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留學圈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可以分不同城市(堪培拉,布里斯班,悉尼,墨爾本、etc.),大學,本碩博中的不同人群討論
參考問題:
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ANU) 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在墨爾本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在悉尼大學 ( University of Sydney ) 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新南威爾士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在蒙納士 (Monash) 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就讀是怎樣的一番體驗?
每學期前三周都覺得自己能征服世界,第四周開始覺得整個世界都背棄了自己。
與房租斗,與作業斗,與空虛寂寞斗,與永遠相伴的蜘蛛蟑螂斗。
但是……這樣一個每個夜晚抬起頭就能看到星空的地方……總能給我多一條多留下一會兒的理由。
(x, y).謝謝 @玄方 邀請。
放到word里一數。。。我已經寫了一萬字了嗎!!!
即使你出了國跟著旅行團逛遍了國外的購物點,你也很難想像留學這種長期生活在國外是一種怎樣的經歷。而澳洲留學和美國英國或者其它國家留學有什麼不同?要說明這一點,我必須先介紹澳洲,這個南半球的奇特國家。
語言
在國外感覺和國內最直觀的區別就是語言的不同。你可以說建築風格不同,但是只要建築上面的廣告牌子寫的是中文,路牌是中文,走在路人的行人你隨便拉過來一個就可以講中文,那是一種極大的安全感。在一個英文國家,走在路上是英文,隨便拉過來一個要說excuse me,這對剛剛從國內過來一輩子靠講中文活著的同學來說是一個心理上的坎,而澳洲的英文則相當於在坎上加了一個坎。出國前我們有好萊塢電影,變形金剛4,x戰警之類的,有美劇,有生活大爆炸,就算你已經熟悉了聽英語,甚至已經偶爾可以在看美劇的時候不看下面那行雙語字幕上的中文部分,來了澳洲之後你會發現這裡的英語和你在國內聽到的完全不一樣,甚至和你雅思考試中聽到的都不一樣。澳洲的英語是一種比較村炮的存在,比如說上個月我有一個同學飛過來開會,剛到機場就被澳式英語震驚了。在他找尋出口的時候,找尋那個「exit」字眼時,他看到了這樣一個牌子
他事後對我說:媽蛋啊!原來英語可以這麼直接!這麼簡單粗暴!
進了旅館,掏出證件交了錢,最後拿到房卡,他優雅地對前台說:thank you.
前台更加優雅地回了一句「No worries」
他又被這高端的用法驚呆了。
事實證明,no worries作為一句極其標準的澳洲英語,已經被收入wikipedia:
No worries
其中第一句就已經表明了它純正的血統:
No worries is an Australian English and New Zealand English
expression
又因為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屬於一丘之貉(你會發現連國旗都一樣),所以,在異國他鄉(比如遙遠的美國),兩個陌生人見面打招呼,如果你懷疑對方的口音來自澳洲,只要你亮出純正的澳式口音「no worries」,你們就可以搞基了。
No worries這種詞的用處大概分為以下幾類:
--Thank you. --No worries.(相當於you"re welcome)
--I"m sorry. --No worries.(相當於that"s alright.)
--Can I make a reservation for two people
at 7 o"clock tonight? --No worries. (相當於sure)
澳式英語,其村炮的特點,還體現在打招呼上面。如果你看過電影The Truman Show(楚門的世界),其中有一句很著名的台詞是:
澳洲人會覺得,你們美國人真蠢,因為在我們澳洲,一句話就可以把這三句概括起來了,我們會說:
Good day!
還有著名的sorry的用法。當你想和陌生人說話時,你不說excuse me,而是說:sorry。或者說I"m sorry. 比如:sorry, do you know where
is the train station?
當對方說一句話你沒聽清時,你不說pardon? 而是說:sorry?
當你前面有人擋住路,你想讓他讓一讓時,你不說excuse me。你說:I"m sorry.
如果說美音是充滿了自由和民主的優越感,標準英音充滿了高貴與優雅,英國地方口音充滿了詼諧與性感,那麼一口澳洲英語帶給你的,是無窮無盡的村炮感。
當然,至少這世界還有一些地方能讓操著一口澳音的人感到欣慰,比如新加坡馬來西亞之類,說什麼都在句尾加個「啦」。OK lar~ sorry lar~ good night lar~
地理
作為南半球夾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中間唯一一塊大型陸地,澳洲可以算是一個禁閉島。南半球有很多和北半球直觀上不一樣的東西。比如說,一般在國內的人的意識中,「國外」兩個字意味著時差和黑白顛倒。澳洲則不。我們是東10區,只比中國快兩個小時,中國正午12點的時候我們是下午2點,所以基本沒有時差。但是我們的季節和中國完全相反。中國夏天的時候我們是冬天。正午的時候,太陽是在北面。住房子的時候,窗戶朝北才是向陽面。當然這邊的房子不太講究這個,好多房間都是朝東朝西的。在澳洲,越往南則越冷,因為更加靠近南極。獨特的地理條件讓澳洲有了很多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見不到的奇葩東西。比如說袋鼠
我同學說她開車去中部的鄉村,高大的袋鼠直接從車頂上跳過去了。。。
考拉
悉尼有個考拉公園,可以近距離和考拉合影(不然大部分時間它們是在樹上的,實物只有)
鴨嘴獸
黑天鵝
17世紀,在無知的北半球人民(尤其是英國)心中,天鵝只有白色的。黑天鵝這個詞代表著一種想像出來的生物,一種奇幻,一種沒人見過也不存在的東西。直到1697年,黑天鵝在西澳被發現,整個世界(也就是整個北半球)都震驚了,原來神奇的東西竟然真的存在。2001年,一位經濟學家把「黑天鵝理論」抽象成了一個概念,用來描述那些本以為沒有的,卻被發現大量存在的現象。
紅背蜘蛛
這是一種和著名的劇毒蜘蛛「黑寡婦」有著近親關係的蜘蛛,也是劇毒,棲居澳洲。事實上澳洲還有很多劇毒的蠍子和蛇。而且在澳洲,有毒的蛇的品種多於沒毒的蛇。
咦這個我認識!這個全世界都有!
