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領域真正的大 KOL 有誰?

如今城頭變幻大王旗,自媒體滿天飛。究竟哪些是真正的大KOL,值得關注和學習的?陳震、YYP、38、李老鼠說車、數據冰山、愛車的諾諾、混子說是不是最好的,或者還有哪些推薦。


感謝題主邀請。

俗話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每個人心中對於汽車領域的KOL大神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評判標準。接下來我便就地取材,用數據來分析一下知乎這個國內高質量內容平台,看看汽車相關話題下的KOL大神都有哪些。

首先說明一下數據情況:

數據源:知乎汽車話題下的所有回答和回答者的相關信息

數據採集時間:用戶回答時間在2010.12.27至2016.05.28之間

問題數:17861個

回答者獨立人數:71064人

回答數:192078個

數據風險說明:

1.由於篩選的範圍是汽車話題下面的所有問題及回答,所以即使討論的是汽車問題,但沒有包含在汽車話題下,其回答和答主信息均不會統計在內;

2.由於知乎介面限制,未能抓取汽車話題下的所有問題及回答,但精華回答是全量抓取,所以對最終統計結果產生的偏差不會太大。

----------------------------------------------------------------------------------------------------------------

下面我們從數據統計結果來看看知乎平台上汽車領域的KOL大神都是何許人也。

什麼是KOL?中文翻譯過來就是關鍵意見領袖,換做最近流行的術語那就是網紅,他們對於某些領域有專業或者經驗的見解通常能讓粉絲們信服。在知乎上對於某人答案的贊同最直接和直觀的方式莫過於點贊,得到的贊數越多,無疑表明越多的人贊同答主的觀點,答案的權威性也就越高。

照此邏輯,統計出汽車類話題獲得點贊數最多的前五十用戶,可以看到,李老鼠和汽車奇談高小強超過50000的點贊數遠遠多於其他用戶,那是否他倆就是知乎上汽車領域的大KOL呢?

有的人會說收穫的點贊數是一方面,還和回答問題的頻次有關係,那我們就來看看那些經常在汽車領域答疑解惑的大V們都有誰?

可以看到,卞老闆將近1200個關於汽車話題的回答遠遠高於其他用戶,其他用戶的回答數均在1000以下。另一方面,居然沒有一個用戶能夠同時位列點贊數和回答數TOP10,可見要保持高質高量答案的輸出難度非同一般吶。

當然了,回答問題多並不一定表明讀者對其贊同程度越高,自然而然我們便想到做歸一化處理,用每個用戶獲取的點贊總數/回答問題總數,看看平均每個回答獲得點贊數最多的用戶是誰。

可以看到,排名前10的用戶在汽車類話題下平均每個回答獲得的點贊數都在5000以下,這個數字高的讓人有點匪夷所思,再看看榜單中的用戶,沒有我們直觀印象中的 @李老鼠, @王洪浩等人,莫非是統計方法還是不對?

通過溯源發現,桑土公的肚子只在汽車話題下回答過一個問題,該回答幽默詼諧,獲得了23K的讀者贊同,你的車輛進化史是什麼樣的? - 桑土公的肚子的回答,榜單上的其他用戶也有類似情況:對車喜歡到不行是怎樣一種體驗? - 黃不會的回答,為什麼有些人開車到家後會獨自坐在車中發獃? - 愛醬的回答,這樣的情形明顯有失偏頗,不符合我們認為的汽車領域KOL標準。

照著這個思路我們繼續細分,篩選出回答數為10或者更多的用戶,對這些用戶再進行歸一化,這回看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可以看到,榜單中的大部分用戶平常在知乎里經常可以看到,也比較符合我們心裡預期,那這份榜單的用戶就是知乎汽車領域的KOL了嗎?細細分析,又再次發現了問題。在對排名第四的Tracy YAN進行溯源分析時,發現該用戶也是由於某一次回答獲得了極高的點贊數,從而拉高了每個問題點贊數的平均值,而其他汽車類問題點贊數不超高50,被稱作KOL看來也是難以令人信服。如何看待南京馬自達被寶馬七系攔腰折斷,而寶馬七系僅僅是車頭損壞? - Tracy YAN 的回答

又要獲得較高點贊數,又要高頻回答汽車類問題,還需保持高質量回答水準,於是乎我們再次調整策略,以點贊數高於500為評判依據,統計出汽車類話題下點贊數大於500的回答數最多的用戶。

