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茶杯沒把而像英國就有?
歐洲的茶杯,起源於金屬酒杯,一般是銀或者錫的。這種杯大多有把,而且是雙把。
古代歐洲人不會做瓷器,就到中國訂購,特意要做求帶把的茶杯,省略一個把,比如這個,乾隆時候的。
後來歐洲人自己能做瓷器了,一開始做的瓷杯還是雙把的。中國人自己用的茶杯,是碗演變來的。最早直接用大碗喝茶,明清時才變小,後來又加上托盤和蓋。有把的辦公杯,是民國才出現的。我是真的一點都不想回答這個問題,又冷門又沒人看,典型的費力不討好,要不是@草牧子謙關注了,我才懶得回答。
不過這真的是個好問題,因為網上根本搜不出來答案!!以下是我參考了部分文獻和書籍整理出來的,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指正!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科普一下器皿的相關知識,請耐心看完。
一、碗1.1 什麼是碗?碗,是人們日常用餐必需的餐具器皿,歷代的瓷碗形狀變化不大,大口深腹,高度一般為口沿直徑的二分之一,與今天的碗外形相差無幾。不斷變化的只是質料、裝飾和工藝水平。
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製品,基本形狀為大口、深腹、平底,使用於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以後隨著制瓷工藝的提高,碗的形狀、紋飾、質量都越來越高,使用分工也越來越具體,如飯碗、湯碗、茶碗、菜碗等。
1.2 碗的例子
1.2.1 葵瓣碗。
又叫「葵口碗」,出現在宋代,口沿像葵花瓣的形狀,以六瓣葵口為多。圖為青花花果紋葵口碗(明 宣德)
1.2.2 斗笠碗
因倒置後形似斗笠而得名,但細部造型在每一朝代都有變化。宋代飲茶之風盛行,當時的飲茶習慣是在茶中添入各式調料,混合碾碎後烹煮,飲時將茶汁和茶葉中的配料一道吃掉,故此時的碗為斜壁小底,挺拔秀氣,飲茶時使茶碗「易干不留渣」。斗笠碗的燒制一直延續到明清,但已經成為陳設瓷,規則很高。圖為影青刻花孩兒攀花紋斗笠碗(南宋)1.2.3 蓋碗
出現在清康熙時期,屬於茶具的一種。蓋碗有兩種式樣,一種是蓋小於碗口,扣合在碗內;一種叫「天蓋地」式,即蓋大於碗口,內有子口與碗口扣合。一般蓋碗下面還配有茶托,又稱「茶船」,可以避免注滿開水的茶碗燙手。圖為豆青地粉彩鶴鹿同春紋蓋碗(清 乾隆)二、杯2.1 什麼是杯?
瓷杯從古至今,主要功能都是飲酒和飲茶,杯的基本器形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的高度相近,底部有平底、圈足或高足。
2.2 杯的例子
2.2.1 爵杯作為一種酒器,青銅爵是商代最具代表性的器物。西周鑒於商代因酒亡國的教訓,銅爵的使用逐漸減少。一直到宋代,隨著金石學的盛行,人們才重新認識爵杯的面貌。明清時期,制瓷工匠燒制出瓷爵,將其視為高古、神聖的象徵,是祭祀大典上的重要禮器。圖為青花龍紋爵杯(明 嘉靖)
2.2.2 耳杯
又叫「羽觴」,是創製於戰國晚期的一種飲酒器,整體為橢圓形,淺腹、平底,口沿兩側有對稱的新月形耳。青花花口耳杯(明 宣德)三、歸納總結
