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出現了很多哲學家、倫理學家(孔子、孟子、朱熹等等),但是卻沒有自然科學家?
這個問題在科學史界叫做「李約瑟問題」,現在普遍認為是個偽問題,沒有產生科學是不需要理由的。近代歐洲竟然產生了科學這種東西,這件事才真的需要解釋。
有,但政治軍事是中心,自然科學在那個年代沒有表現出充分的對政治軍事產生影響的實力。
關於李約瑟問題,其實是個中西文明比較的問題。對這個問題,可以從各個角度去回答,比如制度、社會結構、文化精神等等。我思考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文化精神:理性VS禮樂。上古自然科學的源泉是理性精神,這種精神在西方源自古希臘。古希臘人的哲學、數學、文學、史學等都很發達,堪稱人類的奇蹟。古希臘人天生就有一種探究精神。亞里士多德在名著《形而上學》的第一句話就是:人天生就有求知慾。而中華的儒家傳統是「功利」的,他們關注的是政治,他們講倫理也是為政治服務,這一點論語開篇第2章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講得很明白。當然,他們的政治是為了天下太平,這和今天是一樣的。我們古人對自然不感興趣,他們認為天是有意志的,能降禍福給人類,人屈從於天,而不是一個客觀的無意志的存在物。荀子曾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天人相分」,可惜這只是思想長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由於一些尚待研究的原因,它未能成為主流思想。
2 方法:經驗VS推理。科學知識的獲得有四個來源:推理、觀察觀測、實驗、計算。中國古代只有觀察(中醫藥)、實驗(煉丹、火藥、造紙等)、計算(祖沖之等),缺乏推理。西方的推理來自古希臘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沒有推理,就不會有數學,也不會有理論物理,因此也不會有科學技術的大發展。
3 機構:大學VS太學。西方在12、13世紀就誕生了大學,而中國只有太學。太學培養的是熟悉儒家經典的官員,相當於今天的幹部學院。法國科學院於1635年成立,英國皇家學會1660年成立,德國科學院起源於1652年,都在工業革命前100多年。沒有預算獨立的學術機構,就不會有一大批人從事科學研究,因為科學家需要全日制工作才能創新(科技創新是非常難的),這就需要有人供養他們,沒有一種制度做保障,科研創新工作很難成氣候。宋以後雖然也有民間教育機構書院,但並沒有產生出大批獨立的學者。
4 意識形態:重農VS重商。西漢發生了一場著名的辯論,記錄在桓寬的《鹽鐵論》里。辯論的焦點之一就是國家應該重農還是重商。從春秋孔子開始的主流意識形態都是重農,農為本,商為末。這一點一直延續到晚明才開始有所鬆動。而晚明的資本主義萌芽又被滿族入關所打斷。自然科學的發展是與功利無關的,但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像紡織機、蒸汽機這類發明是與利益直接相關的。沒有資本的介入,是無法推動技術發展的。而技術的發展又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發展。這樣,工業界、商業界、科學界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引來了工業革命的三次浪潮。
5 地緣:隔絕VS交流。中國與其他文明相互隔絕,與印度隔開重重山巒,與地中海文明圈相隔萬里,儘管有絲綢之路這一商貿通道。中國、朝鮮、日本、越南構成一個儒家文明圈,中國是老大。除了從西域輸入佛教和葡萄等商品之外,缺乏與地中海的交流導致中國固步自封進而囿於自身的傳統而停滯徘徊了將近兩千多年未能升級(武帝獨尊儒術到鴉片戰爭)。當然對於中國是否自漢武之後停滯了兩千年會有爭議,我的意思是儒為主道佛為輔這一意識形態層面的主體框架是兩漢奠定而未曾有多大變化的(儘管有個別皇帝是崇佛信道的),在國家治理層面、生產技術層面從兩漢以後變化也不大。停滯並不是說沒有變化,這是不可能的,只是說變化不大。地中海文明圈因為有海路,而航海比陸路更高效,因此相互交流頻繁,互相促進,開出文明之花,最終在西歐結出文明碩果。
