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童謠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傳播力?甚至是些沒有節操的灰色童謠,在沒有網路的時候都能傳遍全國,而且都大差不差?

就像是這條新聞下的評論

英國5名男生涉嫌開學前夕縱火燒學校被警方逮捕

中「我去炸學校」這首,大江南北都知道

還有就是像 丁老頭處處蚊子咬大頭大頭」「不如加入黑社會」「小燕子飛飛」等這些

那時從未想過這些灰色童謠是哪個發明的,而且全國各地都大差不差,

現在想想,甚至是一些色情,灰暗的童謠或者是謠言,在沒有網路的時代都能傳遍全國,主流媒體也不可能對其進行宣傳

那它怎麼傳播的呢?


兒童們創建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社會系統,這個系統中信息傳播的活躍程度遠遠超過了成人社會。

比如我小時候學會的各種童謠各種遊戲,幾乎全部都是我的小夥伴們教的,大人根本不關注,在他們眼裡都是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而已。

而且這個社會系統表現出按年齡分隔的特點,比如我的弟弟妹妹比我只小了幾歲,但他們都有自己的圈子,和我的圈子很少有交流。但童謠和遊戲卻跨越了這種隔離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不斷的豐富發展著,也在不斷的丟失著。

隨著年齡的發展,我們慢慢的淡出了江湖,甚至忘記了自己曾經身在江湖。直到某一天,忽然發現街角的小不點們玩著自己曾經玩過的遊戲唱著自己曾經唱過的歌謠,那一刻恍若隔世。

至於題目中說的沒節操,我覺得只是促進信息傳播的一個因素,未必是關鍵。格林童話確實很黃很暴力,葫蘆娃也是,但當時並不覺得。前面的丟丟銅根本算不得什麼,更赤裸更沒有節操的童謠多的是。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期待社會學大牛的解答。


小孩子有兩個特點,一是學會了童謠之後會反覆不停的念,二是特別善於模仿。所以童謠產生病毒式傳播也很正常。如果你把一句順口溜一天念五十遍,不到一星期你周圍的人肯定都會念了。只是他們不會和你一樣一天念五十遍,所以也就傳播不開。

小孩子很多時候都未必理解童謠有什麼含義。比如三國里「千里草何青青」這種東西,照樣可以傳播很廣。有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間,反而能激起孩子的興趣。


雖然問題的重心應該是在於童謠的獨特性,但是我還是想指出,在沒有網路的時代有很多東西都是口口相傳到人人皆知的,詩經,荷馬史詩,到各路野史名人軼事,童謠並不是一個特例。

但是在童謠作為一種朗朗上口的體裁本身就利於傳播的事實之外,還有第二個問題,就是作為受眾和傳播者的兒童,為什麼會對有消極含義的「灰色童謠」口口相傳呢?

我傾向於認為,童謠作為民間文化的傳承,本身並不是純潔的象徵或化身。比如19世紀初寫成的格林童話,其實從本質上和聊齋志異或閱微草堂筆記沒有什麼區別,最初的版本也有很多少兒不宜的內容,甚至被記載為是讓媽媽讀了會臉紅的書。後來為了保證受歡迎的程度,格林童話在之後數十年中不斷被修改,其中強暴、殺母、弒子等令人不適的情節逐一被刪除,才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童話。實際上,現在的格林童話中仍然有許多殘酷的情節。白雪公主在婚禮當天強迫繼母穿上燒紅的舞鞋跳舞直至死去,韓塞爾與葛雷特里兄妹倆被親生父親和繼母為了節省口糧而所拋棄在森林裡。這些情節在一些針對兒童的圖畫版中也依然存在著。

尚未被社會化的兒童並不了解這些情節中的殘酷,因而會毫不疑惑地全盤接受。比如說著名的鵝媽媽故事集,其中有幾首相當黑暗扭曲的童謠,在18世紀也是被孩子們在街上哼唱的。

06年有個英國學者Chris Roberts寫了本書叫做Heavy Words Lightly Thrown: The Reason Behind the Rhyme,指出許多童謠其實非常少兒不宜。

