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萬法皆空無自性」,那麼「輪迴」的主體是什麼?


您看電影,您覺得電影的主體是什麼?

是演員?是角色?還是投射在白布上的一束七彩斑斕的光?


探究生命流轉的問題,佛教小乘學者從《阿含經》所說的四聖諦、五蘊、十二因緣及八正道中,從 佛處處所宣說的緣起、無我的義理,建立了業感緣起的生死輪迴,及涅槃解脫的理論。但是,仍然存在著尚待克服的難題。這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個:首先,就是既然每一個眾生今世的煩惱與業,都是依五蘊假我而造作的,未來世也是依五蘊假我而感得福、非福的果報,可是五蘊的假體出生聚合後,又會由聚合而散壞,都是只有一期生死而已,也就是說,造作煩惱與業的五蘊(它其實是五陰),與感得福報或非福報的五陰,其實並不是同一個,那又是以什麼作為感得果報的所依呢?其次,今生由五蘊假我所造作的業,又是依怎麼樣的功能,而能夠聚集不散,感得未來生種種的業報呢?這兩種難題所要提出來的質疑,前面的一個就是:輪迴主體究竟是什麼?後面這一個則是:感果功能是怎麼樣成就的?

  對於這些質疑,主張「阿含解脫道中,緣起中道就是緣起性空,是佛法究竟的唯一正見」,而否定第七識意根及第八識如來藏的人,因為所說的緣起性空,其實指的是現象界中蘊處界生住異滅、無有自性的「緣生性空」,而不是第八識藉緣生起蘊處界一切法的真實緣起性空;他恐怕否定七八識以後墮入斷滅空中,因此又施設了意識細心,認作是涅槃本際,是生死輪迴的主體,就是建立起意識細心說,主張「意識細心可以常住不壞」。但,意識細心不論如何細,終究不是涅槃實際,也不是生死輪迴的主體;因為一切粗細意識的現起,必須是意根法塵為緣才能現起,不能自外於「意、法因緣生」的聖教,都是有生之法,有生則必有滅。結果,根本無法解決上面所說的難題。

  然而,第三轉法輪唯識經典中,佛陀聖教以出生萬法的實相心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作為業與感果的所依主體,以及以阿賴耶識所攝持的種子,作為祂感果的媒介,清晰而明確的說明了所有的生死輪迴及涅槃解脫的真實義理,圓滿的解決了輪迴主體與感果功能的難題。以如來藏阿賴耶識本然的無我性,破除外道所說有一個常、主宰的自我、梵我。這就如同《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當中 佛陀的開示:【大慧!剎那者,名識藏:如來藏意俱,生識習氣剎那;無漏習氣非剎那,非凡愚所覺。計著剎那論故,不覺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斷見壞無為法。大慧!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

  這一段經文中,佛陀開示說:如果是錯誤的認知,而執著常見外道所說的神我,或者梵我,或者離念靈知我的話,那這些都是剎那生滅的法;由於他們不能夠證得不生滅的如來藏心,卻又察覺到這離念靈知或有念靈知,或者外道所說的常住不壞的梵我、神我,都是剎那剎那變異的,眠熟、悶絕、死後都會斷滅;所以他們就認為,這離念靈知死了就不見了,死了就斷滅了,就變成斷見外道,所以就怕死。這就是以斷見來毀壞無為法。

  佛陀又說,說:七識不是流轉的主體,七識也不是受苦樂的主體。如來藏才是流轉的主體,才是受苦樂的主體。因為如來藏雖然離見聞覺知,沒有苦樂受,可是會導致我們在三界六道中不得不接受所有的苦樂受,而且是生生世世延續不斷的主體識。而我們的見聞覺知心只有一世,一世過了就永遠斷滅了;只是意根和如來藏能去到未來世,而意根卻又不是集藏善惡業種子的主體心;所以,既然是這樣的話,我們的覺知心和意根,其實不是真正受苦樂的主體。而意根也不會分別苦樂,是意識才能分別;但意識卻只有一世,不能去到未來世,只是一世暫有的覺受六塵的心,是虛幻假有的。所以,前七識都不是受苦樂的主體,如來藏才是受苦樂的主體。而且,如來藏才是涅槃因,七識心都不是涅槃因;因為七識心沒有辦法入無餘涅槃,如來藏才能入無餘涅槃,所以如來藏才是涅槃因。