6 國民性格:保守而羊性VS積極而狼性。80年代新啟蒙時期曾經有一部文化專題片《river殤》探討了東西文明的」色彩「。中國是褐色的黃土文明,有根深蒂固的保守性,不願意嘗試新事物,害怕自身被顛覆,是安於現狀的文明。西方是藍色的海洋文明,是走出去的文明,探險、開拓、殖民、環遊世界是他們的特點。我們官方鄭和下西洋是友好之旅,而西方則是血腥的。但正是這種藍色血腥(海洋霸權)代表的「積極吸血」的性格因子讓西方人完成了原始積累。沒有原始積累作為科技事業的啟動資金,大工業文明也只能是天方夜譚。不管如今怎麼批判洋人的殖民主義、霸權主義、帝國主義,他們就是靠這起家的,成功者是批不倒的。時過境遷,這種負面因子已經被揚棄得差不多了,但這是通過兩次世界大戰數千萬生命的代價而揚棄掉的,儘管在21世紀還有殘留。總的來說,西方發動的戰爭在二戰達到頂點,之後規模越來越小,有理由相信今後也會越來越小。今天我們的國民性格已經發生了變化,出海已成了熱詞。中國底層的移民為生活所迫下南洋闖關東,這和精英階層的保守性有所不同。
7 價值取向:純粹VS功利。我們公眾喜歡問科學家一個問題:你研究的東西有什麼用?公眾不明白未來是充滿未知和不確定性的,沒人能預知一項發明發現100年後會有什麼用。萊布尼茨發明二進位時絕對不會想到二進位在20/21世紀會這麼有用,以至於文明世界的每個人都離不開它。我們古代有很多技術成果(李約瑟做了很好的工作),但從沒有人認真追問四大發明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所以,科學不能得到發展。科學對技術有巨大的推動,沒有原理的闡明、計算工具的開發這類科學工作,技術只能停留在低層次,難以升級和普及。不過,科學從起源和本質上說卻是純粹而非功利的,只是單純地滿足人類探索世界解決問題的雄心和好奇心。
8 語言:隱含VS顯式。胡適當年去美國攻讀邏輯,確實是慧眼獨具。邏輯是我國古代傳統學問中缺失的重要一環。我們知道,科學規範是提出假設,然後加以求證。要加以求證,只有三種方法:邏輯推理(包括計算)、觀察/觀測和實驗。理論研究的基礎只能是邏輯推理。我們古代有自然哲學和宇宙論,但這些哲學家滿足於提出假設,從未想到去加以求證,這是什麼原因?一個原因是對真理的認識,古人認為哲學就是真理,而所謂哲學是從現象歸納出來的認識。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因為從來沒有人能繞地球走一圈。可見,這種源於現象歸納的認識並不100%可靠。這是因為人們受制於獲取現象的手段,現象也可能是表象,結果當然是一葉障目了。我們現在明白哲學不是真正的真理,是一種認識框架。只有科學才能深入現象挖掘物質世界的本質並得到確切的結論,這才是真正的真理。還有一個原因是語言中蘊藏的邏輯。現在打開數學書,滿篇都是「如果……那麼,若……則」,這個「蘊含」在英語、古希臘語等西方語言中是顯式的,比如英語是if...then,也就是說是有標記的。而我們的文言文是連綴成文(拼接),邏輯是隱含的,沒有明顯標記,不像西方語言是鉤連成文,有外在標記。我們古代沒有人做這樣一項工作,就是將隱含的邏輯顯式化,讓它變得清楚看得見。沒有這項工作,就不會有基於邏輯推理的數學,所以我國古代只有計算數學。為什麼沒有人做這項工作,一個是沒有特立獨行的天才,二是這不是我們的傳統,我們的傳統是闡釋經典的小學(特別是訓詁),為聖人做註腳。傳統真的是根深蒂固,要在聖人傳統外另行開闢一個演繹的傳統,就像古希臘的幾何學那樣,確實太難。這不能責怪古人,他們是文科生。
9 天人關係:上帝VS老天爺 傳統一旦建立起來,擁有巨大的慣性,絕非出現一個天才就能扭轉。這種慣性類似生活習慣,你讓一個人每天不洗臉刷牙確實很難。這背後的原因頗為複雜。為什麼西方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後能夠扭轉這種巨大慣性?老子的一句話給人很大啟發: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當年在西歐一定發生了許多細微的小事,這些細小的事件像星星之火,經過綿長的數百年,終成燎原之勢。這種點到面的社會擴散現象背後的「動力學」原因恐怕很難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我可以給出一個思想觀念方面的理由。