西方媒體3月1日報道,一個叫克里斯.羅伯茨的英國人寫了一本名為《輕鬆拋棄沉悶文字》的書,論證出很多英國古老兒歌並不純潔,王室醜聞、宗教仇恨、暴力兇殺、色情金錢交易等充斥於歌詞之中。

  羅伯茨在新書里表示:「那時沒有專門寫給孩子唱的童謠,大人整天哼著自己編的或者當時流行的小調,孩子們耳濡目染,也就學會了;有些家長故意以當時的『新聞』為歌詞,再配上上口的調子,用這種形式給孩子們講故事,哄他們睡覺,所以宗教、性、金錢和醜聞成為兒歌的主題並不希奇。」 的歌謠如何「隱晦地帶有不良信息」,其中一個例子說的是著名的《傑克和吉爾上山去》,羅伯茨認為,這首歌的歌詞表面上看說的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上山挑水,而實際上則是講一對少年男女偷嘗禁果,女孩可能因此懷孕了,她覺得非常後悔。

  羅伯茨指出,在英國都鐸王朝到斯圖亞特王朝時期,英國內戰爆發,宮廷醜聞不斷傳出。由書中舉出了不少例子,分析那些膾炙人口於人們被勒令不得公開談論這些事件,只得把這些事編成兒歌,結果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傳唱至今。例如,描寫倫敦風情的《橘子和檸檬》、影射瑪麗女王一世的《瑪麗瑪麗很矛盾》、暗指白金漢公爵的《喬治.波吉》等許多著名兒歌都是在這兩大王朝期間產生的,這階段的兒歌內容隱晦,但是旋律動人,歌詞琅琅上口,因而流傳很廣。


按照文化人類學祖師爺馬林諾夫斯基的功能論

所有文化現象都是社會工具

童謠據說是表達焦慮的工具,這和現在的都市傳說有點類似

一個是性的焦慮,一個是恐懼的焦慮

古代不比現在,人和牲口都住一個屋,更別說成人和小孩了,成人的行為其實都是不避小孩的。但小孩的類似行為又會受到成人制止,焦慮就這樣產生了。

另外,在人口密度較低的時代,村外尤其是森林是個非常恐怖的世界,死亡率極高,對外界的恐懼也是焦慮的一部分。

至於現在,破壞學校的童謠,表達的是什麼焦慮難道不是很明顯的嗎?

總之現在功能派的焦慮就和弗洛伊德學派的你想X你媽一樣,任何東西都可以往上靠。


至尊陰暗童謠<妹妹背著洋娃娃>

妹妹背著洋娃娃

  走到花園去看櫻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

  樹上的小鳥在笑哈哈

  娃娃啊娃娃 為什麼哭呢

  是不是想起了媽媽的話

  娃娃啊娃娃 不要再哭啦

  有什麼心事就對我說吧

  從前我也有個家

  還有親愛的爸爸媽媽

  有天爸爸喝醉了

  揀起了斧頭走向媽媽

  爸爸啊爸爸 砍了很多下

  紅色的血啊染紅了牆

  媽媽的頭啊 滾到床底下

  她的眼睛啊 還望著我呢

  爸爸.媽媽.為什麼呀.為什麼呀

  然後啊爸爸 叫我幫幫他

  我們把媽媽埋在樹下

  然後啊爸爸 舉起斧頭了

  剝開我的皮做成了娃娃

 背後故事

  據說這首歌的背後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此「妹妹」原名為「北村玉上」,是一位將軍的外房妻子的女兒。

  自幼變其貌不揚,而稍年長時則更為醜陋。

  也因此父親從不見她,而玉子也不曾對父親留下任何感覺…

  玉上因此不願見人,而日漸封閉。連自己母親與妹妹都不敢親近她…

  只因為當時把丑當為一種會傳染的瘟疫。

  而唯一能陪伴玉上的只有那一臉笑容且永遠如此的娃娃.不管早上晚上,玉上都抱著它…

  悲哀的玉上終在十五歲正要花樣年華之時,因自悲與厭世之感,於自己的房間內上吊自盡…

  更因為玉子自幼的封閉,根本沒有人會進她的房內。

  就這樣,直到屍體頭髮由腰長到地板,衣服由白變為暗紅,才被自己的母親發現…

  母親見此痛哭失聲,在處理完後事,母親一直無法忘去當時的情景,她將一切攬到自己偏愛次女的錯。

  就這樣,母親也悲痛的日漸虛弱,終在自己30歲時,憂鬱而死

  臨走前依然抱著娃娃,彷佛是認為自己就要跟著女兒一塊去了……

  事情在母女的相繼去世下漸漸平淡。

  不過總在夜晚烏鴉啼叫之時,傳出微弱之聲… !

