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用戶角度上來看,類似於點點這樣的輕博客與微博的區別究竟在哪裡?怎麼樣讓用戶接受這個概念呢?
贊同keso的說法,博客、微博、輕博的區分,從字面看,是字數和內容豐富度的區別。但我更願意從傳播角度考察,即博客像孤島,需要Rss reader這樣機制來連接博主和讀者,反饋機制慢,更新速度慢;而Twitter則內嵌了發布消息、自動推送,傳遞迅速、反饋快;而Tumblr則是博客的基礎上增加了關注和推送。換句話說,以往的所有博客空間(新浪、搜狐、博客大巴、ucenter……)應該都可以轉變成輕博,即搭建作者和讀者之間更快捷的信息更新和評論的橋樑。問題是,以往的博客太強調博客即作者的角色,把讀者這一角色忽略了。或者,沒有足夠多的用戶在一個平台上統一自己的作者和讀者角色。因此,這種轉變也不容易,需要改變所有用戶的習慣。從作者資源來講,我覺得豆瓣倒很有潛質。其作者、譯者小站,其實可以升級轉化為Tumblr模式。不管怎樣,最愛表現某種趣味的,應該是文藝青年、藝術青年吧。
輕博客離博客更近,離微博稍遠,它更像一個加入了用戶關係的博客。拋開多媒體、內容篇幅等區別,微博更關注信息與傳播,輕博客更關注趣味與分享。
說說tumblr和twitter的區別:
2007年,tumblr和twitter幾乎同時起步,可以說是對網路表達的兩種探索可能,代表著截然不同的方向。
內容:
twitter注重本身就有衝擊力的,帶有時效性的信息,這也是最容易傳播出去的,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造成爆炸式的效果。
tumblr則注重需要良好展現的,帶有持久性的信息(不隨時間過去而減少),這是需要很長時間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有質變的,並且需要新用戶去探索的門檻較高,因此發展相對緩慢。
人際關係:
twitter的關係是以傳播為中心,轉發和評論的目的都是要最大程度促進信息的傳播,擴散與反饋。
tumblr的關係是以表達為中心,鼓勵獨立,自由地進行有創造力的表達和分享,是否得到他人的反饋和傳播,對很多tumblr用戶來說是附加價值。
方向:
所以看起來,tumblr看起來是對傳統博客的一個社會化方向的升級,大部分博客用戶會轉向tumblr, 可惜的是,表達能力最強的那部分意見領袖級別的用戶,還會堅守blogspot和wordpress,因為他們已不再需要社會化,每個人自身就是一個社區。
結論:
如果輕博客這個概念是指tumblr like的話,我認為是個面對寬用戶窄需求的市場,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去積累和培養,尤其在中國。從程序開發和展現的角度上來了看,輕博客和博客就隔了一張紙,但是知乎這種問答的模式我認為有兩個優點:1.當下提出的問題和對應的回答,肯定大部分與現在的正在發生的事件相關,例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金融相關的東西,保證了內容的時效性。2.指定的標籤分類可以更準確的找到你想關注的內容,形成了個人關注內容的一個聚集,對用戶來說很有幫助。(個人見解……)
我覺得輕博客一定要能篩選出各個具體領域的優秀文章,才有價值。利用同一個愛好領域的人互相分享評比轉載,篩選出比較好的文章,鼓勵更多人能專註具體領域來耕耘,比較有價值。
輕博客更強調內容的質量,輕用戶間的交互。有創造欲的用戶按主題創造內容(所以推薦一個用戶多個帳號,應對不同主題);好的內容可以由Editors選中推薦進入Tag,其實是一個更通用意義的主題;大多數用戶只是收看內容。要成功一定要有機制保證內容的質量和多樣性。
- 輕博客更注重內容。
- 每個輕博客都是相對獨立的內容,比如動漫,美圖,音樂等。
- 輕博客應該沒人搞殭屍粉。
- 輕博客有標籤,而且很重視。更易分享。
- 輕博客的用戶是微博的子集。
