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嬰兒輕燒,吃「回春散」是否合適?

二線城市三甲分院(另外一家醫院)。寶寶之前腹瀉,在吃益生菌,腹瀉有所改善;昨晚耳溫槍溫度37.4,輕微咳嗽,今天上午去醫院,體溫計溫度36.8。醫生開了「回春散」,拿到後發現中藥,確有「尚不明確」,在知乎被洗腦中藥的不靠譜,回去詢問醫生,被告知沒有適合四個月嬰兒的西藥感冒藥,回春散已經吃了十幾年,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現在,我應該給寶寶吃「回春散」治療嗎?


36.8算髮燒嗎? 真是有點困惑,是不是四年沒回國標準改了.....一直記得口腔37,直腸37.5,腋窩36.5,正負半度都正常,37.4也是在兩可之間,不上38不好說發熱。

為什麼感冒藥那麼多,但醫生說沒有給四個月嬰兒用的? 因為嬰兒對副作用更敏感,一般成人OTC毫無問題的撲熱息痛、撲爾敏、麻黃鹼、偽麻黃鹼、右美沙芬、苯海拉明等藥物都不適合嬰兒。例如常見OTC感冒藥里小劑量的撲熱息痛,亦稱對乙醯氨基酚,屬於十分安全的藥物之一,使用歷史悠久,對成人來說副作用很小,但是嬰兒的藥物標準非常高。

但中成藥貌似有一個什麼都"尚不明確"的萬能擋箭牌,一下子繞過去了這一點。然而顯然"尚不明確"不等於"不存在副作用",即使真的因為藥物毒性出了事,你也只能自認倒霉,就像龍膽瀉肝丸群體訴訟同仁堂敗訴一樣,因為廠家並沒有違背標準,雖然這個標準很奇葩。

感冒實際上沒有藥物能夠直接治癒,普通感冒正常人類 (非免疫缺陷) 都會在一周左右自愈,感冒藥物的目的是減輕癥狀、改善病人生活體驗,它們的作用都是解熱鎮痛、抑制鼻塞、止咳化痰、緩解頭痛等。如果並沒有特別嚴重的癥狀給生活造成過大困擾,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強行用藥。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國外對於普通感冒醫生經常什麼都不開讓你回家休息,或者給成人開個撲熱息痛 (就是大家都極力諷刺的澳洲神葯Panadol),對此中國留學生還常有怨言,總覺得不開上幾百刀的葯就是沒認真看病。

我不是兒科、內科的,不能給你直接的建議,但如果我自己的孩子37.4或36.8度,輕微咳嗽,我會什麼葯都不給,僅僅保證營養和休息等待自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問題不折騰。如果發展成高燒用冰敷物理降溫並送醫院,有細菌感染打抗生素。

------------

昨天還真沒有注意到,這葯含有汞,在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別說作為嬰幼兒藥品,就是作為成人保健品都妥妥的要被禁。


不靠譜

輕微咳嗽,發熱不明顯,開這個葯,這個醫生良心被葯代吃了


說一個與題目關係不是太大,但是我覺得大多數人可能有誤解的東西:體溫的正常值遠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精確,小數點後的部分用處沒有那麼大。

現在一說到體溫都是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然而造成這一習慣的原因卻是華氏溫標和攝氏溫標的轉換。最初的華氏溫標發明者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把自己老婆的體溫定為96度,看清,小數點後沒東西,不是96.0度。而這東西在攝氏溫標描述下就變成了「正常體溫35.6度」……於是大家都紛紛認為體溫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了。

而人的體溫哪怕是同一個人在同一天中也會有可以用度來計量的變化,所以體溫比「正常體溫」高個或者低個0.幾度完全不用在意。


醫院不想和題主說話,並向他扔去了一大坨智商稅

ps:我家娃從醫院拎出來的時候「使用說明」上明確表示:小孩發燒能用的葯有且僅有小兒泰諾,其他一概不能用。


你確定是醫生看了體溫直接給你開藥,而不是你苦苦哀求醫生開藥,醫生才無奈給你開藥?


