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去理解心經的含義??
王思聰,行深無比有錢時,想要啥買啥,喜歡啥買啥,車,房,包,表。故知,錢是好東西,善東西,能買一切貨,真實不虛,即說咒曰,掙錢掙錢,快點掙錢,快點多掙錢,梭哈!
這麼一段兒玩意兒,和心經的核心原理一樣。無非王思聰得瑟的是錢,觀自在菩薩顯擺的是智慧。
菩薩的核心是有無上聖妙的智慧,後面都是有了智慧的各種境界。
王思聰的核心是有花不完的錢,後面兒也都是有錢的各種牛逼。
所以,想成為王思聰的核心是知道怎麼掙錢,想成為菩薩的關鍵是知道怎麼具足智慧……
所有的經,說了白說,啥也沒說,沒用也要說的,莫過於這部心經了……
正格的發財術誰都不想學,但怎麼就這麼多人喜歡聽土豪吹牛逼?!
《心經》因為內容篇幅比較短,對於渴望試圖通過抄經獲取功德的人而言是當之無愧的性價比首選,所以傳播也比較廣。
《心經》是整個大乘教思想行為的全面濃縮,即以普度眾生的菩薩形象教育被大乘教視為焦芽敗種的佛陀大弟子舍利弗(舍利子)尊者阿羅漢,彰顯大乘教空性思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貶低佛陀教法;另外「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體現了大乘教胡亂編造經文的特性(根據經藏記載,佛通過覺悟四聖諦而成佛,並非大乘聲稱的般若波羅蜜多);最後在文末還提到了大乘信徒喜聞樂見的咒語崇拜。
以佛陀教法的體系衡量,《心經》作者應該是一個不圓滿的初果水準。大乘空性思想是基於佛陀教法的基礎——緣起法演繹出的一種見解,即文中提到的「諸法空相」、「五蘊皆空」。但是在佛陀教法中,「諸法」並不是研究對象,因為諸法的本質是緣於觸集起的想的結果。所以「諸法空相」是大乘特有的先著相(認為有「諸法」)後離相(「諸法」自性空)的描述;而佛陀教法超越了這個層面,直接洞察六入、觸、想的緣起,從而不執取任何相和細相,以四聖諦為目標樹立正見,最終直達涅槃,實現不受後有。因此如果以佛陀教法為標準,《心經》作者的見解還是有待修正的。
所以從修證佛陀教法的角度,《心經》並不是什麼好的作品。《心經》只是從不究竟的層面上描述了一種非佛陀教法的見解,而即使是這種見解,作者也沒有講如何實證。事實上整個大乘都沒有屬於自己的修證理論和方法,有效的實修方法都被記載在大乘打心眼最鄙視的佛陀教法的經典里。另外《心經》並未提及佛陀教法的核心——四聖諦。因此除了一些不究竟的見解,順便夥同觀自在鄙視了下舍利弗阿羅漢尊者以外,閱讀《心經》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
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開示:每一位有情都有一個「唯我獨尊」的真心,祂可以讓眾生智慧到彼岸,成就-三乘菩提。《心經》有三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是心,也是《心經》最主要的宗旨,亦稱為空性心,祂本來就在,未來也不會滅,祂真實存在——不是如佛門有些法師、居士們主張:「祂是不可知、不可證的。」將 佛所說真實有法的空性心變成虛相法,成為 佛所說的斷見外道。第二個重點:不生不滅的 空性心 借著種種緣,出生了經中所談的蘊處界諸法等 空相;而被出生的蘊處界空相,卻是生滅不已的虛妄法。第三個重點:空性心、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空性心本身不生不滅,而在世間上可以現前體會不斷生滅的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存在。這兩者的體性是不一樣的,前者是不生不滅的法,後者是生滅不已的法,由於這兩者的體性完全不同,不屬於同一個法,所以稱為非一;又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是空性心藉緣而出生的法,本身是空性心局部的體性,攝屬於空性心的一部分,與空性心不異,所以稱為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名為非一非異。也就是說,空性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非一非異。這個道理猶如手與身體一樣,手是手、身體是身體,兩者非一;可是,手是身體的一部分,不能說手不是身體,故名非異;合此手與身體之間的關係,為非一非異。此外,也解釋《心經》第一段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參明心的菩薩,現前雙照「真心本來自在」以及「五蘊皆空」,並轉依真心無所得的體性,因而度了一切苦厄。當你知道及把握這三個重點後,你不會偏離《心經》所講的範圍,也不會被惡知識所誤導;因為你已經有能力判斷,避免走向與佛法無關的常見外道、斷見外道,乃至走上男女雙身邪淫外道中,因而延遲自己成佛的時程。
在三乘菩提中,只有佛菩提實證這個真心,而只有實證這個真心才能成就佛道。下面簡單分析一下三乘菩提:
聲聞菩提,乃是聲聞人所覺悟的法道。聲聞菩提乃是聲聞人聽聞 佛語開示,觀察蘊處界虛妄,並將蘊處界滅盡而入無餘涅槃,在無餘涅槃中無有一法存在,僅剩下無餘涅槃的本際獨存而已,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 緣覺菩提,乃是緣覺所覺悟的法道。也是緣覺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知道有一個「識」,到這個識為止,再也沒有任何一法可以超過祂,所以 佛在經中才會開示「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道理,這個識就是每一位有情的真心。因此,緣覺觀察蘊處界等法都是虛妄,唯有這個識才是真實,所以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這個識存在,所以將自己的三縛結斷了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舍壽時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願意自我消失而入無餘涅槃,永遠不再三界現身意。由此可知,緣覺菩提乃是緣覺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知道無餘涅槃還有一個本際真實存在。祂在哪裡?不知道!也知道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處於極寂靜的境界中。 佛菩提,乃是菩薩覺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薩經歷五十二階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從十信位對 佛開示產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圓滿十信位轉入十住位,開始在外門修菩薩六度萬行;經歷七住明心,開始在內門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以及十住眼見佛性—眼見自己的身心與山河大地虛妄的如幻觀,因此圓滿十住位,依序轉入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修行;於十地圓滿後轉入等覺位,於等覺位百劫修集福德,為了成就菩薩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只要眾生有所需要,不管是自己身體的內財或者是金銀珠寶等外財統統布施出去;於百劫修集福德圓滿上生天上,於天上觀察因緣成熟,誕生人間,於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觀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出現,於夜後分夜睹明星眼見佛性,成所作智現前,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由此可知,佛菩提乃是菩薩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薩經歷五十二階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從菩薩最基本七住明心開始,了知萬法都是從這個真心出生,不能外於這個真心而有一切法出現;如是次第修行,經歷將近三大阿僧祇劫,最後證得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的無住處涅槃。