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最大的副作用是什麼?

現代社會聽音樂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據《2016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音樂產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大關(16年的數據未查明)。

可能提問的太籠統了。當然音樂分很多類型,也有人會把音樂本身分出高下、真假、感情色彩等。聽音樂的時長、內外情境等非音樂本身的因素也各不相同。

鏡像問題:音樂最大的益處是什麼? - 生活 - 知乎


不想聽的時候偏偏在大腦中自動單曲循環。


考試的時候越緊張,記起的歌詞越多。


謝邀,抖腿。

母上大人: 男抖窮,女抖賤! 不要總是抖腿!!! 你看你,越抖越窮!

我:我窮還不是因為你不給我錢。。。

母上大人:以後你去你老丈人家也這麼抖腿?讓人家笑掉大牙!

父親:他一個單身狗哪有老丈人

我:(ˇ╮ˇ)不理你


損害聽力。

前陣子為了翻譯紀錄片

(weyou字幕組哦~┏(^ω^)=?b站可搜),

在學校機房戴了大概五個小時的耳機。中間還穿插著聽霉霉的歌,覺得用電腦聽配鐵三角超棒啊,音量一不小心開大了_(′?`」 ∠)__ )。然後出現了耳悶的癥狀,表現為自聽過響,聽聲音有隔膜。那幾天心下惶惶然,以為自己要聾了。(′;︵;`)後來幾經波折去醫院開藥,吃了一小會就好了。有一種,世界聽起來很清晰的感覺。開心(?????)!

建議:時間不能太長,音量不能太大。不要以為就一會沒事。慢性損耗啊騷年們(??????) ?

手機打哦? ? ?期末考試前打哦。點贊吧朋友們!

突然發現好多人評論。第一次有點慌誒。

。(°ー°〃)

可能是有點歪樓。。?只是對我來說戴耳機就是為了聽音樂。所以才想到之前得耳閉的生病過程~跟大家分享一下?乛?乛?等我考試完了,大概還可以來補充一下耳閉的病理機制。

耳機:

耳塞式耳機,蘋果平板音量四五格,學校電腦音量在一半稍下。早上兩小時,下午三四個小時。。。。

我跟醫生說,時間不算太長吧。。醫生瞥了我一眼:這還不算長?′_&>`

具體感覺是:耳朵里有個小氣球。。如果在那種很多人很吵的地方,就感覺耳朵里一片嗡嗡嗡。?_?。。聽不清楚其中一個人在說什麼話,沒辦法捕捉細節。以及對聲音的定位感變差。

開藥:腫痛安(中成藥),切諾桉檸蒎腸溶軟膠(純西藥)( ′^` )

我能說我買了62的葯,吃了三片,就完全好了嗎。。。。心痛。

用藥前提是醫生確定你是耳閉,不是中耳炎什麼的。建議大家還是去醫院哦。

為什麼感覺答案越補充,樓越歪。

這一定是錯覺,一定是。(???)

或許這就是醫學生的宿命?(?ω?)

--------------------------------------------

手動製作分割線/(ㄒoㄒ)/~~

感覺這個答案最大的作用就是喚起了大家對自己耳朵聽力下降的恐慌。。

這就是醫學生的使命啊(●′?`●)

之前我也是各種覺得耳朵怎麼會出問題,後來得了耳閉之後,才感覺五感,無論哪個消失了都覺得要人命。這個病不嚴重。但是老祖宗說得防患於未然,見微知著啊。

還有人說以前那麼長時間也沒事的,我只能說我的耳朵比其他人敏感,但是不是表現在聽力的敏銳,對雜訊和壓力差的大變化的忍耐度差,但是總歸多保護不會有壞吖。

------------------------------------------------------

電腦上有分割線嗎。。。手機上打野生的分割線好累。。。_(:彡」∠)_

最後ps:

那跟我用的什麼耳機沒關係!為啥罵我的耳機。。它很無辜。( ˙-˙ )

生病這事有時候就是你都想不通怎麼得的,而且不要跟別人比較!他怎麼樣沒得,我居然得了。。怎麼說呢?大概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吧

what can i say...

大家基因都不一樣,再說,基因的力量可比你的生活習慣的力量大多了? ? ?

祝大家身體健康~

樓嘛,歪歪更健康。真的不是我的鍋。。我就是分享了一下。不要說歪了乖?(? ???ω??? ?)?

明天考針灸,祝福我吧,朋友們!