  「媽媽!我真的好寂寞」~「媽媽!為什麼你總是不陪著我?」

  而傳出聲音的地方,正是她們母女自縊之處。

  而屋內唯一屬於她們的東西,就只有那白臉微笑的娃娃!

  為了平息人們的恐懼,將軍派雕工將娃娃的臉雕刻成貓臉(日本以貓為吉祥物),

  但為了不再讓它發出聲音(跟本是將軍自己對偏房女兒的罪惡感所生的恐懼),將軍命人不準在貓臉刻出嘴

  就這樣,娃娃放置在部屋內渡過了百餘年…..

  而就在鎖國政策之後的一連串戰爭,北村一家被屠殺殆盡,當然也被強奪了所有的一切,就這樣,身為洋人眼中的古物娃娃,被輾轉賣到各地那娃娃幾年後被賣到某個玩具店當貨品,被另一個女孩帶回了家。一天,她吃過晚飯後就背著娃娃到後園賞櫻花,然後她忽然聽到一些笑聲—一些怪異的笑聲。

  「媽媽...媽媽...」那女孩開始感覺有點不對了,她回頭一看,看到她的娃娃哭著叫媽媽...

  雖然娃娃在這近百年內被公開於世,但故事依舊少為人知

  而因娃娃的樣貌討好,所以贗品極多,流於各地。

  但平常人收藏它就只由於它的討人外形。

  擁有這如此凄涼故事的娃娃,你也一定見過,它就是那原為人樣的沒有嘴巴的白臉貓——HELLO KITTY.

轉自百度!


-

聽過宜蘭童謠「丟丟銅」沒有,它的「沒節操」,可以到令人髮指地步。

視頻封面丟丟銅視頻

歌詞:

火車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丟,唉唷磅空(山洞)內。

砣空(山洞)的水啊 那個,丟丟筒仔,那個,阿謨那個,丟仔伊都滴落來。

懂閩南語的都知道,其實全部歌詞都是虛字,

除了「火車走到,山洞,水,滴下來」五個片語外,其它亂七八糟字眼,都是虛字,沒有意義。

這歌,其實是在說「性交」。

直翻如下:

陽具跑到陰道里去(火車走到山洞裡去)

陰道流水下來(山洞的水滴下來)。

(那些虛字,其實是在描述「性交」。)

問它為什麽紅?為什麼流傳經年?

那可是偌大的人類文化學和傳播學的問題呀。

我非專家,不能引經據典地作答。

但在我眼中,大部份的童謠,尤其是童話故事,流傳甚廣的,都有惡意的,禁忌的成份在。

情色,死亡,背叛,惡魔,通姦,亂倫,禁忌,兇殺,陰謀,食人,戀屍,凌虐,欺騙……。

要說我小時候,最怕的一首童謠是,妹妹背著洋娃娃。

視頻封面妹妹背著洋娃娃視頻

歌詞:

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到花園來看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樹上小鳥笑哈哈

妹妹背著洋娃娃,走到花園來看花

娃娃哭了叫媽媽,樹上小鳥笑哈哈

洋娃娃會哭,多恐怖的意象。

那時代,沒有感應晶片,沒發聲晶片,不裝電池。洋娃娃了不起裝個哨子,吹聲哨就了不起了。

想到一個洋娃娃背在你身上,哭叫起來,會嚇的你尿褲……。

總之,有舉不完的例證。我認為,沒有這些「恐怖」的成份,童話童謠就不可能流傳甚廣。

(其實,哪個童謠,不是大人教會小孩的?不可忽視的,是其中飽含了「成年人的惡趣味」。)

比如格林童話,那就是最好的例子。

-


在我看來,逾越普遍常識的人類文明的制高點有三:神話、童謠、迷幻藥。這三項事物有兩個共同點:一是誕生過程看似合理實則荒謬,二是它們只帶給人類的困惑以直接答案,但從來不說為什麼!


