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的人學漢語普通話是怎樣的體驗?
卸腰,不回答這個問題真是無顏面對我的ID「少學漢」。
其他朋友已經談到他們學漢語的經歷。簡單總結一下,中國的少數民族學習漢語有兩種模式:(I) 第一外語模式;(II)雙母語模式。其實這兩種模式很難截然分開。不過,大致上來說,成年之前,生活中較少接觸漢語,日常知識學習媒介主要是民族語,學習漢語主要是課堂專門教學,這種情況是第一外語模式;成年之前已經大量接觸漢語,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漢語交流,課堂教育媒介主要是漢語,民族語學習以家庭教育為主的,這種情況是雙母語模式。
第一外語模式主要是在漢語影響比較小的地區,如新疆腹地、西藏腹地等,雙母語模式主要是西南、中南的少數民族地區。追溯起來說,西南、中南地區形成的雙母語模式,是「改土歸流」的直接後果。
當然,也有不少混合的情況。例如,我一個同學生活在烏魯木齊,一直上民族語學校,另開有漢語課,但因為生活中漢族朋友多,從小習得當地漢語。另一個朝鮮族同學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城市,自幼習得漢語,甚至漢語水平超過朝鮮語水平,後來上了朝鮮語學校,又才把朝鮮語補上來。
就典型的第一外語模式來說,其學習難度與內地漢族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不相上下。主要原因是日常使用太有限,同時文化差異巨大。這點上幾乎可以比照內地漢族學生學習英語的體驗。
我著重說一下雙母語模式。
1. 歷史背景:
中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自明清改土歸流以來,對中央政權和儒家文化的認同是在不斷加深的。同時,改土歸流地區迅速推廣漢語和當時內地的教育制度。這造成了:(1) 官話(西南官話)迅速成為廣泛使用的通語;(2)日常政治經濟生活中漢語的使用大量增加;(3)正式文化教育以漢語為主。
2. 現實狀況:
現在,中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承襲改土歸流以來的狀況,事實上形成了雙層語言(diglossie),漢語(西南官話)是高階語言,民族語是低階語言。這也是當地民族語中大量吸收漢語借詞的原因之一。民族語主要是在家庭和社區日常生活中使用,漢語則在行政、經濟、教育等更廣闊、更「正式」的範圍使用。加之中南、西南地區很多少數民族沒有文字,文字記錄主要採用漢字,更加提高了漢語的高階地位。
但正因為漢語漢字的廣泛使用和高階地位,漢語(西南官話)與漢字已經在很多中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內化為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不帶有明顯的異文化色彩。
3. 學習過程:
a. 嬰幼兒階段
剛開始學習語言時,由父母家人在家庭環境下開始語言教育,通常是民族語。此階段學習的簡單知識、概念是以民族語為媒介,即使其中有漢語借詞,也是民族語體系下的辭彙而已。
b. 學齡前階段
日常生活中開始接觸到一些漢語(如趕集日),開始有不自覺的雙語概念,並且識別一些漢語辭彙。而學習的漢語是當地漢語方言。c. 小學初期
進入學校,所有的科目全部使用漢語教育,沒有專門的以民族語為媒介的漢語課程(小學低年級時,老師可能在課堂上轉用民族語作輔助講解)。學生開始經由漢語學到大量的知識和概念。家庭生活中仍然以民族語為主。d. 小學後期至初中
漢語逐漸流利,已習慣使用漢語學習知識。家庭及社區生活中使用民族語。成為熟練的雙語人。能夠自如地在兩種語言(西南官話、民族語)間轉換。多數人在此期間還學會了普通話(口音各有差異)。漢字作為書面已經根深蒂固。e. 高中大學至之後
複雜的科學知識及概念(特別是自然科學概念)基本僅習慣用漢語學習及使用。民族語使用範圍相對縮小,明顯出現了雙層語言的現象。由於與外界接觸增加,對民族語和本地漢語方言都抱有濃厚的故鄉情節。兩種語言均成為熟練的母語,由此伴隨一生。f. 未在學校接受教育的人士,特別是鄉間婦女,可能漢語水平較差,主要是在農牧業生產和交換中習得漢語。但西南官話的語音結構、語法特徵、思維方式,對這類人士而言依然十分熟悉。
