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的書法(字)水平怎麼樣?
真的是服了 現在知乎風氣很莫名其妙 尤其書法板塊 評價類的問題上來就黑
評價書法作品要多角度 不是單單看筆法好看與否 還要看他是「能寫好而故意不寫好」還是「寫不好」 從落款已經能看出功力深厚了 人家有自己的風格
我覺得相當不錯看到各位評價我真的要吐槽一下了
不是我說題主,評價書法這事你就不該拿到知乎上來二田、啟功的字在知乎都能黑成這樣,別說你拿一個目前名氣還不大的作品出來了書畫方面,知乎上眼高手低的人太多,他們眼裡估計除了王羲之就是王羲之,你要相信,若他們活在東晉,以他們的水平,王羲之的字他們照樣能指點一番,所以他們看誰的字也上眼
向石先生的字,我覺得再拿臨帖說事就太可笑了,這是人家自己的風格了好嗎?人家這早就跳出來不玩臨帖了好嗎?
沒有幾十年功夫寫的出這麼有力的字嗎?我就問一句,知乎上有人敢拿出自己的作品來比一比嗎?就 業廣惟勤 這四個字 誰寫出來效果讓大夥看一看,比一比!
向石先生的字,功力相當深厚,不能說沒有缺點,但絕對是好字!不該被黑成這樣!………………………………………………………………………………我找了幾幅現在書法界權威但作品,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個人感覺很好。
儒雅秀美的風格,個人很喜歡。這不是釣魚貼?
你們啊,真是的,沒有一點水平,懂不懂書法啊?這幅字這麼好,你們看看被你們黑成啥了,水平這麼高。一定是一個隱藏在民間的高手,這種人一般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祿,不出山則已,一出山便會震驚中國文化界,感覺什麼中書協的前任主席張海,沈鵬好像都沒他有水平!而且像什麼現在社會上王鏞啊(不是河北美院那個小王鏞),曾翔啊,胡抗美,沃興華,孫曉雲,張旭光,李剛田,王友誼,韓天衡,石開,范增,言恭達,朱關田,周慧君,尉天池等等都與他差了那麼點距離,所以我感覺這幅字你應該好好保存
知乎書法板塊現在什麼風氣,見什麼黑什麼,明明功底很深的字,懂不懂的都來黑。我看了看他們有的之前自己發上來的作品,我只想說你有什麼資格裝大瓣兒蒜說別人,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水平!
寫書法三年了,雖然時間短,寫的少。但是我自認為看帖很多,我是屬於手上活跟不上眼力的那種,我的感覺,純看完這幾副字的感覺。(不知道這個書法家,也沒看過他其他的功底)
首先比我好。
第二藝術水平確實不怎麼高,但是功底很深,沒有十年的功底寫不出來。總得來說頂級大家談不上,屬於那種特別有功底的。在當今的書法界絕對是超過寫書法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
然後說說我對書法的理解,先說說我練習書法的歷程吧,我入門是練的《乙瑛碑》半年左右,那時候平均一天一張,練完隸書,練了一個多月的歐陽詢的《九成宮》然後轉練《龍門二十品》里的《始平公》半年左右。書法的第一年,練習《始平公》的時候我就狂熱的迷戀上了書法。緊接著就痴迷的瘋狂臨帖,半年的始平公之後轉練《勤禮碑》《金剛經》龍門二十品其他的《孫秋生》《魏靈藏》《揚大眼》然後臨《石門銘》《鄭文公》《張黑女》《張猛龍》那時候真是瘋狂,也有大把的時候,自己自認為不錯的悟性,所以進步特別快。在臨習魏碑的時候我對書法。或者是漢字藝術有了不同的理解,之前是想寫一手工整的唐楷,慢慢的發現書法不僅僅是那麼簡單。或者說對於漢字的審美方式似乎跟現在漢字的審美方式也不太相同,現在漢字總是以方正為美,每一個比劃該放在什麼地方,基本上都是一定的,就像印刷,工整,嚴謹,方正,就像印刷。好看,但不是藝術。
書法的真正精髓在於平衡。真正魅力也在於平衡。從橫豎的中正美,到撇捺的收放美再到點勾的點綴美,配合剛柔,力度,轉折提按,力透紙背。字內部的重心,主筆次筆,局部於整體之間的呼應,到字字與字之間,一張紙,筆法,章法,墨法。之間的呼應,都是在尋找平衡。後來我重新又臨趙孟頫的《膽巴碑》歐陽詢《九成宮》柳公權的《玄秘塔》都是臨一半就不想再臨了。感覺我臨的很像。就像印刷。這對於漢字對於書法是一種傷害。尤其是歐陽詢和趙孟頫,所有的筆畫都是固定的從寫法,到位置,到力度。唐人尚法,字體變得刻板,結構變得鬆散,沒有魏碑的那種緊湊,再也不會突出《始平公》的剛勁,《金剛經》的柔和,《鄭文公》《石門銘》的變化,《張黑女》《張猛龍》俊巧。那個時候書法出現了瓶頸。停了大約有一個月,沒寫字。我決定回頭去練隸書,《張遷碑》《曹全碑》《禮器碑》《史晨碑》《張景碑》《小子殘》《鮮於璜》一本一本的臨,臨完隸書臨篆書《石鼓文》《散氏盤》第二年就這樣在瘋狂的臨帖中過去了。第三年開始,我想要不要寫一寫行書。於是我選了文徵明,為什麼,秀美。他寫的琵琶行,滕王閣序,北山移文。秀美,
半年,臨帖是枯燥的,但是對於我來說,又是有趣的痴迷的瘋狂的。一遍遍臨帖,分析字的結構,比劃的行止。後來寫了寫二王,一個月,說實話我不喜歡二王。王羲之水平很高,但不是最難臨,你臨帖臨的多了之後你會發現,水平和難度有關係但不是決定性的。我覺得最難的要數黃庭堅跟米芾。不知道有沒有跟我相同看法的。三年的最後半年我一直臨宋四家,或者宋五家。(宋四家蘇黃米蔡,有人說蔡是蔡襄有人說蔡是蔡京和合在一起我簡稱宋五家,我的看法是蔡是蔡京,原因是蔡京的字尚意,蔡襄的字尚法,宋四家都尚意,不過蔡京的字不好找。)凡操千曲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
我自認為對於書法,我是勤奮的一類人,也是悟性比較高的一類人,目前才二十多歲,還很年輕,書法年齡更短,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什麼說上面的字功底很深,但是藝術水平不怎麼高呢?
