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住,經常會搬家的父母,如何解決小孩找不到固定玩伴的問題?
最近在寫相關論文的前來作答。
看了眾知友的答案,深覺正面回答此問題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著重論述搬家對於孩子危害的倒是居多。
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孩子加入一個環境的速度,比大人是要容易許多的。雖然眾知友列舉了電子遊戲,幼兒園或學校,書籍等解決方式,但大多數人卻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社區。
對了,我要闡述的就是社區作為孩子遊戲場所,讓小孩能找到固定玩伴快速適應新環境的作用。
1,在社區內玩耍,當代還是否可行?會不會孩子根本不願意出去玩?
學校的朋友即使白天在一起,放了學也不得不各自回家,能夠一起出去玩耍的都是年齡很大有一定自由的孩子了。對於比較年幼的孩子,社區仍舊是他們主要的遊戲場所。
很多朋友可能要問了,那個「賈君鵬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的在樓下玩耍的時代,恐怕是早已過去了吧?
並不是這樣的。無論是新的還是老的社區,都仍舊是孩子們的遊戲場所。
我在2012年秋季和2013年春季於中國的東北地區進行了一些小區的觀察調研。這兩次調研讓我確認了一個事實:雖然現在的網路和娛樂設施愈發的發達了,但是孩子們在外面奔跑玩耍的慾望,仍舊是和我們小時候同樣積極的。
下面這張圖代表了某一個小區(建於90年代)的一個小廣場在三次調研中下午各時段瞬時出現的孩子人數。橫軸為調研回數,縱軸為小孩人數。可以看到從下午兩點開始不斷增加,到五點鐘達到了高峰。高峰期該小廣場某個瞬間可以達到20個小孩同時玩耍。
而就我的觀察,這些孩子互相都是不認識的。大多是有家長陪同(因為現在的治安不好)。但是在玩一個大型器具的過程中就可以互相熟悉。大家都是同一個小區的前後樓,見面兩三次大人彼此也都熟悉了。於是就會出現一部分大人在小孩玩耍的高峰期去附近買菜,讓其他大人看管小孩的現象。(這代表在一個環境足夠健康的小區內讓小孩在外面玩並不是危險的)
好了,我們看到小孩在外面玩耍這件事,只要有適宜的環境,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那麼我們來沉思一下下一個問題。
2,什麼樣的社區才能讓我的小孩和其他小孩健康的玩耍?
首先,並不是新建的高級小區就一定能滿足這個需求的。因為一,新建的小區新來住戶多,還並未形成一個穩定的社區關係。二,很多新建的小區雖然高級華麗,可是設計上並不一定最佳,擺了很多景觀很多曲線但是涼棚下一個長椅都不放的情況比比皆是。
其次,也並不是老的小區就會更好。因為很多老的小區管理混亂,外來人雜,容易發生治安問題。為了交朋友被拐賣,顯然不太划算。
那麼什麼樣的住宅區值得推薦呢?
第一,這個住宅區有一定比例的長住戶,並且他們之間都比較熟悉。
如果父母有心,你可以在一個好天氣的傍晚去這個小區看看,如果有很多中老年人拿著板凳出來坐著聊天,或者在小區內散步,下棋,並且很多人都彼此認識,或是很容易互相搭話。那麼這個住宅區可以說是有著一個穩定的社區關係。這些人一般生活閑散,喜歡外出散步(尤其是傍晚時間),喜歡多管閑事。這些人就是Jane Jacobs所說的「街上的監視的眼」。陌生人進入這個社區,很容易被盯上,也不太容易從事犯罪活動。
你來這樣的住宅區居住,只要不是太規避社交,很快他們就會知道你的小孩是誰家孩子,她/他在他們的視線內玩耍,就會安全。新的住宅區這樣的閑散中老年人少,但是會有固定的遊戲場地,傍晚時分小孩放學很多都會聚集在此。這樣的情況也是不錯的。
第二,這個住宅區有一個比較良好封閉的玩耍場地。
這個場地如果是不臨街的最好,可以避免交通和外來人員的影響。最好是有一定的玩耍器具,讓小孩易於停留。如果還有一些長椅,桌椅,鍛煉器具就更好了。因為老年人也會在這裡停留,他們會幫你看著小孩,給戶外空間帶來更多的生機。
第三,這個住宅有一個整體比較好的氣氛。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即使是租房住,最好也選擇人員相對比較穩定的地方。我們不求什麼高級知識分子社區,但過多的務工人員或者流動性太大的住宅區必然伴隨著社區關係的不穩定和治安的下降。
3,我該如何支持孩子在外玩耍?
