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度理論,為什麼一定是6,改成5/4/3行不行?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0573.htm)的解釋:

「20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朗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米爾格朗把信隨機發送給住在美國各城市的一部分居民,信中寫有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並要求每名收信人把這封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這位朋友收到信後,再把信寄給他認為更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最終,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這名股票經紀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經手6.2次到達。   

於是,米爾格朗提出六度分隔理論,認為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最多只需要6個人」

疑問在於:20世紀60年代的測試結果是6,但現在是一個信息更加發達與便利的時代,為什麼人數限制還是在6呢?

所以這裡有一個奇怪的問題,六度理論在如今能不能是5/4更甚至是3度理論呢?

比如:

找張朝陽,我可以通過私信keso

找胡core,我可以通過微博伍皓或者蔡奇

找女優,可以通過一劍浣春秋再找經紀人

找奧巴馬,直接發郵件 ……


殘缺的六度理論和SNS實踐者們 我05年的老文:

六度分割是這樣的理論:所謂六度分割理論是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哈佛大學心理學家

stanley milgram提出的,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六度分割。簡單來說,六度分割就是在這個社會裡,任何兩個人之間建立一種聯繫,最多需要六個人(包括這兩個人在內),無論這兩個人

是否認識,生活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他們之間只有六度分割。

第一次聽說六度理論的時候大約在一年以前,聽說後沒有多久,就參加了朋友火炬的「六度買車票實驗」,

實驗的方法是我們把MSN名字改為原名+「請朋友們都把名字包含著句話:"求購19,20日北京到南寧t5車次卧鋪2張,請聯繫

139110xxxxx")」,開始的時候速度很慢,只有我們幾個人改了名字,慢慢的越來越多的人改了名字,最後一天過後,雖然沒有完全成功,但是結果非

常接近。這個實驗讓我們體會到了六度的力量。

後來,我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SNS網站,他們的旗號都是遵循六度的原則,開始都讓我們很興奮,一個階段裡面我們幾乎實驗了能看到的所有的SNS網站,然而最後我們都離開了這些網站。他們沒有給我們帶來任何的便捷和好處。這讓我一再反思六度理論。

後來,在365kit上線之後,我很久沒見的朋友LLF非常興奮的認為365kit是實現六度思想的一個很好的載體,我們在msn上面進行了簡單的討論,

發現大家有很多不太相同的看法,於是相約在七夕之夜,邊吃邊聊。長談之後,LLF接受了我的很多觀點,並說收益匪淺。然而在我看來,他對我啟發也良多,尤

其是那天我們說過的東西,是我思索了很久的,但是一直沒有機會串連在一起的東西,我們的長談讓我思維中很多零碎的東西變得更加條理化,所以這篇文章很大一

部份要歸功於他。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不是在說明六度是錯誤的理論,而是在討論,在我們的SNS實踐中,六度是不是完整的可以作為指導的思想。我的看法是六度作為SNS的指導原則,並不足夠,還有很多殘缺,這些殘缺會給我們的SNS實踐帶來失敗的結果。

1、殘缺的六度

六度雖然是個社會學的理論,但是實際上它更像一個數學理論,很多人說六度和四色問題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我看來,六度理論很好的闡述了在一個網狀結構(我們的人類社會)下,不同節點之間的聯繫和連接關係,然而它並不完整,並不足以指導我們的實踐。

(1)關係的強弱——權值問題

先六度肯定了人與人之間的普遍聯繫,但是沒有對這種聯繫作定量分析。我們一生可能會認識千百人,他們有的對我極其重要,有的對我無足輕重,我們聯繫的建立

的原因和方法也是千差萬別,有父母親屬這類生而固有的聯繫,也有因為地理位置接近發展出來的,如鄰里關係,還有因為共同學習生活而發展出來的同學、同事關

系。六度理論中只把他們統統歸結於聯繫,沒有強弱之分。在網狀結構裡面,人與人的關係,需要加權處理,在這裡,六度是殘缺的。

(2)到達和建立聯繫的區別——目的和結果問題

20

世紀60年代,耶魯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就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他將一套連鎖信件隨機發送給居住在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160個人,信中放了一個波士頓股票經紀人的名字,信

中要求每個收信人將這套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那個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朋友收信後照此辦理。最終,大部分信在經過五、六個步驟後都抵達了該股票經紀人。

