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佛共用一法身和「梵我一合」是不是有些相似?
最近看佛教史發現有些佛法理論和印度外道法很相似
|謝邀,非常肯定的告訴你,7世紀以後的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在理論上,並沒有本質的差異。
所謂濕婆大神,就是「自在」的表義,所以叫大自在天。
所謂毗濕奴大神,就是「空性」的表義,所以叫遍入天(只有空性遍入一切)。就這倆種梵,而這兩種梵,有的派別認為本質是一。有的派別認為一上一下,有誰上誰下的爭論。這樣,就分成三派。這三派和大乘佛教的,空宗,有宗,真常系,是可以直接對應的。
有人以此為證據,說大乘佛教是抄襲印度門教的。六派印度教哲學,只有數論(哲學)和彌曼差派(神學)的思想在佛陀以前就萌芽了,而且定型還比佛教晚。但是一直辯論不過佛教。大乘興起時代,這兩個派別明顯在被吊打。大乘佛教的起源,實際上還得從佛教自身找原因。印順談了很多,這裡就不展開了。可以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
大乘要分期來看,初期並沒有太多的奧義書成分。上面提到的印順的書,還有徐梵澄翻譯的《五十奧義書》。可以對讀。
中期以唯識為主的大乘佛教,吸收奧義書的事相比較多,主要是修鍊瑜伽。與其說吸收奧義書,不如說直接來自當時成熟的瑜伽派。但是,要注意,整個唯識宗密宗禪宗等中期宗派的理論核心,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些根本概念是完全原創的。究其原因,在笈多時代,佛教與印度門教論戰中,佛教一度處於下風。通俗領域,印度的兩大史詩,各種戲劇,詩歌,音樂,直接把佛教甩飛。哲學上,瑜伽派的瑜伽修證,大放異彩,直到現在還風靡世界。正理派的邏輯推理不虛古希臘直到洛克以前的西方邏輯學。佛教里根本沒有抵抗二者的力量。此時迫於壓力初期大乘就向中期大乘演變。吸收這些印度教的哲學,成立了瑜伽行派,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唯識宗密宗禪宗。到了玄奘時代,才能夠知己知彼,辯破五天竺,無人能敵。同時代還有法稱,也是無敵論師。發展到玄奘法稱那個樣子,是印度文化下,哲學的巔峰。洗脫了宗教神秘化的底色。
但是佛教在哲學辯論上的如日中天,不能帶來政治和宗教上的勝利。反而帶來脫離群眾,只能在知識分子里傳播的惡果。群眾需要信仰,渴望神秘,你搞一個純哲學誰要看?結果不會比現在大學裡那些哲學教授更好。
這個時候,7世紀下半葉,印度活躍著兩位惺惺相惜的佛教和印度教改革家,月稱和商羯羅。同為案達羅地方泰盧固民族出身的兩位哲學家,分別用佛教和印度教術語,構建出幾乎無法分別的中觀應成論和吠檀多不二論。對於商羯羅來說,這一改革是革命性的,將緣起法打包進入印度教。佛教徒說月稱打敗商羯羅,而印度教徒認為商羯羅驅逐了月稱。其實,二人應該難分伯仲,至少兩派在南印度互有勝負。因為從考古發現來看,南印度的佛教消亡,要等到兩百年後,泰米爾人強勢崛起的時候。
但是兩派在自家宗教內部,摧枯拉朽,很快一統江湖。
佛教以中觀應成派為正宗,後來印度佛教滅亡,這一傳統到了現在中國的西藏地區,成了占統治地位的,噶當派和後來的格魯派。印度教以吠檀多不二論為正宗,梵成了空的異名。商羯羅認為,梵本身是沒有任何屬性的精神實體,但是一般人從下智(生而具有的無知)去看它,卻給它加上了種種屬性,例如全智、全能等,這樣的梵就是經驗的和現象的下梵,即個我的世界。
在晚期大乘可以說大量吸收了奧義書。但是,反過來,這個時代的印度教在哲學上已經佛教化了。是一個雙方融合的過程。佛教大乘化的晚期特徵,主要是通俗化,世俗化,吸收很多佛陀反對的印度文化內容。在哲學上並不可以認為印度教化。
在不二論的語境下,與佛教一樣,那些古代的神靈崇拜是根本不能成立的。所謂梵我合一,這個時候,就跟佛教說的成佛,證入空性,法身,是一個意思。也就是商羯羅改革以後,梵我合一的內涵,已經大乘佛教化。與古代不同了。
所以你現在看到的印度教,和晚期大乘佛教,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術語的差異。
不懂佛法的常識,就容易出現誤會。
諸佛一法身,這個法身,是清凈本性,是指清凈心。諸佛如來之心性都是清凈湛然的,一如不二,故稱一法身。不是什麼共用一個叫做法身的身體,這就大錯特錯了。
「梵我一合」就是講神我同體,有我、有神,這都是相法,外道法。佛法是心法,離一切相。兩者之間背道而馳,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爾時法涌菩薩摩訶薩告常啼菩薩摩訶薩言。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所有法身。無所從來。亦無所去。
何以故。善男子。諸法實性皆不動故。
