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國貿上班是怎樣的體驗?

既然都有了在陸家嘴的金融機構中上班是一種什麼體驗?和在香港中環上班是怎樣的一種體驗?了,就加一個北京國貿吧。


三環內上班我可能會過敏


謝邀……我不在。


辦了餓了么會員,兩個星期就把會員費掙回來了。


早上的國貿橋,正在進行一場戰爭。

從燕郊遠道而來的跋涉族和地鐵10號線及1號線下車的通古斯人,在國貿橋下進行每天早晚都要演習的遭遇戰。

紅燈亮時,整個戰場靜極了,早上八九點鐘的陽光,穿過招商局大樓的拐角,斜射到橋下的路面,泛起一片誘人的金黃。斑馬線上的人們劍拔弩張,在準備著五分鐘之後的當面肉搏。

黃燈亮了,幾輛探子車搖搖擺擺的晃過去,兩邊戰場里的人們收拾表情,準備以最快的速度佔領對方的陣地。

綠燈亮起,跋涉族中的長腿人打頭陣,他們衝鋒在前,表情堅毅——從燕郊河邊帶來的土腥味,宣誓著這古老戰鬥民族的英勇無畏,他們打敗了燕郊本地三十萬勁敵,戰勝通州路上一小時的狙擊,突破大望路的生死防守,歷盡艱辛才來到國貿橋下。在這萬眾矚目的大會戰時刻,誰也不甘落後。

通古斯人豈能甘拜下風?他們甩開長發,擼起袖子,看向國貿三期時的眼神怒中帶喜——明眼人一看便知,國貿遲早是他們的地盤。萬達,通州有了;地鐵,通州有了;大學,通州有了。國貿?還會遠嗎!

小B是個女孩,她一身紅衣,夾雜在這黑白相間的通古斯與跋涉族大戰之中,恬淡安靜。她帶著耳機,聽著法語香頌,心裡想著晚上去哪個小劇場看文藝電影,板鞋下的影子慢慢拉長,與周邊光影交錯的遭遇戰,互不相融。

國貿近在咫尺,她的心卻在遠方。

經歷了漫長的高架城鐵,站在窗口被太陽曬得已經睜不大的單眼皮,偶爾泛一點慵懶的光。

相對於辦公室里冰冷的笑,和乾冷的招呼,她更喜歡沿途無節制的陽光,這陽光雖然因為泛濫而顯得廉價,但卻比330米高的國貿樓里透過玻璃看到的世界真實。

手機的日程表裡,記錄著小B每天真實的生活。把時間細分到10分鐘,從踏入辦公室的一刻起,開啟表演模式——作為少女的那個她隱身,作為職業人的另一個自己跳出來,時刻帶著專業的笑,和似乎永遠不會疲倦的神情。

好累!每天下班擠上地鐵,她都想變成一個拉環,隨意吊在車廂里,隨著巷道里的風擺動。

在這條地下宮殿中,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奴隸,為了不知何方的目的地,辛苦地把自己扭成一個個拉環,各種顏色,各種形狀,扭曲的擁擠在遠離國貿的各路地鐵上。

日復一日,每天如此。


公司不同,工作性質不同,感受就不一樣。

本人中東小石油公司財務,國貿一座。平時九點半上班,中午十二點半吃飯,吃到兩點,回公司繼續上班,五點半下班。

以前一直想在國貿上班,後來分別去了東方廣場和金融街。現在這家公司招聘的時候看到辦公室在國貿,毫不猶豫的投了簡歷,剛面試的時候覺得國貿比起金融街和東方廣場都要更職業化,覺得這是一個商務的集中地,到處都是手裡端著星巴克,講著英語,談著千萬級的合同的職業人士。被招進公司以後,因為工作的關係,看著大家的報銷單子,今天這個住五星級酒店,明天那個商務艙飛倫敦,覺得,擦,這tm才是工作。以前出差兩個人擠如家還覺得美得不行了真tm是愚蠢的想法。

如今在國貿工作了四年有餘,才發現,其實上面寫的都是浮雲。有如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話:看上去光鮮亮麗,其實都是在討生活。說的沒錯。

早晨,如果不開車,坐地鐵到公司。好在公司彈性工作,所以不需要準點打卡,可以避開高峰。

如果開車,停到京倫飯店邊上的野車場,20一天,國貿地上地下車庫停不起。

中午,跟同事一起在附近的小蒼蠅館找飯吃,樓下的餐廳偶爾去吃,天天吃還是算了。雖然公司一天給30塊錢吃飯,但是,樓下高大上的館子還是不能常去。

晚上,不加班就下班回家,加班就不知道幾點。倒是在國貿打車幾乎都比較方便,這邊空駛的出租比較多,特別是回通州的,會更容易一些。

公司辦公環境只能說一般,原來很好,因為裁員,變小了很多,相應的,辦公環境就差了。但是我們的茶水間還是不錯的,超市裡的各種小零食基本都可以找到,飲料也有不下十種的選擇。

當然這裡也不乏土豪公司,3-5個員工租了個300-400平的房子,每周換鮮花,茶水間物品豐富。

雖然公司土豪,不代表對員工土豪,所以你看到的這些都是浮雲,只有自己拿到手的,才是真金白銀。這裡工作的,有一個月2000的阿姨,也有一個月6,7萬的白領,甭管國貿在怎麼光鮮亮麗,你每月到手的工資才能說明你的價值,才能看你能討到一個什麼樣的生活。其實它的光鮮亮麗跟我是沒一毛錢關係的。

