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兒童的行為表現與其性別不符,家長是否應該給予一定引導或嘗試糾正?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從零開始的性教育,更多「性教育」「兒童教育」討論歡迎關注。
在「孩子的性別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的?它對孩子的發展有何利弊?」的問題下看到很多老師就性別刻板印象的利弊分享的觀點。如果兒童的行為表現與其性別不符呢?比如一個男孩兒喜歡粉色,喜歡和女孩子在一起玩,喜歡做一些「女性化」的手勢……家長是否應重視?是否要給予一定的引導或糾正?
討論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家長對小孩在性別認同上有怎樣的期許?如果我們回顧社會學的一些跨文化研究,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在研究非洲不同部落文化對族群的性別和個性認同影響上,發現當社會文化認同偏向於傳統社會的「男性」氣質,那麼整個族群的性格特點也會偏向「男性」;如果文化認同偏向於「女性」氣質,則族群性格特點偏向女性;如果文化認同大致中立,則族群特點是中立略偏「女性」的。(資料來源待補充)所以,在不同的文化當中,個體的個性塑造可以很不同。可以理解為同一種植物,根據修剪方式的不同,可以長出很不一樣的形態。(棉花為例,天然狀態下棉花在熱帶地區栽培可長到6米高,一般為1到2米。但棉花種植的農民會對棉花枝葉仔細修剪,讓它維持在矮小灌木的形態。)故過去處於較為傳統的文化裡面,男女的社會認同差異明顯。而當社會文化對於多樣性的包容上升了以後,男女之間的社會認同界限則變得模糊。這其實是一個種樹的過程。還是以棉花為例。對於棉花而言,身處於什麼樣的環境、照料者的抉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形態和生存狀態。當然棉花本身也有其自己的天性。是否完全按照其天性生長俱是最好的?這可不一定。比方說身處在農田的棉花,要是往高了長,免不了是要被砍倒的。哪怕放在自然界,這棵樹的生長也並非肆無忌憚。重要的是樹與環境之間要達成平衡。
- 重要的是傾聽和澄清。不要預設立場、不要先入為主,要搞清楚孩子的表達意味著什麼。比方說男孩子喜歡粉紅色,先要搞清楚理由。有可能粉紅色是媽媽特別喜歡的顏色,孩子看見粉紅色會想起媽媽;也有可能粉紅色的布丁是他最喜歡的口味;還有可能粉紅色是他最要好朋友喜歡的顏色......想要了解孩子的世界,就不能怕麻煩。
- 和小孩探討感受。首先我們要聆聽小孩的感受。他可能會說,當他用蘭花指說清宮戲台詞的時候,大人們扭曲的眉頭讓他覺得很好玩;他覺得和女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很舒服,因為比起運動他更喜歡玩一些安靜的遊戲;他覺得粉紅色看起來很暖......接著,我們可以和小孩探討與分享我們、以及他人的感受。比方說,幼兒園的朋友們怎麼看你的喜好,他們喜歡你這樣么?通過討論和分享,讓孩子自己感受和體驗當他作為一個個體身處於環境中身邊人們對他的態度和反饋,讓他學會做出選擇和取捨。
- 最後和小孩討論做法。當自己的期望和他人的反應不能達成一致的時候,衝突就來了。有的衝突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法,比方說喜歡聽的音樂和大家不同,可以選擇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聽。有的衝突是比較難搞的,比方說,小孩想要穿裙子。在討論過對裙子的看法和感受之後,可能會面臨「想要穿裙子」和「會被人嘲笑」的衝突。這時候「取捨」之間會變得很不容易。當這種時候出現,不妨想想上面種樹的例子。
我相信只要是用心參與到孩子成長的父母,最終都能夠收穫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尋找「答案」的征途,多半是困難與感動共存的吧。而「答案」通常就在這征途之中。
P.S: 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千萬不要害怕遲疑和迷惑。那些讓家長感到掙扎的,將是這個社會所掙扎的,也會是小孩內心掙扎的。家長往往沒辦法給孩子指點出一條百分百適合、正確又光明的道路,但卻能夠教會孩子如何選擇和走好自己的路。(2014-10-17續)
謝邀!