從上面分析可知:《心經》所說的真實內涵,不離《心經》所說的「心」,這個心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包括了蘊處界及諸法等法在內;離開這個心,這個《心經》就不能稱為《心經》,應該要改名了!蘊處界及諸法以及三乘菩提等法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說,《心經》主要的宗旨就是在談「心」,不能離開心而談《心經》,不能外於心而談蘊處界及諸法等;離開一切有情真心而談蘊處界及諸法等,那都是言不及義的戲論!又《心經》中心主旨就是「心」,可是祂還包括了祂所出生的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以及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所以說,《心經》所談的面向有三個:第一個、是心,也是《心經》最主要的宗旨,亦稱為空性心。第二個、蘊處界及諸法等是空性心藉緣所生的空相,是生滅不已的虛妄法。第三個、空性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空性心本身不生不滅,在世間上可以現前體會生滅不已的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存在。
既然已經說明《心經》的主要宗旨就是心,接下來談《心經》的本文了。首先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先解釋這一段經文:「已建立『真心本來就自在』正知見的菩薩們,很深入去參禪、去參究時,因為一念相應慧,於一剎那間親證真心之所在,現前觀照真心本來就自在,以及照見蘊處界及諸法等法沒有一法是真實的,都是虛妄的,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到彼岸。」像這樣能夠親證真心,以及可以現前觀察真心本來自在的菩薩,名為「觀自在菩薩」。當觀自在菩薩站在所親證真心的實際理地來觀察時,發現真心的實際理地沒有蘊處界及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卻不妨礙在現象界上有蘊處界及諸法等生、住、異、滅現象出現。既然真實了知真心實際理地無有一法存在,當然沒有所謂生死以及種種苦厄可言;當菩薩轉依真心無所得,當然沒有種種生死及苦厄可言,所以就度一切苦厄。
接下來,分別解釋這一段經文的內容,首先談的是「觀自在菩薩」。有很多法師、居士們解釋觀自在菩薩就是 觀世音菩薩,其實他們誤會了,而且誤會得很嚴重!《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是指已經建立「真心本來自在」正知見的菩薩,因為他遇到真善知識為他開導、為他建立正知見,譬如:真心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真心本來就自在;菩薩認同及接受真善知識的教導,建立「真心本來就自在」的正知見去參禪。所以觀自在菩薩的真實意思,就是指真善知識為菩薩建立「真心本來就自在」的觀念,菩薩以此正知見去參禪、去參究,去尋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本來就自在的真心;在深入參禪的時候,於福德、智慧、定力等因緣成熟,一念相應慧,找到了本來就離見聞覺知、本來就自在的真心;現前觀察真心真的離見聞覺知、真的本來就自在,不是你觀察祂才自在,不觀察祂就不自在,而是從本以來就自在,不是有時自在、有時不自在;像這樣具有正知見參禪而證悟明心的菩薩們,才是《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不是如法師、居士們所說觀自在菩薩就是 觀世音菩薩。想想看:觀世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再來,早在無量劫以前就已經明心見性了,還要如《心經》開示,再一次參禪去證悟明心嗎?還需要於親證後現前觀察祂本來就自在嗎?根本不需要嘛!因為 觀世音菩薩早已經在不可思議劫以前找到本來就自在的真心,祂隨時隨地可以現前觀察自己及別別有情本來就自在的真心,不需要再一次以身作則去參禪、去現觀,不是嗎?如果不知道此中道理,而稱呼觀自在菩薩就是 觀世音菩薩,那是很不倫不類的說法,表示這個人沒有正知見,他根本不知道《心經》到底在說什麼?所以才會有如此說法出現。 接下來,談「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觀自在菩薩透過參禪的方式,很深入去參究、去親證真心之所在。然而要能夠很深入去參究,一定要有正知見、定力、福德等條件來莊嚴,否則是無法深入參禪乃至可以明心見性;所以,自古以來證悟的禪師並不是很多,只有少數人,並不是多數人。所謂的正知見,要有真善知識教導,告知真心離見聞覺知,告知要用見聞覺知心往離見聞覺知的方向去找本來就離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告知真心與妄心和合運作似一等等。所謂的定力,至少要有未到地定淺定的功夫,於親證本來自在的真心時,才能悟得深、體驗也深。所謂的福德,就是在正法團體所培植的福德,因為在正法團體所培植的福德比較容易。諸如等等,具有「真心本來自在」正知見的菩薩們才能深入參禪,並於各種條件成熟時,佛菩薩給你這麼一念——也就是一念相應慧,親證本來自在的真心,因而發起般若智慧到彼岸。像這樣一念相應慧而明心,就是《菩薩瓔珞本業經》開示:「正觀現在前」,也就是般若正確的觀行現在前。當菩薩般若正觀現在前時,發現真心真的如真善知識所說,祂本來就自在,祂本來離見聞覺知,祂不在六塵起種種分別,會分別六塵的就是妄心七轉識自己,祂有染污性。 當菩薩明心證真成為觀自在菩薩時,現前觀察:一者、這個本來自在的真心,實際理地無有蘊處界及諸法等任何一法存在,卻不妨礙在現象界上真心借著種種緣而有蘊處界及諸法等法不斷地出現;因而觀照蘊處界及諸法等法沒有真實的體性,成就《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二者、這個真心的實際理地無有一法存在,觀自在菩薩證悟無所得真心及轉依,來觀待蘊處界及諸法等法也是無所得,所以觀自在菩薩就在無所得當中不斷地斷除煩惱,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智慧與福德。這樣的作為好像有所得,其實是無所得,這是轉依真如無所得的緣故。縱使在現象界有種種苦厄出現,觀自在菩薩轉依無所得真心,也不以為意,因此「度了一切苦厄」。因為這樣的緣故,觀自在菩薩就在有所得當中無所得,如是次第修行,最後得以成就佛道。最後作個小結論:所謂的觀自在菩薩,是指證悟明心的菩薩;因為他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一念慧相應,般若正觀的觀行現在前,找到本來就自在的真心;然後觀待真心所出生的蘊處界及諸法等,都是真心藉緣而出生的,本來就是虛妄法,因此照見五蘊皆空;又觀自在菩薩轉依無所得真心,來觀待蘊處界及諸法等法,雖然在現象界示現有種種苦厄存在,可是菩薩轉依無所得真心,根本沒有任何苦厄可言,所以就度了一切苦厄。
