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有什麼感應嗎?

如題!


歷代受持《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感應

此經出自《乾隆大藏經》大乘五大部單譯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漢文有四譯。第一是元魏菩提流支於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間(508~535)譯出,名《無字寶篋經》,一卷,僧朗筆受。第二是元魏佛陀扇多於元象二年(539)在鄴都譯出,名《無字寶篋經》,一卷。第三是唐地婆訶羅於永淳二年(683)在長安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出,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第四是唐地婆訶羅重譯出,名《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此四譯中,第二譯本闕佚。《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因是皇家下旨的官方翻譯,翻譯程序嚴格,被認為是最出類拔萃的翻譯版本,歷代受持感應也最強烈。此經的內容,敘述佛在耆闍崛山,勝思惟菩薩請問二字之義。佛告以永離之法,護持之法和如來覺了之法。菩薩永離之法有九種:一法應除滅,即是欲貪、瞋恚、愚痴、我執、懈怠、睡眠、染愛、疑惑、無明。應守護之法有一種,就是己所不欲,勿勸他人。如來覺了之法,即是無有一法是如來所覺所證,因為一切法本無有實,從因緣生;因緣也如電光,念念不住。最後說持此經利益,可以生在凈土,見阿彌陀佛及諸聖眾,也見靈山聖會。

原經文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唐中天竺三藏法師地婆訶羅奉敕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皆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心具諸解脫,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世間,周遍十方有大名稱,於真妙藏寂然宴息,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生,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愍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凈,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其名曰勝思惟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輞菩薩、辯積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菩薩、珠髻菩薩、妙音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上首。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恆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天王眾俱。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遍吉祥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普賢菩薩、不空見菩薩、星宿王菩薩、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藥王菩薩、葯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俱。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尊者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等無量天眾,乃至恆沙國土日月諸天,威光照耀悉來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復現,猶如聚墨對閻浮金。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美音乾闥婆王、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恆河沙所有菩薩,咸於本土啟請如來,與諸四眾同時到此,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事,奉上於佛諸菩薩已。即於會中坐蓮華座。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請二字之義,惟願如來垂哀見許。」

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欲有問者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世間。為欲利益無量眾生而出現耳。於是勝思惟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離,所謂欲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瞋怒。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愚痴。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我取。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疑惑。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憍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懈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惛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愛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善男子,汝復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以故?如來覺者無所覺故。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法實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是即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來覺。云何一相?所謂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舍、不增不減。善男子,諸法自性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辭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當佛說此莊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說是語時,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國土最後時中,見有其人流通為說。」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令其志願皆得滿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經是法器故。」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希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凈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鹹得消除,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眼清凈。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佛說此經已,勝思惟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天龍八部,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推薦迴向:「一者迴向,普光明藏,現量實證; 二者迴向,佛果菩提,速疾圓滿; 三者迴向,法界眾生,同生凈土。」

歷代修《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感應

1、唐魏弘簡,巨鹿人,生方數日病困,遍請名醫,盡皆束手。或雲,幽州有方士某,有起死回生之術。遂往聘之。方士之巨鹿,雲,壽止三月,數也。其母信佛,求於僧智簡,僧曰:「為誦《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即可。」母日夜於佛前誦之,病竟愈,遂為子名弘簡。後弘簡年既長大,亦誦此經,寒暑不輟,大曆八年,復往拜僧,僧云:「爾誦此經,陰德深厚,日後身顯科舉,名傳諫策。」後於建中元年榜元及第,歷官侍郎。

2、元武宗至大年間,僧法智求往生之法於喇嘛,喇嘛授以八思巴曼扎供。法智供三十萬曼扎,一無瑞相,卜之仍福德不足。遂往天目山,求法於明本禪師。禪師云:「念一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即勝供三萬四千遍真金純銀曼扎。」法智遂誦之,七日夢見天地山河皆金銀所鑄,如西方極樂世界事,遂知福德已滿。洪武二年,圓寂,西方三聖來迎,室內金光燭照。

3、明嘉靖中,華縣地忽震動,聲如巨雷,川原坼裂,屋宇傾塌,有居士李順父子困於塌岩之底。順於佛典《普光明藏經》素所諳熟,自知命不久矣,父子唯以誦此經為務,忽,岩底現一童子,云:「我主知爾父子有難,特奉薄餚以敬。」父子二人賴此人度二十餘日得不死,後逢逃難之人挽救得出,石開時,童子忽然不見。

4、宋元豐年間,孝子王圭秋閨蹭蹬,賣身葬父,入籍為奴。日僅拳食,饑寒困甚。壟頭遇僧,亦饑寒,圭與分半缶食之。僧感其意,出經書《普光明藏》一卷,云:「日誦之,可得富貴也。」圭遂誦之,後出外經營,得連城之富,財福駢臻,娶妻生子,所謂景星慶雲,仰眾吉之拱向;花攢錦簇,盼五福之絣致。

5、明宣德年間有僧妙凈,雲遊江南,善治沉痾痼疾,與人治病每誦《離文字普光明經》,誦畢祝云:「愈!」病應聲即瘥。

另,據藏密各位上師開示,《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念誦一遍,其功德和效果即完全等同於念誦50萬金剛薩埵心咒加上供真金純銀37堆曼扎3萬四千次,此經是密中密,因漢地早有人在念誦,所以不存在灌頂和傳承問題。此經只要念,破瓦法、拙火定、妥噶現世都可不求自得。此經如如意珠,求財得財,求官得官,求姻緣得姻緣,求學業得學業,求名得名,求事業得事業,只要有所求都可得。一般須先迴向:「一者迴向,普光明藏,現量實證; 二者迴向,佛果菩提,速疾圓滿; 三者迴向,法界眾生,同生凈土。」然後再迴向自己的願望。只要有一定的福德才會碰到此經,無福德者,極難遇此經,或遇而多不之信,誹謗此經即是誹謗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業障甚大,一般的懺悔無效。很多上師發願將此經念一千萬部,今世念不完,來世再念,甚至一直念到成佛。


謝邀。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千萬不要「曲解如來真實義」。

題主問:《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有什麼感應呢?

回應:天啊!閣下認為可以有什麼感應?

