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方面的後續服務會如何發展?

首先由於也是剛剛接觸這個行業,因此對於行業的前景幾乎是處於比較朦朧的狀態。當然,從各方面信息來看,基因檢測這個行業的確實是比較大的市場,現在所缺少的,就是後續服務的延伸,所以想請問各位達人,對於這個行業未來會出現的後續服務,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這是個亟待回答的好問題但也很大。假設問題問的是針對相對健康人群的基因檢測服務,服務目的是幫助用戶了解自身的基因組成,服務形式可以是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也可以是由醫生提供給有需要的人群。個人覺得基因檢測後創業者至少有三件事可以做:保健,防病和優生

下面先簡單估算一下美國做這類基因檢測服務的人數(希望等將來數據更多後可以估算中國的用戶人數)。假設23andme從2007年開始獲取用戶(用戶數10K以下),並保持固定增長率(考慮到FDA在13年底禁止23andme發布和健康有關的檢測,假設14和15年增長率為以前的一半),估計2015年23andme約有400K左右的新用戶,年增長率在70%(2014和2015年 為35%)以上,考慮到美國政府估計基因諮詢師(genetics counselor)從業人數每年增長29%
(Genetic Counselors : 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 :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23andme這個增長率還是有可能的。如果假設23andme在美國有50%的市場份額並不考慮其國際用戶(2014年才開始有國際用戶),估計在2015年約有近一百萬相對健康的美國人成為基因檢測的新用戶,這塊市場占整個基因檢測市場(主要是對病人的基因檢測,多由保險公司支付)大小的~10%。美國已有32,000餘種基因檢測(http://www.ncbi.nlm.nih.gov/gtr/ ),個人估計其中面向健康人群的檢測大概有幾千餘種,比例在10%上下。

23andme的用戶背景:兩年前和23andme的科學家聊過,他對用戶群的估計是很多人有本科學歷,而且加州居民不少。國內的基因檢測用戶是不是也會有類似背景:具有相對較高學歷和較多分布在東部大城市呢?

保健服務

覺得這塊潛在市場最大而且政府的監管力度不會像其他兩塊(防病和優生)那麼大,所以應該最容易有革新。主要考慮飲食-三餐,保健品和營養建議。考慮了用戶基因的一日三餐和保健品服用理論上應該更健康有效。雖然基因營養學(Nutrigenomics)還不廣為人知,但隨著人類基因組的完成,基因營養學也在穩步發展,十幾年中基因研究已使我們對乳糖耐受,酒精反應,味覺敏感度,咖啡因代謝,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B-2,B-6,B-12,C,D,E等)水平,飲食習慣等重要營養因素的理解有了長足進步。最近已有研究顯示基於基因檢測的營養建議比起標準營養建議更有效(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11/141114181115.htm)。

從服務上說,已有如下模式:Genovive在提供基因檢測和基於基因檢測結果的送餐服務;也有的公司提供基於基因檢測的營養諮詢服務,如indiegogo上的babynome,加拿大的Nutrigenomix和國內的基因貓。

然而,基於基因檢測的保健品服務似乎發展不大,而這正是精準保健可以改善的地方。現在的多數保健品針對的是一大類人群,在補充什麼怎麼補補多少上並不區分個體差異。如果因為基因的關係,有的人維生素D代謝低於正常水平需要改善,但維生素A代謝已較好不需要補充,這樣的用戶就不應該吃全譜維生素補品而該專門補充維生素D。這不僅是諮詢建議的服務,對保健產品本身也提出新的需求(如更利於排列組合的保健品)。另外基於基因檢測的保健品服務利於從開拓一個規模較小的垂直市場開始,檢驗商業模式後逐步擴大規模。考慮到美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在100-300億美元,而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在2000億人民幣左右(2020年可能達到4000億人民幣),個人覺得保健品服務市場會有一個由基因檢測做前導的飛躍。

防病服務

這裡防病既是指不疾病預防也指得慢性病後的疾病控制以避免病情惡化。這是遠比飲食更複雜的問題,涉及飲食,鍛煉,生活習慣等。已有不少公司提供針對體重控制和健身的基因檢測,如Inherent Health和Molecular Testing
Labs(MTL)。這類檢測一般比23andme的「通用」檢測更貴,如MTL的健身基因檢測價格為$549,其健身基因檢測可能告知用戶哪些活動類型和鍛煉項目對他有最好的效果。Suggestic則為二型糖尿病用戶提供手機應用,目標是在用戶上傳基因檢測信息(似乎還未實現)和個人健康信息後,app會對用戶提供生活方式的全面諮詢,譬如午飯去哪個餐館吃並推薦菜單。Pathway Genomics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Pathway Fit來讓用戶訂購針對健身的基因檢測,並改進用戶和醫生的交流。Pathway
Genomics更雄心勃勃的計劃是正與IBM的Watson合作,計劃開發一款基於自然語言理解的應用。這款應用會根據用戶的基因信息,實時以用戶能理解的語言回答健康問題,並可能檢測用戶的健康趨勢然後提出建議。