繼續講解《心經》下一段經文:「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明如下:「舍利子!色法空相不異於空性心,空性心不異於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這一段經文已經很清楚告訴大眾:五陰—色受想行識—與空性心兩者之間的關係是非一非異。為什麼?譬如色法,它是被出生的法,本身是生滅法,所以是空相;空性心無始劫以來就在,未來無量劫以後也在,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法,與生滅不已的空相完全不同,所以非一;可是,不能說色法不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譬如色身是由自己的空性心借著父母的四大等緣長養出來的,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色法本來就是自己空性心局部的體性,與空性心無異,所以非異;合此非一與非異名為非一非異。
這個道理與 佛在《雜阿含經》卷3開示一樣,經文如下:「是故,比丘!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丑、若遠、若近,彼一切皆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阿含經》卷3)解釋如下:「所以,多聞聖弟子看見種種的色法,譬如已經過去的色法、未來會出現的色法、現前的色法、五臟六腑等內色、山河大地等外色、粗糙的色法、微細的色法、美好的色法、醜陋的色法、比較遠的色法、眼前的色法,這種種色法本身是生滅法,不是真實法,所以不是真實我;但是也不異於真實我;色法與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不相在。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佛在《雜阿含經》已經很清楚告訴大眾:色法本來就不是真實我,它是虛妄我,所以非我;可是,色法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所以真實我能夠借著祂本有的體性以及借著種種緣,變現種種色法出現,譬如祂能變現有情的五根身,也能與共業有情共同變現山河大地的器世間,讓眾生能夠在器世間生活與領受,由此可知,色法本來就是真實我的局部體性,不能外於真實我而有色法存在,所以非異我;然而色法之虛妄我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兩者和合運作,所以稱為不相在。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不是真實我、也不異於真實我;受、想、行、識之空相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和合運作,所以不相在。 從上面說明可知,《雜阿含經》卷3開示與《心經》開示一模一樣。這告訴大眾一件事:佛在初轉法輪隱說真心之所在,在二轉法輪 佛為已明心證真如的菩薩們明白開示真心有種種的體性。佛為什麼要這樣施設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乘人不必證空性心。聲聞透過 佛語開示,以及緣覺自己觀察,有一個無餘涅槃本際存在,知道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獨處於無餘涅槃本際極寂靜的境界中,永不再三界現身意。所以,佛在初轉法輪不為二乘人明說空性心之所在以及祂有種種體性,譬如 佛在初轉法輪隱說無餘涅槃本際、我、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等空性心存在。可是菩薩最終要成佛,如果 佛不為菩薩們詳細解說空性心之所在以及祂有種種的體性,菩薩根本不可能明心見性,更不用說於後來可以成佛。所以 佛才要在二轉法輪明說有無住心、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實存在;乃至在三轉法輪明說阿賴耶識、種子識、異熟識、無垢識等心存在,為菩薩們非常詳細及深入解說空性心的種種體性,以及祂共有幾個心識,祂們之間的關係如何等等,讓菩薩們可以親證及體驗,最後,盡三大無量數劫後可以成就佛道。 由此可以證明:佛次第為佛弟子們說法,所以才會施設三轉法輪來隱說及明說空性心等內涵,讓佛弟子們依據自己的種性、自己的根器、自己的因緣等等修行,最後得以成就三乘菩提,乃至得以成就唯一的佛菩提。同樣的道理,佛在《心經》為菩薩們開示色法之虛妄我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兩者體性是不一樣的,可是色法本來就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所以 佛才會在《心經》開示:「色法不是真實我,真實我不是色法;可是色法不異於真實我,真實我也不異於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識也是同樣的道理,受想行識不是真實我,真實我也不是受想行識;受想行識就是真實我,真實我就是受想行識。」這個道理,就在上一集已經提示《心經》有三個重點,那就是空性心、空相以及空性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把握這三個重點,二轉法輪的經典就會慢慢通達了。或許有人不相信,就舉二轉法輪《金剛經》好了,譬如《金剛經》曾開示:「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來為大家說明。這裡的「佛法」是指什麼呢?如果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經過前面熏習後,應該知道:那不是用紙印刷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也不是佛弟子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佛法等等,因為那是空相,不是空性心。《金剛經》所開示的「佛法」,其實是指空性心,也是每一位有情因地的真心,更是未來果地的無垢識。知道這個道理,就可以解釋了:「佛所說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祂不是世間人用語言文字所表示出來的佛法,也不是用印刷出來的三藏十二部經,因為那都是空相,不是 佛所說的真正佛法;真正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經過這樣的解釋,是不是讓你有豁然貫通的感覺?一定會有的,不是嗎?經過這樣解釋以後就會知道:《金剛經》所說的宗旨就是指一切有情真心。不僅《金剛經》可以漸漸通透了,而且知道《金剛經》與《心經》是互通的,不離一切有情的真心所含攝的範圍。
接下來談《心經》下一段經文:「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釋如下:「舍利子!諸法是空性心所出生的法相,它從本以來不生,所以未來也不會滅;它從本以來沒有染污,未來也不會有污垢;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有很多佛弟子們對於這一段經文產生疑惑,因為他們知道諸法本來就是有生有滅、有垢有凈、有增有減的法,怎麼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呢?譬如一個人在母胎為胎兒,出生為嬰兒,慢慢長大成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最後死亡。不是有所生、有所消滅嗎?又譬如意識,有時煩惱少一點,意識變成比較清凈;有時因為煩惱增加,意識變成比較染污,怎麼可能是不垢不凈呢?又譬如熏習世間的知識,透過閱讀等方式使得自己的知識廣度增加了,後來因為不再閱讀或者久而不用等因素,原有的知識廣度非但沒有增加,反而漸漸減少了。諸如等等,世間諸法本來就有生有滅、有染有凈、有增有減,怎麼會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呢?