有幾首歌,一直存在播放列表,雖然每次隨機到,都會手忙腳亂的去點下一曲,但始終不捨得刪除。

竊以為,音樂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某段不願回首的記憶的引子。


最大的副作用是…損害聽力,尤其用耳機。雖然我已很注意音量和收聽時間,但十幾年下來,應該還是有損害。前兩年拔智齒,醫生說:「你這牙……磨損程度相當於五十歲。」我大為惶恐:「再也不敢磕堅果了!」加上家族有耳聾史——隨著年齡增長,我和父系家族長輩聊天,每句話都得重複兩遍(對方第一遍的回應必是:「什麼?」),不勝其煩——且看我是先耳聾還是先掉光口牙吧。

其他毛病。

以前上學時,同學說:「你把耳機摘下來,我和你說事兒。」我說:「你說吧,我沒放音樂。」「沒放音樂你戴耳機幹嘛?」「呃...擺pose.........」——人不中二枉少年啊!

緊張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哼歌——哼出聲的那種。曲目從大腦中隨機挑選。

有一次在商場聽到某首歌,為了查出歌名,掏出手機打開聽歌識曲APP,把手機遞到廣播喇叭口——顧客一定認為我是蛇精病……

偶爾會播放循環歌曲……還有些隨機播放的強迫症。


謝邀

音樂是一把雙刃劍,愛音樂之人嗜其如命,殊不知你有多愛它,它對你的副作用就有多大。

你可能因為聽了一首歌,就像談過了一場戀愛;

你可能因為聽了一首歌,就像走過了一次旅行;

你可能因為聽了一首歌,就像過完了這一生。

一個失意的年輕人可能因為一首歌曲,從此對未來徹底絕望,走向毀滅,甚至在遺書中要求在自己的葬禮上播放這首曲子;

一對吵架的戀人可能因為一首歌,對這段感情失望透頂,分道揚鑣;

音樂可能是催化劑,可能是導火索,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可能促使你做一個影響你一生的決定。當你戴上耳機,那些深刻的歌詞彷彿就是為你寫的,而一首三五分鐘的歌曲,可能會讓你感覺濃縮了自己的一切。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音樂的影響。就像開頭說的一樣,這種影響是雙刃劍,不過不要認為我說的這些太過於負面了,音樂還有好多益處不是嗎?負能量太重推薦看看音樂最大的益處是什麼? - 生活 - 知乎

所以說:自己的生活要自己去親生經歷,千萬不要相信歌詞裡面那些道理,為了押韻他們什麼都寫的出來!


喜歡聽音樂的人容易被音樂「洗腦」。。。

下面放上答主的真實經歷:

1.高考的那年,12年吧,離考試也近了,大家神經都比較緊張。。。

答主是個大大大逗逼,永遠忘不了苦中作樂

那會兒在學校也沒多少娛樂項目。。。於是我選擇。。。

哼歌。。。

哼的都是tm毒奶粉的bgm。。。聲明一下。。。我不是毒奶粉玩家,但是毒奶粉有幾個bgm實在是讓人難忘。。。聽了幾次之後我就老喜歡哼。。。

而且,我不光是哼,我還會加速哼,變速哼,切歌哼。。。

只可惜當年不知道b站,要不然我估計早就上天,與騷豬肩並肩,成為鬼畜界的一代新星

坐我旁邊的是我們班長,成績很好,跟我關係也比較鐵,反正每天就這麼聽著我哼,也從來沒聽他說什麼。。。

直到有一天。。。

我發現他一個上午都沒來上課。

當時我也沒多想,只是猜他可能生病了什麼的。

然鵝,下午他來了,一來就把一盒葯放在桌上。

「麻痹的以後你不要再在我旁邊哼歌了。。。我現在有聲音的時候還好,一安靜下來耳朵邊上全是你哼歌的聲音。」

「」昨天我一晚上沒睡著,今天去醫院檢查了,說我得了什麼xxxxxxxxx。」

「xxxxxxx」部分是一個很長的醫學名詞,時間久遠我已經忘了全稱,印象中好像是什麼「音樂性」「幻聽」「xx綜合症」。。。

然後我就看他一直吃藥吃到高考。。。這段時間也沒好意思再哼歌。。。

不過好在這件事最後沒有影響我倆的關係,高考的時候他也考得不錯。高考結束之後也他這個毛病也沒了。。。我想還是那段時間大家都太緊張的緣故吧。。。

現在看看那些動不動就殺室友殺同學的新聞,特別是有個好像因為放音樂聲音太大被同學殺掉的。。。我覺得我應該感謝當年他的不殺之恩。。。

2.我發現人在做某件事做得特別入神的時候。。。其實也特別容易出神。。。

於是上了大學之後我又有了鬼畜新玩法。。。

當室友玩遊戲/做其他事入迷的時候。。。

在他耳朵邊哼一首歌的開頭。

這首歌必須要是他聽過的或者對他影響力比較大的。。。

哼完開頭就停下。。。

接下來你就會發現你的室友已經開口唱了。。。當然了,哼歌曲高潮前的一段也可以。。。

後來他們學會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於是我也中招了。。。

不過跟我比。。。室友們還是太嫩了。。。

他們一般用正常的流行歌來勾引我唱。。。

而我有一次選了宋祖英的歌。。。

那一次我哼了《好日子》的開頭。。。

沒錯,就是那個開頭敲鑼打鼓還夾雜幾句「嘿嘿嘿」的《好日子》。。。

然後我旁邊正在玩使命召喚ol的漢子一邊操作空對地導彈一邊唱:

「哎~~~~~~~~~開心的鑼鼓。。。」

等導彈炸完了才回過神來。。。

以上都是答主親身經歷,手動滑稽收尾

The End

答主的其他逗比現場:

如何用一句話讓恐怖故事不恐怖? - 米蘭洛克爾的回答 - 知乎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大家都願意泡異性的自己嗎? - 米蘭洛克爾的回答 - 知乎

傳銷的洗腦的力量到底有多強? - 米蘭洛克爾的回答 - 知乎

你經歷過最尷尬的事情是什麼? - 米蘭洛克爾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華裔英國人聲稱在英遇侮辱稱呼,將對方踢成骨裂? - 米蘭洛克爾的回答 - 知乎

你遇見學生做過最奇葩的事是什麼? - 米蘭洛克爾的回答 - 知乎

你遇見老師做過最奇葩的事是什麼? - 米蘭洛克爾的回答 - 知乎


1. 一首特別的歌會隱藏著一段特別的回憶,多年後時過境遷,而耳畔樂聲響起時還是會喚醒回憶,或悲傷或喜悅。

2. 會上癮,對於自控力不夠強的人來說,也會消磨人的意志力。

譬如,o((*^▽^*))o 睡前答應自己聽完一曲後就馬上關掉蓋好被子睡覺覺!

一曲已盡,睡覺吧?不要~ 沒聽夠?真好聽?一曲怎麼那麼短暫?好像我剛才沒有認真聽呀這個是不是要重新聽一次?不是說好只聽一曲嗎?誒呀不管了明天去學校路上眯一會兒眼睛就補回一首歌的睡眠時間了!

本來是磨礪意志力才對呀~ 副作用太強時便起到了相反作用,每一曲結束後都想再聽一曲..

一曲完了再來一曲..

每個再來一曲都美曰其名最後一曲..

。。。。。。。。

第二天,好睏歐,早知道昨晚不聽那麼長時間的歌了~ (T▽T)

。。。。。。。。

第二天晚上,把昨晚沒做好的事情做好!今晚絕對只聽一曲就睡覺!!然後。。。。

嗯。。。。。。。。

但我始終相信,只要你可以與這些能夠避免的副作用相親相愛、相安無事地共處~ 你就會發現:

音樂果真為靈魂另一種形式的梵唱。


謝邀,

聽音樂確實有很多副作用。

比如長時間佩戴頭戴式耳機對耳軟骨的損傷,長期佩戴入耳式耳機很可能造成耳道發炎或過敏,長期佩戴任何耳機在較高音量下會造成的聽覺衰減和幻聽。—— 但這些只要在私人場所多使用藍牙或外接音箱就可以了。(感謝 @方虎子 指正)

比如正版音樂的支持者需要付出較高的金錢、時間成本去淘碟,如果只是 CD 算是比較省錢的,如果是黑膠的話國內行情來看就要命了,很多人一年淘黑膠的支出是在幾十萬的量級的。—— 但是無論是磁帶 CD DVD 還是黑膠,都是物化的音樂,拿在手裡才能讓人安心。

比如聽歌聽到一定階段你會自然的產生對不同風格的看法,如果你身邊也有喜歡音樂的朋友和你的見解不同,在年少輕狂的時候你很可能會失去一些寶貴的友誼,我就是,在我看來這可能是最大的副作用,喜歡音樂的朋友是非常難得的,口味一致的人如果兩個人都單身就在一起吧。—— 當然,如果保持謙遜,朋友是少不了的,但誰年輕的時候沒走過幾條彎路呢?