可以看到,這份榜單上既有之前統計的獲得最多贊的 @李老鼠 , @汽車奇談高小強 ,也包含有最多回答問題的 @卞老闆 ,有平均每個回答獲得點贊數最多的 @w浩森 ,還有資深汽車媒體人 @王洪浩,以及汽車銷售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 @孫少軍等汽車行業各方面資深人士,至此,這份榜單和我們預期的結果算是比較一致了,知乎汽車領域的KOL這個問題也算是解答了。當然,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既然數據都有抓取,那我就利用這些數據多放一些彩蛋吧。

以下統計基於知乎上所有回答過汽車話題下問題的用戶所填資料。由於沒有抓取所有知乎用戶信息,所以沒法和知乎整體用戶均值作對比。

首先可以看到,對於汽車話題下面的子話題來說,汽車選購的回答數佔比最高,這倒合乎常理,畢竟汽車這種高價值商品,購買時需要詳細了解比較之後再下決定。其次可以看到,各個汽車品牌的回答數也較高,尤其是德系品牌回答數更多。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電動車,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話題回答數也較多,說明人們對新能源汽車還是有相當高的關注度。

之前我在專欄的文章有提過,15年國內汽車上牌車主的男女佔比分別為79%和21%,知乎上汽車類話題回答者男性佔比要略高於上牌車主中男性比例,看來汽車領域,男性用戶更愛分享知識。

從地域分布來看,北上深廣杭用戶佔比位列前五,這也是目前國內互聯網創業最活躍的地區。具體城市來看,前五十的榜單中,用戶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以及美國,英國等地區,這些區域也是互聯網較為發達的地區,用戶更偏好藉助於互聯網這種方式來獲取和分享知識。

從學歷分布來看,除藍翔技校外,均是國內較為知名的本科院校,表明知乎上汽車話題下用戶文化層次較高,再細看這些院校,絕大多數都擁有較強的理工科教育實力,尤其是和汽車相關的專業實力在國內院校中都名列前茅。

為了驗證上述猜測,我們再來看看回答者的專業分布情況。不難看出,計算機,車輛工程,軟體工程,工業設計等汽車相關專業的回答者佔比較大,這也保證了知乎上汽車話題下的回答更具有專業權威性,從而獲得讀者更多的贊同。另一方面,法學,金融等專業的回答者也經常在汽車話題下活躍,這和汽車話題下經常有車禍事故認定以及貸款買車等交叉話題有很大關聯

比亞迪碰撞大眾致翻車事件中,為什麼有人認為比亞迪有意設陷阱讓大眾變道,故意加速撞大眾? - 汽車,貸款買車和同樣的錢存款過3年買車,哪個更划算?

從具體從事行業來看,和專業分布類似,互聯網,汽車等相關行業從事人員佔比較高。

職位分布來看,產品經理和工程師所佔比重較高,這和答主們所處行業關聯度較高。頭銜方面,CEO,創始人,總經理,聯合創始人等職位的答主佔有相當多一部分比例,看來知乎不僅是知識分享的一個平台,也逐漸成為各個企業和公司進行品牌推廣,營銷和公關的一個重要渠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看之前的一個典型案例: 如何評價遊俠電動汽車?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不管遊俠是否靠譜,遊俠電動車和黃修源至少名聲大噪,對於當事人這就足夠了。

更多內容請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竟然真的有人看,那就更~)

看到這個題目,感覺可以介紹下Youtube上幾位真.老司機~

1.Chris Harris

這貨應該是Youtube上做汽車節目最知名的傢伙(之一?)。語言幽默性格逗比,駕駛風格野蠻,喜歡到處亂漂……曾經給Autocar雜誌打工,也曾經給Evo雜誌打過工;曾經給/Drive做視頻,後來因為頻道收費的問題分道揚鑣,自己弄了個Chris Harria On Cars~不過最近這傢伙被選為新的Top Gear主持人之一了,所以頻道已經有N久沒更新了。

這傢伙是個出名的大嘴,因為寫了一篇《How Ferrari spins》吐槽法拉利試駕車作弊的行為而被法拉利給Ban掉了,不再邀請他試駕也不提供試駕車,而他本人則表示其實很喜歡法拉利的產品,只是不喜歡他們的做事方法。這事之後幾年他賣掉了自己的997 GT3 RS 4.0買了一輛599 GTB。不久之後被法拉利解封,給他送去一輛F12外加四套輪胎供他評(piao)測(yi),前段時間這貨更是貸款買了輛不到1w公里的FF准新車。而最近他因為批評蘭博基尼「Understeer too much」又上了蘭博基尼的黑名單,至今仍未解禁。