首先,嬰兒體溫一般是高於成人的,耳溫37.5以內都叫正常…

第二,38.5以上才叫高燒,才需要用藥干預,37.5-38.5可以認為叫做體溫偏高…

第三,你家孩子體溫這麼正常,怎麼判定發燒感冒的?

第四,你確定去的是正規醫院?

第五,為了您家寶寶健康成長,請不要給嬰幼兒服用任何毒副作用尚不明確的任何藥物…

PS:輕微咳嗽有可能是空氣污染引起的喲…


回春散最大的特色是治療小兒發燒抽搐驚厥,算是中醫里著名的兒科急救藥了,應該是佛山馮了性的祖傳方子,安全性還是可以的,

但你說的發燒程度根本用不上退燒藥,更別說回春散這類急救藥了,除非孩子有驚厥史,否則就是醫生太黑心。


嬰兒的標準體溫不是在37度么……


謝 @劉大鏟子 邀請,這問題邀請我真算著了,這葯我印象還是比較深的。

去年這葯要進某醫院的招標會我跟著我老師有幸參加了,這個ppt似乎侵權了,不能發出來了!抱歉!py交易重於天,但原文不刪。

當時我和老師有過一段非常短的對話。我就問老師:「老師,我怎麼沒聽過回春散這個方子?那部醫書上的方子。」

我老師一邊看一邊打著哈欠,指著投影布轉過頭對我說了一句:「經方?他真當XX沒中醫了,老爺子就在那坐著呢!他不點頭給多少都不好使。

後來我親自去查了這方子源自於一本《敬修堂葯說》一本無作者,無年代,無考證的三無醫書。而且原方用於中風驚厥痰蒙心包證,也就是中風挾痰證。

最終沒進入某醫院,原因當時說了我院用藥主體基本以飲片為主,中成藥為輔,其次我們省消費水平低,三類葯本地人不太能接受。其實我估計就是老爺子沒點頭。

今天我又看了一遍這個ppt,從後往前來說

疑點1,本方無異味!都是苦藥能沒異味?麝香牛黃啥味恐怕大家都知道吧!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呢?

疑點2,給出的文獻,除了最後一條,基本上都是講在單味葯的療效,而最後一條沒有直接的論文和報道觀點支持,簡直是把再坐諸位中醫學專家當傻子。

疑點3,感冒發熱,發熱的原因很多,單說感冒絕不恰當,本方無一味解表葯何談能夠治療感冒一說?

疑點4,工藝先進,一個散劑,黃帝岐伯時代就有了,先進在哪裡?拿石碾子就能磨出來的玩應!還先進我真笑哭了。

綜上,這個ppt簡直是把中醫人當作白痴!難怪當時老師說當我們這沒中醫了這樣的話。

回到本問題

第一這個葯,能緩解高熱,但是鑒於你孩子的體征,遠遠達不到發熱的標準,目前最新版的體溫是超過37.3的體溫稱之為發熱,但在這個數值左右也是可以的,所以這個體溫不能作為體征參考。可見這位看病的大夫,不但中醫是門外漢,連自己的西醫也是個二把刀。

我建議你換一家醫院,要麼去專業的中醫兒科醫院,而且我保證你到了中醫兒科醫院,甚至可能連葯都不用讓寶寶吃,只需要做小兒推拿就能治療了風熱的話一般用手法運八卦,掐心經,清肺經,清天河,二人上馬,運水入土,撈明月,這套組合手法便可治癒,雖然名字很所謂的玄學,實際上就是運用物理手法,摩法,抹法,點法,按法,撥法,一指禪推法,一指禪偏鋒推,這類很安全很輕柔的手法,即使用藥,也會用桑菊飲加減減藥量的這類方子。絕不會用這類非高熱驚厥重症的藥物。

