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接受高等的教育,一定要上大學嗎?
一個人在家讀書,能不能得到與大學相當的教育?假設理解力和財力支持的話。
不能的話,大約可以得到相當於什麼水平的教育? 能的話,為何還要上大學?(忽略社交等能力)
一般情況下,我認為我已經會了的東西,聽教授一講就發現我其實不太會。
我又認為我已經聽懂了的東西,一考試才發現也沒完全掌握。
我考試做對了覺得可以高枕無憂的東西,一寫論文才發現完全是一堆補丁,不成體系。
終於連成體系了,論文發回來,才發現自己太高看自己了。
如果能有頂級的教授給你在家上課出題看論文,頂級的研究生給你判作業答疑,不去上大學也是可以的。
不過在自己家開設民辦大學也是要各項手續的。
不能。一個人的話,誰會熱心分享種子給你,誰會手把手教你搜片,誰會唾沫橫飛得教你泡妞把妹?上了大學,你才會遇見想爆他菊花的傻逼,遇見忍不住想罵他的呆逼,遇見讓你不想認識他的二逼,遇見讓你開心的逗逼。還有什麼毀三觀的奇葩人和事,簡直能刺瞎狗眼。你要是只把高等教育僅局限於科學文化知識方面,當我沒說。
就國內的授課水平來說,「高等教育」是不是一個幌子,我們暫且不表。
從社會撫育的作用來說,大學是大多青年第一次離開家鄉,離開父母親人的轉折點;它更象徵一種「成人儀式」,是一種「社會性的斷乳」,要把「父母的心肝寶貝」變成一個為部落的安全而馳命疆場的戰士。另外雖然有了互聯網,信息傳遞很方便,但同伴之間在真實場景中的交流和協作是現在的虛擬空間還無法替代的。現代的學校所有的重要性並不在課堂里所傳授的課本知識,而在他所形成年青人的集團。
費孝通老師的《生育制度》為此做過闡述。
吳軍老師在清大的講座里也提到過:我的科技人文觀:用所謂科學結論趾高氣揚否定一切文化,本身就不科學 - 文明之光 - 知乎專欄還好,我承認,還有文憑一個人在家讀書(按你說的,經濟和智力條件具備)想要獲得超過大學四年的知識當然是可能,尤其是文科和偏重理論的學科。但是你必須做到兩點:
-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包括學習哪些科目,學到何種程度。
- 嚴格制定並一絲不苟地執行相關的時間表。
如果你能做到這兩條的話,那麼按照自己節奏來走是沒有問題的。即便遇到問題了,這個世界也提供了你很多途徑來解決,比如知乎(哈哈~~)。
自己學沒有文憑啊,上大學就是要個文憑啊。另外,如果你能夠進入頂尖的大學,那麼也許的確會比在自己家學更早領會高的觀點,少走彎路。而且很多課程需要有實驗室支撐的,自學的話就必須繞開這些學科。另外有些學科需要與人大範圍交流的,自學可能也增加了困難。
答案是不能……知識的載體是什麼?是課本嗎?是綜述嗎?是實踐嗎?是反饋嗎?我的答案是:人。
最新的課題進展,還沒有寫成論文,更不可能進入課本,沒有大學和研究院,同道和前輩,請問你從哪裡獲得?
Mooc之類的永遠是單向互動,O2O中,面對面才是強連接。更不要說名校光環帶來的人脈和各類機會的瓜分了。你都說了,忽略社交等能力,那麼我可以告訴你,當你忽略了社交,就忽略了大學給你的最好的教育。拋去所有,大學僅僅是一個教授知識的地方,但是大學不僅僅是教書,他提供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社會交際能力,人脈等等這些都可以再大學得到培養。或者,就按你所說的知識,大學學業掌握到要求的部分(分數及格)僅僅是一個最基礎的要求,還需要對自己未來有一個把握,你要知道你要去做什麼,然後學習補充自己,大學有圖書館有可以解答問題的人,而你在家卻很難找得到(或許有,但是基本不可能有大學如此全面)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學有監督,自學沒監督,所以很難保證自學的質量
不一定要上大學,但是中國人太多了,導致每個人每天接觸的人也多,那麼就沒時間去深入的了解這個人,只能看他的名片,學歷就是一個重要的名片
從現實意義上講,是的。
嚴格來說你在家學當然可以,但是大學能夠提供家裡沒辦法(至少是很難)提供的東西:1. 實驗室。大學做實驗是動真格的,可不是高中那種演示一下就可以應付了事的。一套儀器設備動輒上百萬甚至上億,在加上場地等各種條件,恐怕不是家庭財力能夠承受的。即使你爸是比爾蓋茨。
