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里有哪些靠譜且常用的小知識?


謝邀。

  • 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 小酒怡情,大酒傷身。
  • 飯前喝口湯。
  • 常用梳頭,按摩頭皮,舒經活血。
  • 手腳冰涼的人,冬天可以喝些羊肉湯。
  • 早起一杯溫白開水,清腸胃,排宿便。
  • 每天吃一個蘋果(盡量上午),一個雞蛋。

  • 脾胃不好的人,可以吃些炒山藥(是菜名)。
  • 常對著電腦的人可以喝些枸杞菊花茶。
  • 有條件的話,可以自己家裡榨豆漿,多放些黃豆和黑豆。
  • 煮飯的時候可以偶爾放些黑芝麻、黑米、山芋、胡蘿蔔等粗糧。
  • 每天晚上泡會兒熱水腳,尤其是手腳冰涼的人,可以在水裡放兩片生薑。
  • 胖且缺乏運動的人,可以嘗試在粥里放一些薏米和紅豆,可以除濕氣,達到的減肥效果。
  • 冬天多晒晒太陽。
  • 男生在公車地鐵上可以多提提肛,對性功能好,能預防前列腺炎。

還有些記不清了。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評論@豆曉雷 補充:

早起一杯溫白開水,清腸胃,排宿便。

飯前喝口湯。

每天吃一個蘋果(盡量上午),一個雞蛋。

以上三條,沒有中醫理論提過。

再補充幾點:

  1. 叩齒吞津朝天鼓。
  2. 盡量保持心情平和,勿大喜大悲大怒大恐大思。(很難做到)
  3. 三餐準時。


謝邀,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很欣賞@GayScript的養生之決絕,不過我就略偏題的講幾句。

先說小知識(適用於各人群):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樂觀平靜的情緒,無論對康健之人、患病之士都大有裨益。中醫上講究七情致病,素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對於情志與臟器關係並不需要全盤苛求,但保持淡然豁達的心情去為人處世,確實會為身體加分。臨床上有太多病症都伴隨的或重或輕的情緒因素,暴躁者宜用藥降解,憂慮者宜施方補理,但比用藥更重要的是患者的自身調節。
  • 堅持每晚泡腳。現在的社會節奏、壓力下,人們基本都有些不適感或慢性病。熱水燙腳,有利於體周的氣血通暢,再適當進行足部按摩,好處多多。在無醫囑情況下,無需購買添加湯藥佐料。重在堅持。
  • 按摩身體部位。經常有人問我按揉哪些穴位的效果比較好,但是由於取穴需要涉及到結構和數字,對於並無病訴的人來說並不一定要照本宣科。僅在正經上的穴位就多達361處,事實上,局部按摩都會有不錯的效果。比如拍手,拍四肢內外側,按揉頭面五官(耳朵尤甚),按揉手足。每天堅持一個對局部達到一個溫和的刺激量就好。

然後是偏題部分:

想必很多人都看養生的電視節目或是相關資訊,但其實無論哪種傳媒,其信息都是良莠不齊。雖然該類型節目的開辦有利於人們提升對保健的認識與重視,但是人們容易片面吸收,並且給自己一個「久病成醫」的頭銜。

首先電視節目受眾廣泛,為了讓大眾能夠聽懂接受且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人畜無害」,養生內容往往基礎,不涉及較為複雜的辨證,而人們恰恰容易忽略辨證的重要性,以一概百,以彼度己。知乎上也常常有類似的問題,內容大致都是「我覺得我符合xxxx證,吃xxxx好不好」,這種問題我怒答過,而且類似的情況讓醫生們頗為頭疼。

老幼壯孕、南濕北燥、陰陽虛實,每個人體質和病情都不那麼一樣,西醫都還遵醫囑呢,怎麼到中醫上人們就敢豁開膀子亂吃了?

最後切記,該上醫院上醫院,該吃藥吃藥,這是最靠譜的常識。


有病訪醫,有病吃藥。


外感為疾,心生為病,病為疾加。


根據黃帝內經的精髓。 就幾句話:

1. 順天應命。簡單說就是,該吃飯的時候就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就睡覺,該夏天吃西瓜就不要冬天吃西瓜。。。。。。。

2. 有度有節。 簡單說就是,別玩命,吃喝玩樂要有節制,要會控制自己的慾望和情緒。

沒了。就這麼簡單。


打嗝,揉按氣舍穴(鎖骨下面,具體可搜),不用太用力,多揉一會,很快就好,屢試不爽。


迎香穴!誰用誰知道啊!!自從針灸推拿學院的師姐告訴我這個穴,鼻塞再也不怕了!位置在鼻翼凹處那(手機上不了圖,百度有),用手指大力掐,然後鼻子就通了!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三月,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

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

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

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


關於中藥請參見:為什麼很多人對中藥深惡痛絕?中藥和西藥的優劣究竟體現在什麼地方? - 雅赫維的回答

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為什麼說中醫不是科學?》 :