我把疑點3去除了,我個人又去查了了幾個版本教材上的小兒回春丹,與本葯藥味上差一味大黃,這點存疑!姑且算他是經方,畢竟在教材上是有記錄的


一點做父母的常識都沒有啊,唉,可憐的寶寶..投錯胎了


摘要:硃砂又稱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石,大紅色,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屬三方晶系。硃砂主要成份為硫化汞,歷代醫家對硃砂毒性都有所認識,本文綜合多方文獻,對硃砂毒性加以詳細探討。

中國論文網 硃砂毒性及其認識_中國論文網

  關鍵詞:硃砂 毒性 汞

  1.硃砂有毒

  對硃砂「有毒」這一性能的認識,是隨著人類的進步、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化學知識的迅速普及,而最終被醫藥界所公認。繼《神農本草經》首論硃砂無毒之後,《名醫別錄》、《開寶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經解》、《本草綱目》、《藥性解》、《葯鑒》、《本經逢原》等等也認為其無毒;直到明清時期,才逐漸動搖了硃砂「無毒」的根基。《本草從新》中曰:「獨用多用,令人呆悶」,《本經逢原》中云:「硃砂入火烈毒能殺人」,《本草蒙筌》中言「生餌無毒,煉服殺人」,《本草經疏》中載:「若經伏火及一切烹煉,則毒等砒硇,服之必斃」,不僅指出了硃砂的毒副作用,而且還指出了火煅可使硃砂的毒性增強。到了現代,明確了硃砂的主要成份為硫化汞, 易產生遊離汞, 有引起急、慢性汞中毒之弊,硃砂「有毒」遂成定論。

  有研究表明,硃砂生用毒性較小。小鼠單次灌胃硃砂粉, 即使劑量較大, 一般也不出現明顯毒性反應, 但反覆給葯會造成蓄積毒性。對於硃砂和汞的毒性作用多有報道[1-3]。根據汞的tl/2計算, 若人體每天吸收汞10mg, 則10d即可達到100mg的中毒水平。據文獻[4]的計算, 成人每天服硃砂安神丸18g, 即相當每天服HgS1800mg, 含汞1548mg, 如吸收其中5%, 即可達77.4mg, 2d即超過中毒水平。就是說, 無論哪種含硃砂的中成藥, 只要連續服用, 很快就會達到中毒水平。1990年版《中國藥典》規定硃砂的1次用量為0.3~1.5g, 摺合汞為256~1290mg, 按吸收5%計算, 為12.8~64.5mg, 即在連服2~8d即可達到中毒水平。汞除了具有腎毒性, 對人體其他系統均有損害。急性毒性試驗表明[5], 按Horn法小鼠靜脈注射硃砂煎劑的LD50為12.10g/kg, 中毒表現為少動、反應遲鈍、腎缺血、肝大。硃砂中的汞在體內的半衰期長達70d, 所以硃砂多次給葯後會因汞蓄積而產生毒性。動物實驗表明:給予小鼠硃砂灌胃10d, 其血、肝、腎均有汞蓄積;人工合成硫化汞(無論水飛與否)在血、肝、腎中的汞蓄積水平均高於天然硃砂;小鼠每天給予硃砂9.58g/kg灌胃, 連續10~30d, 血、肝、腎等器官出現不同程度的病理學改變, 且病變隨給葯時間的延長而加重[6]。汞在臟器的蓄積量以腎臟為高, 動物用硃砂灌胃3個月後, 腎中汞含量可增高數百倍[7]。2組大鼠分別用硃砂1g/kg和2g/kg灌胃, 1次/d, 連續6w, 均出現體重下降、活動減少、反應遲鈍、腎缺血、肝大等癥狀, 谷丙轉氨酶和尿素氮升高, 組織形態學檢查也發現多種病變。如果按體表面積折算, 大鼠灌胃硃砂1g/kg或2g/kg, 相當成人服硃砂10g或20g, 為《中國藥典》2005年版中規定硃砂劑量0.1~0.5g的20倍或200倍。硃砂口服部分汞經胃腸道吸收後可通過血-腦脊液屏障損傷神經系統, 這可能是《本草備要》記載的「硃砂多服令人痴呆」的原因。另外, 硃砂會導致生育能力下降, 能通過胎盤屏障影響仔鼠, 所以不能用於孕婦。目前, 汞是唯一被證實引起人類胎兒畸形的重金屬, 用硃砂安胎, 誠屬有害無益。