六度分割(也叫「六度空間」)的概念由此而來。這個故事很多六度的愛好者都知道,並奉為聖經。但是我請大家注意這個故事和我們現在流行的SNS網站的理念

的重要查別。在這個故事裡面,信到達了波士頓股票經紀人手裡面沒錯,但是請注意整個過程中,每個人的朋友關係都沒有發生改變。對,這點很重要,這個故事裡

面傳遞的信息,而我們現在看到的SNS網站希望在用戶之間傳遞的是什麼呢?是聯繫方式是朋友關係。

說到這裡想提一下前面提到的火炬的買車票的實驗,在那個實驗裡面,傳遞的實際上也是信息,而不是朋友關係。

(3)傳遞的成本和激勵——阻尼問題

在Stanley

Milgram的實驗和火炬的實驗裡面,都沒有任何的花費,或者說看起來成本為0。但是是不是真的成本為0呢?每個人傳遞一下信件花費極低,改下msn名

字更是沒有成本,然而那些人肯這麼做,其實是看著朋友的面子上,所以這裡花費的成本實際是什麼呢?是中國人說的人情債,所謂的關係成本。沒有人喜歡一個整

天都要人幫忙這幫忙那的人,人情債和金錢債一樣,背了就一定要還,這就是傳遞中的成本問題。火炬的火車實驗後,我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今天我們急需車票,

可以請朋友們改他們的名字,但是我們能不能天天都用這種方法來找人幫忙呢?今天買車票,明天買球票,也許一次兩次可以,次數多了,朋友們肯定會覺得厭煩,

甚至放棄你這個朋友。

Gmail的邀請方式直至今日仍被很多人稱頌,剛剛出現的時候,一個邀請甚至可以賣到60美金。很多人驚呼這是最偉

大的營銷。然而,到了今天,很多人的邀請已經變得無法送出去。為什麼呢?因為一開始的時候Gmail是稀缺物品,所以價值高昂,加上Gmail帶有

Google的強勢品牌和高度用戶認同感,所以就更加被追捧,擁有Gmail成了榮譽的象徵。這是這種榮譽成為了Gmail邀請在六度網路中瘋狂傳播的激

勵。然而隨著Gmail的高度普及,這種榮譽感逐步下降,最終降低了激勵,從來使傳播陷入了停滯狀態。

阻尼是好還是壞?沒有阻尼我們可以

給任何人發送信息,每個SNS網站都在宣揚你只需要六度就可以認識柯林頓可以認識蓋茨,但是有幾個人真的去認識他們了?是因為他們不值得認識么?不是,是

因為聯繫雖然看起來只有六度,然而每度的阻尼都有可能都是無法跨越的。但是你不要悲觀,如果沒有阻尼也許你會更加不爽!LLF算過「舉例來說吧。假設每個

人有30個朋友,信息經過六度是30的6次方

=729000000,數量足夠到達一個能夠覆蓋所有可能的人的級別。」,如果六度的連接沒有任何的阻尼,估計我們每天收到的來自六度好友的各種各樣的信

息就會讓我們的腦袋爆炸。

在我們的生活裡面,一個身份越高的人,越有名的人他就會有越多的好友,於是他也就越不想隨便拓展自己的關係圈

子,因為他們往往不勝其擾。前些日子的600演藝名人聯繫方式泄露事件就是一個例子,本來我們作為社會一分子都和這600名人有著六度的聯繫,然而某天因

為他們的聯繫方式被公開,他們和我們的聯繫立刻被扁平化變成了一度。一瞬間,阻尼消失了,你可以隨便打電話給那英、田震了,你不是想跟馮小剛聊電影么?你

現在可以打電話了。但是,我們只能說結果這成了一場災難,很多名人訴苦,說很多人打電話到他們的家裡,說了句「你是XXX么?我很喜歡你!」然後就掛了電

話。很多人不堪其擾停了機,甚至換了號。

這場災難對我們這些局外人來說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很有趣的一點在於此,一旦這些名人和大眾的

