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醫生是否成為一個不值得選擇的行業?醫患矛盾真的有那麼嚴重嗎?
經常看到身邊的醫學生朋友抱怨醫生累,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同時還面臨著醫患矛盾激化帶來的危險,並聲稱以後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小孩學醫;但是另外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很多本一段左右的醫學院的分數水漲船高,非重點醫學院臨床分數甚至達到985的分數,如何解釋這種矛盾?一個人擇業時是否相較其他職業來講,醫生並不值得選擇?
醫療行業對人的要求本來就很高,不但要精力充沛、終身學習,還要善於運用知識,善於與人溝通。
我有個勸退貼合集,挑重點列在下面。
要不要勸退系列 - 收藏夾國內醫療工作有這樣一些缺陷:
學習周期長,研究生階段似乎還開始收學費,大城市,尤其上海生活費高。出來工作早期收入也低。近期收益低,遠期國家政策變數也大,隨意性很大,一旦缺勞動力就會抓壯丁。萬一等博士和規培完了,到時候國家遇到了公共衛生問題,國家可能會把低年資醫生抓去當廉價勞動力炮灰使用,這可能再次延長培訓年限。一般人都說醫生遠期收入高,但是,遠期被醫鬧折騰壞的醫生也是一大把一大把,高年資醫生一樣保守醫院暴力風險,從一線城市的大醫院到基層醫院概莫能外。學醫並出國行醫出國成本高。長期啃老風險大,婚戀之類由於社交面不一定很廣、工作很忙,所以也未必總是很如意,變數也不小。由於學習時間長,工作忙碌,家庭生活很難照顧,生孩子晚可能存在一些風險。
我接觸的高分考生悔不當初,覺得後悔選擇醫學事業的實在是不算少,還有為此出現健康問題和精神問題的,但是由於醫學栓得太死,想跑並不容易。所以選擇的話要有勇氣和智慧。
鏈接:高考結束正準備報志願,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真的不適合學醫嗎? - 方可的回答
有人會說,有一部分醫療衛生工作崗位收入還可以,然而,跟醫生的教育背景(高學歷)、工作方式(夜班)、訓練時間(長學制和長培訓周期)、健康狀況(緊張焦慮放射線暴露傳染病接觸意外傷害)等因素加起來重新評估的話,就沒那麼誘人,甚至讓人覺得得不償失了。醫療工作中,醫務人員的壓力巨大,因為不允許犯錯誤,不允許懈怠,不然患者可能有性命之虞,輕者也容易被患者投訴,或者受輿論譴責。要面對生理心理道德情感的多重摺磨,這註定是嚴重損害健康的,比如做手術的常常緊張的外科醫生容易高血壓。
此外,每天要面對許多痛苦、焦慮、患有精神障礙的人(沒錯,非精神科疾病的患者也常常伴有各種類型的精神障礙,比例有百分之幾十,交流起來和一般我們了解的健康人不一樣),醫務人員能給他們的幫助往往又很有限,這是醫生的難題。此外,醫學承載了許多的道德意味甚至政治色彩。醫療衛生本身就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幹部的公費醫療,就是一種政治特權的制度。醫學從來不可能遠離政治。醫務人員要直面各種社會問題,雖然政治課要求不算多,但是時常要在政治的風口浪尖上艱難前行。比如,看病難看病貴本身也是個巨大的政治問題。醫務人員容易成為這些制度問題的犧牲品,和民眾泄憤的對象。此外,倫理問題也非常多,比如費用問題、墮胎、放棄搶救新生兒、各種變相故意殺人的醫學倫理難題,常常折磨醫生們的心靈,直到醫生們麻木。甚至,很多時候,醫生辛苦一場,還要讓醫生倒貼錢,甚至對付各種醫院暴力,比如在急診科就診的惡霸和醉鬼。因此,醫療工作可以讓人產生強烈的習得性無助感,可以充分領教社會的陰暗面,然而一點改變的辦法都沒有。如果你懷著批判和反省的心去工作和學習,總是難免心中有愧、憤憤不平或者無可奈何,對自己的診療操作、對管理、政策、教育,對你看到的方方面面的和醫療沾邊的事,從各個學科角度審視,都會感到各種各樣的遺憾。