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收入水平趨近於發達國家時,消費習慣也會越來越像嗎?

本題已加入圓桌 ? 新消費時代,更多「消費」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我覺得會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但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收入水平,也不是因為文化。

同是發達國家,消費習慣也有很大差別。以汽車為例,美國人最常買的車除了美國特色的大皮卡就是SUV和A、B級轎車。日本人最常買的車是一水的微形車和混動省油王。歐洲沒有K-car,但銷量前排也是高爾夫、波羅、嘉年華、208等各種小型車。相比起收入水平和美國基本平齊的歐洲和日本來說,反倒是低得多的我們對車的消費習慣和美國更加接近。這當然不是收入水平的差別可以解釋的。

那麼是「文化傳統」嗎?感覺也不怎麼靠譜。就在短短二十多年前,日本人還不是這樣。買車講究外型要酷,馬力要大。連鈴木的小麵包都有渦輪增壓版。現在的日本車企在國內賣車首重「燃費」,你造一升油跑25公里的,我就造一升油30公里的。讓我們來看日本人簡直腦子有病,好歹現在還是第一集團的發達國家,存款總額世界前列,至於把一公里差幾分錢的油錢看得這麼重嗎?瞧他們把「國企」三菱給逼得。其他方面也類似,曾經以2%的人口消費著全世界40%的奢侈品,現在總消費額已經大大落在了中國後面。總共二十來年時間,文化傳統能有多大變化。其實日本的收入水平比80年代是有提升的,消費的心氣兒卻完全不一樣了。我們自己則是另一個方向的例子,消費習慣和八九十年代也是天壤之別。

個人認為與其說是絕對的收入水平,不如說是對未來的收入前景的預期對消費心理的影響更大。過去的一些年裡收入一直猛漲,自信將來還會不停地漲,就多半不會選擇為了省錢壓制自己的「物慾」。未來的消費習慣應該會取決於收入水平以什麼樣的方式變化,如果繼續高歌猛進就很可能會好房好車好酒好菜,一路迅猛地消費下去,就像日本在九十年代以前那樣。如果在經歷了多次經濟景氣的起伏,許多年以後即使以十分曲折的路程接近了發達國家的收入水平了,大概也會像歐洲多數國家和日本那樣,形成比較平淡務實的消費觀念。


會。

看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首先想到中國,但事實上中國並不是一個好例子。因為中國剛剛完成經濟轉型沒有多久,窮困潦倒乃至經濟投機的記憶仍然縈繞在許多人的腦海里,而這種觀念和習慣又會透過言談舉止傳給他們的下一代子女。

更好的例子是新加坡,韓國和日本。

他們的消費觀念是否會更加接近歐美國家呢?

儘管不可能到完全一樣的程度(不同歐美國家消費觀念也不一樣),但答案仍然是是的。

文化對經濟有沒有影響?或許有,或許沒有。但它是一個很難考慮和量化的因素,因此在尚可以用其它經濟學理論解釋的情況下,沒有必要過分的強調文化的影響。


這個問題太宏大啦~首先需要界定,發達國家有很多個,他們目前的消費習慣是否趨同,有哪些異同。其次,影響消費習慣的因素有哪些。要說明白以上這兩方面,需要做大量的考證。鑒於我不是社會學專業戶,我就以日本為例來單獨說說他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吧。

上世紀60~70年代是二戰後日本經濟的繁榮時期,因為經濟發展勢頭很猛, 經濟很好,人也有錢,1969年出現了連鎖企業改革,出現了大量連鎖經營,大量生產和大量銷售。那個時候大家的心態就是買買買,希望擁有更多東西,到1980年出現了一種消費現象:就是大家能買的都擁有了。 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已經過剩,大於人們的購買力,為了能讓大家買自己的商品,產生了很多營銷手段。於是有些公司就開始思考,這些個營銷真的對社會是有意義的么?這些公司開始從根本上思考好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什麼樣的產品能讓人真正能感受到幸福的生活。

基於對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接受戰後美國文化的影響,這些公司以從日常生活中感受真正的價值為理念,設計出的產品取材自然,外形簡單,使用方便,並且非常低調地不以名牌誘導消費者,甚至在包裝上都沒有logo,盡量去掉產品的附加價值,讓人從產品本身來感受幸福。漸漸的,這些產品成為流行消費品,漸漸引導國內人們形成「返璞歸真」的消費觀念,並且慢慢作為日本的基本美學傳播到世界,讓國外的人也感受到了日本人大簡至美的態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平時看到日本的產品,比如無印良品,能感受到其樸素,質優,平和,甚至性冷淡的style。