  另外,也可從菩薩所造的諸論所說如來藏阿賴耶識的三相義,就是「自相、因相及果相」,來加以說明。

  首先是「自相」。《成唯識論》卷二裡面說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謂與雜染互為緣故,有情執為自內我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自相;攝持因果為自相故。」(《成唯識論》卷二)

  意思是說: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意義,能與一切雜染有漏法互為緣,所以有情把祂執為自內我,祂能夠攝持因跟果。因為第八阿賴耶識就如同倉庫能夠攝持含藏一切雜染有漏法種子,所以稱為「能藏」;又因為阿賴耶識為一切雜染有漏法所熏、所依,就如同倉庫,祂是寄存物品的處所,所以稱為「所藏」;另外,因為第八識一直都是被第七末那識執為自內我,對之寶愛不舍,就如同對收藏物品的倉庫堅固執守,不棄捨,所以稱為「執藏」。

  其次是「因相」。《成唯識論》裡面說阿賴耶識:「能執持諸法種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種;離此,余法能遍執持諸法種子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因相。」(《成唯識論》卷二)意思是說:第八阿賴耶識能攝持一切諸法種子而不失不壞,為萬法生起的根本因。

  第三是「果相」。《成唯識論》裡面說阿賴耶識:「能引諸界趣生善不善業,異熟果故說名異熟;離此,命根、眾同分等恆時相續,勝異熟果不可得故;此即顯示初能變識所有果相。」(《成唯識論》卷二)意思是說:有情眾生在前生造業熏習業種,於阿賴耶識中而得以攝藏起來,到了一期生死終結的時候,祂所藏的業種,能夠取酬償因果的作用,引生三界四生六趣的善惡業異熟果報。

  總合來說,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自體不生不滅,而且有種種的善巧功德,恆常不停地運作,猶如湍瀑的流水;祂所攝藏的種子,等待眾緣和合的時候,阿賴耶識會使種子生現行,在同一剎那現行又回熏阿賴耶識成為種子,現行「能熏」,種子是「所熏」;一切眾生之所以輪迴五趣生死流轉,都歸咎於「熏習」。二乘聲聞、大乘菩薩之所以能出生死、修萬行,也都是因為熏習。

  眾生如果造惡業,應該要成就餓鬼身,阿賴耶識就幫他造一個下一生的餓鬼身出來;如果成就大惡業,譬如謗佛謗法,應該要為他造一個地獄身,如來藏就幫他造下一世的地獄身;如果他造的是十善業,應該生天,就幫他造下一世的欲界天人之身;乃至於造就佛地的五法身。如來藏的自體雖然能夠變現這些種種的身,也變現了七轉識,使我們有見聞覺知,能夠處處作主;可是祂在這些諸法生滅熏變過程中,卻是沒有五蘊的「我」性,而且也不執著見聞覺知的色身與六塵我所;雖然能攝持,但不能主宰諸法生住變異的生滅命運,諸法的生滅熏變,仍然是諸法的眾緣關係所致。因此,以萬法的因體阿賴耶識作為輪迴主體及感果功能,是完全符合 佛說的緣起與無我的意旨。

  今天外道所說的神我、梵我的論述,一向都是以第六意識心體作為中心而說,與一向都是以 佛所說的第八識自心如來藏說為如來藏的這個說法大不相同。而第六意識與第八識如來藏又是同時並有的兩個心,並非同一個心,並且體性處處互異。說「如來藏是後世佛弟子接受了外道神我、梵我思想,不是佛說」,這完全是違背事實,也是在破壞佛法的根本。

  今天我們就解說到此。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概說第106-110集 正源老師開示