比如後悔自己有的臨床決策是不是不對,或者對現實條件的局限感到痛心。比如,我自己實習時就看到困惑的病人,然而我和老師只能給他開完葯說不了幾句就讓他走,感覺很對不起他,然而一點辦法都沒有,不然要解釋清楚的話,患者心情焦慮,文化程度也不高,溝通困難,根本不是一兩句話能解決的事,如果非要充分溝通,就看不完下不了班了,弄不好還要惹患者不高興,或者被其他患者投訴。如果醫生偷個懶把患者打發走,在醫療規範上不虧欠他多少。但是,從道德上講,我總覺得有些愧疚。我相信普通人也不希望自己在成為患者時遇上這種事,讓一次就診經歷草草了事。然而在現有體制下,我們都無力解決這種問題。在我聽到的各個醫學相關社會和人文學科的課程上,對現有的醫療衛生系統,提出了數不盡的責難,但是一樣很少有好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人們對解決問題開出的藥方甚至都是截然對立的。有的人說親戚當醫生挺掙錢,但是,他們哪年學的醫?怎麼找的工作?收入是否合法?收入結構如何?是否合乎道德倫理?是否配得上他們的勞動和能力?是否符合社會的公平正義?醫療行業是一個道德期望很高的行業。這些看上去過得很幸福的人,他們的收入是否名正言順,是否經得起道德倫理的反思和省察?他們有沒有不當的醫療行為,他們的處置是否符合醫學原則,符合醫學倫理?收紅包、亂開藥、吃回扣這些可能在某些醫療機構盛行的行為獲得的收入是否足以讓一個人自豪?那些因為腐敗問題被抓的院長,是否是冤枉了?等到後輩們走上這同樣的崗位,他們是否還能得到同樣的待遇,他們是否問心無愧?
由於醫學的特殊性,本質上現在學醫和參軍、定向生等等類似,被政策綁得很死。國內的醫生目前在許多情況下要受大型醫院和醫療衛生管理機構的束縛,甚至飽受官僚主義之苦,並不能名正言順地充分自由地開展工作,甚至多點執業都要看人眼色,自由執業更是遙遙無期。這有別於銀行職員、教師、律師、程序員等常見的社會中等和中上等水平的工作。而醫學事業對人的個人覺悟的要求,更是和入黨對黨員覺悟的工作有幾分相像。醫療行業想離職難度也很大,因為醫學院課程設置往往偏重生物醫學,學生的學校教育知識面並不很廣,選擇空間不大,而且課業繁重。培訓和工作期間,為轉行進行知識準備的時間都很可能不夠。因為各種夜班急診手術之類的事情會讓醫生精疲力竭,醫生基本沒法一邊看病,一邊搞副業,準備其他專業的東西。人命關天,不能分神。即便有少數醫生成功離職轉行,也往往只能幹健康相關的工作,大方向轉變不易。
綜上,醫療是個信息高度不對稱的行業,用百度看病的人覺得醫生的工作好太正常了。等他們明白醫療工作是幹什麼的,也就沒有那麼大熱情了。除非他們想讓親戚學醫自己沾光。
喜歡學的醫的人可能面臨葉公好龍的問題,越學越失望,和自己的期望落差越大,最後也選擇離開。本來不喜歡的人進來之後很少會有人喜歡這個行業,常見的可能性是變得麻木,或者深受抑鬱的折磨,頗有趕鴨子上架或者混吃等死之感。本來情感態度不明顯的人,一部分人會喜歡這個行業,一部分人會厭惡、後悔,一部分人也會麻木。總之,哪怕是喜歡這個行業的人,心裡也往往有點不舒服。那種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感覺只是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反倒常常覺得蒼天不公或者良心喂狗。
鏈接:想學金融,可是被逼去學醫,我該怎麼辦? - 方可的回答
學醫的優點就不列舉了。除了對專業知識技能工作方式本身的興趣可以稱作優點,目前,其他方面的優點並不顯著,因為其他行業也能做到。
比如教師的工作也很穩定。至於收入更高的工作當然多。想要結識人脈,也可以設法在仕途中找到。當然,那些富有才華、家庭經濟實力雄厚、精力充沛、勇於面對挑戰、對醫學知識非常渴望的的白求恩式的人物,選擇臨床醫學還是非常合適的。如果其中有些條件有欠缺的,會在某些層面有不同程度的失望。謝邀