比如貴圈會產生一個叫鄙視鏈的東西,目前鄙視的上下游我已經完全不知道了,到我這個奔三的年紀除了自己早就沒什麼好鄙視的了,更何況我在很多年前就決定不區分風格貴賤的聽音樂,從而發現了不少好作品。

比如家人可能因為文化、消費、佔用學業時間等等原因不理解而反對你聽音樂,但有相應的溝通和退讓應該是可以互相理解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除了沒錢這件事無解以外,大多數副作用是可以提前預防或後期解決的。

聽音樂再重要也不要比友情、愛情和親情重要,如果沒有這三樣東西,在聽音樂的時候既不會感到快樂也無法做到安心,那麼音樂作品帶來的愉悅感就被浪費了。

哦對了,金錢和時間方面還有 live、音樂節和音樂會,如果是古典或爵士音樂會,記得禮節,如果是搖滾音樂節或演出注意安全,看演出或 Pogo 時身邊如果有人摔倒記得拉他起來再狂歡。

分享一個簡短的哲學課 音樂在不同的人看來短片里應告訴算是介於高爾夫球和沙子之間。

https://ytdl.ruguoapp.com/youtube/nVKsWI0UlUA.html


最大的副作用是「洗腦」,改變我們對人或事件的認知。

一些比較神奇的音樂我們稱作為「神曲」,有些神曲神在旋律和節奏,有些神曲神在歌詞有洗腦神效。

比如《香水有毒》中的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

是我鼻子犯的罪;

不該嗅到她的美,

擦掉一切陪你睡。」

這句歌詞表達的邏輯是即使是男人出軌了也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自己犯的罪,應該掩耳盜鈴當做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繼續在一起。這樣的邏輯是在包容出軌行為,長出軌方誌氣滅被出軌方威風,不合情理。

——洗腦指數

再比如《對話老師》中的

「下課後的那十分鐘多愉快

躲在走廊角落約會喜歡的女孩 和她相談甚歡 讓你極度憤慨

我寫檢討的文采不到寫情書的一半

你做學問的本領有沒五柳先生一半」

這裡面的邏輯在強調上課時間的枯燥乏味,還有很嚴重的「學習不如談戀愛」的邏輯傾向。老師們仇恨的不是初戀本身,而是初戀可能帶來的學習成績下滑,限制初戀可以說是老師的「分外之事」,和自己的利益基本不掛鉤(教學績效勉強算是老師的個人利益之一吧,所以說基本不,不代表完全不),這一點上對老師的嘲諷我很反感。

——洗腦指數

《過火》

「怎麼捨得怪你犯了錯,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如果你想飛,傷痛我背」

苦情男邏輯,和《香水有毒》異曲同毒。

——洗腦指數☆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

「找個好人就嫁了吧,雖然不是我心裡話,縱然情到深處誰都放不下,只因我事先有了家」

腳踏幾隻船的渣男踢「小三」的神邏輯。

——洗腦指數

……

最後再欽點一首《紅豆》

「有時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

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可是我有時候

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

等到風景都看透

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

自我折磨式的苦情戀,待他風景看透,你已蒼蒼白頭,何來細水長流。

——洗腦指數☆☆

以上部分神曲的創作可能是為了博眼球而故意放大尺度,但它們卻確確實實地火過,確確實實對大家進行過「洗腦」,在尚不能明辨是非的孩童時代,這些歌曲是極容易扭曲人生觀、價值觀、愛情觀的。

拒絕音樂洗腦,拒絕音樂副作用。

更多交流歡迎關注本人新浪微博「冬夏比比」,完。


(1.11已更新)

聽音樂最大的副作用是燒錢。

當我還是初中一個小屁孩的時候,因為選錯了基友的關係,啥都不懂的我們開始盲目地追求所謂的碼率。

那時候網路還不是很發達,很多音樂甚至在網上還找不到資源,更別提無損級音樂了。

於是每當我們中間有人成功地找到了一首無損音樂時候,我們那個高興啊,就像昨晚吃了翔一樣自豪得不行,在眾人羨煞的目光中自豪地仰起頭戴上街邊幾塊錢的耳機欣賞。

雖然壓根聽不出128kbps和1141kbps的音樂到底有什麼不同,但是我們拿到一首無損音樂,不管誰唱的,好不好聽,就推薦給朋友們。然後幾個人沉浸在"啊~1141碼率的音樂就是好聽啊"的心理作用中...

就這樣,我們開始嫌棄128kbps的音樂,非320kbps以上的不聽。為了能下到320的"高品質音樂",我們各種開綠鑽。

你們能想像一群父母一個月才給20塊零花錢的小屁孩每個月去堅持花10塊錢開綠鑽聽音樂嘛?

