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青銅器究竟是什麼顏色的?
現在 看博物館裡的青銅器,表面大都是銅綠覆蓋。但在商周時期青銅器大都是貴族採用的,象徵著權力和地位,這麼重要的物件應該是保持潔凈不生鏽的吧?並且鼎一類的器具是要用來裝食物的,如果有銅綠的話會影響口味甚至導致中毒。如此想來青銅器在古代應該是沒有銅綠的,是青銅本身的香檳色。但另一方面,很多青銅器有錯金裝飾,如果沒有銅綠,黃金和青銅的顏色相近,裝飾效果應該會很差,照這個思路,在古代,青銅器表面應該是常有銅綠的。
古代青銅器表面究竟是不是常有銅綠?考古學界對此有沒有說法?
1,青銅器的顏色是金黃色的。
2,古代擺放著的不會讓它們出現綠銹,那是有害銹,會破壞腐蝕青銅器。主人懶那沒辦法……
你說的錯金問題,其實顏色差異還是很大的。而且一般都錯金銀一起做,給你看個沒有銹的:青銅器之所以叫「青銅」,是因為青銅氧化後的顏色是青灰色(或青綠色),並不是一開始就發青。
今人管青銅器叫青銅,但古人卻稱之為「吉金」,因為許多青銅器剛做出來的時候,都是美麗閃耀的金黃色。漢以前的文獻中所說的「金」,往往也指的都是青銅。當然,根據銅、錫比例的不同,青銅也會有銀白色、淡黃色的。
為了防止青銅被氧化,古人確實會做一些防氧化措施,而且水平之高,非今人所能想像。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一把千年不銹的劍——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春秋晚期,越王勾踐劍被鑄造出來。
20世紀中葉,湖北江陵馬山楚墓考古發掘現場,這把劍重見天日。2500年間,越王勾踐劍奇蹟般地沒有任何腐蝕,依舊是2500年前金光閃爍、亮澤如新的模樣。剛出土時,還有人拿這把劍做了一個實驗:劍鋒划過,一疊紙一分為二,鋒利程度可想而知。
感謝我們老祖宗高超的鑄造和防腐技藝。
======
PS:關於青銅原本的顏色,果殼有人曾做過實驗,戳這裡==&> [定性試驗]熔煉青銅
現代人仿製青銅器的過程,視頻最後也提到,剛制出的青銅器是黃色青銅器的手工製造視頻
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曾侯乙墓編鐘……想像一下這些青銅器當年金光閃耀的模樣吧,何等氣勢恢宏!
另外,越王勾踐劍近期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上一次在帝都展出是15年前!),感興趣的帝都小夥伴可以去圍觀一下實物。親眼時的震撼,絕非照片能比。=V=大多數答主答非所問
青銅的顏色太多了,不知道你具體指哪種用途的青銅器
青銅中錫占的分量增多,光澤就會從青銅色轉為赤黃色、橙黃色、淡黃色。錫佔到30-40%,青銅就會變為灰白色。《考工記》規定「鐘鼎之齊」錫佔14.29%,為了使它能呈現橙黃色較美觀,同時也為了能敲出美妙的聲音。《考工記》規定「鑒燧之齊」錫佔50%,是因為銅鏡需要白色光澤。
不同成分比例的銅錫合金的顏色、性能是不同的,自然用途不同。合金的顏色隨成分比例不同,從類似黃金的金黃色到古銅色至泛白。根據考工記記載,用於鑄造鐘鼎的銅錫合金銅錫比例為六比一。在這種銅錫比例下,鐘鼎用途的青銅器顏色應該接近古銅色,和金黃色還是有比較大差距的,錯金紋飾可以看出顏色區別。
《考工記·築氏》攻金之工,築氏執下齊,治氏執上齊,鳧氏為聲,氏為量,段氏為鏄器,桃氏為刃。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1.青銅初始的顏色是金黃色的,高純度的青銅在剛製作出來的時候,接近18K金的顏色。2.之所以被稱為青銅是因為後期發掘出來的顏色而這樣定義3.在使用青銅器的時代,青銅的顏色最接近黃金,是實力的象徵,無論是祭祀、日用還是裝飾,這些行為都是非富即貴的人才能使用的。4.接第三點,古代青銅器是有專人養護的,所以那那些時候,青銅器上是不會出現銅綠的。
2002年信陽市長台關戰國楚墓出土的銅扁壺中保存的銅餐具,可能是因為環境封閉,也可能是因為配方不同,還保持著金光閃閃的本來面目。這些盤碗一個個摞在一起裝在旁邊的「青銅」扁壺內。
金色。
曾經以為青銅初始顏色就是綠色,直到某日陽光下看到鏽蝕的皮殼下透出些許金色。
附圖為一枚3000年前古埃及青銅製ANKH護身符,未鏽蝕前的原始顏色見於圖中紅色箭頭所標出的部位。
不用多解釋,青銅器在古代就是金。所以青銅器初始的顏色是金色的。
推薦閱讀:
※青銅器原本是黃色的?
※青銅器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商代青銅器上的人臉為什麼不像漢人而像其他少數民族?
※秦始皇的十二個銅人長大概長什麼樣子?會不會只是傳說?
※為什麼上古中國把一個吃飯傢伙鼎,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