@有川真姬謝邀,天天搞事情。
這個真是強答…想學好語言不就是學習興趣加語言環境…
我是民考漢啊,從幼兒園開始就有了良好的語言環境,和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所以我就沒啥好說的…
我哥是民考民,雖然他們那個年代沒有民漢合校,但也有漢語課,基本交流沒問題。我們家屬院兒的漢族孩子居多,天天混在一起很難不會說。親戚家的小孩暑假來待一陣子,漢語也變溜了。
偏遠牧區的孩子就比較辛苦了……教育水平落後,老師能做的有限,他們的積極性也不強。畢竟平時能用到漢語的場合也不多。
特別逗的是…我表弟在兵團長大,張口就是兵團口音的漢語23333小學4年的時候過生日,
給同學發「請帖」,我老是說成「請書」。然後就被人誤解成了「情書」。小學上學的時候盡量說普通話,
因為校園裡有個招牌「普通話是校園的語言」學校其實不強制你說普通話全靠自覺。出門在外
除非我說自己是藏族沒人看得出來我是藏族我為證明自己是藏族還得秀幾句藏語(拉薩方言)從小學三種語言(藏漢英)曾經亞歷山大現在再加一個日語習慣了,還好。學語言真舒服。
蒙古人。
好不誇張的說,沒什麼壓力。
上小學以前,生活環境基本就是牧場,白天大人們放羊,我就看看羊羔,那時候幾乎不會漢語。
在內蒙,大學以下,學校大概分為蒙校、漢校、雙語學校。關於雙語學校,據說有些地方有,但是我們那兒沒有,先保留,有知道的告訴一下。
應該是六七歲的時候,我媽說:來,兒子,媽教你寫字,蒙古字!我爸說:來,兒子,爸也教你寫字,漢字!
後來才知道,當時倆人約定:漢字和蒙字,哪個學的多、學的好就讓我去哪個的學校。從現在的情況來說,我當時一定把漢字學的又多又好。
很明顯,我漢語體系的形成過程基本在——偉大的九年義務教育。
九年義務教育的前三年,交流基本靠比劃。
那個時候,我不知道自己名字,交朋友的時候不會自我介紹。第一次主動跟陌生漢族小朋友說的第一句話是:操你媽!剛好那幾個小朋友的家長聽到了。然後很長時間內,小朋友們都不愛跟我玩。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句髒話。
然後,為了能跟小朋友們愉快玩耍,上學的時候會經常帶零食,分給小朋友們吃。有一次,我上課的時候吃杏,當時應該是被老師看見了,因為她朝我走過來,還把手伸出來,還說了什麼,我當時是聽不懂的,當時就覺得老師真好,還幫我扔杏核,我就把嘴裡的杏核吐到她手上了。但是她把我拽出教室後,她就回去了,我也就只好回家了。現在想想,她說的那句話應該是:上課不許吃東西!
這三年中,我非常清楚的記得,我語文課是一塌糊塗,但是其他課出奇的好,比如數學、音樂、美術、體育等。直到我整個高考以前的學習生涯,我的語文成績一直是最差的,但是我寫好作文,高中還寫過詩。
後來,沒感覺發生過什麼類似於嗡的一下突然開竅的事情,大概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第四年開始,溝通就沒什麼障礙了。我也沒法解釋是突然就會了還是慢慢就會了。
大概就是這樣了,能想起來的話再補充。達斡爾族哭暈在廁所。
———————————
啊哈哈看來大家對達斡爾族真的不甚了解啊,第二個字讀作wò,斡旋的斡。
先講一下個人的情況吧:
母親蒙古族,父親達斡爾族,祖母柯爾克孜族。從幼兒園開始就上漢語班(沒錯我們這裡的雙語幼兒園是指蒙漢雙語),當時因為和姥姥住在一起所以蒙語還是很6的,上了初中之後漸漸脫離了蒙語環境所以基本忘記了…平時我和家人對話都用漢語,家裡人說夾雜著漢語的蒙語所以連蒙帶猜還是可以懂個幾分。
父母上學的年代正趕上文革,當時不許開蒙文班,所以我媽是姐妹幾個里唯一一個只能說不能讀寫蒙文的,我爸這邊兄弟姐妹都是漢文班但在家會說達斡爾語。
我那神奇的爹居然可以同時掌握漢語 蒙語(巴爾虎方言) 鄂溫克語 布里亞特蒙古語……然而達斡爾語我只會幾句。
對,幾句,以及一些食物的單詞ˊ_&>ˋ要說體驗的話,應該就是,民族認同感在心裡,然而卻不得不覺得漢語才像是母語……
才不告訴你們我作文比賽總是拿獎語文成績可好呢?( ˙?˙ )?