沒錯,小強同學遍布全世界,之所以把它拿出來說是因為它在澳洲的普遍性。澳洲的小強基本上每個都有大拇指那麼大,棕色,晚上在室外基本走十米就能看見一隻。像我這種強迫症,看見了是一定要踩死的。但是友(you)好(bing)的澳洲人民可以對他們視而不見。
同時,也有很多北半球有而澳洲沒有的東西。比如著名的屎克螂故事。一開始澳洲的羊兒在草原上沒有天敵,肆意撒歡,糞蛋拉得到處都是,已經成災了。於是澳洲人民引進了屎克螂。但是屎克螂在這裡也沒有天敵,又有獨天得厚的食物——大糞,很快屎克螂就成災了。所以現在澳洲海關對於外來動植物的檢查極為嚴格。澳洲是沒有狂犬病的。想要把外面的狗帶到澳洲境內是極其麻煩的事情。其他發達國家還好,如果是中國的狗,這隻狗要在香港住滿6個月以上,在這6個月期間接受無數檢測,檢測結果送到歐洲的實驗室化驗,直到徹底證明無害之後才允許進入澳洲,入境之後也要隔離30天來觀察,最後才能到你手裡。同樣,每次下飛機入境澳洲,所填的申報表裡面,動物製品(包括吃的),淡水區泥土(比如鞋底),植物種子什麼的,全都要申報。澳洲海關算是世界上最嚴格的海關之一了。
作為全球國土面積第6大國家,(中國第四哦 List of countries and dependencies by area) 澳洲的人口只有2000萬,還沒一個北京多呢。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大陸部分除去首都地區以外只有7個州,不像美國分成了50個州。其中有700萬人口在悉尼。所以在其它地區(我還真沒怎麼去過。。。)人煙是相當稀少的。稀少到什麼程度呢?澳洲的北領地州,面積比東三省加起來還大,人口只有20萬。相當於北京的天通苑一個住宅區的人口。。。當然那個地區人煙稀少大部分是澳洲土著,但是星空是很美的。
這是我從一個微博上的攝影師那裡找到的圖。
南澳則以葡萄酒出名。澳大利亞是著名的新世界葡萄酒生產國家之一,而澳大利亞最好的葡萄酒,都在南澳。澳洲的葡萄酒以shiraz這個葡萄品種最為出名。但是住在悉尼,一般南澳的酒稍貴一些,我們都買當地的葡萄酒。
昆士蘭州有兩個著名的景點。
這是黃金海岸
那個金色的沙灘全長有30公里。
這也是黃金海岸。可以看到圖面左上方是大海,是太平洋,右邊則是陸地上的水,多半是度假村,水上樂園什麼的。這裡還有華納兄弟的一個攝影基地,電影《黑暗騎士》就是在這裡拍的。
昆士蘭第二大景點:大堡礁。是沿著海岸線的一長串的淺海礁石。
西澳以礦產出名。礦產佔了西澳的經濟收入90%。礦產也是整個澳大利亞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還有一大經濟來源就是。。。每年忽悠著無數中國學生過來的教育產業。
總體說來,作為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澳洲的觀光景點都是以自然風光為主,不像歐洲隨便走到哪都是幾百年的歷史。在google map上面可以看到整片整片的國家森林公園,周末開著房車或者suv帶著一家去camping也是澳洲人民的主要活動之一。車裡面會帶著非常專業的帳篷。說起帳篷,你印象中的帳篷可能是這樣
這就太小兒科了,這邊專業camping的帳篷是這樣的:
裡面配上睡袋,還有野炊的設備,在沒水沒電的地方過上好幾天。
澳洲和紐西蘭是世界上時間最快的地方,尤其是紐西蘭,東12區的時區,再往東走一段就穿越了日經線,回到了昨天。紐西蘭也和澳洲一樣,以風景出名,電影指環王的拍攝地。
文化
說文化之前要先說一下澳洲的人口組成。這裡主要人口是白人。黑人比較少,走在街人很少能見到黑人。但是亞洲人和中東人都不少。用頭巾包著頭的穆斯林女人很常見。
但是大部分人是這麼包的:
不像電視里看到的中東國家那樣只露一雙眼睛:
她們是非常不怕熱的,即使是夏天30多度,照樣長袖長褲包頭。
像美國一樣,澳洲也是一塊被發現的大陸,沒有歷史,只有土著,是一個移民國家。但是和美國不一樣的是美國有強大的文化輸出,美國有世界上最大的IT公司,有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基地好萊塢,有無數美劇,有價值觀輸出,有政治輸出,有軍事輸出,澳洲基本上什麼都沒有。澳洲人民看的是美劇,比如《權力的遊戲》,電影也是美國的電影,音樂也是美國或英國的音樂。基本上來說澳洲沒有什麼文化,只有風景。
迪士尼樂園這裡也沒有,昆士蘭有兩個小遊樂場。
對了,澳洲人民的平均智商在全世界屬於比較低的……而中國是最高的幾個國家之一。
至於時尚,澳洲的時尚水平……舉幾個例子就足夠說明了:悉尼至今沒有HM。2011年開了第一家zara,全城人民瘋搶三天,排隊把店門口圍個水泄不通。2012年開的topshop,也成為了全城熱點之一。悉尼至今也沒有uniqlo。不過墨爾本倒是有hm和uniqlo。悉尼甚至連銳步的專賣店都沒有。銳步鞋倒是有賣的,和其他運動鞋混在一起。
說到服裝不得不說前幾年火遍全中國的ugg。沒錯澳洲就是原產國。但是在中國火起來的ugg實際上是一個美國的牌子。其商標是這樣的:
在澳洲,ugg統稱一類鞋,並不特指某個牌子,有無數澳洲生產的
ugg,價錢是美國牌子的一半。商標各異:
賣點就是made in australia。而那個美國的牌子,你可以在鞋上面看到,是made in china的。。。
不過確實美國的牌子的ugg穿上版型更好看一些。
但是……這種鞋澳洲人是不穿的,只有中國人才穿。大部分賣ugg鞋的店裡招的店員也是中國人,因為只有中國人才買……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羊皮製品,比如這種毯子
還有羊毛被,綿羊油,熏衣草熊等等。這些東西全都在回國禮品店裡面賣,因為普通澳洲人是不買的,只有中國人買了往中國帶。熏衣草熊原產地是在澳洲的一個島上,叫塔斯馬尼亞,由於訂單數量巨大,已經不接受網購,只能現場去島上買。但是悉尼的所有回國禮品店裡面都有一排熏衣草熊,真假不明……
澳洲另外的一大特產就是奶粉和保健品。自從香港奶粉禁止大陸人買之後,澳洲又成了新的奶粉天堂。
除了這些中國人文化之外,還有典型的鬼佬文化。(沒錯,在澳洲,我們把白人叫做鬼佬,據我所知美國和英國的中國人都不是這麼叫的)。
悉尼每年3月都會舉辦一個盛大的遊行,叫同性戀大遊行。在一條寬敞的還比較長的大路上面,把交通封掉,一輛輛禮車裁著穿著各異的人緩緩駛過。說是同性戀遊行,實際上包括了同性
戀,雙性戀,變性人這些邊緣群體。
還有更典型的基督教。好多在澳洲生孩子的中國人,即使自己不信教,也要早早排隊(沒錯送小孩上好的小學是要從出生就開始排隊的)把小孩送到教會學校去。因為教會學校的教育質量更好。我剛來的時候經常在學校裡面遇到傳教的人。他們十分熱情,最主要的是他們有著比賣安利的更為強大的自信和狂熱,一旦粘上你就休想脫身,除非你真的拉下臉皮。我一開始不會拒絕,被一個加拿大人(是個白人,會說幾句中文)要了電話,之後就經常打電話給我說要給我上課,還教我怎麼祈禱。不過說實話除了這股賣安利的狂熱勁頭,他們還是很友善的。他們聽說我要搬家會主動要求來幫忙。但是作為一名無神論者,我實在無法接受。後來沒有再接他的電話,幾次之後也就不找我了。
中國留學生
說了一大圈,終於說到中國留學生。
在澳洲的中國留學生普遍家庭條件還不錯,也有比較有錢的,但是不像美國和英國有那麼多炫酷的紅三代之類的頂級階層。窮學生呢,大部分都去了美國,因為美國會給這些家裡沒什麼錢但是願意好好學習的人助學金,而澳洲比較窮,一分錢不給,除了phd。但是如果你想讀phd,美國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就業機會,也一樣給錢,當然首選是美國了。因此,來澳洲的,基本都是自費的學生,所以家裡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在這邊的中國留學生以研究生最多。澳洲招收研究生的門檻是比較低的,基本隨便一所學校就能申請過來讀個一年半就能拿到學位,也不用寫論文。其次就是本科生,phd比較少,高中生也不多。專業主要以工程類engineering和商科commerce(美國叫做business)為主,商科更以會計accounting為主。因為會計是一個可移民的專業,又比較水。雖然畢業後基本上找不到工作,大部分去了留學中介當顧問或者地產銷售(簡稱售樓小姐)。
除了工程和商科,其它個別專業也有中國人,比如護理類nursing,這也是個移民專業,還有教育類,礦業(也算是工程的一種),這些就業機會比較好,但是都比較難讀,對語言要求高,礦業則專業要求很高。就業機會更好的比較說醫學,獸醫,牙醫,就基本沒見到中國人讀了。而既難讀又不好就業的,比如文科專業裡面,是看不到勤勞勇敢的亞洲人民的影子的。
總的來說,讀phd的是家庭條件一般的;讀master的比較雜,人太多;讀undergraduate的家庭條件稍好一些,畢竟四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儘管學費收的比美國低,可是我們生活費高啊!悉尼的生活費秒殺紐約幾條街好嗎!而讀高中的,基本都是家庭比較好的了。但是澳洲移民局規定高中留學生必須和監護人住在一起,如果有親戚在這邊最好,如果沒有,將由學校指定寄宿家庭。
上了大學之後,就可以從寄宿家庭搬出來了。學校的宿舍一般比外面自己租房子要貴1.5-2倍以上。所以住學校的一般都比較有錢。外面的房子呢,澳洲的房租是按周算錢的,這在其它國家幾乎沒見過。悉尼房價之高,基本上全世界只有東京可以相比。比如說我們學校不在市中心,周邊房價差不多是5000rmb一個月,這只是一個房間而已,可能是三室一廳其中的一間。到了市中心,一個單人間一個月大概是8000rmb。在我們學校旁邊,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一整套租的話,一個月大概是13000rmb。
房租是很高,但是設施沒見好。在美國,冬天家裡必備取暖,外面大雪紛飛,室內永遠在25度以上。而在澳洲,租來的房子99%是沒有空調的,沒有暖氣,沒有任何取暖設施。冬天室外10度以下,室內也好不到哪裡去。怎麼辦呢?自己開電取暖?對不起,房東不同意。自己交電費?一個月至少1000rmb以上。那怎麼辦?凍著吧。不過當然也有不在乎的人。我上次租房子時遇到一個澳洲本地的房東,她跟我吐槽美國學生,說冬天有一天她來到房子里,發現美國學生把取暖器開到最大,開著窗戶,穿著短袖,對她說:what a beautiful day! 她的臉抽搐了一下,對我說:Americans have no
fucking idea of environment saving!