善男子。諸法真如無來無去不可施設。如是真如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諸法法界無來無去不可施設。如是法界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諸法法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如是法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不虛妄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不虛妄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不變異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不變異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平等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平等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離生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離生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諸法定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諸法定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諸法住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諸法住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諸法實際無來無去不可施設。諸法實際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虛空界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虛空界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不思議界無來無去不可施設。不思議界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無生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無生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無滅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無滅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如實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如實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遠離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遠離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法寂靜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法寂靜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無染凈界無來無去不可施設。無染凈界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諸法空性無來無去不可施設。諸法空性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廣說乃至佛薄伽梵。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廣說乃至佛薄伽梵。非即諸法。非離諸法。
善男子。諸法真如 如來真如。一而非二。
善男子。諸法真如非合非散。唯有一相 所謂無相。
善男子。諸法真如非一非二非三非四。廣說乃至非百千等。
何以故。善男子。諸法真如離數量故。非有性故。
複次善男子。
譬如有人熱際後分游於曠野。日中渴乏見陽焰動。作是念言。我於今時定當得水。
作是念已遂便往趣。所見陽焰漸去其遠。即奔逐之轉復見遠。種種方便求水不得。
善男子。於意云何是焰中水從何山谷泉池中來。今何所去。為入東海。為入西海南北海耶。
常啼答言。
陽焰中水尚不可得。況當可說有所從來及有所至。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如彼渴人愚痴無智為熱所逼。見動陽焰於無水中妄生水想。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譬如幻師或彼弟子。幻作種種象軍馬軍車軍步軍及牛羊等。經須臾頃忽然不現。
