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ne 的目標用戶是什麼人?它的產品邏輯是什麼?

我的核心疑問是,高質量的寫作軟體到底服務於誰?

做一款高質量的寫作軟體與籠絡高質量的寫作者正相關的嗎?

為什麼追求這種正相關?

簡書和十五言似乎也都在這樣做,但感覺都不成功……


利益申報:Zine的產品設計師。

第一次被邀請回答,沒有想到就是回答一個利益強相關的問題…更沒想到在知乎上有這麼多人關心Zine,有些感動,所以想認真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其實,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我們還沒有成功嗎,我們最終設想的圖景還沒有完成,說出來會讓人恥笑的,至少會被人說「呵呵」

不過,我想講一個故事,也許從這個故事裡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在創作Zine之前,其實已經創作過一個應用了,是一款希望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繪畫樂趣的iPad應用,應用發布後不久,就被媒體報道了,搞過一次春節限免,兩天就達到了國內教育下載第一,德國第三,美國第20…把我們都給驚呆了! 從這樣一個成績看,會讓人感覺是一個不錯的產品了,因為用戶定位準確(7歲前的孩子),方向好(兒童教育),產品體驗好而且有明顯的差異化… 不過,我們在上線三個左右的時間就考慮要放棄這個方向了,因為幾個原因:這個市場總的用戶量並不大(國內100-200萬),可以想像的空間太小;App付費下載遭遇用戶不願付費的習慣,商業模式很糟糕;繪畫創作的門檻還是比較高,要創作一個可以分享的需要很大精力投入,很少人可以做到這樣,不分享就無法做到口碑傳播,而這對一個草根創業團隊就是一個致命傷,因為它會造成推廣成本太高;我們並沒有一個優秀的繪畫教育的夥伴,在繪畫教育方法上並不自信;iPad有損害兒童眼睛的可能,我們內心也會不安…總之,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可以找到1001條理由。

於是,我們果斷的決定停止這個應用的後續工作,開始尋找新方向。

新方向,自然必須要克服第一個應用存在的問題(不是說兒童教育方向不好,而是說這不適合我們這樣的團隊做,這是我們自我客觀評估的結果)。

我們那時考慮了三四種方向,最後是選中了Zine,其實做它的原因有兩方面的:一個是從自身角度講,我們自己就想擁有一個這樣的產品;另一個是從趨勢和人們需求來看,這是一個大眾用戶的方向。

我自己曾經有過兩個博客,一個新浪的,一個自己嘗試搭建的個人博客,不過都因為需要在電腦上寫作而很少更新,最後都不了了之了… 基於我個人的經驗,我是很想寫些什麼東西的,但是,在我想寫的時候,沒有紙和筆,沒有電腦,就沒有辦法寫;而有了紙和筆,有了電腦,又下筆無神了… 而現在強大的智能手機,就是隨身攜帶的強大的記錄設備,除了文字,還可以語音識別,可以拍照,錄音,錄像…等等;可以在等人的時候,在地鐵上無聊的時候,可以在突然靈感出現,或者不吐不快的時候記錄下來。

雖然現在有很多備忘錄,筆記/日記/便簽應用,但是它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排!版!不!美!】。所有都是手機系統默認字體,圖片也是擠在一坨的植入,不能設置段落樣式,就連行間距,段間距看著都不美…彷彿人們記錄文字,只是文字,只是信息,但是卻把情感給忽略和忘記了… 這對於一直喜歡看紙質書的我來說就是不能忍了。

另外一個來自我們自己的經驗是:現在使用微博/微信/知乎分享自己生活,經驗,知識,想法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方便了,但是其實是缺少一個可以在一個地方寫,多個地方發布的工具;而且,現在的應用要麼就是讓你分享,要麼就是讓你隱私,而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我們是渴望在隱私和分享有個平衡和控制的,平時可以保存孩子的照片,偶爾可以寫一些遊記和設計感悟分享給朋友…可惜,一直沒有這樣的產品。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多數的應用都丑爆了,實在沒有興趣把帶有溫度和情感的文字放在那樣的App 里…

我們有了這樣的想法,就開始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驗證,看看我們想做的這些是否從技術上是可行的。當然也在進行設計,主要是要解決如何讓人在手機上寫作和排版都非常簡單…很高興,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可以。於是我們就開工開始設計和開發了…

我們上線的時候,其實依然是很忐忑的,因為不知道它是否會被人們喜歡。沒想到一上線就被數家媒體先後報道了,雷鋒網評為當月最佳之一,最美應用和AppSolution在同一天撰文推薦,少數派評為2013最佳App之一… 而且用戶也好評如潮,在很短的時間就讓我們獲得了一大批初始的用戶,也有很多投資人主動約見…

當然,這一年的時間裡也有很多朋友和投資人質疑,說現在都是垂直細分的方向才好,我們這樣一個通用的並不好退出…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們自己的判斷,給予我們信心的是用戶。