這個經文是筆者今晚剛從google找出此經文原文看,用了半小時,亦已剛剛看完,首先,我們先放下什麼感應。

現先抽一段經文去探討,就知這個經文是否如法:

-----------------------------------------------------------------------------------------------------------------------------

經文 :

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

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

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

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

-----------------------------------------------------------------------------------------------------------------------------

註:如來覺,就是指「離一切相的清凈心所覺知」。

註:一切所感知的叫「法」或「相」,在「離一切相的清凈心所覺知」之下~如來覺,就明白法相本質全部也不存在「生?、二元對立、真假」,亦即所謂「無生、無滅、離二邊、不實」。

---------------------------------------------------------------------------------------------------------------------------

經文 :

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

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

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

-----------------------------------------------------------------------------------------------------------------------------

內涵大意:

善男子啊!為什麼佛性又稱為「普光明藏」呢?

善男子啊!那是因為無論在「世間」或「出世間」的一切智慧都是基於此而衍生,就像一個母親孕育孩子一樣,所以稱為「藏」。

當這樣的智慧顯現之時,若能思考其顯現的根本原理,反本歸元,那根源之本就完全是基於「般若波羅蜜多」一理所貫串,故此,稱為「普光明藏」。

普指「周遍」。

普光明,指「周遍光明」,沒有不光明的意思。

藏,指「庫藏」。

換言之,「普光明藏」就是周遍光明的庫藏。

那麼,為什麼由「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一理貫串就是普光明呢?

因為「般若波羅蜜多」,就是「離一切相,離於生滅,心無所住」,無障無礙而得自性不亂,故令自性彌陀普放光明。

這個經文功德無量啊!

百分百大乘如來清浄教法啊!

筆者頂禮。

但是如果從未接觸過什麼叫「般若波羅蜜多」的學人,就可能只會一頭霧水,這經文其實就是含藏著《金剛經》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內函,亦即佛法的真正核心。

題外話,如果世上有任何一個人聲稱持誦這個經文會得到有什麼「感官」或「際遇」的奇異覺受,這決定是一個悲哀,因為意味這個人根本完全無法理解這個經文究竟說什麼,亦即根本不明白佛法,離心說道,是名「外道」。

簡單說,這部《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就是教人「離相」,內涵全部是運用了「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

只有對這篇經文徹底理解,才會得到真正的「相應」,決非得到所謂神奇「感知上的和應~(感應)」,說感應的人已經已全部違背了這個經文內函,叫「著相」,完全跟佛法半點都沾不上,更談不上算是佛們弟子,有心求覺的人必須要了解什麼叫佛法啊!否則,一盲人引眾,盲盲入火坑,佛法又怎能夠薪火相傳,唉......

「相應」,就是把佛陀的言教,透過經文上記載,把其「真實義」理解後哉種於心,將這份訊息成為菩提種子,努力思維,日子有功,因緣成熟,能夠體現於思想言行,語默動靜之中,這個過程叫「相應」,亦可以用六字來形容~「加持、灌頂、傳承」,其內涵意義如下......

《加持》:

佛陀如何教,人就如何做,才是「如法」,借有相法,入無相境,「念佛、持咒、誦經」並不是教人「祈福、庇佑、破災難」,而是來認識自己,破除自心無明與執著,開顯本有之大智慧~「般若」的深層意義。

佛法之「加持」的真實義,就是外在「加予」力量,內在「把持」力量,才構成「加持」,所謂力量其實是一種智慧訊息。

《灌頂》:

「灌頂」是古時繼成皇位加冕之儀式已有,世間有許多解釋,例如古時印度皇朝將皇權交付下一代君主時,就會行一個「灌頂儀式」,象徵「權力轉移」,跟「佛法灌頂」意義相似。

但佛法上交付的不是權力,而是交付修行之「般若及三密」之修持訣竅,而最重要的就是「般若波羅蜜多prajna paramita 」。

《傳承》:

中土禪宗第六代祖師《釋慧能》法師說:「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意指:「諸佛都只是教人見自本性,而諸師都是「心」為切入點來傳授」,而所謂的「傳承」,就是「傳授與承受」之意,必須「雙向配合」,而「心」就是指所傳之法其實「無形無相」,無法憑現世「度、量、衡」來表達,離一切「文字、聲音、表象」的,所以「密」。

佛法上傳承真義只是踏實的引導,將如來教法栽種在人心識里,這是「傳授」,人心將如來教法激發了自身本能,救助自己,這是「承受」。

-----------------------------------------------------------------------------------------------------------------------------

經文:

「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希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

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凈佛土。」

-----------------------------------------------------------------------------------------------------------------------------

內涵大意:

諸仁者啊!如來此刻所說甚深義理,猶如天空無邊際之廣濶,屬難得稀有的法門,並非眾生單憑那少少的善根,就能夠聽見此刻道理而接受行持。

能夠聽見,而且更能接受行持的人,即是代表已承擔如來家業,等同供養如來,亦是走上承擔「求覺」之路,這個人就會得思辯才智而無礙的能力,這人的心決定已經契入清浄離相的佛土~(浄土)。」

註:「供養於我」這句經文的「我」字,只是一個形容,佛陀是破盡「四相」,不會滯留「我相」,這個「我」字是指「如來」。

什麼叫「如來」呢?《金剛經》:「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這段經文就是指如來是能破盡一切觀點的滯留。至於怎樣去落實運用?就取決得到過「般若波羅蜜多」這個法門的傳承與否。

幽默說,此經文就是教人「用猶如觀眾的態度,進入電影院看電影一樣,不要滯留任何一段感知,不是否認劇情中的悲歡離合,而是必須用觀眾態度去抽離,不著一相。」

此經文是說「諸法實相」皆是「無生」,必須運用「般若波羅蜜多」去面對這個如幻的人生,但偏偏坊間有竟然去談論及滯留於看電影后的感受,完全違背了此經文的原意,豈不是令人啼笑皆非?曲解如來真實義,如何「相應」經文的法理啊!

1 ) 尋遍「三藏十二部」,有那一經文說「感應」?《金剛經》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又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何竟然有人說這部經文的力量特別大?此乃不明發佛法的表現。

2 ) 必須明白「人生上所感知的,只是內心由分別心所創造出的幻影」,如夢幻泡影,又何來殊勝、不殊勝、高低感應?

3 ) 此經文「說心不說相,而是教人離相」,但有很多人竟然在說相、著相,完全偏離了整部經文每一句內涵。

4) 經文是說能夠「離相」的人,當下就是凈,「心浄」眼前當下就是「凈土」了。

總結:這篇《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功德無量,前提是求覺之人必須要理解這經文的內函,閣下才會相應,共勉之。

P.S

此經文是貫串「般若波羅蜜多」,教人一相都不著,破盡一切滯留感知的觀念~「四相」,心水清的朋友認為何解竟有人會用「著相「的態度去表達回應這個「離相」的經文?竟然說出奇奇怪怪的經歷,這種表達不是著相又是什麼?誤導啊!謗法啊!慎之!