小時候有一句話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是說要學好一技之長,才可以安身立命。如果作為一個家庭普通的人,願意走一條目標明確的路,醫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醫生的職業規劃是相對穩定和明確的,雖然它很辛苦,五年本科,三年碩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寫論文做課題職稱晉陞,你要做什麼可以取得勝利,是非常明確的。
醫生特別適合按部就班的乖孩子從事。我個人在職業生涯上折騰了很久,浪費了很多時間。在小企業工作往往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路線,學的職業技能沒有系統培訓,東一榔頭西一鎚子,如果你工作的年限沒有成為一種積累,每次換工作又要從頭開始,真是令人恐怖的一件事情。
摸索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這個工作還能長長久久地幹下去。說不定干著干著,這個職業就消失了呢?如果能有段位高的人指點,如何在職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有所積累,什麼樣的公司是好公司,什麼樣的工作是好工作,那可能會不一樣。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想少走點冤枉路,學醫雖然累,沒有後台,沒有關係,吃點苦也是能熬出來的。還有一點,我在其他答案中也寫過。醫生的職業幸福感是非常強的,你治好了一個人,改變了一個人的生命狀態,這種成就感,不是你在寫字樓里看著賬戶上的數字多了少了所能比的。如何看待醫患關係?醫暴頻頻發生~那麼,還敢學醫嗎? - 廖casey 的回答怎樣從高一開始成為一名醫生? - 廖casey 的回答某校排名一百來名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排名三百來名的工科,都沒有錄取到今年的高考最高分。最高分進了排名五百多名的臨床醫學。這說明,群眾們對學醫是很有熱情的!當然,ESI排名總覺得跟實際有點脫鉤。
醫學院的生源,報考動機分為三類:
1,真學霸。愛挑戰人生極限,不走尋常路。越是艱難險阻,人家覺得越有挑戰性。世界上啥事比修好一個人更有成就感?那就學醫嘍。這類考生基本上多播幾遍《生命緣》、《人間世》之類,產量就會翻倍。當然,雖然這類考生改行率比較低,但是很多同學後來都是給美國人學的。
2,樸素的實用主義感情。身邊有病人,自己身體不好,對醫護人員有好感,覺得學醫能夠予人方便予己方便。這類考生其實是構成考生來源的主流。
3,不明真相群眾。覺得當醫生很賺錢,這類考生其實也構成了考生來源的大頭,同時也是改行醫科生的主流。因為這一類同學很快就會發現,雖然確實有一些有錢的醫生,但是他們眼中那些有錢醫生的成長經歷已經不復存在了,他們要想發展到這一步,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不論是這三類考生中的哪一類,來源都是穩定的。雖然不論哪一類考生,將來都會面對幻滅的過程,但也都有人堅持了下來。好在貴圈已經習慣了,本來現在畢業改行率就高達八成。
然後說說學醫的好處。長期就業,越老越吃香。現在社會發展很快,很多職業不等從事者退休,可能就不存在了。很多職業還很年輕,從業人員還沒有給出如何做到退休的例子。現在一提到延遲退休年齡,網路上就哀鴻遍野。一群四十來歲在老闆眼中就是大型不可燃垃圾的辦公室民工紛紛拿藍領民工說事,說政府枉顧民生。現在成天談笑風生的各種白領民工,大比例到老要當超市臨時工收銀員、餐飲傳菜員和收殘員、鐘點工、保安、保潔員、園丁等等,好混到法定退休年齡。當醫生就沒這後顧之憂。