手機簡答一下我的看法。個人覺得父母不需要去擔心或者過多干預。先觀察孩子,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認真地去觀察現實中孩子原本的樣子,而是直接跳進我們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內,開啟評價模式「男孩怎麼可以穿粉色?」「女孩怎麼可以不穿裙子?」。叫停一下我們社會化過程中習得的這些對性別的評價。請仔細地觀察一下孩子他們本來的樣子。而不單單用「男孩」女孩」來區分,簡單地歸類之後開始打磨孩子變作該標籤下的他她他。 每一個孩子都有TA最初的樣子。粉色、藍色這些顏色本身有性別之分嗎?(法語、西語里有性別辭彙,語音本身也是我們社會化過程的產物) 翹蘭花指,說話細聲細語,聽起來似乎都帶著性別的標籤。不知道大家觀察過沒,在我們嬰兒時期和遲暮之年,光從你的臉看去,性別特徵非常地模糊。家長在面對孩子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多花點時間和耐心去了解你的孩子,並且 「看見他們」。當然孩子如果出現了困惑,家長可以和孩子探討一下,表現出來與其性別不同的行為對於他們意味著什麼?多聆聽,有時候需要幫助他們去理解,性別不僅僅是靠外在的幾個姿勢,一些顏色喜好就會改變。嗯,尊重孩子本來的樣子,愛他們原來的樣子!這是一個關於性別角色的問題。說到性別,有三層。第一層次就是生理層面的性別,非男即女,這是由生理決定的。第二層次是社會性別,即社會對性別的期許,對男性希望充滿陽剛之氣,對女孩子希望溫柔賢淑。第三層次是心理性別,即我們的性別角色。性別角色可以分為男性化,和女性化,結合自身的生理性別,就會形成,男男,男女,女女,女男。當然性別角色與生理性別相互一致時,就會順利發展,而不一致時就會出現,生理男,而性別角色木,通俗講偽娘。另外一種就是生理女而性別角色男,即我們所說的女漢子。問題在於生理角色與性別角色衝突,會一定影響社會功能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取決於家庭的開放程度,周圍的接納度還有個人的人格特徵。
性別角色社會化是一個過程,由開始的完全不了解,到開始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性別的社會要求,對異性的好奇,逐步形成對性別的統一認識。所以不建議盲目的進行干預。如果只是孩子的好奇,興趣點會轉移到其他地方,如果在此時關注,反而會對孩子的行為形成一種關注,導致孩子行為得到強化。建議是觀察一段時間,不用刻意取干擾,可以在非主題時段,強化生理性別的社會要求,讓孩子自己意識到。我說說親身經歷吧,希望不要被摺疊。
小時候我爸常年出差在外,所以我是我媽一手帶大的。可能是她害怕我因為總和父親不怎麼接觸而沒有明確的男性榜樣吧,所以從記事起她就幫我樹立了一整套的男人世界觀。比如從一年級起獨自步行三公里上下學,下雨怎麼辦,淋著唄,找個地方避雨,雨啥時候停啥時候再往回走,二年級差點上學路上被人販子拐走。。
生病不準喊疼,喊疼肯定挨打,最誇張的是有一次我感冒,她騎自行車帶我去醫院,我騎在后座,兩腿不老實,然後左腳後跟被夾進了輻條里,當時我一聲沒吭,到醫院她去存自行車的時候我低頭把襪子退了,腳後跟一塊連著皮的肉就那麼掉了下來。。。我在昏死過去之前貌似看到了白色的腳筋。。。醒過來就是哭天搶地的被按著縫針,到現在左腳後跟還有很長的一道疤,那年我六歲。。
現在我快三十了,有次在家庭聚會上講起了這個段子,我媳婦瞪大雙眼表示完全不信,我媽呢,則慈祥的眯著眼睛笑說那你還記得有次我打你打折了兩根竹杠嘛。。對,不是竹竿,是竹杠。
在我媽良心發現的時候她會問我,我打你這麼狠,你恨媽么?我真不恨,一點不恨,我特別地感謝她,在她持續數十年一直到我上高一才收手的漫長的責罵和毆打中,我學會了一個男人應該有的堅強和擔當,這麼些年不管是去外地念書,還是出國留學,還是回來工作,我很少有真正慌亂和迷茫的時候,因為我知道,如果事情不盡如人意,那只是因為我不夠努力罷了,抱怨有用么,再抱怨的話,啪!!!