對了,除了沒有取暖之外,澳洲的網路,不說全世界,至少中國美國英國歐洲這幾個地區比起來是最差的。差到什麼程度呢?我們的網是按月限流量的。澳洲最大的網路公司Telstra一個月200GB流量的網要500多rmb。對於愛下載的中國人來說,你這是逗我呢吧!更何況我們是五六個人同住一間房!下載速度好的資源可以達到2-3MB/s。但是達到這個速度是很心慌的,因為流量用完了之後,你就要忍受256kb的撥號帶寬了。另一家網路公司TPG提供了無限流量的套餐,也是500rmb一個月,但是最大下載速度只能達到800kb/s。。。
坑爹啊!
不來澳洲你體會不到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精髓啊!
澳洲的中國人數量之多,就拿我們學校周邊來舉例吧。假如你住在學校旁邊,你其實一句英語也不用說,華人超市,華人飯店,華人理髮店,連鬼佬開的店聘的也是華人……總之你可以過得很好。如果你學的是理工科,不需要presentation,不需要小組討論(小組討論也沒問題,中國同學這麼多,聚一起就好了),你基本都不需要說英語上學。只要你會說簡單的日常買東西用語,會用英語答考題,作業嘛找中國同學一起做,你可以活得很好。所以中國人都願意和中國人湊在一起,最小化英語使用,怎麼方便怎麼活。
這裡的課分為三種形式:lecture, tutorial, lab。
lecture就是講師講一些比較高大上,形而上的東西,講師我們這裡叫lecturer,如果你在課上想叫老師,你要叫sir(美國人是不管是不是教授一律喊professor)。
tutorial就是tutor(美國叫teaching assistant,中國叫助教)講一些比較接地氣的東西,講師不願意講的臟活累活之類的,具體怎麼做題之類的。
lab就是實驗課,一般只有工科才有,比如電子工程的lab就是去實驗室接電路板,編程類的lab就是去機房寫代碼。文科類的沒有lab但是會有seminar,也是由tutor來主持進行討論發言。
在不上課的時候,一群中國人湊在一起一般都做什麼呢?基本活動如下:
研究做飯,朋友圈發做飯圖。(美國朋友們你們是不是感覺很親切!!!)
一起三國殺。(美國朋友們……)
到海邊BBQ。也就是買一點肉類,到海邊的公共燒烤設施去一起烤了吃,這就是中國人的主要社交形式之一。(和鬼佬的用party來社交相對)(不過澳洲的鬼佬也不像美國人那麼喜歡party。美國人簡直活著就是為了party,各種兄弟會就是為了party存在,而澳洲沒有兄弟會,也沒有那麼多party)
一起出去唱KTV。ktv大部分是韓國人開的,裡面也有相當數量的中國歌曲。
一起進城吃飯。
各大商場關門比較早,一般只有星期四開到9點,其餘時間都是5點-6點之間就關掉了。周末開的時間更加壓縮。所以一到了晚上,街上就沒什麼人了。
說到吃飯,悉尼的美食主要有:
中國餐館,簡直太齊全了,四川菜廣東菜北方菜新疆菜上海菜,以及東西南亞那一圈的馬來西亞菜印尼菜泰國菜(泰國菜很受鬼佬歡迎),還有韓國菜,日本菜比較少主要以壽司店為主。此外還有義大利菜,法國菜(太高大上了沒吃過。。。),巴西烤肉,墨西哥卷。以及耳熟能詳的麥當勞kfc,burger king在澳洲換了個馬甲叫做hungry jacks,還有澳洲本地的雞肉漢堡店oporto。
澳洲的本土菜系叫做modern australian。其中包括:牛排,三文魚排,生蚝,烤雞排……沒什麼特別的東西。(早就說了澳洲是個沒有什麼文化的地方了……)
除了上學和業餘時間閑扯之外,相當一部分中國留學生會選擇打工。
澳洲的法定工資要比美國和英國都高一些(因為消費也高啊)。但是,注意,是法定工資!如果你去華人店幹活,你就別指望能拿到法定工資了。。。法定工資是15澳元一小時,華人店一般只給10塊。但是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沒有選擇的餘地。
假如你是女生,假如你英語很好,最重要的,假如你特別幸運,你可以進入本地企業,比如kfc和麥當勞,還有澳洲最大的連鎖超市coles(對了,澳洲沒有沃爾瑪這種東西)。麥記我不了解,在kfc和coles,20歲的人的工資有一小時20-22元左右。不過kfc和麥都不招20歲的人了,他們更偏向於16歲的高中生,因為16歲的人的法定工資比20歲低很多,大概15左右。
最差的是華人飯店,當服務員或者廚房幫廚,洗盤子切菜什麼的,活是最累的,工時是最長的,工資是最低的,有的甚至只給8元。而且每當一個飯店門口貼出中文字條招人之後,會有一群人來留電話,黑心的飯店呢就會一個個打電話來試工,每個試兩天(沒有工資的),試一圈一個月就過去了。
比飯店好一些的是奶茶店,壽司店,咖啡店,麵包店。大部分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如果你沒有經驗,你基本是找不到工作的。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不用天天處理吃的喝的之類的,比如便利店,小超市,或者賣服裝的,賣手機的,修手機的,賣手機殼的,賣ugg的。如果你有車,你也可以找到pizza外送的工作,或者在論壇上帖廣告幫人搬家,機場接送。工資再高一些的比如洗車,樓面清潔工作(有商業店面的每日固定清潔,一般在夜裡或清晨,也有住房清潔,一般是租房要退房的時候)但是清潔極其累,看著沾滿各種污漬的馬桶你就……還有一些技術門檻更高的,比如按摩店(這裡在商場裡面有很多按摩店,純粹按摩的,當然也有很多帶有不正規服務的按摩的,具體我也不了解……)肉廠切肉,搬運工(學生一般很少做這個,吃不消)。但是除了按摩和清潔,別的再高也高不過17塊。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打工的人並不多,也許只佔一半左右。不打工的人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嫌累的,嫌找工作難的,反正家裡也供得起。另一類的手裡錢太多了何必去打工的。
如果你是女生,找輕鬆的工作比男的要容易很多,比如銷售類的,比如按摩類的……,當然,還有一個最最賺錢的職業……當別人一小時拿8塊累死累活的在飯店吐血時,你可以輕鬆地躺在床上,不必吐血,但是要吞吐別的東西……
這個職業到底有多賺錢呢?水比較深,所以也不一定。在外面正規的店裡面,一小時的服務可以拿到100元或者再高一些。最近微信上也有一些組織,每天出現在附近的人裡面,要價比鬼佬開的店高很多,你如果加入了這些組織,可以一小時拿到200左右。當然如果你自己出來單做,可以一小時拿到350以上。關鍵是看你有沒有客戶源,能不能宣傳開。而這一行,又沒法宣傳,畢竟下了班之後,還是要做人的。
那麼做這行的人到底多不多呢?反正據我看到的不少。想一想,別人一小時8塊,你一小時350,換算成rmb也就是別人一小時45rmb,你一小時2000rmb。
媽蛋寫到這裡我開始考慮到底要不要匿名了。
總的來說,大部分留學生從出國到回國,都是混在中國人圈子裡面。如果是女生會比較容易結交一些鬼佬朋友,如果你英語好一些,你甚至可以時不時地收到鬼佬男士的表白(當然同時還會有印度男士,馬來男士,印尼男士之類的……)
而當兩年的研究生生涯結束,你會面臨這樣的選擇:回去,還是留下?
當然大部分人面臨的其實是這個問題:留下,還是不讓我留下?
對於商科畢業的,在這裡找工作是極難的,更何況大部分招聘上面明確寫著:必須是澳洲公民或者有永久居留權。所以要麼去華人留學中介當了顧問,要麼去當了沒有底薪靠提成活著的地產銷售(簡稱售樓小姐)。
對於工科畢業的,你要是成績比較好,還是找得到工作的。不過其實中國的經濟發展要比澳洲好多了。我認識一個上海女人嫁了一個鬼佬很多年,但她沒事就回上海呆著,因為在澳洲呆不下去。她說:在上海,每年都是一個樣,在悉尼,30年前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
對於女生,尤其是女研究生,畢業之後更面臨著這個問題:假如你在澳洲沒有男朋友,你還要不要申請永久居留?這申請一拖就是兩年,兩年後如果沒拿到,再回國,事業起步已經晚了,年紀也大了更難找男友了。兩年後如果拿到了,留在澳洲,澳洲的中國人本來就不多(和中國相比),最主要的是好多中國人都是隨時有可能回國的,結婚問題怎麼辦?不要說出了國會接受國外的思想不用受中國傳統觀念束縛,請問一個出了國天天和中國人泡在一起都沒怎麼說過英語的人,哪裡來的國外思想?