現在醫鬧和傷醫事件頻發,與其說是全社會對醫療行業的迫害,不如說是社會治理失控的表現。越基層的地方就越沒有法治,人們按照叢林法則行事。所以,大範圍接觸社會、對社會各階層來者不拒的醫療行業,突出的容易受到衝擊。公務員挨打、警察挨打,都不如醫生挨打容易受到關注,說明社會主流對醫務工作者還是愛戴的。2016年7月23日,江西省吉安縣有個超市臨時工收銀員因為受到污辱自殺了,在知乎上就沒有人討論嘛。隨著醫護人員的覺醒和相關政策的跟進,醫鬧事件好歹還能有幾次運動式的治理。更何況,將來不是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要接觸容易鬧事的那群人。謝邀~說實話,我家段花花兩歲多點兒的時候開始看中華醫藥,健康之路,還有青年醫生,我媽說,她某天看青年醫生看到兩點多,雙眼炯炯有神的盯著電腦……我一直跟她說,你多吃飯,長個子,長大以後當空姐。人家很嚴肅的跟我嗦~我要做醫生!醫生!!!當時我真的差點兒愁白了頭髮~我發狠,你要是當醫生我就打斷你的腿兒~~~
我雖說很少因為工作的事兒發愁或者犯難,但是我的確不希望我的下一代從醫,現在的醫療大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國內對待醫鬧啥的又太溫和,一句你的服務態度不好就能讓你扣錢寫檢討,沒有一點兒自尊可言,於是很多下三濫的病人就會借著這個借口投訴你或者謾罵你等等等等。
這種大環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得不到改善的,你的上級,上上級只會讓你一味隱忍,或者直接給你扣錢啥的,即便是被喊打喊殺了,又有幾個真心替你難過?花錢的似乎覺得自己是大爺,你活該挨打受罪,這些情況,看看都夠了,真心覺得現在大部分人心態有問題,跟醫院和醫生彷彿有不共戴天的仇恨~~所以,我是不會讓她從醫的,實在是要從醫也可以,給老娘我好好讀,往死里讀,去國外從醫,那兒大環境好,沒人敢對醫生護士指手畫腳~~說實話,看如今的情況,不提倡學醫,任何一個行業,都比醫生要來的容易,無論就業還是財富。在就是學醫確實很苦逼,大學整日忙的就是學習,學習,學習,你可以理解為高三的延續。以上都是大家說的不待說的問題,不過,最最重要的,就是學醫的風險太高,任何一個時代,也沒有如今中國的 醫患關係的緊張,在新聞上,醫生被砍的次數,比黑社會火併的幾率都要高了。並且地年資的大夫,很多熬到能日進斗金的地步,我只能說,太漫長了,甚至有可能沒有熬到那個份上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被砍了。並且,這種醫患矛盾,正向著基層蔓延,曾經的基層醫生,因為和下邊的群眾熟悉,甚至就是三里五鄉的鄉親,拐著彎的親戚,很多醫療事故,只要說明情況,基本上都沒事的,可是如今,基層的衛生院大夫,接連出事故被迫改行的很多,其中固然有一些大夫的技術原因,更多的,是疾病的自然結果,比如我曾經的一個同事,接診心肌梗賽患者,進行急救之後,穩定病情準備轉診上級醫院,結果患者忽然再次發作,沒有搶救過來,本來這事情換成以往,患者都息事寧人,可是如今卻是被患者告了,如今傾家蕩產賠償之後,我這 同學已經轉行,離開了基層。
1、我花了大學5年,研究生3年才畢業,出來後還要2-3年的規培,聽說以後還有專培
2、我高中同學一般都是大學4年畢業,現在好大部分人都在商量著買房了,我還在數星星3、沒有哪一個職業是新聞天天都有報道被人砍的,除了醫務人員。4、我4-5天要值一個夜班,厲害時床都不能碰,運氣好時能睡幾個小時,一個月7-8次這樣的夜班5、別人國慶放7-10天假期(包括請假),我一個國慶也就2-3天時間,親人開始嘮叨我了6、醫生往往被道德綁架,動不動冠以醫德云云,而其他職業統稱為職業道德,從來沒聽說菜販子要有菜德,政府官員要有官德,律師要有律德,銀行企業小員工要有銀德....人們站在道德高點來評輪一切的感覺真TM舒服7、國家欠我們太多,而我問心無愧。
沒錯,或許你會說,某某醫生不是富可敵國嗎,那是個別,而且是高年資醫生,人家有這個資本,值這個錢。