因為押韻!


小孩記性好

嘴又閑不住

傳播起來自然就快


」今天星期四,學校要考試,考了四十四,回家看電視,喝了新奇士,看到少林寺,想去試一試,被人打成西紅柿。"某天我在路上聽到小朋友在唱這個,略驚訝,我小學就知道的順口溜到現在還在流傳啊。「回家看電視」、「新奇士」等字眼充滿九十年代色彩,肯定不是以前的大人編的,我覺得絕對是小朋友們對於自己壓抑的學校生活的吐槽和調侃,後來上網查了一下貌似很多人知道這個順口溜,開頭都一樣,後面卻有很多種。

回想起我初一的時候,有一次我那個在香港讀書的表弟給我用粵語唱了一次國歌(歌詞有辱國家形象,不發了,歌詞里提到了拉登,所以此歌應該是21世紀的產品,當然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裡學來的),當時我覺得很好笑。一次放學的路上我唱給了另一位小夥伴聽,後來沒幾天,在操場上和不認識的小哥玩遊戲王,那個小哥突然說:「喂,我唱支超搞笑嘅歌俾你聽...」再後來,有位不認識的小夥伴在周一升國旗的時候唱這歌...我總覺得是我起的頭(當然這首歌是用粵語唱的,決定了它不可能傳遍全國)。

現在仔細想想,小時候覺得這些東西特別好笑,放學路上總有不同的小夥伴在念順口溜,有時候還會改詞,念完之後大家就會一起拿著乾脆面在小賣部面前傻笑三至五分鐘。

也許,這就是小朋友們互相勾搭和取樂的方式,學會新的順口溜會顯得你很潮,由於小朋友的笑點非常低, 意義在很多時候並不重要,流傳的時間也變得很長;再者小朋友們可以說是天天聚在一起,傳播的速度會非常快。只要有一個小朋友跑到一個地方唱一次,這個地方的小夥伴們就會互相嘮嘮叨叨,大家就都知道了。而大人們並不會這麼做,這會顯得自己很弱智,而且也不會天天沒事兒干下班後和一大群大人踢球或者玩遊戲王或者去便利店買乾脆面。

附上幾個我印象比較深的:

1、「,叮叮噹,叮叮噹,炸死彭定康,你老母去義大利又慳番幾十皮。」好吧我覺得這個是大人編的。

2、」年級的小偷二年級的賊,三年級的美女一大堆,四年級的帥哥沒人追,五年級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老師真他媽的黑,作業布置的一大堆 。「好吧到現在還有小朋友在唱,其實我早在五年級的時候就想過:」哼,我已經是讀五年級的大人了,泡妞這種事兒我早在三年級的時候就研究過了,那時候的我真是太幼稚了!「


我記得小時候有一個童謠以「星期天的早晨路茫茫」開始,後面不記得了。。大學裡面發現全國各地很多同學都知道。


不清楚,我只知道童謠的傳播力應該很早就被認識到了,所以說古代要改朝換代的時候才會有各種很詭異的童謠


推薦您讀一本書——《胡謅詩集》。 「海豚書館」叢書中的一種,陸谷孫譯,作者是英國人愛德華·李爾。 我自己答不好這個問題,再抄一段周作人的文字如下,見於他的文集《自己的園地》,題目為《歌謠》,其六講到「兒歌」:

「兒歌的性質與普通的民歌頗有不同,所以別立一類。也有本是大人的歌而兒童學唱者,雖然依照通行的範圍可以作成兒歌,但嚴格的說來應歸入民歌部門才對。歐洲編兒歌集的人普遍分作母戲母歌與兒戲兒歌兩部,以母親或而兒童自己主動為斷,其次序先兒童本身,次及其關係者與熟習的事物,次及其他各事物。現在只就歌的性質上分作兩項:

(1)事物歌

(2)遊戲歌

事物歌包含一切抒情敘事的歌,謎語其實是一種詠物詩,所以也收在裡面。唱歌而伴以動作者則為遊戲歌,實即敘事的扮演,可以說是原始的戲曲,——據現代民俗學的考據,這些遊戲的確起源於先民的儀式。遊戲時選定擔任苦役的人,常用一種完全沒有意思的歌詞,這便稱作抉擇歌(Countingout Song),也屬遊戲歌項下;還有一種只有作歌唱,雖亦沒有意思而各句尚連貫者,那是趁韻的滑稽歌,當屬於第一項了。兒歌研究的效用,除上面所說的兩件以外,還有兒童教育的一方面,但是它的益處也是藝術的而非教訓的,如呂新吾作《演小兒語》,想改作兒歌以教「義理身心之學」,道理固然講不明白,而兒歌也就很可惜的白白地糟掉了。 」

鄙人無學問,所能做的也只是抄書,不知這個答案滿意不?


