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BBC 紀錄片《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Robert Peston travels to China to investigate how this mighty
economic giant could actually be in serious trouble. China is now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and for the last 30 years China"s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at an astonishing rate. While Britain has been
in the grip of the worst recession in a generation,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has wowed the world.

Now, for BBC Two"s award-winning
strand This World, Peston reveals what has actually happened inside
China since the economic collapse in the west in 2008. It is a story of
spending and investment on a scale never seen before in human history -
30 new airports, 26,000 miles of motorways and a new skyscraper every
five days have been built in China in the last five years. But, in a
situation eerily reminiscent of what has happened in the west, the vast
majority of it has been built on credit. This has now left the Chinese
economy with huge debts and questions over whether much of the money can
ever be paid back.

Interviewing key players including the former
American treasury secretary Henry Paulson, Lord Adair Turner, former
chairman of the FSA, and Charlene Chu, a leading Chinese banking
analyst, Robert Peston reveals how China"s extraordinary spending has
left the country with levels of debt that many believe can only end in
an economic crash with untold consequences for us all.

BBC Two - This World, 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How.China.Fooled.The.World.With.Robert.Peston.HDTV.x264-FTP.mp4_免費高速下載

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With Robert Peston_視頻在線觀看 這個可以直接看


這個問題要答。武漢人,經管學院出身(管理專業,請經濟專業看官指正),前天剛剛看完這片子。

首先,批評下BBC是標題黨。這個題目,其實很扯,片子本身要中肯一些。

片子裡面也承認,如果中國不採取投資拉動的措施,那麼整個世界都會付出更加沉重的代價。中國沿海製造業倒了的後果是再沒有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歐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大大下降。本已遭受金融危機重創的世界將久久不能復甦。

什麼叫fool,中國工人在生產線上一天工作16小時,做出來精良的產品白菜價賣給你們第一世界的群眾,you call this 」fool「?中國建築工人在工地上三班倒,趕進度,流的血汗都是自己的,用的資金也是自己的,你們大價錢賣點」關鍵技術「我們,然後吭哧數鈔票,還說被fool了,逗呢?誰來fool一下中國人民!跪求。

再談片子細節,並補充一些背景和看法。

我09年到帝都讀大學,5年中,每年回家,就覺得回到了一個大工地,一座城市有一萬個工地,不忍直視。最近的一次堵車經歷,一個半小時開了400米。

其實片子里老說唐市長powerful,其實不然,阮成發(滿城挖)才是真正的boss,他08年當市長到2011年,而後更是升任書記,我國,書記才是一把手,大家懂的。唐良智從襄陽書記調任武漢市長,只能延續前任的「大建設」政策,沒有別的選擇。

大建設,伴隨而來的是大堵車,大雜訊,大污染,大矛盾,大麻煩。試想,你在五十多的年紀,做到了副部級,給你一個選擇題,A是選擇「不出事就好」的心態,輕鬆過日子,B是天天跟這些大麻煩打交道,承擔巨大壓力和風險,你真的很輕易會選後者么?即便選了B,完全是出於政治野心?愚見是,阮成發是老武漢,他真心對這個城市有感情,是抓住了機會搞建設的,一句「我們作為不夠,對不住武漢這座城市」確實是能感動很多人的。

大四寒假回家,武漢地鐵通車了,確實有點自豪感,坐著坐著,想想這線路居然是貫穿長江的,還真是有點小激動。當然,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躲開了「修建時的噪音和擁堵,卻享受到建成後的通暢和方便,很感恩。

再深入說說投資拉動經濟這件事情,以及背後的收益和危機。

這事兒要從四萬億說起。不得不承認,經濟下行過快,會造成大量失業,影響社會穩定。中國,現在不能亂,亂了只能一夜回到解放前。所以,我不認為四萬億計劃的推出全然是出於經濟考慮,其中,政治考慮佔比很大。此外,學過信息經濟學的人知道,」信號傳遞「是很重要的,推出一攬子應對金融危機的計劃,也是為了給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給投資人和群眾們都打一管雞血。羅斯福應對大蕭條也要修水壩呢,政府是有一雙看得見的手的,而且該出手時就要出手。

為什麼投資大型基礎設施,因為產業鏈特別長,拉動效果好,未來收益巨大。為什麼有家電下鄉,也是為了一定程度拉動內需,提供經濟增長的其他動力。

BBC在談論問題時是客觀,但也冷血。他說,發展給我P的執政帶來了合法性,所以好像中國大搞發展,不是為了別的,就是領導為了坐穩位子。我國有句俗話,站著說話不腰疼!發展緩慢了,首先受到影響的絕不是」既得利益者「,而是草根階層。誰對失業最敏感?是最貧窮的人們,不是大官巨賈。

