但是還是問了他一下。列車長帥哥如是說:

列車已經開車了,我們無能為力。但是你可以打12306 人工服務諮詢一下,碰碰運氣吧。

我一聽,那就打個電話碰碰運氣吧。反正也是閑著。

12306 然後人工服務 客運諮詢 就是跟10086客服一樣的客服mm來接電話,問了我相關信息,我說,我在XX站 二樓 男洗手間把一塊手錶落在那了,我應該是在5:45左右把手錶落在那的。手錶外觀描述了一下。

客服mm說,這位先生,請您保持手機暢通,我們一定會給您一個答覆。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丟了手錶而且還是在火車站這種地方根本不會想,基本都放棄了。其實我也是,但是我聽客服mm說一定給我一個答覆,我還是心存了一點點希望。

半小時以後。

換了一個客服GG來跟我說,X先生,記錄顯示您6:10打電話說您的手錶丟了,通過鐵道部旅客服務中心跟大連站旅客問詢中心的聯繫,您的手錶找到了。請您撥打電話1234567(不好意思我記不住了。。)具體聯繫請XX站問詢中心。感謝您的致電,歡迎繼續支持神馬神馬。。。

沒錯,我的手錶找到了!!!

但是取手錶也是個問題啊。我都已經去天津了,而且下次再回大連要一個月後了。。。

於是接下來是聯繫大連北站旅客諮詢中心(就是每個高鐵站候車區中間都有的的那個問訊處)

打過去電話,我說我是剛才電話報失手錶的那位,這位大姐很忙,我能聽見電話里不斷傳來列車檢票的廣播。還有周圍人問詢的聲音。這位大姐跟我說這位旅客您稍等一下,我這面比較忙。處理完了周圍旅客後,問了我手錶的描述,發現吻合。確定這塊手錶是我丟的。然後問我什麼時候能去取表,我不好意思的說我至少要一個月以後。。。大姐表示你什麼時候來都可以,我們XX站的旅客遺失物品保管中心將替您保管這塊手錶,您任何時刻憑藉車票,還有這塊手錶的遺失地點,手錶信息,就可以在保管中心領取到這塊手錶。

說實話,當時我覺得就是,中國真的在變好。至少中國鐵路還不錯。

ps:大家以後火車站丟東西也別忘了這一招哈O(∩_∩)O

pps:手錶還是買個防水的吧-_-|||

有點跑題。。。不怕摺疊。


「政委。」

「幹嘛。」

「這,魚不上鉤啊。」

「把鉤在掰彎一點。」

----------

正經的回答一下就是,沒啥感受,覺得空氣應該就是這樣的,很失落,因為不神奇,不戲劇,沒有淡淡的奢侈,差評。

然而,回到上海以後倒是實打實體會到了「不自由的空氣」帶來的感受:咽喉炎,鼻子充血。

瞧,你幹嘛硬去比別人芬芳的,帶著淡淡奢侈的空氣呢,對比害人啊。


其實俄羅斯和其他歐美國家相比,可以算是另一個中國了吧?但在俄羅斯生活了七年,也來講一下好了。但因為俄羅斯地域面積太大,我就講莫斯科好了。這裡算比較熟悉。

1、人們的精神面貌

俄羅斯人也超愛抱怨政府,同齡的年輕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在學英文準備移民去美國。但年長一點的人,通常就是非常痛恨美國,但也恨自己國家無能。

社會福利和中國來比的話就算很不錯,生二胎給錢給地,老人也都有就醫出行等各種生活福利。我之前去工作的公司,在公司工作三年以內的人每年有一個月的帶薪假期。超過五年都有兩個月到三個月不等的假期。但就業壓力比較大,貧富差距太大。我認識的家境算一般的人都打至少兩分工,有錢人就去參加各種公益活動。

即便是這樣,很多家境普通的莫斯科人在城外郊區也都有自己的小房子,加一小塊地,一到週末莫斯科整個城市都很空,因為大都出城度週末,種種花花草草的。

2、大眾媒體給人留下的印象

俄羅斯媒體其實還蠻不靠譜的,當年普京當選的時候,電視臺統計得票率,居然湊出了個115%,引起了很大的風波。有紙媒曾經報道過普京的緋聞事件,結果就也是被關閉。當然也有媒體後來解釋說這兩件事情沒有任何關係。