那群破基友成功地將我帶入了音樂燒錢這個坑裡。

到了高中,因為住校,父母給的零花錢也寬鬆了點。加上早晚的伙食,一個月一共給400塊錢。那時候的我得知自己一個月有400塊錢可以躋身福布斯榜的時候簡直就像昨天晚上吃了兩份翔一般高興得不行啊。

我們開始各種盤算,這頓不吃雞腿吃豆腐皮的話可以省多少多少錢。高中時候存錢比現在要容易,只要定下一個目標每天存多少錢,就基本不會"哇這個東西我好想剁手去你妹的存錢計劃"。於是我很快就存到了400塊錢。

拿著這400塊錢我在網上查啊查,對比來對比去,綜合各類性價比,花了150買了一條森海塞爾的mx470,花了250買了一個綠廠的X1播放器,一毛不剩。

拿到這耳機和播放器,我們整個宿舍都炸鍋了。紛紛搶著要聽一下。山溝溝的孩子們不懂音樂,最喜歡的就是"動詞打詞"的完全畸形的低音,哪個耳機能震得他們腦袋發麻,他們就認為哪個耳機的音質最好。剛好,MX470這貨就是一條低音塞,而且低音變形得簡直想讓人叫娘。於是每次我借耳塞給他們聽,我都能很欣喜地看到他們從面無表情到嘴突然一咧,完全抑制不住"高音質"帶給他們的欣喜。

宿舍的土豪看不下去了,他壕擲500塊錢買了ipod shuffle。但是很遺憾,水果廠的音質向來就不是走低音路線的。他的水果機買回來炸了宿舍一段時間後,宿舍的其他屌絲紛紛還是投入了我的懷抱。氣得那位土豪直咬牙。

於是他也開始學我,每周日唯一的一個下午放假時間,他總要去網吧,點開耳機的評測來看。最後看來看去實在不滿意,他就網購了發聲單元,各種工具,自己自製了炒雞無敵低音炮耳機。

而這個時候,我已經脫離了"低音"的低級趣味,已經發現了低音這類耳機聽起來特別膩的缺點。開始把玩起更高端的耳機起來。

於是在一段時間的省錢以後,我又破天荒地入了一條更為高端的森海CX300 II,將近400塊錢。

拿到那耳機之後,誒喲我去,那個可叫一個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呸,耳機怎麼可能含嘴裡。

拿回家連聽都不敢聽,就開始煲,什麼前100個小時要1/3音量多少多少頻率的正弦音頻啦,200小時的時候要換2/3音量用白噪音粉紅噪音煲啦什麼鬼的。

就這樣整整過了半個月我才敢第一次戴上這耳機。不得不說這耳機拿來聽流行音樂真的很棒,當時給我最明顯的表現不悶了,我再也不用聽兩首歌就要摘下耳機透兩口氣了。

而此時土豪和那群舍友們還沉浸在"動詞打詞"中不能自拔,於是我大大方方地跟土豪說,我用我的MX470換你的shuffle用吧...他瞪了我一眼,想了想,嗯好吧,然後我愉快地用不到200塊錢搞到了一台水果機。簡直教科書版的四兩撥千斤。

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年幼無知的我一直以為CD里的音質肯定會比網上下的要好,簽名版的CD比普通的CD貴那麼多,那一定簽名版的CD音質一定一定會完爆普通版的CD。於是為了能夠體驗到世界上最高端的音樂體驗,我一口氣買下了3張簽名CD,一共將近600塊錢...

當然最後我通過格式工廠把CD給抓軌抓出來了以後一臉蒙蔽地看到CD里的音樂居然跟網上一模一樣的囧事我是絕對不會告訴你們的。

就這樣,一個月收入只有400的高中生因為聽音樂,就整整花掉了1400塊錢,還不算電腦開了幾百個小時煲耳機所花掉的電費...

――――――――1.11更新―――――――

高中那會,我最愛做的事就是每節課下課的課間10分鐘,拿出數字電子類雜誌孜孜不倦地看,恨不得每一個字都不放過。雖然我這個行為已經被班主任罵了不止一次了。每當班主任巡邏的時候,看到我在看雜誌,都故意跑到我座位附近,扯開嗓子大聲說:"同學們,現在是下課時間啦,大家該出去走廊外面透會氣休息一下啦~"假裝是在對全班說而不是在罵我。

那時候數字通訊半個月更新一本,其中必然會有一個小的專欄專門介紹耳機和播放器。這個欄目成功地奠定了我大學音樂燒錢之路的基礎。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介紹森海IE8的那篇文章。我清楚地記得IE8的產品配圖是側面拍的一個沒穿衣服的大塊壯漢,耳朵上佩戴著屎灰色炒雞霸氣的IE8,一堆鬍子中間露出森白色的牙齒,看上去好像特別欣喜在享受音樂一樣。總體來說,還是挺帥的。

不得不說,除了音質以外,想變得更帥更有魅力然後吸引漂亮妹紙走上人生巔峰也是我入音樂燒錢坑的一個重要原因。看著圖片上的男主那麼帥,我也在幻想著是不是我佩戴上IE8,也會跟他一樣的帥。