——————割——————
達斡爾語是一門即將消失的語言。
雖然聽起來很悲傷但事實就是如此,達斡爾語沒有文字只有語言,除了口頭之外無法傳承。沒有更多的文化發展,唱的民歌還是幾十年前的老歌。
達斡爾族人口13萬,但真正會說、說得好的太少太少,年輕一代幾乎都不怎麼會講,即便有意識地在當地小學開展民族語言課程,孩子們回家還是繼續講漢語。
達斡爾語是一門即將消失的語言。
|._.`)???我是土家族,從小說方言,父母只會講方言。小學的老師只講方言,記得有支教的老師講普通話,然後慢慢學會了方言。
感覺無論什麼地區,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方言跟普通話最接近,實際上區別極大。但方言與普通話,僅僅是「發音」的區別,文法區別很少,副詞、形容詞有些區別而已,可以算文字表達是一樣的。
跟學外語一模一樣,只要文字部分能閱讀,「發音的練習」,不難。
但不同的方言,發音習慣的原因,學普通話有點受阻擾,我自己是我前鼻音、後鼻音不分,「上船、上床」永遠分不清楚,「壯大「zhuanda」、專科zhuangke」。大學當主持人,每年的元旦晚會末尾有一句「願我們的祖國日益壯大」,故意留給我,每次我都念成「zhuan da」。台下念三十遍對的,上台一緊張就錯。
小學課上課下都講方言,除了看電視,幾乎不接觸普通話;
初中上課講普通話,老師方言普通話串著講。高中老師的普通話進步很大,上課必須講普通話,只課餘說方言了。大學開始,只講普通話。少數民族說學習漢語普通話,感謝電視,感謝電視,感謝電視。
二語學習理論,聽力輸入,口語輸出;從小學到大學,看電視的聽力輸入幾乎是超量的,所以電視機直接教會我們普通話,都不需要專門去學,即可掌握。感謝電視機。電視機教會了我普通話。新疆土生土長的蒙古族來回答這個問題└(^o^)┘ 在新疆少數民族學生一般有 民考漢 民考民 雙語班 (*?_?)ノ⌒* 答主就是民考漢 從幼兒園時期就漢授 而生活的大環境蒙古族非常多 所以母語水平可以保證 在家裡也說母語 要說學漢語什麼感受的話 實在想不起來啊喂w(?Д?)w 因為從小就學好嘛 普通話十分標準就醬紫ㄟ( ▔, ▔ )ㄏ
對我來說學習普通話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大概是因為小時候生活在類似一個大雜院的地方,裡頭藏族漢族回族土族都有,我爸的朋友很多也都是講漢語的所以我的漢語一直說的不錯也沒什麼口音。
但是方言那真的太有趣了,離得的近的有川普,打小都會幾句又跟了一個四川的家教,那簡直就是耳濡目染的,再後來上大學有了一個辣妹子做室友,簡直不要太爽。而且川普說唱簡直6到沒邊了吧,馬思唯真的是太厲害了。當然,作為半個青海人,我的青海話也是不錯的,基本能聽懂在說什麼,但是我的青海話還不是很標準,經常假裝聽不懂的樣子然後偷聽她們講話。
後來在陝西上大學,之前並沒有特別感興趣,但是有天逛街的時候,有個大叔對我說,「女子,把你的包拿好。」就兩個女子,讓我有種穿越感,就差看見李逵和武鬆了,當然我的陝西話突飛猛進的時候是我在駕校的時候,想想就覺得可怕。
當然沒怎麼接觸過南方方言,但是聽過,簡直就是外星語,完全搞不懂啊。漢語大概是四年級時候學的。同時開始學英語。現在偶爾說漢語語氣有點硬,朋友們總是那我開玩笑說像日本人說話。學了快20年,生活又有語言環境,所以我覺得目前我漢語水平應該可以了。
學漢語的感受嗎,記得最清楚的是老師總是讓我們反覆聯繫 把字句 被字句,小學漢語老師放個假讓我們抄寫蒙古漢語對照的課本,我是一夜一夜通宵趕作業。
到了初中高中,漢語也慢慢好起來了,買一些漢語的學習資料什麼的。高中畢業時候,考民考漢,有聽力,而且都很簡單的問題,比如「男的是什麼意思,女的在哪裡」這種。
到了大學,來到內地,忽然發現自己的漢語真的很爛,有口音又不熟練,上課老師講的東西半懂不懂,特別困難,但就像我說的,來到完全語言環境,所以很快就提升了。
雖然遠離家鄉,但現在越來越感受到母語的珍貴,所以只要和同胞講話,絕對要純母語。最近更是經常買母語書籍,慢慢的發現母語的偉大。因為蒙古語里有r, h, ts 等大舌音,小舌音特別多的音,所以學習其他小語種也不是很吃力。