會有這樣的疑惑也是很正常,因為那是站在世間法來看待的結果,而不是站在世出世間法來看待。如果是站在世出世間法之空性心來觀待諸法等空相,其結果就不一樣了!大家都知道,空性心從本以來沒有出生過,既然空性心沒有出生過,未來當然也不會滅,所以空性心才稱為不生不滅;以此為基礎,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諸法不也是不生不滅了嗎?是的!諸法空相變成不生不滅了;因為這樣的緣故,諸法滅了,才能再從空性心藉緣出生。譬如喝水這件事,因為口渴才要喝水,喝水之後口就不渴了,後來因為天氣熱、運動等原因,導致再次口渴又需要喝水;如果不是空性心藉緣再度出生喝水這個法,不會有後來喝水解渴這個法出現。又譬如人死了,如果不是空性心借著往昔所造的業、無明以及其它種種因緣,就不會有後來中陰身以及後來每一世的色身出現,就不會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色身出現。由此可知,因為有空性心借著種種緣,使得諸法可以不斷地、重複地出現,所以才說諸法不生不滅;這都是因為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才會有諸法空相不斷地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出現,才會有現象界諸法不斷地出生及消滅,所以才會說「諸法不生不滅」。
可是在佛門,有法師、居士們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當作空性心,以開悟聖者自稱。譬如有法師在她的書上公開主張:「意識卻是不滅的」,以此來誤導眾生。或許有人會提出質疑,剛才不是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意識心不是變成不生不滅了嗎?怎麼現在又說意識是生滅的?因為這樣緣故,應該要加以說明,以免誤會大矣!剛才是說,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攝歸於不生不滅的空性心,空性心可以再度藉緣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出生;並不是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變成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如果生滅不已的意識心可以變成不生不滅的空性心,這個空性心是修所成法,是有生的法,未來必定會斷滅,不是從本以來就是不生不滅的空性心。因此,佛門的法師、居士們不應該將生滅不已的意識心當作是不生不滅的空性心,以此來誤導眾生。
接下來談「不垢不凈」。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染污,未來也不會不清凈;而諸法空相本身有垢、有凈。譬如有法師、居士們主張:「有念靈知心或者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身為佛弟子們應該要加以探討:他們主張到底正不正確?首先談:什麼是有念靈知?乃是雙方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讓對方能夠清楚知道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什麼?像這樣透過語言文字,讓雙方專註在所要表達的內容的心,就是有念靈知心,也是意識變相之一。譬如某甲對某乙用語言文字說明自己所擬定的計劃內容是什麼,某乙聽了,覺得計劃當中有一些不妥需要修正,於是用語言文字向某甲說明需要修正的地方及原因,雙方就在需要修正的計劃當中專註討論,直到有些結果出現。所謂離念靈知心,不需要用語言文字來表達,能夠很清楚了知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譬如某甲跟自己的兒子某乙說:「家裡已經沒有醬油,你去超商買醬油回來。」某乙聽了,不起語言文字很清楚知道媽媽某甲的要求是什麼?於是放下身邊的工作去超商買醬油。像這樣不起語言文字,很清楚知道對方所要表達內容的心,就是離念靈知心,也是意識心變相之一。但是,不論比較粗糙的有念靈知心,還是比較細膩的離念靈知心,都是意識心所行境界,不離意識。而且意識的心行會隨著所面對的境界經常改變心意,所以祂有時所顯現的是清凈的一面,譬如鋪橋造路為眾生付出等等;有時顯現不清凈有染污的一面,譬如遇到不順遂的事情時,就發起脾氣;不是從本以來就清凈、沒有任何染污的真心。因此,在佛門有法師、居士們主張「有念靈知心就是真心」,或者主張「離念靈知心就是真心」,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佛說那是常見外道法,不是佛法。
接下來談「不增不減」,是指真心從本以來沒有增加過,未來也不會減少,能夠符合這個體性,也只有空性心了。為什麼?因為諸法空相從來有增、有減。譬如定力與意識心相應,如果透過打坐的方式將意識心專註於一境,這時定力增加了;於下座時,因為有種種煩惱出現,導致定力退失了;所以與意識相應的定力有增、有減。而空性心從本以來不在定中、也不在定外,從本以來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增加過、也沒有減少過。同樣的道理,如果將有增有減的諸法空相攝歸於不增不減的空性心,是不是諸法空相也變成不增不減了?當然是嘛!如果不是這樣,諸法又如何不生不滅呢?可是,卻有喇嘛教的行者想借著觀想,將自己的真心與上師或者與諸佛菩薩的真心合併。這樣的說法非常荒誕!因為他們想借著觀想,讓自己的真心與上師或者與諸佛菩薩的真心合併,表示這個真心有增加,既然有增加,未來一定會減少,這樣有增有減的真心,與 佛在《心經》開示「不增不減」完全相反。由此可知,喇嘛教想透過觀想,讓自己的真心與上師的真心或者與諸佛菩薩真心合併,乃是虛妄想!所說的根本不是佛法,具足了常見與斷見外道見,誤導眾生非常嚴重。
最後作個小結論:在現象界上,諸法空相本身是有生有滅、有垢有凈、有增有減的法;可是將諸法空相攝歸於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空性心,諸法也就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了。
…………(後面還有完整的講解,我怕回答的內容太長無法突出重點,所以我會分幾集貼到我的個人文章里,歡迎閱讀)摘自: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視頻謝邀
基於答主本人的立場,對所有假託菩薩之口所講的經,都是不生歡喜的,不歡喜就不受持,不受持就不願意深究,對本人來說,這些經並沒有深究的必要。
如果把根本契經和菩薩道經藏對讀,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契經裡面,未出現菩薩在釋尊面前聽講座的記載,而在菩薩道經藏裡面,一開篇就出現xxx位菩薩,有名字的菩薩在這些經藏中多的嚇人。。。更可怕的是這些經裡面,佛陀當著所有人的面說你們阿羅漢啊畢竟還是too young。。。
所有意圖讓人相信的觀點,都是有目的性的,《心經》比之《金剛經》要高明一點,不提布施、福德,因為功利性很隱蔽所以更具迷惑性,菩薩的代表們接受了信徒供養,心情好就誇你兩句讓你高興幾天,心情不好就不搭理你,你還不能有怨言,收了錢不辦事那是你命不好,神通不及業力嘛你惡業太重了趕緊的多給點錢說不定就能成事了。。。怎麼說都是它們有理,顛簸不破
還有更噁心的,直接就說自己是菩薩轉世,不過他們轉世居然還要按照異教徒制定的規矩來進行抽籤。。。
凡是想來懟上面說的這些話的,就是分別心太重,分別心太重就是沒有慧根;
想說我不理解菩薩境界的,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你怎麼知道我一定不是菩薩?想懟一懟可能是菩薩的我嗎?惡業很重的啊
最後別拿神通說事,菩薩想不想顯現神通,豈是凡夫可以隨意揣測的?