20塊錢停一天的黑車場現在也沒了一個。


覺得星巴克的三明治是最便宜的午餐。


每個月都可以把5塊錢的地鐵票坐到2塊5


貧富差距嚴重比對,當前社會矛盾的濃縮。職業裝逼者和碧池的集中地。


剛回國,第一份工作就去了國貿三期,一家500強外企。去面試的時候就被國貿里的氣場震懾住了,大家都西裝革履,精緻妝容,到處飄散著香味,因為本身也是個小海歸,所以並沒有覺得 大家都在說英文有什麼特別的,可能都是工作需求。

應屆生工資不高,有時候還穿著學生時期的羽絨服,背著個小書包,上電梯的時候,能感受到 其他妝容精緻的小姐姐們身上的氣場,不太好意思抬頭。後來慢慢地,工作時間長了,也學會了化妝,自信了很多,但是還需要磨練。

看到樓上說 有一個月賺6萬7萬,好生羨慕,同在國貿一個樓,和大家的差別還是好大。可能還是因為剛工作,沒有什麼經驗吧。

館子太貴,中午偶爾會自己帶飯,或者去樓下的Ole超市買盒飯吃,公司也沒有午餐補助,這一點比較傷。

總的來講,在國貿上班,可能工資大家都不同,但是大家都努力工作討生活。同事關係還是蠻融洽,工作起來很舒適,也可以遇到不同的人,開拓視野,有更多的機會,所以在國貿工作體驗還是挺棒的。


十塊的茶葉蛋,三十塊的煎餅果子和四十八塊的西紅柿雞蛋打滷麵,哦對了不含服務費。


之前去面試,穿的隨意了一點。

前台問我:您是來檢測的嗎?

╮(︶﹏︶)╭


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是人性爾虞我詐和陰謀鋪展的競爭,工資和消費正比上升。樓下讓你感覺最實惠的飲品是星巴克,沒有點輕奢裝備都不好意思與同事展開購物探討,合租公交和六環的比比皆是,為了漲薪升職留在外企和500強努力加班單身人士都在這裡,休假不出個國都不好意思曬朋友圈。但好福利和高壓力帶來的是你視野的開闊,生活娛樂愛好的更新,和對更廣闊世界的苛求,如果你沒有好出身,好學校,你會受到很多的刺激和激勵,對比各類海歸高學歷好學校優家世的同事,你就會希望自己起碼能讓下一代不再在起跑線上倒下


十一年前第一份工作在財富中心。後來和人合夥創業,在萬通中心租了個小寫字間。在國貿待了七年。再後來撤到朝陽路,去的就少了。以前最大問題是吃飯和通勤。我開車上班,停車如果停地下一天照十小時算得60,橋底下露天停車場當年是400包月。吃飯最開始去富爾地下,難吃至極,無法堅持。通常真得就是賽百味、711。偶爾和同事聚餐去個小王府。那時候吃的真差。現在一天伙食費抵過去五個工作日午餐毫不誇張。

當年還在世貿天階那個已倒閉的加州健身辦了四年卡,認識了一些牛人和傻X。如今不在國貿上班,但是每個月還要去好幾次,主要約人談事情。周末也經常選擇泡在國貿里。我認識的國貿粉絲里有一位五十多的地產商,他每天一睜眼就往國貿跑,一待就是一天,三餐都在五星級酒店裡解決,事兒事兒地動不動喊人陪他吃飯。

如今國貿商城北區開了,我也更樂意去了。目前已經把除了福樓畢斯羅和日料之外的店吃遍了。國貿商城裡只買過iPhone和LV。其他衣服鞋子我現在都去郊區的奧特萊斯。在國貿花那錢太不值。整個區域的網紅店大部分都去過。如果國貿的定義拓展到日壇和大望路,那就更有的說了。

整體感覺國貿上班還是挺振奮的。這裡是中國少有的真正意義上的商務區,做的也都是Real deal。

我很建議年輕人到國貿上班,對你一生的品位和職業追求、人際關係都會有益處的。


剛到北京的小上班族 公司不在國貿 在三元橋。狠下心來租一個公司附近可以走路上班的小屋子。不用每天擠地鐵 可以很晚起床 確實很舒服


其實都一樣,還得根據你賺的工資多少才能做出對比吧,就像有的人叫生活著,有的人只能叫活著。


卧槽

難道大家就不會多走幾步,去招商局樓下吃個便宜點的午飯嗎


公司剛入住國貿我就離職啦,沒辦法回答。

去國貿溜達過,直觀感受就是那裡沒有快餐店啊,當時想吃個麵條來著,找了半天才在國貿大酒店對過的商場里找到一家麵館,一碗面50塊錢,還是女生的量,還是算了吧。

我好想去普華永道上班!


在國貿上班也就是人多、美女多、消費多。


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公司下個月入駐國貿,想想在國貿上班人山人海的就發愁~~~


在國貿上班每天換乘很崩潰的好嘛

如果不吃外賣,國貿三對面一個韓國麵包店都要排隊的好嘛


推薦閱讀:

北京有沒有線下的讀書會、讀書沙龍?
我一直想知道,天安門升旗是每天都像電視里放的那樣儀仗隊踢著正步出來,很莊嚴,很有儀式感的進行嗎?
如何評價大學裡的「北京學派」和「衡水學派」?
如果讓耿彥波任北京市長,會發生什麼?
長期居住北京五年以上後去曼谷定居是什麼感受?

TAG:北京 | 北京生活 | 北京國貿大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