(更新:這貨在新Top Gear中竟然只是個在Extra Gear里的醬油角色……牆裂抗議,應該讓他把另一個Chris給換下來)

Youtube:@Chris Harris on Cars

Twitter:@harrismonkey

2 Steve Sutcliffe

這個胖子雖然某種意義上也是逗比,但是開車並不含糊。正牌的BTCC車手,駕駛技能精良,以前在Autocar的時候也是跑的比誰都快。在Autocar雜誌工作的時候做了不少百萬(甚至千萬)級別點擊量的視頻。後來跳槽到Auto Express以後視頻質量直線下降。不過Chris Harris出走後,/Drive把這貨抓過來弄了個Sutcliffe on Cars,是個收費頻道,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在Auto Express上看到他的視頻更新。

Youtube:Auto Express

3 Jethro Bovindon

顏值較高的汽車媒體人。印象中也是正牌賽車手出身,駕駛技能沒得說,在開放公路上也能把車開的後輪吱吱冒煙,不過這貨曾經撞壞過法拉利的一輛試駕車(應該是FF),給Cars And Drives做過一些視頻,現在主要是給Evo雜誌做視頻寫文章。和上面兩位相比逗比成分較少,不過略娘炮(誤)

Youtube: EVO

4 Harry Metcalfe

前面答案有人提到他,其實他算是真的車界老炮了。

Evo雜誌的創始人(前段時間賣掉了)。算得上是個骨灰級的汽車愛好者,車庫裡Zonda,Testarossa,Countach,964,瑪莎拉蒂GRAN TURISMO,路虎攬勝等等各個年代各種各樣的車(有一部分被他處理掉了,畢竟不是Jay Leno,沒那麼壕)。擁有並居住於一個農場。視頻的話做的大都是diary類型的視頻,以前在Evo的時候是如此,賣掉Evo以後自己開頻道也是如此。現在主頁是給捷豹-路虎集團做顧問一類工作,也參與開發了攬勝運動SVR、捷豹Project 7等項目。他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位,熱愛汽車而見解獨到。現在擁有自己的Youtube頻道,牆裂推薦。