當然,本科女生還不那麼著急,而女博士……反正都豁出去了……
只有護理專業,或者牙醫專業,這些人基本是只能留下來的。
假如你回了國,和其他中國畢業生一起面試,其他人有實習經歷,你有什麼?英語優勢?呵呵。出國跟中國人混了兩年,雅思成績都未必比出國前更高。我在國內的同學就曾經和我說過,說她面試的時候同組有澳洲海歸,一說起英語……嘖嘖,也不怎麼樣啊。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包括選擇了護理專業的那部分人,看中了澳洲生活的悠閑,選擇了留下。因為留下來,對於生孩子來說是極其有利的。尤其是你有了固定男友想和你一起留下的。小孩在澳洲長大,至少食品安全,空氣安全,自然環境方面你完全不用擔心。兩個人找兩份工作,不用多高級,即使是麵包店做麵包,都可以撐起一個家,還得起房貸,而且這邊的房子是永久私有化的。我在按摩店和麵包店打工的時候,有好多都是夫妻一起工作,有了小孩,買了房買了車,真正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在按摩店打個幾年工,有點小積蓄,國內父母湊點錢,自己也能盤個店,當個小老闆。周末就帶孩子出去camping。除了按摩店麵包店,這些沒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全職打工者一般還會分布在肉廠,搬運工,清潔工,甚至去做建築工人,聽說建築工人是最賺錢的,當然工作量也可想而知。而肉廠,麵包店這種裡面有很多來自香港台灣的working holiday visa的打工者。拿者港台護照的人可以在30歲之前來澳洲呆一年,允許合法全職工作,一般都是半工半玩,所以叫working holiday。香港也有一部分人到這裡來開理髮店。
以我個人的觀察來看,一般出了國的,要經歷三個階段。
新鮮感根本不算一個階段,因為很快就消退了。
第一個階段,是看國外哪裡都不爽。哪裡都很好,就是呆著不舒服。周末沒有什麼可玩的,美食相比國內差太多,晚上出門黑燈瞎火哪也去不了。沒有淘寶,沒有多少朋友,簡直是過於修身養性。
第二個階段,至少要出國三年之後,才開始習慣。我還記得我有一次租房時遇見一個德國人,他和我說他來了五年,從第三年開始才習慣這裡。一個白人尚且需要三年,更何況一個中國人。三年之後,對這裡的排斥感開始消失,開始覺得也不是必須要回國,留在國外也可以接受,總之是看哪邊發展好就在哪邊。
第三個階段,和第二個階段中間會間隔更久,也許你在這裡的工作開始小有起色,或者這段期間你結了婚甚至有了孩子,你會開始不太習慣國內的生活。覺得國內做什麼事都「對人不對事」。做什麼都走關係。
而大部分人,尤其是來讀兩年研究生的,根本就沒度過第一個階段,所以他們也在第一階段結束之前就回國了。讓他們適應澳洲,確實無從說起。
這種提問不用看都知道是「澳洲留學生都是垃圾」和「我們澳洲留學生有很多刻苦勤奮聰明上進的」兩方互掐。
其實,掐來掐去又何必呢,有些人借貶低自己同胞抬高自己,以此表示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有些人借抬高自己同胞抬高自己,以此表示自己能力必定不俗。
去一個地方,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學習做好一件事,干一份工作,養活自己,有什麼高下之分呢。
有聽說上屆的學長拿到澳洲國籍,拿E3簽證去矽谷玩耍的,比那些還在苦苦熬著H1B的留美學生不知道爽多少倍。
也聽說過掛科N門被退學的紈絝子弟,靠女友拿了PR,後來竟然在墨爾本開了連鎖中餐館,如今也混得風生水起。
也知道畢業回國的朋友,考個公務員,在家鄉拿著三四千的工資,樂呵呵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也知道有人掛科太多,家裡無力負擔,只能灰不溜秋回國的。
有人退學,有人畢業,有人留下來,有人回國,有人拿了PR,有人苦熬多年,和世間所有的事都一樣。
關於留學,你自己問心無愧就好,管別人醉生夢死紙醉金迷,還是懸樑刺股發憤圖強,即使澳洲留學生雅思均分8,你也沒什麼好與有榮焉的,即使澳洲留學生都是國內大專的,你也沒什麼好羞愧難當的,與其有時間在乎別人有沒有宏圖大志,在乎別人是抱著怎樣的目的來澳的,在乎別人雅思成績多少,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的學校,在乎別人怎麼看你留學的國家,不如多在乎一點自己嘍。
實名反對Cyclone的回答,
留學生群體也有分很多圈子,有的圈子很上進,有的圈子很混混,但可能因為其中一些圈子太過張揚,留學生群體給其他群體的印象就是一股混日子的風氣,掛科潮牌夜店。究其根本原因,一是自身問題,二是留學生群體普遍英語不好,以中文抱團,越是抱團越排外,外部也越對其報以偏見。牛人也有,但沒本地人多,考慮到這裡留學生數量本身不多,所以這點可以理解。
也許北美留學生群體真如Cyclone所說,留學生牛人較多,但混日子的肯定也有不少。
但他直接一句話把澳洲留學生群體給打趴下就太過武斷和極端了。留學生群體中也有優秀的,但如果你帶著一副歧視的心態去尋找那群謙虛的學生,我相信你是不會找到的,無論是留學生群體還是其他群體。吃飽穿暖,白白胖胖。有我今天的晚餐爲證:
澳洲麼……和朋友出去玩就像退休老頭老太見面聊天一樣。都不知道還會不會有人關心這個問題…基本上所有來寫答案的都是混中國人圈子的。這個答案是基於我來澳洲2年零3個月,沒回國,且和一票local學生住了2年零3個月的背景下寫的。首先抱歉,我個人非常不喜歡「鬼佬」這個詞,這詞源於廣東話,且明顯帶有歧視意義的鑒於有人跟我叫板說這詞是非歧視中立詞。但是苦於我又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來稱呼本地人所以都用Local來指代了,中英文混雜湊合著看吧。我中國朋友很少,常來往的一隻手都數的過來。原因是我在來之前對我自己的目標已經很明確了,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再跟中國人混,要是這麼叼炸天的資源你不用放著還繼續跟中國人混我還不如跟北京租個房子想跟五湖四海哪的中國人沒的挑啊?本人在墨爾本,家境一般,基本狀況是工作能磨平所有日常開銷還有剩餘,家裡出學費。留學只是個工具,主要目的是移民。任何想出國打算來澳洲留學的,想清楚了再來,來這就一個目的——移民,拿到"永居"(其實每五年必須待夠兩年續簽,就是個有福利的長期簽證)之後,你可以選擇你下一個目的地。我不能說我英語有多好吧,最近一次裸奔雅思均6.5。為什麼裸奔呢,因為出國以後就再也沒考過然後移民又要求4個7,注意是4個7不是均分7。所以就是考一次看看多深的水…而且自打決定出國以後所有考試都緊張不行。高考我都沒怎麼當回事兒,那時候覺得錢都不是事兒,所以壓根沒緊張感。現在這考個試啊、考個雅思啊動不動就一堆錢,壓力山大。語言:從上面的回答也都能看出來主要的問題都是語言,我這個答案繼續給大家佐證。在過去的兩年里各種party我都得先證明我的英語社交能力,然後告訴他們我是中國留學生,之後都會得到很多的「u r different from others. / I"ve noticed u have an accent but i couldn"t tell where r u from.」。我也問過我的室友以及平常大學裡面一起做論文的同學,所有人都認為亞洲留學生不會講英語,而且很報團不願意和本地學生玩。我也問過我為數不多的中國朋友,他們也說local學生不願意和他們主動接觸。所以大環境基本是照著一個惡性循環走,兩邊都認為對方不樂意搭理對方。所以對於想和local玩的、接觸的提前給你們說一下,真的很困難,要付出比以前在國內交一個朋友多很多倍的時間和精力。Party:過去的兩年里我換過一次室友(被迫的,另外一個故事了不多贅述),兩撥室友都party的很兇…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樂意張羅,很少張羅吧,也不是完全不張羅,主要是懶得打掃…我現在這群室友除了一個黑人rapper-in-the-future以外所有年齡都在20,21所以基本他們的朋友也都是在這個年齡範圍內的,這邊有個風俗就是21歲的生日很重要,關於為什麼重要?這個我到現在都沒搞懂。因為美國是21歲才能買酒,所以21歲生日很重要,但是澳洲18就可以買了,所以完全不知道是為什麼21很重要。我也問過他們,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只說可能是因為美國帶的吧。所以我室友的狀況就是基本周周都有 21st party,或者house warming party,這個party是比如搬了新家,都會有這麼一個party。我剛和這群室友搬進來的時候,他們就開了一個(我前一波室友也開了一個),一起住的一個姑娘把party放我生日那天了(完全巧合)然後就順道我生日趴也就一起了,喝的亂七八糟的反正很開心就對了。所有的party他們去的,如果我被邀請了的話也會一起去,去了基本就是帶酒做禮物就可以了。綜上所述,我不知道有幾個答案說澳洲party不凶的結論是從哪來的。