  《中國藥典》(2005版一部)已明確規定硃砂「有毒,」規定了硃砂的質量標準是硃砂所含硫化汞不少於96.0%, 在《中國藥典》(2005版一部)中, 含有硃砂的中成藥共有44個。汞可與巰基、氨基結合, 抑制細胞ATP酶, 改變細胞膜通透性, 影響細胞功能而造成損害。汞可分布到全身很多組織, 最初集中在肝臟,隨後轉移至腎臟, 以腎臟含量最高, 腎臟是最容易受到汞影響的器官, 其次是腦、肺、消化道及生殖系統。因此,《中國藥典》規定硃砂一次用量為0.1~0.5g/d,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7d。

  2. 硃砂的中毒表現

  硃砂在臨床上的主要中毒表現為:①神經系統:失眠多夢, 記憶力減退, 頭痛頭暈,手足麻木等;②消化系統:初期表現為噁心, 嘔吐, 咽喉腫痛, 食欲不振,重者可出現消化道出血;③泌尿系統:常表現在中毒後期, 血壓下降, 心率紊亂或中毒性心肌炎等。汞吸收入血後通過生物膜進入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的巰基(-SH)結合, 可侵害腦細胞、胎兒、精子、卵子、心、肝、腎等, 還可抑制多種酶的活性, 重時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

  3.硃砂中毒原因及減毒應用

  炮製不當:臨床應用的硃砂細粉多半質地不純, 甚至顏色發黑, 究其原因,可能與炮製不當有關。目前,硃砂的炮製, 仍有採用機械化加工, 如使用球磨機研磨, 這樣會使有毒汞遊離出來, 所得硃砂細粉就必然發黑。患者內服這種硃砂,很明顯會導致汞中毒。古法和2005版《中國藥典》(以下稱《藥典》)規定炮製硃砂時, 均要求先以磁鐵吸去鐵屑, 然後以水飛法不斷加水研磨, 方可得到紅色細粉正品硃砂。有學者分析了水飛法、濕法研磨、粉碎機粉碎、粉碎水漂3次。粉碎沸水漂3次等5種不同炮製方法,結果表明,以水飛法炮製後的硃砂, 遊離汞和可溶性汞鹽的含量最低。因此, 臨床選用硃砂應以外形光明無雜者為佳, 其炮製應以《藥典》規定的水飛法為準則。

  劑量過大:硃砂善能鎮心安神, 常用治風痰諸癇、精神恍惚、口吐白沫等。臨床對癲癇等精神疾患治療時, 硃砂常大劑量口服, 致使中毒者屢有發生。2005版《藥典》明確指出,含有硃砂的葯中, 硃砂含量應為0.1~0.5g。因此,日服用量超過現行《藥典》規定者(0.5g), 患者一般不要服用。

  服用時間過長:臨床有患者因患頑固性失眠症而長期輪換服用硃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丹、柏子養心丸等含硃砂製劑, 結果造成慢性腎功能衰竭。有學者計算了人體汞的中毒量, 指出無論哪一種含硃砂中成藥, 只要連續服用, 就有可能達到中毒水平。當人體中汞的積蓄量達到100mg時即可發生中毒反應。按照汞在人體內代謝速度推算, 每天吸收10mg汞, 經過10.5d即可達到100mg的體內積蓄量。因此, 對一般患者, 連續服用硃砂及其製劑的時間不宜超過7d。