杯是由碗演變而來的,而杯通常是有手柄的,但碗是沒有手柄的(特殊情況除外)。杯在古代盛酒的情況多於盛茶,因此中國的茶杯是沒有手柄這一說法是不嚴謹的。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或者所熟知的茶杯其實就是蓋碗,它是由碗演變而來的,自然就沒有手柄了。另外中國喝茶的器皿沒有手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茶托的存在,還有一些原因比如我們的茶壺是有手柄的。手柄的設計多是為了傾倒方便,而不是飲用方便。
至於我們為什麼大多數的杯子是沒有設置手柄,原因有三:
第一,不美觀。以蓋碗為例,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如果僅僅是一個手柄不僅沒有寓意,也不美觀。
圖為民國時期的一個蓋碗。第二,不方便。茶道中需要擺放各種道具,比如公道杯,如果每個杯子都有手柄,則放置起來不方便,會相互碰倒。另外,茶具是非常能夠體現中國文化的,每一個器皿都有自己的特定的用途和位置,相互制約而互不干擾,體現了「律」的文化內涵。既然是「律」了,重複的設計自然不會出現太多。
圖來源於網路。第三,不實用。眾所周知,大多數的茶都是需要用沸水沖泡的,如果是帶手柄的杯子,使用時往往會感受不到茶水的溫度,進而燙傷,而沒有手柄的杯子,人首先接觸到的就是茶杯,進而判斷是否可以飲用。
補充一句,茶盞是宋朝時開始流行的說法,《博雅》一書中解釋說,盞杯子。因此盞和杯子幾乎是同一個意思,盞這一字在宋朝的詩句中常被當作量詞使用,比如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在茶具的大分類中並沒有將其單獨列出來。
歐洲篇
一、茶具歷史
1.1 迷你版
歐洲第一個茶器是17世紀中葉隨茶葉從中國運來的。18世紀英國陶工開始製造陶器、瓷器和骨瓷茶具,當時命名為韋奇伍德、斯波德、伍斯特、明頓和德比的茶具非常著名。這些早期的生產者發現瓷器越大越難生產,因此英國早期茶碗無柄且細小,僅能裝兩到三湯匙茶。通常約5厘米高,直徑比高度略微大一些。
圖為日本的,找不到英國這個時期的圖,暫時用日本的代替。1.2 變大版
在17世紀50年代至18世紀50年代,茶碗變的越來越大,並被稱為「茶盤」而不是「茶杯」。茶杯的裝飾設計有時被送到中國,在中國按照要求加工,同時也有一些中國瓷器在英國的陶器製造廠裝飾。茶杯的柄是由英國甜酒奶杯改裝過來的。
中國的陶工起初沒有為茶碗配上茶托,但後來茶托開始出現並成為標準茶具的一部分。在18世紀和19世紀,茶托做得越來越深,以至於從茶杯沖入茶托中的熱茶也常被用來飲用。
圖為英國的茶杯。二、歸納總結
在茶進入英國的時候,我們解決水溫的茶托並沒有被帶過去,因此英國只好把茶碗做成調酒奶杯的形狀,設置出一個手柄來解決茶水太燙。後來茶托傳入英國的時候,英國的茶杯都已經開始帶手柄了。因此就形成現在的樣子了。
針對常見的錯誤知識的補充說明。
1、歐洲人是不是因為喜歡茶包而習慣用手柄茶杯?
回答:錯誤。茶包是1953年引入英國的,是1903年美國紐約的一個商人申請的專利,因此茶包被製作出來的時候,茶杯就已經有了,這點不成立。
2、是不是因為中國的瓷器生產工藝不能生產帶手柄的杯子?
回答:錯誤。歐洲的瓷器最早就是我們生產的,china的意思就是陶瓷。退一萬步講,茶壺就是有手柄的,茶壺能製造出來,茶杯就不能了?