行事離四相,際遇夢一場,

眼前皆浄土,蓮花處處香。

【佛法所指的「著相」究竟是什麼?】

Handsome:法國名牌「hermes愛瑪仕」,一個手袋可以為賣200,000元......

佛法所指的「著相」究竟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佛教叫不二法門嗎?原因何在?》

Handsome:簡言之,就是「沒有二元對立」的法門......

佛教叫不二法門嗎?原因何在?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妙慧法師講解

講解:妙慧法師 筆錄:李春城

南無釋迦牟尼佛。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是由地婆訶羅翻譯的一部經典,地婆訶羅的翻譯,常常一部經翻譯兩次,比如《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他就翻譯有兩個版本。但是通常來說,我們要取官方翻譯的版本,因為唐代官方譯經,程序非常嚴格,有很多佛學上的宗師和開悟者組成的譯經團在一起參考,字斟句酌,反覆修改,直到完全契合經義。而地婆訶羅個人的翻譯,多少會有一些他個人的見解在裡面,所以,我們要取官方的翻譯,那麼就是這部《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了。此經出自《乾隆大藏經》大乘五大部單譯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漢文有四譯。第一是元魏菩提流支於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間(508~535)譯出,名《無字寶篋經》,一卷,僧朗筆受。第二是元魏佛陀扇多於元象二年(539)在鄴都譯出,名《無字寶篋經》,一卷。第三是唐地婆訶羅於永淳二年(683)在長安西太原寺歸寧院譯出,名《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卷。第四是唐地婆訶羅重譯出,名《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一卷。此四譯中,第二譯本闕佚。前面說了《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因是皇家下旨的官方翻譯,翻譯程序嚴格,被認為是最出類拔萃的翻譯版本,歷代受持感應也最強烈。今天我們講這部經主要是因為目前市面流行的講解《大乘遍照光明藏無字法門經》的人多墮入了頑空見,這部經不是一個簡單的緣起性空四個字能概括得了的,其內容與緣起性空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大乘佛學有三個體系:第一是如來藏體系,第二是中觀體系,第三是唯識體系。學大乘必須三個體系都要系統去學,以免受一非余。通常只學中觀的人很容易執頑空見,排斥如來藏體系和唯識體系的經典,而只學如來藏體系和唯識體系的人又容易執成神我,所以,學佛最好是三個體系都要學。這部經屬於方廣類經典,什麼叫方廣,所謂方廣就是最上乘之通稱,講一乘佛道的。我們知道《華嚴經》就是方廣類的經典,其意義弘富、博大,所以遇到方廣類經典需要比較大的福報。在碰到方廣類經典字句時,我們要不驚不怖不畏。密宗那邊也有人宣傳這部經,說這部經:「其功德和效果即完全等同於念誦50萬金剛薩埵心咒加上供真金純銀37堆曼扎3萬四千次,此經是密中密,只要念,破瓦法、拙火定、妥噶現世都可不求自得。」有人聽到這句話就驚疑,就怖畏,這都是福德資糧不夠所致。因為他沒有福德接觸這種最上乘的佛說,所以在驚畏的那一瞬間,福德就減了,我們學佛人積累福德都是一點一滴,從放生、布施、持戒開始,好不容易積累了一點福德資糧,這一驚怖,福德就沒了。如果再說出謗佛謗法謗經的話,那業障就非同小可。所以,我們對待方廣類經典一定要恭敬,要不驚不怖不畏。有人看見《度一切諸佛智嚴經》中說,持此經,功德勝發菩提心,他就大吃一驚,開始反駁,拿什麼來反駁,拿《華嚴經》來反駁,來質疑,因為《華嚴經》已經將發菩提心的功德講得無以復加,怎麼還會……這些都不是一個有福德的修行人的行為。而不驚不怖不畏,一下子就能積累很多福德。如果你今世能碰到方廣類經典,記住,一定要以不驚不怖不畏的心態去讀,這樣你會積累很大的福德資糧。這部經也是。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這是經題。普光明藏就是空如來藏,空如來藏又叫第九識,又叫庵摩羅識,又叫中道,又叫實相。《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菴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淨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空如來藏離言離相,所以說是離文字。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菩薩無量百千億那由他數

如是我聞,是經文開端的發端語,是阿難在複述經文的時候說的,他說,這些內容都是我聽到的。現在一些人喜歡考證偽經,最後考證下來,這個也不是佛說,那個也不是佛說。其實佛弟子轉述佛和菩薩的說法,都是佛說,另外就是符合三法印的內容。是不是佛說不能靠考證,要用三法印去印,學佛人一定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就是三法印,否則落入外道而不自知,大乘實相印屬於三法印中的涅槃印。耆闍崛山是佛陀說法之地,在王舍城東北面。巴利文Gijjhakuta的譯音。智度論三說:「是山頂似鷲,王舍城人,見其似鷲故,共傳言鷲頭山,因名之為鷲頭山。複次王舍城南,屍陀林中,多諸死人,諸鷲常來啖之,還在山頂,時人便名鷲頭山。此山五山中最高大,多好林水,聖人住處。」

皆是大智精進善巧,證無言法獲妙辯才,是處非處不相違反,善調身心具諸解脫,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慚愧為身智慧為首,多所饒益如大寶洲,了知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說,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深明實際不住其中,善能分別而無所受,雖厭生死常護世間,周遍十方有大名稱,於真妙藏寂然宴息,雖現受身永出三界,而行諸有勉濟眾生,平等教誨志常賢善,平等憐愍心無染著,能令自他莫不清凈,成就如是無量功德。

