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感覺北方人對南方喜劇不感冒?

這個想法源自於歡樂喜劇人和笑傲江湖第二季,像什麼九孔啊,吳君如啊,還有台灣的幾個喜劇演員,看著確實「挺沒勁」。可是既然在南方比較有名,這也不應該啊,是真沒勁啊還是南北方差異?


因為他們沒聽過費玉污講笑話


別鬧了,九孔在台灣都算遜咖,拿他代表南方水平實在是不合適。


文化差異本來就有,說的好像趙本山、小瀋陽在南方很受待見似的。


首先說,這些人都過氣了多久了啊,尤其是吳君如,顛峰時期早已過去了。

第二,這幾個人都是港台喜劇明星,不能代表大陸南方的藝人。

其實也說明一個大的趨勢,大陸經濟發展,帶動了大陸文化產業發展。港台無論在音樂、影視還是綜藝娛樂上都日益衰落,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經濟的此消彼長,帶來的就是大陸文化越來越強勢,從最開始的不用亦步亦趨於港台文化,到現在港台明星要來大陸謀求發展,因為港台的文化市場不景氣支撐不了這麼多藝人的發展。香港近幾年出了多少青年歌手?就一個鄧紫棋,還是在大陸節目中火的。所以新的港台藝人想成名,就必須來大陸發展,和大陸藝人競爭。固守港台是完全沒有出路的。

偏偏香港搞笑藝人有天生的語言障礙,台灣搞笑藝人又有不小的文化差異,所以青年搞笑藝人來大陸發展難度遠高於歌手和演員。大陸的主流的喜劇市場基本被各種北方人佔領,除了開心麻花這種成熟的創作+編導+表演一體化的喜劇團隊,就是趙家班、德雲社這種接地氣的小劇場曲藝。當今的港台喜劇藝人,除了Hold住姐這種有貴人相助又有才華還很努力的之外,還有什麼能跟大陸藝人競爭的優勢呢?

實際上南方全國性的喜劇明星也很少,原因是北方話特別是東北話容易讓全國人民聽懂,而南方藝人想達到同樣的效果則必須要說好普通話,否則意味著你會失去除了你家鄉以外的其他所有觀眾。無論是賈玲、王迅還是奇志,普通話說得都非常標準了。


你得先問是不是呀,不是呀,我就喜歡滑稽王小毛


一言以蔽之,文化差異

喜劇效果的產生分兩種,一種以對白為驅動,一種以情節為驅動。以情節為驅動的作品,只要觀眾能理解情節,其笑點在不同文化區域間都可以互通,而以對白為驅動的作品,其笑點則取決於受眾的生活環境和文化語境,如果觀眾不理解當中調侃的對象和背景的話,往往會摸不著頭腦,比如說《生活大爆炸》,你樂在其中的是有趣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但如果沒有在美國本土生活過或者沒有一點理科宅的知識積累的話,你能百分百地get到裡面美式俚語和宅語的笑點么?

文化差異是擺在所有以語言藝術為載體推動喜劇效果的創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即使在網路上,如果脫離語境單拎出「嘿嘿嘿」「葉良辰」等網路用語出來,不知道具體梗在哪裡的朋友就會覺得莫名其妙。同理在小品上,地方色彩本來就是喜劇的重要一環,南北方的認知差異本來就大,由於地域文化和表演風格的不同容易水土不服,一個地區的包袱在另一個地區可能了解不了,讓「四五環」都不知道是什麼的觀眾聽《五環之歌》,和以為「耙耳朵」是一道名菜的觀眾看《耙耳朵》,反應同樣是一知半解,更不用說找幽默感。周星馳的電影很受歡迎,但裡面很多粵語台詞翻成國語後,不少粵語諧音、雙關的梗都改沒了,笑點也大打折扣。「二人轉」和「無厘頭」都是建構在不同地域觀眾的審美需求上的,京派的海侃,海派的質樸,東北的豪爽,粵派的親和,迎合了南北觀眾的不同觀賞習慣和傳統趣味。就跟粽子的甜咸之分一樣,喜歡甜的有之,喜歡鹹的有之,口味不同,很正常。

ps.最高票的那個答案,「大陸的主流的喜劇市場基本被各種北方人佔領」,是因為說八大語系中北方官話占的區域最大,而德雲社、趙家班在南方的接受度比北方高多少呢?大陸文化的強勢不代表港台文化的真空,「香港近幾年出了多少青年歌手?就一個鄧紫棋。」Are you kidding?當年四大天王在大陸很火=香港當年就出了四大天王這幾個歌手?