還有就是,相比蒙古語,漢語的語法簡直簡單多了!!蒙古語動詞的變味,副詞使用辦法,亂七八糟的語法真是10年的噩夢!三母語:
官話(水平最好)吳語(水平次之,還會書面文,哈哈)布依語(次於吳語,會寫,但說不好)+第一外語:西南官話(基本上不講,也不怎麼會講,會聽)第二外語:英語50%布依族+50%漢族
更新:
我的布依語(惠水布依語)一開始是爺爺奶奶教我的。我爸不怎麼會布依語,但是可以聽,能說小部分;他一口東北腔的普通話(畢竟哈工大畢業生),和布依族親戚講西南官話。後來他們不帶我了,布依語就沒怎麼學了。後來有一年一個會布依文的伯伯教我寫布依文,我也知道了布依語有好幾套文字——「生字」方塊布依文、19世紀的
傳教士布依文(有點像越南文)、1952年的布依族壯族同文的有特色有很多特殊字母的老布依文(老壯文)、1982年重新設計的純拉丁字母的新布依文(這是今日布依文的「標準文」)。那時候已經差不多八九年過去了,我重新接上了布依語,但口音從惠水布依語轉換成「普通話」望謨布依語,不過實際上也沒差多少。也因為語言環境所以導致寫比說好。普通話(官話)是從小父母教的,學校里也「請講普通話」。由於我爸的普通話影響我,我的普通話口音在幾年前還是堅持分翹舌音和後鼻音,基本上是播音員的口音哈哈。
吳語(上海話),母系家族的語言,會比較好地講,但水平肯定沒有大人的好。上海話是我所有語言/方言除了普通話之外水平最好的。
個人不是很喜歡講西南官話,一般不會主動講,講著講著就跑出上海話來了。
西南官話由於歷史原因在我們壯侗語系的民族之間一般是和民族語言捆綁學習的,也就是說西南官話跟民族之間的羈絆比較深。除了我這種多方言使用者之外,基本上不會刻意分出「西南官話」的條目。
注意:送上壯文小學課本圖滿族人表示,滿語是什麼?誰來教教我?滿族漢化最嚴重民族有誰不服。。。?連滿姓都是母上翻家譜告訴我的。。。
南方方言區的人濫竽充數。
如果這裡的漢語指的是普通話的話,請帶帶我!按照上面少總的分類,覺得我學普通話也只能算「第一外語模式」少數民族學漢語是怎樣的體驗? - 知乎用戶的回答但是我小侄子這一代已經完全是母語了。。。浙江北部吳語,我覺得已經比較像普通話了,但是其實差距還是很大。所以,在三年級開始大規模推廣普通話的之前,幾乎是不會說普通話,只認識字的讀音,但是和生活中的方言對應不起來。
尤其是農村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是老奶奶,據說自己讀到二年級,教了一輩子的一年級;二年級的語文老師略好,讀到五年級。可以想像我讀書的時候,老師自己幾乎就是不會普通話的。除了學校,在家是沒有人和我說普通話的。我讀書的時候老師儘管說的不標準,還盡量用普通話上課,我媽說她讀書的時候,物理化學也是用方言講課的。而且直到現在他們還是覺得在家說普通話是很奇怪的事情。小時候和外公外婆長大,外婆不會說,我外公的口音基本上就是視頻里蔣介石的那種。以上就是小時候的語言背景——生活中幾乎沒有普通話,也不會。
然後就到了三年級,忽然開始大規模推廣普通話了,然後老師要求說普通話,說錯罰抄100遍,班裡同學相互監督。很多名詞都不知道普通話怎麼說,所以班裡同學的小作文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詞語,都是拿漢字的讀音來套方言辭彙的。「老絲,今朝夜到什麼作業啊?」——老師,今天晚上什麼作業啊?「當點心我拷你!」——當心我打你啊!「今朝早上我吃了小籠饅頭」——今天早上我吃的小籠包學校也開始辦各種演講比賽,作文課要抄各種句子,然後到六年級,基本上那種怪異的普通話就沒有了,雖然講話口音還是很重的。不過,畢竟都是漢語,學起來應該比少數民族同學方便一些吧~我也來回答了…我從幼兒園開始學漢語,那會兒小嘛,混上一個月差不多就能跟小朋友交流了。我父母是民考民(讀維語學校高考用維文),所以在家是要求我用維語的,其實這點也算很有用的啦上小學又開始多學一門英語,課外我媽老送我去上外教課,現在回想一下,三語環境下成長也是蠻神奇。大概初中吧,開始學維文,然後父母就每天督促我讀維語給他們聽 囧。差不多就練熟了。最後吧,現在上學又在內地,同學都是漢族,除非給家裡打電話或見到同族人,其他時候幾乎不用維語了,所以就習慣用漢語的思維模式。但是思維模式這種東西還是變化挺快的,比如我回家呆兩天就能又走維語思維模式了,神奇是不是…