1.1 同實驗室一樣,實習場所、野外工作、田野調查,也是你在家難以開展的,而這些對於相當一部分學科是十分必要的。2. 圖書館和文獻資料庫。姑且不論這些東西要花多少錢,就說有些資料全世界只有幾個地方有,有些是涉密的,恐怕也是家庭學習做不到的。3. 課程的制定,你自己很難知道什麼時間段該學什麼。而且大學許多知識是交織起來的,很難有一個特別固定的學習順序,這時候老師的作用就特別凸顯。4. 老師。他們的作用在相當多時候是課本難以替代的,尤其以特別抽象的學科(比如數學)和有一部分特別經驗性的學科(比如地質和一些工科),如果你說MOOC的話,公開課大多數是Introduction性質的,深入的學習MOOC很難幫到你。5. 討論班。這個很重要,尤其在研究生階段。學習和研究,與他人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十分重要,這在高中可能還不明顯,但是在進入更高層次的時候其作用就非常明顯了,這顯然是在家學習沒辦法實現的。另一個例子是學術會議。6. 大學當中除了專業學習之外,其他的樂趣,恐怕也沒機會享受了。綜上,題主你看,受高等教育,還是要去大學的。
發現了一個問題,題主的問題本來就是問的知識性的,還專門強調了忽略社交能力。結果一堆答案上來還是在講社交和做人,完全迴避了題主的問題,答非所問,還能拿到那麼多贊,真是呵呵。教人做人看起來挺舒服嘛。還有人全篇粗體一本正經地說能,這也真是呵呵。世上沒什麼一定不一定,只有靠譜不靠譜。
大學不僅僅是學知識,還提供一個平台,open your eyes的平台,眼界真的比知識要重要,這比你學點課本知識要重要的多得多,當然了,越好的大學提供的平台就越高嘍
不一定,但是相對成本最小的選擇。只針對常人來說
私以為,大學並非直接傳授高等教育,而是給心智剛剛成熟的青年提供一個相對單純的環境,用以沉澱和成熟,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
書本上的知識或許可以通過自學得以充實。而許多思想,甚至價值觀的形成和確立,一個好的環境變得舉足輕重。
大學裡你不用為生計發愁,不用背負太大壓力,不用被社會上各種世儈煩心。反觀不上大學,就算你有一腔熱血奮發讀書,卻無法與社會脫節,此間你需要工作,你需要與人打交道,你要面對社會種種不公,你要面對勾心鬥角,此時你若沒有強大的內心,容易就此迷失。
大學之後,心態基本成熟,大學四年給你提了一個相對純凈的環境讓你在成長過程之中不被污染,不被同化。等到畢業,等你進入社會,你仍會面對勾引鬥角,仍會面對種種不公,但你會學會如何在不良風氣中自我堅守。
即「知世故而不世故」,這才是所謂的「高素質教育」當然,以上言論不能涵蓋所有人。我們身邊也不乏大學之中墮落的例子,畢竟凡事無絕對。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指出。大學教的知識當然可以自己學到,尤其現在,渠道越來越多了。但大學的一大功能其實是篩選機制,國內就是高考,美國就是所謂通過admissions committee綜合評定。名校的學生明顯更受歡迎,因為他們通過了(不論何種機制的)篩選。而這個是自學辦不到的,你可以通過自學得到知識,但很難通過自學高效率地得到社會認可,社會可沒閑情分辨每一個個體的自學所得和能力。除了篩選機制,大學生活是很好的進入社會前的過渡,這個也是自學不到的。如果目的不是進入社會而是科研,那麼要明白學術交流對科研的重要意義,閉門造車是不行的,所以哪怕設備因素不考慮,也是在大學裡更有效率。如果單純的學習知識,別的沒什麼所求,那麼自學蠻好的,可以自己安排時間於內容,私人定製,很爽。
能。無論清華北大還是哈佛耶魯,給你的知識教育是絕對能在家裡實現的。需要的無非是:遠高常人的專註力,自制力。至於理解力和財力,對比大學教育就知道,要求不高。當然,生活在出色大學的思想碰撞、人格補全和關係網培養是無法在自己書房中得到的,但這不是題主關心的。PS:答主我是極度厭惡大學的群體生活的。
都是考前自學的
你能請大學教授來你家給你做家教嗎
我覺得主要還是個環境問題
一定,大學給了你一個更為廣泛學習知識的機會。你會接觸到很多人,開闊視野
上大學能夠促進你成長的原因是,你遇見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學習書本知識倒是其次(當然,除非你是特別認真學習的人,把專業知識學得特別好,否則進了社會,都是要學習很多新的知識的)
如果你是牛人的話,可以試試~
我覺得「學什麼」還是挺重要的,像我早就知道我將來是走文學路的,所以不上大學也沒什麼關係,對作家而言更重要的是生活體驗與感悟,少了老師的JJYY和考試這種浪費時間的事情,反而更自由。如果是學理工類的如物理、化學,還是讀大學的好,畢竟有實驗器材什麼的,而且有教授傳授經驗和同學的交流,這是一個人獨干所無法比擬的。
知乎的日經問題之一。工科是不可能的,你沒有財力去實現。如果題主認為上大學只是啃書本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推薦閱讀:
※「年輕人你渴望力量嗎」系列都有哪些?
※如何利用文字激發讀者的想像或者情感?
※白落梅的書怎麼樣?
※《月亮和六便士》by 毛姆| 每個人在世上都是孤獨的嗎?
※如何改掉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