【大慧!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不覺識藏故,起常見。自妄想故,不知本際;自妄想慧滅,故解脫。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一切過斷。】(《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

  佛說:【大慧啊!愚痴的凡夫們認為七轉識妄識會滅,所以就生起了一切都會斷滅、什麼都不存在的斷見;凡夫們他們不能察覺萬法由本識生,所以會把五蘊法當中的某一個法,拿來當作是永遠不滅的法,這就是常見。不論是斷見還是常見,都是由於不明白本際如來藏,而自己所生起來虛妄的想法;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妄想——常見斷見滅除,就可以得到離三界的解脫。如果能更進一步地把四種住地煩惱以及無始無明的習氣都斷了的話,一切的過失就全部斷除了。】也就是說,如果不知道本際如來藏的道理,那就會落入外道見中。外道見雖然很多,但是總歸於常見跟斷見這兩類。佛說,這一些外道見都是因為不覺悟唯識性的緣故。

  到這邊我們可能會有異議,說:「那我不了解唯識之性,難道我就一定是外道嗎?」或者說:「難道我修學解脫道,我不學唯識的道理,這樣子也說我是外道嗎?」是的!因為 世尊接著說,不覺悟唯識性的人,他是:「遠離諸佛菩薩善友,違背解脫,動搖正慧,不能修治八支聖道,於彼三乘乃至一乘都無所證,由起執著不見聖諦。」(《大乘密嚴經》卷下)佛說:「不覺悟萬法唯本識的人,那就一定會遠離於諸佛菩薩善友,違背解脫道,正慧被動搖,甚至不能修學八正道;這樣的人在三乘菩提之中,連一乘都沒有辦法實證;因為不信受唯識正理的人,就一定會對五蘊法起執著,而不能得見聖諦。」

  所以各位看一看:嚴不嚴重!不是說今天我學凈土念佛,我學二乘解脫道,就可以不用修學、不用信受唯識之理。佛已經明說了,如果一個人不覺悟、不信受唯識如來藏的正理,那這一個人一定無法在三乘菩提中有所實證,而且一定會起執著,不是落入常見就是落入斷見。

  常見,就是外道他執著五蘊十八界當中的某一個法是常住不壞的,我們最常看見到的就是他執取見聞覺知心是常住不壞的心,然後說這個意識心就是輪迴的根本,是一切法的根源;執意識、意根是常不壞心,所以叫作常見外道。這種常見外道法到處都看得到,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滲入了佛門了。比方說,執著於空明而能覺知的心,無思惟妄想的靈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心,無分別卻能靈明了知的心,能專心課誦、專心做事的心,遍滿虛空又能覺知的心,或者遍滿虛空不能覺知的心,等等等等。然而,這一些心都是屬於意識和意根的體性,它的本質都在五蘊的識蘊當中;把這一些東西認定是常住不壞的本心,那就屬於常見,不是真正的佛法。可是今天這一些常見的邪法,已經普遍地滲入佛門之中;更糟糕的是,大多數的這一些大師們都接受、認定,所以跟隨這一些大師學習的人,都成為常見的外道、佛門中的常見外道。