藝術源於模仿又高於模仿。跟畫畫一個道理,書法臨的像寫的像,像到極致就好比照下來一張照片,不是畫。藝術作品是要有創作者的思考的體現的,藝術作品是要有創作者的情感的表達的,如蘇軾寫以及黃山谷拔的《寒食帖》為什麼排在十大行書第二?「枯蛇掛樹,還是石壓蛤蟆」傷長,還是傷短。他們把思考漢字要如何平衡的過程表現了出來。
如顏真卿寫的《祭侄文稿》為什麼排在十大行書第三?還有楊右師的《韭花帖》排名第四。山河破碎,喪子之悲,夜燥飢久,果腹之喜。當然不止如此,不止這麼簡單。書法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不是勤能補拙的事,還需要高的悟性,深厚的文學功底,要懷赤子之心,和敏銳的情感觸碰,以及最重要的審美能力。有些人再練也只是功底越來越深,再練也成不了書法家。畢竟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流的是中華文明的血脈那會隨隨便便誰都行。還行吧 路數不少練 多捕風捉影 一查年齡近七十了 我還以為三四十歲青年書法家寫的 毛筆如地板拖 提不起勁 奔著表面功夫下力氣 入門還有很大距離
瀉藥。這幾副字里寫得最好的是落款。
書字做到了,法字還不行。書法既要講究形也要講究意,有形則為書,得意方成法。我打個比方。比方說我們要做一個茶壺,壺壁、內壺底、外壺底、壺蓋、鈕、壺嘴和壺柄都是分開做然後合片的。分開做的時候即便我們再精雕細琢,心裏面沒有最終那個壺,做完了一合片,肯定合不起來,偶然運氣好了合起來了,壺嘴壺口壺柄還不在一條線水平上,反正是廢的。
寫字也是一樣的,寫字的時候不能盯著一個字寫,除非你就寫一個字。尤其這幅臨江仙,就給人一種硬攢起來的感覺。不過話分兩頭,他的筆畫形態的處理方式我還是挺喜歡的。家裡面掛一下其實會比田派正楷效果好。謝邀,臨帖不到位,毛病隨處可見,社會上這樣的書法家比比皆是。我不知道題主看到我們這麼說這個書法家是什麼感受。(還好在知乎,出了知乎說話沒人信)現實生活中大概感受就是這樣吧。。。也不能說人家是騙子,畢竟才200一張。
我水平很差,也就是練了20年的書法,但是我告訴你這字寫得好
這字還沒有入門。書法固然需要時間的累積,但是如果不開竅,寫一百年也是枉然。書法的欣賞需要訓練,能得其真味者百無一二。知乎上的回答,基本上,批和贊都說不到點子上。
這不是書法,是字
差。
謝邀 自己喜歡就好,或許寫字的先生就喜歡他字的缺點呢
看了看幾位評價下面的討論,感覺題主花了錢買了字來求個肯定或者就是題主的字,卻被大家說的一文不值的樣子、你們啊……題主,我覺得這個字好,當得起書法大家。
有圖打擂。。
書法應該有骨有神,這人寫得太媚俗了,沒開竅呢。好像學郭沫若又沒學好。高票答案中石等幾幅也不好,問題還是功力不深,俗了。寫這種字很難么?我無門無派小憤青,隨手畫兩個大家比比,喜歡哪種?作案工具都附上爛大街的王啥顏啥不推薦了,看了也白看。近點的可以看看於右老的字,看看細節。就知道什麼是功力,什麼是好字了。練過一陣兒 結構不行 筆力也沒有 氣韻更談不上 我瞎說的
不要把拿著毛筆寫字的人都當作書法家,即使他是書協的。淺薄與憤世嫉俗(比如陳渭)只有一紙之隔,或許這兩類都是書家的終南捷徑也未可知。靠畢加索、梵高頓悟的那些位只是畫家而已,毛筆與宣紙不過是他們創作的工具和載體罷了。
喜歡他寫的大字,不過感覺筆法有問題,魏碑與楷書筆法混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