Youtube:Harry"s Garage

先寫這些,如果有人看的話再更

~~~~~~~~~~~~~~

卧槽突破兩位數贊了,那再更點……

5. Rebecca Jackson

少見的女性汽車媒體人,因為測車內儲物空間的時候喜歡用香蕉來演示故被國內的網友們稱為「香蕉姐」。

曾經在與Auto Express一家的Carbuyer工作,於前不久跳槽到Telegraph Cars。主要以測評家用平民車為主。

雖然她主要評測買菜車,然而我們的香蕉姐可是正經的GT3組賽事車手,畢生的夢想就是參加勒芒24小時賽事。

好吧我知道知乎的紳士都想看妹子圖,所以………

Youtube:Telegraph Cars

6 Henry Catchpole

油管下面有人評論說他的長相「一半哈利波特一半金剛狼」~~~嗯~~~

這貨是Jethro Bovindon的同事,同在Evo雜誌工作。我目前還沒搞明白他在進入雜誌社之前是做什麼的,不過從駕駛水平來看估計也不是業餘選手~

其實他主持風格總體還是挺有意思的,就是語速略快聲音又比較小比較特殊,有時候聽起來比較累。Youtube:Evo



雙劍合璧,誰與爭鋒?

不服來辯!光用下巴就能戳死你們!


xiao er bu yu


我覺得38號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看完它的節目我學到很多冷知識。

我覺得YYP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從他的節目中我看到分寸和熱愛。

我覺得陳震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從他的節目中我看到了2環13朗的洒脫與高產。

我覺得賽雷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看完他的節目我笑成了狗還收穫了知識。

我覺得曉敏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她是車評人中穿黑絲最好看,為人最有親和力的。

我覺得王洪浩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他是國內最接地氣的主編。

我覺得四萬是心中真正的KOL,因為他是老一輩車評人中做得最用心的。

我覺得楊力是心中真正的KOL,因為他是國內視頻車評人的元老。

我覺得韓露是心中真正的KOL,因為沒有他也沒有今天汽車之家的遊記。

我覺得轉叔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它經常用模特的奶子來測懸掛。

我覺得諾諾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修車能修出函數的全中國就他一家。

我覺得古田8T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他修車的時候還能寫出8000字文章+50張圖。

我覺得小強實驗室是我心中真正的KOL,因為它頂著那麼多的質疑被人罵成XX還是堅持自己的主持風格。

我覺得我自己就是我心中的KOL,一個大專畢業無背景的汽修狗2年能在北京立足,還開了廠子找了一幫志同道合朋友跟著我瞎鬧。

不管你站在哪個立場,都沒有辦法說服所有人,最後大家還是各看各的,各罵各的。

我認識的一位老師在主機廠變速箱研發部門工作了25年的高級工程師,後來在學校教書,去長春的時候有幸拜訪,發現老師家中全部都是液壓和材料相關的書籍,在老師家吃了個晚飯還喝了點酒,飯桌上老師說了一句話:

「我花了30年的時間還沒有完全的搞懂變速箱,你們現在8090後一上來就是整車專家,到底是誰傻?」

送給大家,也送給自己。(KOL不在視頻網站里,可能就躺在書柜上)


Top gear !!!!!

既然有人贊了我就放幾張圖吧

不覺得截圖很有水準嗎∩﹏∩

加圖


以下推薦沒有先後順序,大家都是一個圈子的,很多人都是我的朋友,說說真實感受。

1、陳震:我一直認為陳震是汽車自媒體人中影響力最大的。有很多不了解他的人可能說他「當婊子還要立牌坊」,可能說他「不愛與別人交流」。但這些基本都是一面之緣,有些甚至都沒見過陳震本人吧……我跟他吃過很多次飯,喝過很多次咖啡,幫他寫過很多的文章(是的,他的文章不全是自己寫的,因為他根本寫不過來啊……),我還知道他微信公眾號後台的密碼(是個很多人都喝過的東西^_^)。其實他真的是個很努力的人,不管是對於家庭,對於賽車,還是對於他本人自己。雖然在外人看來,他可能是因為機遇好,因為「二環十三」這件事兒,所以才有今天的成績。就機遇來說,我不否認,他自己也不否認。無論是二手車,還是維修,還是做改裝代理,還是做視頻主持人,還是做如今的自媒體人,他都趕上了這些機遇,並且都抓住了,所以才能有今天的成功。