《心經》是般若法門的高度濃縮,是觀自在菩薩對自己境界的說明,都是果上的功夫。所以,如果境界不到,我覺得沒有辦法真正理解,但可以作為修行的方向標。
心經雖小,卻是大般若經的精華。文字雖短,解釋起來卻得大動干戈。而我顯然沒有這個能耐。
我給題主提供一個思考的切入點吧。色空關係,這個問題仔細琢磨進去很有意思的。
心經說空色相即,就是說空色是一回事,說空就是在說色,說色就是在說空。雖然如此,空色畢竟還是不同,否則只說空或只說色不就夠了嗎?為什麼要同時使用空和色這兩個概念呢?如果空色一致,那麼是不是說一切皆色或一切皆空都是正確的呢?
所以題主你看,我們平常在念心經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幾秒鐘的功夫就小和尚撞鐘朗朗上口地念過去了,可是仔細想想,這句話其實是不符合我們的日常邏輯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思考點了。心經肯定是符合邏輯的,可為什麼心經描述的色空關係如此迥異於我們日常的理解呢?
我覺得,如果能夠思考並正確地回答這個問題,題主對心經乃至心經背後的般若系經典的理解一定會更上層樓的。
至於什麼是正確回答,其實見仁見智。無論是三論天台,還是唯識華嚴,都註解過般若系的典籍,不能說誰對誰錯,但根本的旨趣都是對上面問題的回答。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但首先要找到正確的問題。
靜坐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默背一遍,看梁文道先生的一千零一夜後會逐字默背。
觀自在菩薩。有說寫的是觀音大士,有說寫的是證悟到的佛果。最近個人可能體會到的是:每個人都可以內觀於自身的佛性。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喜歡行多於思,思而不行多生煩惱。很多想法,思考必須化為真正的行為才見到產生的結果,思考應對的方法,而有所得。行深,不斷深入的用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付諸於行為時,照見五蘊皆空。以上均為個人理解,不喜勿噴。心經,在自己沒有一定修悟之前,不宜以文字來理解,那些解釋心經的都是自己修悟之後,才豁然通達而形於文字解釋的,當然這並不妨礙未悟前,做為日常的預備熏修。所以僅就日常預先熏修,而非意思意義本身來談自己的理解。
心經,主要濃縮為,照,與見。觀照,覺見。誰來照見,觀自在菩薩,此菩薩是誰?觀自在,能觀自己存在的是誰呢?自心。自心在何種狀態下,觀照覺見一切生命活動現象皆為遷轉流變無有恆常主宰?在行入甚深的超越言語思維的無分別智慧中。在此智慧的光明下照見一切之真實本然。此真實無有任何生死涅槃。本身也並不存在一個得到不得到的問題。如此得無所得,自然自心逍遙自在,毫無任何牽絆縛掛與障礙,如此無有恐怖(這裡點明人在面對威脅個體生存的老病死的根本不安全感,即生存焦慮),不再做日常顛倒的與所照見的真實本然不符的任何無根虛幻之夢之心想。
總而言之,像此等諸了義佛經,在未修悟前,很多皆是不求甚解(想解也解不了的,即使自己去看了悟者的解釋通常也不會是非常明白通透)的熏修而已,只是為以後的悟入做一熏修的種子,至於何時這顆種子開花(悟入,徹底明了經義)結果(證果,證入究竟涅槃),則不僅需要多方面修行因緣條件聚合齊備,並也需要一定時節因緣的節點。願有助益。堅持,堅持,堅持做個好人,堅持做個好人到人生的盡頭。至死不變
這就是,心經
你對別人做壞事。那麼。自問一下。你為什麼敢對別人做壞事
當比你強的人對你做壞事時。你又是什麼感受
所以。輪迴的世間解,就是。
對別人所做的一切都會迴轉到自己身上。被人傷害,就是痛苦。由此而來
當你選擇對別人的現實標準時,你就要有被傷害帶來痛苦的覺悟。有這樣的覺悟。痛苦不是沒有,而是小得多
放眼現實世界。每個人都是活在這樣的痛苦裡的。都在忍耐。難行也在行。又怎麼不是大菩薩啦。哪裡需要修行
這就是大乘
當你厭惡這個世界,怎麼也不想和這個世界妥協,但又不能改變時,那就遠離。出家。隱居而已
現在的宅男女,又怎麼不是啦。一個人安安靜靜的。不是修行,又是什麼
阿羅漢修白骨觀,也有厭世自殺的。打坐參禪,精神出問題的也不少
小乘是也
所以,真正開悟的人。告訴我們
世間一切有情。都具佛性。都是佛。只是自己不相信而已
玄奘翻譯,瑜伽師地論。就一個核心。學佛,先做人
近代的。提倡,人間佛教的哪位。是學教理的。就是看大藏經而已。可他的開悟語是。人成即佛成
先把人做好
佛經言。無量恆河沙一般的佛和佛國。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一切皆唯心所造。是什麼意思了
很多人是不願意相信的。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被人搭救,而不是自己去做。這就是一個問題。
人類文明。是被逼出來的,而不是自己願意創造出來的
從古到今,都是人逼人,人吃人,人欺負人、出發點都是自我利益為上。
也就是,魯迅先生說的。每個人都是阿Q.自己麻醉自己。不願意清醒。
現實的人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而不管這個到底是對是錯。對自己有利的。那麼,錯的也是對的
在佛法講,這就是我執
自己自問一下,是不是這樣。不用回答
放下就是佛。可不就是嗎。如果懷疑,那就自己去修證了
也就是,心經
修行,修行。快快修行。努力精進。修行成就,圓滿
當你開悟,成佛。那就告訴別人真理。怎麼做
就是開頭。做個好人
禪宗話頭。以前修行成就的祖師到哪裡去了。到牛肚馬腹去了,所以。一切有情都具佛性
釋迦摩尼哪裡去了。隨順世間在做人。就在我們身邊
也許,在你人生中幫了你大忙的,就是釋迦摩尼
那麼,就要解釋什麼是化身了
所以。佛法,博大精深。上面說的都是世間法。出世間法。不是言教可以形容表達的
也就是,釋迦摩尼說。49年從未說法一字。都是言教的表達,真佛法,不可說。
法要悟得。佛由心生
所以,心經是一部密碼文。密碼套密碼。鑰匙就是自己的修行堅持
境界不同,看心經就有不同
但是。
堅持做個好人開始吧。這就是大乘。面對現實做個好人