Newtopia的模式則與眾不同,它針對企業用戶幫助企業提高其員工的健康水平。在對員工諮詢和基因檢測後,會出具更個人化的健身/營養計劃,並督促用戶按照計劃生活,不少員工用這項服務實現了減肥。它的一些成功案例已經被華爾街日報報道(http://tinyurl.com/govktqj)。

討論

相信基因檢測只是收集數據,聚攏用戶的第一步,就像社交網路一樣。它們的下游機會才更大。23andme已開始向別的領域拓展,例如它和Genentech展開合作,提供部分資料庫給Genentech對3,000餘名帕金森症患者做全基因組測序,此外它在2015年新成立了一個疾病治療研究部,很可能專註於早期藥物研究,如識別新的疾病生物標記等。其他可能的方向還包括:

  • 從大量用戶的基因數據中挖掘新的與健康及疾病有關的基因,發現環境因素如何和基因系統交互作用。
  • 伴隨基因檢測的普及,相信基因諮詢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基因諮詢不像看病,更利於遠程進行,所以有可能一家基因諮詢機構可以為很多地理上分散的用戶提供服務,如果這樣的話,在早期建立一個基因諮詢的專業機構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
  • 如何把人類基因檢測和用戶體內及體表的微生物基因檢測(microbiome)相結合,最近Cell上的一篇文章已顯示阻斷腸道菌的代謝通路可以抑制動脈硬化。類似研究如果和易致動脈硬化的人類基因結合將可能帶來新的突破。
  • 與從可穿戴設備獲取的用戶日常健康和活動信息相結合也將是很有意義的話題。


大家都在看能檢測什麼疾病,我覺得這真是極好的。。

只是

看了個裘德洛的電影叫《千鈞一髮》,講未來的人都在出生前對基因進行更改的一個大背景,於是一個自然出身的人受到各種歧視的奮鬥故事

我對於基因檢測能想到的,就是歧視問題了

有人說歧視的問題交給法律解決么

比起科技,法律乃至一切原有的人文和道德觀念都是滯後的。有一片甲骨文上面寫,目擊殺人案的人可以免於處罰,這說明啊,在那以前,在人類得出了誰殺的人誰負責的「科學邏輯」之前,我們都覺得目擊者對案子是要負責任的

所以法律有個天然屬性,是基於現狀,對已經發生的事作出調整。有些人說,法律一被制訂出來,就已經過時了。

對人種進行歧視,對女司機進行歧視,我們可以去指責這種歧視不符合客觀事實,黑人並非天生低劣,女司機的致死事故概率比男司機低多了。。所以漸漸的黑人在美國有了投票權

企業的學歷歧視,我們覺得道理挺多的,於是除了學校差的以外大家都覺得對著呢,知乎一群人在說明企業看學校是正常的篩選不是歧視

但是基因歧視恰恰是基於科學的。你這個人體力如何,智商如何,患病幾率乃至心智方面冒險精神衝動程度等等,我從基因裡面都能看出來。而且對優等基因的追求,是生物本能,進化的過程本來就在闡釋這種追求。生物本能的東西,我們攔不住。

所以一旦基因檢測技術成熟,基因歧視會成為最為科學和正確的歧視,這種歧視我們一般稱之為合理篩選,就和高考一樣。。或者說,比高考還科學

所以不要去說法律如何防止基因歧視,等到那一天都沒人願意立個反基因歧視法。科學好不容易給人類劃等級提供了一個高效的辦法,出於各種考量都沒有必要放棄。

我就是不想找個養出小孩有先天性疾病風險的人結婚,誰能說我錯?

這在道德上正確么?

我管這個叫做倫理的重構。

歷史上每次倫理秩序的重構都伴隨著生靈塗炭,只是以前是政治上較弱而勢力更大的一方為了平權而進行的抗爭(中國的封建轉帝制,以及後來的民主運動),這一次是基因的優等者對劣者的趕盡殺絕。

在人類的認知還沒有進入覺得這樣做對的很的時代,我覺得這事和人類毀滅差不多

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允許這樣的技術進行應用,就像禁止克隆人,是目前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

或者你也可以採取一個歷史的車輪擋不住的態度,擁抱新時代,指不定一檢測,你就是新時代的王者


這麼跟你說吧,基因檢測後面就像平常去醫院驗血一樣,只不過基因檢測能給你帶來更豐富更深層次的信息量,用途就廣多了,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保健等等都可以涉及到,當然,再發展下去就是個體化器官移植,個性化或者定製生育方向了。基因能給你帶來無限的想像力,只是每一步都需要技術的革新與人類自我認識自我管理的進步。