相對於有育兒經驗的父母,我顯然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僅從建築戶外空間的使用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
就像剛才說的,有遊戲器具的戶外場地是非常理想的。它們可以很簡單甚至簡陋。以我的調研數據來看,鞦韆,滑梯,空地。這三個是最受小孩子歡迎的遊戲器具。難度低而且可以產生協作。
現在的小孩比起過去的小孩有一個進步就是裝備增加了。很多孩子會帶著自行車,滑板,溜冰鞋出來玩。所以遠離街道並有界限的空地變得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界限孩子們會分散開來了)在玩耍過程中小孩子自然會互相說話,交流,兩三次了就會成為朋友。而且由於他們住得近,見面的機會自然也多。作為父母一件比較艱難的事情就是陪伴小孩玩耍。我注意到很多父母如果是干陪著孩子,會非常沒有耐心。這也難怪。放學之後到吃飯之前這段時間非常短暫,父母又沒其他事情做,自然不斷催孩子回家。
現在的治安情況,又使得父母必須看著孩子玩,過去那個我們自己在外面跑一身汗到家長喊吃飯的年代的確不復存在了。如果你的住宅小區有好的遊戲環境,不妨手機里裝點電影,書籍,陪孩子的時候看,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玩耍,交朋友。同時也不妨和其他孩子的大人聊聊天,建立你的社區關係,這對孩子融入也有一定的幫助。
綜上,我強烈推薦父母們重新審視住宅戶外遊戲空間對於孩子們交朋友找到玩伴方面的重要作用。經常會搬家不是問題,孩子們交朋友不需要太久。有時候,只要一起大笑幾聲,你的孩子就會回家興奮地跟你講起後面那個樓的誰誰誰了。以個人小時候轉學8次,換過2個國家5個城市的經歷來說,一直交新朋友沒什麼不好。
孩子終究會長大, 長大之後會更珍惜身邊的朋友。
重要的是一個溫暖的家, 以及父母如何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想法。永遠鼓勵她/他交新朋友,做人要開朗樂觀,也可以鼓勵孩子常跟舊朋友保持聯絡(電話書信)或是周末全家一起去探望 孩子的朋友。我現在回頭看看,還真是每個城市都有許多老友呢。這是多難得的經歷呀。我是搬家和寄居的深度受害者了,以至我媽讓我以後有小孩了放在老家讓婆婆帶我差點很反感的回答她:我沒你那麼狠心,再苦再累,只要餓不著我都要跟孩子在一起。當然,把我留在家裡讓七八十歲的奶奶帶大,她也是為了能快點改善家庭的物質生活。但是幾乎沒有父母的童年和寄宿在姑媽家的中學,加上其中各種原因的三四次轉學真的讓我的成長充滿了遺憾,甚至可以說很不幸福。現在的我和父母親近不起來,甚至說不出對他們的感情是愛還是責任(為此我也很自責),我漸漸的覺得朋友不重要了,不會全心全意去交朋友了,因為我覺得很快我們就會分開,淡出彼此的生活, 這算是難以改變的人格缺陷吧!所以,如果不是因為活不下去要去做乞丐了,如果不是因為你鐵石心腸不愛你的孩子了,千萬不要把ta寄養在別處。也別輕易就搬家或讓孩子轉學,讓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我慶幸自己兒童時代充滿的,是和小夥伴們一起捉迷藏、踢足球的快樂,而不是手機、電腦、iPad帶來的疏離。
我們是否討厭大家一起聚餐時,總是在餐桌前屏幕閃亮的手機?如果討厭,那我們又是否能夠想像一代從小就只跟電子產品打交道的孩子,長大後會如何進行集體活動?孩子終究只是孩子,他們不能只和電子產品打交道,更不能只和自己打交道。在他們還沒有體會過與人交流的快樂之前就剝奪他們這種權利的行為,是不公平的,更是可悲的。
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從80歲往前活,那生活自然會容易很多。因為那樣每個人都會懂得,其實生活並不需要太多朋友的滋養,一個人同樣可以活得精彩與滿足。但可惜的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從80歲往前活,我們只會哭著告訴爸爸媽媽:「為什麼我一定要和從前的那些好夥伴分開?為什麼下課時只有我要獨自一人去上廁所?為什麼體育課時我只能坐在操場邊獨自仰望天空還要擔心隨時會飛來的足球?」但這樣的童年又豈是年輕的父母們希望給予他們孩子的?在巨大的生活壓力面前,偌大一個中國變得只剩下三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
搬家變成了生活的主調,打包變成了生活的必需技能,總是一片狼藉的出租屋怎麼能夠盛滿孩子童年對這個世界美好的幻想?