現在,使用Zine的人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預想,目前已知的一個最小的用戶是13歲,初一學生,她用Zine寫同人小說,因為她的父母不讓她用電腦;最大的一個用戶是蔡瀾先生,他已經70多歲高壽了,他喜歡Zine的語音輸入功能,還曾諮詢我們如何使用,我也是親自去了一趟香港教他使用;還有許多媽媽付費購買了會員,把孩子的成長圖片和文字保存在這裡;還有留學英國/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的用戶記錄他們的異國生活;有前往世界各地旅遊的人記錄他們每一天的見聞;還有許多美妝美容代購的美眉使用它介紹化妝技巧與化妝品;也有很多公司的文案是用Zine寫的,通過微博/微信傳播;有知乎專欄的人用Zine寫作,在微博/微信/知乎里同步分享;有自媒體使用Zine寫作,然後把內容拷貝到微信公眾號里,排版可以美美的;還有很多人用它寫日記,有人評論說,是Zine讓他有了記日記的習慣…

這樣的普及,這麼多種用法,讓我自己也感到吃驚!

當然,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會再提供一個可以讓人們展示自我的窗口,讓大家可以以文會友。其實,Zine的名字就取自Magazine,它在歐美就是獨立出版雜誌的代名詞,我們希望讓使用Zine的用戶,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發現原汁原味的帶有溫度的有價值的內容。

故事講到這裡,實在有些長了。不過可以看出,我們製作這個App,並不是服務於高質量的創作者的,而是服務於千千萬萬的,如你如我這般,喜歡感受生活的美好,記錄它們,並且願意美美的分享給朋友們的人。至於它的產品邏輯,也可以從我們製作它的初心看出來,一款真正從用戶體驗出發的產品,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使用場景,自然會有很多人使用它,甚至去傳播它。

順便多提幾個事情,算是一個軟廣吧:

1,Zine已經支持iOS,安卓,和Web了,可以手機和電腦同步編輯;iOS最近發布了新版本,支持專欄了,可以發布自己的文章呈現給世界,還有很多個性化的主題,逼格滿滿;

2,Zine需要招募資深有經驗的編輯,市場/營銷推廣,社區運營的人,也會需要技術人員,精通伺服器Python的,iOS,Android,HTML5的朋友都歡迎來勾搭;

3: 經過一年多發展,從最初的4人到現在的8人,分布在5個城市,深圳,孝感,肇慶,鹽城,北京,已經真正的移動化辦公了,很多人之間還沒有見過面;

4: 想了解Zine背後的故事,歡迎關注微信號:Zine-la,或者微博:@Zine中國;

5:我們在一年多時間見了70多家投資機構,被一些機構拒絕過,也拒絕過一些機構,這一點,相信也是非常難得的經歷;

註:此文是用Zine寫作拷貝到知乎的。


今年在報社實習的時候,曾經採訪過Zine團隊。他們團隊人數不多,但是卻研發出了擁有一定數量的忠實粉絲的Zine,我覺得他們的定位是比較成功的,他們不像印象筆記一樣注重筆記功能,你可以理解為為「文藝青年」而設,讓他們可以製作出一張排版好看的圖片或者鏈接來發表到社交平台上。

進入互聯網時代,節奏變快,時間變得急促起來,大家都來去匆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讀書寫作早已經成為了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當然,有得必有失,科技的發展也讓讀書寫作不再局限在書桌前,Zine就是為了讓用戶利用碎片化時間寫作的App,可以是一個工具,也可以說一個寫作的環境。除了Zine,我們還橫向對比了幾款長微博寫作應用,當然大家各有千秋,喜歡可以都下載試一下。

以下是報道的內容:

創意軟體讓手機寫作絢爛如花

2014年09月17日 晶報

記者 李妍琦 實習生 王堉先

微博的出現,讓大家開始用手機進行140字的創作,形成一個「自媒體」的氛圍,每個人都是生活的記錄者。140字雖然簡潔,但也未免會讓人覺得意猶未盡,於是,長微博工具就應運而生。如何優雅地寫作然後發布在社交網路就成了一種迫切需求。

今天,就給大家掃描一下市面上現在比較火的幾款長微博軟體。科技,果真能讓寫作更加優雅哦。

「深圳製造」創下近20萬蘋果下載量

長微博工具能將超過140字的微博內容製作排版成一張圖片發布,既簡潔又方便。但是現在的長微博工具良莠不齊,顯示效果不佳,並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使用要求。

2013年11月,有一個叫做「Zine」的手機應用應運而生。而它的開發團隊就在深圳。

開發團隊核心人員萬徽介紹:這個名字來自於英文單詞雜誌 「Magazine」 的後綴,這個名字也蘊含著開發者的期望,就是讓用戶自己做出像雜誌一樣精美的文章。目前,這個應用在蘋果商城下載量已經接近20萬。