一個星期前,我開始對市場上的基因檢測公司收集目前並沒有一家說到附加值的,也就是後續發展。

水母還是很水,微還是很微,23並未魔方。


大家都知道,基因檢測現在已經不是難點了,難點在於對檢測結果的解讀。很多位點的信息現在掌握的還不全面,但隨著科技的發展,解讀基因的能力一定會越來越強。

所以,好的服務模式一定是對消費者基因檢測結果解讀的不斷升級。

此外,對於如此高深的基因檢測技術以及晦澀難懂的術語,在你的解釋中如何能讓普通消費者理解,並覺得你的檢測是有用,都是後續服務要考慮的內容。


未來的精準醫療是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然後是分子技術在臨床上的診斷,再到新葯的設計和研發。對未來的暢想,未來基因檢測最大化的是個人全基因組,在大數據時代,將個人全基因組信息以類似於身份證的形式與每一個個體融合,從出生開始進行全面的個人全基因組檢測,後期定期進行部分的位點檢測,因為導致疾病因素是內在( 遺傳)+外在( 環境),大數據的形成可以儲存檢測信息,以此來進行多次檢測的對比,結合環境來調節健康,另一方面來說,臨床用藥、治療可結合基因檢測來用藥治療,以確保藥物不良反應和基因突變引起的弊端。從而使更多人,處在早檢測,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的階段。當然,目前的水平還不是特別完善,基因檢測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礎,還處在上升期,希望未來的我們能在健康行業有更高的認識。相對於基因檢測行業之前的無創產前也是經歷了很多的變革才走到今天,越來越成熟的行業,希望基因檢測在未來能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關注,相對於不明原因看病吃藥來說,從基因加環境的角度來看致病基因,我覺得是人類的又一進步,純屬個人觀點。


基因檢測幫助人們獲取自己某方面的基因數組,了解自身的個體化特徵,為生命健康發展提供一個基本依據,好比人體說明書。因此,基因檢測的服務涉及到人一生一系列健康生活的指導,包括運動減肥,飲食用藥等等。

而就像體檢科一樣,體檢檢查出什麼毛病了還要到其他門診科室挂號治病。基因檢測作為大健康行業領域的一部份,檢測結果只是提供一份健康數據,後續服務應該跟大健康行業領域相關機構共同合作完成。


樓上說的科學算命,確實不假,但是基因檢測更多的是從預防醫學出發,重點是預防!


基因檢測就像身體的一本無字天書,雖然現在已經可以做基因全組測序,但是成本太高了,普通人群還是很難接受的,而市面上大多數基因檢測機構並沒有進行基因全組檢測,只是截取一部分基因位點進行大數據驗證對比,全組基因就像一個座曠世寶藏等著被發現被打開,目前國內大多數機構都是從事疾病這塊的基因預測,對於運動、營養、美容,這些領域從事研究的基因檢測機構屈指可數,其次很多機構提供基因檢測服務,也能出報告,但是不能針對報告給出解決方案,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和難題,目前能做基因檢測,而且會結合報告給出解決方案的機構,國內就好像只有深圳的美佳基因其餘的機構暫時都沒有看到,最多是出具報告和解釋相應的情況。


基因檢測,科學培養,利國利民


基因測序從技術的根上有著自己的缺陷,更多代表著一種概率而不是確定的狀態,所以很容易把概念炒的很熱很大,但真靜下心來運作就會發現基因測序的下游服務大而空,有種忽悠的感覺


明年畢業,選擇了類似的行業,個人覺得這是(精準醫學)個性化醫療發展的必然趨勢,短期內在部分疾病(比如癌症)治療方面會有大的發展,長遠來看在多種疾病的個性化治療方面應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後續服務的話應該會提供一些私人健康指導,類似於家庭醫生,不管怎樣,我都堅信大生物時代即將到來(^?^)ノ


「基因調節水」

「基因整理飲水機」

類推……


基因檢測沒有鼓吹的那麼萬能吧 現在大部分還是應用於司法鑒定 器官移植 以及產檢類似的吧 很多宣傳中提到的東西 實際上真正監測出來也沒什麼用 因為根本沒有後續的跟進治療 就算知道也不能怎麼樣吧 這是個很高端也註定很狹窄的領域 可以作為普查的監測 現在也都投入使用了 有感覺到什麼么?其實並沒有 這就是眾多檢測中的一個分支


推薦閱讀:

足浴盆買什麼樣的好?
螺旋藻有哪些吃法?
牛磺酸似乎好處很多,為什麼除了那些功能性飲料和眼藥水它是主要成分外,幾乎沒在別處見過?有無副作用?
隱形針灸有效嗎?
健康類互聯網產品有哪些?

TAG:健康 | 基因 | 保健 | 基因檢測 | 養生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