父母們可以做些什麼?- 做孩子最忠實的夥伴與臂膀
不論房子搬到哪裡,家永遠是家。工作已經夠辛苦了,不要再把任何工作上的不快帶回家了。孩子並不怕生活條件艱苦,在他們眼中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新鮮的,美好的。能讓他們感到恐懼的,只有整天都愁眉苦臉,動不動就因為一點小事訓斥他們的父母。
高高興興上班去,開開心心回家來。陪孩子看兩集動畫片,給他們讀幾個睡前故事,回答他們幾個「為什麼」。最重要的,教會他們如何去笑,如何去快樂。也許孩子沒有固定的玩伴,但他們還有永遠樂觀、永遠愛他們、永遠可以依靠的父母。- 鼓勵他們勇敢地融入一個又一個新環境
生活在這個越來越全球化的時代,沒有誰可以一輩子都待在一個地方,也沒有誰可以剛到一個新環境就立刻受到新朋友的歡迎。
但我們是否又真的缺乏了一點迎接新生活的勇氣?一個謙虛、誠實、寬容的人,到哪裡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當輿論都在批評獨生子女孤僻、炫耀、刁蠻時,能夠培養出一個因為生活的漂泊而養成了坦然面對一切,敢於融入新生活的孩子,也不失為為人父母的一種驕傲。誠然,這樣的要求對於一個幾歲、十幾歲的孩子稍顯甚高,但倘若父母有這樣的意識,也算是在眾多更差的選項里選擇了一種最好的補救措施。結:
早已成年的我們現在應該已經明白,一個人能否活得開心,關鍵在於你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並不在於你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生活漂泊並不一定等於無法融入新環境,但一個孩子若性格乖戾、求知慾不強,那他不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受到他人的歡迎。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後天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全看父母如何教育。當已經為人父母或將要為人父母的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我們就不得不改變自己,承擔起更加艱巨的教育子女的責任。研究:父母頻繁搬家孩子易引發自殺衝動
這項研究顯示,那些搬家超過3次的兒童比同齡人更容易出現自殺的衝動。科學家表示,搬家對兒童來說,意味著與原本的朋友失去聯繫並且突然被迫離開原本熟悉的環境。此外,當父母決定搬家時,孩子可能會感到自己的意見被忽略了。這些因素都會促使他們傷心哭泣甚至作出過激的自殺舉動。 丹麥奧胡斯大學的研究小組追蹤調查了該國1978年~1995年間出生的所有兒童,發現有4160人在11歲~17歲期間曾經試圖自殺,其中79人身亡。結果發現,在試圖自殺的孩子當中搬家頻繁的比例遠高於從未有過自殺行為的孩子。自殺兒童當中有超過7%的搬家數量超過了10次,而從未自殺的兒童當中搬家如此頻繁的只有不到2%。 這一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美國《普通精神病學文獻》上。研究者同時還表示,即便將父母的精神健康問題納入研究範圍,研究者最後還是發現搬家頻繁者更易有自殺行為。自殺是為吸引父母注意論文的第一作者秦平(音譯)博士寫到:「與同齡玩伴失去聯繫、團體活動被迫中止、新環境導致的憂傷和憂慮,這些對於少年兒童來說都是潛在的心理痛苦的因素。而頻繁地遭遇這些因素就可能導致壓力過大和思想混亂。一旦他們覺得無力應對就可能產生結束生命的想法。」