當然這種「返璞歸真」的消費觀念的變化,是有其時代背景的,經歷了大繁榮,人們享受了奢華,重新歸回到生活美學,後來又經歷了大蕭條,這種恰到好處(剛剛好)的產品就更有其合理性了。

所以,日本人也經歷了從各種買買買到節制、追求簡約的消費觀念的變化。總結下來,原因大致有幾點:

1. 與社會背景有關。經濟繁榮會導致人們一開始想要去擁有很多東西,但是什麼都擁有以後,人們的需求其實是會發生變化的,畢竟,經濟發達,受教育程度更高了,人的觀念也發生改變。人開始嚮往化繁為簡的,返璞歸真的,品質更高的東西。所謂,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

2. 商業導向。不得不承認,80年代誕生的那些公司有著敏銳的商業嗅覺,他們提出的理念在當時是一種先導,引導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

3. 匠人精神。日本本國缺乏資源的國情迫使他們注重技術、產品質量,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最大限度發揮其價值,講究精耕細作,所以日本人往往追求精緻,而不是鋪張浪費。

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想到再補充。


會啊。比如現在中國人就在走日本人八十年代的追求名牌的路。這些歐洲人不(買)屑(不)於(起)背的包,中國人買買買。而且logo要明顯。等再上一個階段,就是覺得索然。不再這麼無聊。


消費習慣不會,但消費理念肯定會是一致的。

比如說:買對的(用得上的),買健康的,買環保的,買質量好的,買不浪費的,買可靠的,買安全的。

偷個懶不舉例了。


中國人的一生,更關注的是留下了什麼。發達國家人的一生,更關注經歷了什麼

沒有對錯,只是觀念的不同


北京對一些搞藝術的人比較寬容,很大程度是國家對文化,創新有一定的補貼,其次就是來北京花錢的外地土豪,以及來北京賭命的人太多。

。。。

那麼上海一個實實在在的資本,務實,法制的城市呢。

對無業,單身,同性戀一些不怎麼能換錢,只是一種生活習慣卻是實實在在的包容。

。。。

有點文不對題。

我想說的是,是的。

人物質不缺了,精神也差不多都是要經歷一個差不多的過程。


1資本消費人類

出生之前,

避孕套,酒店,床,情人節,七夕節,

出生之後,

醫院,奶粉,玩具,衣服,婚禮

死亡之後,

喪葬費,墓地,祭拜

2廣告創造需求

四十年前的兒童沒有玩具,但並不會不開心,現在的兒童有玩具,並不會更開心。

3資訊引導需求

例如知乎很多旅遊軟文

引用

哪些細節讓你感覺生活很有品質感?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7961470/answer/108419977?f3fb8ead20=9891cef0637e7ece4166f79ea9154ec5

人有內在需求和外在需求

內在需求注重過程不重結果。

外在需求注重結果忽視過程。

比如喜歡下棋的人,享受下棋的樂趣。這種人下棋重的是內在需求。

而注重外在需求的人來說,下棋是為了贏,享受的是贏棋的結果。

所以,對內在需求的人,一件衣服講求貼身,舒適。外在需求講求品牌,質感,做工,款式。

內在需求容易滿足,一本好書,一個好電影,一個手機下棋APP,一首歌,三兩知己的交談,一座溫馨的家常菜,一次愉快的家庭包水餃。逗逗孩子,撫弄小貓,小狗,一次遠足。一個夫妻曖昧的調笑。貼心的擁抱。甚至是早晨的陽光,陽台的清風。路邊的芬芳。足慰我心。

外在需求卻容易索求無度。所謂高品質的生活不過是活得比別人好,錢比別人多,孩子比別人漂亮,職位比別人高,汽車比別人貴。

高品質的生活只因為靈魂能感受最細微的觸摸編輯於


會越來越像,但應該永遠不會一樣。影響該命題的因素特別多,最開始考慮的是文化因素,後來又想到了國家,再後來有考慮到了地域,最後得出個人結論是,只要收入越來越接近,人們就會跟周邊的人越來越接近(前期是與周邊的人持續穩定的生活在一定範圍很長時間)。


看看巴西里約不就知道了? 貧民窟和富人區一牆之隔 有一部分人是富起來了 但是有一部分是越來越窮了


中國人當下的消費特點,就我接觸的人群來看,應該還是處於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初級階段,以生理需求為主。當下的中國人,生理需求基本得到了滿足,但是極度缺乏安全感,也非常缺乏被尊重的感覺,所以,炫耀式消費是那些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中國人的首要選擇,通過消費,獲得別人的尊重和羨慕,甚至嫉妒,都能給中國人帶來心理上的滿足。