學習:我學習不好,自幼就不好…高中沒少跟老師對著干。加上現在考試還各種緊張,所以成績很一般。學校也不是什麼非常叼炸天的學校(這已經說的很明確了意思就是我不想談成績)。話說我頭像是本人所以到底有多不好認識的也都知道,不認識的也就別問了。這邊學習總體來說還是相對簡單的(英語沒問題的基礎上)。大部分我知道的中國學生成績都不錯,至少70%+。但是沒有獎學金,也不是沒有,是很難拿…但是local有個很逆天的待遇…就是他們的大學學費不用自己交的…也不是完全不交,他們都是用無息助學貸款,也就是說政府提前付的,以後他們畢業了掙了錢再還,不是說你畢業了有工作就馬上必須開始還,你掙夠了一定數量以上才開始還(好像是46k/y)。然後這還不是重點,如果你超過22歲且獨居,但是你全職學習的話政府會給兩個補貼,一個叫youth blahblahbla不多大概兩周$200--$300的樣子吧,還有一個是租房的補貼大概是800一個月的樣子吧…(這裡數字極其不準確,因為跟他們聊這個的時候是酒後…望見諒)。在以上這些的基礎上,你仍然法定可以工作每周大概15個小時的樣子。所以他們學習和娛樂是平衡的很好的。每到期末學校自習室,圖書館,機房基本上都是亞裔…85%+。工作:因為語言的問題,所以很難找到本地的僱主樂意雇中國留學生的,簡歷投出去很少有迴音的。再加上中國人坑中國人的這個逆天屬性普遍存在於中國僱主上,所以大多數留學生的薪酬都想其他幾位說的一樣不樂觀,非常不樂觀$10+-/h 無稅現金交接,我幾個室友的薪酬都是$25----$35/h 稅前。暫時就能想這麼多,看看有沒有人問問題吧…問了我挑著回答。引用:維基百科:Gweilo
坐標墨爾本,我就本著一個客觀的角度來分(tu)析(cao)一下澳洲留學圈吧。在澳洲呆的時間也不長,就依我對周圍人的觀察試答一下,如有不嚴謹的地方望指出
結尾有照片
首先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語言和國人抱團問題
先祭一張圖,來自於谷歌的實景。帶一個剛來的朋友走在墨爾本這條街上,他問我是不是來到了唐人街,我說不是,這裡是墨爾本市中心的主幹道swanston street..目前澳洲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留學輸出國,但是高校的數量和國家整體人口遠遠低於第一大美國,由此可見華人在澳洲社會所佔比例之高。出國前家長都會說,出國以後多去和本地人交朋友,少和中國人混在一起,多體驗一下本地的文化。來墨爾本以後發現的一個特點,就是越晚出國的人越喜歡和國人抱團。一方面是初高中里中國學生的比例明顯不如本科甚至研究生要高,小齡留學生很多時候是被迫與local交友,別無其他選擇;另一方面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三觀已經逐步定型,就越來越難和不來自同一個文化背景的人交友。語言因素也是一個方面,在澳洲讀兩年高中對語言的提升明顯要比讀兩年研究生要高得多。我一個朋友國內985大學畢業,澳洲大學商學院研究生,直接告訴我他的英文水平和一年多以前來幾乎沒有差別。不過我的觀點是,其實選擇華人抱團還是多接觸本地文化,是一個見仁見智的東西。每個人出國讀書的目的都不同。為了移民或是對本地文化感興趣的留學生應該去多和本地人接觸,而對於純粹為了學術,鍍金(此篇文章不會做任何批判,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或是把澳洲當做跳板的人,其實融不融入local的圈子也沒有那麼重要了,同時墨爾本大量的華人讓我覺得沒有那麼孤獨,相對歐洲或者北美會更有歸屬感一些吧。比如我就是一個很不願意走出comfort zone的人
然後是最重要的學校問題
過來之前聽無數人說過澳洲大學很水,門檻很低,都是供作移民或者富二代去鍍金的。很多國人一聽預科這兩個字,心裡就已經翻了無數個白眼。前一陣子某招聘節目更是把八大之一的莫納什大學歸為了野雞大學,引起了整個澳洲留學圈的議論。所以澳洲大學真的有那麼水嗎?
關於門檻,首先用數據說話。澳洲八大,除墨爾本大學這個傲嬌的小公舉以外,多數專業對中國學生的要求為高考一本成績+6.5分雅思,單科不低於6分。這個要求高嗎?相對於一所全球百強甚至前50的大學來說,真的完全不高啊!!!更不用提還有預科這種對本地學生極其不公平而且逆天的存在。而申請授課型研究生,以莫納什大學為例,視專業而定,985,211大學的門檻大概在75-80左右的平均分,非985,211大學要往上5分。(這個每年和每個專業的要求都會非常不一樣,不撕)墨爾本大學相對會要高一些,而且商學院的一些項目需要GMAT成績。這個門檻高嗎?我沒有在中國讀過大學,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難度無法親身了解。但是就我身邊的人來看,有三本過來讀研的,同時也有浙大,復旦畢業來讀研的。本科生也是,既存在考了個5分雅思過來讀語言+預科的大專生,也有一流985大學轉學過來的學生。他們只是坐在一個教室上課,但是其實完全不在一個平台上,課後也不會有過多交集。這就延伸到了下一個問題了,澳洲大學留學生的水平是非常參差不齊的。
很多國人刻板印象中不讀書,混日子的留學生在澳洲完全存在,而且絕對不是個例。總體來說澳洲留學生,特別是本科生,家庭條件普遍都比較優越。然而就像我上文提到的,留學生水平個體之間差異很大,富二代圈,social狂人圈,學霸圈等不同類型的圈子之間也是鮮有交集,正所謂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各位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帶壞,或者人脈如何,留學生水平如何,只需要找到適合你的圈子就好了,我相信這一點全球哪裡的大學都一樣。
那到底學校的學術水平如何呢?關注排名的朋友都知道,澳洲八大基本都是長期保持全球前100的排名,同時像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的建築設計和麥考瑞大學的會計也是稱霸全澳的強勢專業。而據我所知,目前主流的幾項排名,TIMES, QS和上海交大,都不會以錄取難度作為評判標準之一,否則印度理工早就全球前10了( ̄▽ ̄)" 而就學術成就,國際化的程度,僱主評價和老師教學質量等來看,澳洲大學比起歐美其他名校確實也不遜色。比如QS排名19,坐落於「啊這破農村居然是首都」的堪培拉的澳國立大學,在academic reputation拿到了99.6分,排名42的墨爾本大學99.8分,排名45的悉尼大學99.5分。
如果以中國留學生和本地學生做對比,先拋開人口差異,教育競爭和教育資源差異不談,就數據來說的話,其實是大同小異。以墨爾本大學為例(其實我是懶得找其他學校的錄取門檻了..因為墨大不接受高考成績,所以並不是很有代表性,不過八大對本科生的門檻其實都大同小異),以下是墨爾本大學ATAR對各專業的錄取線。
ATAR全稱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說白了就是高考成績。超過了百分之多少的人你就拿幾分,例如99.95分就說明你是前0.05%的高考成績。所以通過澳洲高考申請墨爾本大學的學生大多集中在全國前4%到20%。相比中國的高考,各省情況差異較大,河北山東的一本率肯定也無法跟北京上海比,就取雲南作為一個折中。2015年雲南高考人數27萬人,理科一本二萬四千人,文科約七千,一本率大概在12.6%。對比下來,數據說明澳大利亞能上八大的學生的比例,大概就是中國考生能考上一本的比例。最後是社會環境的問題
確實有很多人來澳洲都是為了移民,熱門的移民專業如會計,也是全班90%以上都是華人。前面很多答案也寫到了移民的問題,移民難度和我前面提到的留學生質量同理,人和人之間能力差距太參差,就是小馬過河的故事,別人說的最好只做參考。
而就大環境來說,越來越多的華人把這邊房價也慢慢炒了起來,同時個人感覺也帶來了一些中國的傳(官)統(僚)文(主)化(義)。對於種族歧視這個問題,大部分留學生是不care的,最多跟著轉發起鬨下。「反正我每天都跟中國人窩在一塊,能怎麼歧視我?總不能去買菜的時候不賣給我吧?」這就是大部分留學生的心態,導致雖然澳洲華人留學生非常多,但是由於抱團現象太嚴重,所以本地學生對留學生還是缺乏了解。
澳洲治安問題我自己沒有做過調查,不敢主觀推斷。只是我自己親身被teenagers打劫過兩次,個人感覺畢竟拿綠卡這個梗存在(別問我是什麼梗..我是不會說的(#°Д°) 也是有理由的吧。這邊人很愛喝酒,晚上在城裡(沒錯我們是鄉下人,每次進城要坐火車,坐火車厲害吧!)散步的時候會遇到很多醉漢,好幾次直接被他們摟過去說酒話。我知道他們可能並沒有惡意,但是那醉酒的神態和「biang biang biang」啥也聽不懂的語言,還是很嚇人的
anyway,我來的時間也不長,談不上喜歡還是討厭,目前還沒對墨爾本這個城市產生感情。不過還是歡迎大家來澳洲讀書~
最後放點拍的照片吧,全部自己用iPhone 6拍的,攝影純小白,什麼構圖完全不懂,自己覺得好看就拍了...湊合看看吧
不提供無償留學諮詢!