含義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無法可說,但有為法雖然一說就是錯,但這裡面有句經文,我自己感覺很有點睛之筆:無舍亦無得受持讀誦心經,非為了得到什麼,因為般若無相,有相就不是般若所以金剛經有云:如來所說實相,即非實相,是名實相金剛經充滿了這種類似的語句,這是有原因的金剛經與心經同屬般若經,核心思想我自己認為是一樣的
其實,你需要了解的是究竟 般若波羅蜜多 是什麼,因為這一切是觀自在菩薩 行 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得出的感悟。菩提薩埵,依 般若波羅蜜多故 證悟空性,了無掛礙,一絲不掛,脫掉脫掉,通通脫掉,脫得沒的脫,脫地脫和沒脫都一樣
謝邀!
仁者大問。有一說法,把大藏經的般若部濃縮起來就是一部金剛經,把金剛經濃縮起來就是一部心經。可見心經的法要何等甚深,並非一個回答能說清楚。
心經總體來說是一部描寫觀世音菩薩境界的經典。裡面沒有修行方法。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心經的架構。
心經大概分為四部分去看。
第一部分:觀自在……度一切苦厄。
這是全文總綱,後面只是描述這個總綱。所以有一說,心經到這裡已經說完。第二部分:舍利子……無智亦無得。
這是解釋為什麼能度一切苦厄。是一步一步先說下來,有根有據並不存在空想。第三部分:以無所得故……真實不虛。
這裡是告訴你諸佛、菩薩都是遵從這個而成,這心經的殊勝以堅固學人之心。第四部分:即偈咒曰……菩提薩婆訶。
這段是咒語。咒語的意思是勸導學人應儘快行動,而脫離苦海。持此咒語提醒學人,不斷精進。提醒一下,此乃菩薩境界,非空非不空,初學者不可入斷滅空。心經的含義就是讓見性成佛的,是修如來清凈本心的。要得清凈心,就要放下貪嗔痴的執著心。要放下貪嗔痴,就從嚴謹持戒開始。應當如是理解。
這算是一個很經典的月經問題了。《心經》是《大般若經》的摘抄。裡面佛教關鍵的知識點都提到了。比如菩提薩埵、般若、波羅蜜、五蘊(三科)、空性、四諦、十二因緣……這些知識點後面所連接的都是大經大論。比如三科四諦十二因緣,對應的就是阿含、婆沙或者俱舍論順正理論。般若、空性與之相關的是大般若經、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所以說,《心經》算是大乘佛教的綱領性作品。
若是想簡單、機械的了解一下《心經》說什麼。那隻要一本工具書就可以了。比如《法相辭典》、《佛學大辭典》之類的。假如想深刻的理解《心經》,那得學貫大小乘各經論、充分了解印度思想史了。
含義全在第一句話里了,後面那些「無…無…」是菩薩的境界。
漢地佛教所理解的【心經】是出自於【大般若經】,我下面有【大般若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七】對應的完整經文。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般若性空的思想。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一切法都無自性。【諸法因緣和合,施設假名菩薩摩訶薩及般若波羅蜜多】諸法都是因緣和合,緣起緣滅,菩薩以及般若波羅蜜多本是佛法的施設假名!這點是大般若經的核心思想!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的思想,可以與大乘佛學初期的經典相對應,大乘佛學初期經典都強調【成佛成菩薩,需歷經無量劫】,其實這就是要去除凡夫執著於【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是與大般若經【菩薩非實有,是佛法的施設假名】一致的!
可惜後來的漢地佛教,由於脫離不了漢族文化【宇宙本體論】的影響,反而一直認為【菩薩十方佛為實有】,這就是漢地佛教曲解【心經】的源頭!
大般若經所說的【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為了表達,不要住於一切法,【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簡單說就是修行人不能為【我、我所執所纏擾】,否則就會【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
大般若經所充分解釋了,為何【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何以故?世尊!色不應攝受,受、想、行、識不應攝受;色既不應攝受便非色,受、想、行、識既不應攝受便非受、想、行、識。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關鍵就是【一切法無自性】,當然不能住於一切法相。
【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所攝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其所成辦一切相智亦不應攝受,如是一切相智既不應攝受便非一切相智。所以者何?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勝義空故,有為空故,無為空故,畢竟空故,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何以故?世尊!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所以者何?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大般若經關鍵就是【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
所以大乘佛學初期是堅決持有【一切法非實有,自性空】的思想,這是與佛祖的原始佛學思想一致的!
至於後期大乘佛教與印度教融合,自然就搞了【菩薩十方佛的法身化身應身】的觀念,就有了菩薩處處顯靈,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故事!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明了,就不說了!