當我們走上這個職業的時候,後悔歸後悔,但工作還是得做。但我肯定不會建議、勸說我的孩子學醫,除非他自己願意一頭砸進去,那又有啥法子呢。慫恿祖國的未來不從事某一項專業是違法國家規定的,我不做。
我做著我喜歡做的事,但環境讓我一步一步懷疑自己的選擇,我們也是個普通人而已。做醫生的,再忙再累其實都可以接受,但是心累了,每天都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才讓人很無助很茫然。值班的時候,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一個急診,處理結果不理想,可能就是一個官司。除了醫療處理不能出錯外,醫療文書,溝通等等都要面面俱到,一個人又忙又累的時候是很難不出點紕漏的。即便不值班,你也指不定會不會有個不知道多久前看過的病人會回來找你鬧。剛剛就莫名其妙被病人家屬凶了。一個熊孩子外傷,嚴格來說,我是可以不看的。想著大晚上的找醫生不容易,幫忙看看。小孩子不配合,各種鬧,我沒辦法檢查,結果家長反而矛頭對準我。碰上這麼一遭,很難有好心情。很多時候病人對醫療完全不懂,又好為人師,憑著自己知道的那點少的可憐的醫學知識跟你抬杠,治病這東西又不是市場買賣,醫生是幫你治病的,非得跟醫生站對立面對病人又有什麼好處?
我說句實話
醫生本身的社會地位,確實不低,我們通常聽眼前這個人的工作是一名醫生,首先我們就會覺得
「啊很不錯的工作啊」「有素質,有文化啊.」而事實上,醫生的工作,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體面,那麼高回報。首先,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一個永久更新永遠都不能停止學習的工作,本身從一名醫學生到一名真正的住院醫師就要經過漫長的學習層層的篩選考試取得資格拿到證,最主要的,是經驗,是各種對的錯的親身經歷前輩言傳身教自己不斷積累,才可以,才能夠,負起給人看病治療的責任。這個責任太重了,一個人要肩負起那麼多人的健康狀況安逸與否甚至一念之間就是生死,你以為潔白的大褂就代表著乾淨舒適的工作環境,哪裡看得見醫生背後不說心酸說出來矯情的現實狀況。醫院明明就是有生有死的地方,可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你生是我的義務,你死就恨不得讓我以命抵命。這不是一個好的時代,一個醫生不能完完全全只管治病,還要承擔更多本不該承受的,還要擔心原本不該擔心的。所謂的高收入真的好么,所謂的尊敬真的存在嗎。妖魔化之後的醫生和衣冠禽獸劃等號這是一件對所有人都不利的事吧。如果我有孩子我會讓他走這麼苦的一條路嗎。我內心裡,不願意吧,我擔心他難過,心疼他吃不上飯得胃病,也心寒這個行業里里外外的風氣。可我會阻攔他嘛?我也不會因為我又清楚這個職業所收穫的成就感
當一個生命因為你,慢慢恢復健康,慢慢從沒質量變得有質量,我不講虛話,我覺得我就是天使。我就是配得起這個稱號。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我們除了吃喝拉撒還需要很多事情,證明我們活著,證明我們來過,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工作有很多白衣天使是其中一個已經選擇了的無悔謝邀。醫療工作者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從事醫療工作,這是個笑話。你去問問301、同濟、湘雅醫院的醫生試試,他們肯定說一堆政治正確的話,然後心裡默默說一句:「哪來的SB」。醫療工作者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從事醫療工作,這不是個笑話。你去問問各縣、市的三級、二級醫院的醫生,他們肯定說一堆政治正確的話,然後心裡默默說一句:「老子真是個SB」。對自己的親兒子、親閨女已是如此,你覺得呢?