關係扁平化後(六度變成一度),他們對大眾的價值也開始流失,大眾們只能打電話過去,問一聲,然後炫耀自己給明星打過電話,僅此而已。這個巨大的扁平化工

程並沒有擴展追星族們的朋友圈子,他們仍舊離那些明星很遠……

(4)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假設——關係的方向和傳遞問題

SNS網

站最愛說的一句話也許就是「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然而那天我跟LLF在Msn聊天的時候就說過這個問題,我認識的某A的朋友某B是我非常反感的一個傢伙,

而且我的朋友裡面還有個人某C對那個傢伙某B更加痛恨。所以在現在的SNS服務裡面我是不敢把某A和某C同時引入的,因為他們同時引入後,很可能的結果是

某B和某C建立聯繫後,開始吵架。

2年前,我創辦了Mop天津聯盟,開始的時候是蜜月,那時候認識的朋友很多至今還是我很好的朋友,雖然

我已經離開天津良久了。然而隨著聯盟的擴大,每次聚會的人數越來越多,關係越來越複雜,我們發現小圈子一旦擴大,人數一多,裡面就會出現矛盾。不管我們怎

么去努力調和,總是有些人會鬧得不可開交。最後大圈子分化成多個小圈子,然後各自相安無事,然後小圈子擴大,又開始混亂,然後再分裂。這個過程我親身經

歷,感受頗深。

和六度經常提起的還有一個150人原則,這個原則說從人的精力來看,很難管理超過150人的關係。其實我相信這裡也是因為

好友扁平化的保存在一度空間內過多,容易造成矛盾。150人原則從另一個層面說明我們的社會結構為什麼會呈現樹狀體系或著說金子塔結構(樹狀和網狀是觀察

點的區別,樹可以看作網的特殊形式,網可以看作包含了樹。),這是我一直想聊的一個問題,但是一直覺得想得還不夠深入,所以這裡就不細說了。

我們把友善關係當作正向,那麼敵對關係就是負向。朋友的朋友是朋友的假設是一種幻想,同時和某人有正向關係的兩個人的關係,很有可能是負向的,朋友關係是不能簡單傳遞的。

文章已經很長了,但是我在這裡沒有想提出一種解決方案,只是跟大家聊聊我對六度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啟發,也希望大家的意見能給我啟示,後面有時間也許會聊聊我對現有SNS服務的看法,最近總是很忙,呵呵。


六度只是一個實驗的統計結論,作為一個理論,也只是一個假說。這個假說的前提是,你只能通過你真實認識的人,去接近最終目標。這個統計結論在今天可能依然成立,儘管全世界人口已經超過60億。比方說讓你聯繫上非洲某個原始部落中的一個6歲小男孩,你可以試試,但不要指望電子郵件能最終送達小男孩,因為那個小男孩所在的部落中,沒有上網的人。

六度假說後來發展出「小世界」理論,以及最短路徑平均數的研究。微軟的研究人員也做過MSN用戶的研究,他們發現平均6.6個中間人,可以讓所有MSN用戶中的任意兩個人之間產生關聯。

有些假說是可以最終被驗證的,比如四色定理,任何複雜的地圖(不包含飛地,比如阿拉斯加並不毗鄰美國本土,但仍然屬於美國),只需要4種顏色就足以區分任何不同的國家。這個假說於1852年被提出,1972年被美國數學家通過計算機證明。

六度分離跟我們現實的社會交往其實沒有什麼關係,早期的SNS網站錯誤地用六度理論來吸引用戶,誇耀說每個人都可以在六度之內聯繫上比爾·蓋茨。但這種聯繫跟SNS毫無關係,沒有SNS也能夠辦到。Facebook壓根不關心六度,它更關心用戶社會關係的維繫,而不是拓展。


六度分隔理論指人際網路中任意兩個節點(個體)通過網路中的其他節點產生聯繫的最少鏈接數量。這是一個不同關係紐帶轉換和傳遞的過程。這個理論的一個基本假設是網路中任意兩個節點沒有直接的鏈接(也就是不存在一個直接的關係紐帶)。現實的社交網路中,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在互聯網中,這種情況也存在,但因其網路本身開放性的特點,建立直接鏈接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那麼,這個假設存在的條件,就有所動搖了。所以,我們看到了更多的新型的關係網路,它們在試圖建立某種關係紐帶,讓人們更直接或更容易地建立和管理關係。