那篇文章的內容現在在耳機黨看來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什麼注重低頻啊,聲音比較柔和啊,極適合聽古典音樂什麼鬼的。但對當時還沉浸在"動詞打詞"中不能自拔的我來說,簡直就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因為我從來沒去分析過什麼叫低頻什麼叫中頻,更不會區分什麼塞子適合古典或者流行音樂。懵懂無知的我覺得真的很高大上,覺得寫得真的太好了,把我對耳機的嚮往全寫了出來。以至於回到家我還扯著我爸的衣角硬拉著我爸重新看了一遍這個評測。

從那以後,但凡跟基友聊起音樂聊起耳機,我都要提起一遍這個IE8,然後雲里霧裡地扯一通,把自己對音樂美好的幻想全部牛頭不對馬嘴地掛在IE8上面,好像自己曾經用這耳機聽過音樂一樣。

那時候IE80都還沒出,更別說IE800了,森海的IE8那就是動圈耳機的標杆。我清楚地記得在那個光著身子的男生頭頂,赫然標著IE8的價格,4XXX元(假裝我清楚地記得價格)。那個時候我月伙食費才只有400塊,一年不吃不喝也不一定能買得起。IE8赫然成為我心中的神級產品。我發誓上了大學以後就算去裸條啊呸就算去兼職,我也要買到它。

高考過後,我沒有如評論區的各位說的一樣,選核電專業。因為當時我壓根就沒聽過這個段子或者說這個段子當時還壓根沒流行起來。我選擇去了一個沿海的大城市生根發芽(雖然生了4年根我也沒找到妹紙跟我一起發芽)。

在大城市讀大學是有好處的,當你一不小心亂消費以後你可以一臉委屈地跟父母解釋"這就是大城市的消費,我真的很節約很節約了可是沒有辦法"。而很多留在本省的同學就慘了,上了大學還只有600塊錢的生活費,稍微一不小心多花了點就要被父母罵:"勞資特么在這個省生活了幾十年,消費水平怎麼樣勞資還不知道!?"

不得不說,上了大學錢節約起來比高中要困難多了,雖然領著可以躋身三次福布斯榜的1k2的生活費,每個月不出現負節餘就不錯了。但即使這樣,我還是在大二成功地拿到了3000塊錢。

那個時候,IE800已經出了,IE80面臨著價格的暴跌。3000塊錢已經足以買到一條我高中時候夢想中的神級產品的升級版IE80。

我的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個不穿衣服的男生,那森白色的牙齒,鑲有森海那帥到沒朋友的屎灰色大S logo的屎灰色背面。我一個激靈,我越想越高興,我現在可以買到的IE80的背面更是換成了屎白色,還是拉絲的,更加帥。

我拿著這3000塊錢跑到了離學校最近的耳機店,見到了朝思暮想的IE80。對比著我的CX 300 II來聽,那一耳朵簡直爆炸。我從來沒想過音樂的三頻居然能分得那麼開,一層一層的音軌之間居然還能聽出距離而不是簡單的渾在一起。即使在CX 300 II拿手的流行音樂領域,IE80也可以將其完爆。

我心裡直接大叫,誰說IE80不適合流行音樂的!?說它節奏慢帶不起流行樂的小編你給我出來,我絕對不會打你頭的,放心。

我舉起3000塊衝到前台興奮地對老闆說,太棒了,我要買一台大手辦AKG Q701。整整花掉了2160塊,然後戴著這頂綠得髮油的帽子愉快地回到了宿舍。

為什麼不買IE80,因為不知道怎麼回事,這貨戴起來好像有異物般左耳特別難受。我來之前看網上看評測還說IE80專門為耳朵佩戴舒適量身定做過,讓我大失所望。那個說IE80特舒服的小編,你給我出來,這次我只保證不打你臉,你放心。

此外,我也考慮過了,比起古典音樂,我更喜歡聽流行音樂,而其中,流行音樂中我又特別喜歡日韓系超甜美的ACG女聲。而我所偏愛的這一切完全就是Q701的長項。如果能配上小刺蝟大刺蝟之類的耳放,Q701的女毒還能往上再走一個層次。

但很顯然,Q701的聲音風格與MX470相比完全是兩個極端。在Q701身上你壓根不會感受到明顯的低音,雖然說整首歌你聽下來會感覺很自然,但是這絕對不會是非耳機黨所喜歡的。沒有專門研究過耳機的舍友,最喜歡的是他們明星科比在飛機上還戴著的"逼測",跟高中舍友一樣,只是他們鍾愛的是"動詞打詞"的最高境界――燒錢聽個響版動詞打詞。在我們之間,至少隔了10086個逼測。