第一次被邀回答誒,我想一定要好好回答
產科工作第2年時的除夕,我值班,特別忙。一接班就有要輸血的病人還有術後病人還有平產的新病人。忙到6點左右領導來送慰問品,一盒禮盒裝的水果,大概有兩個火龍果一斤桂圓兩個橙子幾個蘋果一個哈密瓜之類的。後來來了一個剖宮產術後的。兩夫妻外地人,生了一個女兒,已經有一個3歲的兒子。我想他們應該是很幸福的。20點春晚開始了,每個房間都在看。然後再次進他們房間的時候我聽見他兒子吵著餓要吃飯,於是男人帶著孩子去小賣部買吃的去了,除夕基本上外面不會開什麼餐館,後來我看見他買了些薯片以及餅乾給孩子。我問他自己吃了沒,他說沒有,沒東西可以買,過年朋友老鄉都回去過年了,我瞥見他的衣服白色T已經黃的不行了,胸口還破了個洞露出一塊皮膚。他還在每次我護理完後對我說謝謝辛苦了。突然一陣心酸。上面說到有一個輸血的病人,她的孩子在新生兒監護中心住著,我進去觀察輸血情況的時候外面剛好在放煙花,她說能在醫院和孩子一起過年真好,雖然孩子不在身邊,但是至少在一棟樓里。
那晚我忙到3點多才下班。下班後才吃上當晚的晚飯(正常1點下班)。下班後我突然後悔為什麼我不把慰問水果送給那個外地的夫妻和他的孩子,反正我也沒空吃。我也忘了我當初為什麼不這麼做,可能是太忙了吧。這件事情後來一直影響我,如果我當時這麼做了或許他們就不會過這麼寒酸的除夕了。其實醫患關係差也只是部分,畢竟世界這麼多人每個人訴求不一樣,要求當然也不一樣。只能說我做到問心無愧你也不要為難我,醫患和諧,就好。醫患關係其實算中國當下社會各個群體之間關係的一個縮影。國人習慣用各種各樣的標籤來區分人群,從最早的「非我族類」到「均天下」,隨後的「階級鬥爭」,到現在的地域歧視無不如此。因此某些並不具有代表性的個例也會放大到一個群體。
說回醫患關係,醫患之間本來應該是聯手的同盟關係,對抗「疾病」這個共同的敵人。然而因為利益需求差異、期望值不同、信息知識不對等以及其他一些非醫學上的因素(這其中尤其重突出的就是醫院和醫生追求經濟效益、患者實際經濟能力難以支撐昂貴治療成本又缺乏社會保障制度,此外媒體的推波助瀾功不可沒)導致同盟關係成了站在對立面的敵人。
目前這種狀況很難緩解,因為這不是單一群體就能改變,需要社會層面、醫患之間以及全社會共同努力。作為內科醫生,我覺得溝通能力很重要,應該充分向患者或家屬說明病情,用患者或家屬能理解的語言將疾病與治療方案(包括各種方案可能帶來的結局)儘可能解釋清楚,並且能充分考慮患者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這樣絕大部分自己的病人不會成為你的敵人。
以後隨著社會發展與保障制度的完善醫患之間應該會慢慢重新成為同盟吧,這點還是蠻有信心的。至於需要多少的時間不好說,不過我對自己孩子說的是「如果學醫,斷絕關係」。謝邀!話說最近好多人邀請我回答各種問題,不勝惶恐。簡單說幾點:1.投入產出比確實如題主所說,十分不樂觀。而且從醫,向來是年輕苦,年長後好些。所以,家裡急需年輕人分擔經濟壓力的,真不建議。2.醫學日新月異,所以不斷提分是能理解的,畢竟要建設一個高素質的醫療衛生系統,優質的生源很重要。但是近些年,因醫療大環境的問題,比如醫患關係,比如投入產出比,比如各種坑爹的制度,對醫學類院校的生源影響很大。我個人是十分反對我家裡小孩再學醫的。3.我不是臨床醫學出身,也十分幸運地避開了本專業開展規培的時間,所以沒有經歷三年規培。但我身邊有啊。認識一名規培第二年的醫生,男,碩士,告訴我他已經連續兩個月沒陪女朋友逛街了。一沒時間,二沒錢。4.說自己的。實習的時候,有高中同學聯繫我,說我失蹤好久了,最近如何。我說我在實習。他問:你實習工資多少啊?我也要實習了,有兩家公司選擇,一家工資6千但周休一天半,一家工資5千但周休兩天,不知道怎麼選。我:呵呵!我是不會告訴他,我學雜費6000多照交,實習費照交,食宿自理,周休一天而且是周六、周日各半天的那種。5.再說自己的。找工作前後共花了兩萬多,去年為度過最艱難的日子又不想找家裡要,四處借了八千,年後才還清。現在每月不到三千。6.不說負能量了。從醫的成就感無與倫比。各科室有不同的成就感,不贅述了!7.醫鬧什麼的確實有。怕!!!但我的態度是,誰敢鬧我,我脫了白大褂擼他!若我理虧,請走法律途徑,任處置!若不走法律途徑,先擼再說!