作為最不少數的少數民族,同時也是人數最多但存在感最弱的少數民族——壯族,來答一發。。。
首先,我並不會說壯語??第一母語應該是西南官話,然後是普通話。壯族沒有自己的系統的文字,現行的壯文是1958年成立自治區的時候才創立的,所以基於民族語言的教育跟藏族、維族、蒙古族這些比起來可以忽略不計,反正我是沒見過也沒怎麼聽說過用壯語上課的學校。就我個人而言,自認為普通話還算標準,也就是給我一篇文章我可以用比較標準的普通話讀出來。但由於上大學之前沒出過省,平時生活中基本上不說普通話,導致普通話日常口語口音會比較重。當然我的口音是西南官話的口音。。
就我見到的母語為壯語的人,學普通話有兩個比較顯著的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口音。普通話是沒有濁塞音的,靠送氣與不送氣辨義;壯語則是分清濁而不分送氣不送氣。所以在我們這些漢語方言母語的人看來,壯語母語者說普通話是b-p、d-t、g-k不分的,其實他們是分了清濁的,只是漢語母語者一般聽不出來。而且壯語h也不發音(其實挺像羅曼語的哈哈)。另一個特點是由於壯語是SOV語序,不同於漢語的SVO,而且形容詞也是後置的,會在表達上有一些影響。這些因素在句子中影響不大,壯語母語者比較容易習得普通話的表達,但對辭彙是有影響的,比如鍋蓋→蓋鍋、公雞→雞公之類的。
暫時先想到這麼多。蒙古族。會說蒙語,漢語,日語,英語。說一說自己和漢語母語的人在語言方面的感受到的區別。
我的基本情況是:我家人中除了我同輩中有幾個漢族女婿外全部蒙古族。我生長的那個城市蒙族人口居多,但市區主要用語是漢語。我目前蒙語和漢語水平差不多,日常交流聽說讀寫沒問題。但是文言文不行,還有一些不常用的成語可能不知道。反正平時說話我不說應該沒人會發現我母語非漢語吧。
由於平時家人在家都是蒙語交流,我首先習得的是蒙語。並且上的是蒙語幼兒園,之後用蒙語讀完了小學到高中,參加了蒙語高考。我那時候蒙語一年級開始學,等於漢族學校的語文一樣的地位。漢語三年級開始(但現在好像是一年級蒙語漢語同時開始學了)。但我們市裡的蒙族小孩一般在那之前都已經會說漢語了。小學之前學漢語是雖然家人不會有意教,但由於我們市蒙漢混居,官方語言是漢語,加上看漢語動畫片等,學不會是不可能的。只是比蒙語晚了一點。大概上小學一二年級可以流利表達的。
我大學上的區外(自治區外)普通本科。所以大學開始我才算真正走近漢族人。大學我學的是會計。為什麼提專業呢,因為大學裡語言的影響還是有的,比如如果要我學化學這類專業的話,我會需要一個適應過程。因為高中時候數理化是用蒙語學的緣故,蒙語里專業名詞基本都是英語音譯,跟漢語說法十萬八千里,尤其那一堆化學名詞,用漢語我基本會搞亂套的。還有大一時候學高數,用漢語答數學題的那些用語也有段學習過程,雖然不長。
還有一點,由於我們沒有學過漢語學校高中語文課里的古詩詞,大學時候漢族同學有時某個人一起個頭,好幾個人一起就背開了某段高中課本里的詩詞。我只能聽他們背。我只會背陋室銘,愛蓮說這些。這是現在在我感覺到的漢語上跟漢族同學最明顯的差別了。
雖然從小學起我說漢語已經蠻流利了,但那時候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
由於蒙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語法跟漢語有很大不同,主謂賓順序不一樣。這使蒙族人第一反應說出來的句子可能不符合一般漢族人說話的習慣。由於蒙語一般都是動詞在句尾,所以漢語不太好的蒙族人可能會說「飯吃了」這樣奇怪的句子,而不是「吃飯了」。再比如剛寫完作業要告訴家人,我可能更多時候第一反應是「我作業寫完了」,而不是「我寫完作業了」,雖然這兩種表達都沒什麼問題。