  不能信受唯識真理,如果又不落入常見,那就一定落在斷見之中。斷見者在修行人當中很容易受到人家的恭敬,因為這個人好像已經深入觀察十八界、深入研究佛法,他說一切萬法皆空,建立了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比方說,現前觀察陰、處、界都是無常,沒有恆常不壞的自性,然後就說:那這樣三界就是無因而有,依靠著眾緣就有了,如果緣散了,世界就壞滅了,所以一切歸於斷滅;所以一切的有情沒有前世,也沒有後世,死了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了。另外一種更嚴重、像是吸血蟲一樣寄生在佛門裡面的斷見,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這一些人認為,萬法是依著各種緣而生,沒有本際如來藏;法呢,才現便壞,沒有實際,所以叫作依無因而生的緣起性空、性空唯名;然後說這就叫作一切法空,這就是般若中觀;又因為自己無法現證第七識意根,所以把第七識跟第八識全部否定掉,說眾生只有六個識:這就是佛門中的六識論外道。它的本質乃是斷見的外道法,不是真正的佛法;可是它像一隻特大號的吸血蟲,寄生在佛門裡面,吸取佛門的血液,已經兩千多年了。這一些佛門中的六識論外道然後就說:「這一種無因的緣起性空,就是佛所說的空,就是般若諸經所說的空,就是龍樹菩薩所說的空。」但是,我們前面一開始就引證給各位看,漢傳的《阿含經》與南傳的《阿含經》當中,佛早在一開始弘法的時候,就已經明說了:在五蘊有之外有一個本際,有入胎識,有第一因,涅槃實有。這樣子大家前後貫通,就能夠了解佛法的前後是連貫的,始終都是用一條線來連貫。哪一條線?真如如來藏。

宗通與說通:第21集


每個人都有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說,在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識之外,再加上第七識意根,在這七識之外還有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而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祂可以含藏我們一切眾生的業種;而這個業種,祂就能夠記錄我們所有一生的善惡業行。而在這個觀念之下,第八識祂不再是組合了。

  譬如說,我們的前七識祂需要有其他法來作祂的依止,祂才能夠存在。譬如說,眼識需要有眼根,必須要有眼睛才能夠看到外面的境界,所以我們眼睛的眼識,祂需要有眼睛的肉體才能夠出生;祂也要外面的境界的存在,有明亮、有空間、有等等這些九種緣,才讓眼識能夠出生。所以,顯然這些識——這個前面的七種識,祂都需要因緣來共同和合才讓祂存在,所以顯然祂是可以被破壞的;那可以被破壞,祂就不符合實在性。而且,這些也因為祂是在見聞覺知中,祂是見聞覺知,所以跟第八識離見聞覺知的體性祂是截然不同。

  佛教徒,特別是大乘的佛法,他是以實證的方式,來讓我們一切修學佛法的菩薩,可以實證第八識如來藏;而且當我們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時候就可以知道,第八識如來藏跟一切的物質是不同的;也就是祂跟我們的色身、跟我們的器世間的這些物質,祂是不同的,法性就截然不同。而且祂跟我們的七轉識也是截然不同的,祂的法性都是完全不同。所以說,第八識祂不是組合性。

  我們所有所見到的這物質的法或是所謂的心法,祂全部都是組合而成;可是第八識如來藏,祂不是任何法去組合而成的,而是一切的法都要依這個可以單獨存在的第八識如來藏它們才能夠存在。如果法界裡面如果沒有第八識如來藏的話,那根本不會有我們法界,也不會有眾生,不會有器世間。所以說,第八識如來藏祂具有實在性,因為祂不是組合的。因為祂不是組合的,所以說祂是沒有辦法被破壞的,所以祂具有實在性。

  而且,祂也是離見聞覺知的。因為見聞覺知顯然祂是依於色法,依於外境的色法,或是我們色身的彼此相應,才產生種種的六塵境界;可是,第八識如來藏祂不與這一些生滅的境界相應,祂是離見聞覺知的,所以顯然,祂也跟這些六塵境相和合的、生滅的這些法截然不同,法性截然不同,所以說祂也符合實在性。

  而且,在第八識如來藏的真實性之下,實證的真實性之下,可以看到動物跟人類它是平等的。也就是說,當我們來觀察人類跟動物的受精卵的時候,人類的受精卵跟動物的受精卵沒什麼不一樣;那就證明,事實上在法界裡面,人類跟畜生道有情,事實上就物質的色法來說,它是沒有差別的。如果就心法來說,我們看到貓跟狗牠們一樣有眼、耳、鼻、舌、身、意,牠們照樣有牠們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也有牠們的意根。而我們剛用前面柏拉圖的三種型相來說,動物也有牠們的理性,只是牠們理性的範圍很狹隘,我們人跟動物都有激情跟慾望;所以顯然,動物跟我們人類就七種識來說是一樣的,那對第八識也是一樣。也就是說,我們人類跟動物,事實上我們的結構都是相同,也都是由色身加上八個識和合而成。