不提供無償留學諮詢!不提供無償留學諮詢!除非長得好看
辛苦寫了那麼多不給個贊嗎?直奔主題:強烈反對Cyclone的答案,澳洲,是個可以好好念書的地方。
同學 我也北郵畢業 我也unsw碩士 我想說:我同學真的有認真讀書 我們一起圖書館自習 一起整理法律案例 一起背書 一起準備presentation 累了一起吃飯一起做飯 一起幫同學裝傢具累到躺在地板上過夜早上起床一起去上課。我們一起參加學習組織的國際生活動 考完試一起唱歌喝酒 一起過生日 生病搬家隨叫隨到。如果你覺得同學之間必須是每天只讀書刷題就是高等的話,如果你覺得同甘共苦裡面的甘完全是廢話的話,你可以選擇去朝鮮讀書。如果你只關注你覺得low的地方,美國也是比比皆是。而且我覺得,托福一百也不能說明英語水平,托福雅思既然都是考試就必定被我們中國老師分析的透透徹徹,兩個考試側重點也是完全不同,托福高的人雅思不一定高,即使能互換又能說明什麼呢,就能說明澳洲的留學生們就比較low?雅思托福高分能說明英語水平?不想說什麼雞湯文 只想說:不忘初心的大有人在,初心也是各不相同,走好自己的路,憑什麼你覺得人家的生活方式墮落人家就是墮落。還有「白人上進」這種事情,我也想發表一下見解。首先白人並沒有多上進,他們只是習慣於自己處理事情了,所以你看到他們為自己的未來謀劃,努力參加活動學習。so what?我們中國學生也是啊,我們也自己打工練英語啊,只不過我們身在異國很多事情需要時間適應需要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啊。他們白人在我們中國也沒有大批的突出人士啊(相比國外優秀的中國人數)。其次,很多白人智商真的比不了我們啊,我們這一聽就懂的東西,他們經常犯軸啊。他們就是自信啊,做個presentation拿著稿子上去念,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自己還挺美。這些特點cyclone同學沒觀察到嗎?說說英語的事:我本科就是學英語的,我可以準確的舉出n多我認識的英語專業學生如何成績上過了專八但實際英語應用水平完美的保持在高考水平。托福雅思這類語言水平類測試,各有側重。各位在來之前也是考慮再三認定自己適合其中一種才做出選擇。比如寫作水平不太高的同學選了托福。聽力水平欠佳的同學選了雅思。可見,側重不一樣。同時完美的應試教育讓中國學生掌握了各種考試技巧,得到高分。我身邊有托福110的同學,但他們對西方文化的缺乏也是在令人汗顏,而不去努力了解人家的文化不也是一種不好學的表現嗎?所以請問:托福考了高分能證明什麼呢?能證明去美國的同學比去澳洲念書的同學高了個等級?這邏輯通?最後想說,雖然澳洲的同學也是在認真念書的,澳洲老師也真的是毫不手軟,但是把時間全部花在念書上,天天刷題,是不是真的才是有點low啊。這麼大的人了,還不能懂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還不懂學習不在一時而在一輩子,適當放鬆,和同學朋友家人一起享受生活也很重要這種道理才是真心low吧。補充!北郵學風真的好!我的母校學風好!必須的!感覺一樓的朋友寫的還是挺貼合實際的。還有稍微偏題談一下澳洲口音的問題。「no worries」是英國約克郡的口語,當然,不可否認在澳洲的廣泛性以及其特殊地位(Yorkshire Accent, 起源於約克,流行於利茲),「謝謝」說「Ta」 (你沒看錯,就是念「踏」,拼音四聲) 一樣的俚語的不能再俚語的東西了。 作為英國少數的大郡,約克人民在當年英國遣送罪犯赴澳的大潮中絕對是輸送人力資源的主力大郡。 澳洲白人的口音,其實就是英國約克郡街頭英語好么? (Ta luv:Thanks love, thanks dear, 隨便你怎麼理解吧)。約克郡算是英國比較大的行政區劃,每個城市口音都略有不同,可如果有幸真正聽到英國街頭小混混(此處並沒有地域黑,英國存在「Yob Culture」而廣為英國本土人民所詬病和自我反思,而「Yob」一詞的來源也正是「Boy」一詞的倒序寫法)的口音也就領悟了澳洲白人口音的出處。 另,鬼佬是粵語中稱呼外國人的地方話,世界大同,你會了粵語就能發現世界哪裡都稱呼鬼佬,發音:gui~lou~,近似於普通話「鬼樓」的發音(gui,拼音二聲,lou,拼音二聲)。還有,不要覺得英國和美國有什麼文化輸出了好么? 英國一樣沒食物,而且傲慢的要命的Bloody Pretenders扎堆。一樓講看這個劇,裡面Eddard Stark的演員,Sean Bean,典型的約克郡口音,他就是約克郡謝菲爾德人(......洒家出國七年有六年是泡在約克郡口音里,被約克郡口音泡的已崩。謝菲爾德三年,利茲三年……)。知乎第一次發,小白一隻,剛剛解匿,輕噴,謝謝。
世界是由人組成的,
一句話打翻一個圈子也明顯不現實。雖然澳洲留學很水,
但我還是考過了雅思4個7,雖然我專業課不好,但不代表我身邊的人也在荒廢青春。總有人在努力,也總有人在自暴自棄。這是我的朋友今年的成績,
學的是號稱最水的會計。一堆答案,看完實在是讓人消磨鬥志,本來每天學雅思,這讓人怎麼堅持的下去。轉念一想,申到學校是前提,讀研,留下又是另一回事。不說那麼多了,小馬過河,別人說的做個參考,剩下的還得自己去試。
實名反對 @Cyclone在本問題下的回答。
今早一打開知乎,我的主頁出現了這位前輩的回答。在此斗膽逐句針對原文反駁該答主的觀點。
首先起筆 「全篇負能量,正能量請去搜中介文章。」可不可以理解為:在答主眼裡,正能量等於中介說的話呢?我不知道這種奇葩邏輯是從那裡學來的;亦或答主只是為他在下文中狂噴他所混跡的 「澳洲留學生圈子」 找了一個借口?
其實澳洲留學,和美國留學,加拿大留學甚至於歐洲留學最大的不同點,就是這門檻低,而且來的人最次也是國內的中產
我好像明白了點什麼。
百度給中產階級的定位如下:「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就是這群作為社會基石的群體,按答主說在澳洲的留學生中佔了大多數,對整個澳洲留學生圈應該起著積極的表率作用——努力學習天天向上。而不是像答主在下文中說的 「這也就造成澳洲的留學生態是全世界獨一無二,水+吃喝玩樂的綜合體。」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中國的中產階級骨子裡就很惡劣,還是原本正常的公民出了國被萬惡的資本主義洗了腦?前後道理說不通吧。
其次,behold everyone。因為答主又說了。因為澳洲沒有獎學金,並且很容易申請。
天哪,澳洲沒有獎學金!我不知道答主這個奇葩信息是從那裡聽來的,請問是「中介口中的正能量」嗎?我所就讀過的兩個學校:阿德萊德大學和國立大學都有給留學生設置的獎學金選項。不知道答主是從哪裡得到的謬論。
我們接著往下看,有趣的還在後面。
上過學的都知道,北郵世界排名那肯定是遠遠不如unsw的,但是北郵的學風真是比unsw中留學生的學風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如果你本科成績很好,來了澳洲你就會感覺我怎麼墮落到和這幫人一起念書了。
哦好吧,答主放過了從中產階級,開始噴學校了。
請問答主,此處你口中的學風是留學生的學風,澳洲學生的學風,中國學生的學風還是整個學校的學風?我們再重新看一遍這句話。但是北郵的學風真是比unsw中留學生的學風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由於答主沒有明確的說明,本人只好秉著修正的眼光以偏概全;推測題主用一所學校的學風和所謂的一個群體的學風作比較。這樣真的合適嗎?