善男子。於意云何。是幻所作。從何而來。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
幻事非實如何可說有來去處。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執幻事有來去者。當知彼人愚痴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如鏡等中有諸像現。如是諸像暫有還無。
善男子。於意云何。是鏡等像為從何來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
諸像非實。如何可說有來有去。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執諸像有來有去。當知彼人愚痴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如谷等中有諸響現。如是諸響暫有還無。
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谷等響為從何來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
諸響非實。如何可說有來去處。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執諸響有來去者。當知彼人愚痴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譬如光影種種形相。現有動搖轉變差別。
善男子。於意云何。如是光影為從何來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
光影非實。如何可說有來去處。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執光影有來去者。當知彼人愚痴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 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如尋香城現有物類。如是物類暫有還無。
善男子。於意云何。是尋香城所有物類。為從何來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
是尋香城所有物類皆非實有。如何可說有所從來去有所至。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執尋香城所有物類有來去者。當知彼人愚痴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如諸如來應正等覺所變化事暫有還無。
善男子。於意云何。諸變化事為從何來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
諸變化事皆非實有。如何可說有所從來去有所至。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執變化事有來去者。當知彼人愚痴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如人夢中見有諸佛。若一若十。若百若千。乃至無數。彼夢覺已所見皆無。
善男子。於意云何。夢所見佛為從何來去何所至。
常啼答言。
夢中所見皆是虛妄都非實有。如何可說有來去處。
法涌菩薩語常啼言。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執夢所見有來去者。當知彼人愚痴無智。若謂如來應正等覺有來有去亦復如是。當知是人愚痴無智。
何以故。
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即是法身。
善男子。如來法身即是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說有來有去。如來法身亦復如是無來無去。
又善男子。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說一切法如夢所見。如變化事。如尋香城光影響像幻事陽焰。皆非實有。
若於如是諸佛所說甚深法義。不如實知 執如來身是名是色有來有去。當知彼人迷法性故。愚痴無智流轉諸趣受生死苦。遠離般若波羅蜜多。亦復遠離一切佛法。
若於如是諸佛所說甚深法義。能如實知 不執佛身是名是色。亦不謂佛有來有去。當知彼人於佛所說甚深法義如實解了。不執諸法有來有去有生有滅有染有凈。由不執故能行般若波羅蜜多。亦能勤修一切佛法。則為鄰近所求無上正等菩提。亦名如來真凈弟子。終不虛受國人信施。能與一切作良福田。應受世間人天供養。
複次善男子。
如大海中有諸珍寶。如是珍寶非十方來。亦非有情於中造作。亦非此寶無因緣生。然諸有情善根力故。令大海內有諸寶生。是寶生時依因緣力和合故有。無所從來。是寶滅時於十方面亦無所去。但由有情善根力盡令彼滅沒。
所以者何。諸有為法。緣合故生。緣離故滅。於中都無生者滅者。是故諸法無來無去。