還有一點也值得講,我們古代習慣用陶瓷製作日常用品,而歐洲喜歡用金屬,金屬導熱性強,肯定要弄個手柄啦。手柄的設計主要就是方便單手操作,但古代敬茶時需要雙手。說到底,還是文化的差異。讓我們先灌幾斤毒雞湯:
「暖心」之類的解釋顯得太現代了,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看完之後就可以忘記這個答案。只是因為圖中內容是偶爾在Lens雜誌的微博上看到的——就是那個天天未經同意污染我知乎首頁時間線的號,所以才夾點私貨拿出來批判一番而已。
有一點需要澄清的是,在中國古代的大多時間裡喝茶用的器皿都不小。在早期茶還沒有那麼高的地位,茶具一般是直接用酒具、食具頂替,畢竟在那個動不動就抒發感情的時代灌酒可以灌到逸興遄飛或者壯懷激烈,茶灌多了頂多讓你睡不著覺而已。既然茶具只是酒具兼職扮演的,形制自然按酒具的來,多是大而淺的碗。一是酒的溫度用不著把手,二是容量大喝起來也瀟洒,否則按那時候的酒精濃度怕不是千碗不醉。
但茶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不會導致神志不清,沉穩馥郁的香氣也讓茶可以在禮儀上取得長足發展。和平時代文化繁榮,到了唐代飲茶之風日盛,茶具也首次從酒具、食具中脫離出來,出現了專用的茶具「茶甌」,所謂的越甌便是越窯出產的茶甌。當然也有叫碗的,只是逼格太低,出現的頻率自然極低。陸羽在《茶經》里描述的茶具就有二十多種,顯然在那時茶不僅是一種飲品,而是全套修心養性的技能。
甌香茶色嫩,窗冷竹聲干。 ——岑參《 暮秋會嚴京兆後廳竹齋 》
唐代 青釉玉璧底碗 高3.8厘米 口徑16.0厘米 底徑6.5厘米 (via 中國茶葉博物館,下同)
這段時間的茶具沿襲了酒具的形制,依然是那個敞口斜壁的模樣。
宋元時期,流行的是點茶法,就是將茶磨碎成粉倒碗里,用熱水邊沖邊用特定工具攪拌出一堆茶沫,再一起喝掉,讓我們來的話一時間應該接受不了這種喝法……飲茶在民間興盛自然也衍生出了基層人民的玩法,比如說「鬥茶」,人們點茶後還要相互對比看誰的茶沫多顏色白持久時間長有沒有水痕之類。因為要攪拌鬥茶,所以茶具變得更加挺拔,口徑大、盞壁深,同時通過突出的底沿來隔熱使之可以手持。這時候想要做出耐熱的把手其實還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直到元代高嶺土開始加入瓷器原料中,才有可能做出耐高溫的硬瓷。
這段時期的茶碗被稱作茶甌或是茶盞,只是名稱上的區別,沒有形態的差異。
兔毛紫盞自相稱,清泉不必求蝦蟆。 ——梅堯臣《次韻和永以嘗新茶雜言》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高6.9厘米 口徑12.5厘米 底徑4.4厘米
到了明代,宋代那套麻煩到爆炸的泡茶方式他們實在也忍不下去了,皇帝認為過於奢靡繁複,於是下令廢棄團茶,煮茶方式簡單化,後來甚至多用最簡單的泡散茶,也就是類似於今天的方式。相對於唐宋時的精細作法,直接沖泡在茶香上可能有所欠缺,不管是事實還是心理作用,人們開始崇尚小茶壺以瀹發茶香:
茶性狹,壺過大則香不聚,容一、兩升足矣 ——張謙德《茶經》
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香味,不先不後,太早則未足,大遲則已過,的見得恰好,一瀉而盡。 ——馮可賓《芥茶箋》
壺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盡色香味之蘊。故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壺蓋宜盎不宜砒,湯力香茗,俾得團結氤氳。 ——周高起《陽羨茗壺系》
明 紫砂提梁壺 高21.0厘米 口徑9.0厘米 底徑12.6厘米
既然壺小了,茶杯自然也相應地有著縮小的傾向,否則一壺茶只夠裝一杯著實有些尷尬。