首先喜劇分幾種類型,有的是情節製造的笑點,例如男生追一個女生,女生以為他是gay……什麼想上廁所但是沒帶紙。以為是美女,原來是人妖……這種笑點一般是沒有文化差異的,也沒有地域差異。

第二種是塞段子的笑點,例如惡搞一些新聞啊……一些網路熱門語言啊……這些梗一般都有地域差異。畢竟文化傳播有局限。

第三種是髒的段子。就是稍微內涵一點的。這種段子沒有文化差異,畢竟哪裡都有髒的人。但是會被純潔度局限。

第四種是冷滑稽,就是肢體上的搞笑,例如摔跤啊,就是貓和老鼠那種笑點,也是沒差異的。

作為一隻在北京的廣東人,對這種問題還是有一定看法的。

首先港台文化確實沒落了。主要原因是港台娛樂形式一開始是抄襲日本的,而當時中國還沒接觸到外邊的世界,但現在,美國,日本,韓國,各種風格的節目形式隨便抄,以大陸的資金規模,肯定能比香港做得好。

但大陸還是缺乏比較完整的造星體系,例如音樂頒獎典禮,還有缺乏比較自由的創作氛圍,除了有音樂才華還得認識人。這點港台就很好。

特別不同意第一個答案里的四大天王到鄧紫棋。那是因為你只認識鄧紫棋。陳奕迅古巨基張敬軒方大同楊千嬅容祖兒謝安琪這些不比鄧紫棋紅嗎?

再說說笑點方面,粵語喜劇電影頂峰是周星馳,棟篤笑,類似單口相聲的頂峰估計是黃子華了。周星馳還好,但黃子華這跟聽不懂粵語的人很難說明。

而北方也有很多段子,但其中我只喜歡郭德綱的。主要還是夠臟。確實還是會有聽不懂的地方,但大部分還是覺得好笑的。畢竟功底在那。


我們眼中的喜劇演員

阿德哥

阿慶

阿美

老娘舅

陶漿糊

肖百搭

杜佬冠

美娟……


這個問題其實很複雜,首先談南方喜劇應該談他的發展,就像談中國足球,真正球迷都是想辦法去和國際水平接軌,同理不能說幾句文化差異,或者我不看北方喜劇了事,應該思考南方怎麼誕生喜劇,如何推動,否則你抱怨多少也沒用,就像一邊抱怨足球差,但是自己連鍛煉都不鍛煉,那活該永遠活在南方喜劇貧乏中,探討南方喜劇應該刨除港台喜劇,因為拿港台喜劇當擋箭牌就是忽略了南方喜劇的現狀的問題,把本質問題隱藏了。南方喜劇現在劣勢嗎,劣勢,大量活躍在電視電影的都是北方主創,其實不止喜劇,電影電視都缺乏主創說自己南方家鄉故事,想想常講山西的賈樟柯,西北風出道的張藝謀,你真的很少看到有南方有關的題材,回到喜劇,東方衛視的選秀節目笑傲江湖,大部分也是北方人為主,南方喜劇人少的可憐,作為最有地方自豪感的城市的媒體,但凡能捧自己曲藝,它能不捧嗎,當年東方衛視也是對周立波給予期望,可惜最後還鬧個不歡而散,同樣北京衛視也是不斷捧北京劇場藝人,雖然期間也不歡而散,但是人家資源還是不缺,但是東方衛視真的一點本土可捧的人都沒了,關於上海本土曲藝滑稽戲有專門論述發展慘淡,而且媒體著重提到他們不願推廣,更不願去本地之外地方演出,這麼多年為南方喜劇推廣的似乎只有嚴順開,這是上海,其他南方地區尼,我們來看曾經繁榮的湖南演出市場,出過奇志大兵的湖南,曾經有很好的酒吧演出文化,當時不但聽歌還愛挺相聲逗樂,如今尼,大兵表示湖南劇場喜劇加上他不超過五個,與此同時北方曲藝劇場是不斷湧現,雖然相聲演員王平的東北劇場遭遇失敗,但是隨著郭德綱走紅,劇場時代紅火起來,東北二人轉劇場,京津相聲劇場異常紅火,西安這樣的地方也誕生喵王,而山東這個老曲藝地方現在劇場發展也可以,沒有曲藝,沒有在劇場演出的演員,怎麼可能會有電視上站在舞台表演的人尼,天天說南方人要看南方喜劇,結果自己家鄉什麼曲藝,有多少劇場都不知道還怎麼說南方喜劇,我不看北方喜劇我就聽歌曲了,我不看北方喜劇了,我就看港片了,我畢業要當商人,要去廣東打工,劇場,曲藝是什麼,能掙錢嗎,我閑了的時候就去打麻將了,這樣群眾基礎,南方喜劇怎能不劣勢,所以我們出結論要想在主流媒體看到南方喜劇,南方劇場文化必須跟上,有量才能有質,數量到了自然有大師,到時候諸位也不用找一個南方籍演員硬說這也是南方喜劇了。說到這個貌似在之前各地都有方言劇,但是隨著新一代的成長,老一代無人傳承,慢慢都衰弱了,隨著新一代成長,南方喜劇像推廣也需要做調整這樣可以推廣全國,別說什麼文化差異的事,差異你可以做普世性改造,趙本山推出二人轉也並不是真正原味二人轉,但是你這文化就推出去了,事實上你想全國主流電視台播你當地文化,你就要接手這種改造,不願意只能在當地當小眾文化,你不可能什麼好事都像要,有的南方朋友想做的是把自己方言放在全國性電視台強制普及,這怎麼可能,而且隨著現代化趨勢,去地域化正在發生,年輕人可能不知道當地曲藝,但是一定知道小鮮肉,知道娛樂圈的事,知道韓劇,美劇,知道港片,在這種情勢下做普世性改造是推廣南方喜劇必走之路,事實上北方曲藝也在與時俱進,過於地頭的東西被人嫌棄也是不分南北的,你講講小人物的心酸誰都有共鳴,但是你宣揚地域優越感,強調你自己家鄉吊打周邊地區,這樣東西保證連鄰省的人都沒人看,喜劇要有一定普世性,人性都是想通的,做好了本來就能超越地域,事實上港片就是這樣,所以說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想要南方喜劇登堂入室,必須要有必要改造,否則只能接受小眾的命運。最後說一下南方很多地區經濟發達,但是卻一直感覺自己文化跟不上,看到的都是北方故事,作為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難免有些失落感,而這些要改變就要去做,就要有意推廣自己文化,就要剋制自己的偏見,否則就是抱怨復抱怨,抱怨何其多