紙媒在公共事件上來說總體上屬於保守不激進。曾經電視節目中評論員講話都很誇張但這兩年倒是真的很少看到有不管不顧亂講的評論員了。

3、政府公務人員整體的感受

大體上都算不溫不火,有點偏向冷淡。問多一點問題,對方就會有點不耐煩。但不耐煩程度比不上中國駐俄大使館的那群人……

4、公共服務的效率

非常低!!!在銀行交個房租大概就要等一個小時然後處理半個小時。但所有人都完全不會不耐煩,都領了號碼然後就坐在等候區非常安靜地等待。俄羅斯人做任何事,都不像他們的脾氣那麼衝,都是非常慢悠悠地在做事。所以導致後來我去公司實習的時候,俄羅斯人對我這種工作態度表示不可理解。

5、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如何

對我而言,因為有非常多被幫助過的事情,所以我還是蠻喜歡俄羅斯人的。

問路的話對方都會停下來非常細心地做解答,如果順路都會和我一起走。

我也沒有碰到過「光頭黨」之類的人。倒是醉鬼真的很多,所以2010年頒布了晚12點到早八點商場超市嚴禁賣酒,今年又提前到晚11點。現在酒鬼都是早早買好酒,在大馬路上暢飲……

還有樓上有人說地鐵裡面搶手機的事情在莫斯科,在我朋友身上都發生過,萬幸的是我從來沒有親眼看到過。地鐵裡面也有帶寵物上地鐵的,但寵物都非常老實,趴在主人旁邊一動不動。

然後行車上來說,俄羅斯司機開車是我看到過最愛飈車的民族!!!沒有之一!!!大概因為戰鬥國家都是戰鬥力十足。晚上的寬闊大馬路上飈到120 OR 140簡直就太輕鬆,晚上出門就很容易看到有人坐在飛馳而過的車子裡面開心地亂吼……可是還蠻遵守交通法則的,不要被那些視頻所影響啊!哪裡都是車讓人、讓狗、讓貓、讓鴿子……老太太過馬路司機也會停下然後過去扶著過馬路。後面的車也不會暴躁地按喇叭……還有碰到過追尾之後,兩個司機就去買了杯咖啡然後在路邊喝咖啡聊天等交警=。=

6、城市的建設和環境

因為有電車軌道,所以路都很不平坦。但天空真的是要比國內透很多,因為樹多,公園多。隨便在地圖上指一下就有一個配備小噴泉和小叢林的小公園或者小廣場,路上垃圾桶也都很多。車也很多。

但建築物就老舊破!除了環內有高大建築物,出了內環根本就是很落魄。各種樓蓋得也是歪七扭八,都不會沿著馬路建,都要歪一點角度,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反正就跟中國沒差啦,大同小異。

哦,除了不用科學上網。


2011年,到德國。

剛到的時候,覺得萊茵河漂亮得不可方物,博登湖也閃著銀藍色的光澤。

想到要在這麼夢幻的小城裡生活好幾年,覺得很酷炫!

空氣確實很好,尤其是海邊湖邊,感覺像是在度假。

到處都是這種畫風的圖片,看著不錯,其實住久了真的會膩。

然後。。。

發現這裡大部分城市真的好小!

德國就跟四川省差不多一樣大吧。

歐洲就跟中國差不多大吧。

確實得到了天空,但也失去了大地,總有種在空中漂浮的不真實感。

所謂人生不過如此吧,有得有失,世事難兩全。

空氣確實很好,環境也優美,但一個人的幸福感可不是光有「甜美清新」的空氣就可以獲得的噢。


我的第一反應是:媽的,這不和我們老涼山一樣樣的空氣!!!


"沒人煩你「,一年來我在加拿大對自由的一種體會。


第一次自由行出國去的泰國,

覺得好熱。。。

另外就是上網不用翻牆,環境也超好。

人很和藹,會英文不會英文都可以很好的交流。

曼谷的交通也超級堵,因為是佛教國家,人和人很友善。

環境因為熱帶下雨多,清邁、曼谷和大城給我感覺都很乾凈。

第二次出國去的朝鮮,環境很好,不能帶手機,導遊前後防著你單溜,去安排好的地方參觀,30前的中國。

相比較,印象比較深的倒是一個中國下的港澳台,同樣的華人血統,環境很好,上網便利,政府公務人員很和藹,辦事效率很高。覺得台灣人的人情味更重點,不過香港和澳門問路的時候,當地人也很熱心。第一次去香港的時候覺得這是個後現代城市,樓太密了。台灣的整體感覺很均富,最小的鄉村都有便利店(超商)和國小。