如果你真的去醫院呆一段時間體驗生活的話,你會發現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醫療人員是有抱怨的,醫患關係太差,晉陞渠道扭曲,工資待遇跟不上,天天辛苦熬班,一天到晚各種考試應接不暇。。。而且就醫學院來說,一流醫學院寧可少招一些人也不會降分砸招牌,二流醫學院拉來呢行想去一流沒去了的學生,但他們畢業後基本都只能考研或者去基層醫院,但是在大醫院都活的艱難的小醫生,去了基層就基本在半喝西北風的狀態,就算是堅持下來,以現在這個分診幾乎為零的制度下,大醫院還是會爆滿,小醫院還是沒什麼人,沒有人就意味著沒有錢。一邊是累的半死剛夠生活,一邊是閑的沒辦法提升自己還得喝西北風,你覺得一個毫無背景,家庭也不富裕的二十六七正要成家立業的人可能堅持多久?好,你說你可以熬過這一關,下一關你能拿到大概中產的工資,能有老婆孩子,但是你依然唄上述瑣事纏身沒辦法熱炕頭,孩子介紹自己爸爸的時候會說他是大懶蟲,一回到家就睡大覺,老婆也抱怨你多長時間沒有陪過她,家裡父母已經百病纏身你身為醫生卻沒有很多精力來照顧他們,在單位老一輩像大山一樣壓在你頭上,事業走到瓶頸,家庭和病人壓的你喘不過氣,你還要像春風一樣和煦,因為說不好下個病人就是閻王派來的小鬼。終於你熬到了五十多,運氣還不錯混到了科室頭頭,但馬上就要退休了,之前所有的投入都還沒能回本,硬著頭皮壓著下面的死活要多混兩年,別人在家帶孫子享福,你還拖著老邁的腿在醫院回本。這應該就是一個醫生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走的路,如果你覺得你可以堅持,歡迎上這條賊船。
昨天,山東一位兒科醫生被砍死了,追砍了很遠,求救無果
1.
以目標學校而言頂尖的醫學院當然是推薦的,北醫上醫華西二醫中山醫這些的臨床醫學,能上為何不去
何況一流醫學院還很多,首醫浙醫湘雅同濟南醫大哈醫大……而一般的醫學院就只能建議謹慎考慮,不表達支持態度。
2.
以考生本身而言立志投身醫療事業並且對相關工作狀態有過了解的,讀醫學專業,謹慎支持;
沒有做過任何了解甚至連臨床專業非臨床專業都沒分清就要報醫學的,先兜頭一盆冷水潑完冷靜下來再說。講句實話,能在網路上詢問是否應當讀醫學,或是通過親友關係向我們這種在醫院工作沒幾年的年輕醫務人員諮詢的考生,都沒有值得讓人「強烈支持」其學醫的背景條件。
3.