有時候我也在想,老媽其實不算聰明,這些也不是她有意為之,真正的原因是她很崇拜我的老爸,所有的原則其實都因她心中的他而起。我爸呢,雖然平時真不怎麼顧家,但在我心裡他永遠唯一的偶像。十年前突遇車禍肋骨斷了幾根,自己在醫院躺了一個月,期間沒給家裡任何人說,只是每天不停的給我媽發簡訊濃情蜜意,最後連小金庫都全交代了出來。。。我媽實在覺得蹊蹺才逼問我爸的朋友們,然後你們也能想像,反正他倆有時候真的很肉麻,哈哈。
扯了這麼多其實想說,性別的認知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翹翹蘭花指什麼的都是小事,如果你讓他內心認同自己是一個男子漢的話,這些東西他會自我糾正的。不翹蘭花指的,也不一定是男人。作為一個從4歲就喜歡女裝直到現在的資深偽娘,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必須且只能引導。嘗試糾正哪怕只是提一提,都會起反效果。越早引導效果越好,要不然到了初高中就只能呵呵了。不匿名我就是逗比~( ̄▽ ̄~)(~ ̄▽ ̄)~
反對模糊一切性別特質傾向的回答。
性彆氣質的存在有其生理基礎。一定程度的性彆氣質要求有助於社會和諧有序,男女各司其職互幫互助地運轉。
為什麼娘炮比女漢子更偏貶義?
1。社會習慣性把很多負面性格劃分為女性性格。
男人娘是具有負面性格,女漢子則是具有了所謂男性的優秀品質。個人覺得這不合理,屬於性別歧視。2。那如果沒有如上的性別歧視,娘和女漢子就會一樣了么?
不見得。人類的本能使人嚮往性激素充足的健康個體,一個人性別反串會讓人本能地覺得「不健康」。人的性取向決定了一個人會偏愛某種性別特徵,同性戀也一樣。
總不能讓一個性取向為男性的人,在審美上喜歡一個外表看上去女性化的人吧,他不因為違和感而混亂就不錯了。娘,往往指一個男性外表氣質的異性化,女漢子,一般指性格獨立自主,所謂女漢子多數看起來仍然是萌妹子。外形的反串違和感更高,更不被接納,畢竟絕大多數人並不喜歡違和感。當一個女生自己修燈泡換飲用水時,她的外在形象和生理特徵違和感並不強。你要是換一個肌肉如同施瓦辛格的真·女漢子,那她的接受度不見得比娘高。你要是說一個女漢子長得像男人,說她有鬍子了之類,她也會不高興。3。性格上的原因。
男女生理上的確存在差異,普通男性的肌肉量和體能都普遍在女性之上。按照性別分工在日常生活中更有助於高效地完成任務,避免高成本的試錯。
很多時候男性不承擔責任,女性無法勝任。就比如遇到歹徒要搏鬥,男生撒手不管女生難以自保,更別提保護別人了。重體力勞動面前,這時候讓男同事多幫忙,比一味地平等分擔更快。這時候,男人的娘是不承擔本應該他可以承擔的責任,女漢子則是能做到超出性別標準線的指標,所以一個是弱化,一個是強化,接納度自然也不同。所以我的觀點是,誠然,很多性彆氣質的要求都太誇張了,毫無根據。
但性別要求和氣質不全都是錯誤的。一個在關鍵時刻對女性置身危險或者女生拎不動重物,無動於衷的男性,是否符合當今社會幫助弱者的理念?
一個成年女性,和小孩子爭搶資源是否不能被大眾差評?
個體差異是否遠大於性別差異?