秦還表示,遇到搬家這類事情的時候,父母總是忙於布置新家、適應新環境,孩子可能感到被父母忽略,遇到煩惱也無處傾訴,自殺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為吸引父母更多的注意力。美國:每年1/5家庭遷徙 有媒體報道稱,美國每年都有五分之一的家庭遷徙,這讓美國人成為發達國家當中最「顛沛流離」的人。對於兒童來說,每隔兩三年搬一次家並非罕見。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的統計數據,2004年有4599名10歲~24歲的青少年自殺。有美國媒體提出,這項研究結果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如果父母決定搬家,千萬不要忘記照顧孩子的感受。好好想想吧,現在想起來,我從小到大搬家7次,真就沒有發小,真就沒有特別鐵的朋友,不得不說,這其實還是挺讓人不快的。
---------------------------------------------------7月20日更新---------------------------------------------------------------------------看到蘇菲說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不過ta沒有明確表態到底是支持搬家還是不支持。ta文中提及孩子融入新環境是比成人要容易些的。不過我感覺即使容易些,也不見得多容易。即使費了一番功夫融入了,若是不久又搬家就讓孩子更痛苦。當初我家改善居住環境,搬到了市裡,確實居住環境好了,學校也不錯,那小區裡面的兒童少年也不少,我被父母鼓勵著加入他們。想融入自然不是那麼簡單的,想讓人家接納你不是那麼容易的。
他們當時喜歡看足球小將,足球踢得不錯,我以前不會踢啊。但想和他們玩兒就得學著一起踢(本人是不喜歡踢足球的),為了融入他們,為了找個朋友,那隻能犧牲一些自己的情緒了,只希望找到朋友以後能不要老踢足球。我記得我練了一段時間,父母還批評我不務正業,不好好讀書儘是玩球,我心裡很難過也無奈,父母他們似乎不理解市裡孩子的江湖。我只能自己堅持著,終於有一次他們舉行顛球大賽,我也參加了,決心讓他們看看我的實力認同我加入他們的圈子。結果,我顛球的成績還算一般,他們覺得我還是不錯的,給我來了個歡迎儀式——一堆人把足球往我身上踢,倒是不重,可衣服全髒了,我深深地感覺自己被侮辱了一頓(現在想想那些圍觀的大人還拍手叫好,:-(),加入圈子的興奮全沒了。回到家以後,自然也挨了訓,好在說清楚原因以後家裡人覺得還是很高興的,就沒有揍我。可是呢,過了三年吧,又搬家了,本來這三年剛有一兩個志同道合朋友,結果之後聯繫又是越來越淡。我想著這樣的輪迴,突然意識到身邊的朋友多是過客,我已經失掉了有發小的權利,只有家人能長期陪著我了。女兒今年讀小學,從她出生到現在,我們在同一個城市搬家三次,另外有一次是房東解約,我們從馬路的一邊搬到另一邊,所以暫且不算。女兒從22個月開始讀幼兒園,沒變過,直到畢業,所以她的持久性朋友都是幼兒園的同學。因為幼兒園是我們篩選過的蒙氏幼兒園(搬家次數較多的原因也是因為選了這個幼兒園),家長和小朋友的狀態都較接近,所以家長與家長之間,孩子與孩子之間,較容易成為朋友,也比較玩得來,經常周末在一起玩。至於住過的幾個地方,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較注意小區環境的選擇,包括安全性,設施,綠化等。蒙氏幼兒園的好處就是孩子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所以女兒在小區里完全知道自己想玩什麼,我們只是跟在後面當保鏢,看她一會騎自行車,一會撿樹枝,一會餵魚,一會喂小貓,經常遇到其他小朋友,談得來就一起玩,玩好了就再見,說實話,很少見到她會再提哪個孩子,除了一個住過隔壁的小女孩,和她一樣大,開始的時候還兩家互相串門,後來女兒大小姐脾氣來了,說人家撒謊啊,不排隊啊(蒙氏的規則感),就不再和人家玩了。那個小孩子就讀家門口的公辦幼兒園,媽媽脾氣暴躁,當著我們面都打過幾次,所以坦白的說,兩家人教育理念是不一樣的,合不來是遲早的事情。最後總結下,是否有固定玩伴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孩子追隨心中的聲音去做事情,而且家長為他們選擇相關環境,使得志同道合的人能聚到一起。