  可是,第八識如來藏祂的存在,祂需要有佛法的智慧跟福德才能夠實證的。而在佛法中,就是以實證的方法來確定,法界確實有第八識如來藏的存在;才使得所謂的東西方的宗教,錯以為有靈魂的存在。而他們所認為的靈魂存在,事實上都不離開六識的境界,而以六識的境界作為靈魂的重要的元素;所以,他們所認為的靈魂,事實上都含攝在意識的境界裡面,含攝在六識或是七識的境界裡面。那既然是含攝在六識跟七識的境界裡面,顯然它就不符合所謂的實在性,它就不是真實存在的法。

  而只有第八識如來藏,才能夠在法界裡面真實而永恆的存在,而能夠成為眾生輪迴生死的主體;也讓我們現在存在的時候,我們的七轉識跟我們的色身能夠完整的運作,而能夠受報乃至造種種業。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佛教相信,是第八識如來藏才是具有實在性,靈魂不具有實在性。

推薦閱讀: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121-125集 正禮老師開示 第122集 佛教相信靈魂的實在嗎?

     《我與無我》 http://www.hymzw.net/psx/wyww/wyww03.htm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修行「的人)的」空「是口頭的、形式性的、表演給人看的。當一個人的心中真正」空「了,他自然擺脫了輪迴。

可人類心理最大的脆弱點,就是當一個人心中執著於「空」時,他的心中卻絕對放不下。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萬法皆空無自性」是從性空上講,「輪迴的主體」是從緣起上講。這個主體即是:業力。修行的過程就是消業,修行的終極目標是顯真,也就是:「萬法皆空無自性。」個人拙見,不成敬意,慚愧慚愧……


您的問題就是答案。萬法皆無自性,「輪迴」是萬法中的一法,為何它要有自性呢?


「輪迴」空無自性,「主體」空無。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

《圓覺經》有云:

文殊師利菩薩章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凈,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凈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凈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凈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凈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凈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普賢菩薩章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凈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輪迴非實、幻有幻滅,

覺心不動、非有非無。

……

希望有所幫助。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 …


輪迴的主體是假我,也就是五蘊中的識蘊(這裡不包含唯識宗的第八識),識蘊也是因緣和合之法,不是真實而永恆的存在,它是可以被斷滅掉的。佛教否認的是真我,但是承認緣起的假我。一切法緣起性空,因此輪迴的主體同樣緣起緣滅,如果輪迴的主體不能斷滅,那麼一切眾生永遠不能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所以原始佛教中佛陀建立12緣起法就是想要說明如何斬斷輪迴的主體的,輪迴的主體在12緣起中是識有支,它就是識蘊,代表了生命的集起,也代表了眾生的輪迴。

大乘佛教尤其到了三轉法輪的唯識宗,建立第八識,並提出來第八識永不斷滅,這種說法和原本佛教多少有一定出入的,因為如果一切法緣起緣滅因緣和合而生,那就不應該存在永不斷滅的東西,所以唯識宗的第八識完全可以理解為靈魂或者輪迴的主體,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屬於一種神我思想,因為它永遠不會斷滅,依據成唯識論,第八識和神我的區別在於它並非永恆不變,而是剎那相續,而且它必須依賴第七末那識為俱有依,而神我是永恆不變而且是獨立的本體。神我和第八識相同點是兩者都永不斷滅。


推薦閱讀:

老人去世能抄般若波羅蜜心經嗎?抄多少份?抄完之後怎麼辦,要燒掉嗎?
如何評價憨山門下的這個頑固大乘佛教徒的這番說法?似乎他也並不是信大乘?
在家念《心經》《大悲咒》必須要吃素持戒嗎?
為什麼信佛的人會有所謂在家的居士?
攝心為戒,有具體的方法嗎?

TAG: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學 | 佛法 | 小乘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