關於兩種語言的感覺:蒙漢這兩種語言的美我是能感覺到的。換句話說,語感是有的。可能對蒙語比漢語再敏感一點點。不像我後面學的英語和日語,由於學得晚(英語從初一開始學,日語從大四開始),一開始有個轉換過程:這兩門語言都是用漢語教材學的,所以想說一句話前在心理先想到漢語再翻譯。後面慢慢的常用的表達可以不用轉換而脫口而出。但這兩個語言目前說的還不是很流利,更沒有語感,不知道什麼樣的說法美或者幽默等。
說到日語,同時會蒙語和漢語還是好處大大滴。因為日語的語法跟蒙語很像,比如動詞詞尾變化表達各種狀態,還有各種介詞。蒙語的語法是我所會的四門語言里最難的,動詞變化也好,介詞種類也好比日語要多多了。所以日語語法接受起來快一點,有時候跟蒙語的對應一下就好。會漢語對學日語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辭彙。
這四門語言中個人認為語法難易度排名:蒙,日,英,漢。
辭彙學習方面覺得漢語最難,各種同義詞近義詞成語諺語。其他三個差不多。發音難度排名我覺得是蒙,英,漢,日。這裡說下漢語我放到第三,如果是漢語學的晚一點的蒙族人的話可能會覺得漢語發音更難些,在於四個聲調。四個聲調分不清的蒙族人還是不少的。以上只是我個人感覺,答得比較亂,見諒。漢族。系閩南人。
雖然不是少數民族,但是也要怒答一發。世界上離的最近的種族歧視是:五十六個民族,五十五個加分…………從小生活的環境全部講的是閩南語,連老師教課的時候也是講的閩南語。依稀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同家裡人說話會一時間想不起來閩南話怎麼說,又用普通話解釋一遍。
大概是這樣子…我:「就是那個東西,那個…」母上:「蝦米?」我:「就是那個啊(手勢比劃中…)」母上:「到底是蝦米?」我:「就是xx啦」 ----注意:xx用的普通話然後,如果母親大人也不能理解普通話的意思的時候基本是崩潰的。幸好這問題再長大一點就消失了。
最關鍵的來了…
蘭後,你滋道擇個問題很困老(lǎo)我們閩藍lén涅…
現在國人對閩南人的印象基本…普通話蘭南人不分,花發不分的等等等等………
83年生,吉林延邊的朝鮮族。
現在的情況我不了解。我們那個時候:分為漢族學校與朝鮮族學校(沒聽說過雙語學校),從小學一直到高中。在朝鮮族學校,從小學2年級開始學漢語,使用專門為少數民族學校制定的漢語文課本(從小二到高三),也就是說多了一門課程。除了漢語和朝(韓)語課本外的所有的課本,從小學1年級到高中3年級的內容完全一樣,但是是朝語版本。高考我們多考半天,也就是第三天的上午考漢語,然後漢語150分加朝語150分總分300分後除以2得平均值作為最後的語文分數(因為這個平均分數政策出國留學做公正時遇到過不少麻煩)。高考的漢語試卷,聽說與HSK高級(漢語文能力考試)差不多的水平。關於加分(我02年高考):1. 上朝鮮族學校的朝鮮族才可以加分,加5分。但檔案里寫的還是加分之前的分數(最起碼我的就是這樣的),其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我們那裡的學生沒有一個盼著加分上大學。2. 上漢族學校的朝鮮族,不能加分。上大學之前,嚴重缺乏漢語實踐能力,在學校在家裡而且鄰居大部分是朝族不大用得上漢語,所以嚴重缺乏與漢族人的充分的交流,也就是在課堂學習,以及每天看電視被習慣化了的聽力水平,口語水平一直到大學那簡直是慘不忍睹,跟老外說中文差不多,
與以前我們在課堂學英語的情況很差不多。在延邊那個地區,不會說漢語也照樣生活的沒有太大的障礙,我奶奶都90歲了但她幾乎一句話都不會講。我是從大一開始真正開始用漢語的,大二時交了一位浙江的漢族女朋友(也是現在的老婆^^),然後漢語才開始突飛猛進,與漢族人說話幾乎沒什麼兩樣,已經是非常接近母語級了。但至今還是有很多朝鮮族,即使是在內地上過大學的,一講話能聽出來是朝鮮族,很大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在大學時期只跟朝鮮族同學抱團的原因吧。