已經有數據研究,普通男女,男性的體能大約是女性的1.3~2倍左右。尊重個體差異是指,如果這個人表現出也擅長做B的能力,那麼他就可以去做。應該尊重例外的存在,而不是泛平等化的,強行推翻數據上更普適大眾的規律。鼓勵擅長做A的人去做A,如果他做不好B,那麼學會揚長避短並不是錯誤。性別分工合不合理,就看它存不存在生理差異。存在的,鼓勵發揮各自優勢,不鼓勵不發揮優勢不幫助他人實屬正常。不存在生理差異的,還用性別說事就是耍流氓。「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我只想我的孩子懂得,有時候不一定要符合大眾預期。我想他知道,爸爸總會在他身邊支持他。」
【德國父親穿裙子以支持愛穿女裝的兒子】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當德國人皮克爾特5歲的兒子開始穿裙子和女裝時,他經常遭到同學和陌生人 的嘲諷,皮克爾特決定聲援兒子也開始穿裙子。皮克爾特稱,自己的決定使兒子有了選擇的信心。—————————————————
—————————————————心理性別和生理性別是可能出現差異的,大多是先天性的而後天基本無法糾正,並且這並不在心理疾病範疇。因為很重要所以說兩遍。不在心理疾病範疇。所以貼了這條一下就想起來了的新聞,其實是所有理論的總結。
顏色與服飾的偏好其實不一定與性別有關,大多情況只是與時代主流思想相悖而已。這個世界很大,無論以什麼樣的姿態,都可以活得很漂亮。不妨嘗試和孩子討論討論,聽聽他們的想法,說不定孩子只是秀氣了一些呢?這也無傷大雅吶。但說不定孩子的心理性別確實是女性,這個時候,尊重與理解就顯得越發重要了。
也許重中之重的是——無論得出什麼結論,都要告訴他們,媽媽(爸爸)永遠在你身後,不要怕。談這個問題前想先談談自己,因為與我有關。我是一個男生,但和普通人們眼中認為的男生有一些區別,我是一個溫柔的男生。具體來說,屬於心思細膩,情感豐富。有人會說這樣的男生娘,我承認,專業地說是男生帶有女性氣質。但我並不認為男生富有女生方面的一些氣質不好,重要的一點是你不能讓女性氣質蓋過你原來的男兒本色。我自始覺得自己對於身份認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有時還是會做出與自身性別不符的行為表現,這是為什麼呢。
對於為何會產生這樣的舉動,認為應該與自身童年的生活和經歷有關。我小時候與母親的關係非常親密,與父親的關係略顯生疏。加之父母送我去寄宿制學校讀書,與父母接觸時間有限。人是變得獨立了,但也有被欺負,膽怯害怕的時候。這時候往往不知道怎麼辦,顯得很被動。所以我覺得父母的引導是需要且必要的,這對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品性的形成有直接作用。
曾在書上看到過,在6歲前,孩子都是偏女性化的,如在爸爸去哪兒里我們常會覺得男孩比女孩可愛。但之後孩子的性別意識會覺醒,男孩會刻意地做出與女孩不同的行為表現。我覺得這時候父親的作用對於男生來說特別重要,因為在他們眼裡父親是英雄是榜樣。男生通過與父親互動中完成了對自己的性別定位。我感覺自己當時就是缺少了父親對自己的引導使得女性化氣質比較明顯,所以中學開始我會刻意地多與父親交流,直到現在,有了較好的補救效果。
所以對於上面的問題,我是這樣想的。如果是兒童早期異常的行為無需過分擔心,但也要注意。如果是比較大的兒童有與自身行為相異的表現,那就該立刻出手,積極引導,嘗試糾正。需要指出的是,父母的引導應積極含蓄,不宜直接指出孩子行為的異常。這方面涉及到許多技巧,比如傾聽,鼓勵等等,就需要父母自身去探索,因人而異了。將自己對性別的刻板印象灌輸給孩子的好處是便於他融入社會群體,降低他與別人交流,以及獲得他人認可的成本。
將自己對性別的刻板印象灌輸給孩子的壞處是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空間,所謂「男孩應該做什麼」「女孩應該做什麼」總是伴隨著「男孩不能做什麼」「女孩不能做什麼」而來的。進一步便產生了「男生文科不如女生」「女生理科差一點很正常」之類的性別歧視。簡單來說,性別的刻板印象會限制孩子自我發展的可能性。
當你去阻止或希望你的孩子做什麼的時候,務必考慮清楚「孩子這樣做是否有壞處?」「是否有好處?」以此來判斷自己是否值得干涉孩子的行為。(諸如」粉色「和」女性化手勢「本身就是很主觀的認知,為其貼上性別標籤毫無意義,要知道在古代,翹蘭花指是男人的專利,是他們顯示男子氣概的標誌。)
最後,要知道最終獲得世界認可的並非你是否「作為男生做了男生應該做的事」或」作為女生做了女生應該做的事「,而是你是否做了」能夠成就你自己的事「,這件」事「是無關性別的。記得看過一個搞笑的視頻。爸爸看到兒子整天抱著一堆芭比娃娃玩,覺得有點擔心兒子的性取向發展,於是買了一堆肌肉大兵玩具,沒想到兒子完全不感興趣,老爹更加擔心。畫面一變,20年後。兒子變成了整天摟著一堆長得像芭比娃娃一樣的美女玩。而老爹卻去找大兵們玩了。。
看過一點關於心理學的書。談論到刻板印象。人們認為男的穿裙子難以接受,女的抽煙難以接受什麼的。都是認為去定的。但是自然並沒有要求這麼一點。很久之前看的了。大致的意思是順其自然,只要總的趨勢是好的。就可以。
借著這個問題我再次想要普及一下
性別二元論已經不合時宜了!
