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博物館官網推出「每月一珍」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
01-08
上海博物館於2015年在官網上推出「每月一珍」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線上的傳播文物知識、講述文物故事的新欄目,每月通過一個網頁以圖文搭配的形式解讀文物背後的故事,文字精深,圖片清晰,文中穿插有動畫、視頻等輔助展示效果。目前已經推出「犧尊」、「大克鼎」、「唐思惟菩薩像」、「景德鎮窯青花果樹紋雙管瓶」「晉候酥鍾」五期。shanghaimuseum 博主想知道,大家對這樣的文物跨空間傳播的直觀感受,謝謝
諸位博物館先輩、前輩們批判博物館不會介紹物,不會說「故事」的問題,看到了一些希望。
1.以往博物館介紹藏品,多僅僅介紹藏品的部分元信息,譬如名稱、材質、年代、大小、簡單外觀介紹等等。譬如:
2.上博的「每月一珍」則基於上述問題,又向前走了一步:以下以思維菩薩像為主要分析對象
藝術設計上,明顯針對網路閱讀做了優化,編者案一是照顧淺度閱讀者,二是對詳細內容有個條理明晰的提要:在不同形式的內容整合上,圖片和文字可以同現(當然尚未完美),加強了閱讀的關聯性;提供了圖片、視頻等豐富的內容形式,前輩批評博物館不太會用視頻的缺點得到了改進。(2)應該就欄目內容再提供一些可延伸閱讀的文章,以實現更深度的觀眾自我學習。不過這需要博物館預先構建好自身的知識庫,從目前博物館信息化工作的現狀看,距離這個願景差得還比較遠。
(3)能否突破「器物」這個組織框架,針對顏色、材質、性質、紋飾等作出更宏大敘事的主題內容。當然這需要每月一珍積累足夠多的材料。茶視作一個在網路上培養深閱讀的所在。雖然個人還是更熟悉於紙本的興趣領域的深閱讀,但,博物館能有這樣的欄目,個人是很喜歡的。因為文字的可讀性和內容的興趣度有很好的契合度,獲得的閱讀記憶在之後也能有趣味的和非興趣朋友在茶餘分享,從這個角度來說,實現了博物館在網路平台的一部分「博物館意義」。
你不問 我還不知道有這回事,不知道大家是否一樣。
這種做法想必除了最根本的宣傳推廣以致最終盈利的目的之外,還有非謀利性質的教育等功能。然而沒有宣傳何來體驗與感受?更何況這些內容的市場並不是很廣。如果真的要做相關內容,不如改用APP試試?同時加強宣傳作用,並優化內容。推薦閱讀:
※故宮該如何提升非書畫類展覽的社會熱度?
※哪些展館(博物館、藝術館之類)的設計在展覽的之餘,可以有足夠空間做商業性質的活動?
※英國讀研,博物館專業選校問題?
※恐龍有沒有以木乃伊形式保存下來的,如果有在世界上哪些博物館裡可以看到?
※有沒有哪個時刻讓你突然感覺到:「我的博物館學沒有白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