題主聽說過黃子華嗎


評論了一條,不過癮。自己過來答。

本人東北人,來說下二人轉吧。好痛苦

不知道你們看沒看過電視劇闖關東,特別好的劇。宋佳飾演的鮮兒,前二十集,一名可憐的二人轉演員。被地主羞辱且要求講黃段子,表演把紅布從褲子里掏出來意味破處。對鮮兒來說,她被噁心了,是奇恥大辱。但那是建國前。

小的時候,節假日礦區會有的文工團或二人轉劇組到文化宮或在廣場搭檯子,男女老少都出去看。因為在中國最北,寒冷的冬天,勞作之後的娛樂。是看二人轉,二人轉是娛樂是熱鬧是喜劇。就像湖南的花鼓戲。

兒時的記憶,唱得是正月里,二人轉版的茉莉花和西廂記。最愛看的還是轉手絹。(答主幼兒園舞蹈班就教得是轉手絹,喜歡的不得了。)偶爾還有反串。沒有所謂的惡俗,去歧視誰。但意味最深得是小品。如果你們還有資源的話,看下十年多前的二人轉。小品內容其實多是諷刺,諷刺官僚和社會風氣。喜劇的背後是大悲,是社會底層的碰壁、無奈和辛酸後的苦中作樂。

全國知名的就是趙本山個范偉那個「扯龜蛋」的小品,但好像沒上春晚,那時范偉還不是個腦袋大的伙夫。

後來感謝趙在春晚的貢獻和電視劇劉老根。全國觀眾得滿心期待二人轉火了。帶動了一幫在田裡幹活的二人轉演員走上致富的道路。大舞台和劇場火了。可一遍又一遍的劇場演出,讓他們失去了原本的身份,和汲取養分進行創作的土壤。觀眾的獵奇,和原本文化素質就不高的演員就只有表演惡俗的畸形秀

答主到大學了,吃東北農家樂時,看見了一對二人轉演員夫妻。為了讓台下的鼓掌,女的打男演員巴掌。台下的鼓多久,女演員打就多久。女演員打多久,台下就會有人不斷的叫好。還有女演員脫衣服的。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闖關東鮮兒的一尺紅布。但我這回真的不知道到底誰被噁心了。

再想起小時坐在小板凳上看丟手絹和小品,好像那時的時光永遠回不去了。

番外

上中學時,二人轉生意冷淡,基本沒人看了。二人轉劇場的場長是我一個叔叔的朋友,沒事送票。有票,但真的看不下去。當時有個男孩跟我一樣大,在台上穿的花綠。絕活是鑽圈。生鑽,面部猙獰,痛苦不得。每天的工資只有三塊,如果不上台或演砸了什麼(他表演時有人離場)連每天的三塊都沒有。而我兜里每天的生活費12塊錢(在中學早晚公交費加盒飯錢)。我有學上,我有每天12塊的生活費,我有太多,可我看到那個跟我同齡的男孩在痛苦鑽圈的時候,我不能躲不能離場,要不他連僅有的三塊都沒有了。