我們古人是文科生,而古希臘是文理兼修的,他們有數學三巨頭(歐幾里得、阿基米德、阿波羅尼奧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很重視幾何學和物理學。但是古羅馬卻也和我們一樣是個文科生,後來文藝復興又回溯到了文理兼修,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文理兩科有相通的地方,也有巨大差異。一定是發生了什麼變化,使得當時西歐精英眼裡相通之處壓倒了差異。像達芬奇是個畫家,也是個發明家。萊布尼茨是數學家、發明家、哲學家。牛頓愛好神學。歐拉最初學的是神學。我以為文理兼修背後的原因是基督教中上帝不僅是個救世主而且是個造物主的觀念。修理科表面是說探索大自然滿足純粹的好奇心,而神學告訴歐洲人大自然是上帝造的,所以實質上是要證明大自然中的秩序井然是造物主天父的恩寵。我們知道地球上所有實心的東西都要往下掉,人和動物如果不被吸附在地面,那怎麼能利用地面上的資源,可見這種秩序和規律對生靈來說確實是恩寵。但這種秩序(引力)的終極來源至今沒有一個信服的說法。如果你說引力來自質量對時空的彎曲,那這種彎曲來自什麼,一直追問下去,沒有盡頭,所以只能安排上帝作為第一推動力。物理至今沒有公理化,所以上帝作為造物主至少到今天在邏輯上還是合理的。鑽研理科實質上是要證明世界的普遍良序性,進而證明上帝對智慧生物的恩寵。所以,近代科學最初的終極目的是帶有神學色彩的。我每次翻開生物書都無比驚詫,這麼複雜精細的生化機器怎麼可能不是由某個天才設計師設計出來,而是由時間篩選出來的?造物主確實有理由存在,對牛頓那個時代的人更是如此。明白了這點,就能明白為什麼我們古代沒有科學家,只有計算家。因為東西方上帝(老天爺)的角色不一樣。西方近代科學家試圖將虛無縹緲、繁瑣晦澀的神學理論中蘊含的信仰精神「落實」到自然現象界。簡而言之,近代科學的起源和基督教神學之間在精神氣質和理念方面有很深的聯繫。
10 政治生態:平靜的愛琴海VS洶湧的黃河 我一直堅信,思想影響現實,現實決定思想。道理也簡單,人做任何事情前都要想一想,而人的所有想法都來自耳聞目見。現實可以是時代環境、地理環境甚至氣候,也可以是每天發生在周圍瑣碎的事情,現在傳媒發達,也可以是來自傳媒。為什麼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發生?我目前對這個問題有一些新的認識,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希臘在地中海,而不在東亞某個地區。換句話說,是希臘人的思想和希臘的現實與中國不同。西歐的思想運動有三部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這三者中和科學技術有很深聯繫的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當然復興的是希臘羅馬。人文藝術和科技雖說是學術的兩大部門,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都要甘坐冷板凳,都要苦思冥想。我們把這類人稱作知識分子。希臘和中國的現實不同,造成了上古知識分子的思想取向不同,進而形成不同的思想路線,最終深刻影響了現實,也可說是塑造了現實。