去的地方寫的遊記不多,今年的台灣行寫了一篇,裡面大體是一些個人觀感,和這個問題還比較相符。就貼過來,原文鏈接在下面。

民國游感 The Feelings of the R.O.C

中華民國,對於絕大多數建國後出生的大陸人來說,只是個歷史概念了。民國,彷彿就是那些泛黃的舊照片,是那片掛在南京總統府里做背景的國旗,是上海外灘、天津解放北路那些的金融古建築,是曾經軍閥混戰、抗日救亡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故事。但其實民國還有一個現實版本,有個地方,它保存、繼承並發展著民國,21世紀如果歷史還在民國中,中國會是怎樣的光景?台灣,最後一片被定格的民國版圖,向大家述說,中國人在經歷殖民、集權、民主之後,會有怎樣的生活。這次旅途,遇到很多人,看到很多事,對於旅行、人生、國家和夢想,又有了一點不同以往的感悟,所以決定用不太擅長的文字,記錄下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一 歷史

歷史就是故事,所以不同的講述者,呈現的是不同的版本,那天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看中國史年曆時一愣,1912年開始的民國史還在繼續,而我的教育記憶里那箇舊中國已在1949年被新中國取代。同樣在台北故宮,按年代排序的陶器、瓷器展對我觸動很大,通過一件件逐漸精細化的物件,可以看到古代中國人對待泥土製品上一次次的進化,一回回的超越前人。從最早的石器時代簡單陶器、漢陶的單色彩繪,到唐朝達到最高峰——唐三彩。又如,在漢朝發明瓷器後,宋代流行各式純色官窯,明朝青花瓷打開了彩瓷篇章,最後清朝琺琅彩把色彩發揮到了極致,中國人的技藝在時間神奇的打磨下逐步純熟。當把很多問題放到一個足夠久的時間維度上考慮,就會突然能理清很多。比如「自古以來」這個國人熟悉的辭彙,對於歷史來說其實禁不起推敲,這些只是政客為了領土爭端用來自我掩飾的皇帝新衣。

無數次,我被告知,自古以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直到那天在誠品書店打開一本《台灣史新聞》,台灣史可分為史前、荷西、明鄭、清代、日治、民國6個時期。這片土地上,歷史總是在一遍一遍的重複,明朝鄭成功第一次將台灣收入中國版圖而後這裡成為明朝最後一個據點,清朝直到康熙年間才併入;日本甲午戰爭後殖民台灣50年後,直到二戰戰敗才又劃回民國,而如今台灣成為了民國的最後一個據點。

這裡簡要說下日治時期,那一段日本將台灣當成本島來建,甚至有些規格高於本土,比如城市規劃、電燈配備,國民推行日式教育,二戰後期也有台灣人作為日本兵參戰的經歷,甚至今天的民國台灣還有許多抹不去的大和影子,城市人性化的規劃、台灣人甩開大陸(甚至某種意義上包括香港)的超高素養、金瓜石的日式宿舍和太子賓館,這也就不難理解海角七號在台灣的大紅大紫,也使民國成為東亞、東南亞曾被日本侵略殖民過地區唯一對日本友好的國度。

兩岸歷史的真正區別從1949開始,現任民國文化部長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值得一看,對台灣現代史感興趣又不想太深究的可以試試讀《我們台灣這些年》,雖然被部分閹割,但主脈落還在。家住宜蘭的台灣好友說當時蔣公(台灣人對蔣介石的敬稱)來台灣主抓兩件事,一是建警察署,一是建國小,所以今天我們即使旅行到最偏僻的離島和村莊,7-11和國小是一定可以看到的標配,均富這個被社會主義一直作為目標的口號在一個個資本主義實踐中得到更好的詮釋。台灣早年也是國民黨一黨集權統治,直到上世紀80年代蔣經國先生開放黨禁、報禁;在同樣的時點,兩岸同時啟動改革,但行動者的胸懷和理念區別,一個奔向了華人世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主化大道,一個邁向經濟騰飛、道德卻開始淪陷的中國特色。如今,在被譽為最後一次改革機會的這個十年,操刀者的胸懷和理念希望能看得更遠,為了民族,為了國家,而不要僅僅為了某種固化的組織。