可是,這個四萬億不是中央一口氣給齊的,中央只管了一萬多,以下是百度百科來的,也可以去查原始消息源。」2009年5月21日,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解釋了4萬億元新增投資的資金來源情況。在4萬億元投資中,新增中央投資共11800億元,佔總投資規模的29.5%,主要來自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政府性基金、中央財政其他公共投資,以及中央財政災後恢復重建基金;其他投資28200億元,佔總投資規模的70.5%,主要來自地方財政預算、中央財政代發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貸款、企業(公司)債券和中期票據、銀行貸款以及吸引民間投資等。「你看,大頭還是地方出了。可是,分稅制以來,地方沒錢啊。只能借!背後也就帶來了風險。

地方債務過高這個問題確實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利劍。政府不能破產,但是銀行可以,可是國有的四大行早就 too big to fail 了,更不能破產。

這個問題我還缺乏更詳細的資料收集和研究,暫不多說。愚見是,今年推出的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也是中央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措施之一。

而今,推動官員離任審計也有重要意義。

以上,是從這個片子談起的。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是這幫外國人扛個攝像機來吭哧一拍就搞起來的,而是若干農民工背井離鄉不分晝夜干出來的,若干工程師加班加點絞盡腦汁干出來的,若干基層幹部操賣白粉心賺賣白菜錢干出來的。

我們三十年走別人兩百年的路,不靠吹牛,靠流血流汗。


2016年2月7日,看了BBC的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這部紀錄片。一個英國記者來到中國,通過他的鏡頭記錄下了中國經濟的多個剪影,期間混雜了中外專家們對於中國經濟的解讀,結論就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通過投資與出口拉動經濟高速成長,並一度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整個西方世界一度認為中國是整個世界經濟的救星。而在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中國的出口放緩,經濟出現了較大的下行壓力,於是政府通過信貸擴張為主的方式試圖將中國經濟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增長速度,並由此拉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基礎建設大潮。

對於經濟增速的意義,相信很多人都清楚:如果中國經濟增速跌破兩位數之後再下探到較悲觀的預期增速,比如6%甚至5%,那麼相對應的就是:大量的破產企業、數百萬的失業人口、破裂的資產泡沫、洶湧的銀行壞賬以及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這無疑不是中國社會各界所希望看到的,或者說能夠承受的。

在按下信貸釋放的按鈕過後,經過短短五年,到了2013年,中國信貸規模與GDP的比例就從2008年的1.2倍上升到了2倍(注.這個為片中的數據),並且信貸總額的增長也是達到一個令人咋舌的速度,這其中既包括傳統銀行體系的貢獻,也有來自影子銀行的貢獻。這些資金大部分湧入到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商業和住宅地產項目中。

以武漢為例,這個中部城市通過政府融資平台聚集了數千億資金,意圖抓住難得機遇期建設一個頂級城市。英國人的鏡頭所及之處,全部是各種商業和住宅建設項目(據武漢當地人講最高時有10000多個工地),這其中還有一個據說將成為世界第二、第三高樓的城市地標。BBC的記者在點評時說道:「我看到很多的房子都是沒有亮燈的,空置率非常高...越是高價的住宅就越是被那些有錢的人當成投資的工具,自然空置率就會更高」。

武漢的狂飆突進在一開始無疑是得到中央政府許可甚至是支持的,然而這個區域經濟的發動機一旦開啟,等到中央政府想要控制經濟理性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並不具備那樣大的掌控性。這部紀錄片通過記者及專家的嘴給出的解釋是:「山高皇帝遠「。中央政府領導人無疑是精明而道德的,但是北京之外的各級地方領導們才是真正的中國經濟操盤手,以同樣的精明與道德水準去期望各層級的所有的地方官員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且拋開個人素質和道德水準不談,區域經濟中的政府官員、國企領導、銀行機構、私營企業主、乃至很多民眾,他們的利益都被緊緊綁定在這個急速賓士的經濟體上,誰也不希望承擔速度放緩帶來的代價。

從整個故事的邏輯看,投資和出口在可預期的未來將逐步降低對整個中國經濟的貢獻度,然而被多方寄予厚望的消費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的繁華呢?畢竟,消費意願和經濟預期本身就是高度關聯的。

故事的最後,BBC的記者提到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中國作為世界增長的引擎,為世界經濟帶來了促進作用。那麼,同樣是這個龐然大物,如果它陷入了不可避免的衰退,會給整個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這個問題其實代表了所有人對於中國前景的矛盾預期---既希望它能夠扭轉過去那種不可持續的增長結構,又擔心結構的調整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這其實就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寫照,彷彿在給一個高速賓士的汽車換車輪的同時急轉彎一樣。