人們對關係有兩個最基本的需求,即關係維繫和關係拓展。互聯網初期,因人們尚沉醉於互聯網前所未有的開放性,更多的互聯網應用是基於粗放型的關係拓展需求的,也就是基於多關係紐帶的泛關係的建立。如早期的BBS、聊天室等應用,其用戶多以個人偏好作為關係紐帶,而這些應用,也多是圍繞不同的偏好來建立不同的版塊。這時,關係拓展的作用要大於關係維繫。

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普及,QQ等IM開始流行,這使人們的關係管理更加便利,此時,關係維繫和關係拓展開始分化,現實中的關係也可以通過網路應用進行管理,關係維繫和關係拓展在QQ類的工具中,開始並存。也就是,此時關係網路中的關係紐帶仍然是多重的,並且是強弱關係並存的。

Facebook和Twitter,在之前的基礎上,繼續在進化,但他們進化向了兩個方向。他們都做了減法而不是加法。Facebook的減法,是走向關係維繫,尤其是現實關係的維繫,其減掉了多重的弱關係紐帶,保留了較少的強關係紐帶。而Twitter,也許是走向了關係拓展。它減去了互聯網初期不同偏好紐帶所自然形成的區塊分割,打碎了板塊間的隔離,使關係紐帶泛化,使內容由小眾偏好為主轉向大眾偏好為主。另一方面,Twitter還通過用戶的單向關注,使多重紐帶下的泛關係的建立(關係拓展)變得更加容易。

現在的SNS仍在進化。比如知乎這樣的社會化網路。它的核心在於,關係紐帶,又被進一步泛化,以沒有界限的問答作為紐帶的關係,顯然比之前的大眾偏好紐帶更寬泛,其網路中任意兩個節點間,都可以通過一次問答,來建立一個直接的鏈接。當然,這種鏈接的強度,也相對弱化了。但總的來說,其走的,應該是Twitter一樣的關係拓展的方向,而不是Facebook那種關係維繫的方向。

總結一下的話,關係拓展和關係維繫,是人們對關係的兩種最基本的需求。按照「鄧巴數字」的理論,人們可管理的強關係,是有限的。這樣看來,似乎Facebook的前景更好,但另一方面,人們也不可能放棄對關係拓展方面的需求,實際人在一生中,也都是在不停地拓展關係,尤其,也許我們的大腦還沒有進化到管理超過150個強關係的程度,但我們也不應該忘記,我們現在有電腦,有無窮無盡的創新,也許未來,我們將擁有雲關係,那將是比目前的泛關係網路更大的關係網路。所以,以我個人的看法,強關係網路和弱關係網路,還遠沒到分出勝負的時候。


一個數學問題,如果要鏈接全世界70億人中的任意兩個人,假設每個人都與其他人有鏈接,

保證在6次以內連接上,那麼每個人與周圍人的鏈接數最少為7,000,000,000 ^ (1/6) = 43.7

保證在5次以內連接上,那麼每個人與周圍人的連接數最少為7,000,000,000 ^ (1/5) = 93.1

保證在4次以內連接上,那麼每個人與周圍人的連接數最少為7,000,000,000 ^ (1/4) = 289.2

保證在3次以內連接上,那麼每個人與周圍人的連接數最少為7,000,000,000 ^ (1/3) = 1913

注意:如果全世界每個人一生認識的人都不能超過43.7個,那麼六度理論是不能成立的。如果每個人都能認識超過2000人,並保持聯繫,那麼不需要6度,只需要3度就能鏈接上了。

但是現在社交網路這麼發達一個人的好友列表都會超過百人,所以每個人都認識超過百人,那麼5-6度內是肯定能連上的。


米爾格朗的實驗,使用的工具是寄信(紙的那種),基本上是那個年代通訊工具,可以創造出的人際分隔數量,基本上是通訊工具使用郵政系統的時代。

很久以前,我們除了郵政系統,接著有電報,電話,傳真機,手機,網路,網路上現在,實體移動從汽車、輪船、飛機。最方變得應用是facebook,經濟面來說中國的GDP成長讓出國人數大增,這樣通訊及移動工具系統的演化,當然會讓人際分隔數量降低。

這是必然的..