兩個地區的現實有什麼不同?回答是除了水土就是戰爭。戰爭無疑是人類社會中影響最大的事件,任何時候都如此。春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非常多,估計有上千次,記錄了其中七百多次。戰爭這麼多,一個原因是因為國家多。希臘在上古也有大規模戰爭,如希波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但總的來說,他們不是內部成天在打仗。這就是思想家進行思考的現實出發點。我國孔孟老莊荀韓墨都要面對戰爭多、政治生態混亂的現實,所以解決方案是四個:儒家的倫理主義、道家的禁欲主義、法家的政治哲學、墨家的博愛主義。所以,現實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家只能關注政治、關注人間事、關注人心。這樣,就自然地遠離了自然界。我國古代天文也是比較發達的(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可以這麼說),但天文現象被用來解釋人事。這也反映了和西方相對照,我們的科學知識不是純粹的,而必須轉化對現實需求即政治的回應。總之,在我國古代,政治扮演了一個中心角色。而這一點是由當時政治生態的現實決定的。出了什麼問題,就要解決什麼問題。反觀希臘,希臘由氏族社會過渡到城邦社會,所以保留了氏族社會具有的民主性。有民主作保障,所以內部戰爭就不多。而我國堯舜社會直接「躍入」家天下的世襲君主社會,這個過程中民主性消失殆盡。沒有民主作保障,君主一意孤行,戰爭因此就頻繁。因此戰爭多除了國家多,主要是因為政治中缺乏民主。
我們古代的知識分子很少仰望夜晚寧靜的星空,往往是俯察白天變易的大地。所以,近代科學乃至工業革命沒有在中國轟轟烈烈發生就不奇怪了。
怎麼會沒有呢,墨子的器械攻城,應該算是一種比較厲害的技術吧。只不過在古代提倡 學而優則仕,對於那些奇技淫巧都不怎麼待見。
自然科學的學者很多啊,古代道士、醫生、讀書人都有兼職科學家的。上面有兩層已經列舉了很多,我再補充幾個,葛洪、華佗、陶弘景、孫思邈、李淳風、李時珍、祖沖之、裴秀、酈道元、徐光啟、宋應星、賈思勰、王禎、劉徽、梅文鼎,上述各位先賢分別在化學、醫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數學、農學等諸多科學學科頗有建樹甚至在幾門學科皆有成就。(把道家以及與道家有淵源的放在前面是個人的一點小偏好,希望看官和題主諒解(*^-^*))
只是越往後,越來越儒家大興,對於「奇技淫巧」不應過於重視的思想導向,導致並不會被掌握著主流話語權的儒家思想信奉者所刻意宣揚。另外:提到古代哲學家,我認為不能忽視東漢道家哲學家王充。恩……,這位先賢是宣揚無神論的……,沒錯,在漢代宣揚無神論。
據說現代科技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領先之處,比如數學的割圓術,注重的是計算的程序和演算法,而不是分析推理,有人就用這個思想一個月內,一個月內發現了百十條數學定理,直接被美國某大學錄用為博士。所以看來這個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傳統文化也不儘是不利於科技發展的。
因為古代中國的知識分子心中有一句話叫做: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們讀的書是指四書五經之類的書,根本不是科學技術研究之類的書。士農工商,工只能排到第三,可見地位之低,因此自然是沒有什麼自然科學了
無知,去看看朱熹的著作,他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和天文學家
xx家都是一群人,零零星星的幾個當然不會被人注意到,沒注意到的人自然就認為沒有
畢竟中國古代沒有理科啊
這些人沒有一個是研究知識論哲學的,他們只注重道德哲學和形上學。
「數」在《易經》里是很奇妙的,人們在遇到不如意的事之後,往往認為這些事的發生,是有定數的。我們知道,在世界科學史上,天文和數學,都是以我們中國的為最古老,當時我們已經進步到歸納的數理,現代西方的數學,都是向外演繹的,越算方法越多,中國的文化是講歸納的,就是把很多的公式、方法,一個一個慢慢歸納起來,最後只歸納到十個數,而且方法非常簡單,只是加與減,「加減」就哲學的觀點而言,宇宙的萬物,不是增加,就是減少,沒有第三個現象。選自南懷瑾《易經雜談》權且一看 給個考慮問題的角度 拋磚引玉 坐等更厲害更全面的回答
推薦閱讀:
※碎花瓶理論是真實的嗎?
※為什麼會有里氏震級為負值的地震?
※為何苯的凱庫勒式是不準確的但仍然在用?
※為什麼水泥澆築之後要用定期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