證無言法,就是離言法,就是證得了法身,證得一分法身即是圓教初住,就是大菩薩了。是處和非處屬於二邊,證得了中道就是離二邊,離二邊但是與二邊又不相違反,這才是真正證得了中道。善調身心,故能常游三昧,三昧就是禪定。什麼叫禪定?《壇經》說:「外離相為禪,內不動為定。」大珠慧海禪師說得就更清楚了:「云何為禪?云何為定?答: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八風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名八風;若得如是定者,雖是凡夫,即入佛位。」這裡仍要求無生心,《華嚴經》說:「一念不生,是如如佛。」有人見禪宗說坐進一念不生是鬼窟窿里做活計,就害怕。禪宗參話頭參到一念不生,其實還有一念,就是思維這個一念不生的念,是說這個是鬼窟窿,抱著這個:「啊,我已經一念不生了。」這個念頭不放,似乎沒有其他念頭了,這個不是真正的一念不生。真正降服內心,達到一念不生,離開悟就差不多了。菩薩常游三昧,還有一法不舍,就是大悲,這個法也是法執,有人說菩薩一無所執,那麼菩薩如何度眾?所以菩薩開悟之後要留惑潤生,就是保留一分法執。這兩句是講菩薩的戒定慧,慚愧是戒,智慧是慧。饒益眾生,我們知道,菩薩入初地的時候,三千大千世界,珍寶盡有之,但是菩薩有而不取。用來做什麼呢,饒益眾生,不光是財,還有用佛法來饒益眾生,使眾生解脫。菩薩雖常住實相,但是對於世俗的善惡,還是能了別通達。不著文字而有言說。言說屬於妄,不著文字這裡是真,第八識是真妄和合,第八識的體和第九識是一樣的,這個體是離文字的,但是一切言語都不離第八識,因為第八識是有為法的根本因。菩薩離妄證真,於真俗門洞達無礙。洞就是透徹的,清楚的意思。菩薩證得實相真如,也就是普光明藏,也就是實際,所以說菩薩深明實際,但不住其中,因為要出來度眾,參加法會,菩薩在證得普光明藏的時候,照見五蘊都是真如,是中道空,受陰也是,受,就是受蘊,接受的意思,受分為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菩薩是無所受,就是連樂受也沒有。我們常常聽見有人說菩薩是無分別的,那麼他既然無分別又如何加持你這個念咒的人呢,無分別如何保證不加持錯了呢?這裡,我們看經文,菩薩是善能分別啊。雖厭惡生死,但是又常常護念眾生,這是正是菩薩的慈悲所在,其名稱在法界中是周遍十方,十方就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菩薩證得真如實際,將第八識處於不從緣起的平靜狀態,所以說宴息,宴就是安靜的意思。菩薩見性即解脫生死,不再輪迴,但是為了度眾,所以現受色身,雖然菩薩已經證得無為法,但是仍行於有為法中,有,是十二因緣之一,就是業力因果,菩薩示現色身和因果為的是努力地度眾。後面兩個平等,都是講菩薩度眾時的慈悲之心,賢善而無染著,菩薩是無染著的,不會求回報,不會有貪愛,不會說這個眾生我多度一點,那個眾生我少度一點,菩薩最終是自度度人,自他同得清凈。

其名曰勝思惟菩薩、法震音菩薩、妙身菩薩、法輞菩薩、辯積菩薩、持地菩薩、持世菩薩、大名稱菩薩、具諸辯菩薩、千容相菩薩、功德山菩薩、蓮華眼菩薩、蓮華面菩薩、珠髻菩薩、妙音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如童子色相端嚴,於此眾中而為上首。

這些菩薩只是舉例,列舉法會當中最主要的幾位大菩薩。屬於法會中對嘉賓的介紹,包括了財尊、辯尊、壽尊等,每個菩薩都有自己的特長,比如持世菩薩善於財施,觀音菩薩善於救苦救難,普賢菩薩為延壽之尊,你看,我們《普賢行願品》里有一句話:「此人善來勝壽命。」而虛空臧菩薩擅長開智慧。文殊菩薩是智慧第一,地藏菩薩是大願第一。各個菩薩都有自己的特點。

爾時觀自在菩薩與恆河沙等紹尊位者諸菩薩俱。殊勝見菩薩與無央數天帝釋俱。虛空藏菩薩與無量菩薩及無量四天王眾俱。大勢至菩薩與無量億梵天眾俱。遍吉祥菩薩與無量婇女俱。普賢菩薩、不空見菩薩、星宿王菩薩、離疑菩薩、息諸蓋菩薩、藥王菩薩、葯上菩薩,各與無量菩薩眾俱。其中亦有無量諸佛,自變其身作菩薩像。尊者舍利弗、摩訶目揵連、摩訶迦葉,如是等大阿羅漢,各與無量聲聞眾俱。那羅延等無量天眾,乃至恆沙國土日月諸天,威光照耀悉來佛所。至佛所已。彼天威光不能復現,猶如聚墨對閻浮金。婆樓那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美音乾闥婆王、無擾濁迦樓羅王、各與無量諸眷屬俱,來入此會。十方世界如恆河沙所有菩薩,咸於本土啟請如來,與諸四眾同時到此,各持種種出過世間殊好供事,奉上於佛諸菩薩已。即於會中坐蓮華座

這裡描述法會的盛況。從菩薩到諸天,天神雖有威光,但是相對於佛來說還是屬於暗,法界中所有的光明相對於佛來說都是暗淡的,虛空粉碎時,只有佛光,其他全是暗淡的。龍王也來了。天龍八部都有護法。

爾時勝思惟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我今欲請二字之義,惟願如來垂哀見許。」

這是法會祈請,佛經常常用這種方式引出佛法的真正內容。這裡的二字,是如來二字。以前的行禮都是胡跪,或五體投地,古代僧人跪坐致敬的禮節﹐右膝著地﹐豎左膝危坐﹐倦則兩膝姿勢互換。又稱互跪。是古代外族行禮的規矩,我們今天也要多對佛胡跪,或五體投地,又叫五輪頂禮,這是標準的行禮方法,有人拱拳或匍匐或像日本人一樣直立低頭禮都是不規範的。關於如何拜佛、供佛,我們上次已經講了,上次沒來的同修可以請教一下學過的師兄,三人行必有我師嘛,謙虛是很重要的。謙虛,你才能學到東西。拜佛,是基礎,必須會。

佛告勝思惟菩薩言:「善男子,欲有問者隨汝意問,如來不為一眾生故出現世間。為欲利益無量眾生而出現耳。」

剛才勝思維菩薩請問如來二字,這裡佛作答,佛界就是眾生界,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眾生本空性,與佛同體,沒有佛就沒有眾生,沒有第八識的體,就沒有這些如幻如夢的眾生。這裡引出下面的繼續提問。

於是勝思惟菩薩即白佛言:「世尊,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如來威神之力,乃能問我如是深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這裡問了三個問題,第一是詢問斷結的事,要成佛,需要斷哪些結,眾生不能成佛,全因真金被穢花所纏,眾生皆有如來藏,只是被纏縛而不自知,這些纏縛就是結,結一斷,真金就顯出來了,就好比從金礦離提煉金子,把礦石去掉,就自然得真金。第二問是問持戒。有人說成佛了或者成菩薩了就可以開戒,讀了這部經,我們就知道這是邪說,是特權思維,佛是聖人不是特權者,菩薩也不是特權階層,特權屬於落後的野蠻文化,佛教不是,佛是以戒為師,如果佛認為自己成佛了就可以開戒,那不是欺師滅祖嗎?大家不要笑,初地菩薩就要達到降服性障如阿羅漢,而初果阿羅漢就已經於戒不壞凈,更不要說四果了。二地菩薩就能絕對不犯戒。所以謗佛謗法很深細,有時候你認為自己是在贊佛,其實是在謗佛。第三個問題就是問如來證得了什麼。這三個問題直指開悟直指成佛,這部經就是一部成佛的總綱。你說這部經重要不重要。

