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眼中的God是什麼?

猶太人把God 寫作 G-d,馬丁布伯的人與世界的「關係論」


@guermica 的回答已經相當精簡的概括了猶太遍在一神論傳統的特點。

猶太教遍在一神論,是對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等城邦兼并後期形成的泛-一神論概念(認為所有自然神乃至眾生「背後」都為同一個的體現)的一種繼承。在猶太教創立的過程中,原創性的把遍在一神論與禁止崇拜具象的戒律結合在一起。

禁止崇拜具象這條戒律,也對遍在一神論本身造成約束,猶太教可以對神做出描述,但亦不能將其本身作為信條,而只能作為一種可錯的傾向,故而猶太教中神的概念本身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遍在一神論的傳統基礎上,不斷提出一種對於神學問題的可驗的傾向。(當然要注意的是,猶太教學術傳統不一定像科學問題一樣要求做到驗證的精確可重複性,在歷史上並沒能達成神哲學研究的科學化)

總體來看,理神論否定神學與神秘主義是主要的兩條傳統路徑。

?理神論,以拉比麥蒙尼德的否定神學以及拉比門德爾松以後主流猶太神學為代表。猶太教理神論神哲學的諸多模型,傾向於把神描述為終極的理性體,諸規律的共相,諸共相的總共相。

–中世紀早期的理神論神學傳承自流溢論,較為強調「神」的本體性,以及現象及其共相的「現象界」的虛空性,大多類似於「現象界」由「神」流溢而出的模型。

–在中世紀後期至拉比門德爾松的哲學運動以後,就很少再出現強調「神」與「現象界」區分的模型。

–否定神學,由於其提倡從否定神是什麼而不是肯定神是什麼的入路入手,故而稱為否定神學,在一定程度從對本體問題的研究轉入了認識論的研究。

?卡巴拉、哈西德主義為代表的神秘主義路徑,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跳出本體與認識論的問題,提出「神內在於生命」。可以視同於嘗試為心理學意義的「主體間性」現象,給出「跨主體」角度的詮釋模型。

神作為(整體)生命對於(每個)生命的內在性,是這條路徑上各類神哲學概念的核心。


想要研究猶太教(Judaism) ,看這裡,因為中文實在沒有翻譯的很全的資料

Judaism 101: Site Map

Why Jews write "G-d" instead of "God"?

The bulk of Jewish legal opinion agrees that the law applies only to the written name of God when written in Hebrew and not when written in other languages.

猶太人眼中的G-d是什麼

*When Moses asked for G-d"s name, He replied, "Ehyeh asher ehyeh." That phrase is generally translated as, "I am that I am".

他們禁止把G-d當成一個物理形態,那是盲目的偶像崇拜,文化錫安主義的代表人Martin Buber(?????? 哈西德派,著作《I and Thou》闡述有神論存在主義)認為上帝無所不在,擁有一切事物,滲入所有世界,甚至體現在當下、感性的事物中。這種帶有神秘主義的學說擯棄只是禮儀上對上帝的尊從,強調日常生活中上帝的存在。而人則是一種居間力量,是世俗和神聖之間的橋樑。

如何實現人的這種使命,如何與神聖、崇高相聯繫?布伯認為這不存在於人內心的反求諸已(我思故我在,無神論存在主義),而是存在於一種相遇,一種對話,一種在人際中的超越,因為「與人的關係本是與上帝關係之本真摹本」(關係世界,非主客體關係,「精神不在『我』之中,它佇立於『我』與『你』之間」)

G-d is the Creator of Everything.

G-d is Incorporeal(非物質).

G-d is Neither Male nor Female.

G-d is Omnipresent(無所不在).

G-d is Omnipotent(無所不能).

G-d is Omniscient(無所不知).

G-d is Eternal(永恆的).


@Jacob Liu 已經答的很好了,這裡就搬運一篇拉比對上帝的論述吧。

Rav Areyh Kaplan《猶太思想手冊》:

(翻譯為豆瓣 猶太 宗教 哲學 翻譯 出版 小組)

上帝

1、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如同torah的起始所說:起初,神創造天地。(創1:1)。神也說:「我yhwh是創造萬物的。」(賽44:24)
2、作為宇宙的創造者,上帝必須有別於這個世界。猶太教因此拒絕泛神哲學。

3、作為宇宙的創造者,上帝的存在不能依存於任何祂手所做的。猶太教因此拒絕將上帝定義為任何的抽象的道德約束力或者社會習俗。
4、作為宇宙的創造者,上帝所在的層面比祂手所造的高一個級別。祂因此被稱為「至高者」。

