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幅上的文字是中文還是日文?
地點是中國駐日大使館,講話的人,似乎是安倍......首先橫幅上沒有假名存在,那麼這到底算繁簡混用的中文還是日文?
以日本新字體標準書寫的中文。
有一些面向在日華人的雜誌就是使用中文,但是以日本新字體印刷的。
在北外的圖書館見過。竟然有人用看「化」出不出頭判定是中文還是日文,
先搞明白什麼叫字形,什麼叫字體,什麼叫語言再來發言……另外,日韓在這種CJK相關的場合一般會以雙(三)方都能讀懂的共通辭彙來寫橫幅,某種程度上來看可以理解為尊重對方的做法,也是在設計上,對於中日文標題高度相似的情況避免重複感的一種策略。
雖然在題主的例子中很顯然「邦交」一詞日本不使用,所以是中文沒跑。但是也有無法通過簡單一行由漢語片語成的標語判斷是中文是日文還是韓文的情況,此時糾節到底是什麼文沒有意義。
日本一些電車站會有多語言提示語,但多數會省略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的「入口」「出口」,因為寫三遍「入口」「出口」沒有任何實用意義且在設計上給人的感覺很不好。
當然是中文橫幅 ,日文里將「邦交」譯為「國交」(但「成立」可以用)。
駐日使館2013年華僑華人新春招待會,「旅日華僑華人給祖國人民拜年」,「華僑華人給」是繁體,「國」是簡體,難道那也是日文?
駐日使館日常工作需要,使用了日文新字體,該字體打字繁簡混雜,但不等於那就是日文。
比如:日中國交正常化45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周年記念レセプションにおける河野外務大臣挨拶
另外扯什麼數字的也是醉人:
用日本新字體標準寫的中文。
一個朋友發過日本的魯迅故居的「中文講解」給我看過,是中文,但全部是日語的新字體。貌似這狀況在與中國有關的場合還蠻常見的?舉個例:簡體標準的日文:君日本語本當上手。繁體標準的日文:君日本語本當上手。
日本標準的日文:君日本語本當上手。而相片中的其實也就是日本標準的中文而已啦,字體不同罷了。當然不是日文。
語法、單詞的使用完全是中文的習慣。繁簡混用,什麼字體,這些都不是問題。
說這是「翻譯問題」的那個答案,點了「反對」和「沒有幫助」。
當然是中文。
在 @王贇 Maigo 的答案里寫到了中日兩國對一件事的叫法不同,我就順著這個解釋一下:
A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68 周年」
這句中的「成立」在日文中基本不用在「國家成立」這種用法里,而是用在「情侶關係成立」、「罪名成立」、「法案成立」、「合作成立」等等:
日文對國慶的用語,一般用「建國」、「獨立」:
慶祝加拿大建國150周年
紀念基恩公國建國
日本自己的建國紀念日
B「慶祝」
慶祝的用法在日文里並不常見,大多數只用一個「祝」字: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這句話如 @王贇 Maigo 所說,確實不是日語。
日文中關於這一外交事件的說法是:「日中國交正常化」,而兩國之間簽署的《中日聯合聲明》,在日語里叫做「日中共同聲明」。
然後康康和蘭蘭就去日本啦!