「善男子,有一種法菩薩應離,所謂欲貪。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瞋怒。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愚痴。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我取。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疑惑。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憍慢。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懈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惛眠。善男子,復有一法菩薩應離,所謂愛著。善男子,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所應永離。

這些都是成佛最基本的結使。佛學中有最基本的五下分結和無上分結,五下分結,五種低層次束縛五下分結是什麼?第一是自我觀念身見,因為身見就會有我取,再就是對佛法的不確定感,也就是疑,然後是執取戒律與修持教條戒禁,、還有感官慾望、惡意:這是五種低層次的束縛。五種高層次束縛五上分結是什麼?這五上分結就是對色界的貪慾、對無色界的貪慾,然後就是自滿,自滿也就是憍慢,還有掉舉包括焦躁,還有無明,因無明所以顛倒,所以愚痴:這是五種高層次束縛。然後懈怠和昏睡也屬於蓋,是結使,障礙我們解脫。所以也要斷掉,斷掉的概念要注意和降服區分開來,降服表示還會再起來,而斷就是永斷無餘。

「善男子,汝復問我,何者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善男子,謂諸菩薩非己所安不加於物。若諸菩薩守護此法,即是能持諸佛如來一切禁戒。何以故?自愛身命不應殺生。自重資財不應偷盜。自護妻室不應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順如來語者,於此一法常當憶念。何以故?無有眾生愛樂於苦,凡有所作悉求安樂。乃至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為自他皆得樂故。善男子,以如是義我說此言。非己所安不加於物,如是一法是諸菩薩應常護持。

這裡講要持哪些戒,五戒是基礎,一切解脫無不依三皈五戒而成。五戒是哪五戒?知道嗎?看來大家都知道。這裡列舉了五戒中的三戒。佛教為何要受戒?受戒不是為了維持紀律。守戒的目的是為解脫。依照因果定律,甲給乙造成了煩惱,甲會受報應,那麼我不造成煩惱,不就完了嗎?如果你真要是把戒守到一絲不犯,你就是二地菩薩了,直超二地,但是「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難啊。因果的規則是自然規則,不因人的意志而轉移,所以學佛,一定要遵守因果的規則。

「善男子,如汝所問何者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善男子,無有少法是如來覺。何以故?如來覺者無所覺故。善男子,一切法無生是如來覺。一切法無滅是如來覺。一切法離二邊是如來覺。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業自性是如來覺。一切法從因緣生,是如來覺。因緣之法猶如電光,是如來覺。以因緣故而有諸業,是如來覺。善男子,一切法性普光明藏,是如來覺。善男子,何故法性名普光明藏?善男子,世出世智依之以生,如母懷子故名為藏。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是法性為般若波羅蜜之所攝藏,是故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切法如幻如焰,是如來覺。善男子,諸法實性一味解脫,是如來覺。一味解脫是即名為普光明藏。善男子,一相法是如來覺。云何一相?所謂諸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舍、不增不減。善男子,諸法自性本無所有不可為喻,非是文辭之所辯說。如是一法,是諸如來現所覺了。」

這裡講成佛要證悟些什麼。證悟即無所悟,有所悟,就是有所得相,就是我相,這個不是悟,連初果的證悟四聖諦的要求都沒達到。佛是無所悟,無所覺,無有少法是如來覺,覺無所覺。因為禪修是要將第六識安住在無所得、無相不相,無所住的境地,所以說覺無所覺。一切法,就是所有的法,都是無生無滅的,為何我們看見的世間萬物是生滅的呢?為何阿羅漢在證悟四聖諦之前看見所有的名色都是生滅的呢,因為那個是幻,不是真,就像做夢,夢裡花開花落,其實沒什麼在那裡生滅,其實是沒什麼在生滅。一切法離二邊,這個二邊指的是相對的二邊,比如有和無、多和少,大和小,這些都是分別心導致的,離二邊,就是要離分別,安住好第六識不去分別,就能粗略地離二邊,離二邊才能到中道,是這麼個意思。一切法如夢如幻,自然不實,那麼無為法呢?法身呢?法身離分別,非有非無,所以也說不實,後面又說實性,就是離實和不實二種。覺了自性就是開悟的基礎。一切法都遵從因果的定律,有人說法身不從緣起,無因果,所以開悟之後可以殺人、邪淫,這不對,法身不從緣起,但是也遵守了因果的規律,因果的規律是有因必有果,無因則無果,遵循的是後者。我們上次講過《稻桿經》,這部經講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的變遷速度很快,如同電光,所謂如夢亦如電,念念變遷,一直在生滅,因為有因緣所以就會有業障這麼回事。法性就是佛性就是真如,就是實相,就是普光明藏,開悟的時候是要親證此法,是現量親證,不是經教量。如果沒有諸佛法身,就沒有第八識,沒有第八識就沒有世間萬法,出世間的智慧是依普光明藏而進修的,世間萬法更是離不開阿賴耶識。第八識和第九識識什麼關係,這個以後我們會詳細講。當安住好了第六識,使之處於無所得、無所住、無相不相、不相無相的境地,因為普光明藏又恆常寂照功能,這個是法爾如是,正因為有這個恆常寂照的功能才會分出聞性、見性等六種性,產生六種識,這個具體要到我們講《楞嚴經》的時候再講,這裡先提一下。安住好第六識,使第八識處於平靜狀態,因為普光明藏有恆常寂照的功能,自己照自己,會照出一個類似於眼見的東西,稱為「見性。」所以這裡說「若智生時反照其本」。如幻如焰,就是不實,菩薩成就如幻觀,虛空粉碎,什麼東西都不實在,當然這是大菩薩的成就。諸法實相,是大乘一實相印。人法二空,全部成了實相。這個實相是法不來不去、非因非緣、不生不滅、無取無舍、不增不減。這是實相的特徵。因為實相是無分別時所見,那還有什麼自性呢?自然也就是離文字,離言離相。這一段講佛學要悟什麼,全部內容就都在這裡。