重複就是力量。重複雖不會讓真理和謬誤互換,但重複卻會讓人信以為真,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既然提到「傳播」了,我想來說幾句了。

沒有網路的時代,這個時間有些久遠了,這裡主要講講古代(唐-清),還會提及一點近代。

一、首先,想說的是中國「古代」的傳播手段。

1.報紙。

內容主要是與政治掛鉤,後來逐漸觸碰軍事、娛樂、商業等範疇。但政治依舊是主旋律。也逐漸分為私人和官方的兩種辦報方式。

2.文人的筆記小說。

魏晉時期-清。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印刷術的發展等,越來越關注人的生活,內容很雜。可能會涉及一點點吧。

3.民間說唱。

面對面的交流,道德、價值觀念的傳承。

4.民謠。

為了宣洩民意。

5.廣告。

商業新聞傳遞的一種重要手段。

以上就是古代傳遞信息的幾種較重要的手段。對於童謠,鑒於有「朗朗上口、押韻」等特點,個人覺得。。算了,還是您自己對號入座吧。

二、想簡單說說近代。

1.以上方式雖有衰退,但依舊在沿用。

2.那究竟什麼佔據了主風呢?「報紙」!

在這個時期,中國報業很複雜,分為「國人辦報」和「外國傳教士來華辦報」;報紙本身也分為「中文」和「外文」的。(請注意,我說的是中國境內的)。在外國傳教士來華辦報的過程中,逐漸出現了幾次國人辦報的高潮。

可想而知,政治內容不再是100%的主打地位,而商業、娛樂、連載小說、時評、文摘balabala一大堆沒出現過的或沒興起的東西大量出現了,填補了空白。報紙也逐漸開始有側重點。當然,「通俗性小報」也開始出現。甚至「桃色新聞」之類的東西也出現了。

那麼,當時民眾的受教育程度不像現在這麼普遍,有很多人識不了幾個大字,在這種情況下,「文言文」逐漸被可憐地拋棄了,替代品是「白話文」;在這種情況下,思想很深刻的文章成了文人的專寵,百姓更容易接受什麼呢?「童謠」是一種好選擇吧!

當然,這又涉及到「分受眾」的問題。

總之,一句話,要知道從前的「新聞傳播」的內容可不是今天意義上的新聞啊!!魚龍混雜,什麼都有。

我曾經問過新聞傳播史的老師:

「新聞的定義是什麼?」

「新聞傳播史的研究者是不給新聞下定義的!」

三、從「傳播」角度說說。

1.與其朗朗上口分不開。

2.在傳播過程中,受眾心理經過3選擇過程:「選擇性接觸」、「選擇性理解」、「選擇性記憶」,童謠可是在這3方面佔據著無與倫比的優勢啊!看字面您懂~

純一家之言,只是很籠統地談大致過程。

PS:

1.看到好多人把這個問題歸結為「傳播學」,個人贊同,但個人覺得跟「傳播史」關係更大一些。

2.本人在第二部分幾乎未舉出史實,是因為第二部分寫得並不是很詳細,只想大致說明一個過程。如果細分,「近代」太大了,要分為各個時期,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到此為止即可。如果再細分,針對這個問題意義不大。(好吧,可能會有說我懶的朋友,反省中。。)


溝通吧,

小時候爸爸媽媽吃飯的時候如果飯店有小孩,

吃完了我們就是朋友,注意啊,是飯店,可不是一桌子的


看過三國,裡面的童謠是傳播謠言和見解的主要方法


推薦閱讀:

童謠中為什麼是「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之前那些呢?

TAG:文化 | 童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