我不知道段子里說的舍友看個愛情動作片也要來借女毒耳機的那個作者是怎麼做到讓舍友輕易就跨越這10086個逼測的鴻溝的。反正舍友借過我的Q701來聽過,他義正辭嚴地告訴我,Q701還沒有他手機自帶的耳機好聽。我試過在網上下所謂的3D音效來強行向他們展示耳機巨大的聲場,但是很遺憾,當他們切回自己喜歡的音樂以後,跟我說,"你這耳機只有聽專門的3D音樂才能聽出差別啊..."。包括我寒假回去借Q701給我媽聽音樂,聽了幾天,她還是換回了她自己十幾塊錢的耳機,她告訴我,她的耳機有低音炮。

或許這就是網上說的燒耳機是一門玄學的原因之一吧。你為了聽音樂,燒了那麼多的錢,結果你興沖沖地分享你的成果,別人卻給予你一個白眼。

後來,玩耳機逐漸變為我個人孤單的興趣,我再也找不到當年我左摟右抱舍友一人聽一首歌的那種開心與興奮。取而代之的是我不能理解舍友那麼糟糕的音樂為啥還能聽得下去,舍友反過來不理解為啥同樣沒差別的耳機,為什麼大夏天我非要戴個這麼大的手辦出門聽音樂,不嫌熱么?

玩耳機讓我徹底玩成了AB黨,聽啥音樂都要和自己耳機的音質做個對比。以至於我陪我媽買手機,忍不住借我媽手機的標配耳機來聽,一耳朵我直接皺起了眉頭,旁邊的售貨員卻非常不解,我們這耳機那音質可是杠杠的...

再後來,我給Q701換了線,又買了款女毒耳機SHURE 535,又買了索尼D50。一山溝溝里出來的大學生4年下來一共燒了10k有餘。而我現在對音樂的要求卻越來越高。

未來工作以後我會怎麼燒,我還不知道,我不敢想。但我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這條路,我也很難跟身邊的人解釋清楚。

從簡單的聽音樂到為了追求碼率開綠鑽,再到燒耳機燒CD燒器材,最後燒到沒人懂。人無盡的慾望在HIFI路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然而這無盡的慾望都是需要燒錢的。

燒錢,也許就是聽音樂最大的副作用吧。


開車時聽音樂,太舒緩的容易犯困,太勁爆的容易超速。


地鐵坐過站。

---------------------------------------

包括但不限於地鐵 公交 火車 電梯


有時候為了找出腦內的那段旋律會花上半天的時間


本著吐槽的心隨便答了一個題目沒想到評論各種攻擊,說是分數作假,說是答案裝逼之類的。

我這人很少動怒的,我現在也不生氣就解釋兩點:

1、江蘇文科語文滿分200,158這個分數算是個不錯的分數,但是完全沒到可以裝逼的程度,也就是個上游一點的成績。況且我的數學和英語都考得一般,我沒必要在這上面吹牛逼。

2、還有人質疑江蘇高考的。還問我為什麼江蘇不做全國卷。我就不服了,江蘇的難度是有目共睹的,各大難度榜單上都是榜首,就像答主普通高中,從初三開始每天六點半開始學習,高一之後晚上十二點前也很難完成作業,一周只放周日下午四個小時讓你洗澡,就試卷難度來講,當年高考複習的時候我們老師讓做各地之前高考真題,什麼北京卷上海卷全國卷都是不做的,大概這些地方的壓軸題在我們那也就是個填空倒數第四的難度,答主那年的英語難度也絕對超了六級。而且,自己本省的學校對江蘇學子的分數卻更高,隨便一個省內211想上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這樣,去年江蘇教育園還分了將近四萬的本科名額給了西藏,本一分數線漲到了355,大概就是上了三四個難度階級的全國卷580。我說這些的意思是,我們沒和你爭名額,靠著自己老老實實拚命在江蘇參加高考,難也就自己辛苦點,為啥吐槽也要被人罵?寶寶委屈!哼!

----------------------------原答案分割線---------------------------------------------------

我記得我高考的考語文的時候,非常的緊張。因為我語文很好數學奇差,所以一心想著作文寫好一點可以拉分。當我奮筆疾書終於寫到作文的時候,題目是

我當時想,這尼瑪是什麼玩意??盜墓筆記??

為什麼要點蠟燭??燈呢??為什麼不點燈??是我我就點燈!

然後一個人坐那開腦洞,想著我要是蝴蝶的話大概會想:謝謝您給我留燈…

留燈…

燈…

之後的一個半小時,我的腦子一直迴響

Can !you !feel !it」

can you feel it!

