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時期的人們在生產大隊里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
當時農村的老百姓是像現在上班一樣?按時去種地,每月發津貼?隊里村裡的領導就相當於經理?每日每月每年的生活生存是怎樣的?
我們村姓李,世代在故黃河擺渡。擺渡嘛,有守法的艄公,也有當強盜的艄公。
後來黃河改道了,村民們就不得不種地了。可是,在黃泛區的蘇北平原上,哪有安心種地的環境啊,做慣了無本買賣的強盜,又怎麼安心土裡刨食呢?
於是,村裡的精壯男子們,只要體能達到一定水準,有一技之長。比如一個小伙,他能舉動磨盤又一頓能吃一斤烙餅半斤牛肉,再者他能飛身上房,或他一天能從縣城往返徐州,或者他能寫會算。他就必須當土匪。不想當土匪,那他也要進城學個賬房,當個夥計。要不然,族裡的長者,都要蹲他家門口不走。
為啥,一個村裡如果不出一個土匪,這個村就會被有土匪的村,按在地上反覆摩擦,摩擦,直至聽到魔鬼的步伐。這個村會被反覆搶到沒有任何糧食和牲畜的積累,連晚上睡覺就要去外村借地方睡覺。借地方睡覺時候,花錢還只能睡在牛棚豬圈旁邊。跟主人去借地方睡覺的狗,見著隔壁有土匪村的狗,都得搖一搖尾巴。
一旦村裡被搶,進城務工的年輕人稍微有點用,可以請縣城頭面人物出來,跟綁票的土匪說和說和,少付點錢,不至於長期吊打,可以寬限時間,不至於被撕票,但是還得籌錢贖人啊,村裡還得受窮。
所以,村裡有個牛逼閃閃的土匪是最有用的,核武器的存在。你綁了我大爺二叔,我去綁您嬸嬸大娘,這叫恐怖平衡。村裡出了牛逼哄哄的土匪,那就等於入了這個縣的安理會。不但,自己村可以稍微安心的積累財富,還可以出租空地給外面第三世界的亞非拉村民睡覺。自己躺在床上,看著院外的亞非拉村民們跟自己家的豬狗睡在一起,心裡的happiness是要爆表的。完美!
所以,長老們沒事就掂量那個孩子能吃能打,一旦覺得是當土匪的材料。就挑個良辰吉日,去堵他家門,求求您,去當個土匪吧。這孩子家一般要回絕三次,顯得自己也不想墮入此道,是應了宗族天大的面子。不多不少,三次。曹丕辭獻帝禪讓也才三次,當個土匪還整四次,太矯情了。
有了人選後,族裡就要湊錢,給這孩子認師父。認道上的師父,也是有講究的。這師父人品能力不重要,關鍵是要跟這個族裡有血親。反正是掛名,只有血親,亮刀子的時候,師兄弟才回來助威。
這孩子得娶三次,一個老婆是師父族裡的,鞏固同盟關係。一個老婆要是村里長老收的養女,這樣村裡有根,不會被妻族招安,胳膊往外拐。收養女的標準很高,不但要膚白貌美,還要聰穎持家,臨危不亂。因為,這個養女實際功能就是政委,要指揮槍,要照顧和團結全村人,要有守寡撫養遺孤的覺悟。最後一個,讓他自由戀愛。很多豪客第三個名額選的是妓女,原因無它,迎來送往,消息靈通,對生存至關重要。plus活也好。三個老婆一般不碰面,分居三處,應了狡兔三窟的道理。
孩子學成功夫了,老婆也娶了。村裡還要籌一大筆錢,給這孩子買上兵刃和座駕。在民國時候,有魄力的村,砸鍋賣鐵也要買兩把捷克快慢機。大概一二百個銀元吧。這個是眾籌。有回報的。有的村摳門,心不齊,買個漢陽造湊活湊活,也算應付場面。
我們村,就出了一個牛逼的土匪,我爺爺的堂哥。騎白馬,跨洋槍,越城門,搶賭檔。鬼子來了後,還衝著鬼子城門打了幾槍。38年,收買撿拾國軍潰兵武器,手下竟然鬧出百幾十條槍。
40年,這位豪客同時收到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招安。他跟當共產黨的表哥說,你們那裡紀律太嚴了,不讓抽大煙,我手下弟兄們受不了,惹出事,老表您臉上也不好看。於是,投了國民黨,混個連長。
好景不長,41年,他去上三民主義學習班的時候。他手下爛兵搶老百姓的黃瓜。這邊爛兵太不開眼了,竟然去搶共產黨堡壘村的黃瓜,還綁了村農會會長,共產黨員。共產黨帶著老百姓去國民黨旅部上訪,連闖三崗。旅部衛兵機槍一個長點,打死3人,傷3人。史稱,西平鄉慘案。
這下,豫皖蘇抗日根據地政府,排了一個報社採訪班,跟國民黨旅部和政府,打了半個月筆戰。國民黨自知理虧,葫蘆官判葫蘆案,花了30個大洋,買通這位豪客的警衛,夜半槍殺梟首。不知道我這位爺爺,臨死的時候,知不知道筆也是能殺人的,或者想不想起借汝頭一用的梗。
然後,我們村就又得被搶啦,又得去別的村借地方睡覺啦。
就這樣,熬了幾年,新中國成立了。土改工作隊一看,哇塞,這個村都是貧下中農,一個地主都沒有哇,鐵打的無產階級,比老區的農村都革命!相比之下,老區的那些堡壘村,都有富農了,有些富農還有錢買土地,相當地主呢!
