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麻省理工、斯坦佛等私立學校為什麼在100多年來一直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極強的競爭力和領先地位?

順便問問,到底是什麼導致了中國大學的頂尖大學不具備以上特質?


什麼教育體制啥的話就我就不老生常談了,說些其它的。

窮國沒有NB學校,舉凡現在的世界名校,哪一個在窮國里的?

美國這幾所常青藤大學之所以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和他們的國家地位是相互吻合的。

現在的名校,大多都是在19世紀末的列強國家裡,並且至今仍舊是富裕國家,教育是要花錢的,總不能餓著肚子去上課吧?

文革過後到現在三十多年時間裡,學校搞了那麼多,但基本上都是功利主義佔優,比如科大,就是響應鄧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家都是想著儘快的發展,發展,再發展。

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讓人們的眼光變得更長遠一點,這樣大學才不會以培養「專才」為己任,同樣,到那時,大家才會明白創新是眼光長遠之計,而山寨只能解近渴;生產效率的提高才是長遠之計,而消耗勞動力也只能解近渴。

但是現在大家不得不用這些來解近渴,誰再能力通天,也不可能一步就位,除非天頂星幫忙。


100年前,你說的這些學校在歐洲人眼裡是不入流的學校。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他們(從來)不用為追趕世界名校(所謂競爭力),打造一流大學(所謂領先地位)神馬的操心,自然就有更多資源和精力用在正事上(所謂教育理念)。


班上考第一的為什麼越來越優秀,經常考第一?


歷史上看,哈佛這些藤校基本都起源於清教徒和新教徒教會學校,其早期目標主要是培養合格的神學家和牧師。大家知道,新教各派在英國是倍受打擊和迫害的對象,而來到美國的各國新教徒幾乎都是在本國受迫害的少數派,因此,從一開始這些學校就秉承一種包容開放的精神。這種精神加上美國不斷增長的經濟,造就了美國高等學校集群。

西方的大學就是這樣起源的,早期的大學比如巴黎大學等,全都為師生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的環境,人們可以自由辯論而不受教廷影響。我國大學一開始就有意識形態限制,有黨委主導,沒有自由的思想,所以結果嘛~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都在念私立學校(高中是私立成了國家示範性高中後就貌似是公立),然後出了國還是念私立的人,我覺得我能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國內的私立相對公立來說,還是好那麼一點點,因為畢竟是私立,所以每個人家裡的條件都好一點,起碼班上不會有社會小青年之類的人存在,大家都是認認真真努力學習的類型,當然,也會有那麼幾個異端存在著,但總體來講還是蠻不錯的,我也慶幸自己在有這樣好環境,然後身邊的人大多都努力學習的學校。除了學費貴點,管理嚴格點,但的確都是值得的。我那時候念的私立大學在當地名聲很好,很多公司都願意招收我們學校的畢業生,因為在學校的嚴格規章制度下,我們從大一到大四都每天要按時起床,出操(是的,我們的確是大學生),收拾寢室,所以我們學校出來的人以順從領導出名(我真不是在黑我們學校)。但是缺點也在於,因為私立的緣故,沒有什麼資金,學校大小活動都要學生去拉贊助,掃雪,清掃校園也是由學生來做,獎學金也扣得要死,教學樓建了好幾年都沒建好這種情況。

現在在國外念的是天主教的私立大學,我就明白了為什麼國外的私立大學這麼厲害。首先,公立大學對於中產以下階級來說是免費的,而這也是一些新移民的選擇,或者是對於一些家境一般的國際學生的選擇。公立大學很少有獎學金,有的話也就是大概那幾個人能得到。政府對於學校的補貼大多數用於學生學費補貼和其他教育設備上,研究資金並不多。公立大學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會成為中產階級,極少部分會找到頂尖投行那樣的工作(原因等下說)。私立大學對於獎學金就毫不吝嗇,中上以上成績能拿個半獎沒問題。美國人一般能讀得起私立的,如果不是非常聰明(高中時就申請到了全獎)就是家境不錯(家裡開公司,或者是公司管理層之類)。如果是國際學生家裡估計是土豪級別,因為要支付3-5萬美元一年的學費。學校非常捨得在學生身上花錢,(學校經常有免費大餐,列印東西免費,大一入學送電腦這種福利)畢業生也非常捨得捐錢,一年收到一些機構和畢業生的捐款超過7位數,教授也有不少資金去做研究。還有更重要一點,這個就涉及到美國這個社會找工作的本質,就是人際關係。頂級公司的實習生每年除了頂尖學校之外(頂尖的大部分都是私立),其他的就是一些其他私立學校的人,原因就是他們看中私立學校出身的人的人脈。以私人銀行(Private Bank)為例子,他們需要的大客戶說不定這個實習生家裡本身就是,而他認識的人也有可能成為潛在客戶。這也是公立學校出身的人難以得到的人脈。 而就像我之前所說的,這些畢業生因為對於學校的感激,又每年大量的捐款,而且經常回校去幫助學校的後輩提供實習機會。這樣的良性循環就是為什麼私立學校會更有優勢。


首先是經濟實力還是過硬吧,這個是教育強盛的一個重要支持。雖然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一直疲軟,取消了不少學校的獎學金,但大體上來說,美國學校還是很願意花錢請到好的老師,並且可以憑藉這些過硬的師資和獎學金之類的吸引到全球範圍內的好人才的。