二 地理

地理本文主要指自然方面,古稱風水。台灣,當年葡萄牙人喚他「福爾摩沙」(「ILHAFORMOSA」,意思是「美麗之島」)。面積36,193平方公里,比海南略大;2013年人口23,33萬。東北西南走向,東臨太平洋,東北鄰日本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130公里。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東部僅佔4%。漢族98%;少數民族分為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卑南、魯凱、曹、雅美和賽夏等9族。

因為位於太平洋與亞歐板塊交接處,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最高峰玉山海拔3952米。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自產能源少,大力發展核能等新能源,水力、森林、漁業資源豐富。農耕面積約佔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盛產稻米,台東米質最好。主要經濟作物是蔗糖和茶,水果種類繁多,花卉產值可觀。森林面積約佔全境面積的52%,樟腦和樟油產量約佔世界總量的70%。因地處寒暖流交界,漁業資源豐富。發源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也因經常光顧這裡得名「颱風」,台灣是個中央山脈,四面環海,水量豐富的地方,造就了幾乎每個市縣都是山海相連的旅遊聖地。

以上數據部分主要來源百度及維基百科。介紹自然背景,其實也是為了更易理解一個國度,很明顯台灣是個島國,不難聯繫英國、日本人多地少山多的同類海島國家,慢慢體味出英國不加入歐元區、日本人偏執心態的深層次物質緣故。旅途中,宜蘭好友談到一個觀點,一個國家只要地方夠大,人不多不少,政府不那麼操蛋,達到富裕就很輕鬆,比如法國,就是個被上帝眷顧的地方。

為了便於理解,這裡簡要列舉下世界主要大國的一些數據(201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鑒),有興趣者可以繼續分析研究。

國家 面積(萬平方公里) 人口(萬人) GDP(億美元) 人均GDP(美元)

美國 963.14 30721 150940 49132

中國 965.90 133861 72981 5452

日本 37.78 12708 58695 46188

德國 35.70 8233 35770 43448

俄羅斯 1707.52 14004 18504 13213

巴西 851.20 19874 24929 12544

印度 328.76 116608 16761 1437

法國 54.70 6442 27763 43097

加拿大 998.47 3349 17369 51867

英國 24.48 6111 24176 39559

澳大利亞 768.69 2126 14882 69992

義大利 30.12 5813 21987 37827

民國台灣 3.60 2297 4668 20320

同樣的地理構造,也拉進了日本和台灣人的距離,超多的火山造就了日式泡湯文化繼續盛行,同樣的地震帶考驗著建設者的業界良心。那天在台北101樓下,看到了很多佛教信徒在給雅安地震遇難者祈福,經歷過同樣的災難才會有更深的理解。對於大陸,地方足夠大,人口充分多,那就希望政府繼續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而不要僅僅為經濟繼續打造窮山惡水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厚德載「霧」了。

三 人文

人類,如今這個星球的不二主宰,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改造地球的面貌,而其中更精彩的人與人的博弈,這就形成了社會。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首次揭示了地理隔絕對於生物進化的影響,淺淺的台灣海峽使兩岸相隔60餘載,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也呈現出同源性下的差異性。首先體現在文字上,一個繼續沿用正體中文,一個為了提高全民識字率推行了簡體中文。在某些辭彙尤其是外來辭彙表達上也漸漸有些差異,如化妝室和衛生間、飯店和酒店(台灣酒店指色情場所)、網路和網路、軟體和軟體、雪梨和悉尼等。而文化素養上更多體現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文明差距,在台灣,禮貌用語的習慣性使用,排隊秩序性無處不在,樂於助人的濃濃人情味。那天,在淡水搭一對恩愛夫婦回台北的寶馬車上,聊起他們這些年在大陸的旅行,對於大陸駕照把關不嚴、排隊全無秩序印象深刻,尤其對於動物園用活體動物餵食老虎這種行為表示會對兒童教育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同樣在問題的處理上,也體現了兩岸當政者不同的思維模式,現在台灣隨處可見的機車在大陸大城市已全無蹤跡,因為當年為了解決機車黨搶包問題政府拿出了最擅長的禁令;台灣,前些年一度猖獗的汽車盜竊問題,政府採取了嚴查二手車及汽車配件市場原始證照審核的方式,堵住了贓車銷路,問題也得到了迎刃而解。