性別二元論已經不合時宜了!性別二元論已經不合時宜了!性別二元論已經不合時宜了!性的四種屬性
生理性別, 又稱生物性別: 就是染色體xx, 還是xy心理性別, 又稱性別認同: 就是你覺得自己是男的還是女的,性取向: 異性戀, 同性戀, 雙性戀, 無性戀, 泛性戀...外在表現: 陰柔, 陽剛,這4個屬性的各種排列組合造就了今天的你.
應該有2*2*n*2種不同的表現, (甚至更多, 如果每個屬性有多個選項的話)但是很多人覺得, 只有2, 一旦有第三個就是錯的.別人這樣要求你, 你也這樣要求別人. 非得硬生生塞到僅有的兩個盒子里去.舉個例子
生理性別, 男心理性別, 女,性取向: 同性戀.外在表現: 陰柔這個人, 我們從外面看過去, 會發現他是一個很陰柔的男人, 後來他和女人結婚了.
很多人就開始各種猜測了, "娘炮怎麼和女人結婚了呢, 不是同性戀嗎?"如果你仔細看, 他生理是男性, 但是內在是一個女同性戀, 所以喜歡女人, 和女人結婚.這樣的男人不叫直男.理想狀態下, 這4個都不應該需要改變,
而且, 貌似能改的只有 "外在表現", 也就是陰柔還是陽剛, 但我又覺得沒有必要改.但是考慮到目前的現實: 做自己很多時候意味著被排擠.可以多做引導, 不要強迫, 雖然我不贊成做引導,很矛盾.這個社會上很多人管的太寬了.容不下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卻看不見自己那麼奇葩.不妨嘗試和孩子討論討論,聽聽他們的想法,說不定孩子只是秀氣了一些呢?這也無傷大雅吶。
我只知道順其自然不一定是最好的。完全看家長想讓自己的孩子成長成什麼樣子,會自然而然的往家長自己期望的方向引導。
沒必要過分干預,隨著孩子年紀增長可以引導什麼是私人的選擇,什麼時候要適當的融入環境。還有怎麼看性別傾向,能看明白嗎?舉個例子,我鄰居小時候特別娘,喜歡紗巾,喜歡化妝,天天和女孩兒一起玩,現在是武警,也是異性戀,小時候沒人干預他,家裡不會因為他的表現發火,他反而是從小就很尊重愛護女生,長大了職業也很漢子啊。
我只是很好奇你們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糾正。
真不是那麼在意你們的預期是什麼。只是你們的糾正是把他懲罰一通,比如打一通,你在努力,讓他對於某個特性建立一種威懾恐懼心理嗎?
假設你真的把它戒掉了,他以後見到誰抱著那個特性的時候,心裡湧出的種種躁動,多半也會把他懲罰一通吧。你看社會歧視就這麼來了。
如果見到異性有他被懲罰至放棄的那個特性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嫉忿,是扭曲的欣快,還是意圖控制凌辱?在心靈深處翻騰的是什麼呢?
還是激化出某種夙願一樣的感情,與記憶,與現實的強烈衝突,然後在與這個意願糾纏中度過一天一天?