當然了,美國這個國家本身的魅力也不可忽視,這個相對開放、自由的國度也是吸引頂尖人才的必然理由。

這些源源不斷的頂尖人才——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保障學校維持競爭力和領先地位的保證,而且,學校本身培養出來的名人,又會為學校帶來更多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的資源。

再來是整個體制和氛圍。這些頂尖大學的教授和老師大部分是真心埋頭做學問的,在基本生存和生活有所保障的前提下,而且整個社會氛圍也沒有那麼浮躁,那麼潛心學問的結果自然是不同的。

對比一下,你就知道為什麼國內的大學算不得頂尖了。


私立學校,獨立辦學,全心為自己設定的理念和追求的效益而辦學經營 ,不需要為附和別人的價值觀為別人給的指標而分散注意力……

再則他們所處社會環境 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有很大優勢,人才樂意去資金積累多 學術氛圍強發展早,基礎在那兒


等國內的大學取消「黨委書記」這個充滿政治性質的職稱再談吧


哈佛前院長Henry Rosovsky曾經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過這個問題,解答了哈佛成為全世界標杆的秘密。我把最相關的答案貼在下面:有興趣可以點擊閱讀哈佛成為全世界標杆的秘密是什麼?其中還講亞洲的大學差距何在。

-------------------

想要建一所卓越的大學從來就不簡單。要建一所世界級大學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雖然這麼說,還是有一些明確的因素能夠決定一所大學是否具有達到頂尖水平的潛力。就哈佛而言,1936年哈佛已經是世界知名學府,不過還沒有現在這麼大的聲望。那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當時,美國正在成為經濟強國,並且在二戰之後從全球範圍內吸引了更多資源和人才。不得不提的還有在1933年到1953年期間在哈佛擔任校長的James Bryant Conant所提出的一些創新舉措。

在1933年Conant校長上任之初,他提出了一個改革日程,其中的內容包括取消一些過於陳舊的傳統,例如對上拉丁文課的強制要求。他鼓勵學生群體的多樣化。在他上任之初,哈佛研究生院第一次錄取了女性學生。

不過他最大的貢獻還是在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實行的"不進則退(up or out)"政策。如果有教授沒能滿足日漸嚴苛的研究需求,他們的合約會在八年內被終止。

在那之前,哈佛也有很多很好的教職人員,但他們本來可以在哈佛平平穩穩工作一輩子,完全沒有任何推動他們積极參与科研並取得成果的特別要求。當然,他們當中有些是非常優秀的教師,只是他們缺少一些積極向上的壓力去推動他們進步。

"不進則退(up or out)"政策,並不是一時興起的決定。這個由哈佛創立的政策如今已演變成一個知名的特定流程。在這個流程中,一個教職員工的晉陞會由一群他所在研究領域中的專家結合他的聲譽後商討再決定。這一舉措使得教授們的職位晉陞不再是一個部門內部的任命,而是一個結合了學術領域對教授們認可程度的決定。

你可能注意到了,我的回答側重於教授師資團隊,而非設備、預算、捐款或者學生等因素。我之所以如此強調教職人員,是因為我在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在老師、學者和管理者的身份中體會到,教職人員的質量決定大學的質量。所有其他因素都隨著教職人員質量的升高而變得更好。如果教職員工水平高,學校就可以吸引到優秀的學生,也會出現願意為學校募捐的校友。

我認為,另一個改變了哈佛的重大創新舉措是,在招聘每一個新的教職人員時,招攬該領域最頂尖的學者。二戰後的那段時間,哈佛真的是花力氣下功夫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最優秀的人才,從而形成了一種風氣,不能讓個人的情感或喜好影響到學校的招聘決定,堅決不允許錄用朋友或者熟人。我很清楚地記得在我還是院長時這種任人唯賢的氛圍。只要我們有空缺職位,我們就會竭盡全力來召集世界上最傑出最適合的人來哈佛工作。


教育理念差異很大,美國提倡人的教育,這裡也是隱含默許人的差別存在的,而更多的學習動力來自於自主性的學習,更看重思想的力量,更重視批判性思維,重視創新性思維。中國提倡人才教育,結果就是很多人在人才教育下成為炮灰,因為文化和教育更多在趨向集體主義,順從和傳承是中國教育的主題,雖然成天提著創新改革的口號。所以,現教育體制和文化氛圍下,難有建樹性的大學在中國產生。


一句話:他們有錢。


有錢就是硬道理。有錢能請好教授,有錢能造實驗室,有錢能買書,有錢能造樓,有錢能給FA。


紐約大學阿布扎比有什麼優勢?錢。教學理念沒有?請最好的校長!招不來學生?扔錢!沒有學術氛圍?投資蓋新樓!有錢,不管是優秀學生還是Swarthmore校長統統請得過來。反觀國內院校,與美帝等的壕學校們相比何其寒酸!


法國德國一片優秀大學哭瞎了....

往前倒退一百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全在他們那...

國家強大,教育才強大

蘇聯NB的時候莫斯科不必如今的美國波士頓差


推薦閱讀:

「日本是美國的附屬國」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Lady Gaga 在美國算什麼級別的明星?與她同級別的還有誰?
如何反駁「日本憑本事殺的30萬,憑什麼道歉」?
如果美國封鎖了中國的石油運輸線,中國會不會在三年內崩潰?
如何看待12月1日美國參議院通過共和黨稅改,將對研究生學費減免進行徵稅?

TAG:美國 | 教育 | 斯坦福大學StanfordUniversity | 大學 | 大學教育 | 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 | 麻省理工學院M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