哈哈,我也貼一個當年跟tinyfool(郝培強)同學討論的一篇老文章

http://blog.thinkeropinion.com/archives/169.html

六度數學基礎:

若每個人平均認識260人,其六度就是260^6=1,188,137,600,000。消除一些節點重複,那也幾乎覆蓋了整個地球人口若干多多倍。


套用六度理論,看不同社交媒介上的關係強度

1度:手機通訊錄上的熟人(雙方都有主動交往的意願和隨時隨地溝通的方式)

2度:QQ/MSN等IM上的好友(雙方有一定的交往意願和在線時及時溝通的能力)

3度:SNS上的校友/同事(雙方有一定的共同點且願意在線分享彼此間的生活和愛好)

4度:微博博客上的關注(一方對另一方感興趣,並願意關注對方的分享,其中一方有較強的主動聯繫對方的意願。)

5度:論壇上的同好或者團購及電子商務網站上的同好(雙方對同一個話題或物品感興趣,一起參與討論或購買。但是雙方沒有直接的相互聯繫方式,也沒有主動的互相聯繫的意願)

6度:視頻/音樂/照片/書籤/知識等分享網站上的過客(雙方對同一種類型的東西感興趣,一起參與觀看或分享同一種類型的東西。但是彼此之間沒有相互的聯繫方式,也沒有相互聯繫的意願)


圖大殺貓,其實不光人和人的社交網路,甚至基因網路、蛋白質交換網路、甚至人腦的神經網路,都有類似的性質。

有趣的是,java語言的依賴關係組成的網路,也有類似性質。如下圖:

第一的答案顯然是錯誤的。

有關「六度理論」,或者更正規地說,小世界模型的研究,奠定了現代網路科學的誕生。而六度這個6是如何而來的,至今還是一個在數學上極端困難的問題,沒有找到解析解。

簡單介紹一下,首先什麼是網路呢?用計算機的語言來講,網路就是圖。但是網路科學不是圖論,他研究的是現實社會、自然中存在的特別複雜的圖結構上的動力學。網路科學嚴格來講,是一門物理學。

他研究類似如下的問題:

1. 比如微博上有好幾億用戶,相互的關注關係構成了一張網路,信息如何在這張網路上傳播?如果我想讓一條軟文被100萬人看到,我應該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實現?

2. 淘寶有好幾億商品,商品間被同一用戶購買的話則定義一條邊,如何把這張圖快速拆解成一系列子圖,使得每個子圖內的商品都很相似?

3. 假設我有全世界qq間的好友關係圖,是否有一個全局最優或者至少全局較優的演算法(傳播路徑長度有上界)使得我可以僅僅通過好友對話把一條信息傳遞到任一個人?

4. 全國電網構成一張極端複雜的網路,我希望這個網路有很強的抗災能力,能夠在1/3的節點被核彈摧毀的情況下,其他節點依然有99.9%的可能性可用,該如何設計?

網路科學揭示了許多複雜混沌體系在宏觀尺度「湧現」出秩序性的物理現象,比如:為什麼上千人的禮堂里,掌聲可以從無序突然變成有序。

小世界是一類具有特殊性質的網路,他們的表觀特性如下:

1. 平均路徑長度正比於節點數的自然對數.

2. 體現為網路中任意兩點均可以在遠小於網路規模的距離內抵達

3. 有遠高於隨機網路的聚類係數,你可以理解為網路中有很多聚集結構。隨機網路指隨機連接網路任意兩個節點生成的網路。

社交網路、基因遺傳網路、蛋白質交互網路、甚至人腦中的神經元網路,都符合這一特性。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10000名新生來到xx大學:

1. 大家此前互不相識,由於地理原因、比如同一個寢室,很快地理位置較近的同學建立了兩兩聯繫,成為了好基友。

2. 然後不妨假設每一秒都有一對新的好基友結識,這是一個看臉的社會。如果你已經認識了更多的基友,你就有更大的可能被別人認識。

3. 無限循環,世界就變成了下面這個樣子。

最後這樣:

人們發現使用計算機按照1、2、3條件來模擬,就自然生成了有一個個小團體(cluster),並且每兩個節點之間平均距離正比於節點自然對數的網路結構。也就是如此複雜的結構,其核心生成規則只有兩條。

再將這兩條規則套用到各個現實網路,都找到了可以自圓其說的原因:

社交網路:網路最初建立時總是基於地理或者現實中的「鄰居」關係,然後有影響力的人可以獲得更多關係(比如美女帥哥自然會獲得更多關注點贊)。那麼網路最終會演化成一個無標度的小世界網路

基因:變異總是逐漸發生的,因為一下變異好多個基因的後代一般就掛掉了。然而優勢基因總會繁育特別多的後代。

最終基於這兩條規則,以及一系列其他的補丁,網路科學家模擬並推導出了大量此類網路上的動力學特徵,甚至找到了在這樣的網路上的極其精妙的搜索演算法,限於篇幅就不在此展開了。

結語:不要小瞧生活中一些簡單而基本的事實,每一個簡單而基本的事實背後可能藏著驚人的科學。


理論是聽起來酷,實踐是做起來酷。6/5/4/3沒有關係,至少對於實踐來講,「連接」是這個理論背後最有價值的東西。


社會學裡面,一個人可以穩定維持的社交人數是150人,150的6次方已經大於地球上60億人了。

而150的5次方,小於60億

所以就產生了六度理論


我同意keso在前面的回答「六度分離跟我們現實的社會交往其實沒有什麼關係」,說到底,六度定理只是一個觀點,甚至只是一個假說(不像數學定理那樣可以有科學的方法驗證其真實性)。

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六度定理是非常偉大的,它提供了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上幾十億人口中任意一個陌生人的可能性——強調下,誰也無法保證通過此定理讓你隨心所欲認識任意陌生人。04年時http://uume.com網站提供的IM軟體就試圖運用六度定理來讓人們結實更多的朋友,它大致的操作方式是:你的好友的好友自動變成你的好友(為防止好友數量『爆炸』,系統設置了層數),剛開始這種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但沒過多久,用戶開始厭煩,好友的好友絕大多數你不認識,且不感興趣,就算通過你的好友,你和某位心儀已久的明星成為好友,那又怎樣呢,別人是不會理你的。所以,美國多久,uume就停止運營了。

我認為,六度定理的現實意義就是前面提到的,它提供了一種認識陌生人的可能性,它再次表明: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協作的力量十分驚人。

那麼,管它是六度定理還是五度定理,其實都無所謂了,聰明的國人去行賄官員時會說「我是你大舅的鄰居的表弟」;而新浪微博會在側邊欄提示你:可能感興趣的人——你們有相同好友;而facebook則試圖將世界上的人們納入到那一張網中,企圖在裡面重新組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任何事情總有他的定律,既然別人已經研究出來了,我們有機會就去運用。開始我也只是知道有這個理論存在,但沒有證明過。但我看到騰訊在那個朋友網的關係計算,我就深深相信這一點了,無論我怎麼找陌生人,他居然最多最多包括自己在內與對方,永遠不超過6個人。


對於六度理論的由來,前面的各位大神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

六度理論並沒有錯,只是我們有時候錯誤地理解了它的意義,他只揭示了一種可達性,並沒有說友誼是可傳遞的。


只是假說而已


樓上的都寫的太複雜了,題主的問題有個明顯的漏洞。

六度空間理論通俗的翻譯就是兩個人通過6次私交關係就可以產生聯繫,注意,是私交關係!

題主的距離都不是私交關係,而是單方面認識的關係。


我說一句玩笑話,其實西方人的思想真的比較淺顯。就是個6次方的數學,還叫什麼六度理論。。。。他們基本思想都很簡單,為了剔除誤差慢慢搞了很多修正理論,那就是所謂的高端東西。樓上也提到了,社會學裡面,一個人可以穩定維持的社交人數是150人,150的6次方已經大於地球上60億人了。

而150的5次方,小於60億

所以就產生了六度理論。——————我相信他們肯定修正了很多誤差,比如這個150人,肯定要通過各種演算法修正,各類人群也要分類,各種權重修正。。。


推薦閱讀:

能否說十歲的 Facebook 陷入了某種「中年危機」?目前其他社交媒體大佬們在達到十歲時會是什麼命運?
社會化媒體營銷的內涵和本質分別是什麼?
部分網民的內心可以有多陰暗?
怎樣從一般的社會層次進入較高的社會層次?
社交產品的三要素是個人主頁、信息流和關係嗎?

TAG:Facebook | 社交網路 | 產品設計 | 社交媒體 | 六度分隔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