於是,不但招工當兵各種政策傾斜,還把我們村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板。建了9年一貫制的學校,還在村裡通了電話,家家裝了電燈。周圍村的孩子們,又得跑天天往我們村跑了,不過這次是上學。
這位豪客有個孩子,我該喊他大爺,也要成年咯。村裡父老們念得這位豪客的好,他活著當土匪,是為了村裡老百姓;死了,讓村裡挨搶變窮,也是為了老百姓。於是,村裡父老聯名作保,給工作組說,這孩子的爸爸儘管是國民黨,但是他表舅可是響噹噹的共產黨啊。於是,招工去建設三線。
解放了,族裡的長者還在繼續物色小伙,一旦看誰有出息。找個良辰吉日,跑他家門口,老少爺們拜託您啦,您去入黨吧,您去當生產隊隊長吧!
(未完待續)以前的生產隊其實是工業化管理的,按時上下班。那時沒有鐘錶,都是看太陽。有早中晚班。上午和下午,中間各有一次短暫休息。基本每天8小時,有事要請假。農閑時間一般沒有早班,農忙時要加班。棒勞動力一個工是10分,婦女、弱勞動力一個工是8分等等,有計時工分和計量工分兩種。
那時候窮,沒有津貼,富裕的生產隊福利要好些。實行平均分配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例如糧食是平均分配的,每個人都一樣多。但是要拿工分抵,工分不夠的要交錢。一年兩次分配,夏季和秋季。
那時河工很多。每到冬天農閑時節,生產隊都要抽精壯勞力去河工,挖河建水庫等。生產隊給記工分,而且竭盡所能給河工勞力最好的食物。
那個時候很窮,但是比解放前要好過多了,農民都說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今天的富裕正是那時苦幹的結果。
有人喜歡拿現在的富裕對比那時的貧窮,以污衊公有制。這些都是腦%殘的思想。全世界的國家,哪個四十年前不比現在貧窮?哪個今天不比那時富裕?哪個三歲時的個頭比二十歲時的個頭高?只有伊拉克少數幾個國家四十年前比現在富裕,你們也想中國這樣?生產大隊?沒有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都在生產小隊。我從小到大到後來轉出生產隊,對大隊在哪兒基本沒印象,當然大隊部肯定是有的。記得在學校院子里和村裡的戲台前面開過幾次大隊會。生產勞動。以生產小隊為單位。大隊除了生產隊還有副業隊。日出而作。每日的勞動時間分三段間以早飯午飯。大約2、3-、3+ 小時,對應3、3、4個標準工分。小隊幹部只掙工分,沒有津貼。大隊幹部不知道。小隊幹部有 隊長會計保管各一人。會計似乎更重要,百多口人按勞分配結合按人分配,帳目不簡單(貓膩也多),一年要在社員全會上報告兩次吧。其他事務的安排好像沒啥。另外一個小隊會有兩三個記分員,不算幹部。71年冬吧大概,我們小隊的核算全會上,我聽到以下內容:1,一個工(10個工分)4毛1。
2,我家餘款27元,我伯欠款23元。會計念到這時,我娘馬上提出兩家余欠相抵,會計馬上同意了。我家餘款憑的是我爺爺在大隊林業隊看山掙的工分。
因為分配製度是按勞結合按人分配,勞力少的社員家核算下來會欠(隊里)款。干農活,掙工分,搞自留地建設。工分多的拿的多。我麻麻是北京的農村,當時一放學就要回家給我姥姥餵豬餵雞打豬草收拾自留地…因為我麻麻家工分掙得多,自留地副業搞得好,日子過得還不錯,時不時能吃上個豬蹄,豬頭肉什麼的,這些比較便宜還不要票…我爹帝在武漢的農村,他從小就身體弱不愛干農活。聽他講,生產隊有時會組織大家學習中央文件,唱樣板戲什麼的。不過當地人普通話不好,演著演著就用方言了~~我爺爺是鎮上的老師,在他老人家指導下我爸在79年以語文50多分的成績考到武漢讀大學去咯,從此遠離了農活~~後來就在某研究院里遇上了大專畢業的我麻麻了^^
可惜可嘆。那個時代的人,都還健在、現在的人就不知道此類歷史了。
其他不知道,不過你說領導像白領,我想應該不是。我爺爺做過生產大隊長,後來還當過村長。後來不當,村裡人沒人願意當,我爺爺就想叫我爸當村長,然後嚇得我爸跑去城市打工了。直到74歲還在耕作,直到身體不太好了才沒耕田。如果那時安逸如白領,誰不搶著當,誰還會耕田勞作呢?
這是一個我想強答也答不了的問題估計得去問上一代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