不得不說,包括CNN、BBC乃至NHK在內的外國媒體很多時候會帶著極大的傾向與預設在做關於中國的紀錄片,這部名為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也不例外,因為其中的所有素材都是為了支持一個悲觀的預期而組織的,在片中幾乎聽不到任何的反面聲音(某位政府官員對於前景的美好預期在片子的整體基調中也顯得有些反諷的意味)。

然而,我還是推薦朋友們去看這部紀錄片,畢竟「兼聽則明」。這部片子中提出的很多問題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尤其是在經歷過不斷爆出呼應其預測的事實論據的2015年之後。

在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有必要去觸碰一下這個宏大複雜卻不可迴避的問題:中國經濟的未來究竟應該怎麼走?


youtube上最多贊同的評論

public debt to GDP rate:

US about 100%

Japan 200%

Eurozone 88%

China even by the most hostile prediction is less than 60%

China"s reserve rate is 20% insanely conservative compare to any OECD economy (4%-10%)

and yes, i see 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 now


英國人對武漢的了解其實很少……

Source: Martin Jacques" TED talk, Understanding the rise of China, 2011(當然,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是在2013年拍的,不過由此可見一斑)


匿名不能評論 就這裡廢話幾句吧。/BBC在談論問題時是客觀,但也冷血。他說,發展給我P的執政帶來了合法性,所以好像中國大搞發展,不是為了別的,就是領導為了坐穩位子。我國有句俗話,站著說話不腰疼!發展緩慢了,首先受到影響的絕不是」既得利益者「,而是草根階層。誰對失業最敏感?是最貧窮的人們,不是大官巨賈。

—————————————————

別的不論 單這句就已經覺得心塞。。

我更認為bbc沒有說錯,只是沒有更詳盡分析給人以單純輿論研判的感覺。

所謂高速發展,就是投資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改革開放30年,其實已可以看的很清楚了,改革紅利更高度集中流向官員及其利益集團的分配機制。就如前些年的保8,現在「容忍「的7.5,其實說到底是和維穩一個性質的政策。這 就是為了維持政府的合法性。因為發展經濟就是目前政府唯一的合法性。(還有別的嗎 政改?民生?保障?教育?文化?)要知道亂起來受損失的也未必是最底層的,因為 或許 失無可失了。而更公平良性的是全民收入的提高。(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工資與GDP增速的明顯脫節?)

高速發展就是政府央企國企 名目上的國家投資,實際上的要素壟斷,你看 汽車,房地產,光伏,最後肥了誰?連中糧中電都造房子了,與民生何益?越是快速越是需要要素的投入,比如資本,誰更有這種力量,當然是掌握金融的。。。,於是競爭就越不公平,生產剩餘和政策,稅收都是一邊倒的,普通百姓能得了多少利益了。不是舉國浪費就是明目斂財。你說的四萬億 就是大量重複性建設 和 地方財政(賣地)的惡果。政府如此不是因為這個政策好,恰恰是因為最容易,最符合他們的利益。。(現在依舊大量發放 只是加快發放了 不懂其中的意味嗎 ?)

非不願也,實不能也。

當 一張餅越做越大,你就該警惕吃到的或許越來越薄,更令人擔心的是,總有一天會停止的膨脹,只有兩成的邊角料,會讓這個社會發生多麼殘酷的事。

匿了


債務驅動是有極限的, ray dalio 警告過。 年中a股大崩盤前wsj, ft等一系列人士警告過, 你們覺得是放屁, 覺得4000點才是起跑線, 結果如何 ?

把直白的警告當放屁, 諱疾忌醫的扣上「崩潰論」帽子, 把真相捂下去,讓人民對債務冒險無限買單, 實踐叛國莫過於此。


忽略commentator的語氣的話,這是一個非常中立的紀錄片,無非是說"中國奇蹟地高速發展了這麼多年,如今有債務,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後果" - 這個不知道非常重要, 裡面提到太多的不確定了.採訪各種聲音,挺務實的.


個人覺得這裡面反映的問題都是真實存在的。債務的問題和房地產的問題應該可以通過溫和的通貨膨炸解決吧。地方債務的問題最後會有中央出面解決一部分,而且90後00後的消費能力也不容小視,儲蓄率不會一直這麼高的。


別的不說,單從這部紀錄片採訪的方式來說,我認為是不道德的。

在這裡就不談唐市長是怎麼被fooled的(雖然看到他呵呵呵那麼銷魂的一笑還真是大快人心……沖這句大概要匿了?),看到片尾的童鞋一定注意到了片尾生命之餅(SMZB)樂隊在VOX(武漢一間有名的livehouse)的演出,在SMZB的微博上,我們可以看到,紀錄片中的這次演出是「應BBC之邀全程拍攝」的,而在這之後才對樂隊進行獨家專訪。一年一度的演出在10月19日,正好與攝製組在武漢拍攝的時間吻合(地鐵的片段可以看到是於10月23日拍攝)。誰會在演出後的專訪里專心大談政治觀呢,因此只能這樣解釋,BBC弄了這麼一個子虛烏有的拍攝,搞了一個讓樂隊以為無非吹吹牛逼、探討一下中華朋克精神的訪談,最後花了十幾秒插入了這麼一問,在誘導下這位朋克沒有按耐住朋克精神。這樣的訪談不是訪談、完全就是在設套。