後來在一家國內企業參加了工作,主要使用漢語和英語,也就是我的第二外語和第三外語,也沒覺得交流有任何問題,可以用漢語給總裁準確彙報工作、市場狀況、銷售計劃、內部包括實驗室和生產各部門之間的溝通、意見不合時可以與同事爭/辯論、也可以把老外客戶的英語準確翻譯給總裁然後再翻譯給老外,經辦過不少那種光合同紙超過50頁的英文合同。(不過現在因居住在義大利主要使用義大利語 哈 請原諒 忍不住吹了一下^^)在延邊,也有很多家庭,會有意無意的鼓勵孩子們在上小一之前學習漢語。我所在的城市那個時候有個規定,就是必須83年6月30日之前出生的孩子才能上當年度小學,我是7月份的,校長說可以安排我去上郊區一所比較落後的學校,我媽急了,說如何才能上你們這裡有沒有額外的方法,校長說有沒有什麼特長,我媽開了一下校長辦公室的窗戶,對著對面街道的小店鋪銘牌說,兒子你念念那些都是什麼漢字(延邊一般都是雙語銘牌),我就逐字跑調(還沒掌握好聲調)念了出來,然後被錄取了......我不清楚目前情況是什麼樣的了,政策細節也是幾乎年年在變。比英語好學阿! 少數民族學漢語好學,漢語去學少數民族有點難!像侗話這種東西,沒有文字,沒有規律…… 其實我好像沒怎麼學,因為在家都用侗話溝通,在學校用方言和普通話!在家我說方言爸媽不理我阿~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我說話特別混亂,方言、侗話、普通話然後就學會了吧! 因為生活的周圍都有漢語存在…… 唯一的問題就是說話口音會帶著侗話腔調! 我有個親戚家的妹妹,今年兩歲,爸爸每天跟她說侗話,媽媽每天說方言,然後她現在說話經常方言里摻雜侗話……其實少數民族語言沒有多難,主要是你生活的環境,其實我身邊好多人已經完全漢化,根本不會說少數民族語言,我其實也就是家庭環境影響的,父母都說,小時候學會了,長大就比較容易。所以小孩的語言天賦還是很強的,我現在學小語種都很吃力了,懷念年輕呀!看了好多評論,我覺得這兩種語言從來不會衝突呀,個人覺得我語文還可以,少數民族語言的學習並沒有影響我的漢語呀~ 學了英語之後發現侗話和英語竟然有些是想通的……比如 : 門=door 發音啥都一樣阿~ 可以我侗話沒有文字,只能用大歌來傳承文化。我覺得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模仿,我除開少數民族語言還會兩三個地方的方言外加普通話!大學舍友每次聽我打電話都一臉茫然~
壯族,母語壯語,於漢語幾乎沒有交集,除了少許新辭彙。農村。
教育情況:沒有幼兒園,小學全部壯話講課,當然課本上都是漢字,教材好像是人教版,四年級前基本看不懂漢語(除了簡單常見的,比如「背誦課文」「默寫」),考試時候,老師讀題目,並翻譯成壯話,解釋這題目是要幹嘛的,真不知道以前怎麼考80多分的,數學也要翻譯,比如應用題。四年級後就沒有翻譯了,要自己看。小學四年級要求寫日記,但日記基本不會寫,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句簡單的句子,比如「今天放學了,我去放牛,山上草長的很好,等牛吃飽了,我就和牛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不要笑,村裡人就這樣,放學了不去放牛就去幹活的多。現在想想都覺得逗,什麼用「的」「地」不知道,反正就用「的」。寫作文時候,最大希望是能看得懂題目,不要寫錯了,我印象中我寫錯過兩次,一次是「我是xx迷」,比如「我是讀書迷」,當時完全不明白意思,不知道什麼是「迷」,然後我知道的一個辭彙是「謎語」,感覺就是要寫謎語,然後就寫了「猜謎語」的內容,當時五年級。還有一次是要寫關於「執著」,六年級,壓根不知道「執著」是什麼意思,後面不知道怎麼寫。平時作文作業,時不時被罰重寫,我都不知道我在寫什麼鬼,上60分感覺還不錯,上80分,那這作文題目肯定是寫過了,抄作文選的同學經常有,老師一眼就看出來…當時感覺老師好厲害。
小學時候,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體育課就是我們自己玩,沒有教學內容,自然課實踐課,只是發了課本,沒有上過課,教學資源缺且差。