而在這段時間隨著手工業的繁榮,不同地區都繁衍出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他們都有相應的防燙解決方案。
清乾隆 礬紅三托蓋碗 高9.4厘米 口徑11.0厘米 底徑3.3厘米
一種是「三件套」,也就是茶碗、茶蓋與茶托。碗蓋有助於防塵保溫,而茶托則是防燙的主要手段。到後面人們還賦予了蓋碗「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文化概念。
清乾隆 礬紅地梅花紋碗 高5.7厘米 口徑11.3厘米 底徑4.0厘米
另一種是仿效宋朝,只用突出的底沿應付一下。
清 德化窯白釉梅花盞 高4.2厘米 口徑6.7厘米 底徑3.2厘米
在小杯中底沿也得到了應用並且還加以藝術化的處理。
清 德化窯白釉把杯 高4.3厘米 口徑7.0厘米 底徑3.5厘米
清 白玉靈芝耳帶托盞 高4.5厘米 口徑6.5厘米 底徑2.8厘米
與很多人所想的不一樣,帶把的杯其實也存在。
清 青花加金彩山水人物紋茶具一組 高4.7厘米 口徑 8.0 厘米 底徑 4.0厘米
這種就和我們今天的茶具相當接近,可以看到為了防燙為這種小杯設置了茶托。
綜上所述,明清時期的茶具其實並沒有什麼普遍的形制,而是不同材質、不同式樣的茶具百花爭鳴,而且都有一定的防燙設計。在總體縮小的杯形中,杯耳顯得不是那麼實用,更何況對於中國人喝一口就放下的飲茶方式而言,杯耳也不是什麼必須有的部件,在製作與美感上都不佔優勢的有耳杯自然無法成為主流。
但千里之外的歐洲人眉頭一皺,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1637年的某天,一艘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徐徐停靠在港口,沒有人會想到,在船上伴隨著其他亞洲舶來品一同運抵的茶葉,會成為統治整個18世紀跨國貿易的超級貨物,但在那個奇蹟年代,什麼都有可能發生。3年後,第一批商業運輸的咖啡豆也從摩卡運抵荷蘭。而在一百年前西班牙人就從美洲把當地人當作貨幣與重要飲料的可可豆帶回歐洲,塞法迪猶太人喜歡從中添加香草與糖趁熱喝,並將這種喝法推廣開來。它們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奇珍異寶通過港口上絡繹不絕的船舶源源不斷地輸入歐洲,充分地激發了歐洲人的好奇心與消費力。儘管還沒傳播到廣大中下層民眾那裡,但飲茶的熱潮已經開始萌發,茶葉貿易量逐年增長。
作為茶葉的配套商品,陶瓷迅速獲得了荷蘭商人的青睞,他們不會放過任何一絲獲取利潤的機會,而陶瓷正是絕佳的選擇。既可以取代船底的壓艙石,又不會影響茶葉風味。而且除開茶葉,陶瓷也是裝載可可、牛奶、咖啡與湯的好選擇。
他們很快就與中國的瓷窯建立了商業聯繫,每當船隻在中國的港口下錨,他們第一時間就會趕赴瓷窯預定次年的商品,為了得到他們想要的外形,往往會用鉛筆描繪出想要的樣子,後來也會用代夫特藍瓷製作的粗略模型給中國的工人看。但粗糙的模型往往不能獲得商人們想要的效果,而中國工人們也不怎麼熟悉西方商人們的要求,所以訂單不總是能夠及時完成。
深受中國影響的代夫特陶瓷,18世紀製作
1700製作的年出口用茶杯與茶托
還有一個問題,在茶葉貿易的早期,商人們帶回來的茶杯並沒有把手!顯而易見,有把手的杯子並不適合堆疊運輸,為了減少在遠洋航行中的破損率,商人們優先選擇的是可以堆疊的無把手茶具。而且這個選擇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直到18世紀商人們給中國工匠下的訂單里還能看到他們要求的是沒有把手的茶杯。但他們卻知道給可可杯和咖啡杯配上把手……似乎對於這種差異習以為常。
1758年的訂單中用鉛筆手繪的商品需求圖,可以看見無把的茶杯和有把的咖啡杯及牛奶罐