諸如來身亦復如是。於十方面無所從來。亦非於中有造作者。亦不可說無因緣生。然依本修凈行圓滿。為因緣故及依有情先修見佛。業成熟故有如來身出現於世。佛身滅時於十方面亦無所去。但由因緣和合力盡即便滅沒。是故諸佛無來無去。
複次善男子。
譬如箜篌依止種種因緣和合而有聲生。是聲因緣。所謂槽頸繩棍弦等人功作意。如是一一不能生聲。要和合時其聲方起。是聲生位無所從來。於息滅時無所至去。
善男子。諸如來身亦復如是。依止種種因緣而生。是身因緣。所謂無量福德智慧。及諸有情所修見佛善根成熟。如是一一不能生身。要和合時其身方起。是身生位無所從來。於滅沒時無所至去。
善男子。汝於如來應正等覺無來去相。應如是知。隨此道理於一切法無來去相亦如是知。
善男子。若於如來應正等覺及一切法。能如實知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染無凈。定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必得無上正等菩提。
外道法不出常法與斷法,題中的梵我合一的梵是常法,與前面的佛之法身,是天壤之別,法身早已超越一切常法與斷法,又無可超越
對@不學大乘劉寶瑞 師友的回復:
看了一下師友你個人資料 ,註明為高等教育,果然不出我所料,一股濃濃的做學問的味道,果然是屬於歷史考據學派,既然師友此處提到了在印度待了幾十年,並精通印度文化與語言以及哲學思想的徐梵澄先生及其大作,不妨讓我們看看這位徐梵澄先生是如何認識佛教的「佛陀說法,汲汲於度
人生之苦,初未暇措意于思辨哲學,然亦非無其湛深之理論也。聚
二千餘年間之才智,立同立異,漸汰漸純,去故取新,潰小趣大,其
成就有萃於是者。觀其通用因明之楷式以免墮負,密接中觀而不
墮兩邊,明我法之雙空,破實色之執著,而遠紹般若之鴻緒,將求
有得於「無為」者也。」-----<安慧<三十唯識>疏釋》小引
細看師友之關注者人數不足百人,所以對師友的回復僅止於此,但是我會持續關注徐梵澄先生一些著作中,對佛教與印度文化之間的見解看法,畢竟我沒有通讀過徐梵澄先生的著作,而且徐梵澄先生的著作尚有一些作品還沒有出版。如果有機會,學習了徐梵澄先生的著作,再來與師友探討一下印度文化與佛教之間的文化演變的歷史學術考據。不過由於擔心你和我,也許明天就會不在這個世間了,無常嘛,所以暫時我會專註於自己的禪定智慧的止觀修行,不會浪費人身去做與解脫無關的學術考據。
當然如果師友的關注者人數過百破千,那就再到時看看了哈
誰都不會共用一法身,無論是諸佛應身還是報身,當然,百千億變化身不算,因為那本身就是法身的功德。法身有諸多體性,其中一個就是不可分割性。如果法身可分割,那就成了可分可合的法,那就不再是不變的法,那就是無常法了,如此一來,就不應再是法身,因為法身若是無常法,那如何能成為法源、法本。如果諸佛可以共用法身,則不應有三世諸佛,因為法界最初原本無佛,威音王佛則是法界第一尊佛,唯一獨尊時與誰共用?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數量皆是無量無邊,經中也記載許多菩薩成佛過程如龍女成佛,佛陀也在法華經中授記了阿難等人成佛,隨著菩薩成佛越來越多,如果諸佛共用法身,則同一法身則具備出生越來越多應身佛的功能,倘若如此,越來越多的應身佛與報身佛共用同一法身,那法身豈不是在逐漸「增加」,如此一來,法身又成為可增減的無常法,與經中法身不增不減的中道性違背。另外,法身為何不能同時出生所有的應身佛,而需要陸續出生呢?其中又是何因何緣?再者,菩薩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菩薩的法身仍然含有未清凈的種子,而諸佛法身中一切種子具足清凈。假如諸佛可以共用法身,那麼也應該在未成佛時就含有未成佛時的種子,而不是成佛之後方能「加入」,這樣才符合邏輯。可是這樣一來,則該「法身」所含諸佛的種子,又含菩薩的種子,則其所含種子一部分具足清凈,而另一部分則未全部清凈,這樣的「法身」只能存在於妄想中。假如要規避上述過患,只能規定如下:只有成佛後其法身方能融入或加入此「法身」而成為共用,成佛前則不得加入,則該法身應具備清凈與非清凈種子之揀則性,且更偏愛清凈種子而排斥染污種子,則該法身可以不需要五蘊身而自行修行成佛,如此一來該還需要有情學佛做什麼呢?有情各自法身或是共用就可以存凈去汰,而不需要五蘊的存在了。諸佛共用法身的錯繆,以上只是略說就已經有這麼多過失了,繼續推導下去只能引生出更多過失,故此論點站不住腳。
謝邀
這問題 @十里塵華笑春風 師兄已經答的很好了,不贅述。需要多兩句嘴的是就題主提到的佛教史。
佛教史也罷,一切的考據考證考古也罷,那是學問家的功夫,走到極至,無非兩腳書櫃而已,大不了再加只揚聲器。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信為道源功德母」「無信不立」既然自詡佛弟子,就請不要以世間法為立論基礎,更請不要有意無意置世間法於佛法之上,好容易走偏的。
弘一大師言:信佛,首要深信因果。
信什麼?信已有福,信已有緣,信已善根深厚。
學佛請先信佛,信佛之功德巍巍,信佛之願力深重。
怕走錯怎麼辦?不耍嘴皮子,咱們先做起來!