1955年成立的中醫研究院在去年11月改名為中醫科學研究院,特地加了「科學」兩個字,據稱這表明結束了多年來中醫是否是科學的爭論。如果靠這種文字遊戲就能結束爭論那就太省事了。美國的神創論者成立了「神創科學研究所」,但是生物學界仍然不認神創論是科學。同樣,美國生物醫學界雖然對中醫的某些療法(例如針灸)是否有效有爭論,但是對中醫是否是科學卻是沒有爭論的:不是科學。例如,美國國家衛生院和美國醫學會都把中醫和其他亂七八糟的民間醫術一起歸為「另類醫學」,不屬於醫學科學。著名的反偽科學組織「對聲稱超自然現象的科學調查委員會」(CSICOP)則乾脆認為中醫是玄學、巫術、偽科學。

中醫支持者在面對批評時常見的一個反彈是批評者不懂中醫,似乎只有中醫從業者才有批評中醫的資格。按這個邏輯,我們也可以說只有算命先生、風水「大師」、星相師才有批評算命、風水、星相的資格了。要批評某一種學說是否科學,無需演一出「敵營18年」再反戈一擊,甚至無需了解它的細節,只要根據通用的科學標準對其思想和方法加以衡量即可。尤其是在有現代醫學可做為對照的情況下,只要具有現代醫學知識,要判斷中醫的非科學性就更為容易。

如果用科學哲學中一些被廣泛接受的檢驗標準,例如邏輯的自恰性、可檢驗性、可證偽性、可測量性等,對中醫進行一番分析,我想不難認定中醫不是科學。我不想在此做這種枯燥的「科學是什麼」的理論分析,而只想從另一個角度,反過來從「科學不是什麼」說明為什麼中醫不是科學。

科學講究創新,絕不崇古。因此在科學中不存在人人必讀、必信的經典。現代醫學的學生除非是本人對醫學史感興趣,否則沒有人會去研讀希波克拉底、蓋倫、維蘇里、哈維等等歷代醫學大家的著作,不熟悉經典著作絲毫也不影響他們行醫。現代醫學的論文也沒有人會把前賢語錄當論據,靠引經據典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中醫則不然,《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古代文獻是中醫學生必讀、必背、必信的至高無上的經典,是他們診斷、處方的依據,中醫的論文往往只是對這些經典的闡明、驗證。所以,中醫更像是一種人文學,而不是科學。

科學研究的是普適的自然規律,它沒有國界,不具有民族、文化屬性。雖然現代科學是在西方發展出來的,但是早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也融入了東西方各國科學家的貢獻。沒有一門科學學科是只有某個民族才有而其他民族不予接受的,也沒有一門科學學科是只有某個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無法掌握的。中國人並不需要先去學習西方文化才能掌握現代醫學,就是因為現代醫學是一門不具有民族、文化屬性的科學。所以,把中醫當成中國特有的科學,把中醫的科學地位不受西方科學界的認可歸咎於西方人不了解中國文化,那是很荒唐的。

科學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各個學科都相互聯繫、統一在一起,不存在一個與其他學科都無聯繫、甚至相互衝突的獨立科學學科。現代醫學建立在生物學基礎之上,而生物學又建立在物理、化學的基礎之上。但是中醫不僅在整體上(而不僅僅是個別細節)與現代醫學不兼容,也與生物學、化學、物理學不兼容,它對抗的不僅僅是現代醫學,而是整個現代科學體系。這樣的東西,可以是與科學無關的哲學、玄學或別的什麼東西,但是不可能是科學。

為中醫辯護的一個常見理由是說它是一門經驗科學,是幾千年經驗積累的結晶。雖然經驗有時候含有科學因素,但是經驗本身並不是科學,單憑經驗而不按科學方法加以研究是不可能歸納出科學理論的,所以「經驗科學」的說法本身就不科學。歷史是否悠久也與一門學科是否科學無關。有的科學學科(例如現代醫學)的歷史非常短暫,而有的非科學學科(例如算命、巫術、星相)的歷史甚至比中醫更悠久。

事實上,中醫主流歷來是看不起經驗的,鄙視建立在經驗基礎之上的民間偏方、驗方。中醫理論基本上並非經驗的積累,而是建立在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玄學基礎上的臆想,並根據這套臆想來診斷、處方。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被認為是中醫藥經驗的集大成,充斥其中的卻是天人感應的謬論,例如它聲稱夫妻各飲一杯立春雨水後同房,治療不孕症有「神效」,這顯然不是什麼經驗積累,而是因為「取其資始發育萬物之義也」。中醫之所以相信虎骨、虎鞭、熊膽、犀角是良藥,是因為這些動物兇猛、強壯引起的聯想,所謂取象比類,類似感應巫術。水蛭會吸血,中醫就讓為把它晒乾了入葯能夠活血化瘀,蚯蚓(地龍)在土壤里鑽來鑽去,中醫就認為它晒乾了入葯能夠通絡利尿,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以生物的習性附會其死物的藥效,這顯然不是經驗結晶,而是變相的感應巫術。