再生一個。玩伴可以是暫時的,換換也沒事,可發小真是無可替代的,那種感情,缺失了絕對是人生一大遺憾。
不贊同經常性遷移。個人對此深有感觸。
小時候 由於計劃生育的原因,我2歲時就被父母帶到了外婆家裡寄養躲避計生委的搜查。(外公外婆是我要非常感謝的人,他們在某種情感上已經代替了爺爺奶奶的位置),一直到7歲回到家裡開始讀小學。
後來讀完小學的時候又被家裡人安排到了縣城的中學裡上的初中。這樣以前一起的玩伴都失去了聯繫(我那時候通訊還只停留在15天一個來回的紙質時代,電話貴,學生時代聊不起)。整個初中都是寄宿。回老家的時間就開始變少少,基本一年幾次。所以從那時候起,家鄉的觀念就開始模糊起來
後來初中讀完了,高中又跑到另外一個鎮裡面(隔了幾十公里的 那種)。一切又開始從新的開始。。。。。
後來的求學之路都是在不同的地方流轉。基本上以前的人脈都是暫時性的。這個缺失會在以後的人生路上凸現出來。。
其實我建議樓主,如果成家了就找個自己喜歡呆的城市安頓下來(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是對妻兒的最大負責任!),在工作事業上做選擇的時候希望以家庭為優先考慮。
不要經常搬家,我老家有句老話是:上屋搬下屋,不見三籮谷。如果是因為房租上漲或者小孩子的教育問題都不是借口。
如果經濟條件不容許,那麼對孩子的教育就要做一定的考慮。不一定非上大學不可。學習一門技術特長對以後的社會生存而言都不是問題的
經常搬家的人在社會資源跟人脈都是沒有深厚積累的。就像俗話說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就折射出國人對人際關係的信任態度:我都不知道你住 哪裡,我憑什麼跟你進行更深層次的交往。?。
這麼多年的漂流生活給我最大的經驗就是:人生就像擠公交車,在確定了你要去的地方後,選擇一輛可以到達目的地的班車,無論人多還是人少,擠上去,剛開始的時候你會因為擁擠,吵咋,各種不適。。但堅持下總會有有人下車,總會有位置空留下來。那麼總會一個位子是屬於在車上已經堅持多年的你。
最重要的還是一家人必須在一起生活,任何工作,事業,房租,教育在這前提下都是渣!不要妄想把孩子寄養在親戚朋友的家裡,任何形式的寄養都會塑造孩子不良的性格,總結是:擰巴。。。。這種性格的人不可能會有很好的社交圈子。
從小我們家就經常搬家。前前後後我上過四個以上的幼兒園,三個小學,兩個初中。高中是唯一一個完全在一個地方上完的。大學中間也自告奮勇的去國外交換了一年。
從我的個人經驗來看,作為一個新來的人,打入一個已經形成穩定社交關係的群體確實很有難度。我記得初中轉學以後,因為一起課外活動的關係和一個同學關係變得不錯。9月份入學,聖誕節的時候收到她和她的好朋友兩個人聯名的賀卡:兩個人的友情,容不下第三個人。這給我的打擊非常大,尤其是當時我已經在班裡受排擠的情況下。為什麼會受排擠呢?因為我同桌是一個非常排外的人。對於學生來說,社交圈一開始往往局限於同桌和坐得近的人。我不止一次向老師提出換座位,老師卻跟我說你成績那麼好,他成績那麼差,你應該多幫助他進步(我認為這個老師非常不稱職)。這個情況一直到我和一個興趣相近的同學成為好友後才有好轉,加入了她的小圈子。之後就算是比較安頓下來了。
處於這些經歷,我通常對比我後轉學來的同學都很照顧,因為理解他們的孤獨。如果要我總結一些經驗的話,就是選對座位,選對朋友,多發展興趣愛好,讓自己容易和別人有話聊。尤其是座位的問題,如果老師能安排在一個比較友善的學生旁邊,對建立新的社交圈真的很有幫助。