1949年,台灣本土居民約500萬,民國政府帶去約200萬,各大軍種在台灣形成了眷村文化,本省人和外省人的融合也曾經歷了幾代人的艱難歷程,現如今,問到台灣年輕人,頭腦里也沒有了相關固化標籤,更多的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身份。不過這200萬的大陸移民,造就了台灣成為現如今中華小吃聖地,全國各種風味,加上本地改良,翻開任何一篇攻略,打開Lonely Planet都是滿滿的美食推薦,還不過癮,可以讀讀《味道台北》、《台北小吃札記》。所以即使你對別的景色文化都不感興趣,只是一個合格的吃貨,那麼台灣絕對也應該是你行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站。台灣滿大街的各種芋圓店都比鮮芋仙好吃數倍,一個街角一家飲品店讓吃貨覺得這才是人生。這裡整體物價水準和國內相當,比一線城市還略低。繁華商圈,很多街頭表演藝人,很少發現有行乞現象。居民收入方面。一般工作幾年的年輕人月薪大多在4-5萬台幣(1:4.8,一般在1:4-1:5之間),大約1萬人民幣左右,和國內一線城市也沒有太大差距。住宿,青旅床位價格多在500台幣,民宿、飯店價位大約1500台幣能夠搞定。在人口密集的西部交通相對方便,高鐵、台鐵、公車,台北和高雄有捷運線(地鐵),自行車道規劃合理,機車代步也很方便。東部公共交通相對落後,旅行者一般可以包車、租車等方式去一些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的景點。整體來說,台灣人的宗教信仰延續著華人的多神論及功利主義的宗教觀,媽祖、佛、道、儒、基督、伊斯蘭教都有很多信徒,更多人是都會拜拜。做生意者,也會初一、十五兩次在店門口燒紙錢,拜拜各路鬼朋友,祈求生意興隆,在墾丁,恰逢十五,就有幸目睹到了家家商鋪生火的場景。

這裡單獨再說說台灣的年輕人,順便提及下民國豐富多彩的夜生活。現在的年輕人在全球化和網路文化的衝擊下,越來越有趨同性,台灣也不例外。比起父輩,他們更認同台灣人身份,沒有了本省和外省人概念,更多地使用國語,台語發音越發不標準,因為日本動漫的影響更喜愛日本。年青一代加入了全球化的網路文化,更多的使用Google、Facebook、Youtube、Line,喜歡看大陸PPS上的免費日本動漫和大陸綜藝、古裝劇,因為本土電視節目廣告製作日益下滑,大陸的綜藝古裝電視節目,我是歌手、星跳水立方、甄嬛傳之類在台灣很火。雖然全島有170多所大學,但要進入台大、清華、成大、陽明、台科大、交大這樣的頂級大學,升學考試競爭也很慘烈,其實東亞地區人多資源少,這裡每個國家的學子為了精品的教育資源都要付出自己的不懈努力。進入大學後,夜沖(夜晚遊玩)、夜唱(KTV包夜)是每個大學生的成長通道。台灣的夜生活十分精彩,各種小吃彙集的夜市一般要到晚上2點以後,24小時超商(便利店)標配到每個村莊,誠品敦化店24小時不歇業,夜店、Live House也是年輕人打發夜晚時光的常去之地。台灣因為人口相對較少,所以實行的全體男性公民兵役,過去需服役2年,現在已大幅減到1年。民國允許雙重國籍,所以旅途中也遇到些拿著兩本護照的台灣人,問及一位為何放棄澳洲3倍薪水回台做IT,得到回答是因為家人在這裡,這裡有家的感覺。所以,一直對祖國雖有不滿但仍熱愛,也許就源於這中國人流淌在濃濃血液中對於家的眷戀吧。

四、國家

如果豆瓣沒有封殺這篇日誌的話,這個話題可能會說的比較隱晦,在這裡就深入一點好了。一個國家集權還是民主,本質上並沒有很大的區別,民主和集權都是人類管理國家這種特別單元的方式或者說工具而已。集權的優勢在於高效率,如果遇到一個英明的領導者,效果可能一日千里;而民主的強項在於權衡,方案大多是多方博弈的結果,結果是向著帕累托改進方向循序漸進。工具的最大特點是雙刃劍,所以集權的缺點在於昏君當道時民不聊生,而民主的弱點則會常常陷入某種低效率的泥潭。如何打造一個運行良好的國家機器,需要的不僅僅是胸懷人民的理念,還有超凡的政治智慧。所以,美國建國簡單幾條憲法是撐起如今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基石,即使在九一一時當政的是不出色的小布希,國家仍然挺過了災難。看過一種觀點,如果小布希當天在世貿大廈廢墟上發表鼓舞美國人鬥志的演講,他將作為一名偉大的總統被歷史凝記。