這從任何意義上都那麼不安定那。首先要先看判定標準在哪裡,到了什麼度才算偏離。
必須即時矯正,兒童的這種性別無差異的現象稱為「性角色畸形」,是指男女性別的錯位混淆,大約到3歲時,兒童的性別角色已形成。如果小男孩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與周圍女孩一樣的人,在打扮、表情、舉止上努力模仿女性,即成為女性化男孩,反之,如果小女孩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與周圍男孩一樣的人,在打扮、表情、舉止上努力模仿男性,即成為男性化女孩,上述兩者均稱為性角色畸形。
主要形成原因在於1.父母無視孩子的性特徵。 這些父母常無視孩子的性別解剖特徵,按自己的心愿來妝扮孩子。並且有些家長甚至男孩當女孩來養,女孩當男孩養,潛意識告訴孩子我父母喜歡這種性別,而我不是,所以我要變成父母喜歡的樣子, 於是就產生對異性的過分模仿,或渴望自己成為異性角色的一種心理傾向。然後 在一系列強化中,增強了自己的意志,以後就不容易改變了。2.明性片缺失
孩子在3歲以後就已經擁有性意識,如果這時父母不注意性別教育,就會使孩子的性角色發生變化。家長應培養兒童從小對自己性別進行正確辨別。關鍵是父母應從小對孩子進行性別啟蒙教育。科學不必羞於啟齒,也無須神神秘秘。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目的——使女孩擁有氣質,男孩擁有氣概。3.父母缺少「性角色」榜樣。
在3-4歲以後應多接觸父親等男性榜樣,如果此時得不到應有的男性榜樣,性心理發育可受到挫折,導致性別認同混亂。教育學上的觀點是假如行為過分異性化就要及時糾正,請注意,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天生如此,而是教育過程中的誤導。環境造成的不良行為就應當去矯正讓爸爸多帶他。在一些行為上,演示給孩子看,或是刻意讓孩子看到並跟孩子分享為什麼要這麼做的道理。
作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自由的成長,那就別干預,適當鼓勵。
不過要是我兒子相當女孩子,T.T老子揍他也得給揍回男孩子…我希望他成為人群中5%的人,但不希望他的性向成為5%的人。儘管我認識很多出色聰明的GLBT,但是他們獲得幸福的道路實在是太難太艱辛。我希望我的孩子幸福,那麼幸福的人一定是平凡的大多數。作為一個從小玩芭比又玩遙控坦克、生理性別為妹子的人前來回答。
首先要告訴大家粉色在二戰時期是屬於男孩的顏色。如同專屬顏色一樣,很可能許多非生理性的所謂性別差異都是後天由社會構建的。
有一種說法是,偉人都是中性的。這個中性,意思大概是說,偉人具備了社會所構建的男人和女人的雙方優勢,如大家所認為的男人的勇敢堅強,又具備女人的富有同情心情感細膩。同時拋棄了兩者的負面社會屬性,如男性的暴力衝動女性的婆婆媽媽。
但有沒有想過,如果本身兩者的界限就不存在呢?現在出現這麼多的女漢子,證明女孩也可以勇敢堅強,社會應該正視這一點,而不應該簡簡單單給她們冠上漢子的稱呼了事。同時,最近越來越受歡迎的暖男也意味著,培養男孩的細膩溫柔不僅不會讓他們變娘,反而可能會更受女孩歡迎。
總之我的建議是,性別觀念要與時俱進,要富有想像力。如果非要塑造一個框架把小孩往裡塞,為何不換個更大更好的框子呢?取兩者優點,棄兩者缺點即可。這樣男孩能更好感受生命和情感的美好,而女孩能夠比過去更好施展自己的能力,還有類似無數好處,就不一一論述。覺得小說里的ABO劃分就很有意思,額~請忽略A見到O見到就發情的這一設定。
推薦閱讀:
※向自己身邊的人澄清謠言有錯嗎?
※你認識的女性做過哪些部分人認為女性做不到的事?
※為什麼總想逃離一個地方?
※為什麼傳銷影響這麼深?
※我的一個女生朋友總喜歡曬與美女閨蜜的合照,如何善意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