換句話說,UNSW的學風這麼垃圾,該校的排名都比北郵高。答主惱羞成怒也是情理之中嘛。(我敬重一切大學。關於北郵的言論只針對答主。)我們接著往下看,答主已經失去了最後的耐心,把所有中國留學生都歸類於「這幫人」裡面了。
那上文里為什麼還要說中產階級那些bullsh1t呢?都已經「這幫人」了,答主已經提前實現了社會主義大平等,管你是中產階級還是富二代官二代,來了澳洲留學你就都是一丘之貉。
哦我明白為什麼答主會這麼想了。因為他說了
在美國的同學,普遍關注的是怎麼學習,選課,刷題,發文。當然大家都愛出去玩,但只是生活的調節。
我不知道答主究竟在哪些地方念過書,還是在北京,澳洲和美國都學習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長到可以讓他輕鬆到不負責任的地步來點評並概括別國留學生的狀態。
舔舔美爹,好吧 舌頭長在別人嘴裡。但是答主,你敢不敢拍著胸脯說 「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就是他媽的愛學習!很少打遊戲!老子在美國念書那會都是拿著全額獎學金上著最好的Ivy League。」
不能的話就不要亂講,閉嘴。
如果說上文是捧美爹,那下文就是踩澳洲了。
在澳洲的同學,普遍關注的是周末玩什麼,下課玩什麼,哪個課簡單,哪個容易水過。所以每次有人問我澳洲什麼課不水,我就說那太簡單了,你最後選課就行了,中國人少的,選的人不多的,絕對都不水。
天哪,多麼糜爛的留學生活!看看這些可悲的澳洲留學生!天天不思進取就知道打遊戲選水課!果然你們澳洲就是最low最垃圾的。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很明白了----來這沒什麼人是為了學習的。就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吧,雅思4個7,對大多數澳洲留學生來說那是比登天還難阿,天天抱怨,各種陰謀論。而人家去美國的同學,tofel 100+算是稀鬆平常的,作為都考過兩個試的人,我就告訴你在澳洲移民局眼裡,雅思和托福是可以換算的,而大把美國留學生沒去美國之前就相當於雅思4個7了。所以每次看到你們抱怨雅思4個7怎麼難考,我就會想我怎麼和你們在一個地方留學了。
答主想找出一個例子來證明自己上文中說澳洲留學生垃圾的事實,所以他舉出了雅思四個7。
抱歉,我身邊的同學雅思四個7除了已經拿到分數的,剩下的就算有差距也在自己刷題練聽力。答主這段話只會暴露了你也low,你身邊的人也low,所以你才和他們混在一起,在這裡宣揚你口中的「負能量」。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放在這裡應該沒有不妥之處吧。
所以我來了倆月混了混所謂的留學生圈,就噁心的我夠嗆,我感覺我這人能力雖然也不行,但我畢竟還是有追求的,於是後來我就混本地學生圈和白人圈,主要結交比較上進的同學,後來就感覺這才叫出來留學。
哎呦厲害了!來澳洲兩個月就可以感嘆留學生圈如此垃圾噁心令人作嘔!真是苦了高貴上進的答主了。尤其是答主說的「我這人能力雖然不行,但我還是有追求的」 我的天哪!多麼的感人!有沒有一種身殘志堅的味道!
我想說的是,答主在這段話里說出了他最終的心聲。「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都比澳洲強,而且本地學生一定是努力上進學習優異的好孩子!不然我們高貴的答主怎麼會卑躬屈膝的和他們一起學習呢。」
我奉勸要來澳洲的各位同學,一個人本身的能力,有一部分取決於自己的努力,更多的取決於所處的環境和周圍人的影響。你天天吃垃圾食品,你就會身體發胖。你天天吃健康食物,你就會變得健康。
最後這段話把我看得熱淚盈眶,我本來以為答主不明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個道理。但是現在看來答主也並非靈智未開嘛。你本身就很low,所以你身邊的同學也很low。但這並不是澳洲留學生圈的事實,而是你給自己的一劑安慰劑。因為優秀的人總是在與優秀的人為伍,low逼永遠只會從別人身上找原因。答主通篇都在噴,最後這80個字的雞湯給我看得措手不及。同時我想,這80個字作為答主最後的遮羞布,扯下來也並非君子之道,就在那掛著吧。
可以看到,答主主要是在捧其他國家的中國留學生和白種人同學,貶低澳洲留學生。整篇文章都是以答主的個人角度來分析的中國留學生在澳洲的圈子。這本身就是一種缺乏理性的思維方式;通篇的邏輯錯誤和明顯的個人偏見。這就是負能量嗎?那麼果然 答主所謂的負能量果然和你一樣low。Besides我還想問問答主 你口中的留學生——是本科?預科?碩士?博士?diploma?來這裡上高中的學生還是交換生?一篇文章幾百個字不負責任的把在異鄉求學的同胞罵了個遍來獲得那點卑微的優越感,可取么?
舔美帝,跪白爹
踩同胞,求優越
有些事跪下去了
還站得起來么?我建議題主應該分類討論。不同專業的生活狀態是完全不同的。比如,cs,ee顯然和acct,甚至marketing不一樣。我們在實驗室 中午12點一直待到晚上12點,但也有人天天逛街購物旅遊
看樣子我西澳蠻荒已經被大部分同志遺忘了…………我苦………
這個問題我從一個觀察者的視角回答一下。五年前我還在清華讀研,當時我的夢想是做一名央媒駐外記者,於是我獲得了一個國家公派去國外實習的機會,目的地是央視駐澳大利亞站(悉尼)。
當時到達悉尼的第一天有點小興奮,和同行的RUC的朋友一起在辦公室合了個影,五年後他已是某央媒駐德國分社的首席,而我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
因為職業關係,經常要和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教育組的老師聯繫和對接。我們的報道重點有相當一部分也是關於澳大利亞華人留學生在澳的衣食住行。
比如大使館教育組要搞一個中秋華人留學生大聯歡,但是一時半會兒找不到男主持,於是我就要頂上去:
接觸了各類在澳留學生,所以在這裡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先說一些全世界留學生的共性:比如要應付學業壓力、應付漫漫長夜無人對飲的寂寞空虛等等。學生比較兩極分化,家裡經濟條件特別好的留學生浪的飛起,家人在悉尼給他們買大別墅,約會泡吧不學習確實也存在,但也有些富二代過得都挺節制,這個節制一方面是不露富,另一方面確實能看出來很有教養。除了這部分特別有錢的留學生,大部分留學生生活其實都挺難的。很多學生會在課餘時間打工、打黑工,有的學生甚至打幾份工。
我們當時有一次的選題是想報道一下澳洲華人留學生的生活狀況,因為大部分在澳學生都是租房,所以我們去參觀了幾處留學生的住所。合租公寓的同學,基本公共區域都是比較凌亂的,有的甚至把客廳也隔出來租給學生住(五年前悉尼的情況,不知道現在是否還有)。中國留學生較多,尤其是商學院(當然全世界的商學院都大同小異),有相當一部分留學生是背著移民壓力來讀書的(這個可能美、加也是相似的)。
我當時感覺除了一小部分二代們,留學生們生活真的挺不容易,能夠自己把這一件件事情處理好,真的是能成長不少。
但是,澳大利亞的生活,如果沒有經濟壓力和學業壓力的話,是真的舒服,尤其對我這種鐘意海邊生活的人來說真是無法抵抗。(附上兩張手機里還存著的照片)
淡季悉尼的邦迪海灘
這是在悉尼郊區Maroubra海灘撿到貝殼後即興拍了一張,人很少,大拇指出鏡。
悉尼、墨爾本、黃金海岸、凱恩斯、阿德萊德……到處都有看海的好去處。想散心的時候,一趟公交就可以到達。
想到每天兼職打工刻苦學習準備移民的留學生們最終過上了這樣的生活,覺得一切的付出還是值得的。
來布里斯班快一年了,我來談談自己周圍的留學生和我眼中的留學生活吧。
首先,真的沒有什麼所謂的澳洲留學圈。你結交的朋友決定了你所處的圈子和你眼中的圈子。
因為答主來之前就想著要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並且積极參加各種校園活動,所以到現在為止認識了很多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其中大部分都是很積极參加各種活動並且學習非常認真。我主要從一個accounting student的角度談談我的看法。
(1)不同國家的留學圈
每個國家的學生都會抱團,你會發現上課的時候大部分中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坐一起,德國學生和德國學生坐一起,mature age澳洲當地學生和當地學生坐一起。因為班級里來自日本,韓國,法國的學生並不多,所以他們有時會混到其他國家的圈子裡。我周圍的日本學生普遍學習非常用功,並不怎麼打工。印度學生打工較多,歐洲學生大多是exchange student, 香港學生一般不混大陸學生圈子。(2)移民與否?