和今天的台灣人聊政治話題,他們對於民主化後上台的幾位領導人,通常都歸為政客。陳水扁當年激起人們對於窮小子當家的民國夢,但反貪腐的口號演變成史上最大的貪官;馬英九先生更像什麼都不會錯的好好先生,沒有國家領導人的激情。相反,對於放開黨禁、報禁,進行十大經濟建設使台灣作為亞洲四小龍騰飛的蔣經國先生,大多懷有好感,不過同樣強調民主化是民主先驅不斷抗爭到一定時點,碰巧蔣經國打開了這扇門。同樣的集權模式、同樣的橡皮圖章、同樣的中產階級逐漸增多,80年代的台灣對於今天大陸的改革有其相似背景和借鑒意義。但大陸和台灣最大的不同,就是盤子太大,所以許多方面的改革採用摸著石頭過河的漸進模式。2017年開放香港直選,在最發達的幾個直轄市先行先試各種民主或是集權改良模式,盤子足夠大也預示試驗模式可以足夠多,希望主導改革的兩位博士領導人胸懷裡裝的真正是人民和民族,而政治智慧也足夠高明。

國家統一是個應該著墨的話題,記得看《明朝那些事》時,當年明月在後記中嘆息以史為鑒是不可能的,因為即使技術、時代在變,人沒有變,人性的弱點沒有變,歷史總是在一遍一遍的重複,所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台灣按這個邏輯早晚還是會統一的,當然更長的尺度上衡量也將又一次分開。下次統一的結局是固定的,那就是時點的問題,我是給不出一個時間表的,但覺得至少要大陸的國家政權、居民素養到台灣人覺得可以接受的程度,到大陸開出的合併優惠條件使台灣人民覺得滿意。跳出一個國家的框框,宋鴻兵在最新一本《貨幣戰爭》中,引用歐洲德、法跨越世代恩怨打造歐元挑戰美元霸權的例證,說明亞洲想要真正引領這個世紀,必須東亞、東南亞各國領導人拿出更多的政治智慧,坦誠解決歷史問題,打造真正的亞元。所以,看待問題跳出簡單的民族、國家,本著自己的出發點,每個問題都能有其可行的解決方案,只是實現的路徑需要操刀者的胸懷、勇氣和技巧。不是每個領導人都是偉人,偉人的集權可能富足,而平庸者的民主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更加偉大

五、人生

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當年利群的廣告文案,一直覺得恰如其分的表述了人生和旅行的關係。就個人而言,人生觀需要理解的第一個關鍵概念,是生死觀的問題,如何看待死亡,如何理解萬物都有始有終,是踏上人生漫漫長路要過的第一個關卡。人生,如同旅途,有始有終;其實小到生命,大到民族、國家、地球、宇宙,有了終點的概念,才會思考存在的意義。很難想像一個永生的人,如何探討活著的意義,比如《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里的約翰。而人生的意義,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於我就是在生命的任何一個時點終止,可以安心地離去,沒有遺憾。

這次旅行,只是在一月前辦入台證時看了些攻略,然後就採用了隨遇而安的方式,永遠在一天晚上才決定下一天的目的地,基調只是故宮、太魯閣、墾丁三個點要玩到,有點《時間規劃局》里的感覺。旅途中,一直在看《如何閱讀一本書》,裡面把閱讀劃分為3個目的:信息,知識和娛樂。其實旅行一樣,你是為了什麼來旅行,造就了不同的行為模式。做好詳細的計劃,在我看來更像是尋寶遊戲,而抓重點的隨遇而安有時才體現不期而遇旅行的快感。在台大,宜蘭好友幫我物色了一個共同踏上這次環島的遊伴,她叫磊磊,加拿大籍華人,8歲石家莊移民,馬上將在多倫多投行工作,半年間隔年,開始東南亞、東亞地區的獨自旅行。旅途中,我們一起聊中加文化差異,聊她在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的見聞,一起在台灣遇到各種神奇有趣且友善的人物。這裡隨意選取一日我們的行程,前一晚決定去九份那個山上小鎮看看,9點搭台鐵,在火車上遇到一行去拍攝野貓的人,推薦我們去九份、金瓜石和基隆一線。路上,一邊看看Lonely Planet的簡介,遇到熱情的在地人(本地人)、心儀的帥哥也會攀談幾句,最後在基隆的炮台遇到當年黃埔軍校畢業的國民黨老將軍,美食就是挑選夜市上店鋪排隊最長的跑去試試………