下面圖片是我跟他一起去老掌溝做哈弗H9和普拉多2700的對比。

2、李老鼠: @李老鼠 是二手車領域公認的大神,他走的這條路很垂直,我就是懂二手車,我就是想幫助大家去選二手車,去了解二手車中的黑幕,所以他做了「吱道」。雖然他在汽車知識方面可能真的不如某些汽車編輯,開過的車型也不如編輯們多,可能話語中也會出現錯誤。但是他就是喜歡車啊,尤其喜歡老車。如果有人也跟他吃過飯,聊過天的話,會發現他的生命里不能缺少車、不能缺少搖滾,甚至他也在做自己的品牌,準備出自己寫的書。哦對了,我自己的車也借給他拍過視頻,回來後是滿滿的一箱油啊~(具體是哪期大家猜猜看~)

3、王洪浩: @王洪浩 這是提主本人,曾是我的前Boss(現在我依然緊抱他大腿,還好他還沒打算踢開我~)。實話實說,他確實是非常奇怪的一個人(相信很多跟他接觸過的人都會這麼認為的吧~)但是,他是我遇到過的人中最努力的一個,沒有之一。了解他最好的方式不是聽我介紹,而是認真去讀讀他的這三篇文字:

父母有沒有做過一瞬間戳中你淚點的事? - 王洪浩的回答

哪些實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習慣能讓人每天進步? - 王洪浩的回答

對你職業生涯幫助最大的習慣是什麼?它是如何幫助你的? - 王洪浩的回答

如果你認真讀完了上面的內容,相信你會默默地給他點贊並加他關注。真的,他的每一天都在進步,每一天都在與不同的人成為朋友,你們之所以看到他懂汽車文化、懂營銷、懂寫作。那是因為這真的是他用別人睡覺的時間、打遊戲的時間、閑扯淡的時間換來的。對他來說,每一天都要有新的嘗試,每一天都要去發現一切有趣的事情。

以下是我跟他一起做過的選題:

4、數據冰山(何明科): @何明科 第一次見何老大的時候,他給我的感覺跟王洪浩非常像。分析原因的話,可能他們都是清華出身吧……覺得清華的人都挺「可怕」的。何老大的執行力非常強,方向也很明確。幾點和誰幹什麼,需要多長時間,要說哪些內容,要達到什麼效果,Plan B是什麼,這些都在他的規劃之中。何老大非常重視自己的家庭,也同樣重視自己的朋友。4月份我搞了一次自主品牌設計師大佬們的小聚會,邀請了何老大。聚會進行當中何老大的孩子發高燒需要去醫院,何老大真是一一跟大家道過別後才匆忙趕去醫院。

5、愛車的諾諾:雖然諾諾本人是 @周含露 ,但其實對多數人來說,愛車的諾諾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他們幫助淘靠譜的二手車,做維修和保養,也有自己的公眾號把各種專業內容進行分享。我跟北京店的幾個哥們關係非常好,車子做保養的時候跟他們一起切磋撞球,還蹭他們食堂的飯吃~(那邊阿姨做的紅燒肉真的特別好吃!)其實他們算不上是汽車領域的大KOL,但是一想到二手車,一想到維修保養,真的可以不假思索地去找諾諾幫忙。質量完全靠譜,價錢嘛,自然是也要貴一些,但是遠比4S便宜。好像說得有點廣告了……就說這麼多吧。另外,周大師的微信據說已經滿員了,基本上都是諾粉,這還是千挑萬選剩下的……對他來說,工作到凌晨3、4點是家常便飯。

以下照片拍攝於愛車的諾諾北京店:

6、二混子:第一次見二混子的時候覺得他真的特會聊天(也是個逗比),說他是工科生,反正我是不太信。他的能力想必大家都是見過的,無論是多複雜難懂的知識,它都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或是用各種有趣的東西去舉例。放個鏈接吧:

【圖文】二混子Stone講道理01期 DSG就是這麼回事

文章看起來很好玩,但是真的需要很長時間去執行。自己要先對所講知識有深入的了解,這需要大量資料的支持,然後整理出最關鍵的點,再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去構思怎樣聯想,怎樣結合,讓文章看起來有趣又不失專業性。一篇文章大概要花1、2個月才能完成吧(當然除了些時下熱點話題),反正我是挺佩服他的,前幾天說想請他吃飯,結果他剛好從北京飛回上海了,沒辦法,下次再說吧^_^

7、YYP:說實話我跟YYP不太熟,不過看他的內容和朋友圈,真的是個很拼的人。如今像他這樣專註內容和體驗的自媒體人不多了,和他聊車一定會發現不少有趣的點,不知有誰能幫我介紹一下嗎?

8、38:相信大家對於38號的爭議比較大,支持他的人認為他的話中乾貨比較多,也比較懂車。不支持他的人主要是因為他的說話風格不太招人喜歡。我是後者,實在看不慣他什麼事兒都靠撕逼這種手段。雖然能看得出來他也是個愛車愛交流的人,可是你的態度能不能放平一點啊?跟他不是很熟,但是卻恰好同坐過一個朋友的E46 M3(老款M3)。他做副駕,我坐後排,聽著他跟我朋友蛋逼這輛改的稀里糊塗的硬邦邦的M3,還挺有意思的^_^