當佛說此莊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

這部經講得如此精深,你們聽懂了沒有?沒有,沒有是正常的,如果聽懂了,你就開悟了嗎?但是暫時沒開悟也不要緊,僅僅是聽一聽,就功德無量,我們看參加法會的這些師父,他們都得到了利益,沒有一個人空過,所以我以後要多講這部經,越講得到的利益越多,你們也要多聽,雖然我們比不上在耆闍崛山法會中得到的利益多,但是聽一聽,功德也是很大的。

爾時佛告羅睺羅言:「善男子,我此法要汝當受持。」說是語時,會中有九十億菩薩摩訶薩,承佛威神即皆避座,白佛言:「世尊,我等誓當受持如來所說法要,於此娑婆國土最後時中,見有其人流通為說。」

羅睺羅是佛的嫡子,在胎六年,生於佛成道之夜,十五歲出家。二十歲就覺悟證果,是當時僧團里的密行第一。他生性柔順,所以他先說要受持此法。不僅是他,還有90億菩薩摩訶薩都出面要守護此法,有90億菩薩保護的法,我們是不是要勤加修行啊?

爾時四天王白佛言:「世尊,若有能持此經典者我當擁護,令其志願皆得滿足。所以者何?能持此經是法器故。」

四天王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和北方多聞天王,又稱四大金剛,是佛教重要的護法,有護法神的保護,我們自然更應該持此經。何況還能所有志願都令滿足,所有自願,什麼求官啦,求財啦,求學業啦,都是小事啦,關鍵是解脫,解脫的志願,他自然也能幫你辦到。

爾時世尊,普觀眾會而作是言:「諸仁者,我此所說甚深方廣希有法門,非諸眾生有少善根而能聽受。能聽受者即為承事供養於我,亦為荷擔無上菩提。是人當得辯才無礙。決定生於清凈佛土。是人臨終定得親見阿彌陀佛菩薩大眾而現在前。我今在此耆闍崛山諸菩薩眾所共圍繞。彼臨終時亦如是見。當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鹹得消除,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眼清凈。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

前面說了何謂方廣法門,屬於稀有法門,為什麼稀有,因為善根福德不足的人還聽不到,那麼我們今天接觸了這個法,是不是要多聽一聽啊。因為聽一聽,還要受,所謂受就是接受,不能驚畏,不能拒絕,完全接受,不管懂是不懂,那麼你就是真實供佛,你就是荷擔了佛的家業,你不得了啊,繼承了佛的家業,佛有多大的家業,三藏法無窮無盡,富有整個法界,福德大不大?辯才屬於口才之一種,你只有有了一定的智慧才會有辯才,這部經真實福慧雙修,無上法寶啊。這部經就是法供養。法供養有多殊勝?《普賢行願品》說:「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諭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可見法供養之殊勝。《優婆塞戒經》說:"善男子,施有二種:一者法施,二者財施。法施則得財、法二報;財施,唯還得財寶報。菩薩修行如是二施,為二事故:一令眾生遠離苦惱,二令眾生心得調伏。"這還不夠,我們臨終時還能得阿彌陀佛來迎,這部經還能消除一切業障,所有的煩惱障、報障、業障都可以消除,殊勝不殊勝?我們繼續看下面這些好處:「知是人即為已得無盡法藏。當知是人得宿命智。當知是人不墮惡道。善男子,我今說此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設有眾生作五逆罪,聞是經已書持讀誦為人解說,所有業障鹹得消除,終不受於惡趣之苦。斯人即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在在所生諸根具足,蒙佛灌頂五眼清凈。善男子,取要言之,我見是人已成佛道。」最後這一句是不是不可思議,如來看你都成佛了。讀到這裡我們要不驚不怖不畏,剛才已經說了。

佛說此經已,勝思惟等一切菩薩,及諸聲聞天龍八部,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自然,有這麼多功德,大家自然樂意奉行此法了。今天這部經,我們就簡單地分享到這裡,剩下的就是大家回去要念,要思維,如何思維,多看看方廣類的經典,特別是《楞嚴經》啊《大般涅槃經》這類經典,爭取把這部經弄懂。我弄不懂的時候都是到經文中去找答案,經文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今天我這裡講的有什麼不對,你們也可以糾正,畢竟這是方廣類的經典,我們需要終身去學習和探討。現在我們集體迴向,合掌:僅以此功德,一者迴向,普光明藏,現量實證;
二者迴向,佛果菩提,速疾圓滿; 三者迴向,法界眾生,同生凈土。


果如法師:發菩提心恆持《普光明藏》勸請文

釋果如

今天,我在這裡先講幾分鐘,講完之後,你們就可以修法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修法也要一點一滴去積累,盡量不要間斷。

上次我們講了《普賢行願品》說這部經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是模擬發菩提心,藏密在發菩提心上也給出來一些模擬練習方式:自他平等、自他相換和自輕他重。這是慈悲心,若無慈悲心能觀修得出來嗎?觀修不出來!四無量心啊,這是。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里講;「亡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可想而知,菩提心有多重要。那麼什麼是菩提心?有沒有人知道?好像沒人知道嗎?不知道你們是真不知道還是不敢講。所謂菩提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智度論》卷四十一說︰「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無上道是什麼,就是修證普光明藏啊。這裡說的就是要發起一顆爭取成佛的心。有人說我不想成佛,我只想求點財,求個平安,前面說了,這個是魔業,不發菩提心是魔業。《佛說莊嚴菩提心經》說:「佛告思無量義菩薩。善男子。菩提心者。非有非造離於文字。菩提即是心。心即是眾生。若能如是解。是名菩薩修菩提心。」這個是菩提心。是我們最終要追求的菩提心。《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五》中說:「佛言:「善男子,汝今諦聽我說:菩提者,本無名字言說。何以故?於菩提中,名字、言說,不可得故,心及眾生,亦復如是。若如是知,名菩提心。」我這樣舉出一些經文,你們還是不懂什麼是菩提心。有人說,這個太般若了,不懂,能不能具體一點。《佛說莊嚴菩提心經》很清楚地說出了十種身口意行都是在發菩提心,我希望大家記住:「菩薩發菩提心有十法。何等為十。發第一心成就眾善本。譬若須彌山以眾寶莊嚴,發第二心行檀波羅蜜。譬若大地長養眾善法。發第三心行屍波羅蜜。喻若師子王能降伏眾獸。滅除邪見故。發第四心行羼提波羅蜜。喻若那羅延堅固不可壞。滅除煩惱故。發第五心行毗梨耶波羅蜜。現行眾善法。喻若天華如意說法故。發第六心行禪波羅蜜。喻若日光明滅除眾闇故。發第七心行般若波羅蜜。諸願得滿足。喻若商賈客得離眾難故。發第八心行方便波羅蜜。滅除諸障礙。喻若月盛滿清凈無穢故。發第九心欲滿足本願游凈佛國土樂聽深妙法滅除貧窮故。發第十心喻若虛空其智無窮盡。譬如轉輪王成就一切種智故。善男子。如是能發十種心名為菩薩。亦名摩訶薩。亦名無為眾生。亦名無障礙眾生。亦名已得度眾生。亦名不思議眾生。然於此中亦無有心亦無菩提。」第一心也叫初發心。初發心就是初發求成佛的心。這個求成佛的心是要以「無上道」為緣。這個無上道就是一乘佛道,講的就是諸法實相,諸法一相,一相即是「普光明藏。」