旅途那麼奇特,人生其實一樣。一路,我們搭車、騎機車、腳踏車、輪渡、高鐵、台鐵、綠皮火車、捷運,遇到大陸各省市的人、法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各地台灣人。磊磊在香港曾參加了10日靜坐活動,就是10天不許和任何人交流(言語、手機等)。6點起床,除去吃飯時間,就在一個大房間里做靜坐直到晚上。活動的主題是「Face the reality, Focus on the moment」。當一個人靜下來時,就會自己面對自己,拋開所謂的世俗標準,才能真正的理解自己。知道腿痛的滋味,才會隱忍,堅持。

認清現實,才能活在當下。

目前還在亞洲晃蕩,以後去了歐美,再感受下樓上各位描述的種種感受吧。


坐標英國

-英國三線小城市城市風貌完爆北京

-人們習慣性的問好,禮貌性的

-老百姓關心身邊社區和city council超過卡梅倫,卡梅倫經常挨罵

-超市忘了排隊會被拒絕結賬並禮貌提醒

-孩子必須坐嬰兒車,法律規定,不然會被罰款

-忘記走人行橫道會有警察叔叔查護照,拉去派出所各種提醒

-但是老百姓依然把紅燈當綠燈……

-有兩個教授是民主小清新,然後我就幾次在課上發表工業黨言論,不過她們居然能認同我大部分看法,還評價很critical。(不過我說的比較委婉,畢竟還是得考慮學業風險,比如freedom is no free,democracy to "uneducated" poor country means scourge...)

-你可以罵英國,但是吐槽女人,殘疾人,黑人,宗教徒,發表極端反資本主義言論有被起訴風險

-中國在沒來過中國的英國人和台灣人眼裡的印象,基本等於我們對朝鮮,印度,納粹德國的印象

-宅男NEET一大堆,各種二次元狂熱

-正統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其實真的很鄙視遠邪做派,把一邊想著移民一邊指望自己國家崩潰人吃人的人叫極端無政府主義者(anarchist),而不是逆向民族主義者


高中課本說紐西蘭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

然後我7月份去紐西蘭,一下飛機沒穿秋褲被凍成傻逼了


說句實話,呆久了,「自由的空氣」也沒「紅燒肉、肉包子、熱豆漿、煎餅果子....」吸引我。恩,沒出國前,我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吃貨。現在,我已經自己動手下廚了,總比那些乾麵包、香腸、沙拉味道好一百倍。


幾年了還沒呼吸到,可能是我去錯了地方。比起跟ZF對抗,跟人民對抗更可怕。


1、人們的精神面貌

比較開朗,小女孩尤其可愛,甩亞洲人10條街,這是南歐裔的民族性,幾百年來一直如此。

2、大眾媒體給人留下的印象

偏頗、杜撰、遮遮掩掩的種族歧視,文章語氣同環球,很多針對中國的報道荒謬到滑稽。

3、政府公務人員整體的感受

態度很好,讓人發不起脾氣,但效率極差,不務正業,5個辦公桌一般只有兩個在工作,剩下的人在後面聊天,無視來辦事的人排大長隊。

4、公共服務的效率

極差,電話線出問題,國內24小時解決,這裡一個半月,期間投訴無數次無果,不得不在外面花錢上網。

5、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如何

人都很和氣,比國內的人熱情和樂於助人,所以大部分時候你的心情會很好,但當地老人說,他們年輕的時候(不民主的時代),人們關係比現在還要融洽,因為那時候社會治安好。

6、城市的建設和環境

一塌糊塗,政府似乎極少投資於公共設施建設,中午以後滿街垃圾,人行道上碎磚遍地,下雨天很多地方無法行走。


推薦閱讀:

深夜去動物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擁有 1 億資產是種怎樣的體驗?
手機卡頓是種怎樣的體驗?
當動物園園長是怎樣一種體驗?
女生很能打是什麼體驗?

TAG:文化 | 社會 | 國外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 釣魚廣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