  製備服用方法不當:治療失眠症的中藥湯劑中, 一些中藥常用硃砂包衣, 以提高其安神作用, 如朱茯苓、朱伏神、朱遠志等。這些硃砂包衣的中藥常與其它中藥一起入湯劑同煎, 結果造成汞中毒。因此, 硃砂入湯劑時, 應用煎制好的藥液或溫開水沖服, 禁止與群葯同煎; 硃砂掛衣的藥物不宜入湯劑。同時, 硃砂應避免與含鋁成分的藥物(如明礬)同用, 也不宜將硃砂置於鋁器中加水研磨, 或盛放在鋁器皿中。因硃砂與鋁會發生化學反應, 生成灰色的鋁汞齊, 而導致中毒。

  配伍不當:研究表明, 含硃砂的中成藥不宜與碘化物、溴化物配伍同用。兩者同時服用可在腸道內生成碘化汞或溴化汞, 毒性大大增強, 可導致藥物性腸炎。而最有機會混合使用到這三種藥物的要數神經衰弱和失眠患者。因此, 患者服用含硃砂的安神中藥時, 一定不要同時服用三溴合劑之類含溴化物的西藥。

  體質因素:研究表明, 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和小兒,更易出現汞中毒的情況。因此,《藥典》規定, 肝腎功能不全者禁服。小兒臟腑嬌嫩, 為「稚陰稚陽」之體,因此, 應盡量減少硃砂在兒科方面的用藥頻率及用量, 避免硃砂對小兒的傷害。

隨便百度一下的結果……


應該不合適吧。古代中國的嬰兒夭折率很高的,所以它流傳下來的很多經驗和藥物還是謹慎小心對待為妙


這麼大的復方!

清熱葯安神葯全往裡面丟吧。。。

嚇死寶寶了

真的能給小孩子這麼吃嗎??! @白蒺藜@中醫學徒小白@揣家良@張海森


信醫生,比信網路靠譜

都是公眾號害的。


以上是泰諾林說明書

37.2℃以下都沒必要吃退燒藥啊,何況這種毒副作用不明確的葯,三個月以上的寶寶持續高燒(起碼38度以上,建議38.5℃以上)的話可以用泰諾林,6個月以上可以用美林,都是退燒藥,在大夫指導下使用,4小時以上間隔吃

以下是美林包裝盒上的說明


雖然很虐心,但是個人認為39度以下不用吃藥。或者說,就盡量別吃藥,任何葯。

只要不是持續高燒,就挺著吧。孩子的抵抗力就是在這樣的拉鋸中不斷成長,完善的。

36.8給嬰兒開藥?我看是給家長開的葯。

另外那位知道哪款重要的副作用明確寫了?


我以為要把四個月的寶寶燒著吃了。。。我的媽。。


我家寶寶剛滿月,去北京兒童醫院給開的葯里就有這個!

猶豫了半天還是不想給孩子吃。

另外還開了
桔貝合劑、紅霉素干混懸劑、愈酚甲麻那敏顆粒。

不知道有沒有問題


回答:不合適

這醫生良心被葯代吃了,請自行拉入就醫黑名單。

知乎中的醫生差不多相當於新聞聯播中的中國......


第一,回春散是什麼鬼,寶寶這麼小,肝腎功能都沒發育好呢,不要隨便吃藥啊,尤其是副作用尚不明確的中藥。尚有不明只是還沒研究出來到底有什麼副作用,不是沒有副作用!!!

第二,沒有細菌感染,寶寶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寶寶多喂母乳就好了。

第三,題外話,益生菌也不是隨便吃百病治的,也是按需服用的。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祝寶寶早日康復~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把男寶打扮的帥氣酷酷的?拒絕中國風童裝?
如何評價爸爸去哪兒里的吳鎮宇的育兒方式?
怎樣評價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五個爸爸的育兒方式?
如何教育才能教育出夏克立的女兒夏天一樣美好的孩子?

TAG:育兒 | 中藥 | 兒科 | 醫學 | 中成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