下面這張圖是我跟他坐的那輛M3的儀錶盤,炫酷嗎?

9、賽雷:最後補充一個 @賽雷 他是我很好的朋友,不知道知乎上雷雷的粉絲們有多少啊~我倆第一次見面是在去年的廣州車展,那次實在太忙,所以也沒交流的特別多。但是我們兩個都屬於自己比較能努力型的,想法也很相像,所以一直微信保持著聯繫。其實我個人也是雷雷的粉絲,他做的每一篇東西都很有趣,因為都有他自己畫的小漫畫,幾乎篇篇都是100000+(這絕對是真實數據!)照例加個鏈接吧:

在高潮中昏迷!什麼比賽這麼刺激 - 賽雷話車 - 知乎專欄

另外呢,像許群、吳佩、PS3保羅等等都是我的朋友,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和自己擅長的領域,也都是汽車圈的紅人,這裡就不一一作介紹啦~

最後,這些大神們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呢?我在這篇回答中提到了這兩點:

哪些實用的小方法、小技巧、好習慣能讓人每天進步? - 任性的設計師的回答

1、每天睡覺前花一定時間總結今天一天的事情,哪些做的還不錯?哪些做得不夠好?保持每天讓自己得到一點進步,同時找出一點不足,想到解決辦法。這樣,一年後,你就能有365點進步,同時解決自己的365點不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2、每天早起後制定一天的工作計劃,要做什麼?要見誰?要去哪裡?要求自己今天的事情務必今天完成,哪怕是已經過了12點,不做完不許睡覺。如果實在有做不完的事情,也要有一個結果,是哪天繼續接著做,還是換種方式來做。今日事今日畢。

雖然聽上去很難做到,但是我們就是要努力逼自己去做。我今天就嘗試做了其中的一點,就是堅持把這篇文字寫完發表出去,再睡覺^_^希望這篇會突破200贊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註:任性的設計師 - 知乎專欄


國外我不知道 ,國內要是沒有一點點的PY交易,真的會餓死,因為,不是人人都像38一樣有錢


被題主點名了,很榮幸,來回答一下。我是從1997年開始做汽車的專欄記者,大概在2006年徹底停下來,中間和 @王洪浩 一起寫了許多文章、專欄和書。當時江湖人稱「快手阿三」,大概是說我寫東西又快又好,從不拖稿,這在作者圈裡是非常少見的。在另外一個回答(收入超過父母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 何明科的回答)其實對這段經歷有所提及。

在2006年徹底停下來的原因,職業轉換和出國讀書。所以從2006年-2015年,我是完全脫離這個行業的,題主問題中提到的大部分KOL也不是很熟悉。2015年回歸也是從技術和數據的角度,希望用冰冷而理性的眼光及大眾視角來分析各個汽車領域的問題。因此只能說說我認識的非常有限的一些汽車KOL。

1) @李老鼠 ,二手車領域第一大V,和他合作過幾個視頻並計劃更多的合作內容,真心很不錯

2) @王洪浩,最牛的汽車編輯而且接地氣,善於學習異常用工,從紙媒到網路,再從PGC/OGC到UGC,他都非常拼而且能迅速形成自己的圈子,為朋友服務,說話有時候也逗逼兼二逼

3) @路迪,汽車設計第一大V,不僅有成功的車型,而且管理能力一流,也善於在媒體上(從知乎到央視)分享自己的知識和心得

至於我自己運營的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雖然粉絲數眾多,但其實不算標準的汽車KOL。因為我真心在汽車知識方面與各位KOL差距很大,只是調用奇巧淫技——暴力的「P2P解法」,使用技術和做數據分析,將眾人的言論和評價集合在一起,發動群眾來做汽車方面的評價和剖析。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的主頁


蟹腰,我第一時間想起大過年時候的微博這破事兒。

預警:這個微博是個噴子,本人並不認同以下觀點。。。

裡面的9人名單還是很能說明他們在汽車界的KOL分量的。。。

再次重申。。。我高小強不是上圖這個小強。。。。。。

真正讓人傷感的是,這份名單里沒有題主 @隔壁老王,另外這題也是老王邀請我答的。。。老王別打我。。。


William F. Milliken / Douglas L. Miliken

他們是 Race Car Vehicle Dynamics (《賽車車輛動力學》)的作者。

圖片來自豆瓣:

Race Car Vehicle Dynamics (豆瓣)