5、作為宇宙的創造者,上帝完全不同於其他的存在。因此祂具有認知困難的一面*。

6、儘管上帝本身有認知困難的一面,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祂與被造的宇宙的關係。在這個層面上,我們談論上帝,關於「祂的行為屬性」。同時,儘管我們不能知道「上帝是什麼」,我們可以通過意識到「上帝不是什麼」而學到很多。從這層意義上講,我們通過「反面屬性」來談論上帝。

7、我們信仰的根基是:確信上帝是獨一的。祂是一個完美的、絕對的獨一存在。

8、經上寫著:「以色列啊,你要聽!yhwh我們神是獨一的主。」(申6:4)這是一個正面的誡命,讓我們確信上帝是獨一的。

9、儘管宇宙包含很多星系,每個星系又包含數不清的恆星與行星,有一位上帝,祂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絕對的存在不是唯一,顯然很難構想(即創造者不可能大於一個)。

10、儘管有可能有很多其他的宇宙,物質性質的,靈界性質的,上帝是超過這全部的唯一,如經上所寫:「你的國是永遠的國!你執掌的權柄存到萬代!」(詩145:13)

11、關於上帝,猶太教注重地反對任何複數概念。因此,猶太教不接受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概念,其中,上帝被描述成一個體內的三個位格,相應地對應於祂在創造、救贖、啟示中的彰顯。

12、因為增加任何的屬性,都會增加上帝的本質的復性,我們將上帝定義為絕對獨一的存在。祂以這個獨一本質創造並且管理整個宇宙。

13、作為創造者,他的能力在祂所造的宇宙中是無限的。我們因此說上帝是全能的,在禱告中,我們這樣稱呼祂「宇宙的王」。這就如同聖經所言「yhwh在天上、在地下、在海中,在一切的深處,都隨自己的意旨而行。」(詩135:6)

14、然而,我們不會將上帝本質上不可能做的事歸咎於上帝。比如,複製、毀滅或者改變祂自己。猶太教因此拒絕認為上帝成為了人類的樣式。

15、因為上帝是物質的創造者,明顯地,祂不由物質組成。

16、因為上帝沒有任何的物質屬性,祂被稱為「聖潔的那一位」。

17、作為萬物的創造者,上帝也是空間與時間的創造者。因此祂不存在於空間與時間內。
18、因此,在希伯來語中,我們說上帝在「 ?????? 」。由空間和時間構成的宇宙是上帝的創造物,並不包含上帝。

19、人類只能處理物質性的概念,因此,實質上,很難勾畫任何超出空間與時間的存在。這個另一個原因,關於上帝的存在是難以知曉的。

20、身體、形狀和形體都是空間意義上的特質。因此,顯然上帝是沒有身體、形狀和形體的。

21、相信上帝是絕對沒有身體的,這個是我們信仰的根基。因此torah說:「所以,你們要分外謹慎;因為yhwh在何烈山、從火中對你們說話的那日,你們沒有看見什麼形像。」(申4:15)

22、因此,我們不以任何祂的造物來對比祂,甚至是最高的天使。因此先知聲明:「你們究竟將誰比神,用什麼形象與神比較呢?」(賽40:18)另有:「yhwh啊,沒有能比你的!你本為大,有大能大力的名。」與此類似,詩人說:「主啊,諸神之中沒有可比你的;你的作為也無可比。」

23、在很多地方,torah談論到上帝,好像祂有人類的軀體,使用擬人的方法,比如「上帝的手」(出9:15);「上帝的眼睛」(申11:12)。當這樣寫時,torah絕對不是顯示上帝有身體、形狀和樣子。這是借用上帝造物來寓意地表達上帝與祂的造物的關係。

24、類似地,當torah陳述上帝以祂的形像樣式造人時,絕對不是說上帝看起來像一個人一樣。這裡的意思是說,人類分享上帝與祂的造物互動時的屬性。同時表明上帝賜給人類使用邏輯思維的能力,上帝用同樣的邏輯創造了宇宙。

25、摩西問上帝:「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出33:18)。當這樣請求時,他並不是希望真實地「看見」上帝,因為這是不可能的。以一個寓意性的方式,他僅僅是希望上帝允許對於上帝有一個先知性理解。上帝回答說對於任何活物那都是不可能的「你不能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出33:20)。祂允許摩西最高級的理解,過於任何一個人,但即便如此,這仍舊不是一個完全的理解。當上帝寓意性地回答摩西:「……你就得見我的背,卻不得見我的面」(出33:23),這就是上帝的意思。其他先知經歷到的異象也是如此。