我變得不知道了,不知道是兒時的記憶的錯亂讓我忘記了可能一開始二人轉就是有些畸形的。不賴趙的影響。但那對夫妻,那個男孩我忘不了。還有轉手絹。


我反而發覺得是南方人對北方喜劇不感興趣


與語言也有很大關係。

舉個例子:

如果你讓北方人看《七十二家房客》,他們當然很難GET到那個笑點。

北方那邊,我們也很難GET到那個笑點。

舉個例子:

neng死你哦


來南方之前我是朋友圈裡公認的段子手,大家一起吃飯從落座到上完菜這段時間我能讓一桌子人笑聲不斷。

??好吧我誇張了

但是來了南方甩包袱都不怎麼響啊!很受傷很受傷啊!!!

現在大家都覺得我是個不好交遊的人??


喜劇最重要的就是能讓大家聽懂並理解,上海的滑稽戲不乏優秀的作品,但無奈地域性太強,港台亦是如此。

排除語言問題,我認為其背後的文化差異才是真正的原因。

時代背景造就文化差異,中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自改革開放以來越拉越大。

這是大勢所趨,請不要把這個問題上升到地域黑,各種秀優越。

北方的老一輩藝術家諸如馬三立,侯寶林等他們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藝術來源於生活,你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當然不會懂他們的包袱在何處。賣布頭,街頭吆喝,逗你玩都是經典中的經典。

你和沒玩過聯盟的朋友談論遊戲中有意思的失誤,他也get不到任何笑點。

這是文化的代溝。

趙本山的作品其實就是為東北農民代言,對於大多數沒在農村生活過的人來說確實難有笑點,但這並不能說他的作品不好。

同理周立波也是如此,但他的人品確實不怎麼樣。

中國的喜劇市場中,德雲社,趙家班,開心麻花,愛笑兄弟,嘻哈包袱鋪,大鵬團隊,80後脫口秀,賈玲團隊,俞白眉團隊等,大都是北方人。他們已經形成了十分接地氣甚至有些三俗的中式幽默,這和港式,台式以及美式幽默有很大的區別。

這和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是密不可分的。

我相信中式幽默的未來,也感謝曾給我生活帶來歡笑的每位喜劇人。


一方面是有語言和文化障礙,題主所謂的南方喜劇,大部分指代的是粵港喜劇,但粵港地區主流的喜劇都是以粵語為傳播載體,取材都是根植於粵港地區民俗文化,對於聽不懂粵語、對粵語片區文化不了解的人來說很難get到其中的笑點,就好像我們這些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人,也很少能get到英語笑話裡面的梗。這一點從香港喜劇電影可以體現,比如周星馳的電影裡面,原版粵語很多梗被翻譯成普通話後完全體現不出其中的笑點,即使翻譯過程中已經盡最大努力往相似的笑點上靠。

另一方面,內地和港澳地區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畢竟文化附屬於經濟的繁榮之上,就好像上面有人回答的那樣,基本上現在捧紅新人的推力更多在於內地龐大的市場上面,很多港台藝人從以前走穴北上,到現在完全駐紮內地依靠內地市場生存,就是一個直觀體現。就如今的市場情況來說,香港歌星和港樂紅遍內地大江南北的情況將越來越少,更多的將會是甄嬛傳我是歌手飛入港台尋常百姓家的情況。

另外,對於粵港地區而言,北方喜劇同樣也沒有太多滲入,就比如基本上粵港地區基本上很少看春晚很少有人看相聲很少有人粉郭德綱之類的,對於上一代的人來說,他們更喜歡盧海潮、黃俊英和楊達這些粵劇名伶笑星,而對於80-90年代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可能看得更多的是周星馳黃子華,對於00後這些,我就不太清楚了。


其實我也不喜歡東北二人轉


費玉清不出,誰與爭鋒?


題主有看過周星馳的電影嗎。粵語版和國語版,完全就是兩部電影。


首先,得讓我能聽懂吧


推薦閱讀:

感覺今晚80後脫口秀實在無新意,無亮點?
求一些百搭的主持詞?!
為什麼史炎讀交大現在出來講脫口秀了?
怎樣成為職業脫口秀表演者?

TAG:喜劇 | 脫口秀 | 相聲 | 海派清口 |