不會,我以前以為中國人喜歡儲蓄是因為畢竟還不夠富有。直到後來我看到了墨西哥,寮國,柬埔寨這些地方的人怎麼花錢。。。。他們從來不留錢的


消費習慣會越來越像的,不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消費習慣要滯後於收入的變化,就是當我們的經濟收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後,可能還需要三五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一致。

中西方文化確實存在很大的差異,尤其在古時候,雙方的交流是很少很少的(馬可·波羅說中國遍地黃金都有人信,可見東西方交流起來多麼困難),如果拿古代中國人民跟古代埃及人民的思想觀念進行對比的話,你會發現雙方簡直來自不同的星球。但伴隨著科技的發展,經濟、文化的全球化,雙方的交流與碰撞越來越多,都在彼此影響著對方,逐漸向共同的方向邁進,有種殊途同歸的感覺,曾經兩個世界的人們真的成為了同一村子(地球村)的人。

今天的華人在美國,跟財富相同的其他人消費習慣可能還有很大的差別,但到了他們的兒子,他們的孫子那一代時,差別會小許多。

拿我們自己舉個例子,你會發現這些年來我們的思想觀念變化是那麼的大。我們的祖輩在婚姻方面父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到了父輩,可以自由戀愛了,但他們是排斥婚前性行為的。到了現在呢?別說婚前性行為,甚至出櫃都不是事兒,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世界在變化,我們的思想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談談收入怎麼接近發達國家???政府印發十倍貨幣,給你漲十倍工資,物價也漲十倍,那和現在有什麼區別,更何況物價在漲,你的工資不知能不能跟上。

然後是購買力,這個你懂得!消費習慣,你要先有能力才能談習慣,寅吃卯糧對國人不現實,要有一個十分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才行,現在社會身價百萬也沒有安全感,百萬富翁還買不了北京一個廁所!


消費的結構會更加相似

以前我們生活必須品消費佔絕大部分,現在服務和虛擬業務的消費逐漸占更多的比重

我們會更多的為第三產業買賬


3塊5一碗的粉漿麵條

非路邊攤不吃

再貴不吃


謝邀!

這是個好問題,但回答起來有些複雜。

首先,人們收入增加,消費需求肯定是更加旺盛,對更高端產品的消費行為有所增加。這是很表面化的現象。

物質相對短缺時候,人們消費中基本需求佔比高,消費會更加趨同。一旦開始進入高收入階段,反倒是個性化需求增多,消費行為會進行分化。從這個角度看,消費習慣不會越來越像。

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和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曾提出過一個理論,「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和競賽是促成慾望起飛的重要社會原因。」當人們收入提高時,會更多運用社會比較機制,這會導致很多商品的屬性發生變化,汽車不只是代步工具,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都變成了社會地位、生活品質、自我主張表達的象徵。所以收入越高,整個社會會普遍覺得自己越缺錢。「人人追求不同,卻很容易陷入千篇一律」。

由於信息溝通和交流的增多,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之間消費人群的社會比較機制開始產生作用,這點會導致消費習慣變像。但這是由於信息交流導致,而不是由收入提高直接導致。

更深層次的消費行為模式,是人類的根本行為反應機制決定的,是上百萬年進化導致,消費習慣會改變,但更深層次的消費行為模式不會因短時間收入的增加而改變。


我覺得會。

說一個自身的體會,收入越高越發達的地區,居民開車速度越快。

我覺得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隨著經濟進步,路修的越來越好了,這是前提。二是居民對路權意識的提高,使得加塞亂變道這種事情變少。三是居民素質的提高使得亂穿馬路闖紅燈等現象變少。

在不堵車的情況下,當前一線城市應該跑到8 90沒問題,三四線小城市也就五六十的樣子,據師傅說在德國開車能到200(當然我覺得他在吹牛)


拙見吧,中國人喜歡攢錢,因為不敢不留錢,萬一生病之類的突發情況發生將無能為力,同時為了掙錢或者說為了手裡的前不貶值,就出現了例如買房和買黃金之類的行為。當社保體制逐漸完善,讓人們不為未來可能發生的突髮狀況擔心時,我想沒有人會只攢錢,不享受生活。


不會,消費習慣看的是個人的生活理念,就像上班族,有些人月光,有些人存錢。消費的理念,人生觀,價值觀不一樣的人體現出的消費行為就會不一樣,這和有錢沒錢無關。


推薦閱讀:

TAG:社會學 | 經濟學 | 發達國家 | 收入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