=======================================================================
[0205b11]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何以故?世尊!色色性空,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性空。世尊!是色非色空,是色空非色,色不離空,空不離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不應住受、想、行、識。[0205b1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不應住耳、鼻、舌、身、意處。何以故?世尊!眼處眼處性空,乃至意處意處性空。世尊!是眼處非眼處空,是眼處空非眼處,眼處不離空,空不離眼處,眼處即是空,空即是眼處,耳、鼻、舌、身、意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處,乃至不應住意處。[0205b26]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處。何以故?世尊!色處色處性空,乃至法處法處性空。世尊!是色處非色處空,是色處空非色處,色處不離空,空不離色處,色處即是空,空即是色處,聲、香、味、觸、法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色處,乃至不應住法處。[0205c04]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眼界眼界性空,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眼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眼界非眼界空,是眼界空非眼界,眼界不離空,空不離眼界,眼界即是空,空即是眼界,色界乃至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眼界,乃至不應住眼觸為緣所生諸受。[0205c14]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耳界耳界性空,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耳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耳界非耳界空,是耳界空非耳界,耳界不離空,空不離耳界,耳界即是空,空即是耳界,聲界乃至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耳界,乃至不應住耳觸為緣所生諸受。[0205c23]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鼻界鼻界性空,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鼻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鼻界非鼻界空,是鼻界空非鼻界,鼻界不離空,空不離鼻界,鼻界即是空,空即是鼻界,香界乃至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鼻界,乃至不應住鼻觸為緣所生諸受。[0206a03]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舌界舌界性空,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舌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舌界非舌界空,是舌界空非舌界,舌界不離空,空不離舌界,舌界即是空,空即是舌界,味界乃至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舌界,乃至不應住舌觸為緣所生諸受。[0206a12]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身界身界性空,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身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身界非身界空,是身界空非身界,身界不離空,空不離身界,身界即是空,空即是身界,觸界乃至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身界,乃至不應住身觸為緣所生諸受。[0206a22]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何以故?世尊!意界意界性空,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意觸為緣所生諸受性空。世尊!是意界非意界空,是意界空非意界,意界不離空,空不離意界,意界即是空,空即是意界,法界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意界,乃至不應住意觸為緣所生諸受。[0206b02]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何以故?世尊!地界地界性空,水、火、風、空、識界水、火、風、空、識界性空。世尊!是地界非地界空,是地界空非地界,地界不離空,空不離地界,地界即是空,空即是地界,水、火、風、空、識界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地界,不應住水、火、風、空、識界。[0206b10]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何以故?世尊!苦聖諦苦聖諦性空,集、滅、道聖諦集、滅、道聖諦性空。世尊!是苦聖諦非苦聖諦空,是苦聖諦空非苦聖諦,苦聖諦不離空,空不離苦聖諦,苦聖諦即是空,空即是苦聖諦,集、滅、道聖諦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苦聖諦,不應住集、滅、道聖諦。[0206b1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不應住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何以故?世尊!無明無明性空,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老死愁歎苦憂惱性空。世尊!是無明非無明空,是無明空非無明,無明不離空,空不離無明,無明即是空,空即是無明,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無明,乃至不應住老死愁歎苦憂惱。[0206b2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何以故?世尊!四靜慮、四靜慮性空,四無量、四無色定四無量、四無色定性空。世尊!是四靜慮非四靜慮空,是四靜慮空非四靜慮,四靜慮不離空,空不離四靜慮,四靜慮即是空,空即是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靜慮,不應住四無量、四無色定。[0206c0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何以故?世尊!五眼五眼性空,六神通六神通性空。世尊!是五眼非五眼空,是五眼空非五眼,五眼不離空,空不離五眼,五眼即是空,空即是五眼,六神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五眼,不應住六神通。[0206c15]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不應住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世尊!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性空,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性空。世尊!是布施波羅蜜多非布施波羅蜜多空,是布施波羅蜜多空非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不離空,空不離布施波羅蜜多,布施波羅蜜多即是空,空即是布施波羅蜜多,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布施波羅蜜多,乃至不應住般若波羅蜜多。[0206c26]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不應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何以故?世尊!四念住四念住性空,乃至八聖道支八聖道支性空。世尊!是四念住非四念住空,是四念住空非四念住,四念住不離空,空不離四念住,四念住即是空,空即是四念住,四正斷乃至八聖道支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四念住,乃至不應住八聖道支。[0207a07]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不應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何以故?世尊!佛十力佛十力性空,乃至一切相智一切相智性空。世尊!是佛十力非佛十力空,是佛十力空非佛十力,佛十力不離空,空不離佛十力,佛十力即是空,空即是佛十力,四無所畏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佛十力,乃至不應住一切相智。[0207a17]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何以故?世尊!諸字諸字性空,諸字所引諸字所引性空。世尊!是諸字非諸字空,是諸字空非諸字,諸字不離空,空不離諸字,諸字即是空,空即是諸字,諸字所引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字,不應住諸字所引。[0207a27]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不應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淨若不淨、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何以故?世尊!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性空,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諸法遠離不遠離性空。世尊!是諸法常無常非諸法常無常空,是諸法常無常空非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不離空,空不離諸法常無常,諸法常無常即是空,空即是諸法常無常,諸法苦樂乃至諸法遠離不遠離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諸法常無常,乃至不應住諸法遠離不遠離。[0207b10]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不應住法界、法性、實際、平等性、離生性。何以故?世尊!真如真如性空,乃至離生性離生性性空。世尊!是真如非真如空,是真如空非真如,真如不離空,空不離真如,真如即是空,空即是真如,法界乃至離生性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真如,乃至不應住離生性。[0207b18]
「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何以故?世尊!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性空,一切三摩地門一切三摩地門性空。世尊!是一切陀羅尼門非一切陀羅尼門空,是一切陀羅尼門空非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不離空,空不離一切陀羅尼門,一切陀羅尼門即是空,空即是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亦復如是。是故,世尊!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訶薩,不應住一切陀羅尼門,不應住一切三摩地門。」[0207c01]