首先聲明,這事一個很主觀的題,我有權利說出我自己的意見,你也有權利不同意我的意見,但是好好說話。。。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從KOL的概念上來看,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ship)一詞源自於保羅·F·拉扎斯菲爾德(Paul Lazarsfeld)及Elihu Katz的「兩級傳播」理論(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這個理論是用幾個不同的模式試著解釋,人進行關於想法、決策或是廣告產品效果時會有的反應。

意見領袖是指一個對於媒體熟悉、解釋媒介訊息或是作為一個二次傳播的信息者。意見領袖的特色之一是他的意見在接受他的意見團里中受到尊敬及重視。另外一個意見領袖也許在另一個領域則會成為別的意見領袖的追隨者。

我想把KOL的特點分為以下幾類:
客觀性,時效性

,顏值,通俗性,視頻製作。

l
客觀性:眾所周知,國內的測評節目目前還需要車企充值,所以難免掩蓋車輛缺點的情況,所以我把這條劃分為客觀性。

l
時效性:這個和上一條有一定關聯,差別不是很大。因為車企定期會舉辦新車發布會,邀請各個媒體朋友,基本大家都會在發布會的三四天後一窩蜂的發布測評,連視頻的開場秀都是一樣的(詳見Tesla Model X測評)

l
這個和看球是一樣的,有真球迷,有看熱鬧的。測評這種事,有人是期期必看,有人只是有目的的選擇性觀看,觀眾面越廣,可能越成功。所以顏值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這個KOL時不時能夠在業界獲得良好口碑的重要原因。

l
測評是給大眾看的,每一個觀眾的專業程度不一樣,說實話,作為一個機械工程碩士,看某些測評的時候還是不能全懂,何況是

一些學其他專業的人呢?真正的大師不是讓別人覺得你有多牛,而是我可以讓你變得跟我一樣牛。

l
視頻製作就很廣了,視頻製作精良程度,字幕準確性,團隊專業程度,文案的邏輯,用詞等等。

我心目中,也是問題中將會涉及到的KOL(排名不分先後,從我知道的早晚開始):

楊力: 中國元老級的測評人,可能是平台不火吧,新浪汽車最近不溫不火,兄弟我替你著急。

陳震:說實話,認識他不是因為測評,而是因為比五環少三環的二環十三郎。H9的事,我們不提。不提。但是很佩服的是你的勤奮。你的時效性是最棒的。

YYP: 大家都知道YYP我就直接稱呼YYP了,以笑著稱。閉嘴,不許笑。好好說話不行嗎?

初曉敏:播音主持科班出身,顏值可作為100分的標杆。很容易被人理解為花瓶,然而花瓶有的易碎,你還不錯。國內不乏女測評人,但是你最棒。畢竟播音主持科班出身,團隊幫你做技術,你負責呈現給觀眾,沒問題的。

38號:出名是因為三個原因,H9撕逼大獲全勝,技術流,丑。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你卻活躍在KOL的前沿,大家喜歡你是因為你的客觀公正,因為你的技術流。你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純粹也能成功。

閆闖:演技派。平台好。浮誇的演技,張開的大嘴,你血液流淌的不是你說的機油還是汽油什麼的。。而是肥油。請不要套路,好好說話,觀眾不會因為你誇張的表演而決定買什麼車。另外,我可以問問你嗎,你真的是劍橋畢業的嗎?

Ams團隊:源自德國,三角鐵配合很好。三個工程師一樣的評測大師,通俗易懂,不缺脫俗的評論。夏東負責測評,威sir負責駕駛,湯湯負責技術流。

評分方法,把我心目中單項坐的最好的評測作為標杆,滿分。按照單項20分算。例如,初曉敏顏值給了第一。Ams的文案給了20分。不是他們真的滿分,而是作為一個標杆,比較其他測評跟他們的差距。得出來的數據:

分數:按照百分之算。

楊力:72.

陳震:79.

初曉敏:88.

AMS團隊:87.

YYP:78.

閆闖:68.

38號:75.

這個問題主觀性很強。這就是我的主觀答案。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我在網紅王的描述里看到了「混子哥」,底下沒一個人提到過,雖然我不懂車,但是。。。。

老王你出來,你告訴我,混子哥這波入描述你是無意的。


是時候祭出殺手鐧了。

東邪

西毒

南帝

北丐

中神通

老頑童


易車張小嫻,優酷初曉敏,爽爽侃車 四萬大叔,顏宇鵬,胖哥楊力,陳震,38。


你們說的這些都不上檯面,我覺得小強實驗室才是最厲害的