Jean roch says!

can you feel it!…

……

……

最後高考語文考了158(手動微笑)

大概是因為我寫的太嗨了。

我是不是走題了,應該寫一寫音樂的好處。

&<(`^′)&>


改詞………看什麼歌詞都能改。

比如和閨蜜唱著《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非常情動的唱著:如果不是你 我不會相信 真的有人會這麼傻逼/竟然有人比我還傻逼……

比如梁靜茹的《屬於》,唱著唱著就抽了。

屬於我們的愛,該做的就做吧……

還有《慢慢》……慢慢,慢慢沒有小便……慢慢……慢慢不想大便……

以及《演員》……簡單點……脫bra的方式簡單點……

等等等等


會讓你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BGM害人啊。


{首先糾正上面一些人說損傷耳朵的,那叫戴耳機的副作用,不叫音樂的副作用。音樂是可以外放,或者聽現場的}

毛主席說,文字只要寫出來,就有一定的宣傳作用。

聽歌最容易被洗腦,只是大家總覺得這是一种放松和娛樂。

音樂,除去純音樂(純音樂也有,但是那就要回答另外一個問題「音樂」,而不是「歌」),凡是我們能聽懂歌詞的歌,都對我們有宣傳作用。

所以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你每天聽的歌,在多大程度上塑造著你這個人的氣質和心理預期,以及審美標準。

一般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基本上手機和電腦里都有上百首歌曲。而如此大規模的文字和審美輸入量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企及的。書籍沒有聲音,而歌曲是唱出來的。歌詞隨著音樂輸入進來,慢慢變成了你的潛意識。這一點尤其塑造了現代人的愛情觀。因為我們被愛情歌曲包圍著。

我經常給周圍人灌輸聽歌要聽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歌。不要聽陳奕迅和林夕,不要聽靡靡之音。不是說陳奕迅唱的不好,林夕的詞寫的不好,而是他們正好風格上是非常傷的。you are my sunshine都聽過吧,其實那是一首女友走後自己躺在床上睡醒了思念女友的歌,但是那首歌把感情表達的無奈而自嘲,甚至還有一點對生活酸甜苦辣的樂在其中。這樣的歌才是好歌曲,不會在你心裡反覆呻吟「我多麼想再見你一面,在那街角的咖啡店」,歌詞很好,我也多次有過這種想法O(∩_∩)O,但是如果總聽的話,會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另外,由於也稍稍認識過一些寫歌的人,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每個音樂人都是有情懷的,但是這個情懷不見得就是我們大眾聽到的那些。可能他們自己會給自己寫一些歌,或許質量更高,但是大眾聽不到。用知乎舉例,就是我們都可能寫一些為了得贊抖機靈的答案,因為那是大眾和媒體的需求。但是我們看很多真正非常專業的話題的答案,往往一二百贊就算是很多的了。說明即使在知乎這樣相對質量高的媒體平台上,我們愛看的依然是相對大眾化的內容,而不是小眾的專業問題。歌曲也一樣,我們以為很文藝的精品,其實也僅僅是通過作詞作曲編曲後期公司包裝網路參與財主涉足等等一系列商業利益參與後,最終定型的樣子。並不是說商業化不好,但是不能完全就認為那些感情的表達方式就是對的,就是精品,就是高級營養,很可能只是麥當勞肯德基,不是滿漢全席。

所以,總結起來,就是你聽什麼歌,往往就在塑造著你的內心。而一旦沒有辨別能力隨便選歌,受傷的,往往是自己。商業公司在你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你內心植入物質世界的價值觀,你的一切想法可能都是流水線的產品和迎合流水線的。就像你餓了可能第一反應就是吃牛肉麵吃麥當勞,你不會想吃個窩窩頭吧,因為你從小就生活在牛肉麵和麥當勞包圍中,而不是窩窩頭包圍中。當你選歌的時候,你會認為周杰倫陳奕迅是歌,八月桂花東方紅叫洗腦。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以下每條僅適用於部分群體

1,街上戴耳機聽歌與交通安全問題

2,街上戴耳機與個人人身財產安全問題

3,創作歌手聽多了容易誤入「抄襲」圈,編曲師亦然

4,花太多資金在音樂設備上(如各種高端MP3和耳機)

5,花太多資金在音樂本身或者恰好相反地養不成音樂付費習慣

6,給他人安利奇奇怪怪的音樂,他人一臉黑人問號(比如推薦某些鬼畜或mad曲目,不利於愛情和友誼發展)

7,無故在做正事的時候哼歌被鄙視(不是答主)

8,考試或者看書等安靜環境下,腦海里容易回蕩著旋律和歌詞(參考了他人回答)

9,如果還有的話,以後再更新


推薦閱讀:

市面上有哪些很常見但是一點也不好用的商品?
給剛查出來患癌症的朋友送什麼書比較好?
你遇到過最奇妙的緣分有哪些?
如果你撿到了王思聰養的狗,你要怎麼做才能利益最大化?
作死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音樂 | 生活 | 心理學 | 流行音樂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