=======分割線===========
初中的時候,教學全部普通話,聽懂沒有任何壓力,但基本說不出口。好比學英語,大學了依然很難和老外正常交流(學霸除外)。初中大部分人講壯話,超過80%,包括教師。飯堂打飯基本壯話交流。類似這樣的情況,很多地方我想也有,大部分人使用某種地方語音交流而非普通話,在廣州的菜市場,一樣存在大量使用粵語交流,有時就會遇到一些大媽,普通話基本講不出來或者講得不流利,你用普通話跟她講她用粵語給你回。聽得懂不一定會講,初中我就是面臨這樣的壓力,聽懂但基本不會講。
初一,班主任講壯話,和他交流都是壯話,別的老師很少交流。有次寫些東西給班主任,蠻多文字的,他就直接跟我說不要寫這種,直接跟他說就行了,我感覺是我寫太差他看不懂,當然我的字也寫得難看。
初二,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就是跟一個不會講壯話的同學同桌。同桌說了很多,我一句都沒答上來,終於我說上了真正意義上的發自內心的半句普通話:「蘿蔔白菜」,後半句「各有所愛」沒說出口,特別緊張,而且這件事印象特別深刻。以前說的基本是照書念或者背誦,在我看來算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講漢語。後來一發不可收拾,沒一個學期就可以講很流利了。後來還跟他學客家話。
往後漢語方面基本一帆風順,基本沒有困難。到了高中,學會了桂柳話,大學,學粵語。
回頭想想,最關鍵的是初二,高中、大學到現在,特別感激老同桌。
=========分割線===========
我讀書時候,教學環境確實艱苦,現在好很多了,家鄉都流行上幼兒園了,小學建起了教學樓,以前教我的老師部分退休了,今年小學開始有了英語課程,好像是五年級和六年級才有。教育教學各個方面進步很大。過來人感概萬千。同時也面臨一個問題,會講壯話的越來越少,有些年輕父母,甚至不教孩子講壯話了。關於壯文,我只認識人民幣上的幾個。古壯文不了解,寫法和漢字差不多甚至一樣。可以說壯文幾乎失傳了。小時候我一直以為普通話跟壯話是同一種語言,是最普通的那種……
小時候雖說已經搬到了鎮上,鎮上都是漢族人,都說的本地白話,但在家都是講壯話的。
我是在和街上的小孩一起玩的過程中才學會的白話,直到小學,而且是帶著被迫的意味學的,因為你不會說白話,說壯話就被嘲笑(手動再見)
現在想想真是←_←因為後來白話說得很溜,後來認識我的朋友們都聽不出我的壯話口音了,都以為我是漢族的(說實話,其實以前根本沒民族的概念,在小學生報告手冊上寫的是漢族,因為剛開始老師問我是什麼族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她就寫了漢族,後來四五年級左右才自己改過來了)我也不說我是壯族的,他們也看不出來→_→後來因為廣東某個電視台和粵語版的動畫,讓我不自覺學會了廣州話~
我還會小小客家話,因為我奶奶會說,而且在我小時候,一個姑姑(嫁給了一個客家姑丈)的兩個女兒也就是我的表姐和表妹來我家寄居,然後她們之間的悄悄話全都是客家話!哼ヽ(≧Д≦)ノ不過也沒難倒我,在我學了普通話之後,發覺她們說的客家話有點像是普通話和本地白話和廣州話的混合版,然後半猜半學就基本能聽懂了……因為我認識的客家人都對外講白話,所以我少有用客語交流的機會,所以說得不是很流暢。
普通話嘛,有拼音有文字,比白話好學多了好伐,儘管剛開始語音都念不對,但是有一套完善的文字繫統能讓你記住一輩子,而且還影響你的語言思維,以至於我現在都是普通話思維,即每次跟家裡人說話聊天什麽的,都是用普通話翻譯回去……我對自己也是無語了-_-||這也是我學漢語最大的弊端了,不過普通話的確挺方便的推薦閱讀:
※為什麼其他國家大多用拼音文字?
※為什麼中文裡化學元素名不用音譯?
※如何反駁日語漢字等於繁體中文的觀點?
※中文、日語、韓語歌里時常夾雜英文,而英文歌卻很少出現外語的原因?
※不會任何地方的方言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