如今,一個月一次的更新,讓這個軟體還是在蘋果商城名列前茅。而Zine在這個過程中也接收到了不少廣告商的「橄欖枝」,但都被他們婉拒了。用純粹的方式來做一款適合大眾的App是他們的堅持。

最初,Zine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兒童繪畫的應用,希望能培養孩子們自由創作的興趣,但是因為繪畫比較小眾而且國內付費意願不高,於是他們把目光鎖定在了文字創作的領域。目前市面上的文字處理應用都是偏商務性質的,例如備受好評的印象筆記,還有在電腦上鮮有對手的微軟word,都顯得比較刻板和嚴肅,所以Zine的團隊把目標定位在生活分享上,給用戶一個舒適寫作的界面,還有更加便捷的分享方式。

打開Zine,你會看到一個根據ios7系統進行扁平化設計的界面,極簡的風格和流暢的動畫效果,標籤便條式的作品排列。

通過Zine ,我們能迅速地把一段文字改善得大方美觀、層次清晰、重點突出。只需要選中文字,在底下的編輯框左右滑動,就可以選擇不同段落格式、字體、顏色和大小。調整完格式之後,再插入自己喜歡的照片,這樣一篇圖文混排雜誌般的精美文章就完成了。然後,你可以選擇生成圖片或者鏈接,發布在你所在的社交平台上。

如果你嫌用手機打字太累,還可以利用語音識別功能,朗誦一首詩或者一段話,不僅能實現高精度的中英文輸入。記者試了下,非常特別的是,目前還支持粵語和四川話兩種方言。

從工具變成文化交流平台

謹汐是高三學生,平時喜歡寫些天馬行空的文章。最近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她嫻熟地打開手機,用Zine寫了起來。不久之後一篇背景為北宋的微小說就誕生了。

她在文章里寫道,「晚風吹過,門欄上的珠簾相撞發出清脆的聲音,江邊月初升,她好似從未來過,卻又深深住進我的夢裡」。不久之後,這篇叫《為夢而痴,皆為情殤》的文章配上精美的中國風圖片被發布在Zine的微信公眾平台上,引起了不少好評。像謹汐這樣的文學愛好者並不少,他們寫完文章都喜歡分享在這個平台上,大家互相交流。應用吸引了很多愛好寫作的人,他們熱衷於用文字記錄自己生活中的一點一滴。Zine讓他們有了更大的創作熱情。跟用戶之間,他們保持著很好的關係。

萬徽驕傲地告訴記者:曾經邀請過Zine團隊參加自己的婚禮,因為她的男朋友經常用Zine給她寫情書;團隊也收到過來自藏族朋友一首很長的祝福詩,稱讚他們「猶如早晨的太陽照耀在五彩的美麗石頭上」;有客戶從法國來信,說他iPhone被盜之後換了安卓手機,發現Zine沒有安卓版本,希望他們能夠儘快研發出安卓版本,他很懷念過去使用Zine的日子。

手機寫作 多種選擇

別想能插入圖片——鎚子便簽

羅永浩除了做鎚子手機,還推出了一款便簽應用叫做「鎚子便簽」。這款應用非常簡單,基本上只能處理文字。曾經有人在微博上問羅永浩「你的便簽何時加入可以插入圖片或者手寫塗鴉功能?」 羅永浩回答,「可能永遠都不會。」

但是簡單也有簡單的好處,拿來製作長微博相當不錯。鎚子便簽的UI界面風格是擬物的,背景是一塊類似木板的,淡黃色的木質紋理背景。進入應用之後,鎚子便籤條內容提示,鎚子便簽可以提供超過140字的長微博發送功能。

在界面的右上角,有個帶小飛機圖案按鈕,點擊這個按鈕就會提示,是否將便簽的內容,「發送簡訊」,「發送郵件」,「複製文字」,「發送至新浪微博」。就像將字條疊成小飛機,飛給小夥伴的經歷,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羅永浩的「情懷」。

自帶眾多精美模板——美頁

最近在 App Store 上架的美頁為我們又提供了一種長微博工具,美頁是一款支持圖文創作、美化的移動應用。既然名字叫美頁,它的賣點自然是美觀的長微博工具。在應用中自帶了不少精心設計的模板,可以讓整個長微博顯得很精美。

它流暢絲滑的無阻斷編輯模式,支持多圖文,操作簡潔、體驗一流;在最新更新的版本之中,美頁還增加了新的「惡搞」功能,用戶可以用美頁為各類場景配上搞笑圖文,在社交網路上調戲一下自己的好朋友。