當然,特殊的設計往往意味著特殊的價格。18世紀的荷蘭市場上,同種樣式的無把茶杯和有把可可杯價格分別是6-9分和13-19分。
所以在茶葉貿易的前面一個世紀里,我們可以看到無數追逐潮流的貴族們試圖優雅地喝茶卻被燙得在心裡嗷嗷叫還必須強裝鎮定。至於你說杯子本身的防燙設計?只能說那個年代的售後服務不太好,並沒有人告訴消費者們使用方法。那時候的人們都喜歡極高的水溫以幫助融化加入的糖和牛奶,然後直接捏著杯壁喝上一口再馬上把茶杯從被燙得錕斤拷的手指上轉移到另一隻手一直舉著的茶托上。
你可能會發現他們有點託大——我是說茶托有點大,因為茶托也經常被當作是冷卻工具,他們會把茶水從杯子倒到茶托或者叫茶碟中,然後直接從茶托中喝茶。這也就是為什麼英語中會有「a dish of tea」的說法。有意思的是,這種從上層社會流出來的習慣在19世紀傳到下層社會之後,貴族們就都覺得這種行為太粗鄙而反對,因此用茶托喝茶的習慣就逐漸消失了。
當客人已經喝了足夠多的茶不想繼續喝的時候,就會把茶杯倒扣在茶托上,女主人就會心領神會地給他收拾茶具。
商業的快速發展激發了社會與產品的快速轉型,茶具也逐漸從實用品成為了展示身份與家底的工具,消費者開始不滿足於原有的設計,他們樂意於見到不同的選擇。
而促成歐洲陶瓷多樣化的萌芽已經在1707-1710年間出現。前面提到過耐高溫的杯耳需要有加入高嶺土製成的硬瓷才可以實現,而歐洲一開始並沒有這種技術。那時候有一個名為
Johann Friedrich B?ttger的鍊金術士,埋頭研究可以治癒所有疾病以及點石成金的神秘物質Goldmachertinktur,很快他的研究風聲泄漏,民眾把他視為一個厲害的鍊金術士,於是……他就被抓了。薩克斯國王奧古斯都二世因為打仗窮得叮噹響,正好需要點金石來給他創造點財政,於是大手一揮就把B?ttger給抓了回來。很顯然,神秘物質並沒有找出來,但彼時瓷器也是有利可圖的產品,於是在奧古斯都二世的要求下他被迫開始研究瓷器。在4年研究期間,他幸運地在邁森地區發現了高嶺土,並在數萬次試驗之後成功製作出了瓷器,而他的每次試驗都留下了實驗記錄為後來的研究鋪平了道路。
找到了硬瓷的秘密後,杯耳的出現也是順理成章,並且很快就受到了市場的歡迎。在這段時間歐洲的陶瓷技術在實驗的基礎上快速進步,樣式變得豐富而多變,來自中國的瓷器失去了技術優勢,樣式也要為了長途物流而做出妥協而不討喜,迅速地失去了市場競爭力。1779年東印度公司的報告中就指出,廣州越來越多陶瓷廠難逃倒閉的命運。
總結來說的話,很可能只是因為一開始喝茶方法的不同,引發了中英茶具在樣式上分道揚鑣。
參考:
Irene Maldini .《 Design history: European tea cups and saucers》
C.J.A.J?rg.《Porcelain and Dutch China Trade》
S.H.Ganse.《Chinese Export Porcelain. East to West》
吳軍.《文明之光》
以及Pater Gratia Oriental Art、Caffeine and You、Still Steeping、維基百科等網站的一些文章
之前有答案對,英國的茶器理解有誤。
早期5cm高那段,其實他們喝茶用的不是杯子,而是碟子,所以英文裡面有a dish of tea的說法。這個時候相當於我們的盞,這種感覺。寬大,便於降溫。
超大杯子,其實也不是用來喝茶的,而是沖泡,相當於壺。
進一步演化,大杯子變成喝茶的小杯子,喝茶的盞變成了下面的小碟子。
我覺得這個跟飲用方式有相當大的關係。溫度也有很高的關係。金屬的器皿,如果盛庄熱食,不帶柄沒法拿的。帶柄的都好燙。早期的茶器金屬的數量較多,尤其是超大的泡茶茶杯。
相比起來中式的應用方法,杯容量小的,應用步驟可以讓茶自然降溫的,柄可能是個不需要的物件,所以沒有演化出來。