上次我們講了,《普賢行願品》為什麼功德那麼大?三千大千世界的布施都比不上這個願,這是不是佛在誇張,在方便說?不是。我們讀過《金剛經》,《金剛經》說:「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佛是說實話,不打誑語的。因為你在明心見性的那一刻,捨棄整個時刻生滅的法界,布施給了眾生,你不要了,投入不生不滅,這種投入就是最大的禮拜、讚歎和供養,就是最好的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因為你是親臨佛的法身供養。《普賢行願品》就包含了初發菩提心到成佛的全過程。這個,我們上次講了,今天不重複。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中的這段話。我每次講話都會把自己的要引用的經文列印你們人手一份,今天時間倉促,材料不夠,沒拿到列印紙的居士,你們互相傳看一下,這段文字很重要。這段文字就是從修六度到開悟,到成佛的過程。說簡單點,只要是依據正法,在往成佛的路上走,上面這十種行為就都是發菩提心。所以我們要布施啊,要持戒啊,要修禪,這些迴向般若波羅蜜,就都是發菩提心。現在我們知道為什麼要念經之後迴向成佛了吧。有人說我今天念了五遍金剛經,專門迴向我發財,這個功德大不大?你不迴向成佛,不布施給眾生,這個功德還是有限,剛才我們看《華嚴經》說的,不發菩提心修人天善法就是魔業。你這個是不是魔業我不敢講,但是至少在功德上損失了不少。

今天大家手上拿到的這一頁紙,是一部經文,內容,黃煥華同學已經根據龍藏校對好了。這部經叫《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一些跟隨我多年的老同學估計都念了不少,現在我還是叫你們念,要念到什麼時候,念到成佛,反正我是發願念都成佛。這部經是顯密共修的經典,漢傳佛教歷代零星地有一些持誦的記載,也有少數感應文字流傳下來。密宗那邊,因為這部經是密中密,是無上法,所以都很秘密。但是這幾年,因為通訊發達,所以藏傳佛教的大師父們也發了大慈悲心,普度眾生啊,將這部經傳出來。對這些師父,我非常敬佩,並且據說還有不少人念這部經得了破瓦法,頭頂頭可以插吉祥草,也有人得了拙火定,大冬天在冰天雪地里念得渾身發熱入定了,至於消除業障,渾身清凈,積累福報得大瑞相的人據說就非常多了。

藏傳師父們的慈悲心,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我們前面講了發菩提心,就是要勸人求佛道,這部經就是講的如何成佛。有人不看經文的前面,翻到後面去了,無非就是想看看這部經有什麼功德。不要這麼性急嘛。如何持戒、得定、斷結、證真,這四個內容,與《楞嚴經》是不是一脈相承?是的,《楞嚴經》講戒定慧,這個也講戒定慧。有人說,這裡面沒有講修定,那是你看不出來,這裡面有中道實觀的觀修,怎麼不是修禪定。所以啊,這部經倒數第二段,佛說:「我見是人已成佛道。」念這部經,佛看你已經成佛了。看到這句話,有人開始不平。記得當初我給大家推薦《僧伽吒經》的時候,有人見經文中說,這部經只要聽聞,就得一佛福德之聚,立即站起來跟我辯論。說我是吹牛。我沒有吹牛,經文上就是這樣寫的。你不相信,是因為你的福德還不夠。《大般若經》中講佛說法時,有些人因為不信而福德大減,減到什麼程度?下了地獄。這很嚴重,也很恐怖。所以我們要信,讀這部經的時候要信每個字每句話,要不驚不怖不畏。不要一驚一乍,我們是末法眾生,末法眾生都福薄,一驚一乍,你這個福德就炸沒了。有人反對這部經,我們要維護,得護法的功德,也是很大的。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這部經可是方廣類經典,方廣類經典就有難信,這麼一個特徵,佛經里經常說的方廣12部經如何珍貴,這部經就屬於方廣類,而且是一個總綱。有人說,我念這部經讀不懂,讀不懂不要緊,這部經有諸佛菩薩加持,灌頂,你總有一天會得各種成就。為什麼有人念得最後得了破瓦法,頭頂痛,可以插吉祥草?你不信,人家已經成就了。這就是你和別人的差別。所以我們要去念,你不懂,周圍法界中的眾生聽了,人家記住了一句偈,我們讀過《地藏經》知道這一四句偈有什麼用,能幫助那些三途眾生得解脫啊。何況這部經就是諸佛菩薩的法藏,是諸佛菩薩的圖書館,你天天幫諸佛菩薩管理圖書,這個是法供養,你讀經,就是請菩薩學習佛說的課本,你功德大不大?你一讀,哇,諸佛菩薩全部都來聽。這就是真正的改風水。諸佛菩薩是正氣福氣,你家裡有點邪氣,這部經一念,諸佛菩薩都來了,正氣就充滿了,邪氣就沒地方了。當然這是風水那邊的說法,風水不是佛法,我們不能去信。我這裡只是打個比方。有人說我供佛,掘地三尺做各種壇城,然後裝滿金銀供佛,這個福德大不大?大!但是和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供佛,哪個功德大?你就算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供佛菩薩也是財供,比法供差遠了。有人私下又在嘀咕,法供養得財得法,那這部經是不是可以求財了?你不要總是想著求財嘛,剛才說了,要發菩提心,還記得不?要發菩提心!

