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中藥都那麼苦?

吃了2個月中藥了,每次去調方子都覺得比上次苦,感覺真的越來越難以忍受了。中國有句俗話,苦口良藥,科學依據是什麼?那麼多種植物怎麼組合出來的味道都是各種苦的。


中藥大多是植物葯,含很多生物鹼,所以是苦的,其實也有其他味道,但一般苦的味道一強,就把其他味道蓋過去了。


中藥的性能是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徵的高度概括。中藥性能又稱。藥性。藥性理論是中藥理論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

《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這是對五味作用的最早概括。後世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補充,日臻完善。現據前人的論述,結合臨床實踐,將五味所代表藥物的作用及主治病證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葯、行氣葯、活血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葯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云:「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葯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滋養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葯以行散為功,故「辛潤」之說缺乏代表性。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來講,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制止疼痛的藥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葯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幾個方面。如人蔘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藥性並解藥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 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葯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 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證。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五倍子澀腸止瀉、山茱萸澀精止遺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帶等。

  苦:「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來講,清熱瀉火、下氣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熱燥濕、苦溫燥濕、瀉火存陰的藥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葯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證。如黃芩、桅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大黃、枳實瀉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濕,蒼朮、厚朴苦溫燥濕,知母、黃柏瀉火存陰等。

  咸:「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來講,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有鹹味,鹹味葯多用治大便燥結、痰核、癭瘤、症瘕痞塊等證。如芒硝瀉熱通便,海藻、牡蠣消散癭瘤,鱉甲軟堅消症等。

所以不是所有中藥都是苦的。天然藥物(未經提純)裡面大都含有大量的{鞣質(雜質)澀味},以及{蒽菎類化合物(藥用成分),生物鹼(藥用成分)苦味}....。我們熬藥吃的時候,在把藥用成分浸煮出來的同時也把鞣質這樣的雜質給煮了出來,所以吃起來又苦又澀 。

參考http://wenwen.soso.com/z/q154371504.htm?ri=1002rq=242574835uid=0pid=w.xg.yjjch=w.xg.llyjj


不是所有中藥都是苦的,只能說是一部分。中藥中成分複雜,萜類和生物鹼等都可能在成苦味。相信你說的苦味,是復方的,中藥混合合煎的味道。


甘草、葛根、羅漢果、陳皮、山楂、麥冬……好吧,你想知道更多嗎?看本草綱目吧,性甘的都是甜的。至於你的問題,是想問為啥苦口良藥才利於病,這是不對的,也沒有科學依據,葯要對症,而不是甘苦。

那麼多植物組合起來為什麼是苦的?其一是因為醫生或許沒有用調味的葯,其二是因為某種苦藥的味覺刺激比較強,其三是像水彩一樣,很多顏色混到一起,只能是灰黑色,葯也是突出某種強勢的藥味。

還有,西藥不苦嗎?你以為西藥都是鈣片啊= =


其實說中藥苦的都是沒有嘗過西藥的滋味的。絕大部分人吃西藥時根本沒有經過味蕾的,還不知道西藥的味道就咽下去了。


一些中藥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如生物鹼、內酯類等等,都特別苦。而常見的中藥都是配伍入葯,而各種藥材合煎之後,藥物中的各種味道都混合了~


中藥的酸苦甘辛咸五味的中藥學知識前邊已經回答了,我覺得中藥基本上沒有好喝的…方越大越難喝,苦還好,特別是一些特別的成分…很腥啊

總之,對比你的病和葯的苦,看能忍受哪個。覺得病太痛苦,跟病比起來葯的苦根本不算什麼的時候,自然就會喝進去了。


良藥苦口利於病,這句話沒有科學依據,這是古人總結(其實是想像)出來的勸君喝中藥的一句話而已。古代很多中醫是文人,這句話比較順口,一代一代留傳,最後居然成約定俗成的"真理"了。簡單的看,苦的東西是被人體本能排斥的,如果一味中藥苦,其實這是味覺對身體發出來的危險信號,暫且不要去管他是否真的有害,可是卻反而得出了苦就得出利於病的結論,這背後沒有邏輯。


這個倒不見得,以前吃過一劑葯,裡面重用了山茱萸,於是酸得不能入口。也吃過四時進補的葯,都是偏甜而不苦的。。


感覺中藥還好啦,可能針對的病症不同導致用藥不同所以味道也就不同吧,像我之前感冒咳嗽吃的中藥都是偏甜略微帶苦的,而且西藥才是真正的苦啊,只不過大家喝西藥時都是不做停留的,時間短,刺激小罷了。


上面的人,說的有道理。受教了。


身為一枚中藥專業大學狗,身邊也有許多人說中藥苦,為什麼苦?因為中藥煎出來的都是有效成分,這些都是真真對你個人康復極好的,葡萄糖液倒是甜,在空氣中暴露分分鐘幾十億的細菌,所以中藥可以口服治病而葡萄糖液只能偶爾用來打打吊針……我覺得閣下問中藥為什麼苦與其說是疑問不如說是抱怨……但西醫打了麻醉就不苦,怎麼那麼多人不選擇西醫開刀而回來吃中藥啊?因為吃有點苦的中藥很大概率可以讓你不再去吃其他苦頭…真心希望大家在喝中藥時候想想深愛著自己的親人,我們的命,從來就不止是自己的。


因為平時吃苦味少,五行不平衡才生病,所以喝點苦藥就平衡了


勸你去大醫院看病,別再吃副作用不明的中藥了,弊大於利。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於2016年12月25日通過、2017年實行的《中醫藥法》?
你對哪味中藥有陰影?(氣味、口感、視覺、副作用等)?
如何看待「國家食葯監管總局警示謹慎使用含阿司匹林的中成藥」的消費警示?
傳統中醫該如何發展成現代中醫?
中藥的藥性在現代醫學中如何解釋?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