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至正元青花之後的明朝洪武期,似乎沒有青花瓷傳承,直到永樂青花瓷冒了出來。為何洪武期沒有大件青花瓷?

至正十二年(1352年)至大明王朝建立之前的至正青花瓷,定為元青花。大明王朝建立之後,似乎沒有大件青花瓷傳承,直到永樂初期,才有造型優美、工藝高超的青花瓷突然冒了出來,令人不可思議,顯得太突兀了。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謝邀。

故宮裡有兩件洪武青花,玉壺春瓶和一個盤子,雖然質量不太好,顏色發黑,但肯定是青花的,南京的也發現過洪武青花殘片。所以洪武朝,就是朱元璋了,是有青花的。

然後我要開始歪樓了:

符合青花三要素的瓷器(鈷藍,釉下,白瓷),最早是唐朝的。東南亞發現的一艘唐朝沉船上有青花小盤,質量還不錯,揚州也發掘出了唐青花瓷片。宋代的青花碗也發現了,好像收在湖南省博物館,然後再發展到元至正青花,明清青花。我們可以發現青花瓷是一脈相承的,雖有起落,但沒斷過。

問題在於,過去學術界一直以為青花是明朝出現的。直到民國時發現了大維德瓶,人們才知道元朝有青花,至於唐青花、宋青花,都是最近才發現的。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偉大導師維特根斯坦教導我們:不要問意義,問使用。答案就在青花瓷的使用里,明之前者,或者賣給平民,或者售至番邦,未嘗得窺廟堂,不過是形而下者。所以元及以前青花瓷的全部文字記載,只有《格古要論》里的一句:白釉藍花者,甚俗。

元代官窯肯定也燒過青花,是出口創匯用的,皇室用的是卵白樞府瓷。轉機出現在洪武,明史里分明寫著,洪武官窯燒了青花鼎和青花釉里紅罐,用於祭祀。

用於祭祀!

提到官窯,許多人以為是給皇帝燒盤子碗的。其實那是御窯,官窯的一個分枝。官窯的主要功能是,燒制神聖的禮器,就是祭祖隨葬供佛太廟孔廟天壇地壇神農壇十三陵裡面用的各種瓷器。

禮對於古代社會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是社會結構的基礎。所以官窯才能不計成本地給皇帝燒一件禮器,其鋪張浪費的程度,現代人是無法理解的。

洪武朝選擇青花作禮器,原因挺複雜,大概是統制階層世俗化,英雄的觀念轉變為人的觀念等等。這也是中國陶瓷史的一個最重大轉折,以青花為代表的紋飾瓷得到官方認可,開始成為主流。

幾十年後,當小小的青花壓手杯擺上永樂皇帝的案頭時,青花瓷終於完成了華麗的蛻變,開始領唱主旋律,小妾扶正了。


誰說洪武沒有青花??

這是首博的

這是上博的

故宮的好東西太多,沒來得及拍洪武青花。

誰說洪武沒有大青花??

通高66厘米,算不算大?洪武青花是難看點,顏色灰不溜秋,有時暈成一片,但那也是年景不好造成的。早期青花需要西域進口的蘇麻離青,元朝商業繁榮,當然不缺。洪武年間兵荒馬亂,上哪兒進口這些好東西,只能用手頭一點點存貨做點湊合看的青花。永樂大帝好大喜功,去西洋轉了幾圈回來,帶回大量的鈷料,當然活兒好了。

吐槽完畢。


推薦閱讀:

想了解瓷器,可能會成為愛好,有沒有這方面好的書籍推薦或者有心人引導一下呀?
我國的名貴瓷器是怎麼保存的呢?
中國的陶瓷還能繼續領先嗎?
高端一點的餐具哪裡有賣?帶有文藝氣息范的餐具

TAG:古董 | 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