26、當托拉說到人們「聽到」上帝的「聲音」時,通常指著在個人大腦中形成的先知性的聲音。在其他時候,上帝可能真的創造了聲波來傳達祂的聲音。

27、我們通常用陽性的「他」指代上帝。這是因為在希伯來語中沒有中性詞,希伯來語辭彙中的「上帝」就是陽性的。不會使用陰性「她」是因為上帝是宇宙中的積極的力量。

28、上帝是一個「永恆的」存在,這就是說祂存在於時間範圍之外。時間不適用於上帝本身,只適用於祂的造物。因此,上帝沒有開始、結束、年齡,因為這些概念適用於時間範圍內的存在。

29、因此,上帝本身是絕對不可改變的,也是不改變的。祂因此說:「因我yhwh是不改變的」(瑪3:6)

30、作為時間的創造者,上帝可以使用它而無需將自己包含在裡面。因此,上帝可以改變世界,卻不需要改變自己。上帝因此被稱為「不改變的改變者」。

31、托拉中很多陳述似乎與這個矛盾。即它似乎將一些情感歸給上帝,例如愉悅、憤怒。但是這裡僅僅是說到上帝與人的關係中。我們理解上帝的行動,將一些感情歸於上帝,這些感情是當我們如同上帝那樣行動時會感覺到的。例如,當上帝審判時,我們說上帝「憤怒」。這裡並不是意味著上帝本身的改變。甚至宇宙的創造都不會對上帝有絲毫的改變。同樣,上帝的心意並沒有改變。不可以說,在一個突然的時刻,上帝決定創造一個世界。任何雷同的說法都是無意義的。因為時間,「改變」這個概念,都是上帝的造物。因此,在創世之前與之後,上帝都是絕對的同樣的。
32、因此,造物並不是滿足上帝的需要。上帝是固有的完美,祂對於宇宙沒有任何需要。
33、以任何方式,都絕對不可以說上帝是被迫創造世界的。因此,宇宙的被造完全是上帝出於「利他主義」的一種行為。

34、上帝被稱為「活著的」,是因為祂如同其他生命體一樣地行為。

35、我們所理解的上帝關於這個世界的關係,是兩重的。即,祂同時是固有的,又是超越的。它同時充滿也超出全部造物。這種兩面性,只是因為我們對上帝有缺陷的理解認知,因為祂自身就完美的獨一。

36、這個二重概念在天使的詩歌中表達出來的。他們歌唱「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yhwh;他的榮光充滿全地!」這顯示上帝是固有的,充滿造物。同時,他們也唱「從yhwh的所在顯出來的榮耀是該稱頌的!」(西3:12)。這裡他們談到上帝的超越,即使最高的天使也不能理解祂的「??????」。

37、這同樣在聽禱中表達出來,那裡寫到「以色列啊,你要聽!yhwh我們神是獨一的主。」(申6:4)在聲明上帝是一個不可知的超越性獨一之前,我們聲明祂是「我們的主」——對於我們而言,是永遠可親近的。類似地,每個祝福中,在我們定位上帝是超越性的「宇宙之王」之前,我們同樣稱呼祂「我們的主」。在禱告中「我們的父,我們的王」,我們喜歡稱上帝為固有的父親與超越性的王。

38、上帝的固有性意味著,祂充滿造物中任何地方。因此,祂被稱為無所不在。torah因此說:「……遍地要被我的榮耀充滿」(民14:21),類似地寫到「……祂的榮耀在天地之上」(詩148:13)

39、在很多地方,torah講到上帝在一個特定的地方,這個地方有特定的名字。這並不意味著上帝在那個地方而不在其他地方。這意味著上帝願意賦予那個地方特殊的榮耀和注意,或是這樣的:上帝的行動在那裡被以特殊的方式顯現。因此,我們說上帝「居住」在聖殿之中,因為祂給予這個建築特殊的榮耀和注意。我們說上帝在出埃及記中「帶領」以色列人,因為上帝的作為被他們特別的看到。