- 大多數博客用戶會轉向輕博客。
- 輕博客的用戶關係比微博輕。
- 輕博客的內容比微博更高質量。
感覺微博和輕博客可以做個結合。微博像個即時媒體,實時更新,但是過去一個小時的微博幾乎沒人看,過去一天的微博似乎已經完全失去了價值。從用戶的角度講,除了一些信息你想要及時跟其他人分享之外,還有一些你想要保留下來,這時輕博客可以起到這個作用。作為用戶,總是不想在這個站發個微博,再到另外一個站寫篇博文,所以可以整合在一起……
輕博客還只是博客,看好的人並不多。微博的顛覆性更大,百度、google搜索過去被整理過的詳細信息,微博可以搜索前n分鐘的最新信息,可以搜索到你想找的某個人。運營好的話同樣有可能達到「Facebook就是互聯網」的效果。
按我的理解,其實可以把輕博客看成富微博,對圖片、音頻和視頻的展示更為個性和直接,傳統的微博是以文字為載體的(Twitter為例),新浪微博其實有一點富微博化,不過好像現在在做qing這個產品。對於現在這個標榜自我的時代,其實輕博客(富微博)比只有文字的微博更為吸引人,也更符合國人上網愛看圖、看視頻的需求。
輕博客內容與傳播並重,甚至內容這塊還更重一些。如果從用戶接受的角度來說,那就要突出輕博客與微博在內容質量上的差異。不過內容質量,也決定了輕博客的用戶接受門檻較高。
微博是注重信息傳播;輕微博,輕用戶交互,重內容質量。
輕博的名稱也就相對微博來定義,其實就是個博客,就像之前的博客大巴,只是加入了由微博帶起的用戶關係,以及服務方會引導用戶進行更加準確的博客類型分類,使得博客內容更加專註於某個方面,而不像傳統博客隨意性那麼強。
微博像報紙 輕博客像雜誌
感覺沒那麼複雜,就是一個加入關係的博客。
字數上的限制,布局上的限制讓微博的重心在於分享以及信息獲取,但是相應的信息這相對較為簡練,隻言片語的表達可能不夠充分。
輕博客在分享的同時能夠比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但是相應的複雜程度也相對較高,維護起來就比較繁瑣。
如果把輕博客和微博結合起來,也許是個不錯的辦法,至少能解決之前不少朋友跟我交流過的困惑:如何能夠把一個故事在微博中講完而不會被其他信息打亂。新浪好像在做這個吧。http://qing.sina.com.cn感輕博客的「輕」更的多的來之於微博的「微」字。用點點網寫博客的這段時里我一直認為自己在寫博客,沒有刻意的覺得自己是在寫「輕」博客。但是對於閱讀用戶而言,和微博一樣基於興趣內容而社區,有轉發關注功能的它不是微博是輕博。呵呵,僅僅是一點點個人感覺,很難得說它一定標準正確。
在激烈的互聯網競爭環境下,輕博客算是小規模的創新。或者說,把大家熟知的一些東西(博客),加上大家熟知的另外一些東西(社交)---「社交」這個因素在博客中很少體現,這樣就形成了創新。
最近在寫論文,導師一直要求創新,對於我這種學術能力很差的人,也就只能進行這樣的微創新:把一篇論文里的方法,運用到另外一篇論文中的問題中去。
這就是運用新方法解決老問題,但是,這樣寫出來的論文肯定質量不高,或者很差。
那麼,互聯網的微創新,假如也是類似的模式,結果可能會和我寫出來的論文差不多。
「知乎」的模式---或者說「Qoura」的模式---創造了一種新的互聯網模式,我覺得,這種創新才是互聯網所需要的,或者說才可能是長久的。功能上都類似,運營策略不同。
輕微重社區,像一個囂張揚版的豆瓣。
推薦閱讀:
※yy趙薇統治了全宇宙、王思聰與喬任梁的死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廣大微博網友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新浪微博接下來會把最多的資源放在什麼事情上?
※如何看待「銀河系富二代」事件,是炒作還是此人真的智障?
※為什麼「招遠事件」中,微博上如此拙劣的 PS 也有大量轉發?
※如何評價TVB台慶劇郭晉安主演的《致命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