漢語。如果是日語的話會說【日中關係】。
我覺得是漢語。
日語中管「中日邦交正常化」叫「日中國交正常化」,除了兩個國名的順序不同,還有「邦」和「國」字的差別。所以我覺得圖中的字是漢語。
至於「慶」「華」兩字用了繁體,「國」字用了簡體,我覺得可能是橫幅製作者的疏忽。不知道橫幅是不是日方人員製作的?日語中「國」字是跟中國的簡體字一樣簡化成了「國」的。
突然發覺還是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千萬別把日語的漢字都當成是繁體字啊,這是最基礎常識了。
-------------------------------------------------------------------------
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以日語為「道具」,模仿中文語法的結果。不難看出,「慶」及「華」的使用上顯然是日文漢字,至於「國」,並沒有錯,日語里的「國」並非繁體字。
但是,語法習慣上卻又顯然是中國的習慣。日本與他國並提時,如果是日本的習慣則是「日中」「日美」這樣的順序。從橫幅上順序來看,我推測是日方工作人員布置的。原因一者是中國的大使館,主角是中國,二者則是應有的尊重。
其實不用過度思考,即使當做個小miss也並不影響什麼大問題。
中國語境下的日文漢字,看「國」字和「化」字便知道。
本人在日本學習工作過五年,現在國內日企工作,對這個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理解。先上結論,這個是中文,但是用了一些日本人也能理解的漢字。這麼做的目的是即以我為主用中文表述了思想,也能讓日本人大致理解文字的含義。中日有很多漢字是同形同意的,比如「中華」的「中」,也有一些同意不同形,比如「華」和「華」。我現在的單位也有這樣類似的情況,有些文件是由稍懂日語的中國人來寫的,主要面向的是中國人員工,但為了讓日本人員工也能大致猜個意思,會用一些繁體字。
超過7個字非人名地名,你按中文讀沒有違和感的話就肯定不是日文
因為評論中有人提出了「標準発車時刻表」,特此修改答案
誰還來
原答案:超過4個字非人名地名,你按中文讀沒有違和感的話就肯定不是日文這不是一個語言文字問題,而是一個翻譯問題。
橫幅上的日語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年...」的日語翻譯。由於是日語,所以會有簡繁不一致。
之所以不翻譯成「國交」等,是因為,如果語境中的中國和日本處於對立的雙方,那麼橫幅,職稱,機構名這些正式用語全部直接將中文用日語漢字打出作為翻譯。
比如有個「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出國訪問,是絕對不能管人叫「北京言語大學
學長」的。
這應該屬於中日翻譯的特殊點吧,各位類比外交部中國發言人的英語要刻意避免純正英美音的做法會好理解一些。
結論上來講,橫幅上的字,是日文。就好比哈庫拉瑪塔塔,也是中文。
是使用日文字體、日文字型檔書寫的中文。
如果是日文的話,會變成: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8周年 日中國交正常化45周年並不贊同高票回答,
這的確是漢字沒錯,但中國有「正常化」的這種說法嗎?個人感覺還是日文。至於為什麼「中日」,可能就是前幾位說的因為中國大使館打出來的而已。先說結論,同意「由日語標準漢字(新字體)書寫的中文語句」這種說法。
@李淼 的答案著重說明了橫幅中使用的詞語應該是中文,我從橫幅中使用的漢字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是日語標準漢字。
查平成22年版《常用漢字表》,可以得到下表,漢字列主字為新字體(即現在的標準字體),括弧內為舊字體(康熙字典體),可以看出日本將「祝」、「國」二字簡化為新字體,而「慶」、「華」、「化」保持不變,但是關於「化」,明顯看出,左邊是不露出來的。
查2013年版《通用規範漢字表》,可以得到下表,主字為通用規範漢字(部分簡化),括弧內為繁體字,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將「慶」、「華」、「國」簡化,而「祝」、「化」保持不變,但是關於「化」,明顯看出,左邊是露出來的。拿上述兩個表和橫幅中漢字做比較,可以明顯看出,此條幅出現的漢字包括「化」都是日本《常用漢字表》上的。因此是日語標準漢字(新字體)無疑。但有一個字有一點不一樣,「祝」的日語新字體第一筆應該是短豎,但橫幅中是一點。猜想表中使用的是「明朝體」,而橫幅中是其他字體,造成些許差異。那麼問題來了,以前看到過一個「韓日國交正常化50周年記念式」,按照這種解釋方法,應該是什麼呢?
因為有繁體字及「國交」、「記念」等詞,所以不是標準簡體中文;同理,因為有「國交」、「記念」等詞,所以也不是標準繁體中文;因為使用「國」字,所以也不是標準日本漢字;因此,從詞語來說,屬於日語漢字;從漢字來說,屬於韓語漢字。此橫幅應該是「由韓語漢字書寫的日語語句」。歡迎討論。這不就是他們合作的印刷廠電腦沒有中文字體所以就找了個能正常印出來的日文字體代替了的事兒
我是提問者,上一個ID已經因為mo,涼掉了……
我多問一句,這句話如何用日語直接讀?比如「慶祝」這個詞日語從來就沒有,一般按哪種音讀去讀呢?(當然一般來說漢音主吳音次,但總有例外吧)中文繁體
中文。日文使用漢字是因為其大量引進了中文辭彙,雖然日本人也用漢字自造了一些辭彙。
肯定是中國人寫的中文。日文的話,應該是日中而非中日。
推薦閱讀:
※請問這個西里爾文是哪個國家的文字?
※這個是哪個國家的文字?
※請問這是什麼文字而且是什麼意思?
※清朝皇帝外交上都稱作博格達皇帝,博格達到底什麼意思,是滿語,還是藏語、蒙古語?
※怎樣僅僅通過聽就辨別出是哪種外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