慢慢自然會明白。
做,就對了。
好嗎?謝謝!祝成就!諸佛如來共用一法身是指諸佛如來灰身滅智之後共同消散於虛空之中,虛空就是他們共用的法身,所以和外道的梵我論有本質的區別。梵我論會存在不生不滅的本覺自性,常樂我凈,不生不滅,而大乘佛教的自性卻是本寂的,無有造作,雖然同樣不生不滅,永恆真常,但是卻沒有自體,形如虛空,沒辦法覺明,也沒辦法生滅
從上座部角度看,如果這個法身是指四諦,是對的。不是梵我合一。但是如果指大乘教的空有不二,那就是梵我合一。
相似啊,當然相似,可是這種相似性是什麼層面的?打個比方來說,大航海時代,很多人都聲稱要去「東方」冒險,那裡有無數的黃金財富,然而有的人有正確的航海圖,有的人沒有,那麼他們口中的「東方」是同樣的嗎。回到你的問題,大乘是說了諸佛共一法身,「一」和「身」好像是指向了某種實體,看起來是和印度教之梵很像。可是在接下來的解釋中,「一」和「多」相對,說「一」是為了揀除「多」,很顯然,在根本理體上,不應存在「多」,但是否存「一」呢?般若類經典明確否定了。於此,這裡的共一法身,只是說諸佛所證、所依賴的根本理體,是不具有差別的,但這個理體上,不存在凡夫的生、滅、一、異、常、斷、來、去這些概念。事實上,大乘更深入的解釋中,無為理體的法身,根本不存在脫離有為法的常、一、主、宰的性質,他是有為法上脫去無明所顯實相,不是在緣起法之外別立的具有時空獨立意義的實體,換句話說,法身就是緣起法的實相,是「法無我性」,亦可說即是緣起法本身,一切法皆緣起,一切法皆無我,換個邏輯就是一切法都具有「法無我性」,而「無性」中唯是平等平等,在性、相這個依邏輯而劃分的關係中居於「性」的位置,而性是相之性,性和相其實是平等的,離開相談性毫無意義。這點上,外道的梵,是不可能放棄自體相對於其他法的分裂意義的,尤其是梵必須居於時空之外,其他法於梵都是派生關係,不具有平等性。
謝邀。表面上看起來兩者有些相似,其實有根本性的差別。大乘佛法所說的「諸佛共用一法身」,其本意來說我的理解是「諸佛的覺悟狀態都是相同的,是沒有分別的,不生不滅」;而所謂的「梵我一合」,其實是認為有一個外在的「梵」,然後有一個「我」的存在,這與大乘佛法的「無我」根本是截然不同的,大乘佛法不承認有「生滅」、「他我」、「高低大小」等種種二元對立的觀點分別,大乘佛法就是教人超越這些眾多對立的觀念,然後體會到萬物的「平等性」。因此來說,這兩者根本不是同一種東西。另外,還有就是要學習佛法根本不是研究歷史,研究歷史或者求證經文的真偽,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2500年前的事情,有誰完全說的清楚?與其研究經文真假,或者是佛教的歷史發展,不如好好去研究現有經文所表達的內涵,然後從中吸收能對治我們今天煩惱的東西,解決當下的問題,這樣才有「實際效果」。「法無高低,適合為佳」,學習佛法盡量要以能產生實際效果為依准,不然縱使讀遍所有經書,完全搞清楚那句話是佛陀所說,也徹底研究清楚佛教的發展歷史。但是與「解脫」有幫助嗎?還希望所有有心修行佛法的同修們,三思而後行。
外道與內道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遵循四法印了,諸法無常,諸行無我,有漏皆苦,寂靜涅槃。說梵和法身一樣的人,先查查商羯羅是怎麼與法稱辯論失敗投河自盡的。再研究研究中觀,到時心中自有答案。
《吠檀多派的「幻論」與佛教的「空觀」比較.同異分析》姚衛群
第一,吠檀多派的幻論是建立在梵一元論的基礎上的,佛教的空觀則是建立在緣起論的基礎上的。主要源於奧義書梵我同一思想的吠檀多派的幻論並非完全否定一切,而是否定除了梵之外的一切。因而,梵是此派幻論表述的一個起點,梵之外即為虛幻。這是一個建立在一元論之上的虛幻論。佛教的空觀則最初來源於緣起觀及與其相關的無我和無常論。由於世間事物都要依靠他物而存在,因而沒有其自身的實體,所以是空。在吠檀多派看來,人們所以對外部事物產生虛幻,是因為不能認識到梵是唯一不二的實體,把本質上與梵不二的事物(包括各生命現象中的主體和相關的現象)看成是有別於梵的東西。而在佛教看來,事物之所以空,是由於事物是緣起的,世間事物中不可能有什麼不依他或非緣起的。佛教認為把外物看作是有自性的東西就是一種幻覺。消除了幻覺,認識到事物性空就達到了事物的實相,人也就解脫了。