對於我來說,經常搬家帶來的影響有:同學比別人都多,雖然成為一輩子的朋友不太多。不過因為選擇面比較廣(認識的人基數大),所以能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相對來說可能思想更開放一點,接觸到跟自己更像的人的可能性也更大一點。負面的來說,我很害怕被不喜歡,不被歡迎。講笑話沒人笑的時候都會很緊張。
當然,對不同的人來說,這樣的經歷也會帶來不一樣的影響吧。孩子,需要的不是玩伴或是什麼固定玩伴,孩子永遠都可以和自己玩。
孩子需要的是:朋友。
沒有過朋友的行者,其實只是浪者。經常會搬家的父母,是對孩子的不公平,沒有東西可以治療「不公平」,就連「公平」也不行。
不過很可惜,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公平,這樣的孩子註定有一個不同的成長,那麼,不如就趁早,把普通孩子以後才會知道的道理講給他或她聽吧......
當然,去欺騙他或她更簡單一些,但是無論謊言還是真實,不是讓父母用來解決什麼難題,而是用來保護孩子的。就像電影里的那樣。養只狗/貓,
再生/領養一個孩子,給他一台電腦/ipad/遊戲主機,送到寄宿學校。小朋友其實並不存在固定玩伴的問題,他們喜新忘舊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快得多,只有有些孩子比較靦腆害羞,每次搬完家之後,找個機會帶孩子把周圍鄰居拜訪一遍就OK了……我從七歲起,家裡曾搬家七次。小學初中高中各轉學一次,共三次。居住過三個城市,兩個省份。跨度不算很大,但也有一些經歷要談。
由於多次轉學,相信跨省讀書的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就是教材使用的不同而帶來的困擾,困擾都說輕了,簡直是噩夢!初三轉學到外省那次惡補記憶尤其深刻,面臨中考,我學的還是文科,政史地要重新加入知識庫的東西差不多有百分之四十,數學有很多定理之前根本沒學過。在這種情況下每晚至少要學習到十二點,在學校的時間更不用說,幾乎下課也很少出教室。說這些只是想說,在那段時間幾乎沒時間交新朋友,認識的人也就是局限於當時班級的同學。高三那次從外省轉學回老家的學校,再次面對教材差異的噩夢(無力吐槽全國各種各樣的教材,這種現狀存在的原因我不太清楚,但對轉學的孩子真的是一種折磨和摧殘),又是一段暗無天日的惡補,現在回想起高三時候的同學,除了關係很好現在還有聯繫的同桌,其他人已經忘掉了百分之八十,那初三的同學更不用說,幾乎快全忘了。
當然,以上這些並不代表我當時和現在沒有玩伴。除了那兩段知識惡補時期,我和初三之前的同學以及和我一起走過高二高三的同學關係還是正常且密切的。
我到目前為止說的玩伴都是同學,而沒有學校外的朋友,比如鄰居家的孩子之類的,是因為我有一個和我一起從小長大從未分開的雙胞胎姐姐。她和我一起成長,一起轉學搬家,一起走過黑色的惡補歲月,沒有她我不知道該會有多孤單,而且肯定我不會是現在的我。因為我現在放假都會回老家,老家的同學只限於我的小學同學和初一初二的同學,關係好的也就那麼幾個,而且也都工作了,所以我整個寒暑假幾乎不太出門找朋友玩,因為有姐姐,媽媽也總說我和姐姐要不是因為有對方的話,早就天天出去可哪找別人玩了。可是沒辦法,我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幹嘛不好好利用ヾ(@⌒ー⌒@)ノ
一開始看到很多答案里都寫再生一個的時候會想哪有那麼容易說生就生,但是有一個和孩子一起長大的兄弟或者姐妹,尤其是在這種經常搬家的情況下,是非常有利的。
噢對了,在高中外省學習的時候,我曾經用寫信的方式和老家的好朋友聯絡。那時候用晚自習的時間一大節課都用來寫信、傾訴,對壓抑的生活來說是很好的調適。每次收到信的時候也是一陣興奮欣喜。