英式的茶文化,伴隨當時的沙龍文化發展,飲茶的時候很可能是一堆貴婦親密的做一起。所以茶杯需要長時間端著,讓它變得好拿,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中式的茶文化,茶席等等,完全可以喝一點放下,柄不見得有需求。
PS,一下,為什麼中餐的碗,碗底沿明顯的高?因為中餐不好好端著碗吃,碗擱在桌子上極其不禮貌。碗燙怎麼辦?加個高沿啊~ 抬著自然不燙了。西式的餐具為什麼用起來不舒服,很大程度上是沒考慮到飲食習慣。
而像西餐的餐盤為什麼扁大沉?不這樣用刀叉是極不方便的。中餐的做的稍微深,是防止湯汁多,不好盛放。西餐的邊沿那麼大, 這樣子單獨一道上菜美觀,切的時候也不容易弄到外面。中餐許多菜一起放,沿大顯然就浪費空間。
除了審美外,使用方式也是改變性質一個非常主要的因素。
PPS,這種問題要細考才能回答的。。。我就講下我的思路。。。還跑題了。。。如果你再多看看古代的瓷器,你會發現瓷器的結構相對簡單,多是單一結構,加個把就增加了燒制難度,而古代燒制技術並不完善,失敗的話損失大啊。並且單一結構也相對比較結實。所以,一般情況就沒必要搞那麼複雜了。
越到後來技術越好,瓷器越複雜。
另外,先秦的酒杯可以做出類似把的樣子,因為金屬的製作工藝允許。我滴心太亂總是有一些空白
英國的以前沒有瓷器,杯子都是金屬的,導熱好,沒有把根本沒法裝熱的東西。所以大家就都習慣了有把的了
中國以前愛用瓷器,導熱差一些,沒有把的製作簡單攜帶方便,所以漸漸就習慣用沒有把的了。但是金屬類的各種器皿,我們還是會做帶把的帶把的,帶把的,帶把的
感覺好彆扭啊我們普遍都叫茶碗。。。。。。
如果一個杯子有三個把 請問 你要拿哪個
簡單來講在宋代飲茶一般是以鬥茶,茶百戲為主,更多的是為了「玩」,茶粉注入沸水然後快速攪拌,使之起沫,觀察沫的顏色和停留時間,或者待起沫後再做出各種圖案來觀賞。這就要求茶器必須口大,穩重。所以宋代茶盞以水吉窯的斗笠盞為主。我們現在有個成語叫「推杯換盞」,其實原意是指個人地位提升,當時盞也是代表身份的象徵。我們現在的飲茶方式是在明代以後才開始的。
而且在古代也有帶耳或者是把的杯子。用途不一樣而已。而且樓主糾結這個問題我覺著實在沒有太大的必要。。中國人不怕燙?
前面一頓百科辭典一樣的答案,文不對題。很簡單的答案搞那麼複雜………… 歐洲以前不會做瓷器,所以用金屬做杯子,沒有把的話燙手!!!中國實用具從碗開始一步步演變的,而且是瓷器,所以不燙手,沒有需求就沒有把。
飲茶習慣傳承發展來的吧? 中國古代好像都是兩隻手執杯飲茶的。英國古代喝的啥?咖啡還是麥芽汁? 好像都一個手拿杯子喝,電影上不都這麼演的么……
英式的茶文化源頭是正山小種,歐美國家通過把武夷山的正山小種傳入到皇室,成為上層貴族享受的事物,並多與奶相結合,這樣更適合他們的口感。歐美國家一般都是喝咖啡、奶為主,用的就是你所說的帶把的杯子,而中國的茶文化和禪分不開,茶古時候作為參禪的一種媒介,中國的茶主要通過蓋碗、壺來沖泡,並用品茗杯在飲用。茶諺云:「茶三酒四玩二.」品飲以二¨三人為宜,三杯如「品」字。一泡茶,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每泡茶的味道都是不同的,這裡面融入了茶禪一味的文化,需要慢慢琢磨。
謝邀。我所知道的英國當年喝茶用的茶具是從中國日本進口的,杯子是沒有把的,後來他們自己開始燒制瓷器的時候,慢慢的就給加上了把,他們覺得有把用起來更方便。
你能想像出在客棧 一個彪形大漢背著刀,小二來兩斤牛肉,一壺好茶 然後手撕著牛肉吃的大汗淋漓,轉身想喝杯茶解解膩的時候,然後捏起茶杯嘬一口茶嗎。。。
推薦閱讀:
※故宮的陶瓷館裡面的藏品是真的還是複製品??
※陶器和瓷器的區別是什麼?製作工藝有什麼差別?
※有人認識這些是什麼字嗎?【景德鎮製】
※怎樣鑒別高溫釉和低溫釉的瓷器?
※請問這是個什麼字,在瓷器上的,落款為一個花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