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簡字為什麼被廢止了?


因為之前用第一批簡化字掃盲太成功,文盲不夠用了。


最近做了個抽樣統計,統計中國、日本的一簡字造成的字位合併

我抽了普通話的ji4、日語的ki 做樣本,這兩個音節都含有大量的漢字

結果是出乎意料的:

普通話的 ji4,《康熙字典》正字字位84個,簡化後還是84,但因為「系」屬於外來的,替代了「繫」,所以可以當做85變成84

日語的 ki,《大辭林》正字58個,簡化後「畸」被「奇」合併,所以58變成57

總的來說就是,字位合併的情況極少,連2%都不到

跡、跡、蹟 這種情況屬於互為異體字,本來就只有1個字位,不算合併

拼音文,自然就是把 84個ji4 變成1個,58個ki變成1個

中國和日本的文字改革者,誤以為一簡字就是拉丁化的第一步,結果連2%都沒有

19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國、日本的土地改革如火如荼,

拼音化也好、一簡字也好,在那個告別舊勢力的年代,都是綁在一起的思潮

可是,簡化漢字 vs 拼音化 卻是兩條不同方向的道路,有一點關聯,但還是走不到一起

中國、日本在近代以前白話文學的發達,帶來了俗字的實踐,卻沒有拼音文的實踐

這使得兩國在20世紀折騰的這條拼音化理想之路,

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順理成章的將民間俗字大規模扶正罷了

傳統字位還保留了98%以上

俗字在一代人當中普及後,新舊時代的轉換完成,漢字簡化也就失去了他原來被賦予的使命


從二簡字方案本身來看,簡化毫無道理,盲目使用合併字導致了同義字過多。不僅摧毀漢字文化與美感,也增加了學習和認知的障礙。

在國內形勢方面,掃盲工作做得太好了。進一步大幅度簡化只會造成社會混亂和用字不便。大眾文化水平早已經可以熟練使用一簡字,甚至自帶簡繁轉換功能。

從國際形勢來看,隨著電腦技術發展,文字存儲進計算機系統的效率不再與書寫耗時掛鉤,依靠高效的輸入法,繁體字的錄入速度遠快於手寫簡體字。信息記錄、存儲方式的革命大大降低了對文字簡便性的要求。

從心理上講,隨著我國國力增強,民族自卑情緒開始消除,那種要求否定一切中國文化的毒瘤越來越不吃香。所謂「漢語拉丁化」已經逐步被人唾棄。所以,從根本上不再有簡化需要。


他叫 沈錦耀


以下來自維基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為「二簡字」的簡化不成功,於是廢止了這個方案,並指出了「今後對漢字的改革要持謹慎態度,使漢字形體在一個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以利社會應用」。


漢字有其自身演變規律,二簡字太過於激進,合併字太多,不美觀且易引起混亂,還造成文化斷層。譬如"蕭"、"肖";"傅"、"付"等姓氏都合一了,不是一家子都快成一家子了,一些此姓氏的知識分子人士自然不幹。漢字源於象形文字,與源於語言的表音文字根子不同,拉丁化會喪失太多文化(如韓國、越南),過度簡化也是。同時,改革開放和計算機時代的到來革了簡化的命。現在只有恢復部分繁體的可能,如恢復部分"後"字的使用避免和"後"的混亂;"魏徵"等名字為表尊敬重新刊印為"魏徵"。當然完全恢復繁體字也是不現實的。因為使用習慣已經改變。過去強有力的激進改革方案只能在過去有可能了。


書寫系統與政治關係密切。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的語言多用西里爾字母拼寫。外蒙古的書寫系統也是西里爾字母。秦始皇是一位強勢的皇帝,所以能統一漢字。如果當時主推二簡的領導人十分強勢,矢志不移,一定要推廣,那很可能現在大家就在用二簡。不合邏輯的東西太多了。


因為政治原因。二簡本身只是一簡的升級版,所有的簡化方法都是一簡就有的,比如同音合併,一簡也有,比如難看的草書楷化,一簡也有,並不是二簡字方案本身不如一簡字,只是因為政治上的原因而廢除了。


簡化字和漢語拼音都是為了漢語拼音化產生的。拼音化的動力和需求都減小了,自然二簡字的推廣擱置了下來。


意義內涵都簡化了,而且有好多字簡化了太多看起來太彆扭,其它的字都上下左右飽滿,就它缺一筆,部首都能當字了,你說奇葩不奇葩?


推薦閱讀:

台灣為什麼沒有簡化漢字?
為什麼內地人看得懂繁體字,港澳台人士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
簡體字與繁體字哪個識別更難?
大陸學生誤買了繁體字的書籍該怎麼辦?

TAG:簡繁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