很多中國小夥伴來澳洲其實就是打算移民的,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人平時會學習雅思或者natti。雖然大家想在當地找到工作,但是並沒有多少人積極地參加校內的各種活動或者積極地找實習。大家似乎都是想湊到65,所以把注意力放在學雅思湊分上。(3)學習壓力
Business的壓力其實並不大,所以很多留學生會去打工,一般是在亞洲餐館或者retail。(4)本科留學圈的生活比碩士留學圈的生活要豐富
我身邊的許多碩士留學生是在自己國家工作了幾年之後再出來留學的,加之明確的移民傾向,所以並沒有什麼party, 感情生活複雜什麼的。反倒是注意力放在學習上面。認識的年紀比較小的留學生有浮躁攀比的,有不知道畢業後幹什麼的,當然也有目標明確的。但是比例較小。寫到這裡真是是覺得沒有什麼一概而論的圈子,如果你還沒來澳洲,想通過這個答案了解澳洲留學圈的話,個人覺得參考價值並不大。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想移民,都很富裕。也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學習認真。你想要什麼樣的圈子,就去結交什麼樣的朋友。以上。我覺得要分人,來澳洲短短半年多時間其實就見識到了很多不同類型的學生。1)拿著爸媽錢來逍遙自在的,不得不說這部分學生不佔少數,不上課、找人代寫、問人要作業抄,這些人能離多遠就離多遠2)工作之後來深造的,這部分大哥大姐們都很努力,可能深造的錢是自己出的亦或是因為成熟了更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了,他們格外認真,即使英語不太好,但是都會很積極地和老師交流3)操著一口流利英語和很多local或者老外打成一片。我就認識一姑娘,口語倍兒棒,自己打著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部分人我很是羨慕4)英語一般,成績一般,啥啥啥都一般般的。大概就是我這樣的。但是我一直在掙扎著要成為第三種人,努力學習,積極和local交流著。我一直認為一個人的行為決定了會成為哪種人,我希望我自己是在成為我希望的那種人的路上!
上面答案好多都撕起來了,哎~。一直不敢答這題,但我覺得不答實在對不起這麼多邀請,真承蒙各位錯愛。
澳洲留學圈太複雜了,但我相信哪裡都是一樣。我很幸運,當年一直有幾位非常上進的小夥伴,大家一起上進,一起向高分奮鬥。我很感恩,到現在我還覺得這幾位算是人生中難得的好友,也經常聯繫。
我也是不幸的,遇見了1,2個蛀蟲。小組討論不來,Group Assignment不寫或者胡寫,最後大家的分也被拉低,他們倒是一副反正能過我所謂的態度,可是我覺得我認真做好了自己該做的部分,但結果對我不公平。來留學的朋友,你們能懂那種你早早去圖書館佔位置或者訂了個位置,然後等著組員來一起Brainstorming,結果微信群蹦出來卻是「哎我今天不來了,我要帶我狗去看病」的感覺嗎?碰到這種人,WTF。
我的看法就是留學圈既有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小圈存在,也有那種日夜笙歌,害人害己的小圈存在,只希望各位能擦亮眼睛,分辨黑白,誰都不希望遇人不淑耽擱了自己的學業,和浪費了家長提供的學費。本科和醫學院時期學院都基本沒有中國人,本科三年覺得很浪費,沒好好學習,整天打遊戲插科打諢,不是每科都HD,沒有好好利用時間
中國留學生生源質量是個人覺得留學大國中最差的,沒什麼好辨的,我自己也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好學生有,很少,腦子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人更少。努力的學生也很多,但只是他們自己覺得自己很努力。室友學建築,平均一個學期掛四門中的兩門課,一次掛了三門告訴爸媽掛了兩門,我問他為什麼不誠實,他說賒一門下一個學期掛,他還是他系裡成績還算過得去的中國人了。
大多就為了移民,坐在中國餐廳裡面聽到附近的話題永遠是NAATI, 雅思,PR,Professional year,移民政策不公平,找不到工作,雅思壓分有黑幕。為了留下來各種很難讓人理解的行為,去學任何可能有加分但是自己永遠不會去從事的學位證書,有的給自己打工的老闆做小三,有的每天就要泡鬼佬,假結婚,跪舔任何可以擔保的人或者機構,拿到綠卡家裡就燒高香了,就開始看不起同胞了,更有的開始燒護照了
記得進醫學院那年移民政策把雅思四個七從15分變成了10分加分,每個人都在罵,但是沒有一個人會提起四個8變成了可以獲得20分加分,也就是英語足夠好的人移民反而更容易了,你弱你還有理了
雖說澳洲生活不錯,但是太安逸,太讓人沒有鬥志了,留學圈也是一樣,就像是有一塊隱形的天花板一樣,我這種智商努力程度都屬二流的角色也算是留學圈混得風生水起了。經常會想如果那個時候如果父母送我去了英國現在會是怎麼樣的,依然會有真正的名校情結想去問鼎下牛劍,只是再也不能用18歲的年輕臉龐以天之驕子Oxbridge Undergraduate的身份去問鼎了,父母的選擇是安全的,但是也造成了一些永久的遺憾,只願下一代不再受限於此澳洲留學圈本質上就是移民圈的預科。即便是一開始不太想留下來的也容易被周遭環境朋友影響改變主意去弄個TR,PR,而父母也常常會覺得子女在海外讀書只要能順利畢業留下來定居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留學生選擇專業基本和移民所需的職業評估掛鉤,集中在cs,acct,nursing等這些對英語能力相對來說較少的專業就讀,讀出來後年紀基本也到了考過雅思再讀個natti,PY或申請州政府擔保就能移民;當然有能力的可以靠考出高分雅思或僱主擔保省很多錢。
讀書不好的土豪學生有500W投資移民作為後備選項,覺得500W太多的可以找中介花錢做僱主擔保或假結婚(有一定風險),當然也有人找私人去做這些(有極大風險)
讀書不怎麼好又不想用太多錢還想留下來的,會將精力放在找一個有或將有PR的伴侶身上。
讀書不怎麼好又不想用太多錢還想留下來,同時想保全自由之身的,如果長得夠細皮嫩肉的話,有些人會嘗試半夜去redfern附近閑逛期待土著大叔的艷遇(超巨大風險,只有男生會去)。
當然有些人再也不打算回國了,於是加入了黑暗組織申請難民。
其他方面,這邊的留學生圈生活和其他地方的國人都差不多,宅的一樣宅,喜歡玩的還是到處浪,因為沒有父母約束,性格會放的更大。
還沒開始賺錢的整天嫌澳元太高,開始賺錢了又嫌澳元怎麼又低了,要從國內要錢買房子時又會覺得澳元又漲了。
玩的地方也都差大同小異,不過我們自然風光不錯,天藍夜黑,有很多一流海灘,雖然有一些已經不再自然(因為每年在花很多錢在維護),但這不重要。
移民城市,推測主流澳洲央格魯人早先不太光彩的祖先背景,本身不會太過傲慢;再加上性格偏粗條簡單,所以相對其他國家local還是很好打交道,有些BBQ,fishing和footy的共同愛好更可。不過即便如此,華人大多還是習慣一起玩。
信教的不少。不評論。
傳(直)銷的,好賭的也不少。也不評論。
總之對偏好自由,不太在乎高層office工作,不喜歡活在別人眼光里,無所謂生活環境有多熱鬧的留學生來說,這裡是天堂。
對另一些性格的,可能就不太適合了。當然,父母親友的因素也很重要。
老實說,留學生圈這種虛渺的東西對個體,除了知道多些故事,並沒太大研究意義,我們連個真正的社區都沒有,有各自的小圈子自給自足。還不如地球生態圈,至少還有食物鏈。而這個圈或大或小,則由澳洲移民局密切掌控著,每次出的政策牽動多少人的心呵。推薦閱讀:
※澳洲swisse在澳洲賣多少錢?
※如何從內地寄手機到澳洲?
※澳洲留學與生活?
※想通過僱主擔保移民澳洲,除了中介之外,如何找到靠譜的僱主?
※為何澳大利亞僱主如此在乎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