製作超長圖片——長圖

長圖是一款長微博作圖工具,顧名思義它的特點就是可以幫助你製作超長圖片,讓你看起來有個超長的屏幕一樣。

當你試圖想截一個很長的文字內容發在微博上,但是它的內容特別多,一張圖裝不下怎麼辦?你可以連續截很多張,然後用長圖拼在一起。而且你不用費心去排列這些圖片,可以智能識圖片重疊的部分拼在一起,不需要你的任何操作。

長圖也可以做純文字的長微博,當作一款寫作工具使用,也可以給截圖加手機邊框等有趣的功能。雖然現在這款應用仍屬於付費應用,但是僅僅六元的價格依然是物超所值。


zine剛使用第一印象感覺非常清新、界面非常美觀(不管是手機端、pc、還是平板)特別是PC端的界面我非常喜歡。能夠讓我有這種感覺的就是有Keep啦,Keep的PC與手機一致的操作界面一樣的操作邏輯。完全的無縫切換,有木有?Zine的PC操作界面也是很棒可更換的背景、還有打字的聲音選擇、各種清新的文藝范設計是其最大的特點,讓人非常享受這種寫作的感覺。不像某國產大品牌用它的網頁版有種想做死的感覺.....

keep作為輕記錄的便簽還加入了提醒與協作功能日曆備忘都可以省啦!不過keep由於被qiang的關係需要vpn才能使用這是最蛋疼的地方。有道最為接地氣存儲空間較大,筆記本該有的功能基本上都有是非常標準的產品。之所以用有道筆記看中的是網易出品、且在大力推廣看來會是網易長期發展的方向把筆記放在這裡比較放心。印象筆記國際大牌Evernote的中國版喜歡它的安卓交互規範、支持各種文檔與表格、使用人數夠多可以很好的分享協作。唯一缺點就是免費版空間太小再就是鏈接分享有時無法訪問的問題。

重點誇下Zine界面真是無法迴避的優點非常漂亮,特別是桌面版比手機版更好看啊(比號稱完美設計的鎚子便簽好太多了——老羅又吹牛啦)!畢竟寫作還是用PC比較多,空間大小跟印象筆記一樣免費版太小(每月50M)寫寫字是夠用啦。如果是圖片控還是升級VIP會員吧! 排版與字體是Zine的主打優勢就不用贅述啦。

吐槽一下: Zine的筆記是以時間軸的形式排序沒有筆記組、筆記本的組織架構。筆記增多的話查找個人覺得是個大問題,當然可以搜索(安卓版還沒有搜索功能、ios不知道。個人不用蘋果機)標題前提是你記得這篇文章。Zine筆記安卓版的交互設計應該是照搬ios吧!個人很不喜歡這種風格不知道用安卓機的老外會怎麼想,當然有道筆記也是最近才改掉這個毛病。keep與印象筆記的安卓交互設計就做的很贊,當然Zine現在的版本也不錯,但還是希望Zine給安卓用戶設計基於安卓規範的版本就最好啦!


Zine的本質是一個長微博工具,從用戶的角度看它是一個具備簡單易用漂亮的編輯功能和雲同步功能的長微博。它解決的痛點是手機上一直缺乏一個很好用的長微博寫作工具。

Zine的目標群體是對手機上排版編輯要求很高的一群寫作者。重點是在排版編輯!所以Zine攻佔的市場是傳統地使用長微博工具的用戶群,競品也包含小米便簽和鎚子便簽。

工具型產品成功的法則:產品做到極致,最簡單,最好用。

做一款高質量的寫作軟體與籠絡高質量的寫作者正相關嗎?

答案是正相關!但是Zine現在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因為它目前還是一個單純的工具型產品,沒有內容和社區。工具型產品轉型做社區是很多產品提升用戶粘性的手段,但做成功的不多。

但簡書做到了!

簡書的本質是一個寫作社區,它是一個UGC的內容社區產品,通過良好的寫作體驗和專題建設機制,聚集籠絡寫作者創造內容,形成一個高質量的內容社區。現在苦於用戶數有限所以社區氛圍還不是很濃烈,但是我很看好簡書。


作為剛開始接觸這款軟體,我個人把他當作碎片記憶工具,看書,看雜誌遇到不錯的文字句子可以迅速的記錄下來


免費用戶只有5M確實挺尷尬的!


用過幾次,覺得還不錯。

作為不喜歡寫長篇大論的人來說,Zine確實是個很好的編輯工具,簡潔大方。由於平時時間有限,用這款編輯器很容易隨時隨地發布公眾號文章,覺得很棒。

公眾號:淺淺說說


推薦閱讀:

為什麼沒有把手機變成暖寶寶的APP?
dp 這個單位是安卓發明的么?為什麼 px=dp*(dpi/160)?
你見過哪些令你瞠目結舌的 Objective-C 代碼技巧?
APICloud是免費用的嗎?

TAG:用戶研究 | 移動開發 | 產品邏輯 | Z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