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沒有不以儒學為正統的朝代或者政權(漢武帝之後)?
歷史上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並被採納,但日後有沒有不以儒學為正統的朝代或者政權呢。
謝邀,要說最離經叛道的就是元朝了。
大蒙古國時代征服的重點在西方而不是南方。所以蒙古除了儒家文明,還接觸到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所以相對於女真,中國文明對蒙古人的吸引力不是很強。
世祖忽必烈時代,大蒙古國分裂,元帝國作為其中之一,把統治重心移到中國,也用了漢族的國號,第一次使用文言文頒布詔書。
然而,忽必烈及以後的皇帝並不認同儒家的價值觀。忽必烈的性格比較喜歡「小錢錢」,相比於關注道德鄙視金錢的儒生,皇帝更喜歡伊斯蘭商人,他們能用各種方法幫皇帝斂財。
相比儒家仁義道德的那套統治觀念,蒙古皇帝也比較粗獷,他們不在乎老百姓如何教化,只要到時候交錢就行。
儒家的地位說起來是很怪的,他們是被當做一種宗教來看待的。
蒙古人也不懂儒家和佛教的區別,他們覺得你們不都有經書,都有崇拜的對象嗎?都是一套文縐縐的話,肯定是一類的。這讓那些理學士大夫們非常不滿,理學從誕生起就是反對佛教的,結果自己反而成了「宗教」。
不過反對也沒辦法,因為蒙古人的宗教政策是很寬厚的。蒙古人覺得你們那麼多宗教就各自祈禱各自的神明,一起保佑我,神越多越效果應該越好。
所以,蒙古人對宗教是很好的,有各種政治經濟上的優待。理學儒生們也看到作為「宗教」還能享受優待,硬是反抗的話,一旦蒙古人明白了,說不定就被做了也未可知(玩笑)。1:49年以後的那個,直到現在。大家懂的。
2:吐蕃|西藏。人家那是藏傳佛教的政教合一。
3:當年的滿洲國。
4:雲貴,兩廣,四川等很多地方當時的土王。
5:嘉峪關以西,天山腳下的很多地方的很多時期。
6:寧夏,青海,甘肅的黃土高原的某個很長的時期。
7:長城以北的蒙古人,滿族人從古至今都不知道儒家。除了滿族入關以後。
8:對面的某島。那種制度不可能存在什麼思想類的所謂正統。
9:把你的錢拿出來,有一張上面有座山。喚作井岡。也是。後來輾轉兩萬里去了某窯洞。也是。
在我看來,從來沒有任何老大|統治階層在內心深處用儒家作為圭臬,只是用來撒謊騙人。那位不信,可以一條條對照。老大最需要的東西儒家並不能提供。
就像在榮國府和寧國府中信佛,信道一樣。
道為心,墨為魂,法為骨,儒為肉,馬列皮
唐用道德經科舉
中華歷代正統王朝以及各種偏安一隅的王朝,本質上從來沒有把儒學真正當作治國的內核,一直以來,直到現在,法家都是中華文明政治術的核心,而儒家,道家以及佛教這些從來都只是輔助手段,而絕非經略天下的內核。一言以蔽之,中華的政治術是很典型的實用主義政治術,儒釋道這三家,甚至包括更加偏門的三夷教,同一些當下懂自懂的思想,價值觀之類,本質上都只是統治階層——或者乾脆說得徹底點就是君主——用來駕馭天下的胡蘿蔔罷了。
不過真要說的話,把儒家的面具都摘掉的時代,莫過於永嘉之禍,神州陸沉之後的那段時期,直到梁武帝蕭衍於江左之地重新振興儒學為止。元朝另當別論,因為那一百年時間,本質上是異族統治中華的歷史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元
南朝梁。武帝蕭衍篤信佛教。
基本都是。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制度內核和指導思想是相背離的。
隋唐 元魏晉南北朝 五代十國 遼金西夏這些割據政權也沒以儒學為正統
太平天國。信基督教,但至今沒有一個基督教組織認為它算基督教。
五胡亂華?
推薦閱讀:
※琿春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你覺得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是什麼?
※安慶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廈門和大連哪個城市發展前景比較好?
※同樣靠近上海,為什麼浙北地區沒有像蘇南地區那樣受到上海的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