40、除非上帝願意它存在,不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存在。如果上帝停止一個事物存在的意願,它會瞬間停止存在。因此,上帝的旨意必須充滿全被造。但因為上帝是絕對的獨一,祂在本質上必須是同一的。因為上帝的旨意必須充滿全被造,他的本質也必須充滿全被造。
41、被造物的存在因此持續地依存於上帝的意願和創造力。如果這個創造力在任何一刻被移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將立刻消失。聖經這樣寫:「你,唯獨你是yhwh!你造了天和天上的天,並天上的萬象,地和地上地萬物,海和海中所有的;這一切都是你所保存的。天軍也都敬拜你。」(尼西米9:6)。上帝持續不斷地將「生命力」和存在給予萬物。在晨禱中,我們會說:「在祂的慈愛中,祂每日更新創造的工作。」

42、儘管上帝的存在充滿萬有,但祂的存在又絕對不是可見的。因此,先知對上帝會說:「救主以色列的神啊,你實在是自隱的神。」如果上帝顯露出祂的真實的榮耀,所有的被造都將在它面前被廢棄。

43、更進一步,上帝不能被看到,因為沒有任何地方沒有上帝的存在。這個原因就如同我們講空氣不可能被看到的原因一樣;它是我們所處環境的整體,對於上帝而言更是如此。我們不能看到上帝不是因為祂太過於超越性,而是因為祂的固有性。只有當風吹過時,我們才察覺到空氣,同樣的,只有當上帝自顯祂的存在時,我們才能意識到上帝。這就是為什麼,ruach這個單詞既指風,又指聖靈。

44、相信上帝知道我們的所有行為和宇宙中發生的所有事,是我們信仰的根基。

45、因此,我們稱上帝是全知的。祂創造萬有並且給予它們存在,因此上帝知道所有發生的事情。上帝說:「人豈能在隱秘處藏身,是我看不見他呢?」yhwh說「我豈不充滿天地嗎?」(耶23:24)相似地寫道「yhwh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他都鑒察。」(箴15:3)

46、上帝知曉人的思想,如同經上寫:「……因為祂鑒察眾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代上28:9),相似地有:「……因為祂曉得人心裡的隱秘。」(詩44:21)

47、因為上帝存在於時間之外,祂準確地知道未來就如同祂知道過去一樣。這個嚴謹的概念在祂對祂的先知的話語中表達出來,「誰行做成就這事,從起初宣召歷代呢?就是我yhwh!我是首先的,也與末後的同在。」(賽41:4)

48、祂的知識與祂無限的存在同源,因此這也是無限的。經上寫「……他的智慧無法測度。」
因此,上帝知曉在任何一個特定時刻,任何一個原子發生的事。儘管同時發生的事數量是那麼多,沒有什麼可以與上帝的無限知識相比。

49、在此之上,更深遠地講,因為上帝比我們如此的超越,我們不可能以任何方式完全理解上帝。因此,經上寫「你考察就能測透神嗎?你豈能盡情測透全能者嗎?」(伯11:7)上帝的存在超越我們的理解力,如同祂告訴祂的先知:「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塞55:8)

50、因此我們被教授「任何思維都不能抓住上帝」。就如同抽象的思維無法被物質的手抓住一樣,上帝的本質也不能被思維抓住。甚至最高級別的天使也不能理解上帝的最深層的真實本質。

51、因此,我們給予上帝的任何名字與描述只是適用於祂與被造的關係。甚至四字聖名,被稱為上帝的「適當名字」,也只是表示在創造中,祂的最高級發出。上帝本身(本身是一個神秘學專有名詞),確是絕對無法被理解,被命名,匿名的。沒有任何辭彙可以描述上帝或者講述祂的全部榮耀。

52、儘管上帝本身是不可知的,我們通過過去的傳統和對未來的盼望認識祂。我們通過我們為生命、健康和繁榮的禱告認識祂。在立禱中,我們一天三次地禱告上帝「讚美你,主,我們的神,先祖的神;亞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偉大,全能,可畏的上帝,至高者,愛和良善的給予者,萬物的創造者,因著先祖的愛,為祂名的緣故,向其子孫後代施慈愛。我們的王,幫助者,和盾牌。」這個禱告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最真摯的情感。


我就想弱弱地請教下,貴教祖先戰勝上帝之後,後來怎麼了?


自己讀聖經就知道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所羅門王的一生?
聖經中的「舍己」是什麼意思?
基督徒真的認為基督教基本理論框架很完美嗎?
上帝是義,但「義」的定義是從何而來的?
約翰福音21:15-17 中不同的「愛」應該怎樣解釋?

TAG:文化 | 猶太教 | 宗教 | 神學 | 神廣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