當然,在座的有些是跟隨我多年的老居士,這部經都念來了財富官職各種好處,但,我要說的是,你不能只顧求財,不然總有一天,你求不到財,一分錢也求不到。說不定你貪心增長,最後財富還負增長,不是沒有這樣的人,有!大家讀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沒有?這是小學的一篇課文,建議大家再回去讀讀,這個不是佛法,但是很有教育意義。我們要發願成佛,我們前人定的迴向文就有:「二者迴向,佛果菩提,速疾圓滿。」這個就是在幫你發菩提心。

今天,我們黃煥華居士發心為大家列印了這麼多的經文,現在人手一份,連迴向也打上去了,你們回去就可以直接念。先按照這個普迴向迴向,然後你們有什麼急事要求佛菩薩的,可以在普迴向之後再迴向個人願望,但要記住,一定是善願,不善的願,你求了沒用。這部經很短,就兩千多字,大家可以念了。念完你們就可以到修你們自己共修的功課了。不過我建議,這部經以後也納入共修。有空我會和大家一起共修這部經文,一起迴向。


大乘經典,核心都是教人要「離一切相」,勿執著追求感應和神通,如若為真佛子,應是「除了覺醒,一概不取」,如果誦持此經典,能夠對於更好的認識了解「自己是如何存在的」有幫助——即是「明心見性」,這才是可取的。答主「Handsome」回答里提到,此經是真正的大乘經典,所表達內涵亦是教人「離四相」——「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如果有人告訴你持誦此經,有各種特異感受,這明明就是與經文內涵相違背,建議遠離。

「離心說道,即為外道」,「離一切相,乃名諸佛」。


「當佛說此莊嚴王離文字普光明藏法門之時,有十地菩薩所見微塵數眾生,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皆發聲聞、辟支佛心。復有如是微塵數眾生,在地獄者皆得離苦生人天中。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無量眾生悉蒙利益無空過者。」

有一次發心十天讀誦一千部,每天完成一百部。在讀誦了大概三百多部時,再看到上面這段,我痛哭流涕,完全念不下去,痛哭了很久。

1,微塵數眾生髮菩提心,微塵數眾生髮聲聞辟支佛心。

2,無量菩薩得入初地,無量菩薩得百千三昧。

微塵和無量數中我都沒抓住機會,而我業障重到生在末法時代,還自詡根器不錯,是多愚蠢的人啊。

痛哭了很久很久。

後來一千部沒堅持下去,但是,能看到這個問題也是一種緣分,我應該會完成它。

要說什麼感應,是對自己的認識更清晰了吧。

某些法理上的覺悟,需要自修自己去體會,佛法真實不虛。

當稍有體會時,你會對包括感應這種事放下很多,就像你不會遺憾昨晚的夢裡沒當上國王一樣。

最後,說句題外話。

常懷布施心,並實際去做,對自己的利益極大極大。

包括法布施,比如在知乎看到人生正處在陰霾的網友,比如新聞里看到的不幸者。

可以念經迴向給他們,或一兩句安慰,如果能引他們入佛門,帶給他們改變人生的方法,這是最好了。

我有很多次在這麼做之後,在法理上會有非常突破性的領悟,最初沒在意,現在發現非常有規律。都是在行善積德之後。

願末學所言,能給大家帶來真實利益。

願以此功德,悉與一切眾生皆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法的核心是離相,修持法門目的也是破除執著。學佛是修心,並不是求感應!


目前感覺求財等世間利益最厲害的還是《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我師父和幾個開天眼的人都看見,這部經只要一念,諸佛都給這個人灌頂消業,消除身體里的污穢,變清凈,菩薩和天神都來給這位念經的人送金山和金屋等寶貝,一部經念完,這個人周圍就無邊無際都是金山了。所以讀這部經到一定時候,有時候會看見經文上的字出現很細小的閃光點,特別是陰天比較容易看見,金色或銀色的,閃一下就沒了,很多人都看見了。這部經我念了7年了,以前只是進一點小財,第5年進得比較大一點,算是改變了命運吧,不然我現在還在家賦閑賣菜呢。這部經消業和積累福報算是最厲害的了。有些人念這部經都成就了破瓦法,頭頂可以插吉祥草,太令人羨慕了。


首先頂禮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如handsome善知識所說,經文最終就是告訴人要離一切相,可是題主讀經確要有感應,只能說題主還沒有參透經文的意思!我們讀經文,修法最終目的是開啟人人本有的佛性,而不是去追求身體上的覺受,感應!祝福題主看了善知識的回答,能有所反思,祝福您


念此經,若出現身體清凈,甚至如洗凈一般的感覺就表示金剛薩埵修法已經圓滿,若夢見金銀遍地就表示曼扎供已經圓滿,若頭頂疼痛就表示破瓦法已經成就。末學曾親眼見一持誦此經的人頭頂可以插草,破瓦法成就。真實不虛。頂禮這些成就的師兄。頂禮《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若身體溫暖而定住了,就是拙火定已經成就。此經是密中密,一般的人是碰不到的。


頂禮大乘離文字普光明

首先。我也是為了看有什麼感應所以自己搜索了一下。我也喜歡看感應,這些感應其實也給了我信心,我很開心。

我覺得佛法里說,一切法離於心,不要求什麼感應我是贊同的,確實不要去求什麼感應。

但有些人你和他說念佛不是求感應那是不會聽的。道理都懂,畢竟是凡夫,想要現世的福報也能理解。

其實佛法真正的利益那是說不盡的,那是想像不到的大啊。因為還沒到達那個高度或者說契機,所以體會不到。

有些人認為沒有感應,在無形中感應已經來了。或許覺得生活還是如往常一般,但若沒有佛法的庇佑,也許生活還有想像不到的糟糕呢。

老實念佛多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這何嘗不是一種感應。

學佛多年,感應有,卻從來不與人說。但就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求財確實好。

所以只管一心念佛吧。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注音)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繁體)

http://t.cn/Rtau9e6

http://pan.baidu.com/s/1kVdd2r9

請輸入提取碼 訪問密碼 010b


不以音聲求我


1、表示不知道,淘寶上有電子書,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2、在索達吉堪布、阿希榮堪布的網站上,沒珍惜看,但好像沒有。

3、其實還是要一門持續吧,金剛經上面所講述的功德已經那麼多那麼大了。

補充:

最近有讀啦,網上大藏經里可以差到,比較簡短,多讀幾次很順口的。


推薦閱讀:

既然「萬法皆空無自性」,那麼「輪迴」的主體是什麼?
老人去世能抄般若波羅蜜心經嗎?抄多少份?抄完之後怎麼辦,要燒掉嗎?
如何評價憨山門下的這個頑固大乘佛教徒的這番說法?似乎他也並不是信大乘?
在家念《心經》《大悲咒》必須要吃素持戒嗎?
為什麼信佛的人會有所謂在家的居士?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宗教 | 佛學 | 佛教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