沒有科學的指導,寶貴的經驗也很容易走偏。以抗瘧良藥青蒿素為例,它的研發是受到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治瘧驗方的啟發:「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這顯然是一個驗方,與中醫的辨證論治、復方配伍的理論無關。後來的中醫醫書例如《本草綱目》雖然都有青蒿可截瘧的記載,但是現代研究表明中醫所說的那種芳香可食用的青蒿(香蒿)並不能治瘧疾,青蒿素是從中醫並不認為能截瘧、辛臭不可食用的另一種植物臭蒿(黃花蒿)提取出來的。我們只能推測葛洪說的青蒿指的是臭蒿,被後來的中醫家搞混了,所以現在往往就把臭蒿改叫青蒿了。

為中醫辯護的另一個常見理由是說它有效。但是有效性並不等於科學性。科學固然會有效,有效的卻未必是科學。中國人大約在明朝的時候已發現通過種人痘能夠預防天花,這應該是一種經驗結晶,而且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中醫卻把天花當成是小兒先天就有的藏在命門中的「胎毒」,而種痘是為了把胎毒引出來。甚至在更安全、更有效的牛痘術於19世紀初自西方傳入中國後,中醫家也要來個「中西醫結合」,對種痘後的反應進行辨證施治,認為是「脾經毒甚,血熱違和」。在今天看來這種與有效的經驗相結合的理論當然是很可笑的。

何況,中醫治療的有效性是很值得懷疑的。許多人之所以相信中醫的療效,是因為相信自己曾經被中醫治好過,而中醫家也在醫案中津津樂道如何巧治某個患了疑難雜症的病人。不幸的是,患者的證言和醫生的「醫案」並不被現代醫學認為是療效的證據。許多疾病都能自愈,在受到心理暗示時更是如此,患者的痊癒不一定是所接受的治療導致的,因此某個患者被某個中醫用某種療法治好了病,並不能做為該中醫醫術高明、該療法確實有效的證明。一種療法、藥物是否有效,是必須經過嚴格設計的臨床試驗才能確定的。現代醫學是遲至上個世紀40年代才確立了這個原則,古人迷信名醫醫案本無可厚非。但時至今日,一些「中醫泰斗」仍然拒絕接受現代醫學的臨床檢驗標準,碰巧「治好」了某個疑難雜症就大肆吹噓,沒治好的病例則隻字不提,連把自己的親人治死了也不知反省,這和江湖醫生有什麼區別?

為中醫辯護的人經常說,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實踐證明了傳統中醫藥學的確是人類的寶貴財富。這個訴諸民族感情的證據根本不值一駁。一個民族的繁衍生息並不需要靠醫術來維持,這證明不了其醫術的科學性。其他民族、甚至其他物種幾千年來也都在繁衍生息。在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並不高於其他民族,在古代和近代都只有三十歲左右,現代中國人平均壽命大幅度提高到七十多歲完全拜現代醫學之賜。事實上中醫可能對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反而有負面影響,本來可以自愈卻因不當治療或為了養生服用有毒的補藥而過早死亡的中國人不知有多少。又如,歷代中醫都認為女性受孕時間為月經凈後六日內,還胡說什麼單日受孕為男,雙日受孕為女,而那段時間恰恰是女性最不容易受孕的「安全期」,如果古代中國人為追求多子多福真按中醫的指導擇日「敦倫」,反而是無意中在搞計劃生育了。

否定中醫是科學,並不是在全盤否定中醫。中醫理論沒有科學價值,但是可以有人文價值,中醫的某些經驗療法(特別是偏方、驗方)也可能有其實用價值,值得現代醫學去挖掘。所以對中醫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廢醫驗葯」,拋棄不科學的中醫理論,在現代醫學的指導下檢驗中醫療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們也不必因為中醫不科學而妄自菲薄。畢竟,在現代醫學興起之前,各國、各民族的醫術(包括西醫)也都不科學,並不比中醫好多少,甚至更糟糕。有人聲稱中醫是「超科學」、「人體科學」,未來科學的發展會證明其正確性云云,這和那些「算命先生」、「風水大師」宣稱算命、風水是超越現代科學的「預測科學」、「環境科學」並無不同,不過是一廂情願。現代醫學接受中醫的某個療法是可能的,接受中醫理論則完全不可能。我們沒有理由相信古人的智慧能夠超越現代科學。科學是向前發展的,不可能重歸蒙昧。天文學不會重歸占星術,化學不會重歸鍊金術,生物學不會重歸神創論,同樣,醫學科學也不會重歸玄學、原始醫術。

能否超出樸素的民族感情科學地看待中醫,是檢驗一個中國人的科學理性素養的試金石。

如何看待北京地壇等16家醫院醫生齊發聲:重視中草藥肝損害? - 雅赫維的回答


早睡早起!


推薦閱讀:

髮型師使用吹風機吹頭髮有什麼技巧嗎?為什麼自己在家難以吹出滿意的髮型?
如何改掉每天睡覺踢被子的習慣?
為什麼老是能接到電話說要問我幾個問題?
為什麼你們相信那些扯逼的代購卻不相信老子的高端定製?
絲瓜絡與搓澡巾到底哪個更好用?

TAG:中醫 | 生活常識 | 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