被一位KOL大大點名,於是戰戰兢兢來回答。每位自媒體大咖都有自己的風格,自然就有不同受眾群體,其實沒必要也沒法對他們排座次分前後。在樓主提到的名單中,我自己平時追著來看的是YYP、38號和李老鼠。個人覺得,YYP最大吸引力在於親和力,通俗點就是「說人話」。從業時間有YYP長的媒體有很多,但沒幾個像他那樣,依然沒架子,仍像個普通編輯那樣衝到第一線踏踏實實去試車。我們常說「相由心生」,媒體人出品也一樣,有怎樣的心態,就有怎樣的作品。另外還看李老鼠,視頻風格很趣怪,這個別人真學不來。在頭腦不用繃緊費力的情況下,能了解到二手車知識,其實更關鍵在於可以「過眼癮」,能看很多自己喜歡但又沒敢下手買的經典中古車。38號就不用多說,喜歡看他的尖銳觀點。其他大咖並非不好,只是定位群體不同,談的可能不是我的興趣點。另外再推薦一個最近剛開始做,但很有乾貨的自媒體,就是車真探,每期都很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些車的故障通病和維修方法。不是打廣告,根本不認識他們。不過這個節目雖好,但很難成主流,畢竟說的東西太細分。微信公眾號方面,喜歡看車聚網,在公眾號普遍快餐化的年代,難得找到營養那麼豐富的。


看了下在座各位的答案,笑而不語。最近朋友圈有一篇文章大概是說知乎的汽車領域還是一塊處女地,需要有,也可以有KOL來佔領,然後今天就看到這個問題。

上面這些答案,比如那個設計師的,大多是什麼朋友啊吃過飯啊這類,這群人更多是媒體人,媒體人算不算KOL呢?個人覺得媒體人不太應該算KOL,他們本來就有輿論平台優勢,聲音大點也正常,做的不過是媒體生意。

真正的汽車領域KOL是誰?汽車這麼小一個細分市場能有多大的KOL啊,不過是矮子裡面充高個而已。當然我也就推薦幾個,微博上的梁伯苓,張婦科,才算的上KOL,人家一個賣機油,一個是牙醫,不是吃媒體這碗飯的,你說我喜歡誰?

至於真正的大牛,人家做戰略、做開發的,在微博上點評幾句就看得出真本事。自己找找吧。


我是汽車媒體工作者,就這樣而已!

我是一個做了20多年的汽車媒體員工,像我這樣的上班族在圈子內很多,只是我運氣好一些,遇到了網路發達的現在,所以我的作品可以在網路上快速地散播,如果現在是1980年代,我會是一位用稿子寫稿、交稿,除了雜誌上的文章作者會寫我的名字之外,不會有人知道我這個人。

我不是藝人、也不是什麼公眾人物,不靠臉跟身材吃飯,我介紹的汽車是主角,我只是一個在汽車旁邊講話的工作者,所以我的每一張照片不需要app美肌軟體去修飾,去拉長我的腿、縮我的肚子,我身高175左右、體重80~82公斤,所謂「好漢不提當年瘦」!但我還是提一下,15年前我58公斤,身高一樣......

我熱愛賽車,但不是為了追求頒獎台名次,而是喜歡它帶給我那種很特別的壓力跟比賽後的放鬆,成績不是重點,我比較在意的是這次的單圈秒數有沒有比上一次快,快一點我會笑,快一秒我晚上會興奮到睡不著。

受到周圍的影響,我也喜歡小叮噹「Doraemon」,而且會來者不拒的收集,對於一個年紀接近48歲的男人來說,這個嗜好很奇怪、很奇妙。

也許是因為工作久了,雜誌社待久的影響,我一直認為當一個汽車工作者,就算是在當今網路發達的時代,還是要多寫字多寫稿,因為你看過的絕對不會比你寫過的印象深刻,所以,我都會要求我的員工不斷的寫稿,不管是新聞稿、翻譯稿甚至自己寫的試車稿,都要寫!

所以到了今天,我還是用電腦打字寫稿,不需在意有沒有人看到,反正寫就對了,因為寫了對自己絕對有幫助。

我當然羨慕那些年近50,身材還是保養很好的男人,我也想我也希望,但我沒時間也沒多餘的力氣動;每天早上八點起床,坐公車去牽試乘車,然後再去電視台借機器拍攝,拍到黃昏還機器還車,等到公車到了自己家的那一站已經太陽下山了,接著巷口買一碗麵切一點小菜,就開始面對電腦漫長的影片剪接,通常剪到半夜兩點,開始用很慢的網路上傳至Youtube,洗個澡等上傳完畢,轉載至官網以及雅虎跟大陸的合作媒體,全部弄完差不多天微亮,小睡一下開始隔天的試車工作。

我為什麼喝可樂,因為它可以讓我精神好一點、它可以讓我暫時忘記肚子餓,每天經常只有一餐的日子,累積了將近五年,體型完全走鐘身體也搞壞了。

我用我的健康跟時間,也許換來了現在一點點小小的成就,但請不要看現在的我,請看看三年前的我,甚至更久之前的Go車誌。

我說過,我從來不用名片頭銜去交朋友,因為那會讓你眼睛長在頭頂上;我也不用公司的規模去交朋友,更不用臉書的粉絲數量去交朋友,所以我不花一毛錢去宣傳我的粉絲專頁。

要用你的心去交一個朋友,去認識更多的人,那才會長久。

每一個社會工作者在各行各業,都要有很深的基礎,你才會有很好的發展,根基不好就讓你爬上高峰,摔下來會很痛!「汽車」是我的貴人,他讓我認識到大家,每一個看過我影片與文章的人,也是因為汽車而讓我們結緣。

轉自 GO車志 嘉偉微博


推薦閱讀:

如果做好自媒體運營,自媒體盈利模式有哪裡,自媒體是否會有春天?
如何看待羅輯思維的道歉信?
請問類似於糖蒜廣播及你妹電台這樣的網路脫口秀,其吸引人之處在哪兒?
羅胖和高曉松能否跟錢鍾書比較?
國外有哪些知名的自媒體?有哪些成功的自媒體人或者模式?

TAG:市場營銷 | 汽車 | 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