爾時,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住受、想、行、識。由此住故,於色作加行,於受、想、行、識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7c07]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處,住耳、鼻、舌、身、意處。由此住故,於眼處作加行,乃至於意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7c13]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色處,住聲、香、味、觸、法處。由此住故,於色處作加行,乃至於法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7c19]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眼界,住色界、眼識界及眼觸、眼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眼界作加行,乃至於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7c26]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耳界,住聲界、耳識界及耳觸、耳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耳界作加行,乃至於耳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a04]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鼻界,住香界、鼻識界及鼻觸、鼻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鼻界作加行,乃至於鼻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a11]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舌界,住味界、舌識界及舌觸、舌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舌界作加行,乃至於舌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a18]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身界,住觸界、身識界及身觸、身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身界作加行,乃至於身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a25]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意界,住法界、意識界及意觸、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由此住故,於意界作加行,乃至於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b03]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地界,住水、火、風、空、識界。由此住故,於地界作加行,乃至於識界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b09]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苦聖諦,住集、滅、道聖諦。由此住故,於苦聖諦作加行,於集、滅、道聖諦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b15]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無明,住行、識、名色、六處、[1]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由此住故,於無明作加行,乃至於老死愁歎苦憂惱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b22]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靜慮,住四無量、四無色定。由此住故,於四靜慮作加行,於四無量、四無色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b28]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五眼,住六神通。由此住故,於五眼作加行,於六神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c04]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布施波羅蜜多,住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由此住故,於布施波羅蜜多作加行,乃至於般若波羅蜜多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c11]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四念住,住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由此住故,於四念住作加行,乃至於八聖道支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c18]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佛十力,住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由此住故,於佛十力作加行,乃至於一切相智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8c26]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字,住諸字所引,若一言所引,若二言所引,若多言所引。由此住故,於諸字作加行,於諸字所引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9a04]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諸法若常若無常,住諸法若樂若苦、若我若無我、若淨若不淨、若寂靜若不寂靜、若遠離若不遠離。由此住故,於諸法常無常作加行,乃至於諸法遠離不遠離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9a12]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無方便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我、我所執所纏擾故,心便住一切陀羅尼門,住一切三摩地門。由此住故,於一切陀羅尼門作加行,於一切三摩地門作加行。由加行故,不能攝受般若波羅蜜多,不能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不能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不能成辦一切相智。[0209a19]
「何以故?世尊!色不應攝受,受、想、行、識不應攝受;色既不應攝受便非色,受、想、行、識既不應攝受便非受、想、行、識。所以者何?本性空故。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不應攝受,一切三摩地門不應攝受;陀羅尼門既不應攝受便非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既不應攝受便非三摩地門。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其所攝受修行圓滿般若波羅蜜多亦不應攝受,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既不應攝受便非般若波羅蜜多。所以者何?本性空故。[0209a28]
「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應以本性空觀一切法。作此觀時,於一切法心無行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所攝受三摩地。此三摩地微妙殊勝廣大無量,能集無邊無礙作用,不共一切聲聞、獨覺。其所成辦一切相智亦不應攝受,如是一切相智既不應攝受便非一切相智。所以者何?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勝義空故,有為空故,無為空故,畢竟空故,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何以故?世尊!是一切相智非取相修得。所以者何?諸取相者皆是煩惱。何等為相?所謂色相,受、想、行、識相,乃至一切陀羅尼門相、一切三摩地門相,於此諸相而取著者名為煩惱。[0209b14]
「若取相修得一切相智者,勝軍梵志於一切智智不應信解。何等名為彼信解相?謂於般若波羅蜜多深生淨信,由勝解力思惟觀察一切智智,不以相方便,亦不以非相方便,以相與非相俱不可取故。是勝軍梵志雖由信解力歸趣佛法,名隨信行者,而能以本性空悟入一切智智。既悟入已,不取色相,不取受、想、行、識相,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相,不取一切三摩地門相。何以故?以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俱不可得故。[0209b24]
「如是梵志不以內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內外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無智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不以餘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亦不以不得現觀而觀一切智智。所以者何?是勝軍梵志不見所觀一切智智,不見能觀般若,不見觀者及觀所依處。是勝軍梵志非於內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色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亦非離色觀一切智智,亦非離受、想、行、識觀一切智智。乃至非於內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非於內外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陀羅尼門觀一切智智,亦非離一切三摩地門觀一切智智。何以故?若內、若外、若內外、若離內外皆不可得故。[0209c15]
「是勝軍梵志以如是等諸離相門,於一切智智深生信解;由此信解,於一切法皆無取著,以諸法實相不可得故。如是梵志以離相門,於一切智智得信解已,於一切法皆不取相,亦不思惟無相,諸法以相、無相法皆不可得故。如是梵志由勝解力,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實相法中無取捨故。時,彼梵志於自信解乃至於涅槃亦不取著。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本性皆空不可取故。[0209c24]
「世尊!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於一切法無所取著,能從此岸到彼岸故;若於諸法少有取著,則於彼岸非為能到。是故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取一切色,不取一切受、想、行、識,以一切法無所取故;乃至不取一切陀羅尼門,不取一切三摩地門,亦以一切法無所取故。是菩薩摩訶薩雖於一切色,一切受、想、行、識,乃至一切陀羅尼門、一切三摩地門,若總若別皆無所取;而以本願所行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未圓滿故,及以本願所證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未成辦故,於其中間終不以不取一切相故而般涅槃。是菩薩摩訶薩雖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能成辦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而不見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及不見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何以故?是四念住即非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即非八聖道支,及佛十力即非佛十力,乃至一切相智即非一切相智,以一切法非法、非非法故。是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雖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十七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5 冊 No. 0220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1卷-第200卷)
去形存意,逐字解釋反而落了下成。
不二論。
沒看出什麼問題來
很簡單。心經是在描述,打坐,當中的狀態。上坐能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除一切苦。那麼問題來了。請問,下坐以後呢?能不能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能不能除一切苦呢?能不能有妙用呢?我是說在現實生活當中,在現實工作當中,能不能做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不能除一切苦呢?有沒有妙用呢?瑜伽冥想,早在,佛陀發現佛法之前2000年左右,就有了。瑜伽冥想的宗旨也是為了解脫,但是他們不究竟。要是究竟就不用佛陀發現佛法了。為什麼說不究竟呢?因為佛陀苦修六年瑜伽冥想,說跟成佛沒關係。一切有為法,應作如是觀。所以說,不究竟。現在是末法時期,99%的修行人都是盲修瞎練。沒學,離佛很近。學了,離佛很遠。地獄門前僧道多。做夢娶媳婦,凈想美事。打坐玩幻覺,竟想美事。末法時期,是不是月亮惹的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