第二,吠檀多派的幻論並不是此派各個分支都承認的,佛教的空觀則是此教各分支都要講的,只不過講空的角度和方式有差別。吠檀多派中主張幻論的主要是其中的不二一元論分支,以喬荼波陀和商羯羅為代表,而此派的限定不二論者和二元論者,如羅摩奴閣和摩陀婆,都不認為事物是幻,都否定此派的摩耶說。佛教則從原始佛教開始,到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都有空的觀念,而且越發展,空的觀念在佛教中越受重視。這與佛教各派都在不同程度上講緣起有直接關係。
第三,吠檀多派的幻論在印度近現代的宗教改革中成為被抨擊或否定的主要對象,而佛教的空觀則一直在其發展中有重要影響,在後世被人們結合緣起觀作出積極評價。印度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辨喜就不認為物質世界是虛幻的,並且主張物質同運動不能分開,承認時、空、因、果的實在性。辨喜被認為是「新吠檀多派」的首倡者。他在理論上區別於古代主流吠檀多派思想的重要之處就是否定幻論。印度近代另一位思想家薄伽萬·達斯也反對古代吠檀多派的幻論,不同意商羯羅等人的世界是幻的說法。空的觀念在佛教中一直受到推崇。雖然在近代也有某些教外之人表示反對,但在教內的地位一直是很高的。而且,即便在教外,在近代也有人從正面肯定它的積極意義,因為這種理論畢竟源於緣起觀,肯定事物的互相聯繫和變化,強調事物的發展,有其內在的合理性和促進人們科學看待事物的積極作用。
法身的意思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叫做五分法身。這東西當然都是一樣的了。但是也談不到數量的問題。就好比說學生在學校學的都是一個數學,你說不對,小張學了一個加法,我學了一個加法,這就莫名其妙了
那你說說什麼是法身?
共你妹
說法身大體報化身一起說的,大中觀的見里,法報化三身實為一體,不能離異,報化身並非法身只用,實乃法身之現,並不存在三個身,這是見地,在這個見地下,沒有空性和實在的對立,退一萬步說,真把印度教的梵當成空性之法異門,法身里也沒有梵和我的對立與統一的需要。當然,你把「我」之概念推及宇宙乃至一切時空,這本是佛法次第修證之方法,沒什麼問題,但方法不是終極目標,執著梵我容易落入常邊,大中觀恰恰要遠離四邊的,其禪修之次第遠非一般宗教可比。
佛法和外道本質的區別,在於外道不明了諸法皆是唯心所生的。換句話說他們所說,所論,所證都不離這一念分別的心,但這一念分別之心的本質,他們卻不明了,既不明了此心就永遠陷入分別妄想之中,即有所證也只是妄想分別。佛法是究竟離一切分別妄想的,因為分別妄想是一切煩惱,生死因果的最根本原因,所以佛說:妄想識滅名為涅槃。
復次如淨名中說入不二門者。生死涅槃為二。不依生死不依涅槃。名為不二。亦復非一。何以故。既除於二若復在一。一對不一還復成二。豈名不二耶。今不在二故言不一不二。亦名不有不無。不有是破假。不無是破空。不有是破二。不無是破一。若爾者。應存中道中道亦空。大經雲。明與無明其性不二。不二之性即是中道。中道既空於二邊此空亦空。故名空空空。名不可得空。是為入不二法門。
所有色,所有不二;所有受、想、行、識,所有不二。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眼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以是因緣故,舍利弗!色不二是非色,受、想、行,識不二是非識,乃至一切種智不二是非一切種智。
論曰。夫有無相生。高下相傾。有有故有無。無有故無無。因二故不二。若無二。則亦無不二。故經雲。不著不二法。以無一二故。斯則非語非默。不俗不真。絕觀絕緣。何二不二。
差遠了,說諸佛共一法身,是不讓你對各佛分別,這個佛的法身,那個佛的法身,我成佛也有個區別其他的法身。印度教的梵跟上帝差不多,是一切,你要主動跟梵契合。你是梵的一部分,梵是大我,你是小我。印度教,心外有梵,所以是外道佛教,心外無佛。這個不太懂。而且佛教反對想要與聖者契合,因為這樣不能入定。
推薦閱讀:
※藏密為啥在西方比其它大乘更流行?
※念佛法門對比金剛經產生的疑問?
※致@孫嘉鴻@孫開冒@齊天大聖?
※給初學者的建議,如何發慈悲心,精進心?如何滅五毒心?
※阿難多聞第一,辯才無礙,為何不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