醫療相關行業和製藥企業能夠消化相當一部分醫學專業的學生,也許一位正式醫生轉行的沉沒成本挺高,但醫學生可不是這樣。請不要寄希望於忽悠不明真相的高中生上船就能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此外醫學專業內部分科,向部分專科聚集而冷落另一部分專科的情況也將長久存在。
以前回答過一個問題,感覺可以引用過來:作者:王禮熠
鏈接:如果醫鬧繼續下去,會不會出現中國無人願當醫生的情況? - 王禮熠的回答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那要看你怎麼定義「沒有醫生給你看病」這句話了。一個都沒有,那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一種可能是,特定專科的醫生人員缺乏,以至於無法保證門診+住院+急診的全套醫療服務。君不見多地醫院兒科急診要麼完全取消,要麼至少取消了夜間急診麽?緊急疾病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然而由於人手缺乏,急診只在8:00-21:00開放這叫不叫「沒有醫生給你看病」?市場規律會保證,就算待遇與環境再差,一個不可替代的工作都一直有人做。但是醫學不是整體,醫學是分專科的,市場規律同樣會保證大家用腳投票,在「有人當醫生」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出現出現「沒人當某專科醫生」的情況。當國家部委強制限制一種藥物價格在過分低的水平時,葯企會選擇把生產線拿去生產其他藥物;同理,社會環境導致特定醫學專科的工作環境過於惡劣,醫學生們會選擇其他的科室工作。所以甲巰咪唑會斷貨,所以兒科醫生會缺人。比如,浙大醫學院作為中國最頂尖的醫學院之一,剛剛結束的選專業里,350+臨床醫學生僅10人報名選擇兒科。新聞鏈接在此:http://news.163.com/16/0416/09/BKOVESAK00014AED.html全中國本科醫學教育里能提供比浙大醫學院更好的兒科教育資源的大概一隻手就能數得出來吧?浙醫兒科班招生的結果,叫不叫祖國醫學後繼無人?請諸位記住,對於患者而言,所有城市所有專科都能提供完整有效的醫療服務,這才不叫「沒人當醫生」。都用市場規律來論述「絕對會有人干這工作」,似乎「轉行成本高」的現狀就能阻止流失保證留下來的人,還有提通過高考來忽悠信息不對等的高中生來為國接盤的。是不是有人以為,只要保證能忽悠足夠多的人上船,其他地方管不管都無所謂?那麼當有一天豐胸的醫生比開胸的醫生多,治靜脈曲張的醫生比關鍵時刻幫患者保腿的醫生多,為「生孩子」這件事服務的醫生比為「生出來的孩子」這群人看病的醫生多,這個時候再回來討論討論什麼叫做「學醫的大有人在」吧。
既然學醫了就好好學,社會問題等長大了再看,大不了轉行,轉行趁早。
謝邀,晚點答。
謝邀
我只從我個人經驗來回答。我覺得學臨床知識令我受益匪淺。從事臨床工作並沒有網上宣傳那麼誇張,收入尚可。工作五年後絕對超過當地評論收入(綜合收入)。畢業後不從事臨床工作,從事醫療銷售醫療推廣收入也不低。醫患矛盾一直存在,集中報道不利於我們正確認識醫患關係。我認為當前媒體有意炒作這些事件使醫患對立。一會兒集中報道各地醫院黑心大夫沒有道德,一會又集中轟炸報道患者無理取鬧。這很不好。我在醫院實習工作過程中,遇到過不講理的病號,不過不多。大部分病號和家屬都是十分尊重大夫的。關鍵還是看大夫性格,我脾氣好,也樂觀,經常笑容滿面(適當的場合還是要作痛苦同情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血液內科轉科時候,去帶一個病號去穿刺,我微笑著安慰他(十來歲的小男孩),他的奶奶打趣說「住了這麼些天終於看見個會笑的,天天看到一個個板著臉說話都沒好氣兒,以為你們都不會笑呢」。你看網上很多大夫說什麼不會讓孩子學醫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同事的孩子還是學的醫學類專業。
無論哪裡沒有壞的行業,只有做不好工作的人。為啥邀請我…這問題和我有什麼關係…
瀉藥
由於我還是個醫學生,對於醫生這個行業還不是特別了解,強答一波。
對於我身邊的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醫生是個工資多,紅包大,工作忙。私底下的時候罵,見面的時候尊敬。很多人在聽說我是學醫的第一反應就是成績好,有前途,以後收入高。絕大部分高中剛畢業的學生並不清楚學醫代表著什麼,只是單純的覺得學醫能救人,學醫能掙錢,學醫受人尊敬。正是因為醫生在人們心中一直以來的高地位,即使如今醫患關係日漸嚴峻,每年也有那麼多學生報考醫學院校。推薦閱讀:
※你所在的行業或專業的本質是什麼?
※你行業里的職業素養是什麼?
※被拘留但是沒判刑,還能從事什麼職業和崗位?
※人人網的李碩真實的職業是什麼?
※在中國當一個醫生,能掙到千萬資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