我很贊同@Trista 的回答,"重要的是一個溫暖的家, 以及父母如何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想法。永遠鼓勵她/他交新朋友,做人要開朗樂觀,也可以鼓勵孩子常跟舊朋友保持聯絡(電話書信)或是周末全家一起去探望孩子的朋友。"父母的引導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讓孩子在這種情況下身心健康地成長,父母一定要重視。
最後想告訴你的是,經常搬家對孩子來說絕不是壞事。相反,它會讓孩子以一種反作用力的方式推動著他去面對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即使在沒有玩伴的時候,至少還有一個人作伴,那就是自己。如何在異鄉更好的豐富自己的靈魂,更好的面對和享受孤獨,這是生活一直沒有變動的其他孩子很少有機會學到的本領。
先說到這裡,只是談了自己的經歷。希望對你有幫助。告訴孩子,我們是在動的房子裡面,好處是經常會有新朋友。但缺點是要和昨天的朋友說再見了。他們住在不動的房子里的小朋友,一般沒有什麼新朋友。他們的新朋友總是來源我們動的房子里的小傢伙。所以,有動的房子的小朋友最受人歡迎。
我小學到初中搬過5次家,待過4個學校,我經常會考慮我的每個缺點或優點是怎麼形成的問題。首先玩伴並不能解決我所有想要的,況且好的玩伴和不好的玩伴差別也很大,還有養小動物什麼的只能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養條狗來解決問題就像準備把教育寄託於一條狗。我覺得父母在考慮要孩子之前就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的生活狀態、心態、人格,是否能負責的起對孩子的成長,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會仔細去考慮這些的。只要能真正解決好家庭溝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成長心理問題、素質教育,常搬家是小事,玩伴不意味著什麼,但我想常搬家的父母很多時候連自己的問題都解決不好吧。搬家後,孩子想問為什麼搬家這個問題的時候能很好的回答嗎?很多時候我覺得同胞兄弟也是可以解決很多童年問題。
我覺得小孩的安全感來自於個人認可的缺失。上面頗多答案的關鍵不在於經常搬家,而且父母忽視小孩。
每一次搬家意味著更換新環境。
更換環境,也是在更換思維方式,生活在不一樣的城市,會接觸不一樣的群體,會給孩子許多新鮮感,也會給孩子嘗試改變過去的機會。過去,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失意的、不滿意的地方,孩子會在新環境中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這也是性格慢慢長成的過程。換個角度,這種生活方式,帶給孩子迅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也能對未來保持著各種新鮮感。關於孩子的固定玩伴,不一定必須有整天時時刻刻陪著的玩伴,適當引導孩子在新環境中尋找自己的新朋友和個人興趣。我幼兒園大班小班好像不在一個學校,我小學換了四所,一共才五年。初中換2所,一共才三年。我沒有什麼傳說中的發小啊閨蜜啊。(淚?)天知道我多羨慕別人有從小到大的好盆友?記得每一次和當時的好朋友離開都要掉眼淚,分別時我們互送明信片,寫著永遠不忘記對方,(現在想想除了我,其他本地孩子從小學到高中都毫無懸念的在同一所學校的,她們好多從小到大的盆友啊。數都數不完對不對。。嗚嗚)有次等我再轉學回到前學校,滿心歡喜,操場遇見某同學,好似從來不曾認識一樣!一個小女孩幽怨鳥,藍後放棄有天長地久的友誼這回事了。我到現在也沒好朋友。總之對孩子傷害太大了,是一大缺失。沒辦法彌補。