另外,我非常懷疑范陽(Fan Yang)在第二次出場時那一段話是不是事先按要求背稿的,稍懂武漢話的人都能聽出球迷是在喊「武漢隊啥啥」(因為略炒雜最後兩個字沒聽清,忘補充)。可是范(Fan)的翻譯居然是裁判傻逼這麼一句京罵,然後引出那麼一段恰到好處承上啟下的調侃,我只能認為這是事先安排好的。

不過這次拍攝讓武漢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夜郎自大是多麼大的國際笑話,也絕對是個好事,市長說的好!

『呵呵呵』!

以及在這裡問一下,有誰知道紀錄片里環保主義者范陽(Fan Yang)的背景與故事或者聯繫方式,只是對於武漢的湖泊保護感興趣,無意冒犯:)


《How China Fooled BBC》


私以為某些層面還是挺中肯挺有道理的。

比如信貸規模和投資的過度膨脹、房地產泡沫,危機的確存在。但是這種論調也差不多有了十幾年了,從未成為西方經濟學家所謂「硬著陸」的現實。

西方看衰中國經濟我倒覺得挺高興的,至少相比於中國威脅論來說這種思想是更容易安撫他們的吧。

思密達。


其實國內一直在做一些激進的違反規律的事情,無論自然規律還是經濟規律,比如亂挖煤,亂修水壩,亂投資。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但是,中國的發展模式,社會結構,以及政府主導的經濟運行方式又和西方國家顯著不同,所以,不能把西方的規律拿來瞎套用去解釋或者預測中國的經濟。再者,中國國內的市場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試想,如果中國的人均消費,人均生活水平達到發達國家那樣,將會早就一個大的驚人的國內市場,再拉動經濟增長20年,靠以後的增長以及市場自身的成長慢慢把欠債吃掉輕而易舉,當然前提是我們的能源,資源,還有那些天然的,人為的限制能夠扛得住這麼大規模的消耗,同時政府能夠有能力管控這些風險,其實這屆政府一上台就已經開始著手做這些事情了


裡面有點黑中國,不過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中國也應該注意這些問題;假如某一天,因為一些原因,世界都不再需要中國製造的產品了,那中國怎麼辦,這對中國肯定是災難性的,中國依靠世界貿易體系發展起來的大樓將一下子垮塌,連鎖反應會將社會所有的積壓的矛盾將一下子激發出來,高額房價沒有人買得起,企業及銀行紛紛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中產家庭破產;四萬億的強心劑才剛過,不可能再來一劑;中國要如何才能迴避這些問題,這部片子也是給我們的一個警世鐘,居安思危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


看了一遍,不懂金融什麼的。個人感覺是事實列舉沒問題,但英國人一直對外國評論都很酸,解讀很獨特。要改成CNN來說的話,一樣的素材解說一定會不一樣。

另外,個人認為,有的不合理經濟現象確實需要注意,但回顧各國發展歷史,其實不都有這樣的非合理階段,然後回歸到合理么。人不能免俗,國家也不能。特別是咱們人口基數太大


關於此片政治上的問題,本人才疏學淺,就不獻醜了,只想說說作為一個土生土長武漢伢看此片的一點感受…首先robert的那誇張的倫敦音,你是有多麼唯恐天下不亂啊,哈姆萊特附身嗎?真想一巴掌扇過去,個斑馬的,跟老子說人話!!!

看完我們可憐的唐市長被忽悠那段,鬆了一口氣,咱們市長對敵經驗還是蠻豐富的,冒被老外籠住…結尾vox那段,那個誰,你還是老老實實的玩您的搖滾吧,連我黨都不知道怎麼用英文說,還學人家談政治…傻缺了吧?被忽悠了吧…


大大剛去英國,怎麼就有這種紀錄片。


是一部以西方思維來判斷中國事物的典型力作。有很明顯的偏向性。

以中國人的角度來看,顯得並不客觀。


推薦閱讀:

為何中國如此體量的國家從十分落後變成現在的舉足輕重只用了 30 年?與日韓有何區別?
如何評價小米對中國手機市場的影響?
如果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中國為什麼這麼多騙子?
商人囤蒜是違法的么?

TAG:紀錄片 | 中國經濟 | 影子銀行 | BBC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