經常搬家還是換了城市呢?如果只是搬家,只要大人願意周末這些時間應該是可以帶他去找以前的小夥伴的,機會是大人給小朋友創造的
看了@蘇菲 的答案,說的真好。
但是也要注意到,經常搬家對孩子的損害如此之重,僅僅從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社區環境是不夠的。先說我的答案吧:找一個像@蘇菲 所闡述的優良社區,然後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要搬家你們自己搬家,孩子不搬,等孩子心智成熟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後你們再把他帶走。理由:在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和形成性格的時間裡,有一群「不惡」的孩子作為玩伴至關重要。近朱者赤,人以群分(起碼小小年紀不要偷東西吧)。為了孩子,就把他留下吧,他也許會因為父母不在身邊一段時間而難過,但他收穫的友情,培養出來的優良獨立的品格,才是讓他以後能夠在這個社會站穩腳跟最需要的吧。說說我同事的情況,當做一個另一方面的案例分析吧。
同事爸爸早年工作地點經常變動,這導致了同事小學換過三次學校,初中換過兩次學校。一直到同事高二才算安定下來。同事小時候的性格算是偏內向(同事爸爸親口所說),現在的性格應該說是略微孤僻了。這表現在:1.不擅言談,平時也不愛說話,不知怎樣和別人聊天,常常一說話就冷場。2.朋友不多,好朋友更少,本人也沒有什麼想要交朋友的意願。3.下班吃完飯就直接回到自己房間(他和我還有另外一個同事合租了一個三室兩廳的套間)睡覺(時間大概是晚上七點半),不會與我和同事主動交流。4.我覺得最可怕的,懼怕光線。具體表現為晚上回房不開燈,洗澡不開燈,白天房間拉窗帘。不開燈的原因是覺得光線太刺眼。。。蝙蝠嗎。。。他的孤僻不僅體現在生活上的奇葩,還體現在工作中的不合群。工作上的事情更奇葩我就不說了…是否由於小時候經常搬家導致了這種性格的出現,我不敢肯定,但我認為父母經常搬家肯定是會對小孩的身心發展有很大影響的。結合我自己和其他朋友的經歷來看,常在一起玩的小孩,會逐漸形成類似於「朋友圈」的小團體。這樣的團體的特點是:1.年齡普遍相近,一般不會有超過正負三歲的孩子加入這個團體,他們也會形成自己的圈子。2.興趣愛好相似,既可能是因為有相同的興趣而在一起玩,也可能是在一起玩之後被對方的興趣愛好所同化。3.住的靠近,都上附近的學校,每天下學都可以在一起玩,相互間更容易培養出親密無間的感情。這樣的團體很容易給人帶來排他感,即使孩子們本身沒有排斥外人的意願,也會因為各方面的差異給他人帶來難以融入的感覺,而且隨著團體中孩子們的年齡增長,這種排他感會越來越強烈。真像您所說,只要哇哇大笑孩子們之間就熟悉了。那那些生性內向,笑不出來的孩子該怎麼辦呢?他一定能夠融入別人早已建立起來的團體么?好不容易熟悉了,又要因為搬家與剛融入的團體分開,這會不會挫傷孩子去交友的積極性呢?有一次跟同事聊天,我壯起膽子問了下他周末的消遣。「沒什麼啊,就吃飯睡覺。」「朋友不約你嗎?」「我沒什麼朋友,高中大學都沒交到朋友」「那小學初中的朋友呢?」「小時候還在一起玩,但是搬家以後都不聯繫了,搬了幾次家後我想著反正都要搬家交朋友幹嘛,最後再也沒有新家附近的小朋友一起玩。」觀點僅從個人經歷出發,難免片面,如有疏漏或者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出。現在的小孩沒有我們小時候好玩!
推薦閱讀:
※借住在朋友家,應該給多少房租,以及平時如何做才不討人厭?
※自如友家的房子怎麼樣?
※北京樂乎公寓住宿如何?
※58的品牌公寓怎麼樣?
※愛屋吉屋的租房服務怎麼樣?
TAG: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